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doc

合集下载

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03
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和教育,提高 农民的科技素质和技能水平。
04
加强农业政策支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01
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加大对粮食 生产者的补贴力度。
03
鼓励金融机构为农业提供信贷支 持,缓解农民融资难问题。
02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为粮食 生产提供风险保障。
201 4
04
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完善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保障农民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该地区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农业技 术和设备,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益。同时加 强农民技术培训和人才培养,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技能 水平,实现了粮食单产和生产效益的显著提升。
案例四
总结词
通过政策改革,完善耕地保护机制,保障粮食生产的基 础。
详细描述
该地区积极推进农业政策改革,完善耕地保护机制和政 策体系,加大对耕地的保护力度。同时加强土地利用规 划和管理,防止非法占用耕地和破坏土地资源的行为, 保障了粮食生产的基础和可持续发展。
作用
耕地资源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 要作用。
02
粮食安全概述
定义与标准
定义
粮食安全是指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获得安全、营养、足够的食物来满足其基本的人类需求。
标准
粮食安全包括五个方面,分别是可获得性、可利用性、稳定性、质量和营养均衡性。
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人类生存的基础
THANKS
感谢观看
挑战
粮食安全的挑战包括自然灾害、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土地和水资源紧张、食品安全等问题。此外,粮食生产与 消费的矛盾、贫困和不平等也是影响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

我国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我国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粮食结构变化
随着居民消费升级和膳食结构变化 ,口粮消费将呈下降趋势,而肉蛋 奶等动物性食品消费将增长,带动 饲料粮需求增加。
粮食安全挑战
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市场波动等外 部因素可能对我国粮食安全带来不 利影响。
政策法规完善方向
加强耕地保护
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耕地数量和质量占 补平衡,确保耕地保有量不减少。
区域性差异变化对供需平衡影响
01
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供需矛盾加剧
我国粮食生产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的供需矛盾
日益加剧,给粮食宏观调控带来挑战。
02
区域性粮食安全风险增加
部分地区由于耕地资源减少、自然灾害频发等原因,粮食生产面临较大
风险,可能引发区域性粮食安全问题。
03
粮食流通成本上升
粮食安全强调获取足够的粮食是 人类的一种基本生活权利,与国 家的稳定、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粮食安全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 而不断演变,从最初的解决饥饿 问题,到确保营养充足、健康饮
食。
国家战略地位体现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政治安全和经济安 全的重要基础。
保障粮食安全是实现国家长治 久安、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条 件。
我国耕地资源与粮食 安全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 耕地资源现状与挑战 • 粮食安全概念及重要性 • 耕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策略 • 粮食生产现状及增产途径探讨 • 耕地资源变化对粮食安全影响评估 •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政策建议
01
耕地资源现状与挑战
耕地数量与分布
耕地总量
我国拥有较为丰富的耕地资源,但人 均耕地面积相对较少。
国家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政策措施来确保粮食生产、流 通和消费的安全。

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引言:耕地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对于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一、耕地资源的重要性1.提供粮食生产基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直接关系到粮食供应的能力。

只有保障充足的耕地资源,才能确保粮食的安全供应和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2.保护生态环境: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能够保护生态环境。

适当的轮作休耕、耕地水土保持等措施,可以降低水土流失的风险,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

3.维持农村经济稳定发展: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对于保障农民的经济收入稳定,维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的经济发展往往依赖于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二、当前面临的挑战1.城市化进程加剧耕地资源的压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村耕地被征用用于建设工业园区、住宅小区等,导致耕地资源减少。

2.农业现代化对耕地资源的需求: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加快,需要大量的耕地用于推广高效水稻、玉米等作物的种植,导致耕地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3.耕地质量下降问题:长期的不合理耕作方式、过度施肥和农药使用等因素,导致耕地质量下降,影响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

三、解决措施1.加强耕地资源的保护:加强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限制土地的非农化用途,确保足够的耕地面积。

2.推动土地整治工作:开展土地整治工作,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大对农地的治理力度,提高土地质量。

3.推广可持续农业技术:推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农田排灌能力,降低水资源的浪费。

鼓励农民采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可持续农业技术,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依赖。

4.加强科技创新:加大对耕地资源的科研投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培育优质耕地,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结语: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密切相关,保护好耕地资源对于确保粮食供应和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耕地资源安全与口粮安全

