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自身免疫病基本特征

自身免疫病基本特征自身免疫病是一类由机体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和器官而引起的疾病。
这类疾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类风湿性多发性骨髓瘤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1. 免疫系统的基本特征免疫系统是人体内部的一种防御机制,主要由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细胞等多种细胞和分子组成。
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可以识别和攻击外来入侵物质,如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并保护人体不受它们的侵害。
2. 自身免疫失调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免疫系统会出现异常,攻击自身组织和器官。
这种现象被称为自身免疫失调。
目前尚不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自身免疫失调,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都可能对其产生影响。
3. 自身免疫病的基本特征自身免疫病是一类由自身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它们共同的特征是机体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和器官,导致组织和器官受损。
不同类型的自身免疫病会攻击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因此其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
4. 典型的自身免疫病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为主要受累部位的自身免疫性关节炎。
其主要表现为关节肿胀、红、热、痛,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以多系统受累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
其主要表现包括皮肤损害、关节损害、肾脏损害等,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硬化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
其主要表现包括皮肤硬化、关节僵硬、内脏受累等。
类风湿性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以骨髓浆细胞克隆增生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主要表现为贫血、骨痛、易感染等。
5. 自身免疫病的治疗目前,自身免疫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表现。
而免疫调节治疗则是通过改变机体免疫系统的状态,达到控制自身攻击和修复受损组织的目的。
6. 预防自身免疫失调由于目前尚不清楚自身免疫失调的具体原因,因此也没有特别有效的预防措施。
但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紧张等,有助于降低患自身免疫病的风险。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2.1.6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_教案

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过敏反应
教师提出问题:
1、过敏反应的概念、特点是什么?
2、什么叫过敏原,举例说明。
3、过敏反应的防治措施是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根据例子说一说,自身免疫病产生的机理是什么?
借助图解(多媒体展示)共同总结。
通过看课件,明确过敏反应的机理。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小组合作意识。
1、让学生了解艾滋病发展的严峻形势,以及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3、了解艾滋病的病因和预防,认识到艾滋病患者是HIV的受害者,需要得到我们的关爱。
4、倡导关爱健康、珍爱生命的生活理念。
教学
方法
问题—情镜法、模型构建法、自主探究法、比较归纳法,
教学材料
多媒体电脑、大屏幕、免疫疾病的相关图片、艾滋病志愿者红丝带、正常人与艾滋病患者各种行为的图片。
必修三第二章 教学内容分析
考试大纲: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Ⅰ
课标要求:了解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类型,说出艾滋病的流行原因和预防措施
高中生物教学设计编写人马宁
教学
课题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课程
类型
新授
课时
一课时
教材
Hale Waihona Puke 分析随着课改的进行,新课标将免疫调节列为必修三的教学内容,其“具体内容标准”中包括“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可见,新课标将免疫视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一种方式。将免疫系统列为调节系统之一,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意在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揭示了机体内各个系统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说明了生命现象内在联系之间的普遍性。
