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作文备考_高考阅卷老师如何对审题判分

合集下载

2012年河北高考作文评分细则 应试作文的宝典

2012年河北高考作文评分细则 应试作文的宝典

2012年河北省高考作文评分细则一、试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

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

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

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

”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

”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

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材料解读1、材料正确解读。

材料讲述的故事很简单,主题相对也比较明确,应该说对考生审题并不难。

故事中只出现了两个人物:船主,修船工。

船主雇佣修船工给船刷漆,修船工则是在刷漆的过程中“顺手”把看到的船底的“小洞”给补了,而这一“小洞”成为日后船主孩子们出海的隐患。

若不是修船工的“顺手”给补上,那些孩子们可能就葬身大海了。

于是,作为船主为修船工的举手之劳感恩戴德,送上了一个“大红包”。

修船工补洞并不是刻意的,只能说是他额外的工作,但他没有斤斤计较,没有疏忽大意,而是不图回报地帮忙“顺手”修补了一下。

从这一“顺手”的小动作来看,这位修船工是心存善念,拥有美好品德的。

所以,作为考生立意的话,可以从这一角度确立为“乐于助人”“无私助人”“要有关爱之心”“拒绝冷漠”“勿以善小而不为”等主题。

而这个主题正好迎合了今年的新闻热点,比如“摔倒的老人应不应该扶”,尤其是不可思议的“小悦悦事件”。

应该说这也是在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应该强化自己的“真善美”意识。

对于船主来说,因为自己对“小洞”疏忽大意,导致孩子们差点丢掉性命,当得知是修船工给修补船洞后,马上登门致谢,并送上一个“大红包”。

这显然是知恩图报的做法。

高考阅卷评分方法

高考阅卷评分方法

1.作文阅卷细则(1)整体要求:有字即不给0分;无标题扣2分;每缺50字(3行)扣1分;错别字每1个扣1分。

(2)审题:偏离题意的,如果能判断是完全离题的作文,给20分以下;如文章前后有适当点题的文字,在30分上下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36分。

(3)基准分:作文评分的基准分原则上定在42分。

达到了基本要求,基本符合题意,语言也过得去,比较平一些的文章,可以打42分。

(4)打分的程序:打分采取“综合判断,分等参照”的原则,首先应该从总体上综合打分,看它属于哪一档的文章。

(5)评分重点:评分标准中以题意、内容、语言和文体为重点。

在这四项中,以内容和语言为重点。

除了审题,文体也可以适当降低要求。

这里的文体,不是指议论文、记叙文和说明文,而是指更广泛的文体概念。

(6)抄袭等情况的处理:抄袭,原封不动或稍微改变了几个字的默写公开发表的文章。

凡是抄袭的作文,只能在20分以下给分,抄袭作文必须给出证据,不能凭想当然办事。

套作,也称为改写。

故事是别人的,用自己的语言重新叙述,个别地方根据题目要求,作了一定的修改。

仿写。

模仿与套用卷相像,但不一样。

模仿卷的再创造成分更多,所以,如果立意、语言等方面出色,这类卷子可以打二类分,但不得超过50分。

2.问题作文若作文具备以下四点之一,则视为问题作文:内容上有严重政治倾向性错误;作文雷同;前后笔迹不一致;在文中有特殊标记。

问题作文提交组长或阅卷大组处理。

3.阅卷教师的特点(1)工作量大,易产生疲劳:不愿意仔细看,主题不清,立意不明的,直接打入低类。

看得费力,主题句没找到或不好找到的,打低分;电脑阅卷,字迹模糊,扫描不清失信息,老师看得吃力影响分。

卷面“容颜”须装扮,要讨“考官”心喜欢。

必须用专用笔答题,浓淡适度;少涂抹、轻涂改,即使涂改,也要按规定(将所修改的内容用双横线划掉,然后在其上或下写上应改成的内容)轻轻地涂,清晰地改;字不要写得太大、太松散,有格的也不要写得太饱满,字体要端正,不要太歪斜(斜度大的扫描出来很朦胧,模糊不清),字距行距也不要太大。

