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氧气制取课时三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3】《制取氧气》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3】《制取氧气》导学案

制取氧气课题 3制取氧气环学情预学生学习内容及要求节设学习目标要点要点 : 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反响原理;分解明难点反响。

确难点:催化剂、催化作用的观点的成立。

目学法联合教材和预习教案,先独立思虑,遇标指导到困难小对子及小组之间进行帮扶,达成学习任务。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中波及多个比较复杂的化学反响,并且这些反响很实用、很重要,要求同学们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相信自己必定能学好!定 1. 在实验室里常采纳加热、分解或加热向的方法制取氧气。

工业制取氧气的原理。

自(参照P40)2.什么叫催化剂?什么叫催化作用?(仔细阅读,而后学达成下面的空格的填写)在里,能其余物质的,而自己的和在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又叫)。

催化剂在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3.全部的化学反响一定都使用催化剂吗?4.分解反响:什么叫分解反响?你能用通式表示吗?5.已知以下四项反响在必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此中属于分解反响的是()A.水→氢气 +氧气B.氢气+氧气→水C 酒精 +氧气→水 +二氧化碳D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6.催化剂在化学反响前后:①质量变小;②质量不变;③化学性质改变;④化学性质不变;⑤二氧化锰能够作为各样化学反响的催化剂。

在上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①③B.②④C.②④⑤D.②③7.分别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响的文字表达式:(1)(2)这两个反响中都有二氧化锰,在反响(1)中二氧化锰是,其反质量在反响的前后;而在(2)中二氧化锰是,其质量在反响前后增大。

8.达成实验室制氧气的三个文字表达式:检自己在预习中不会的问题或感觉有困难的问题,在小组查中进行议论达成。

在小组中仍旧不可以解决的问题是:讨论展 1、[ 演示实验 2-5]KMnO4加热制取氧气,请同学们注意操示作和装置,记录现象。

反 2、研究活动:馈实验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响中二氧化锰的作用由教师操作,学生记录现象,达成P38 的剖析与议论。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制取氧气》导学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制取氧气》导学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科导学案主备人:审核组长: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练习连接仪器的操作,学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动手制取氧气。

3、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增强学生的探究欲。

二、学习重难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2、催化剂的概念的理解和催化作用。

三、预习感知1.在实验室里,常采用、或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2.工业常以为原料,采用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属于是变化。

3.在化学变化中能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和在化学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又叫触媒)。

4.由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四、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催化剂和催化作用提出问题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分解就可放出氧气,通常还放入二氧化锰,这是为什么呢?讨论交流讨论相关原因。

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第1页共3页第2页 共3页探究实验(1)实验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探究点二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提出问题 如何在实验室中通过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讨论交流阅读教材结合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1.反应原理:2.实验装置:3.实验步骤:“组、查、装、塞、滴、收”。

①组→组装仪器;②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向反应容器中装入固体药品(二氧化锰);④塞→塞紧双孔胶塞; ⑤滴→向反应容器中滴加过氧化氢溶液;(因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反应较剧烈,常将长颈漏斗换为分液漏斗,并注意滴加过氧化氢溶液的速率);⑥收→收集气体。

4.注意事项:⑴反应容器口的导管应刚过橡胶塞。

⑵若用长颈漏斗添加过氧化氢溶液,其下端管口应伸到液面以下,以防止制得的氧气沿长颈漏斗逸出。

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题3《制取氧气》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题3《制取氧气》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课题3 《制取氧气》导学案【学习目标】1. 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装置。

3.知道收集氧气的方法。

4.理解分解反应的概念。

5.知道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学习重、难点】1、重点:氧气制法的探究2、难点:催化剂的概念的理解【课前预习1.如何鉴别三瓶无色气体:空气、氧气、氮气?2、氧气的制取:⑴氧气的工业制法,它是利用氧气和氮气的___________不同分离出氧气。

具体步骤是:首先将空气___________除去杂质等,然后在___________的条件下,使空气___________,控制温度蒸发液态氮气,沸点较低的___________先蒸发出来,余下的是沸点较高的___________色液态氧气,贮存使用。

这一变化是__________反应。

⑵在实验室里,常用某些含氧物质分解放出氧气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如:____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3、如下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⑴指出仪器的名称A. ___ _____B.________C.________D. ________⑵用酒精灯_____焰加热(填“内”或“外”),因为__ ____ _____;⑶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____倾斜(填“上”或“下”),原因是___________;⑷收集氧气通常采用___________法,当集气瓶口处有_________冒出时,表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还可以用瓶口向__ _排空气法(填“上”或“下”),这是因为__________ _。

