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考点梳理及解题技巧

合集下载

第04讲 文本信息的筛选、整合和概括(讲义)(解析版)

第04讲  文本信息的筛选、整合和概括(讲义)(解析版)

第04讲文本信息的筛选、整合和概括目录文本信息的筛选、整合和概括筛选,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阅读目的取舍信息的思维活动,捕捉和选取有效的、符合阅读目的的重要的语句,体会有关语句的隐含信息,舍弃无关紧要的内容。

整合,就是将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整理、综合、转换的过程。

“筛选并整合”:一是指能够辨别材料中信息的正误;二是指能够从文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有关语句,进行简单表述。

筛选信息的前提是审清题目要求,筛选出的信息要与题目相关;而整合信息则要对筛选出的信息进行分类集中,重新组合,粗略概括。

概括:“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包含概括段落中心、归纳内容要点、概括全文中心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其中,分析理解是基础,综合归纳是核心,概括表达是关键。

信息类阅读试题关于文本信息的筛选、整合和概括,可以在选择题中出现,也可以在主观试题中出现。

试题形式灵活多样,这种考点的试题,一般出现在选择题和简答试题中,这是考查学生概括信息的能力,要有对信息进行筛选和整合的能力。

概括信息筛选整合信息实战技法整合信息题型一概括内容所谓“重要概念”,就是指含义丰富深刻,能够蕴含文章主题思想,能够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概念,一般涉及以下三点:①根据上下文推断含义深刻的概念;②根据上下文把握重要概念的语境义;③根据作者的观点理解重要概念的隐含义。

新高考现代文阅读Ⅰ,往往考查对“重要概念”内涵、属性和外延的理解。

此类题的阅读材料多为科普文。

【教材实例】阅读统编版教材选择性必修下第13课《宇宙的边疆》,从宇宙、行星系、恒星、太阳系、地球这几个说明对象中任选一个感兴趣的进行分析,找出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并给它下定义。

【关联高考】[解析]下定义时应注意其“类属”和“特征”。

首先应明确历史地理学是一个学科。

然后根据材料梳理出它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特征、时代等要素,将其组合成一句完整的话语。

回答本题时还应注意不能将其与“沿革地理”混淆。

[参考答案]①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分支学科,②具有时空结合的特征,③以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的产生、形成及其演化的过程为研究对象,④探寻这些现象产生、形成及其演化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现代文阅读怎样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现代文阅读怎样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现代文阅读怎样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现代文阅读怎样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筛选信息”是获取信息的第一步。

从应考的角度来说,就是根据试题的要求,淘汰非相关的信息,挑选合乎要求的有关信息。

“整合信息”是获取信息的第二步,从应考的角度看,就是根据试题的要求,经过“筛选”之后,去粗存精,披沙拣金,综合、归纳、概括相关信息,使之符合检测的目的要求。

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应该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只要抓住了主要内容,筛选和整合信息才会心中有数。

2.依据题目要求,从考题要求出发,明确筛选信息的标准。

试题简单的,可直接摘录文中重要词语作答;试题涉及范围大、干扰信息多时,就应该采用对比、求同的方法,分清信息的主次,根据考题的要求,把有效信息加以概括提炼出来。

3.掌握解答这类试题的常用技巧。

(1)根据语言标志获取相关信息。

如标题、序词、注释、表总提或对照的词语。

(2)根据反复、照应确认重要信息。

反复、照应一般是为了强调某个内容。

(3)采用抽出关键词句的方法获取信息。

找到关键性词语或句
第 1 页共2 页
子,就得到了相关信息。

(4)根据命题要求或者题目暗示来筛选或获取信息。

(5)抓住能反映概念本质特征的词语来获取信息。

【现代文阅读怎样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终于写完毕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第 2 页共2 页。

中考现代阅读考点四筛选和整合信息

中考现代阅读考点四筛选和整合信息

筛选和整合信息【考点透析】《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的性质作了新的定位:“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可见阅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辨别、筛选有效信息的过程。

所谓“筛选与整合”,就是按照考题设定的阅读目的对文章进行分析,准确、快速、有效地获取命题所要求的相关信息,并能做出正确的认知和加工处理。

中考中现代文阅读题考查筛选和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要求考生能够准确、快速、有效地过滤次要信息,筛选主要信息,压缩有用信息;使无序信息条理化,使隐性信息显性化;把信息重新组合加工,衍生出新的信息。