公开阅读一份高考作文阅卷场评分细则

公开阅读一份高考作文阅卷场评分细则

2012年全国高考模拟参考部分一份高考作文阅卷场评分细则评分细则1)基本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

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的要求。

2)发展等级评分,根据12个评分点,不求全面,以一点突出,按等级评分,直至满分。

3)缺题目扣2分,少许错别字不扣分。

4)确认为抄袭的作文要有真凭实据,判12分以内。

5)200字以内得10以内;200-400字得20分以内;400-600字但结构完整扣4分;字数少2-3行不扣分。

6)离题作文判20-25分补充说明1、符合题意的认定,只要在“雨燕减肥”这一话题之内写作的都视为符合题意。

(1)可以从减肥二月的出发进行思考如误减轻负担与轻装前进的关系,减轻心理负担,学业负担,减轻企业,农民负担,机关精简机构,文章减肥,减轻人际关系的压力,不为名利所累等等。

总之,一切阻碍个人或社会发展的负担,包袱个人的缺点都在减肥之列。

(2)可以从减肥的手段出发进行思考:①手段-节食由此引伸出不追求享乐正确对待家庭的关爱②手段-锻炼可以谈磨砺意志,可以谈减负与磨砺的关系,可以谈个人成长的经历,写超越自我的等。

(3)写“减肥”的本义不算离题,如写减肥有利于健美,有利于自身发展和进步等。

如果只写减肥的骗局,故事未提到减肥的有利方面的视为离题。

2、记定抄袭之作,要言出有据。

被认定为抄袭之作,应在12分以下给分3、与话题无关的作文应在30分以下给分,试评中发现有有的同学仿照考卷的现肛文阅读中的大阅读进行抄袭,此类作文在12分以下给分。

4、表达分的把握,阅卷中应根据“整体把握”的原则,内容是第一位的,如果离题哪怕语言再美也不能给及格分。

5、符合文体要求的认定(1)文章结构必须符合所选文体的结构,一旦选定某种文体,就必须按这种文体的要求进行写作,不能写成“四不像”的文章(2)文章结构定会背离文体要求扣6分6、如写诗歌,请领导小组成员一起审阅。

7、字数大数结构不完整①200字以内 10分以内给分②400字以内 20分以内给分③600字左右结构完整按少50字扣1分计算,最多扣4分④少于50字但结构完整不扣分⑤少个别字不扣分8、未写作文题目扣2分9、有个性特征的文章应该良展等级分。

2012高考作文阅卷分析及备考建议

2012高考作文阅卷分析及备考建议

2012年山东省高考作文阅卷分析以及复习建议一、专家解析作文阅卷标准组组长:王小舒,山大中文系教授、博导,近十多年一直负责山东高考作文评卷工作,13号上午给批阅作文的老师讲析了今年作文阅卷的细则标准和十四份样卷。

(一)作文材料解析材料作文,这是全国趋势。

1.命题背景此材料是孙中山先生在1913年于日本给邓泽如一封信中的一段话,辛亥革命失败,再次流亡日本。

今年,是辛亥革命百年后的第一年,又是十八大将召开之际。

这是出此作文题的背景。

审题难度不很大,有明确指向——改革发展;比较开阔,空间较大,有话说。

题干要求,根据自己的感悟与联想,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

2.材料中有三要素:首先有担当,对国家、民族、人类或世界有所承担,有所贡献;也可有自我意义之承担和投入。

其次,要奋力拼搏,包括不畏艰难、精神贯注和猛力向前。

第三,要坚信未来,争取成功。

(二)阅卷细则标准(红色字体体现变化)一等(20~17分)二等(16~12分)三等(11~7分)四等(6~0分)基础等级内容20分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实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思想基本健康感情基本真实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当思想不健康感情虚假表达20分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体工整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体清楚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基本清楚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潦草难辨发展等级特征20分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较深刻较丰富较有文采较有创意略显深刻略显丰富略有文采略有创意个别语句较有深意个别例子较好个别语句较精彩个别地方有新意1.基础等级“内容”方面以“题意”“内容”为重点。

