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合集下载

关于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语

关于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语

关于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语寓言故事是一种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来阐述人生哲理和道德准则的文学形式。

它以动物、植物或其他非人类形象为主要角色,通过寓意和象征的手法,传达人们在生活中应该具备的美德和原则。

下面是一些与寓言故事相关的四字成语。

1. 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来源于《庄子·外物》中的故事,讲述了一只狐狸见到老虎时装扮成老虎逞强。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以别人的势力、权威等来吓唬人的行为,给人以恐吓、威胁的感觉。

2. 鹿死谁手这个成语来源于《战国策·秦策》中的故事,比喻在竞争、斗争中,最后胜利的是谁,还不确定。

形容情况变化莫测,胜负难断。

3. 虎头蛇尾这个成语形容开始的时候显得非常强有力,但后来变得无力,没有结果。

比喻事情开始很有声势,但后来没能坚持下去,成效不大。

4. 孔雀东南飞这个成语来源于《战国策·秦策》中的故事,意思是孔雀只能向东南方飞去。

比喻受制于某种限制,只能做出某种选择或取得某种结果。

5. 杯弓蛇影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弓高》中的故事,比喻疑神疑鬼,过分敏感。

形容人容易因为一点儿似是而非的事情而产生错误的恐惧和猜疑。

6. 鸡犬不宁这个成语最早见于《战国策·魏策》中,意为鸡犬都不得安宁,形容局势混乱,人心不宁。

7. 因噎废食这个成语来源于《战国策·楚策》中的故事,意为噎住了吃东西,后来不敢再吃。

比喻由于一次失败,而导致对某种事物完全放弃。

8. 弃旧图新这个成语意为舍弃旧有的事物,追求新的目标。

比喻摒弃过时的东西,追求更新的、更好的事物。

9. 石破惊天这个成语描述撞石头破了天的情景,比喻一个小的事件引起非常大的事故或变化。

10.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来源于《列子·弟子》中的故事,意为守着一棵树等待兔子自己撞进来。

比喻坐等机会,不主动去争取。

以上是与寓言故事有关的一些四字成语。

寓言故事不仅具有讽刺、教育和启发作用,而且还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1.滥竽充数出自《韩非子》齐宣王命令人们吹竽的时候,必三百人,有一位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在吹竽队里充数。

齐宣王死了以后,齐缗王继位,喜欢听人单独演奏,南郭先生就逃跑了。

寓意:比喻没有本领的人冒充有本领,占着位置,或者指拿次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有时候也用于自谦。

2.截竿入城出自《笑林》鲁国有个人,拿着长竿子准备进城,起初,竖着拿,不能进城;横着拿,也不能进城。

他实在想不出什么办法了。

不久,有个老人到这里说:“我虽然不是什么圣贤,只不过见到的事情多了,你为什么不把长竿从中间截断后再进城呢?”于是那个鲁国人就按照老者的说法把长竿截断了。

寓意:做事不会思考,死板的循规蹈矩,不知变通。

自作聪明的人常常是愚蠢的。

3.拔苗助长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

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

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

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4.不可救药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

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

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

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

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

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

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

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

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

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5.黔驴技穷从前贵州一带没有毛驴,有一个好事者从北方运来一头毛驴放到山脚下吃草,山上的老虎发现了这个怪物,开始只有远远的望着,然后慢慢地靠近毛驴,被毛驴大叫吓了一跳,最后发现毛驴只能用蹄踢,再也没有别的本事就跳上去饱餐一顿。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呢?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呢?守株待兔,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想知道答案的,一起来看小编怎么说吧。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鹬蚌相争画蛇添足自相矛盾杯弓蛇影螳螂捕蝉亡羊补牢人面兽心无价之宝囫囵吞枣庖丁解牛起死回生患得患失庸人自扰、拔苗助长、惊弓之鸟、滥竽充数愚公移山、买椟还珠狐假虎威,爱屋及乌打草惊蛇,破镜重圆,才高八斗,一毛不拔迎刃而解,毛遂自荐,八仙过海,一鸣惊人纵虎归山,世外桃源,项庄舞剑,下笔成章天衣无缝,呆若木鸡,怒发冲冠,鱼目混珠乐不思蜀,班门弄斧,走马观花,后来居上狼狈为奸,半途而废,得意洋洋,望梅止渴塞翁失马,掩耳盗铃,叶公好龙,凿壁借光骄兵必败,磨杵成针,入木三分呕心沥血,才高八斗,伯乐相马!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和解析: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

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

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杞人忧天: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