⑸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时,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4.你知道在酿酒过程中酒曲的作用吗?【课内探究】一、自主学习在学习《生物》时,同学们已经知道在酿酒过程中酒曲起到了催化作用,它是酿酒过程的催化剂?那么什么是催化剂呢?【精讲点拨】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2.3 制取氧气 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2.3 制取氧气 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题3 制取氧气1. 实验室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氯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原理过氧化氢 ——→ 水+氧气 2H 2O 22H 2O +O 2↑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2KClO32KCl+3O 2↑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KMnO 4K 2MnO 4+MnO 2+O 2↑ 试剂状态固态、液态固态 固态反应条件常温下 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气体发生装置收集 装置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向上排空气法 (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1)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装置,操作与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相同,只是管口不用棉花。

(2)排水法收集气体(适宜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时:导气管伸到集气瓶口就行。

(目的是方便水下容易取出集气瓶)MnO 2MnO 2△加热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加热向上排空集气法(适宜收集密度比空气大,不与空气反应的气体)向下排空集气法(适宜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不与空气反应的气体)时:导气管应伸入到接近集气瓶底的位置(目的是便于排尽集气瓶中空气)(3)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用玻璃片盖上正放在桌上。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及注意事项3. 检验所收集的气体的方法: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瓶内的气体是氧气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氢气:将气体点燃,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或者,先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无水硫酸铜4. 验满方法:①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瓶内的氧气已满;②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瓶口冒出时,说明瓶内的氧气已满。

5. 氧气的工业制法: 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6、(1)催化剂:一变二不变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发生变化的物质。

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说明:(1)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包括加快和减慢;(2)二氧化锰不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专属催化剂,还有其(3)不会使产物的质量增加和减少。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导学案:2.3制取氧气 第3课时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导学案:2.3制取氧气 第3课时

【学习目标】1.练习连接仪器的操作,学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动手制取氧气。

2.制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

让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增强学生的探究欲。

【学习重难点】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自学检测】(温馨提示:阅读教材和教辅后填空。

)一、温故而知新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收集方法2.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两种化学反应类型的区分3.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操作步骤4.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所用装置中使用了哪些仪器?5.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果装置漏气,你该怎么办?二、自主学习1.在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原因:,试管口要略向倾斜,其原因是:。

2.给盛有固体的试管加热时,先,然后。

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应当等,再,是因为。

等瓶子里的水以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小心地把瓶子移出水槽,放在桌子上。

(为什么?)4.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完毕停止加热时,先要,然后再。

如果上述顺序颠倒,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5.收集氧气的方法:①法,因为氧气;②法,因为氧气6.氧气的验满(向上排空法):用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合作探究】(一)探究一: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1.提出问题:实验室如何制取并收集纯净的氧气呢?实验原理是什么?选择什么样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采用什么收集方法?操作步骤是什么?有什么注意事项?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实验交流:学生分组完成实验,讨论仪器的选择、组装装置、注意事项、操作步骤等3.归纳展示:实验步骤:谐音记忆“茶”、“庄”、“定”、“点”、“收”、“利”(离)、“息(熄)”。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册《制取氧气》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册《制取氧气》导学案

课题3 制取氧气本课题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

课本首先讲述了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接着再讲用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同时介绍催化剂和催化作用,催化作用虽不是重点,但却是教学的难点。

再通过介绍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的方法,对比化合反应提出了分解反应的概念。

在这部分教学中,要使学生知道实验室如何制取氧气,同时了解几个重要的概念。

为了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教材还特意介绍了工业上如何大量制取氧气。

课题制取氧气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3.认识分解反应。

过程与方法1.学会边实验、边讨论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从而提高对实验进行分析、思考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逐步认知用实验去验证化学理论,从而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学化学离不开做实验。

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1.催化剂和分解反应的概念。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主要方法。

教学难点催化剂的概念以及探究催化剂的方法。

教具准备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氯酸钾、高锰酸钾。

仪器:大试管(5支)、木条、酒精灯、棉花、塞子(带导管)、集气瓶(2个)、毛玻璃片、水槽、铁架台、火柴。

课前预习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用文字表达式);备课笔记易错提醒:不易溶于水并不是不溶于水,只是溶解的量较少而已。

课前预习2.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的物质。

3.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新课导入氧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具有广泛的用途,如急救病人、电氧焊、炼钢等都需要较为纯净的氧气,如何制取氧气?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氧气的制取。