“题意”分“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三类。

“符合题意”必须要有“担当”这个要素,有了“担当”,肯定会有“拼搏”;但不一定讲到“未来”“成功”。

不能只有“拼搏”,没有其他两个要素。

高考作文阅卷流程和判分标准

高考作文阅卷流程和判分标准

高考作文阅卷流程和判分标准作文阅卷流程流程一:看篇幅首先,一份作文拿到手,作为阅卷老师,会先大致看一下文章篇幅,如果篇幅首先就不达标,那么毫无疑问,你的作文分数不会高,因为老师会觉得你根本没话讲,说不出来。

流程二:看标题其次看的是标题,如果是规定好的题目,这个环节就省了,如果是自拟题目,而你的文章标题起得新颖别致又有内涵,那么现在你的作文的第一印象就是一类文。

流程三:看点题接下来,老师的眼睛就会在第一段里找,找什么呢?找你有没有点题!看开头是否简短吸引人,如果开头写了半天,没有点题,完了,你就掉到二类文了,这时,老师还不会认为你跑题了。

他还会接着看。

当然,如果你开头点题做得好,而且还有些小吸引人的部分,ok,你还在一类文里。

流程四:看结尾再下来,老师会继续往下看吗?no,这时,老师会把目光快速定位到文章结尾,最后一段你再次点题、总结、升华并且独立成段,好,如果开头结尾都不错,那么恭喜你,你的作文至少在二类文里了。

如果你结尾拉拉杂杂写了一堆,抒情不到点上,只是为了堆字数,而你开头又没点题,那么可以肯定,老师的阅卷已经进入十秒倒计时了。

可能会是三类文甚至是四类文。

流程五:看分段最后,看了开头和结尾,现在开始看正文了吗?no,还不是。

这时老师会把整个卷子大致看一眼,看看你的分段情况,如果你分段清晰,错落有致,那你又为自己增加了一些分数。

如果你没有分段,就中间密密麻麻写了一大堆,老师的印象就会是:条理不太清晰,文章结构安排有问题。

流程六:看正文一般判卷到这时候,作文好或不好,老师心里的预判分数都出来了,再下来开始看你的正文。

如果是记叙文,你描写生动细腻,抓住了人物特点,运用了修辞手法;如果是议论文,你逻辑清晰,有意识地运用了各种论证方法,那么,你的作文就是一类文。

至于扣分多少,就看你的文章能否投老师所好了,这是有主观因素的,但差别不会太大。

记住一条规律:越是高分作文,老师看的时间越长。

阅卷评分的标准标准1:标题能一眼看出与主题的关联作文如果是自拟标题,那么拟题的第一原则是切题,即切合主题或话题,其次才是简练、有新意和有文采。

2012年高考阅卷作文分析

2012年高考阅卷作文分析

2012高考阅卷作文分析2012年高考语文作文同往年一样,仍是新材料作文,从形式上说,没有新的变化与突破。

材料如下: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

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

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致谢,送上一个大红包。

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

”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

”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

”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件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

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根据平时教学的作文训练情况与此次阅卷时遇到的具体问题,本文将以下从四个方面说说这则材料和这次作文。

一、审题立意本则材料看似审题难度不大,考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善心善行、感恩、职责、防患于未然,或者从小与大的关系入手,这些方面都有话可说。

但细加分析,这则材料玄机暗藏,而考生实际答卷情况也正说明了这一点。

大多数学生基本都找到了可入手的角度,但多是泛泛之论,难有新思路、新角度、新材料,也难以写得深入透彻。

所以说,今年的这则材料对学生知识(精神、素养)的内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生只有对所谈论对象(比如爱、责任等话题)有深入透彻的认识与思考,才能准确地抓住材料真正的意图,谈出新意,写出深度。