命题的思路上,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根据阅读目的的需要,筛选出有关的词语、句子或其他语言材料;②窥测出题意图,筛选题干中的重要信息,再根据题干要求筛选出重要信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④筛选某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或依据,筛选某一问题的具体表现,这是考查的重点。

【例题1】(2011·江西省)方寸田园方寸田园文/琦君一位文友自美归来,与朋友们畅叙离情以后,就悄悄地回到乡间自己经营的三间小屋中,读书译作,静静地度过农历新年。

她可说真懂得众人皆忙我独闲的诀窍。

难怪另一位文友欣羡地说:“真希望什么时候也有个田园可归。

但又觉得自己仍不够那份淡泊,俗愿尚多,大概没有那种福份。

”玲珑的三间小屋隐藏在碧树果林之中,满眼的绿水青山,满耳的松风鸟语,整天里不必看时钟,散步累了就坐在瓜棚下看书,手倦抛书,就可以睡一大半天。

太阳、月亮、星星,轮流与你默默相对,这份隔绝尘寰的幽静,确实令人神往。

但若没有朋友共处,会不会感到寂寞呢?且看小屋的主人,住不多久,就匆匆赶回十丈软红的台北市,一到就打电话找朋友再次“畅叙离情”。

可见田园的幽静,还是敌不过友情的温馨。

古代的隐士,在空谷中闻足音则喜。

因为“鸟语”终不及“人语”可以互通情愫。

陶渊明先生尽管嚷着“息交绝游”,但他在“乐琴书”之外,仍然要“悦亲戚之情话”。

考点一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考点一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考点一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自主学习】一、考情分析1.考纲要求“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属于现代文阅读能力层级中“分析综合”能力的重要内容,能力层级为C级。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按照考题要求从文中寻找出符合要求的信息,即把符合考题要求的字、词、句等语言材料筛选出来并加以整理合成。

所谓“信息”,是指作者在文中所阐述或传达的读者未知的知识、内容、事实、理论、观点或设想等。

所谓“筛选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所谓“整合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将文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处理。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一般侧重于对文章中重要信息的辨别、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主要是指文章中介绍的最新知识以及对这些知识进行阐释的语言材料、作者的观点等。

为此,在阅读时就要把注意力放在文章的重要内容上。

一段或一篇文章的重要内容包括:①文章中的基本概念和最新知识。

这是一篇科技文章的主要价值所在,也是阅读中首先要关注的地方。

②对重要概念、知识进行阐释的语句和相关材料(资料)。

现代科技文章,不仅提出反映信息的概念,而且还在文章中对这些相关概念和研究结论进行解说、分析与阐释。

③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以及含义较深、比较难懂的句子等。

2.命题方式:这道试题出现一般出现在实用文阅读的第一道题,考题考题形式多为选择题,通常为五选二,要求梳理筛选出相关信息,辨析并判断信息的正误理解。

有的要求从五个选项中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两项,有的选项要选最佳两项,而非正误选择。

值得关注的是: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试题,将适当增加难度,采用主观表述题的形式,突出综合的成分,要求考生经过分析提炼概括后才能得出答案。

由选择题向表述题转化。

在表述题中,“筛选与整合”主要是根据一定的内容要求获取相关的信息要点,并再通过语言转换达到信息的重组;在选择题中,主要是通过对芜杂的信息材料的比较甄别,来检验阅读理解的正确与否。

学案7:.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学案7:.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考点穿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2020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必考内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包含两层内容:筛选文中的信息;整合文中的信息。

按照思维的一般规律,应是先筛选,然后整合。

所谓“筛选”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来区分信息的有无、主次、轻重,去粗取精,去次留主,通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

所谓“整合”是指把筛选出来的有用的语言材料按题干要求进行分类,用准确的语言对加工过的信息进行描述或总结概述。

“信息”是指作者通过阅读得到的知识、内容、事实、理论、观点或设想等。

“文中的信息”主要是指文章中介绍的最新知识以及对这些知识进行阐释的语言材料、作者的观点等。

可以是知识、消息、情报或代表某些信息的词语、符号、数据、图形等;也可以是能够体现作者写作意图的形式和手法,如文章的结构、语言、修辞和表现手法或表达技巧等。

主要是指:文章中的基本概念和最新知识;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和阐述;有力反映作者的观点、集中表现文章主旨的内容。