免疫系统与疾病的关系

免疫系统与疾病的关系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系统,它可以识别并摧毁入侵体内的病原体,维护人体健康。
但当免疫系统失调时,就会出现各种疾病。
癌症是一类与免疫系统失调密切相关的疾病。
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可以识别并消灭异常细胞,从而预防癌症的发生。
但当免疫系统失调时,这些异常细胞就有可能发展成癌症。
例如,免疫系统失调可能导致T细胞抗原受体基因的突变,从而使T细胞攻击正常细胞,这就是T细胞淋巴瘤的病因之一。
自身免疫病也是免疫系统失调的一种表现。
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可以识别并攻击入侵体内的病原体,但不会攻击人体自己的组织细胞。
但当免疫系统出现失调时,就有可能攻击人体自己的组织细胞,引发自身免疫病。
例如,类风湿关节炎就是一种自身免疫病,它的发病机理与免疫系统攻击关节组织细胞有关。
感染性疾病也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
感染疾病通常是由病原体入侵体内引起的。
在这种情况下,正常的免疫系统会通过病原体特异性抗体和细胞免疫反应来抵御感染。
但当免疫系统失调时,病原体就有可能穿过人体的防线,引发感染疾病。
例如,艾滋病就是一种感染病,它会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机体防御能力下降,从而感染各种病原体。
在临床实践中,针对疾病的治疗也常常涉及免疫系统的调节。
例如,免疫抑制剂可以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病,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攻击来减轻症状。
免疫增强剂则可以用于治疗感染病,通过增强免疫系统的攻击能力来杀灭病原体。
总之,免疫系统与疾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我们需要通过加强自身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及时治疗疾病等手段来维护免疫系统的稳定,保护身体健康。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艾滋病的医学名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其英文名称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cquired意为获得性,是说本病不是遗传,而是后天在一定条件下获得的;Immunodeficiency意为免疫缺陷,患者免疫系统严重受损成为缺陷;Syndrome意为综合征,患病者的多个系统受到损害,机体出现几种疾病的综合症状和病理征象。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单击添加副标题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 第一章 第二节 特异性免疫
◆ 免疫的功能及失常
⑴ 防 御
⑵ 自我稳定
⑶ 免疫监视
功能正常
功能过高
功能过低
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清除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
识别和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
出现过敏反应,如花粉的过敏。
出现自我免疫病,如类风湿关节炎。
AIiDSs
七、艾滋病的预防
艾滋病虽然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传染病,但对个人来讲是可以预防的。中学生的主要预防措施是: (4)不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管、纱布、药棉等用具。 (5)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或其他场所打针、拔牙、穿耳朵眼、纹身、纹眉、针灸或手术。
作为个人,如何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
免疫缺陷综合症,如艾滋病.
肿瘤形成
出现排斥反 应,如器官移 植
(一)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之一----过敏反应 有的人吃过虾、蟹等食物后或接触了某种物质后,一到两小时就发作,出现呼吸困难、浑身瘙痒难忍等症状。这时只要到医院静脉注射50毫升葡萄糖酸钙,十来分钟就几乎完全好了。甚至不作任何处理,也往往能在几小时或十几小时内消失症状
(三)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之三----免疫缺陷病 1. 概念:机体的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不能有效抵抗抗原的感染而引起的疾病。 2. 类型: (1)先天性免疫缺陷病:遗传因素引起,病人免疫力 低下,对疾病抵抗力差。如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等。 (2)后天性免疫缺陷病:疾病或其他因素(如营养不良、药物、手术、烧伤等)引起,病人丧失部分或全部的免疫能力,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的典型病例。
免疫反应失调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反应失调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是保护人体免受病原体侵袭的重要系统。
它由许多种类的细胞、分子组成,能够识别和杀死入侵体内的病菌、病毒等有害物质。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免疫系统会出现失调,导致身体自己的组织和细胞遭到攻击,这就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免疫系统功能失调的结果,它可以影响人体的许多器官和系统,如肌肉、关节、肾脏、胃肠道、神经系统等,导致肿胀、疼痛、疲倦、贫血、运动困难等不同的临床表现。
