高中通用技术 3.3设计的表达与交流教案 地质版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教案

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一)【学习目标】1、知道技术语言是设计人员与生产人员进行交流的语言,掌握图样、图表、模型、符号等常见的技术语言;2、知道设计的交流主要依靠图纸;3、了解制图标准的基本内容;4、了解常用绘图工具的用法及常用的绘图用品;5、知道进行设计交流的图通常用有透视图和三视图;6、知道透视图的原理,种类及应用;7、掌握简单立体透视图的画法。
【教学重难点】1、知道透视图的原理,种类及应用;2、掌握简单立体透视图的画法。
【教学过程】导入:复习上节内容,引出具体设计的步骤和做法。
提问:设计的一般过程有哪些内容?学生:发现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和原型、优化设计方案、编写使用说明书。
上节我们分析了方案的构思和制定,有了方案后还要采取制图或表格的形式进行表达和交流,这节我们来学习设计的表达和交流的主要内容。
展示课件:各种用来交流的工具形式(形象的和抽象的)学生总结技术语言的种类:图样、图表、模型、符号标志、手语旗语、网络语言等。
教师总结技术语言定义:技术语言是在技术活动中进行信息交流的特有的语言形式。
一、制图标准(一)图纸幅面及格式(规定的图纸幅面有5种)(二)字体国家标准规定: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字母和数字写成斜体。
(三)比例(展示图样)标准规定了优先采用的比例。
无论采用何种比例,所标注尺寸数字都应是物体的真实大小,与绘图的比例无关。
(四)图线国标规定粗线的宽度b应按图的大小和复杂程度,在0.5——2mm之间。
(五)尺寸标注1.尺寸三要素尺寸界线、尺寸线(包括箭头)、尺寸数字(包括必要的符号及字母)注:当单位是毫米时,在图中不标单位,水平尺寸的尺寸数字字头朝上,垂直尺寸字头朝左。
倾斜尺寸字头有朝上的趋势。
2.常用的尺寸标注法①标注角度尺寸时,尺寸界线沿径向引出,尺寸线是以角度顶点为圆心的圆弧。
②标注直径或半径尺寸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分别加注符号“φ”或“R”。
③标注球面的直径或半径尺寸时,应在符号“φ”或“R”前再加注符号“S”。
地质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设计的表达与交流-三视图》公开课优质课件

巩固提升——绘制简单三视图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巩固提升——绘制简单三视图
三视图的应用
自主探究:三视图的原理
►1、利用纸板自制三投影面体系 ►2、将所给物体置于三投影体系中,做出物体
在投影体系中的视图。 ►3、展开三投影面,分析三个视图之间的投影
关系。
1、三投影面体系
V
V正立投影面 H水平投影面 W侧立投影面
2、三视图的形成
V
V正立投影面 H水平投影面 W侧立投影面
3、三视图的展开
展 开 图
找茬:下面的三视图存在什么问题?
位 置 关 系
主
左
视
视 俯视图
图
图
×
主 视 图
左
× 视
图
俯视图
找茬:下面的三视图存在什么问题?
长对正
高平齐
主
左
主
视
视
3、将所绘三视图传给“竞学小组”,“竞
学小组”用提供的材料(泡沫)制作出实
物!(8分钟) 1组 VS 2组
3组 VS 4组
5组 VS 6组
7组 VS 8组
9组 VS 10组
三视图
——你画我做
奇数组
偶数组
——你画我做
思考:为什么每组同学雕刻的模型尺寸大小不一?
