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姜堰张甸中学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教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苏教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苏教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第7课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标要求 1.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在生物群落中单向流动并逐级递减的规律。

2.举例说明如何利用能量流动规律,使人们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生态系统中的资源。

3.解释生态金字塔表征了食物网各营养级之间在个体数量、生物量和能量方面的关系。

1.能量流动的概念理解源于选择性必修2P76“积极思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转化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流入生态系统的能量一部分储存在生物体有机物中,而另一部分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至无机环境中,两部分之和与流入生态系统的能量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

2.第一营养级能量流动提醒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即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一部分能量用于呼吸消耗,余下的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即积累有机物中的能量。

思维拓展第二营养级及其后营养级能量流动(1)由上图分析可知①输入该营养级的总能量是指图中的b(填字母)。

②粪便中的能量(c)不属于(填“属于”或“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应为上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中流向分解者的部分。

③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b)=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d)+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的能量(e)。

④自身的生命活动的能量(e)=分解者利用的能量(f-c)+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i)+未被利用的能量(j)。

(2)总结:①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

其中最高营养级无Ⅱ。

源于选择性必修2P76“图3-2-1”:在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b+c(填“>”“=”或“<”)。

易错提醒(1)能量流动过程的“一来二去”模型说明:①A是初级消费者摄入量;B是初级消费者同化量;C是用于自身生命活动量;D是次级消费者摄入量。

②初级消费者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

③同化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用于自身生命活动量。

④自身生命活动量=遗体残骸+次级消费者摄入量。

江苏省姜堰张甸中学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稳定性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姜堰张甸中学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稳定性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张甸中学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学案(35)课题: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稳定性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概念: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 等元素,不断进行着从 到 ,又从 回到 的循环过程。

又叫 。

2、特点:具有 性和 性。

3、碳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 和的形式存在,在生物群落内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而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 形式进行的。

4、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1)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二者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二者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而非两个过程)。

(2)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

(3)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

(4)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5)生态系统的各种组成成分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例题】下图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图解。

图中A~D代表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①~⑦代表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途径。

请仔细分析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代表,碳在C中以形式存在。

(2)图中代表光合作用的是,代表分解作用的是,代表呼吸作用的是。

(3)图中B代表,它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4)碳元素在⑤和⑦中是以形式流动,在①和⑥中是以的形式流动。

考点二: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

(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举例:,。

(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能够传递某种信息。

举例:,。

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如:蝙蝠的“回声定位”。

(2)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如:有些植物的种子必须接受某种波长的光信息才能萌发生长。

江苏省姜堰张甸中学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核酸、糖类和脂质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姜堰张甸中学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核酸、糖类和脂质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张甸中学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学案(4)课题:核酸、糖类和脂质【考试说明】考点一:核酸的结构组成和功能特点 1、 核酸的分类和结构2、观察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1)___________使DNA呈现______色,_________使RNA呈现______色。

(2)盐酸的作用:能够改变_________,加速染色剂_________,同时使染色质中的_________分离,有利于_______与染色剂结合。

(3)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分布在________中,_________和__________内也含有少量;RNA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中。

因为RNA主要在细胞核中通过转录形成的,所以_________中也有。

* 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既含又含有。

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中含或。

【例题】噬菌体、烟草、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中各具有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依次分别是 ( )A. 4、8、4和4、8、4B. 4、5、4和4、5、4C. 4、5、4和4、8、4D. 4、8、4和4、5、4【例题】肝糖原经过酶的催化作用,最后水解成()A、麦芽糖B、乳糖C、葡萄糖D、CO2和H2O种类生理功能脂肪(只含元素)磷脂(含元素)固醇【例题】种子萌发的需氧量与种子所贮藏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元素比例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消耗同质量的有机物,油料作物种子(如花生)萌发时所需氧量比含淀粉多的种子(如水稻)萌发时的需氧量()A、少B、多C、相等D、无规律【课堂检测】1.糖类不含有,脂质不一定有,蛋白质也不一定有,而核酸一定有的元素是:()A、NB、PC、SD、Fe2.在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以储存能量的形式存在的糖类分别是:()A、葡萄糖、淀粉B、葡萄糖、糖原C、纤维素、淀粉D、糖原、淀粉3. 细胞内组成DNA的糖类物质是:()A、葡萄糖B、核糖C、脱氧核糖D、糖原4.(多选)下列物质中,构成细胞膜结构的重要物质是()A、胆固醇B、纤维素C、磷脂D、脂肪5.表示细胞四种有机物的组成,依据主要功能,分析回答:(1)A是指______;E在动物是指_________,植物主要是指_________。