目前已知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甲状腺疾病等,这些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免疫反应失调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的原因之一,它通常包括超敏反应、自身免疫反应和免疫缺陷等。
其中,自身免疫反应是最重要的失调现象之一。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攻击外来的病原体,而不会攻击自己的组织和细胞。
然而,在自身免疫反应失调的情况下,免疫系统会将自己的组织和细胞当做“敌人”,攻击它们。
这种攻击通常发生在人体内部的正常器官和组织中,导致不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反应失调的成因很复杂,包括遗传、环境和年龄等因素。
目前,研究表明,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免疫系统中某些细胞和分子的异常有关。
例如,对自身组织的攻击通常由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引起。
而在其他类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免疫细胞中的某些分子,如自身抗体和自身T细胞,可能会无法识别并攻击自己的组织细胞,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目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方法可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和免疫调节等。
其中,免疫调节是一种近期新兴的治疗方法,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改变免疫系统的反应模式来调节免疫系统,降低免疫反应失调的程度。
这种方法通常包括免疫耐受、细胞治疗、免疫抑制和免疫强化等。
虽然目前对免疫反应失调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了解已经很深入,但是我们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例如,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同类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导言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类由免疫系统失调引起的疾病,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并破坏身体正常组织和细胞。
本文将探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常见的治疗方法。
发病机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但都与免疫系统的异常功能有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发病机制:1.免疫系统失调: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通常与免疫系统的失调有关,包括免疫细胞的异常活化、调节功能失调等。
这些异常导致免疫系统攻击正常组织和细胞,从而引发疾病。
2.遗传因素: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家族聚集性,表明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某些基因的变异可以增加患病风险,但仍然需要其他环境因素的触发。
3.环境因素:环境因素被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的重要触发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感染、毒物、药物暴露等。
它们可能通过改变免疫系统的反应性引发或加重自身免疫性疾病。
4.免疫耐受损害:免疫系统中的耐受机制对维持免疫稳态至关重要。
当身体对自身组织丧失耐受时,免疫系统就会攻击自身组织,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
5.核心自身抗原: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可以检测到一些共同的自身抗原。
这些抗原被认为是自身免疫反应的核心因素,针对这些抗原的免疫反应可导致疾病的发展。
治疗方法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可以通过以下治疗方法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缓解症状:1.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活性,减少对自身组织的攻击。
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药物等。
然而,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可能导致副作用和免疫功能下降,因此需在医生监护下使用。
2.免疫疗法:免疫疗法旨在通过调整免疫系统的功能来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包括免疫调节剂、特定免疫抑制剂和细胞治疗等。
免疫疗法具有针对性和个体化的特点,可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3.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药物,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活性来减少免疫反应。
然而,长期使用激素可能导致一系列副作用,包括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