我国耕地资源安全与口粮安全

我国耕地资源安全与口粮安全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

众所周知,“中国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这反映了我国人口对耕地资源的巨大压力,同时也反映了粮食安全对耕地资源安全的压力。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耕地生态环境安全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会更加凸显。

口粮是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口粮安全是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

粮食安全是要以耕地资源为基础和保障,口粮安全问题也离不开耕地资源安全。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认为粮食包括稻谷、小麦、玉米和粗粮,1974年FAO 将粮食安全(FoodSecurity)定义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粮食”。

现代粮食安全包括粮食的数量、质量、经济和生态安全等方面。

广义的粮食安全还包括食品安全(FoodSafety),后者强调食物中药物残留、病原物超标、添加物超标等质量卫生状况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近年来,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提出了更多的重视和关注。

根据《2004年中国粮食发展报告》,我国粮食主要包括谷物、豆类和薯类等三类,谷物主要包括稻米、小麦、玉米等“三大主粮”,口粮指的是稻米和小麦,特指每人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最主要粮食,我国口粮呈现“南稻北麦”格局。

口粮安全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目标:①确保生产足够的粮食;②保证口粮质量健康;③最大限度地稳定口粮供应;④确保人们都能获得所需要的口粮。

在我国,粮食安全的工作重点是保障口粮自给率基本达到100%,谷物自给率达到95%,鉴于耕地资源有限情况下,未来我国应把口粮安全放在重点位置,整合资源支持重点粮食品类的有效供给,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进口油脂、油料、大豆等作物,确保口粮绝对安全。

耕地资源安全包括耕地资源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等三个方面,其实质是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耕地资源存量(包括数量和质量)和耕地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实现耕地资源的持续有效供给,以满足经济发展、人口增加、生态环境保护等对耕地资源不断增长的需求。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2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2

第二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三节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第2课时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吴敏【课标分析】课标对本节内容的要求为:“运用图表,解释中国耕地资源的分布,说明其开发利用现状,以及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第2课时授课内容主体为“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要求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总结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的关系,掌握维系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能够分析不同措施的安全风险。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位于选择性必修三的第二章第三节,在教材结构体系中与第一节联系密切,是“资源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其应对”的一种具体体现,需要运用第一节构建的概念体系进行具体剖析。

本课时内容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关系密切,需要运用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来进行综合分析。

【学情分析】本节内容与生活紧密相关,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涉及到的国情、国策多,需要一定信息收集的能力;运用的图表资料多,要求学生的知识储备完善,结合图文材料综合分析的能力强。

【教学目标】结合我国国情和国策,运用自然、人文地理要素综合分析不同途径对粮食安全的好处和风险。

运用图表等资料,分析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理解耕地资源和粮食问题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认识国内各地区、国家、世界粮食安全的空间范围变化与关系,真正理解耕地保护、粮食安全的内涵,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耕地保护对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教学难点】维系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及潜在安全风险【教学过程】合作探究粮食生产[读图分析]简要概括各图表内容。

[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图表数据和导学案上有关阜阳市粮食生产的阅读材料,围绕“粮食总产量”这一主题设置问题,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问题答案。

邀请1-2组成员上台展示,说明设计思路和答案框架。

[归纳]总结学生回答,归纳粮食总产量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强调粮食总产量是实现粮食安全,尤其是生产环节安全的最重要途径。

[问题]结合图文资料,思考提高粮食总产量的措施。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教案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教案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教案《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嗨,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超级重要的事儿——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我呀,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我爷爷住在农村,他家有一块耕地。

那块地就像爷爷的宝贝一样,爷爷每天都会去地里看看,这儿松松土,那儿除除草。

爷爷常说,这块地就像一个大宝藏,能挖出好多好多好吃的。

从这个小小的耕地,咱们就能看到整个中国的耕地资源有多重要啦。

咱们中国是个超级大的国家,人也特别多。

这么多人要吃饭,那饭从哪里来呢?就得从耕地上种出来呀。

耕地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法土地,农民伯伯们把种子种下去,经过浇水、施肥、除虫,慢慢地就长出了小麦、水稻、玉米这些粮食。