往往表现为文中现成的词语、句子,或者是隐藏在语句里面的深层含义,闪烁在字里行间的隐含的意义。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就是对文章进行有一定阅读目的的分析,按照要求从文中寻找出符合要求的信息,即把符合要求的字、词、句等语言材料选出来。

筛选,即确定对象,针对题干中的要求对照语言材料进行搜索,查找对应的信息源,是在阅读过程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在答题中是去伪存真的过程,辨析正误;整合,即“调整组合”,是将提取出来的零散的信息,按要求分类,经过加工,形成比较系统的内容的认知的过程。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基本要求是准确、全面。

题型主要是单项选择,有些是简答。

论述中的新发现、新情况、新知识,就是新信息。

这个获取的过程,就是筛选、整合的过程。

要对文中的信息进行分类,区分重要、次要的信息;要对这些信息归类,理清关系,如同一、包容、从属、并列关系等等。

特别要注意隐含的信息的辨识,并能将其明示化。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信息类文本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信息类文本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考点讲解“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重点考查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

重要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观点,以及最能表达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

所谓“筛选信息”,是指从纷繁的语言材料中找出信息,提取主要信息,筛掉次要信息。

所谓“整合信息”,是根据试题的要求,对筛选出来的信息源进行分类集中,重新组合。

着力考查点:通常是与分析、概括相结合,试题选项涉及的信息区间跨度相对较大,并不仅局限于某一自然段,而常常是涵盖多个自然段。

【设问形式】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下列各项,属于(不属于)分析“×××”原因(根据)的一项是3.下列表述的内容,不属于“×××”的一项是【答题步骤】第一步,分析题干。

必须把握题干信息,筛选信息题往往考查的是选项的所答是否合乎题干的所问,如果选项所答非所问,那么肯定是错误选项。

第二步,确定区间。

正确理解文意和题意,确定筛选范围,即检索相关的信息区域,按照考题要求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内容,然后再对诸多信息进行检视。

第三步,细心比照。

信息有显性信息,也有隐性信息;有文章中的真实信息,也有命题者命制的作为错误选项的“虚假信息”。

要反复认真分析比较,去伪存真,作出正确的判断。

【解题技巧】“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很明显有两个步骤,一是筛选,一是整合。

筛选就是根据题干信息筛选出答题的有效信息,整合并不是简单的列举合并,而应该是有机结合,这样才能选出正确选项。

对于该考点的训练,可参考如下步骤:1.整体把握全文,审清题干及选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

具体来说,信息类文本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

题干及选项是问题关键所在,答题时必须弄清楚提供的相关解题信息。

2.题文比照阅读,勾画重点信息。

信息筛选的依据主要是题干和文本。

专题二十四现代文阅读之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专题二十四现代文阅读之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专题二十四现代文阅读之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高考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选择题选项陷阱设置方法一、明确客观选择题考查内容及命题特征选择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筛选”就是要按照题目要求准确地锁定信息段,获取所要求的信息;“整合”就是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将筛选所得的信息做出正确认知,把握个材料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综合或重组。

做选择题题时可分“索检原文→比对选项→作出判断”三步走。

根据选项内容回到原文中找出信息来源区域(即索检原文)一般不难,关键在于与选项进行比对作出判断上,这一步说白了就是能不能判断出选项中改变了说法与原文表意是否一致。

命题总特征:此类题目是在玩文字游戏,命题者改造原文设置错部分定语或状语(复句的部分分句),从而改变句意。

二、设误的常用六种方法:1.删:删减。

删除句子而改变句意。

最常见的是删减定语、状语,修饰成分的删减就意味着语义的改变,有可能是内容的扩大,也有可能是对内容的曲解。

2.添:添加定语或状语,造成对内容的曲解。

3.调:调换。

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改变句意。

4.改:改变说法,或换用别的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

比如因果颠倒、主客体颠倒、部分涵盖全体、整体替代局部、现实代替猜测……5.漏:遗漏。

看似是保留原文词句,但结合题干来看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有意漏掉了另一方面。

这种选项有很大迷惑性,须多加留意。

6.凑:拼凑。

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或者将望文生义的几个义项强加进去,干扰判断。

注:正确选项多采用句式互换、同义词替代的方式。

科技文阅读题干扰项的设置方法例说2011-02-08 17:59科技文阅读试题是每年高考的一道必考题,学生在解答此类试题时,往往摸不着头脑,得分率偏低。

其实,解答科技文阅读试题可以从排除干扰项(即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选项)入手,而要寻找出干扰项,就得了解干扰项的设置方法。