人教版教学课件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PPT

③病毒DNA
转录
mRNA
翻译
蛋白质(外壳) 病毒(HIV)
④病毒RNA+蛋白质外壳
d、发病机理: P21
HIV能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 特别是能够侵入T细胞,使T 细胞大量死亡,导致人体丧失 一切免疫功能。人失去免疫功 能后各种传染病将乘虚而入, 使人感染发病,一般在两年内 死亡。 被HIV侵入是脑细胞,使有 些艾滋病患者有严重痴呆、行 动迟缓、记忆力丧失等症状。
我国宋朝真宗时期(998-1022)接种人 痘:通过穿患者的衣服、用痘痂研细吹入鼻 孔的方法预防天花,这在防治传染病方面是 一大创举。 英国医生爱德华· 詹纳于1796年接种牛痘: 用针尖沾上感染了牛痘的女工手上的痘浆, 然后划到一个男孩左臂的皮肤上;六个星期 后,又在他的右臂接种了天花痘浆,但男孩 并没有感染天花。开创了免疫疗法的先河。 接种了牛痘的人可预防天花,这是因为 牛痘病毒和天花病毒的结构很相似,牛痘病 毒与天花病毒进入人体后刺激人体产生的抵 抗牛痘(天花)病毒的物质相似。 1961年经后天花在我国已消灭,70年代 詹纳为男孩接种牛痘 停止接种。
(二) 超敏反应
各种过敏反应
1、定义: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 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2、过敏反应的特点: ①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②一般不会损伤组织细胞;也不损伤组织; ③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例如:有的人吃过虾、蟹等食物后或接触了 某种物质后,一到两小时就发作,出现呼吸困难, 浑身瘙痒难忍等症状。这时只要到医院静脉注射 50毫升葡萄糖酸钙,十来分钟就几乎完全好了。 甚至不作任何处理,也往往能在几小时或十几小 时内症状消失。
养不良、感染、药物、肿瘤、手术、外伤、烧伤、 脾切除等。)引起,病人丧失部分或全部的免疫能 力。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艾滋病是后天性免疫缺陷病的典型病例。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选)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过敏反应2.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3.关注艾滋病的流行与预防【课前预习】1.免疫功能失调,可表现为免疫功能不足或缺陷导致病,或因免疫功能过强引发或病。
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叫做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另一类则是由于疾病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叫做免疫缺陷病。
2.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简称;病原体中文名称(英文简称病毒)。
它是一种病毒,其遗传物质由两条单链分子组成。
病毒在寄主细胞内能形成病毒的DNA并整合到染色体的DNA上,并能随寄主细胞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且不会被人体的免疫系统所识别,它通过和过程,合成并装配成大量的病毒颗粒,再通过出芽方式使寄主细胞裂解死亡。
(1)病因:HIV主要攻击对象是,大量死亡,导致患者免疫功能相继严重缺陷,各种病原体。
(2)潜伏期:到不等,处于潜伏期的病人虽然无症状表现,但是和艾滋病患者一样具有。
(3)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
3.超敏反应(过敏反应):一般情况下,机体在接触相同抗原时会作出恰当的适应性免疫应答以保护自身,但在免疫应答反应过强或反应异常时,机体也会产生以或为表现的反应。
引起超敏反应的物质叫,外源性的如等,预防此类超敏反应的主要措施是找出并尽量避免;内源性的则会将正常细胞当做抗原加以排斥或使其损伤,从而引起,例如风湿性心脏病、,较难预防。
5.免疫学的应用:(1)疫苗:是由减毒或灭活但仍然保留抗原性的病原体本身制备而成。
在预防传染病的过程中,人们把疫苗接种到人体内,使机体获得免疫。
(2)器官移植:器官移植存在的最大难题是,为减轻,病人要长期使用,使免疫系统变得。
【共同探究】知识点一: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病例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疾病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的疾病超敏反应(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概念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
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包括先天性的和获得性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艾滋病
艾滋病感染阶段: 艾滋病感染阶段: 3)症状期: 症状期: 这时的感染者被叫艾滋病(AIDS)患者 这时的感染者被叫艾滋病(AIDS)患者, 艾滋病(AIDS)患者, 他们的血液中充满了病毒, 他们的血液中充满了病毒,每一个免疫细 胞的细胞核内有可能被几百个病毒占据; 胞的细胞核内有可能被几百个病毒占据; 这时非常容易受到其他疾病的感染, 这时非常容易受到其他疾病的感染,一些 平时根本不会对人的生命产生威胁的普通 传染病如肺炎等,一旦进入艾滋病患者的 传染病如肺炎等, 肌体就会无法控制,此时, 肌体就会无法控制,此时,艾滋病患者一 般在6 24个月内死亡 个月内死亡。 般在6一24个月内死亡。
(一)过敏反应
过敏原: 过敏原: 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过敏原。 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过敏原。 举例: 举例: 花粉、室内尘土、 花粉、室内尘土、鱼、虾、牛奶、 牛奶、 蛋类、青霉素、磺胺、 蛋类、青霉素、磺胺、奎宁等