江苏省姜堰张甸中学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姜堰张甸中学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张甸中学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学案(28)课题: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考点一:细胞的生活环境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生物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称为________,体液中含有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液可以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分别占________和________。

其中________构成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称为________,它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部分。

其中________和________是相互渗透;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是单向渗透。

* 画出内环境三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图示:2、总结各种细胞所生活的内环境: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淋巴管内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 ,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 ,肾小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 。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________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而组织液和淋巴中含量________。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1、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方面。

其中溶液渗透压是指 ,其大小取决于 。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和________的数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来源于________和________。

2、正常人血浆pH 为________,与它含有的________、________等离子有关。

3、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为________左右。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和 由外环境提供,同时产生的 和________又必须排出体外,但细胞并没有和外界直接接触,必须通过内环境的中介作用。

江苏省姜堰张甸中学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神经调节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姜堰张甸中学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神经调节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张甸中学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学案(29)课题: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考点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

(1)种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2)结构基础——反射弧。

请画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2、神经调节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

(1)神经元结构(识图): , (包括 和 两种)。

(2)功能:①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②传导兴奋:基本形式——神经冲动考点二:兴奋的传导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刺激→膜电位变化(如何变?)→局部电流→未刺激部位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兴奋传导 特点:。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请画出突触的结构模式图:过程:兴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信号变化: 。

特点: 。

(原因: 。

)考点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2、神经中枢分布功能各不相同,但又。

3、人脑的高级功能:。

4、言语区:运动性语言中枢(区):受损伤时,引起运动性失语症;听觉性语言中枢(区):受损伤时,引起听觉性失语症;视觉语言中枢(区):阅读文字书写语言中枢(区):书写文字【课堂检测】1、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

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 ( )A.a和b处 B. a、b和c处 C. b、c、d和e处 D. a、b、c、d和e处2、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 ( )A.①→④ B.②→③ C.③→② D.④→①3、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 ( )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B.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4、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 ( )①大脑皮层②小脑③下丘脑④脑干⑤脊髓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5、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

江苏省姜堰张甸中学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光合作用一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姜堰张甸中学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光合作用一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张甸中学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学案(11)课题:光合作用(一)考点一:绿叶中的色素及其提取和分离 1、叶绿体结构:(1)组成①_________,②_________的基本骨架是_____________。

(2)叶绿体内含有很多③_________,极大的增大了受光面积。

(3)光合作用的酶存在于_________ 和 ;光合作用的色 素存在于_______________上,因此是 的场所。

2、色素的分布、功能及特性:(1)分布:叶绿体的 上。

(2)功能: 、 、 光能。

(3)特性:不溶于水,能溶于 、 和 等有机溶剂。

3、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原理:a 、提取的原理:各种色素能溶于 中,形成溶液,所以可以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b 、分离的原理:四种色素在 中溶解度不同,因而随层析液在 上扩散的速度不同,其中 的溶解度最大,扩散速度 ; 的溶解度最小,扩散的最慢。

根据此原理使各色素分离开来。

(2)实验流程:①称取5g 绿色叶片剪碎②加入少量的 , ,和10ml 的研钵研磨 漏斗过滤 收集到试管内并塞紧管口①将干燥的滤纸剪成6cm 长,1cm 宽的纸条,剪去一段两角②在距剪角一端1cm 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①用细吸管吸少量的滤液沿铅笔线处小心均匀地划一条滤液细线 ② 后再重复划 次①倒入烧杯适量层析液②将滤纸条下端插入层析液中(不要触及层析液) ③用培养皿盖盖上烧杯观察结果:滤纸条上出现四条宽度、颜色不同的色带。

