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测量计算

合集下载

三四等水准测量计算程序

三四等水准测量计算程序

三四等水准测量计算程序在进行三、四等水准测量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计算来确定高程差和坐标的测量结果。

以下是一个用于三、四等水准测量计算的程序,示例中使用的是简化的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一些变量:-P:已知点的高程-D:中间点的读数差-S:视线长度-T:观测仪器常数-L:目标点的高程差-B:倒角仪观测的读数差-C:倒角仪的常数-H:目标点的高程-R:目标点基准高程程序计算的步骤如下:1.计算中间点的高程差:-L=D+((P-D)*S/T)2.计算目标点的高程:-H=(B/100)*C3.计算目标点的绝对高程:-R=P+L+H通过上述计算步骤,可以得出目标点的绝对高程。

下面是示例程序的代码:```python#定义已知点的高程P=100.0#定义中间点读数差D=2.0#定义视线长度S=50.0#定义观测仪器常数T=100.0#定义目标点读数差B=5.0#定义倒角仪常数C=0.6#计算中间点的高程差L=D+((P-D)*S/T)#计算目标点的高程H=(B/100)*C#计算目标点的绝对高程R=P+L+H#输出结果print("目标点的绝对高程为:", R)```上述程序中假设已知点的高程为100.0,中间点的读数差为2.0,视线长度为50.0,观测仪器的常数为100.0,倒角仪的读数差为5.0,倒角仪的常数为0.6、通过计算,得出目标点的绝对高程为107.0。

这只是一个简化的示例程序,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和计算步骤。

同时,还需要注意测量过程中的误差与精度要求。

在实际的三、四等水准测量中,还会涉及到更多的数据处理和参数调整,程序的实现也会更加复杂。

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测量任务和要求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完善。

4水准测量成果计算

4水准测量成果计算

+4.776 -5.773
4
5
6
136.742
7
137.329(已知)
+0.561
fh =h测-h理=0.561-(137.329-136.742)=0.561-0.587=-26mm ∑n=53
2.高差闭合差容许值计算
点号 1 BM.A 1 2 3 BM.B ∑ 辅助 计算 测站数 2 14 9 18 实测高差 /m 3 +3.742 -2.184 +4.776 改正数 /mm 4 改正后高 差/m 5 高程 /m 6 136.742 备注 7
二、闭合水准路线成果计算
闭合水准路线成果计算的步骤与 附合水准路线相同。
三、支水准路线的计算
[例] A为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其高程HA为45.276m, 1点为待定高程的水准点,h往 和h返 为往返测量的观测高 差。往、返测的测站数共16站,计算1点的高程。
h往=+2.532m
BMA
1
h返=-2.520m
(1).闭合水准路线 理论上:∑h理=0
存 在 误 差
1
2
BM
3 4
∑h测≠0
高差闭合差fh :fh=∑h测-∑h理
闭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fh=∑h测
(2).附合水准路线
理论上:∑h理= H终- H始 = H2- H1
∑h测≠ ∑h理
附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fh=∑h测-∑h理=∑h测- (H终- H始)
点高程相等,以此作为计算检核。
将推算出各待定点的高程填入计算表内
点号 1 BM.A 1 测站数 2 14 9 18 12 53
实测高差 /m
3 +3.742 -2.184 +4.776 -5.773 +0.561

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水准测量内业计算一、水准测量内业的方法:水准测量的内业即计算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如其符合要求则予以调整,最终推算出待定点的高程。

1.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与检核附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为:=- () (2-8)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为:=(2-9)为了检查高差闭合差是否符合要求,还应计算高差闭合差的容许值(即其限差)。

一般水准测量该容许值规定为平地=mm山地=mm (2-11)式中,―水准路线全长,以km为单位;―路线测站总数。

2.高差闭合差的调整若高差闭合差小于容许值,说明观测成果符合要求,但应进行调整。

方法是将高差闭合差反符号,按与测段的长度(平地)或测站数(山地)成正比,即依下式计算各测段的高差改正数,加入到测段的高差观测值中:⊿= -(平地)⊿= - (山地)式中,―路线总长;―第测段长度 (km) (=1、2、3...);―测站总数;―第测段测站数。

3.计算待定点的高程将高差观测值加上改正数即得各测段改正后高差:h i改=hi+⊿h i i=1,2,3,……据此,即可依次推算各待定点的高程。

如上所述,闭合水准路线的计算方法除高差闭合差的计算有所区别而外,其余与附合路线的计算完全相同。

二、举例1.附合水准路线算例下图2-18所示附合水准路线为例,已知水准点A、B和待定点1、2、3将整个路线分为四个测段。

表2-2 附合水准路线计算测段号点名测站数观测高差/m改正数/m改正后高差/m高程/m 备注1 2 3 4 5 6 7 81 BM1 8+8.364 -0.014 +8.350 39.8331 48.1832 3-1.433 -0.005 -1.4382 46.7453 4-2.745 -0.007 -2.7523 43.9934 5+4.661 -0.008 +4.653BM2 48.64620 + 8.847 -0.034 +8.813辅助=+ 0.034m计算== 54mm1)将点名、各测段测站数、各测段的观测高差、已知高程数填入表2-2内相应栏目2、3、4、7(如系平地测量,则将测站数栏改为公里数栏,填入各测段公里数;表内加粗字为已知数据)。

