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文简介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3课《湖心亭看雪》知识点详解(考点+要点)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3课《湖心亭看雪》知识点详解(考点+要点)

九年级语文上册《湖心亭看雪》知识点一、课文简介【阅读提示】大雪净化了天地,冻结了人声鸟语,也激发了作者游览西湖的雅兴。

他在沉沉夜色中乘舟独往,看到雪中的西湖果然风光不凡。

更没想到的是,这种情形下还有先“我”而至的赏雪人。

边读边思考:这是一番怎样的境界?如此简洁凝练、生动传神的文字,又带给我们怎样的美感?崇祯五年②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③矣,余拏④一小舟,拥毳衣炉火⑤,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⑥,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⑦、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⑧!”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⑨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⑩。

及下船,舟子⑪喃喃曰:“莫说相公⑫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①选自《陶庵梦忆》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版)。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

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湖心亭,在杭州西湖中的一个小岛上。

②[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

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

③[更(gēng)定]晚上八时左右。

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旧时每晚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定更”。

④[拏(ná)]撑(船)。

⑤[拥毳(cuì)衣炉火]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

拥,裹、围。

毳,鸟兽的细毛。

⑥[雾凇(sōng)沆砀(hàngdàng)]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

雾凇,天气寒冷时,雾冻结在树木的枝叶上形成的白色松散冰晶。

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

⑦[长堤一痕]指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

⑧[焉得更有此人]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

焉得,哪能。

更,还。

⑨[三大白]三大杯酒。

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⑩[客此]客居此地。

⑪[舟子]船夫。

二月河 初中语文课文

二月河 初中语文课文

二月河初中语文课文
(原创版)
目录
1.二月河的简介
2.初中语文课文的内容概述
3.二月河的课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4.学生如何学习二月河的课文
5.总结
正文
二月河,本名陆学艺,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

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历史观和文学风格,吸引了广大读者。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入了他的一些作品,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

初中语文课文中,二月河的作品主要涉及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内容丰富,文笔优美,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具有现实意义。

这些课文对于学生了解历史、提高文学素养、培养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月河的课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学习这些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二月河的课文,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于学生来说,如何学习二月河的课文呢?首先,学生应该认真阅读课文,理解其内容和结构,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其次,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课文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最后,可以通过练习写作,模仿二月河的文笔和风格,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总的来说,二月河的课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
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初一语文课文

初一语文课文

初一语文课文《星星》初一语文课本上的一篇课文是《星星》。

这篇课文通过描述星星的美丽和神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无限。

以下是这篇课文的内容概要和个人理解。

内容概要这篇课文以作者在星空下漫步的经历为线索,让我们感受星星的美丽和神奇。

在夜晚的星空下,作者看到了五彩斑斓的星星,它们闪烁着不同的光芒,如同一颗颗宝石点缀在黑暗的天幕上。

作者告诉我们,星星是宇宙的明灯,它们透露出宇宙的奥秘。

星星也是诗人的灵感之源,它们启发了很多美丽的诗句。

最后,作者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祝愿,希望我们能够像星星一样,散发光芒。

个人理解这篇课文让我对星星有了更深的认识。

以前,我只是觉得它们很美,但并没有深入思考它们的意义。

通过阅读这篇课文,我明白了星星在很多方面都有特殊的意义。

首先,星星是宇宙的明灯。

当我们仰望星空时,看到的只是宇宙中极小的一部分。

我们的星球只是宇宙中无数星球中的一个,而星星则是连接我们和宇宙的桥梁。

通过观察星星,我们可以了解宇宙的大致构造和规律,感受到宇宙的无限神奇。

其次,星星是诗人的灵感之源。

很多著名的诗句和诗歌都是受星星启发而创作的。

星星的美丽和神秘激发了诗人们的创作灵感,让他们能够创作出优美动人的诗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最后,课文最后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祝愿。

课文中说:“愿你我都能像星星一样,在生活的道路上散发光芒。

”这句话让我很感动。

我们每个人都有闪耀的潜力,只要我们肯努力,就能在自己的领域中发光发热,为他人带来温暖和希望。

总之,这篇课文通过描述星星的美丽和神奇,让我们明白了星星在宇宙中的重要性和作用,也激发了我们向星星一样,散发光芒的愿望。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阅读,我对星星这个话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大自然的奇妙与无限充满了敬畏与欣赏。

希望能够保持对星星的兴趣,不断探索星空中的奥秘,同时也努力让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发光发热。

