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开课-高三历史试题讲评课共44页文档

合集下载

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

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

◆答题思路提示:
参考观点一:我认为西方崛起是西方历史发展的结果,非洲、拉 美、亚洲是被西方文明征服的。 史实:1、西方的崛起的开端是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兴起。 思想: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和 理性主义成为思想核心,民主科学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政治: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 确立。 经济: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外交:又通过殖民扩张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当西方崛起的时候,亚非拉各国相对落后。 比如,中国明清时期是封建社会由盛转衰时期,资本主义萌芽虽然 产生,但发展缓慢,受以下因素阻碍:政治上专制主义达到顶峰; 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 外交上闭关锁国政策;思想上八股取士极大地束缚了人们的思 想和创造力。 所以,西方的崛起是西方历史发展的结果;而亚非拉是被殖民 侵略,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被西方文明征服的。
第三步: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与内涵相关的史实。评论和阐述自 己的观点: ①判断观点(是否同意)②多角度举出理由(为什么) 第四步:思考所列举史实与“观点”的联系或者影响——所列 举“因素”在“观点”中是如何实现的? (注:如果只答西方或只答中国,最多给一半分数。西方史实和中 国史实至少要各有3个角度也就是6方面史实才可以得满分,如 果少一个角度的史实就扣2分。)
类型 观点 常规评述题 开放式评述题 备注
无需提出新观点 提出观点,观点 具有开放性
材料特点 一般不包括多种 题目要求 观点
答题方式 先述后评;从材 料中提炼题目需 要的史实,围绕 史实展开评论 评论,要求论据 与论点统一
1、先要确定 题目属于哪种 类型; 2、注意部分 材料中一般包括 题目虽要求提 两种以上的观点 出观点,但并 不能随意发挥; 先提出明确观点,3、史论结合 不要拖泥带水; 论从史出 再围绕观点展开 是共性。

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讲义

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讲义

二、基本题型
最佳型 概念型 因果型 材料型 比较型 否定型 排序型 探究型 组合型 ……
三、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2.1.三三辨审备题选干项————确明定确最题后目答要案求
一辨一:审是:否限制符词合—历—史明史确实考;查的范围 二二辨审::是中否心符词合—题—干明内确容考;查的内涵、外延 三三辨审::是求否答与词题—干—要明求确有考必查然的意逻图辑联系。
考点: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C
土地制度的演变
历史时期
土地制度
表现形式
原始社会
土地公有制
奴隶社会 (商周)
封建社会 (战国以来)
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
井田制
封建土地所有制
国有土地所有制 君主土地私有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其中,地主土地私有制是封建社会的土地主要表现形式
概念型选择题
题型特点:概念型选择题指对历史基本概念进行阐释的选 择题。要求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对其内在规律 和本质属性进行准确把握,题干中常见的提示语有“内容 是”“标志是”“性质是…‘特点是”“最准确的理解是” 等。
A.学风淡化
B.知识分子地位下降 C.价值观扭曲
C
D.科学发展滞后
考点:文化大革命
最佳(程度)选择题
题型特点:最佳(程度)选择题是单项选择题中的基本
题型,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考查辩证思 维能力。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大”主 要、重要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是选择题中难度最大 的类型。
B.雅典实行轮流参政议政民主制度 C.雅典民主制度受到大多数人的抵制
D
D.雅典民主本质上是精英政治制度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2015-10-9)

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2015-10-9)
• (3)科学 叙述有序(时间、空间、逻辑) 条理清楚(概括、准确、精炼)
论证有力(抓住要点、切中要害)
(4)段落化、标题化、序号化。 (5)字迹清楚工整,杜绝错别字。
一、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1、萌芽——简单协作时期(14—16世纪) 重大事件: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2、兴起——工场手工业时期(17—19世纪初期) 重大事件: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三大革命)、欧洲封建国 家改革、启蒙运动 3、发展——蒸汽时代 (19初-1870年) 重大事件: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美国内战、 日俄改革、意德统一)、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一 国际、巴黎公社)、民族解放运动(亚洲革命风暴) 4、成熟——电气化时代前期 (1870年—1917年) 重大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产生、列强掀起瓜分世 界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 不平衡加剧,一战爆发
材料 以下是14-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世界重大历史事件
——摘编自马世力主编的《世界史纲》和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 1. 上表是14-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的重大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有关资本主义世界
发展状况的历史信息, 2. 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12分)
•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古代工匠和近代德国工匠的异同。
•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工匠精神产生的原因,并谈谈你对培育中国现代工 匠精神的认识。

41题评分细则
• 1)异:产生基础:中国工匠以手工劳动为基 础,德国工匠以机器生产为主;来源地位:中 国工匠多来源于奴隶罪犯,地位很低,德国工 匠地位与其他职业平等;培养方式中国工匠通 过心传身授的学徒制方式加以培养,德国工匠 通过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方式培养.(中国工匠 注重经验总结,德国工匠注重探究,理性思考 )(每点2分,共6分) 同: 都有精湛的技艺且精益求精;都形成了各 具特色的工匠精神(职业道德);都受本民族 文化传统的影响;都推动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 发展.(任意3点6分)