水准仪视距测量的计算公式或方法

水准仪视距测量的计算公式或方法

水准仪视距测量的计算公式或方法
宝子,今天咱来唠唠水准仪视距测量的计算公式和方法哈。

水准仪视距测量呢,主要是利用水准仪的光学原理来测量距离的。

它有个很简单的公式哦。

视距D等于(上丝读数 - 下丝读数)乘以一个常数K。

这个常数K呢,一般是100。

比如说,你在水准仪里看到上丝读数是1.5米,下丝读数是1.0米,那视距D就等于(1.5 - 1.0)×100 = 50米啦,是不是还挺简单的呀?
那这个测量方法呢,首先要把水准仪架好哦。

要找个平稳的地方,就像给水准仪找个舒服的小窝一样。

然后呢,调好水准仪,让那个十字丝看得清清楚楚的。

接下来就可以开始读数啦。

眼睛要盯着水准仪的目镜,仔细看那上丝和下丝的读数。

在测量的时候呀,可不能马虎呢。

要是读数读错了,那算出来的视距可就不对喽。

而且要多测几次,取个平均值,这样结果就更准确啦。

就像我们做事情一样,多检查几遍总是好的嘛。

要是在野外测量的话,还有很多小细节要注意呢。

比如说风大的时候,水准仪可能会有点晃悠,这时候就得等它稳当了再读数。

不然就像在晃荡的小船上写字,肯定写不好呀。

宝子,你要是刚开始学这个水准仪视距测量,可不要被那些仪器吓倒哦。

多练几次就熟啦。

就像骑自行车,一开始可能会歪歪扭扭的,骑多了就可以潇洒地在路上飞驰啦。

希望你能很快掌握这个水准仪视距测量的小技能哦。

水准仪测量计算方法

水准仪测量计算方法

水准仪测量计算方法
水准仪计算最方法
方法/步骤
计算公式:两点高差=后视-前视
已知高程+高差=待测高程(高差法) ;高差=前视度数-后视觉读数。

已知高程+已知高程点读数=H;H - 待测点读数=待测高程(等高法)。

该题:B点高程=A点高程41.51+1.65-1.57=41.59 比设计高程42.21低了0.62米
使用说明:
在未知两点间,摆开三脚架,从仪器箱取出水准仪安放在三脚架上,利用三个机座螺丝调平,使圆气泡居中,跟着调平管水准器。

水平制动手轮是调平的,在水平镜内通过三角棱镜反射,水平重合,就是水平。

将望远镜对准未知点(1)上的塔尺,再次调平管水平器重合,读出塔尺的读数(后视),把望远镜旋转到未知点(2)的塔尺,调整管水平器,读出塔尺的读数(前视),记到记录本上。

校正方法:
将仪器摆在两固定点中间,标出两点的水平线,称为a、b线,移动仪器到固定点一端,标出两点的水平线,称为a’、b ’。

计算如果a-b≠a’-b ’时,将望远镜横丝对准偏差一半的数值。

用校针将水准仪的上下螺钉调整,使管水平泡吻合为止。

重复以上做法,直到相等为止。

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水准测量内业计算一、水准测量内业的方法:水准测量的内业即计算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如其符合要求则予以调整,最终推算出待定点的高程。

1. 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与检核终端水准点的已知高程,和经水准路线观测、推算的高程之差值称为高差闭合差。

附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h f 为:h f =∑测h- (始终H H -) (2-8)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为:h f =∑测h(2-9)为了检查高差闭合差是否符合要求,还应计算高差闭合差的容许值〔即其限差〕。

一般水准测量该容许值规定为平地 容h f =L 40±mm山地 容h f =n 12±mm (2-11)式中,L ―水准路线全长,以km 为单位;n ―路线测站总数。

2.高差闭合差的调整若高差闭合差小于容许值,说明观测成果符合要求,但应进行调整。

方法是将高差闭合差反符号,按与测段的长度(平地)或测站数(山地)成正比,即依下式计算各测段的高差改正数,加入到测段的高差观测值中:⊿i h = -i hL L f ⋅∑(平地) ⊿i h = -i hn nf ⋅∑ (山地) 式中, L ∑―路线总长;i L ―第i 测段长度 (km) (i =1、2、3...);n ∑―测站总数;i n ―第i 测段测站数。