这就像变魔术一样,不过这个魔术可不容易,需要很多的努力呢。

我和同桌就讨论过这个事儿。

我同桌说:“哎呀,现在超市里到处都是粮食,想买多少就买多少,为啥还要担心耕地和粮食安全呢?”我就告诉他:“你可别这么想。

如果没有足够的耕地,就像厨师没有食材,怎么能做出美味的饭菜呢?”大家想想,如果有一天,咱们的耕地都没了,那超市里还会有那么多粮食吗?肯定不会啦。

咱们中国的耕地资源其实面临着不少挑战呢。

城市越来越大,就像一个不断膨胀的大怪兽,它要盖好多房子,建好多工厂,这些都需要土地。

那土地从哪里来呢?很多时候就会占用耕地。

这就好比是有人抢了农民伯伯的魔法土地,那粮食就没地方种了。

这可太糟糕了。

而且呀,咱们在耕地上种粮食的时候,也得讲究方法。

有些地方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就像给土地吃了太多的“坏东西”,土地会变得越来越不肥沃,就像人生病了一样。

这时候,粮食的产量也会受到影响。

这难道不可怕吗?这就像你想要喝甜甜的果汁,可是果树都生病了,怎么能结出又大又甜的果子呢?我有个亲戚是在农业部门工作的。

他跟我说,现在国家特别重视耕地资源的保护和粮食安全。

就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重视。

国家有很多政策,就像给耕地穿上了一层保护铠甲。

比如说,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鼓励农民伯伯用科学的方法种地。

《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

《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

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主要源于工业“三废”,以及农业投入的农药、化肥、农膜等,污染过程具有隐蔽性和 滞后性当前,我国土壤环境总体状况堪忧,部分地区污染较为严重。南方地区的土壤污染比北方 严重,主要为无机物污染,其中镉、镍、中等重金属污染相对突出。2016年,国家制定了《土壤 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通过建立完善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促进土壤资源的永续利用。
平。 ⑤ 为粮食生产保驾护航。
三、保护耕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
(五)加强农业科技应用
目前,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 生产监测,为国家把握农业生产 全局提供多种服务和决策依据。
一、我国耕地资源概况
耕地的特点
(三)耕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水土资源配置欠佳
① 以昆仑山一祁连山一秦岭—淮河为界, 南方水资源占全国总量的4/5,耕地不 到全国耕地总量的2/5,水田面积占全 国水田总面积的90%以上;
② 而北方水资源、耕地资源分别占全国 总量的1/5和3/5,耕地以旱地为主, 水热条件较差,大部分依赖灌溉。
探究——盐碱地
2.想一想,海水稻种植对生态环境会造成哪些影响?
① 盐碱地种植水稻,产量低,经济效益低; ② 破坏滩涂生态环境,影响生物多样性; ③ 海域自净能力下降;造成泥沙淤积,影响港口功能;影响海洋渔业发展。
探究——盐碱地
3.议一议,海水稻种植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哪些意义?
① 据了解,我国盐碱地总面积约15亿亩,其中有2亿亩具备种植水稻潜力,如果 都能种上海水稻,按照目前的亩产量300斤计算,每年能多收入600亿斤粮食。
一、我国耕地资源概况
耕地的特点
(四)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少、质量差,开发利用难度大
2013年,我国第二次土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耕地后备 资源总面积为8029.15万亩,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及黑龙江省。 经过长期的土地开发,剩余部分多为质量差、开发难度大的 土地。

《中 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说课稿

《中 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说课稿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教学反思这六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是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中的重要内容。

这一章节对于学生理解我国的资源状况、农业发展以及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耕地资源和粮食安全的学习,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以及采取的措施,培养学生的资源观和国家意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我国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和现状。

(2)理解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的关系。

(3)掌握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措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图表分析,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案例讨论,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珍惜和保护耕地资源的意识。

(2)培养学生关注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

(2)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措施。

2、教学难点(1)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的内在联系。

(2)如何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思考粮食安全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二、说学情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是,对于耕地资源和粮食安全这样较为复杂的现实问题,学生的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引导和启发,帮助他们建立系统的思维框架。

同时,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社会热点问题充满兴趣和关注,这为我们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三、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简洁明了的讲解,让学生对我国耕地资源和粮食安全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有初步的了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
运用图表,解释中国耕地资源的分布,说明其开发利用现状,以及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1.运用图表,了解中国耕地资源的分布。

(区域认知)
2.运用图表,说明中国耕地资源的概况。

(综合思维)
3.结合资料,分析耕地资源开发过程中我国耕地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地理实践力)
4.结合资料,分析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可持续发展观)
一、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
1.粮食安全的含义:指保证人们能够及时得到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