(优选)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课件

(优选)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课件
故选B
第9题 提取有误信息,无法抓住主旨
【答案】A 【解析】据材料“1916年……孔子……以笼罩天下
后世,阻碍文化之发展,以扬专制之余焰,则不得 不攻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处于新文化运 动时期,材料反映了吴虞批判、反对儒家思想的主 张,故A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说明孔子阻碍了社 会进步,而是说明儒学阻碍了社会进步,应该反对, 故B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尊重孔子的主张,故 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学习西方思想的问题,故 D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关键信息出发,紧扣 材料时间1916年,学生应该可以联系新文化运动 相关知识,据“阻碍文化之发展,以扬专制之余焰, 则不得不攻者”的信息即可正确判断
(优选)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课 件
一、考试基本情况分析
1、试卷基本结构及学情分析 试卷范围、学生情况及考查重点 (见学案)
一、考试基本情况分析
2、试卷涉及的主干知识
题号 1-2
3-4
5-8
知识点
题号 知识点
开眼看世界 的局限性和要启 迪国民意识的作 用
9-12
新文化运动的口 号、文学革命、 作用
洋务派级不同人 资产阶级维新派学
变式训练3——依据材料,突破传统观点
答案D 本题考点是新文化运动,重点是掌握对新 文化运动的评价.
【解答】A项中“反对旧道德”的说法与题目中的 信息“没有全盘反传统…使…传统重现光芒”不符; B、由题目中的信息“没有全盘反传统”可知当时 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持部分否定及部分继承的科学态 度,故B项“混淆”的表述过于绝对化,应排除. 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文言文的内容; D、传统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对旧文化全盘否定, 本则材料却指出白话小说和民间文学得到发扬光大, 体现出新文化运动一定程度上传承和创新了旧文化, D正确;故选D.

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2015-10-9)

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2015-10-9)
原因:(1)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2)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 (3)增加假日天数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 (4)政府更加注重民生。(8分)
其它原因:(1)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提升,工作效率提高。 (2)政府更注重以人为本,提高国民幸福指数,提高人民 生活水平和质量,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3)刺激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协调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4)政府重视传统文化习俗,增强民族和家庭凝聚力,弘 扬传统美德。
3、迁移训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9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
图10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 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四、讲评主观题
4、主观题解题方法总结
审题要准确,找准求答项
材料理解要充分,分层次把握材料主旨
一、考试基本情况分析
3、考试成绩分析
最高分 最低分 92分 36分 80分及以上 70——79分 60——69分 50——59分 50分及以下 11人 13人 14人 4人 3人
选择题 平 40题 均 41题 分 45题 总分
38.31分 11.64分 7.56分 12.38分 69.89分
二、课前订正及自查
注重热点考查
33.(2014年全国卷II)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 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 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 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 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 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 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高三历史讲评课

高三历史讲评课

谢谢



38.材料二 明清家训在其内容和教化方式上都发生了显著变 化,这主要表现在贞节观念的强化、社会风俗教化内容增多、 女儿家训大量增加、强化宗子教育、商贾家训繁荣,重视个 人风操和民族气节教育、总规族训和家法惩戒的加强等方 面。 ——《试论明清家训的发展及其教化实践》 材料三 津村先生肯则诲汝(指长女梁思顺)中央银行制度 大善大善,惟吾必欲汝稍学宪法行政法,知其大意(宪法所 讲比较尤妙),经济学亦必须毕业,而各课皆须于三月前完 了。 ——《梁启超家书——1912年12月致思顺书》 (3)与材料二教育思想相比,梁启超的教育思想发生了什 么变化?结合所学只是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高三历史一轮文综试卷 (历史部分)讲评课
本课学习目标



1.对本次考试的试卷进行分析,找出出错的 原因。 2.对出错的失分过多的题目进行演练掌握答 题的技巧,规范答题的步骤。 3.学习自我分析,准确把握存在的问题,制 定自己二轮的复习计划,提升自己。
一.试卷的总体评价及考试暴露的 问题

试卷总评: 本试卷难易适中,既重视对基础知识的 考查,又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高考 考核目标与要求。其中政治文明史14分,经 济文明史32分,思想文明史12分,选修改革 史10分,综合类题目32分
刘锡鸿 郭嵩焘
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似 不可纷纷讲求,致群鹜(wu)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饬纪纲(纲常伦 理),而惟骛心于凶器之末何欤? ——《刘光禄遗稿》
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 专注于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 ——《伦敦与巴黎日记》

历史试题讲评教案模板范文

历史试题讲评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1课时年级:高中学科:历史教学目标:1. 通过对历史试题的讲评,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解题技巧和应试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学生之间的互助与交流。

教学重点:1. 分析历史试题中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掌握重点、难点。

2. 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从试题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解题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历史知识点。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对讲评内容有所期待。

二、试题分析1. 播放或展示历史试题,让学生先自主思考、尝试解答。

2. 教师针对试题中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重点、难点。

3. 分析试题中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三、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试题中的重点、难点,分享解题方法和技巧。

2. 教师巡视各小组,给予指导和建议。

四、小组汇报1. 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2. 教师点评各小组的汇报,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试题讲评,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2.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解题技巧得到了提高。

3.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通过课后作业和随堂测试进行评价。

2. 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和试题解答进行评价。

3. 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交流能力,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进行评价。

比赛高中历史试卷讲评课课件

比赛高中历史试卷讲评课课件

正确答案和解释
为学生提供比赛高中历史试卷的正确答案和详细解释,帮助他们理解答题思 路和解题步骤。
重点考点和易错点
我们将分析历史试卷中的重点考点和易错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内容, 提高他们的得分能力。
历史知识的重要性
我们将阐述历史知识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理解历史意义和价值,培养对历史的热爱和理解。
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我们将介绍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常用工具,帮助学生掌握在历史研究中的 有效应用。
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我们将分析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探讨历史与社会科学、人文科 学等学科的交叉点和相互影响。
比赛高中历史试卷讲评课 优质课件
通过本优质课件,深入分析比赛高中历史试卷,解读试卷难度和类型,讲解 解题技巧,探讨历史知ຫໍສະໝຸດ 的重要性和影响。试卷难度和类型
我们将介绍比赛高中历史试卷的难度和不同类型,帮助学生了解考试要求,更好地应对历史考试。
常见考生问题分析
针对考试中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我们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为学生提供解决方法和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