3.计算待定点的高程将高差观测值加上改正数即得各测段改正后高差:h i 改=hi+⊿h i i =1,2,3,……据此,即可依次推算各待定点的高程。

如上所述,闭合水准路线的计算方法除高差闭合差的计算有所区别而外,其余与附合路线的计算完全相同。

二、举例1.附合水准路线算例下图1所示附合水准路线为例,已知水准点A 、B 和待定点1、2、3将整个路线分为四个测段。

图1 附合水准路线测量成果示意图测段号 点 名 测站 数 观测高差/m 改正数 /m 改正后 高差/m 高 程 /m 备注 1 2 3 4 5 67 8 1 BM1 8+8.364-0.014 +8.350 39.833 148.183 23-1.433-0.005-1.438 246.745 34-2.745-0.007-2.752 343.993 45+4.661-0.008+4.653 BM248.646 ∑20+ 8.847-0.034+8.813辅助 计算h f =+ 0.034m容h f =2012±= ±54mm1〕将点名、各测段测站数、各测段的观测高差i h 、已知高程数填入表2-2内相应栏目2、3、4、7(如系平地测量,则将测站数栏改为公里数栏,填入各测段公里数;表内加粗字为已知数据)。

水准测量计算范文

水准测量计算范文

水准测量计算范文水准测量是测量地面高程或垂直高差的一种常用测量方法,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和地理测量等领域。

水准测量通过在地面上设置水准仪,通过观测水平仪的刻度来确定点之间的高差。

下面将详细介绍水准测量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一、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基于大地水准面理论,在水平方向上保持水准仪观测到的水平线与水平线之间的高程差。

在进行水准测量时,需设置测量起点,即基准点,并通过一系列测量点来获取高差。

测量过程中,使用自准仪或者自动水准仪来观测水平线,以确保观测结果的准确性。

二、水准测量计算方法1.高程差计算在水准测量中,常使用高程差公式计算不同点之间的高差:H=(S1-S2)+(S3-S4)+...其中,H为高程差,S1、S2、S3、S4为不同点的观测读数。

高程差是通过将每个点的观测读数相加得到。

2.闭合水准测量计算闭合水准测量用于确定测量回路中的误差。

闭合水准测量计算公式如下:ΣΔH=Σ(S2-S1-B)其中,ΣΔH为闭合水平误差,Σ(S2-S1)为回路起点至终点的高程差总和,B为测站点的回路平差值。

通过计算ΣΔH可以确定闭合水准测量的误差情况。

3.高程差改正计算在水准测量中,由于大气压力、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观测到的读数可能存在误差。

为了消除这些误差,需进行高程差改正。

高程差改正计算公式如下:Dh=A×L其中,Dh为高程差改正值,A为高差系数,L为测线长度。

高差系数是由高差改正表或系数表提供的。

4.平差计算为了更准确地确定起始点的高程,在进行水准测量时,可以进行平差计算。

平差计算可以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

最小二乘平差计算公式如下:V=∑(N-H)²其中,V为平差值,N为观测读数,H为校正值。

通过最小化观测读数与校正值之间的差距,可以得到更准确的高程测量结果。

5.水准仪校验计算为了确保水准仪的观测结果准确可靠,需进行水准仪校验。

水准仪校验计算可通过观测弹簧线来进行。

观测弹簧线的方法可以参考水准仪手册。

水准仪测量计算方法

水准仪测量计算方法

水准仪测量计算方法水准仪是一种用来测量地面相对高度差的仪器,它在工程测量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水准仪的测量精度直接影响到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因此掌握水准仪的测量计算方法对于工程测量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水准仪的测量计算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 标尺读数的处理。

在使用水准仪进行测量时,首先需要记录下水准仪的标尺读数。

在记录标尺读数时,应该注意准确度和精度,尽量避免读数误差。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2. 高差的计算。

水准仪测量的主要目的是求取各点之间的高差。

在进行高差计算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直接法、间接法或者闭合路线法进行高差的计算。

在选择计算方法时,需要考虑测量的精度要求和实际操作的便利性。

3. 高差改正值的确定。

在进行水准测量时,由于各种误差的存在,测得的高差值往往是不准确的。

因此,需要对高差值进行改正,以提高测量的精度。

在确定高差改正值时,需要考虑各种误差的来源,并采取相应的改正措施,如气温改正、大气压改正、仪器常数改正等。

4. 高程的计算。

在水准测量中,除了求取高差外,还需要计算各点的高程。

高程的计算是基于已知点的高程和测得的高差值进行的。

在进行高程计算时,需要注意高程的相对性,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5. 数据处理与报告。

在完成水准测量后,需要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整理,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应用。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尽量避免数据误差的传递和累积。

同时,还需要编制测量报告,将测量结果清晰地呈现给用户,以便用户对测量结果进行评估和应用。

总结。

水准仪测量计算方法是工程测量中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测量,合理选择计算方法,准确处理数据,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水准仪测量计算方法能够对工程测量人员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说明:
1、使用时,先将此页复制,再在复制页上进行修改——先将“蓝色”字体项删除,再按实
2、当中间点数多于或少于3个时,按实际点数在起点和终点之间插入行数。

并注意检查计算
3、若“路线长”为“测站数”,只要将闭合差允许值公式修改;对于其他等级水准的成果处理也要将允
4、对于闭合水准路线,只需将起点和终点的高程输入同一个数据。

5、制作:王劲松 2004-10-15
处理
再按实际数据进行填写。

查计算公式是否正确。

等级水准的成果处理也要将允许值公式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