(一)过敏反应
机理: 机理: 过敏原
刺激 产生 机体 效应B 效应B细胞
抗体
吸附
皮肤、呼吸道黏膜、 皮肤、呼吸道黏膜、 消化道黏膜、 消化道黏膜、血液 的某些细胞表面
(一)过敏反应
机理: 机理: 过敏原
再次刺激 与抗体结合
某些细胞
释放
组织胺等 组织胺等
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增强、 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增强、 平滑肌收缩、 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
皮肤过敏反 荨麻疹、 应 (荨麻疹、 湿疹、 湿疹、血管 性水肿) 性水肿) 呼吸道过敏 反应( 反应(过敏 性鼻炎、 性鼻炎、支 气管哮喘) 气管哮喘) 消化道过 敏反应 (食物过 敏性胃肠 炎) 全身过 敏反应 (过敏 性休克) 性休克)
(四)艾滋病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 1)性行为传播 2)血液传播 3)母婴传播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1)洁身自爱 2)注射器等医疗器械必须严格消毒 3)需要输入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经过艾 需要输入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五 免疫学的应用
免疫学应用在三个方面: 免疫学应用在三个方面: 1)免疫预防 2)免疫治疗 3)器官移植
(四)艾滋病
HIV(一种RNA病毒) HIV(一种RNA病毒 病毒)
(四)艾滋病
病毒分布: 病毒分布: 艾滋病患者和携带者的血液、精液、 艾滋病患者和携带者的血液、精液、 唾液、泪液、尿液和乳汁中 唾液、泪液、
(四)艾滋病
致病机理: 致病机理: 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 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 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 特别是能够侵入T细胞, 特别是能够侵入T细胞,使T细胞大 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 量死亡, 能,对病原体及多种疾病的易感性 增加而致人死亡。 增加而致人死亡。
练 习
4)下列疾病中,不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 B ) 下列疾病中,不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湿疹 C、类风湿性关节炎 D、风湿性心脏病
练 习
5)生活中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人最可能因下 生活中在不知情的情况下, 列的哪一种方式感染艾滋病病毒( 列的哪一种方式感染艾滋病病毒( D ) A、与病毒携带者握手 B、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的而又未经严格 消毒的餐具 C、住旅店时,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的而 住旅店时, 又未及时更换的被褥 D、洗牙或补牙时,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 洗牙或补牙时, 的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器械
(二)自身免疫病
举例: 举例: 1)风湿性心脏病 2)类风湿关节炎 3)系统性红斑狼疮
(二)自身免疫病
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 酿脓链球菌
入侵 进攻
抗体
进攻
酿脓链球菌 表面的一种 抗原决定簇
相似
心脏瓣膜上 的一种物质 表面结构 心脏受损 风湿性心脏病
(三)免疫缺陷症
概念: 概念: 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 缺乏而 免疫功能不足或 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 引起的疾病,叫免疫缺陷症。 引起的疾病,叫免疫缺陷症。 类型: 类型: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由遗传引起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由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
四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引起: 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引起: 1)过敏反应 2)自身免疫病 3)免疫缺陷症等
二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太原十二中 刘君
(一)过敏反应
概念: 概念: 指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 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特点: 特点: 1)、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1)、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2)、一般不具破坏性; 2)、一般不具破坏性; 3)、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3)、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练 习