初中语文最经典的课文

初中语文最经典的课文

初中语文最经典的课文
初中语文中有许多经典的课文,它们不仅具有教育意义,还能够给学生带来深刻的思考和启发。

以下是其中一些最经典的课文:
1. 《草地》:这是一篇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色的课文,通过对草地上的生物、花草树木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使学生对自然的美感有了更深的体会,也让他们懂得要珍惜和保护环境。

2. 《小石潭记》: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小石潭的故事,通过对小石潭周围环境的描写,让学生明白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以及小事物也能给人带来快乐和启示。

3. 《范进中举》: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范进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中举的故事。

通过这篇课文,学生能够明白“天道酬勤”,只有通过努力和奋斗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4. 《祝福》:这是一篇温情感人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困难家庭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母亲的鼓励走出困境的故事。

通过这篇课文,学生能够体会到亲情的可贵和努力的重要性。

5. 《荷塘月色》:这是一篇写景诗,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绘,让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生活的思考和
对人生的感悟,让学生懂得要享受生活中的美好。

这些经典的课文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够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关注社会、珍惜环境。

通过阅读这些课文,学生能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语文素养,同时也能够增长见识,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

初中语文所有课文总结归纳

初中语文所有课文总结归纳

初中语文所有课文总结归纳初中语文是学生学习的重点科目之一,其中包括了许多课文和作品。

通过学习这些课文和作品,学生能够扩大知识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以下是对初中语文所有课文的总结归纳。

1.《树》这篇课文通过描写一棵树的生长变化,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人们应当像树一样坚强和顽强不息。

2.《读书》这篇课文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们要多读书,通过读书来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提高自己。

3.《课外书》这篇课文讲述了主人公与一本奇妙的课外书的故事。

通过阅读这本书,主人公改变了自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捣米》这篇课文描绘了女主人公捣米的过程,展现了她的勤劳和毅力。

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封建制度和女性地位的低下。

5.《雷锋日记》这篇课文以雷锋的亲身经历为背景,形象地展示了雷锋的无私奉献和助人为乐的精神,激励广大学生向雷锋学习。

6.《智取威虎山》这篇课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智勇双全的共产党员葛剑雄率领群众智取威虎山的故事,反映了抗日英雄的英勇和智慧。

7.《茉莉花》这篇课文以茉莉花为象征,描绘了一个普通人的奉献精神和伟大品质。

茉莉花散发出芳香,象征着美德和真善美的力量。

8.《记叙文的特点》这篇课文以记叙文的形式进行写作,介绍了记叙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通过各种生动的故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9.《森林》这篇课文以森林为背景,描绘了自然界的神奇和多样性。

通过对森林的描写和描述,增强了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10.《人民的名义》这篇课文通过讲述反腐斗争的故事,展现了人民群众对腐败行为的坚决抵制,并对正义和法律的重要性进行了强调。

以上是初中语文所有课文的简要总结归纳。

通过阅读这些课文,学生们能够拓宽视野,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文学鉴赏能力,同时也能够从中获得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的启示。

初中语文课程的学习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并用心对待每一篇课文的学习。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故乡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故乡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故乡
《故乡》是九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文,出自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1年创作的短篇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同时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造成纯真的人性的扭曲,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该小说入选初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

七年级上册语文一课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一课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一课知识点七年级上册的语文课程是初中语文学习中的第一课,是学生们接触语文学习的第一步。

本文将简单概括七年级上册语文一课的知识点,帮助初中生快速了解并掌握相关内容。

一、课文简介七年级上册语文一课的课文是《荔枝精》和《荔枝的由来》。

《荔枝精》是唐代李时中所作的一篇传奇,讲述了荔枝精降生、学习人类相处之道和最终化解因果的故事;《荔枝的由来》则介绍了荔枝的历史渊源及其传说。

通过学习这两篇课文,初中生能了解到传统文化中的奇闻异事,以及中国文化对自然的崇敬和感恩之情。

二、生词解释在学习语文时,积累词汇是重要的一步。

本节课文中比较难懂的生词有多个,以下是重点生词的解释:1.祈求:请求;乞求。

2.栩栩如生:形容形象逼真,像真的一样。

3.阴险:形容心计深沉,不可信任。

4.迫不及待:形容急迫而无法等待。

5.惊恐:惊慌害怕。

三、文言文翻译《荔枝精》中有一个较长的文言文段落,初学者需要逐句阅读,理解文言文及其中蕴含的深意。

以下是文言文的翻译:“悟彻人道者,得道无方。

信天尤厚,亡身尤速。

汝何人也?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施及双亲靡不感于心。

汝其顾之。

”“悟彻人道者,得道无方”:把人的道理认识透彻,就能够很好地处理事情,成就大业。

“信天尤厚,亡身尤速”:相信天命能够得到天的帮助,但如果因此忽略自己应有的努力,就可能走入危险的境地。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施及双亲靡不感于心”:以直接还怨恨,以恩德回报恩德,对待父母、亲属要以感恩之心为重。