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

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

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郑人买履: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不合时宜: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

也指不合世俗习尚。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

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

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亡羊补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跟寓言故事有关的四字词语

跟寓言故事有关的四字词语

跟寓言故事有关的四字词语
以下是一些跟寓言故事有关的四字词语:
1. 叶公好龙:表面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或者喜爱。

出自《三国志·蜀志·秦宓传》。

2. 画蛇添足:形容多此一举,反而坏事。

出自《战国策·齐策二》。

3. 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不切实际。

出自《列子·周穆王》。

4. 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之后及时纠正,避免同样的问题再发生。

出自《战国策·楚策四》。

5. 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狭窄,目光短浅。

出自《庄子·外物》。

6. 狐假虎威:借助别人的威势欺压他人。

出自《战国策·齐策一》。

7. 对牛弹琴:比喻说话做事要针对对象,才能有效。

出自《庄子·齐物论》。

8. 刻舟求剑:比喻固守陈规,不思变通。

出自《吕氏春秋·察今》。

9. 守株待兔:不主动努力,希望不劳而获。

出自《庄子·外物》。

10. 画龙点睛:比喻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突出文章或讲话的实质,使内容更为
生动有力。

出自《历代名画记·张僧繇》。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跟寓言故事有关的四字词语,它们都具有深刻的寓意和哲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性和社会现象。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100个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100个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100个1. 九牛一毛2. 龙生九子3. 人多力量大4. 瓜田李下5. 山中无老虎6. 守株待兔7. 远了龙眼8. 乌溜溜9. 两窗风雨同舟10. 远水不解近渴11. 螳臂当车12. 豹子头13. 火中取栗14. 小肚鸡肠15. 心灵手巧16. 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17. 穷形尽相18. 树大招风19. 醋里挑毛20. 斗转星移21. 日晕三竿22. 桃李满天下 23. 鸡鸣狗盗24. 井底之蛙25. 滥竽充数26. 好事多磨27. 熊掌不可夹棘枝28. 引狼入室29. 小苗要求大量30. 心术不正31. 光明磊落32. 奸雄出于口舌33. 重蹈覆辙34. 善贾穷途35. 胜败乃兵家常事36.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37. 无迹可寻38. 旧铀新石39. 光火不容40.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41. 掩耳盗铃42. 破瓦做马43. 秋毫无犯44. 不留墓穴45. 崔嵬虚构46. 决鱼死网47. 求救无门48. 惊鸿瞥一眼49. 仓皇走马50. 虎穴龙盘51. 不学无术52. 十拿九稳53. 历尽沧桑54. 半斤八两55. 虚惊一场56. 山高路远57. 毛遂大谋58. 无理取闹59. 胆大包天60. 马虎漏网61. 巧舌如簧62. 龙鱼朝圣63. 无所不能64. 虚無灰飞65. 呼风唤雨66. 千金买笑67. 拨欠聚财68. 冰火两重天69. 千古奇冤70. 情投意合71. 夜阑梦乡72. 涸辙之鲋73. 火上浇油74. 虎穴斗鸡75. 蛇行鱼贯76. 不失时机77. 半途而废78. 雾里看花79. 虎头蛇尾80. 以鼠相忌81. 飞沙走石82. 实践出真知83. 奇货可居84. 灯蛾之火85. 诸葛亮算盘86. 打草惊蛇87. 拿手好戏88. 调兵遣将89. 无影无踪90. 心宽体胖91. 调兵遣将92. 马观车言93. 余悸不已94. 不受羁绊95. 悬崖勒马96. 斗智斗勇97. 调虎离山98. 百发百中99.张灯结彩100. 山穷水尽.。

来自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语

来自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语

来自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语来自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语有:狐假虎威、叶公好龙、画蛇添足、掩耳盗铃、守株待兔、刻舟求剑、滥竽充数、亡羊补牢、井底之蛙、自相矛盾、买椟还珠、后生可畏、程门立雪、别开生面、白头如新、不遗余力、髀肉复生、三人成虎、不贪为宝、一丘之貉、天经地义、为虎作伥、雕虫小技等。

扩展资料词语解释:1、狐假虎威:假:借。

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

后以“狐假虎威”来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战国时期《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白话翻译:荆宣王问群臣说:“我听说北方地区的诸侯都惧怕昭奚恤,果真是这样吗?”群臣没有能回答上来的。

江一回答说:“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

捉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你不该吃我,上天派我做百兽的首领,如果你吃掉我,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

你如果不相信我说的话,我在前面走,你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真,于是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老虎,都纷纷逃跑,老虎不知道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