6)为什么室内尘土会使某些人产生过敏反应? 为什么室内尘土会使某些人产生过敏反应? 因为室内尘土是霉菌、 因为室内尘土是霉菌、人和动物的皮 纤维等的混合物, 屑、螨、纤维等的混合物,是重要的过敏 原之一,所以会使某些人产生过敏反应。 原之一,所以会使某些人产生过敏反应。
练 习
7)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所产生的免疫反应, 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所产生的免疫反应, 对人体都是有利的吗?为什么? 对人体都是有利的吗?为什么? 人体所具有的免疫功能, 人体所具有的免疫功能,使机体能够识 自己” 排除“异己” 别“自己”、排除“异己”,维持内环境的 平衡和稳定, 平衡和稳定,所以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所产 生的免疫反应,对人体的有利的。 生的免疫反应,对人体的有利的。 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所产生的免疫反应, 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所产生的免疫反应, 对人体也会有不利的影响。 对人体也会有不利的影响。如:在器官移植 中,受者的免疫系统对供者器官所发生的免 疫排斥反应,不利于移植器官的存活, 疫排斥反应,不利于移植器官的存活,因此 对人体是不利的。 对人体是不利的。
五 免疫学的应用
免疫预防: 免疫预防:
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 利用人工制备的各种免疫制剂使个人 和人群产生对疾病的特异性免疫。 和人群产生对疾病的特异性免疫。
自动免疫 免疫用的 生物制品 被动免疫 菌苗: 如伤寒菌苗、卡介苗 菌苗: 如伤寒菌苗、 疫苗: 如乙脑疫苗、 疫苗: 如乙脑疫苗、牛痘苗 类毒素:如白喉、 类毒素:如白喉、破伤风类毒素 免疫血清: 如白喉抗毒素 免疫血清: 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 如丙种球蛋白
五 免疫学的应用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
是指通过对人体输入抗体、胸腺素、淋巴 是指通过对人体输入抗体、胸腺素、 因子或某些药物等,调整病人的免疫功能, 因子或某些药物等,调整病人的免疫功能, 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例:注射含多种抗体的健康人的血清 ---—提高抗感染能力; ---—提高抗感染能力; 胸腺素 ---— ---—治疗细胞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的患者
(四)艾滋病
艾滋病感染阶段: 艾滋病感染阶段: 2)无症状期: 无症状期: 约占从感染到死亡整个过程的80% 约占从感染到死亡整个过程的80% 时间,这时的病人被叫作HIV携带者, HIV携带者 时间,这时的病人被叫作HIV携带者, 表面上大多数感染者与正常人没有区别, 表面上大多数感染者与正常人没有区别, 只是其体内的免疫系统正在与病毒进行 着无形的斗争。 着无形的斗争。感染者的无症状期持续 的时间可长可短,少则为2年,多的可 的时间可长可短,少则为2 20年 达20年。
(四)艾滋病
致病机理: 致病机理:
HIV(蓝色 HIV(蓝色) 蓝色) 攻击T 攻击T细胞
(四)艾滋病
艾滋病感染阶段: 艾滋病感染阶段: 一个健康人从感染上艾滋病毒(HIV) 一个健康人从感染上艾滋病毒(HIV) 到死亡,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到死亡,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HIV急性感染期 HIV急性感染期 2)无症状期 3)症状期
(四)艾滋病
艾滋病感染阶段: 艾滋病感染阶段: 1)HIV急性感染期: HIV急性感染期: 急性感染期 感染后,少部分感染者会出现类似 感染后, 流行性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咽喉炎、 流行性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咽喉炎、 皮疹、淋巴结肿大等, 个星期内, 皮疹、淋巴结肿大等,在2一3个星期内, 这些症状会自然消失。 这些症状会自然消失。
五 免疫学的应用
特异性免疫的类型: 特异性免疫的类型:
自动免疫 获得抗原) (获得抗原) 人工自动免疫 :对机体进行菌苗、疫苗、 对机体进行菌苗、疫苗、 类毒素的预防接种, 类毒素的预防接种,使其 产生特异性免疫力。 产生特异性免疫力。 通过胎盘、初乳, 被动免疫 自然被动免疫 :通过胎盘、初乳,将抗 传递给胎儿。 体传递给胎儿。 获得抗体) (获得抗体) 对机体输入免疫血清( 人工被动免疫 :对机体输入免疫血清(含 特异性抗体 抗体) 特异性抗体)等,使其获得 一定免疫力。 一定免疫力。 自然自动免疫 :患者患过传染病或隐性 感染后自然产生了免疫力。 感染后自然产生了免疫力。
(四)艾滋病
概念 艾滋病病毒 病毒分布 致病机理 艾滋病感染阶段 传播途径 预防措施
(四)艾滋病
概念: 概念: 艾滋病(AIDS)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 病毒(HIV,俗称艾滋病病毒) 病毒(HIV,俗称艾滋病病毒)引起的获 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AIDS: : HIV: : Acquired(获得的) Human(人类) (获得的) (人类) Immune(免疫力) Immunodeficiency(免疫力缺乏) (免疫力) (免疫力缺乏) Deficiency(缺乏) Virus(病毒) (缺乏) (病毒) Syndrome(症) (
练 习
1)人受到过敏原刺激后,都会发生过敏反应。 人受到过敏原刺激后,都会发生过敏反应。 ( ×) 2)艾滋病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最严重的疾病。 艾滋病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最严重的疾病。 (√ ) 3)在器官移植中,只要供者与受者的主要 HLA有一半以上相同 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就不会引起排斥反应 有一半以上相同, 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