1、从关键句和关键词入手材料有一个很明显的关键句子:“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通读材料,还能找到这样三个关键词:顺手、小事、救了他们(救人、助人)。

由此很容易得出一个概括:顺手做一件小事就可以救人一命。

遗憾的是,很多考生都只从其中的一个或两个关键词展开思路,而不是综合考虑。

比如,很多考生以“顺手的小事”为题目,但将“顺手”理解为随便、随意、不经意,甚至是大意、意外、偶然、巧合;材料中的“小事”意指小的善意或善行,但考生们往往不能结合第三个关键词“救人/助人”而将其理解为细节、细心,从而有很多写“细节决定成败”的文章。

高考阅卷老师如何就立意打分:让立意正确、集中(整理精校版)

高考阅卷老师如何就立意打分:让立意正确、集中(整理精校版)

高考阅卷老师如何就立意打分:让立意正确、集中作文辅导0104 1929高考阅卷老师如何就立意打分:让立意正确、集中虽然在高考作文等级评分体系中并没有“立意”这个说法,立意问题更多地看审题是否切题,中心是否突出。

但是,它是一根无形的指挥棒,在暗中操纵着阅卷老师的评分尺度。

阅卷老师一般是从两个方面入手评立意分的:1.从文章中心的确立看立意是否正确、集中①看文章中心是否突出。

当阅卷老师看到你的文章时,能感觉到你的文章有一个明确的中心,而这个中心落实到一个具体的题目上,形成了自己的写作中心,并能让这个中心贯穿始终,统帅所有的材料。

同时,文章中表达的见解、看法鞭辟入里,超出一般地显露出来,情感鲜明、态度坚决,那你的文章的立意有可能进入一类卷了。

②看文章中心理解是否准确、深刻,有无思想。

文如其人,人的伟大在于思想。

平庸的作文,即指内容空洞、毫无思想的作文。

一篇文章有了思想,就有了血肉生命,有了“精气神”。

这个思想就是看你对文题有无自己独到的理解、分析。

2.从立意的常见误区看立意是否正确、集中立意的常见误区有:①偏离题意。

②认知、情感有偏差。

如2015年山东卷作文,若在作文中大谈特谈生活中的阴暗面,社会上的种种不公正现象,固然扣住了“阴影”,但别忘了材料中的辩证关系,还有“光明”。

这不仅是偏题问题,恐怕还有认知问题。

只看到“阴影”,看不到“光明”的主流。

③立意散乱,多头绪多中心,缺少集中意识、重点意识。

④立意陈旧、一般,缺少新意和深刻。

这些误区常常是作文立意中的“雷区”,轻易不能碰。

这也是给我们的警示。

如何让立意正确、集中立意的要求是什么?从基础等级上看,就是正确、集中;从发展等级上看,就是深刻、新颖。

这里先谈谈立意正确、立意集中。

所谓立意正确,就是立意要符合客观事物的认知规律,有着正确的价值取向,有着健康的情感态度。

另外,必须符合题意,不跑题,不偏题。

所谓立意集中,就是聚焦观点,一篇文章只能提出一个观点,解决一个问题,太泛则滥,过大则空。

2012年高考作文阅卷及例文·上海卷

2012年高考作文阅卷及例文·上海卷

2012年高考作文阅卷及例文·上海卷2012年高考作文阅卷及例文·上海卷一、题目根据下列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

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70分)二、评分标准及细则2012年上海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一类卷(63-70分)基准分67分能准确把握题意,立意深刻,选材恰当,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有文采。

二类卷(52-62分)基准分57分符合题意,立意较深刻,选材较恰当,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39-51分)基准分45分基本符合题意,立意一般,选材尚恰当,中心尚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

四类卷(21-38分)基准分29分偏离题意,立意或选材不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