2.粮食安全的地位:国家安全的基本物质保障。

3.我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能力的主要特征
(1)人均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有限。

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和各类建设用地的扩展,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可开发的后备耕地资源数量少、质量低,开发难度大。

(2)耕地质量总体欠佳,退化和污染问题严重。

(3)耕地空间分布不均,水土资源配置不佳。

①南方地区:水热资源充足,耕地以水田为主,是城镇化与工业化占用优质耕地最为严重的地区。

②北方地区:水热资源有限,耕地以旱地为主,是我国新增耕地的主要分布区,但新增耕地往往都是质量较低的耕地。

③西北地区:耕地仅分布在水资源条件相对较好的绿洲。

(4)农业气象灾害频发,粮食产量年际波动大。

[特别提醒] 我国人口众多,季风气候显著、干旱区面积广大、多丘陵山地,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因此耕地的粮食生产的承载压力大。

1.基本要求:建立在国内粮食生产基础之上的粮食安全,需要不断增加粮食总产量,以满足人口和消费水平增长带来的粮食消费需求。

2.增加粮食总产量的基本途径
(1)扩大耕地数量:1949年以后,耕地数量增加有限,目前总体呈减少趋势。

(2)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3.对粮食安全进行调节的手段
(1)通过粮食的跨区调剂,解决粮食生产与消费空间配置不均衡问题。

①跨区调剂方向:以前是“南粮北调”,目前是“北粮南运”。

②目前的粮食净调出区: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南、安徽等省区。

(2)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是我国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

(3)建立粮食储备。

[特别提醒]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是以国内粮食生产为主,努力实现粮食自给,在此前提下,以提高粮食生产的单位面积产量为主要途径。

三、未来粮食安全的耕地保障
1.我国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

2.总体目标: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3.面临的主要挑战
(1)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勉强平衡状态。

(2)粮食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矛盾突出。

(3)受耕地、水资源、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粮食产量继续增长难度越来越大。

(4)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波动,宏观调控难度加大。

4.主要对策——保护耕地资源,确保我国的耕地数量和生产能力
(1)耕地数量方面: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划定了具有法律效力的耕地红线,确保耕地保有量在18亿亩以上,确保基本农田不低于15.6亿亩。

(2)耕地质量方面: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及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水土保持与坡耕地改造、高效节水等一系列水土资源保护项目,以实现高产田的稳产保育和中、低产田的地力提升,增加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减小对耕地数量需求的压力。

[轻巧记忆] 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及措施
原因:①风力侵蚀、流水侵蚀、沙漠侵吞大量良田;②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和农村住房占用耕地;③退耕还林、还草及生态建设占用耕地。

措施:①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严控乱占耕地行为;②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节约合理利用每一寸耕地;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防止耕地退化。

1.我国自然条件越好的地方,人均耕地越多。

( ) 2.我国耕地中,中高产田达2/3以上。

( ) 3.提高土地利用率就是要大规模开发利用荒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 ) 4.随着大量荒地被开发,我国人均耕地将大大增加。

( ) 5.目前我国的下列省区市中属于粮食调入的是( )
A.黑龙江B.内蒙古
C.安徽D.浙江
提示:1.×我国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人均耕地较少。

2.×我国耕地中,中高产田仅占1/3左右。

3.×提高土地利用率在于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价值,而不是“开荒种田”。

4.×随着我国人口总量的增加,人均耕地还将减少。

5.D [浙江在历史上是粮食生产大省,但现在工业化与城镇化水平较高,占用了大量耕地,且经过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粮食需要从区外调入。

]
我国耕地资源现状材料一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从自然因素讲也就是耕地的基本国情,可概括为“一多三少”,即耕地总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质量的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

从总量排名看,我国在世界上排第四,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和印度,但是我国人口太多,平均到每个人,拥有耕地才只有1.4亩,还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儿。

再看加拿大,人均耕地是我们的18倍,印度是我们的20倍。

我国人均土地面积在世界上200多个国家中排在110位以后,耕地面积排在126位以后,草地面积排在76位以后,森林面积排在107位以后。

目前我国已经有664个市县的人均耕地在联合国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以下。

材料二近几年来,全国耕地面积减少600多万公顷。

从耕地的质量来看,我国耕地中高产稳产田仅占1/3。

材料三下图为近年来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

问题1 (综合思维)通过阅读材料,请用简单话语描述一下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

提示:耕地总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质量的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我国耕地面积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