2.3 制取氧气 导学案

2.3  制取氧气  导学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和收集氧气及验满的方法。

2.理解催化剂和分解反应等概念、【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难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和催化作用二、课前预习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1)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颜色,状态,需要加热)原理(文字及符号表达式):。

(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药品:氯酸钾(颜色)和二氧化锰(颜色,需要加热)原理(文字及符号表达式):。

(3)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药品:双氧水(颜色)和二氧化锰(颜色,不需加热)原理(文字及符号表达式):。

2.工业上如何制取氧气?(属于变化)三、课堂探究(一)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装置:发生装置包括; ____________;收集装置包括:____________3.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药和棉花,在试管口塞一小团棉花的原因:_____ __________ (3)固定仪器(4)点燃酒精灯加热(5)收集气体,当_______________ 时开始收集气体。

当____________时收集满了(6)先移导管后熄灯,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七个实验步骤记为查、装、定、点、收、移、熄。

可巧记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4.氧气的验满和检验:验满的方法:_____ ___;检验氧气的方法:_________ ______5.气体的收集装置收集氧气可选,理由;可选,理由【结论】气体的收集方法是由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决定(二)分解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锰所起的作用是;(三)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原理:实验装置二氧化锰所起的作用是;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而本身的和在反应前后都发生变化的物质。

初三上册化学 制取氧气导学案

初三上册化学 制取氧气导学案

课题3 制取氧气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 理解分解反应,区别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3. 知道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4. 初步建立“理论分析----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的科学思路。

教学重难点1、了解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2、了解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中的作用;归纳认识催化剂的概念与作用3、知道分解反应特点,得出分解反应的概念4、知道氧气的工业制法主要是分离液态空气【情景导入】1.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2.如何鉴别三瓶无色气体:空气、氧气、氮气?3.你知道在酿酒过程中酒曲的作用吗?一、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P38探究】与补充加热实验:学生活动实验内容现象分析、思考、结论实验(1)在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木条没有复燃说明什么?自主学习:(用2分钟阅读课本39页,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里,能_____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 __________和__________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2.催化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锰能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分解还可加入__________;由此可知一个反应的催化剂不止一种。

4.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交流:1.催化剂的作用:2.催化剂的特点:二、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观察与思考】(1)仔细观察教师所展示的氯酸钾,将其物理性质记录在下面:(2)观察老师演示【实验2-5】、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二氧化锰在(2)中所起的作用是;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

自主学习:(1)仔细观察教师所展示的高锰酸钾,将其物理性质记录在下面:(2)记住课本37页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并默写在下面:讨论交流:根据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或者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所需药品的状态及反应条件,并根据氧气的性质,实验室用上述方法制取氧气所需要的装置是()合作学习:(1)默写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2)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上分析以上反应的共同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 课题3制取氧气(第3课时)
学习目标:1、掌握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用品、操作步骤、注意事项、
实验现象等;2、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3、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方法。

、分解反应 叫做分解反应。

2、形式:
练一练:判断下列反应为化合反应的是 点燃
SO 2 点燃
Fe 3Q
_,为分解反应的是 _____________
、HgO 加热 Hg + O 2 、KMn
—K 2MnO+ MnO+ O 2
二、气体制取装置的选择 气体制取装置组合包括 发生装置和 1、发生
1、定义: A 、S + O 2 C 、Fe + O 2
发生装置:
发生装置的选择取决于 反应物的状态
反应条件 。

① 反应物的状态为
反应条件为 选择装置A
如:
② 反应物的状态为 反应条件为
2、装置的优点:
收集装置:
收集装置的选择取决于
气体的密度
与 溶解性
1、排水法:要求气体
瓶内事先
__________________ 如:氧气。

,否则收集到的气体 _____________
收集装置。

氐颈漏斗
装置的选择:
所用导管为导管。

2、向上排空气法:要求气体,如:氧气。

所用导管为导管。

3、向下排空气法:要求气体,如:氢气。

注:①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伸到集气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为了_______________
②优点:排水法收集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工业制取氧气
工业上大量制取氧气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理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这个变化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化。

练习:
1.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D 、加热氧化汞制氧气
2 •暗紫色固体A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B和C以及D,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 C 时分解放出D,其中C在
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若将细铁丝放在D中点燃,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E。

(1 )写出个物质的名称: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用文字表达式表示有关的化学反应,并指出反应类型(化合、分解)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应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应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应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中的_______________ ,还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 _____________________ 替代。

(4)实验室中也可以白色固体F和C来代替A制取D,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指出
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