奇数组
偶数组
更加准确、美观地表达物品的样式 和大小
视
左
图
图
图
视
图
俯视图
×
俯视图
×
宽相等
主
左
视
视
图
图
俯视图
×
4、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主
高
左
高中通用技术_设计的表达与交流(一)制图标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通用技术_设计的表达与交流(一)制图标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3.3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一)制图标准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道图纸是工程技术界的“技术语言”;2.了解国家规定的制图标准的基本内容;3.会识别尺寸标注的正误。
【教学重点】国家规定的制图标准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判断图样中尺寸标注的正误【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进行思想交流要依靠语言和文字。
技术活动中进行信息交流的特有语言形式就是“技术语言”大家知道常用的技术语言有哪些吗?课件投影:1.图表 2.模型 3.符号、标志 4.图样师:设计的交流主要依靠图纸,图纸就是工程技术界的语言。
图纸既然是一种“技术语言”,就必然要有统一的“语言规范”,国家制定的制图标准,就是这种语言规范。
制图标准有那些呢?二、把握基础,规范要求:(一)图纸幅面及格式(规定的图纸幅面有5种:A0 A1 A2 A3 A4)投影:如何绘制图纸的图框和标题栏(二)字体国家标准规定: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字母和数字写成斜体。
学生活动:练习长仿宋字体和字母、数字的斜体(三)比例(投影展示图样)师强调注意点:无论采用何种比例,所标注尺寸数字都应是物体的真实大小,与绘图的比例无关。
(四)图线国标规定粗线的宽度b应按图的大小和复杂程度,在0.5——2mm之间。
图线的名称、型式、宽度及用途见P69表格,请同学们对照投影的图样自主学习。
学生活动:学生练习常用图线的画法(五)尺寸标注1.尺寸的三要素尺寸界线、尺寸线(包括箭头)、尺寸数字(包括必要的符号及字母) 2.尺寸界线(1)尺寸界线用细实线绘制,用来限定尺寸度量的范围。
(2)尺寸界线应由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引出。
也可直接利用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作为尺寸界线. 师对照投影的图片讲述 3.尺寸线(1)尺寸线用细实线绘制,终端一般用箭头表示尺寸的起止。
(2)尺寸线必须单独画出,不能用其他图线代替。
(地质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教材解析及教学设计

系,辨证地论述了设计在技术中的地位,以及设计
与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让学生站在技
术发展的高度来理解设计。
设计是技术发明与革新的核心,本章总的教学目标, 是让学生从理论层面上对设计有一个初步认识。本 章与第一章衔接,为后几章的学习铺平道路,因此 成为全书的关键章。学生对这一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将对全书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
2. 既突出面向农村的特色,又注重兼顾 不同地域和不同教学条件的学校开课的需求 ,使全国各类普通高中都能从本身实际出发 进行正常教学。
3. 牢牢把握“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 主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为重点”的精神,突出技术课程内容的基 础性、通用性和先进性,体现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 教学目标。
第二节,介绍工具与设备常识。工具与设备也是人 类技术的结晶,各行各业都有其相应的系列。这里 选择了最为常用,与学生比较接近的木工和钳工两 个工种的基本工具设备及其使用进行了简介。
第三节,介绍工艺常识,包括工艺的含义,一般的 工艺过程及典型工艺过程示例,加工制造领域的一 些常用工艺等等,这些都与设计工作者有一定的关 系,是学习“技术与设计”需要了解的。
第四节的内容是本章的教学重点。而且,由 于学生的技能水平提高需要一个较长的训练 过程,因此,这也将是本章的难点。
技术与设计1
第五章 再创设计新意
本章分为四节。展示技术设计过程的最后环节——方 案优化及产品的使用说明。
第一节怎样实现创新设计,是实现创新设计、优化方 案的思想基础。第二节认识技术测试,是进入一项技 术设计最后环节的科学手段,是评价与优化设计的前 提条件。第三节评价、优化设计,是使一项技术设计 达到成功的关键步骤。第四节撰写产品使用说明书, 是对设计成果的总结,也是完善设计交流的必要材料。 这四节内容一环扣一环,圆满完成了技术设计的最后 环节的学习任务。
高中通用技术 3.3设计的表达与交流(尺寸标注)课件 地质版

(8)
C2
SR5
M20-6g
16
20 28
90°
55
第十四页,共19页。
尺寸(chǐ cun)注法(GB/T14690-93)
6.尺寸(chǐ cun) 数字
应尽可能避免在 30°内标注尺寸。
当无法避免 时,可这样 注写。
第十五页,共19页。
尺寸(chǐ cun)注法(GB/T14690-93)
6.尺寸数字
方法(fāngfǎ)二:对于非水平方向的尺寸,其尺寸数字 可水平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
一般应尽量采用(cǎiyòng)方法一注写。
在不致引起误解时,允许采用(cǎiyòng)方法二
注写。
第十六页,共19页。
尺寸(chǐ cun)注法(GB/T14690-93)
6.尺寸(chǐ cun) (3) 角度的数数字字一律写成水平方向,即数字铅直向上。一般注写在尺寸
4.尺寸(chǐ cun)
(2) 尺寸界界线线一般应与尺寸线垂直。必要时才允许倾斜, 如下图φ70和φ24尺寸的尺寸界线。
(3) 在光滑过渡处标注尺寸时,必须用细实线将轮廓线延 长(yáncháng),从它们的交点处引出尺寸界线。
第八页,共19页。
尺寸(chǐ cun)注法(GB/T14690-93)
• 图纸既然是一种“技术语言”,就必然要 有统一的“语言规范”,国家制定的制图 (zhìtú)标准,就是这种语言规范。
第二页,共19页。
制图(zhìtú)标准
(一)图纸幅面及格式
幅面代号
A0
A1
A2
A3
A4
尺寸BL 8411189 594841 420594 297420 210297
《设计交流注意事项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