“汝其顾之”:你要好好看管他们。

四、课文分析学习一篇课文,不仅要理解故事的内涵,还要分析其构成及语言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其精髓。

以下是对七年级上册语文一课课文的简单分析:1.《荔枝精》的构成:故事主要由荔枝精的降生、学习与人类相处的经历、压制山神、化解因果三部分构成。

2.《荔枝精》的语言特点:通篇文言文,语言优美,形容生动,富有感染力。

3.《荔枝的由来》的特点:文章重点介绍荔枝的历史渊源及其传说,语言简洁明了,适合初中生阅读。

【初中语文】倔强的小红军课文原文分析及背景介绍

【初中语文】倔强的小红军课文原文分析及背景介绍

【初中语文】倔强的小红军课文原文分析及背景介绍《倔强的小红军》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版第七册课文,记叙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过草地时,一位小红军忍受饥饿和疲惫,又不肯接受陈赓将军的照顾而牺牲的事。

说明了长征途中环境条件的恶劣和艰苦,赞扬了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

陈赓同志回顾自己革命经历的时候,曾经深情地谈起这样一件往事。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

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万分疲惫。

这一阵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

忽然,看见前边一个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

那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

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

”小红军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话说:“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陈赓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上去,骑一段路再说!”小红军倔强地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

”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赛跑的姿势。

“那我们就一块走吧。

”“不。

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同志无可奈何,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红军,说:“你把它吃了。

”小红军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的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

我比你还多呢。

”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红军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

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从刚才遇见的小红军,想起一连串的孩子。

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的码头上,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

“不对,我受骗了!”陈赓同志突然喊了一声,立刻调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向来的路奔跑起来,等他找到那个小红军,小红军已经倒在草地上了。

陈赓同志吃力地把小红军抱上马背,他的手触到了小红军的干粮袋,袋子硬邦邦的,装的什么东西呢?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战国策》是一部先秦历史文献,杂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

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

此书还有《国事》《国策》《事语》《短语》《长书》《修书》等名称,原著者名字不可考,后经汉代刘向整理,定名为《战国策》,沿用至今。

2、史成汉,1923年出生于山西定襄县,蒙古族,七月派诗人,1941年发表诗作,出版了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在祖国面前》、《爱与歌》等。

3、《关睢》选自《诗经。

周南》是《诗经》第一篇;《蒹葭》选自《诗经。

秦风》,它与《关睢》一样,同属《诗经》中国风一类,这一类中主要是各地歌谣,思想意义和艺术成就最高,此外还《雅》、《颂》两类。

4、《左传》又称《左氏春秋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史。

《史记》和《汉书。

艺文志》都认为它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用,清代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由刘歆改编;近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据各诸侯国史料编成。

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衰公十四年(前454年)。

5、庄子(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宋之蒙人。

他继承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

6、巴金:1904年生,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男,四川成都人。

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灭亡》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还有短、中、长篇小说。

《短文两篇》选自《龙。

虎。

狗》。

7、斯蒂芬。

茨威格(1881——1942),奥地理著名作家、评论家,作品擅长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的遭遇和心灵的热情描摹。

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家之一。

代表作有《成功的迷诀》、《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三作家》等。

《列夫。

托尔斯泰》选自《三作家》。

8、海伦。

凯勒(1880——1968),美国女作家及教育家,著有《我生活的故事》、《走出黑暗》、《老师》等。

9、《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保存下来的305篇诗歌,大约产生于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7世纪(春秋中期)的五六百年之间。

它们原先全是乐歌,按照乐曲的不同来编排,分为“风”、“雅”、“颂”三类。

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摊牌咏叹的特点,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

10、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现代文化的奠基人。

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著名短篇小说《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记《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等。

11、《曹刿论战》选自《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秋明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