五类卷(20分以下)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⑴脱离题意;⑵文理不通;⑶全文不足400字。

说明:⑴未写题目扣2分;⑵错别字1个扣1分,至多扣3分;⑶标点错误多,酌情扣1-2分;⑷文面不整洁,酌情扣1-2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1-2分。

随心之性,思哲之志,羽化而登仙有人说:“天才与凡人只在于一步之遥。

”愚以为,诚然。

天才与凡人只在于一步之间,有些人抓住了心底闪过的一丝微光,他们顺藤摸瓜,羽化登仙,创下惊世之作,被人们并为天才之列;而有些人却没有抓住,他们终究认为自己是凡人,对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首先进行自我否定,直到那一丝微光石沉大海。

每个人都想成为天才,每个人都想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惊起世间千层浪。

但多数人终究沦为凡人,平庸普通,消殒于那历史长河,堙没在茫茫人海,终究是没有发出自己的声音。

那么该如何抓住这在头脑中闪过的一丝微光呢?愚以为,随心之性,思哲之志,而后方可羽化而登仙,脱离凡俗的桎梏,傲临于凡世之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高考作文备考_高考阅卷老师如何对审题判分作文辅导0503 2133高考阅卷老师如何对审题判分及准确审题方法技巧审题的准确程度,直接决定了作文的等级,也决定了考生高考的命运。

事实上,在评卷的过程中,审题的准确程度还直接影响着评卷老师对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的判分。

那么,评卷老师是如何对审题进行判分的呢?关键是第一眼。

评卷老师有一套作文快速阅读法,即“作文三眼看,看三眼”。

第一眼是看审题是否准确,角度切入是否恰当,立意是否明了。

若审题错误,再好的文章也要被判“死刑”。

老师的“第一眼”很快很短,不可能反复阅读琢磨你的观点。

因此,高考作文不宜写得太含蓄、深沉,故弄玄虚。

他们的“这一眼”,一般习惯性放在这几个方面:①看标题。

这是评卷老师了解文章是否切题的一个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步骤。

因此,考生拟题时不妨将切题的字眼嵌入其中。

②看开头结尾,因为开头和结尾也是评卷老师寻找观点的要地,所以,开头最好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开门见山地摆出观点,结尾用韵味无穷的语言呼应观点。

③看小标题。

小标题既有提纲挈领、条分缕析之效,又可以减少过渡性文字的铺排,从而使主题更集中,重点更突出,简洁又醒目。

④看文章内容是否与标题一致。

有些考生审题不细,内容与标题没有内在联系,甚至风马牛不相及,这样的作文很难得到令人满意的分数。

如何准确审题审题是考场作文的第一关。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审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准确审题呢?一、审题的内容、步骤和要求1.审题内容作文题一般由“材料+题干+要求(注意)”三部分组成。

审题就要审清、审准这三方面内容:①审材料。

命题作文、话题作文中的材料对题目、话题起着阐释、限制的作用,它往往能帮助你准确理解题意、拓展思路。

因此,不仅要认真地审,还要全面地审。

有了它的指引,你可以少走歪路,不偏题。

提示性材料一定要读。

当然,对于新材料作文来说,材料更是审题的关键。

②审题干。

题干,就是作文题的核心要求。

对于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来说,重点就是审题目、审话题。

这是审题的关键所在,是须花大力气的。

③审要求(注意)。

作文的具体要求一般放在题干后面,以“要求”(或“注意”)提示,然后用序号分列。

它往往在字数、文体及其他方面作出具体要求或限制,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

必须仔细阅读这些要求,严格按要求写作。

2.审题步骤①逐字逐句地把作文题全面、细致地读清楚。

②找出关键词。

关键词是命题者下达“指令”的最主要载体。

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的关键词就是题目、话题。

新材料作文的关键词就是结论句中的关键词,它有时不止一个,要尽可能地全都找出来。

③仔细、认真地分析关键词。

要把这些关键词反复咀嚼并仔细揣摩。

④细读命题中的“要求”或“注意”,把它们全都体现在文章中。

⑤把你的审题立意在作文中彰显出来,让阅卷者看清看明你的审题立意之所在。

3.审题要求年年审题,年年有跑题的现象。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有时是因为考生的态度不够端正,缺少了一点耐心和细心。