《设计交流注意事项》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交流方式,通过设计可以传达信息、表达情感、引发思考,因此设计交流在摩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设计交流能力,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设计交流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从而提升其设计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设计目标1.了解设计交流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2.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造力;3.提升学生的设计表达能力;4.激发学生对设计交流的兴趣。
三、设计内容1.设计交流的基本原则:介绍设计交流的定义、意义、特点和基本原则,让学生了解设计交流的重要性和基本规范。
2.设计交流的注意事项:详细介绍设计交流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色彩搭配、字体选择、排版规范等,引导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注意细节,提高设计质量。
3.设计案例分析:选取几个经典的设计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评判,帮助他们理解设计交流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4.设计交流实践: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小作品,如海报、名片等,展示其设计交流能力。
四、设计步骤1.介绍设计交流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了解设计交流的基本观点和规范。
2.展示设计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评判,帮助他们理解设计交流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3.组织学生进行设计交流实践,指导他们设计一个小作品,并进行评判和反思。
4.总结本次作业设计的收获和体会,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升设计交流能力。
五、评判方式1.设计交流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的理解水平;2.设计案例分析的深度和逻辑性;3.设计作品的创意性和表现力;4.学生的设计交流能力的提升情况。
六、参考资料1.《设计交流基础教程》2.《设计交流实践指南》3.相关网络资源和案例分析七、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设计交流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提升其设计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其对设计交流的兴趣,为将来的设计进修和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完成本次作业,不息提升自己的设计交流能力,成为优秀的设计师和传播者。
高一通用技术《设计的表达与交流》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通用技术课程以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导向,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实践为核心的多样化学习方式。
倡导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技术学习特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注重创设与学生已有经验相联系的多化学习情境,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进行技术实践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课标倡导,设计课程内容应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和一定的生产实际,在坚持基础性的同时,既选择具有时代气息、适应社会发展、体现未来科技走向、具有可迁移特征、富有挑战意义、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内容。
学习内容分析设计的表达与交流是设计一般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这一内容的学习侧重培养通用技术学科五大方面核心素养中的图样表达素养。
图样表达是指运用图形样式对意念中或客观存在的技术对象进行可视化的描述和交流。
课标中对应要求为:学生能分析技术对象的图样特征,会用三维设计软件绘制简单的技术图样。
能通过图样表达设计构想,用技术语言实现有形与无形、抽象与具体的思维转换,用恰当的技术语言与他人交流设计思想和成果。
学情分析在前面的教学中,学生借助对拼插笔筒的构造已经掌握了草图大师的基本操作。
但拼插笔筒的设计方案和图纸是教师给出的,学生只需要按照图纸和老师讲授的步骤进行建模即可,不会出现优化设计方案的情况,所以学生缺少灵活使用草图大师工作的意识和经历。
在后续的学习中,学生需要使用草图大师进行建模,呈现自己的设计方案,建模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调整和修改,这就需要学生活学活用之前的草图大师的基本操作,掌握草图大师高效建模的技巧。
使用互联+技术说明本课的第一个教学环节中利用互联网将5块有问题的板子共享给每个学生,然后让学生观察每块板子上存在的问题,借助互联网为每个学生创建自主探究的机会,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意识和探究的能力的提升。
在学生展示环节,将做展示学生的屏幕通过互动课堂软件共享给其他学生,这种处理一方面有助于其他学生清晰观看到展示同学的操作技巧,另一方面为做展示的学生提供的充分的展示的机会,有效激发了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
地质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教材解析及教学设计

地质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教材解析及教学设计标题:地质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教材解析及教学设计随着教育的深入发展和课程设置的多样化,通用技术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必修课程,在高中教育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以地质版教材为例,我们将深入解析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教材,并探讨相关教学设计。
首先,从教材概览开始。
地质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教材,按照教育部门的规定,围绕技术素养这一核心,通过多种技术案例和实践活动,全面介绍了通用技术的各个方面。
教材内容不仅关注传统技术,也紧密结合现代科技发展,及时引入最新的科技知识和应用。
接下来,我们详细解析教材的内容结构。