色素提取 制滤纸条滤液划线色素分离 (纸层析)色素名称颜色溶解度吸收光谱【例题】下列关于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叶片反射绿光故呈绿色,因此日光中绿光透过叶绿体的比例最小B、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含有自身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色素C、光照下叶绿体中ATP主要由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经有氧呼吸产生的D、在日光下,叶片中的叶绿素等量吸收不同波长的光【例题】如下图所示,某植物上的绿叶经阳光照射24 h后,经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有锡箔覆盖的部位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

江苏省姜堰张甸中学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元素和无机化合物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姜堰张甸中学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元素和无机化合物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张甸中学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学案(2) 课题:组成细胞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考试说明】考点一:细胞中的元素及化合物 1大量元素【例题】在组成人体的各种化学元素中,最基本元素、含量最多的元素、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依次是 ( ) A. C 、O 、C B. C 、H 、O C. C 、O 、N D. C 、O 、O【变式训练】组成生物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中起重要作用。

下列关于几种元素与光合作用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C 是组成糖类的基本元素,在光合作用中C 元素从CO 2先后经C 3、C 5形成(CH 2O) B 、N 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之一,没有N 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 、O 是构成有机物的基本元素之一,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氧来自于水D 、P 是构成ATP 2【例题】如图1是细胞中3种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有活性的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A 、B 化合物共有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a B 、若图1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则A化合 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图2中的bC 、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B 化合物具有多样性,其必含的元 素为C 、H 、O 、ND .图2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 ,数量最多的也是a考点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CBA 图1【例题】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将在蔗糖溶液中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转到更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则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B.将斐林试剂加入到蔗糖溶液中,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C.将肝脏研磨液煮沸冷却后,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即出现大量气泡。

D.将双缩脲试剂加入到蛋清稀释液中,溶液变成紫色考点三:水跟无机盐的作用2、细胞中的无机盐(绝大多数以形式存在)功能:①构成某些重要的,如:叶绿素、血红蛋白等。

②维持生物体的(如动物缺钙会抽搐)。

③维持平衡,调节。

【课堂检测】1、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论述,正确的是()A、组成生物体和组成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多B、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D、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似2、青苹果果汁遇碘溶液显蓝色,熟苹果能还原银氨溶液,这说明()A、青苹果中含淀粉不含还原性糖B、熟苹果中只含还原糖不含淀粉C、苹果转熟时含有还原性糖D、苹果转熟时淀粉转变成单糖3、将面团包在纱布中在清水中搓洗,鉴定留在纱布上的黏稠物和洗出的白浆分别用的试剂是()A、碘液、苏丹Ⅲ溶液B、双缩脲试剂、碘液C、亚甲基蓝溶液、苏丹Ⅲ溶液D、碘液、斐林试剂4、(多选)农业生产中供应作物生长的N素可以是有机肥(农家肥)或无机肥料(NH+4、NO-3),但施用有机肥具有较明显的优点。

江苏省姜堰张甸中学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物质跨膜运输实例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姜堰张甸中学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物质跨膜运输实例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张甸中学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学案(7)课题:物质跨膜运输实例【考试说明】 物质跨膜运输实例B 通过渗透实验说出细胞吸水或失水情况。

体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举例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考点一:渗透装置及渗透作用1、渗透作用(1)概念扩散:物质从 浓度到 浓度的运动。

半透膜:指一些较 的物质能通过,另一些物质不能通过的多孔性薄膜。

能否通过半透膜往往取决于 。

渗透作用:指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溶液浓度 向溶液浓度 的方向扩散的现象, 它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扩散。

(2)装置:(3)发生条件:① 具有分隔作用的 ;② 被 隔开的两侧具有 。

(4)渗透作用的原理:① 当溶液的浓度A >B 时,单位体积B 的水分子数 于A ,单位时间内,水通过半透膜由B →A 的分子数 水由A →B 的分子数;② 当溶液A <B 时,单位时间内,水通过半透膜由A →B 的分子数 于水由B →A 的分子数; ③ 当溶液A =B 时,则水分子的移动处于 。

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低时,细胞 。

当外界溶液的浓度等于细胞质的浓度时,细胞 。

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高时,细胞 。

(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取决于 , 相当于半透膜。

3、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1)原生质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当于半透膜。