因此,审题时一定要端正态度,做到耐心、细心。

技术层面的要求是:快速、全面、准确。

重点是准确。

二、三种命题类型准确审题的方法技巧1.命题作文命题作文不同于话题作文和新材料作文,后两种作文的题目是考生自拟的,而命题作文的题目是命题者确定的,是唯一的,是不容变更、置换的。

这是命题作文与其他两种作文最大的区别。

为此,考生在审题时,必须牢牢围绕这个“所命之题”展开。

如何展开呢?八字要决——字字落实,有所侧重。

字字落实,实际上就是把题目中每一个字(词)的含义写清楚。

如作文题:《我与小王的一件趣事》。

事:写作对象。

一件事:写作范围和文体。

我和小王:取材的范围,必须关于“我”与“小王”两个人。

趣:题旨,审题的要害,什么是“有趣”,怎样写才算是“有趣”。

把上面逐字(词)的理解合起来,审题就算审准、审透了。

有所侧重,就是分析文题结构,找准写作的重心,即题眼。

①主谓式结构,如“我能”,题眼是谓语“能”。

②偏正式结构,如“诗意地生活”,题眼是修饰或限制语“诗意”。

③动宾式结构,如“品味时尚”,题眼是动词“品味”。

④并列式结构,也称关系型命题,如“走与停”、“一步与一生”、“我与故事”等,审题时要写清楚几个概念间的关系。

题眼就是“关系”。

即要“两点论”,兼顾两面,不可只抓一面,不顾其余;又要“重点论”,应有所侧重,分清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要善于敏锐地捕捉重点,敢于突出重点。

⑤独字(词)式,如“见证”、“常识”,它们既有表面意义,又有隐含意义,既可实指,也可虚指,审题时要虚实结合。

如何审题眼呢?务必要“咬文嚼字”,可以判明词性,可以直接解词释义,可以进行近义词辨析,可以进行置换比较……总之,一定要审到吃透它的内涵和外延为止。

如“见证”,首先想它是什么意思。

“见证”一词的含义有两点:一是“见”,是亲身经历、亲眼目睹;二是“证”,可以作证。

再依据材料分析。

也有两层:第一句话讲的是它作为动词的含义,第二句话讲的是它作为名词的含义。

据此思考:(谁)见证——见证的主体(见证者),见证(什么)——见证的对象(或是历史进程、历史事件或是身边小事,这是“实”),见证的意义——见证的意义、价值(这是“虚”)。

经过这一番咀嚼、思考后,题意自然就把握准了。

审题示例(2011·湖北)请以“旧书”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请先将作文题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字数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2011年湖北卷的这道命题作文的题目颇有新意。

本题限制了具体的写作对象,但没有限定立意方向,基点既实又虚,考生具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这种命题的导向就是,一方面避免猜题、押题、宿构、套作;另一方面也让每一个考生有话可写,具有较强的选拔功能。

对“旧书”这一题目的审题,可以从虚实两个方面来展开联想:“实”的方面,可以写某天整理书柜,发现自己求学的某个阶段的某本书,围绕这本书展开回忆;也可以是家中的某本“旧书”以及它背后的历史。

“虚”的方面,可将“旧书”虚化成历史、经典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以及由此引申出的“传承与创新”“继承与发展”等话题。