地质版教材的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技术基础、技术设计、技术创新和综合实践。
其中,技术基础主要介绍通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技术设计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技术设计和创新能力;技术创新则通过引入最新的技术成果,让学生了解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综合实践则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再来谈谈教材的特点和价值。
地质版教材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又引导他们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二是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通过引入实际的技术案例和创新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三是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各种实物、模型、图表等,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教学设计方面,我们应该如何利用好这本教材呢?首先,教师应该对教材内容有全面的理解和把握,能够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计划。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技术的魅力和价值。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技术展示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总结来说,地质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教材是一本内容丰富、结构清晰、具有很高实用价值的教材。
在教学设计上,教师需要紧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计划,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知识重点:1、构思方案的方法
2、三视图尺寸标注
3、三视图及电路图的识图与绘图
一、技术语言的概念
在技术活动中进行表达、交流的工具,如图样、模型、图形、表格、声音、手势、符号标志等,我们统称为“技术语言”。
二、技术语言的特点
①简单明确。
要让人“一看就明白”。
②形象、直观,通俗易懂。
这主要是对交通标志和符号的要求。
③规范、统一。
在使用范围内,必须要统一和规范,不然就达不到交流、表达、沟通的目的
三、制图标准
图纸是工程技术界的“语言”
①图纸幅面及格式:
图纸副面有5种(单位:mm),即A0,A1,A2,A3,A4。
A4最小210×297。
②字体汉字:长仿宋体字母、数字:斜体
③比例
注意:图样上标注的尺寸数字为物体的真实大小,与绘图比例无关
④图线(见P69)
⑤尺寸标注
尺寸的三要素:尺寸界线、尺寸线(包括箭头)、尺寸数字(包括必要的符号和字母)
四、绘图工具及用品:
五、透视图
形成规律: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低,不平行与画面的平行线组的透视必交于一点(即消失点)。
根据消失点的数目,可将透视图分为:
一点透视图(常用于画室内设计效果图或表现物体正面形象的效果图)
二点透视图(常用于画各类产品设计效果图)
三点透视图(常用于画建筑物(尤其是高大建筑)的效果图)
二点透视图的画法:(长方体两点透视图画法)
步骤:设视平线,取消失点,向消失点连线,图形画在连线内。
六、三视图
主视图——由前向后投影,在正面V上得到的视图。
主视图反映了上下、左右;
俯视图——由上向下投影,在水下面H上得到的视图。
俯视图反映了左右、前后
左视图——由左向右投影,在侧面W上得到的视图。
左视图反映了上下、前后
主视图和俯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长度,且长对正
主视图和左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高度,且高平齐
俯视图和左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宽度,且宽相等
七、简单电路图的识读
电气系统技术交流的基本语言(见P85)
八、计算机辅助设计
九、设计交流注意事项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①古文字系统
甲古文——钟鼎文——篆书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
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②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
①古文字: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
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②今文字: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
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
《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唐楷中的《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
《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
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魔灭的作用。
3、欣赏要点:
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
然后自己要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伤口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
进而得出: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
书法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节器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
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
四、课堂评价: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结合板书。
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欣赏方面表现出的得失。
让学生懂得在欣赏书法时主要是通过对抽像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