(2)当_________________时,植物细胞失水,出现______________现象;再置于低浓度溶液中时,植物细胞吸水,出现______________现象。

(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质壁分离:指 与 之间的分离现象。

第1周X1考点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1、实验材料:洋葱表皮细胞。

既容易被剥离制成装片,又很容易在显微镜下观察2、实验原理:①植物细胞是,有;比的伸缩性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它们中的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
④它们中的蜣螂、腐生菌是分解者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生态系统的结构:
( 1)生态系统的成分:
非生的的物质和能量:包括

生产者:
生物,主要是

消费者:主要是各种动物。
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中的
分解为

*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为生产者制造有机物提供原料和能量; 为生物生存提供适宜的条件 ( 氧
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1、概念:生态系统是由
和它的
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地球上最大的
生态系统是
,它是地球上的
及其
的总和。
【例题】 在阳光明媚、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鹫、
苍鹰、蜣螂、细菌、真菌等,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②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组成了 3 个种群
气、温度、土壤、大气等 ) 。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一切生物物质和能量的源泉。
消费者: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利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
分解者:通过自身的分解作用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
被生产者再度利用。
【例题】 某生物从微观结构看,它无核膜和多种细胞器,但从生态系统的宏观结构看,它又是生产
者,此种生物应该是
()
A. 大肠杆菌
B.
蓝藻
C.
硝化细菌
D.
酵母菌
(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生态系统的

的渠道。
* 食物链和食物网分析
(1)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通过捕食关系建立起的营养关系。
由于生态系统中一种生
物可以以多种其他生物为食,也可以被多种生物所摄食,因此,就形成了复杂食物联系,即食物网。
第 19 周 X1
张甸中学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学案( 34) 课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
【考试说明】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描述生态系统的概念。 举例说出生态系统的类型。 A 阐明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举例说出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食物网,分析食物链、食物网中各种 生物所处的营养级。 描述能量流动的概念。 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阐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规律。 C 比较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的差异。 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尝试调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
效率大约是
。从能量金字塔可以看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高,在能量流动过
程中消耗的能量就
,所以其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
个营养级。
3、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意义:
( 1)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
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
的利用;
( 2)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
,使能量
地流向
的部分。
【例题】 如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图中
(5)在食物链中,当某种生物大量减少时,一般会导致作为其食物的上一营养级数量增多,作为
其天敌的下一营养级数量减少,而在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因某种原因而大量减少时,对另一种生
物的影响沿不同线路分析结果不同时,此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所以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
一般认为,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2)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
(3)在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种成分, 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
养级。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取决于生物种类而非数量。
(4)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可能同时变为捕食和竞争。
A、 B、C 代表三个营养级,数字均
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单位为百万千焦。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
118872 百万千焦,但其
中 118761 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被利用。
请回答:
( 1)请将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数填写在图中的方框内,这部分能量是
所固定的太阳能。
( 2)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转化效率为
中。
( 2)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在生产者的
作用中以
能的形式散失了;一部分
用于生产的
等生命活动, 储存在植物体的有机物中, 其中的一部分随着残枝败叶等被
分解而释放出来; 另一部分则被
摄入体内时流入了第二营养级。 (参照 P94 图 5-6 )
( 3)能量流动示意图:
能量流动具有

的特点。一般来说,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
% ,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转化效
率为 % 。
( 3)次级消费者自身消耗的能量占其同化所得到能量的百分比是

( 4)由图可知,下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个营养级的全部能量,原因有:
①各个营养级生物体内的大量能量被

②其次是上个营养级的部分能量

③还有少数能量被
利用。

( 3)图中占有两个不同营养级的生物是

( 4)图中鹰和狐的种间关系是

( 5)如果由于灾害使得植物大减,则鹰的数量将会

考点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概念: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



的过程。
2、能量流动过程:
( 1)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
。生产者通过
作用把
能转化为
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
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小。
②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且食物有多种来源时,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
发生较大变化。
③分析时以中间环节少的作为分析依据,考虑方向和顺序时,应从高营养级依次到低营养级。
【例题】 根据如图所示的食物网回答问题:
( 1)该生态系统中有
条食物链。
( 2)图中的次级消费者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