2.话题作文话题作文一般由“材料语+提示语(有的没有)+话题+要求”四部分构成,考生审题也往往习惯于这种顺序。

但话题作文最好按“话题→材料→提示语→要求”的顺序来审题,即“先看话题,后看材料”,重点放在“话题”上。

①吃透话题“话题”的准确理解,与命题作文的“题目”一样,方法是“字字落实,有所侧重”,依据话题结构,找准题眼。

这里,特别注意的是几种话题类型的审题。

a. 关系型话题。

重点在“关系”,要辨别它们之间的关系。

例如2008年山东卷“春来草自青”。

这一话题就是条件关系型话题。

话题里有四个关键词:春、草、自、青。

其中,“春”是条件,“青”是结果,是表现。

一旦条件具备了,成功自然会来临,正如春天来了草自然会变绿一样。

据此分析即可立意为:条件不成熟时切勿急躁冒进,要耐心等待,要为成功作好充分准备。

b. 概念型话题。

要认真分析概念,解读其内涵,把握其外延。

有多深的内涵、多宽的外延,就会有多深刻的立意。

任何一个概念给我们的起始印象都是单一的,作文时要突破这种思维定势,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

如2007年广东卷作文话题“传递”,传递什么,如何传递,从这些角度仔细挖掘均可有丰富而深刻的内容:可以写实实在在的物与物之间的传递,如火炬、接力棒等的传递;也可以是精神上的传递,如爱心、情感、美德等的传承。

当然,写精神世界的传递,人世间的美好情操、思想情感的互相熏陶,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传统,这样的立意会更深刻。

②吃透材料话题作文的材料是话题的引入者或提示语,有时有些要求隐藏在材料的字里行间,破译这些隐含信息尤其重要。

对于有引题材料的话题作文,既领会了材料的“指向”,又紧扣话题的“意图”作文,才是真正的“符合题意”。

[审题示例(2011·重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香港大学校工袁苏妹没有上过大学,不知道什么是“院士”,也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44年如一日用心、用情为学生做饭、扫地,深深地感动了学生。

学生说“她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

2009年9月,香港大学授予她“荣誉院士”,称她“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是“香港大学之宝”。

材料二巫溪县乡村教师赵世术,20年独守讲台,13年残体支撑,在大山深处点燃知识的火把,照亮了小村里一代代渴求的眼睛。

他在33年间延展自己的爱心,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在春天发芽。

他因“师魂灿烂”而被评为2010年“感动重庆”十大人物之一。

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体验与感悟,以“情有独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提示】这道作文题的审题重点是通过审读两则材料,从中读出“情有独钟”之“情”是什么,再据此来求同立意。

材料一中,香港大学的学生们称袁苏妹就像妈妈一样,这说明了她善良、温柔、关爱、无私、奉献。

这位“荣誉院士”,“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成为“香港大学之宝”,在哪里体现出来?这就是“用心”“用情”,44年如一日干好本职工作。

职务有高低,奉献无大小。

校工袁苏妹那颗金子般闪光的热爱之心、关爱之心、温暖之心、勤勉之心,是一所大学培养学生的灵魂与瑰宝。

材料二中,乡村教师赵世术极其普通,可就是这位普通而又有残疾的老师 ,33年延展自己的爱心,教授孩子文化知识。

这些不平凡的成绩,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成为人们尊敬的人,“师魂灿烂”,熠熠生辉。

这两则材料的共同点就是:平凡中不平凡,平凡中不平庸,平凡中见执著,平凡中见高尚。

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下,这样的普通人,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是值得关注和大力弘扬的。

3.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是在传统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作文命题形式。

它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构成。

其特点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或话题。

材料是命题者给出的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按形式分为记叙性材料(故事、寓言)、引语式材料和图画式材料。

题目或话题的确定,完全靠考生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

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考生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或某个方面来写作,否则,视为跑题。

故它也叫“命题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提供给考生了。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关键在于深刻地理解材料,把握材料的中心。

主要方法有:①从关键句入手。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对话句、结语句),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

②从分析原因入手。

阅读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的角度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③从的情感倾向入手。

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的情感倾向,可以从此入手审题立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