现在大王的国土方圆五千里,大军百万,却由昭奚恤独揽大权。

所以,北方诸侯害怕昭奚恤,其实是害怕大王的军队,这就像群兽害怕老虎一样啊。

”2、叶公好龙:比喻说是爱好某事物,其实并不真爱好。

西晋史学家陈寿《三国志·蜀志·秦宓传》:“昔楚叶公好龙;神龙下之;好伪彻天;何况于真?”白话翻译: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都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

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

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

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的东西而不是龙。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精选汇总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精选汇总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精选汇总寓言故事成语是指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这些成语皆有关寓言故事或源于寓言故事。

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

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方便大家学习。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1揠苗助长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一棵的往上拔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禾苗长高了”。

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禾苗都已经死了。

寓意: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2邯郸学步出自《庄子秋水》战国时期,一个燕国人听说赵国邯郸人走路的姿势很漂亮,便来到赵国学习邯郸人走路。

没有学会,反而忘记了自己是怎么走路的,最后爬着回了燕国。

寓意: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还把自己原来的本事弄丢了。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3【农夫献曝】从前,宋国有个农夫,家里很穷,一年到头、从早到晚在田地里忙忙碌碌地劳动,从来不曾出过远门。

他既不知道世上的富人过的是怎样的生活,也从未见过本乡以外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

因为家里十分贫穷,这个农夫经常穿着乱麻编织的衣服,艰难地熬过严寒的冬天。

好不容易春天来了。

冰雪融化了,太阳温暖地照着大地,农夫也因此而像田地里的禾苗一样焕发了生机。

有一天,天气格外晴朗,没有一丝风。

农夫在田地里干了半晌,觉得有些劳累,便坐在田埂上休息晒太阳。

暖融融的阳光照在农夫身上,他感到一种说不出的的温暖和舒服,简直像到了云里雾里一样,他觉得晒太阳取暖简直是世间独一无二的享受。

他全然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暖和的高楼大厦、华宅深院,也不知道有温软的丝棉袍子和贵重的狐皮大衣。

可怜的农夫回过头对妻子说:“晒太阳的暖和,真是舒服极了,世上只怕还没有什么人知道这种好处。

我们如果把晒太阳取暖的舒服享受献给国君,一定会得到一笔重赏。

你看怎么样?”农夫的妻子觉得丈夫说的有道理,也同意去向国君敬献晒太阳的办法。

于是夫妻俩抛下田间的农活回家,打算去献计领赏。

寓言故事的成语大全

寓言故事的成语大全

来自的成语有哪些呢?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呢?寓言故事成语是指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这些成语皆有关寓言故事或源于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的成语大全:叶公好龙、狐假虎威、画蛇添足、井底之蛙、刻舟求剑、南柯一梦、亡羊补牢杯弓蛇影拔苗助长惊弓之鸟刻舟求剑掩耳盗铃买椟还珠守株待兔郑人买履智子疑邻螳螂捕蝉掩耳盗铃南辕北辙揠苗助长滥竽充数庖丁解牛寓言故事的成语解释: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

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

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杞人忧天: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

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

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

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郑人买履: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不合时宜: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

也指不合世俗习尚。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

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

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亡羊补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

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掩耳盗铃: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

比喻自己欺骗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买椟还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

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无价之宝、叶公好龙、有名无实、下笔成章、守株待兔、愚公移山等。

1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无价之宝:无法估价的宝物。

指极珍贵的东西。

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有名无实:光有空名,实际上并不是那样。

下笔成章: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

形容写文思敏捷。

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1寓言故事简介杯弓蛇影
晋朝河南人乐广十分好客,见一朋友好久不来家里,十分奇怪,就去拜会他,朋友说上次在你家喝酒杯中有蛇,喝后回来后就生病。

乐广不解,回到家便查原因,原来是挂在墙上的角弓影子倒射在酒杯所至,朋友闻知后就病愈。

门可罗雀
汉朝廷尉翟公的府第总是车来轿往,热闹非凡。

翟公自身还养了一些门客,皇帝听信谗言把翟公的官职撤了。

平时那些称兄道弟的纷纷改变态度。

门客也各走东西,门前非常冷清,鸟雀飞舞,张网就能捕捉到。

后来他官复原职就不与他们往来。

庖丁解牛
战国时期道家代表庄周讲一个故事:有个厨师替梁惠王宰牛,他的宰牛技术十分娴熟,刀子在牛骨缝里灵活地移动,没有一点障碍,而且很有节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