12、《邹忌讽齐五纳谏》先自《战国策》,这里的“讽”是讽刺的意思,“纳谏”则用暗示的方法规劝是接受的意思。

13、《愚公移山》从文学体裁上看是一篇寓言,选自《列子。

汤问》文中有一个与愚公相对比的人物,叫智叟,这个名字具有讽刺意味。

14、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子厚。

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诗。

其《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为唐代七律名篇,绝句《江雪》在唐人绝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作。

《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

15、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骍,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作家、学者、教育家。

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奠基人之一。

著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胡适文集》、《胡适作品集》等。

16、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

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

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17、《朝花夕拾》是鲁讯写于1926年2月间的散文集,共10篇。

《故乡》选自小说集《呐喊》;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选自《朝花夕拾》;课文《雪》选自《野草》(《鲁讯全集》第2卷);《阿Q正传》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18、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省邹县东南)人。

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

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后世常“孔孟”并称。

他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其作品《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分七篇261章,约3.5万字。

19、《威尼斯商人》是英国杰出戏剧家莎士比亚创作的一出著名社会讽刺喜剧,它也是一出名幕剧。

剧中安东民奥与鲍西亚是夫妻关系,鲍西亚与尼莉莎是主仆关系,尼莉莎与葛莱西安诺是夫妻关系,安东民奥与夏洛克是借债者与被借债者的关系。

20、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代戊戌派代表人物,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维新变法”其著作为《饮冰室合集》。

21、雨果(1802——1885)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温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作家。

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

课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雨果文集》。

22、伏尔秦(1694——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

曾两次被捕入狱,主张开明的君主政治,强调自由和平。

代表作品有《哲学通信》、《形而上学》。

23、莫泊桑(1850——1893),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主要作品有《羊脂球》,长篇小说《一生》《漂亮朋友》;中短篇小说《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

他与美国作家欧。

享利(代表作《含着泪水的微笑》)、俄国作家契诃夫、美国作家马克。

吐温统称为短篇小说巨匠。

课文《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短篇小说《羊脂球》。

24、《万卡》是俄国作家契柯夫的作品。

25、《心声》的作者是黄蓓佳,她出版的作品有《小船,小船》、《芦花飘飞的时候》,以时间为序,围绕朗读课文这一中心事件,把小说《万卡》的故事内容与京京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情感交织在一起,展开故事情节。

26、关于作品人物、出处、体裁及作者、国别或朝代搭配:奥楚蔑洛夫—《变色龙》—契诃夫—俄国孔乙己—《孔乙己》—小说—鲁讯—中国鲍西娅—《威尼斯商人》—戏剧—莎士比亚—英国狗娃—《变脸》—戏曲—魏明伦—中国27、于肇中,1936年生于美国,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物理学奖。

28、弗朗西斯。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

主要作品哲学方面有《新工具》和文学方面的《随笔》。

29、施耐庵,生平事迹不祥,但也有说生于1296年,死于1370年,《水浒》作者。

30、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

山西太原人,元未明初小说家。

主要代表作《三国演义》。

31、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代著名小说家。

主要代表作有《儒林外史》。

课文《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主要描写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精神壮态。

32、曹雪芹(1715——1763),名(雨字头下面为沾),字芹溪,又字芹圃,雪芹是他的号,属满州正白旗。

主要作品《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有“中国封建社会百科全书”之称。

课文《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

33、《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史马迁,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

34、《唐睢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它是由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策整理编写的。

35、《望江南》的作者是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太原祁人。

诗词兼工,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望江南》表现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37、《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人,是北宋最负盛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38、《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作者是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他是南宋(朝代)的著名词人,有《稼轩长短句》。

39、《渔家傲秋思》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从题材、情调和艺术方面来说,它都为宋词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

40、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丧夫,所以她53岁所作的《武陵春》反映的就是她处境的凄惨,内心的悲痛。

41、《出师表》中诸葛亮在自叙本志和追术先帝的知遇之恩时,写下的临危受命的句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42、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43、《山坡羊骊山怀古》中表现宫殿万间都做了土的句子是:蠃,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44、作者与作品、出处、主人公的搭配鲁讯——《故乡》——《呐喊》——闰土曹文(微博)轩——《孤独之旅》——《草房子》——杜小康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菲利普夫妇黄蓓佳——《心声》——《儿童时代》——李京京鲁讯——《雪》——《野草》郭沫若——《雷电颂》——《屈原》巴金——《短文两篇》——《巴金选集》高尔基—《海燕》——《高尔基全集》纪伯伦——《组歌》——《泪与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