一般而言,命题者设置干扰项主要是在概念、判断、推理上做文章,其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下面结合2006年高考试题分别作解说。

04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考点梳理及解题技巧

04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考点梳理及解题技巧

04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考点梳理及解题技巧主标题: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考点梳理及解题技巧副标题:明确考点内容,探究解题技巧,注意试题中的一些特殊情况。

关键词:考点梳理,解题技巧难度:2重要程度:3内容:【考点梳理】“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按照题目要求从文中找出与之符合的信息,即把符合题目要求的字、词、句等筛选出来并加以整理。

本考点一般包括两个方面:1.能够对照材料辨别题中信息的正误。

2.能够筛选出与题目有关的语句,并进行简要的综合陈述。

【解题技巧】一、审清题意,确定范围正确理解文意和题意,确定筛选范围,即检索相关的信息区域,按照考题要求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内容,然后再对诸多信息进行筛选。

在筛选信息时,考生要有目标意识,即在读文章时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路。

二、借助标志,抓住关键1.从文章的基本概念中获取信息。

一般论述类文本总是要运用概念的。

文中的基本概念的含意就是文章的重要信息所在。

2.在筛选中,要善于借助信息标志,抓住关键性词语,如关联词语、表顺序的词语、指代性词语、插入性词语等。

3.从重要的句子中获取信息。

这里说的重要句子主要是指集中表述作者观点态度、介绍某种情况,或集中反映文章主旨的句子;也指那些结构复杂、信息量大的句子。

这类句子如首括句、总结句、过渡句、呼应句、设问句、反问句等,一般都有比较明显的标志。

4.从运用的材料中获取信息。

文中运用的材料总是明示着或隐含着一定的信息。

把它提取出来,是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

三、认真比较,去伪存真文中信息有显性信息,也有隐性信息;题干信息有文章中的真实信息,也有命题者编拟的作为错误选项的虚假信息。

考生要反复认真地分析比较,去伪存真,对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

考生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1.同一信息:文章往往在表述同一内容时会变换不同的说法,但这些不同说法体现的信息是一样的;或者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故意变换一种说法,其实这种说法和文本中的说法是一个意思。

判断信息是否同一是整合信息的一个难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标题: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考点梳理及解题技巧
副标题:明确考点内容,探究解题技巧,注意试题中的一些特殊情况。

关键词:考点梳理,解题技巧
难度:2
重要程度:3
内容:
【考点梳理】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按照题目要求从文中找出与之符合的信息,即把符合题目要求的字、词、句等筛选出来并加以整理。

本考点一般包括两个方面:
1.能够对照材料辨别题中信息的正误。

2.能够筛选出与题目有关的语句,并进行简要的综合陈述。

【解题技巧】
一、审清题意,确定范围
正确理解文意和题意,确定筛选范围,即检索相关的信息区域,按照考题要求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内容,然后再对诸多信息进行筛选。

在筛选信息时,考生要有目标意识,即在读文章时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路。

二、借助标志,抓住关键
1.从文章的基本概念中获取信息。

一般论述类文本总是要运用概念的。

文中的基本概念的含意就是文章的重要信息所在。

2.在筛选中,要善于借助信息标志,抓住关键性词语,如关联词语、表顺序的词语、指代性词语、插入性词语等。

3.从重要的句子中获取信息。

这里说的重要句子主要是指集中表述作者观点态度、介绍某种情况,或集中反映文章主旨的句子;也指那些结构复杂、信息量大的句子。

这类句子如首括句、总结句、过渡句、呼应句、设问句、反问句等,一般都有比较明显的标志。

4.从运用的材料中获取信息。

文中运用的材料总是明示着或隐含着一定的信息。

把它提取出来,是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

三、认真比较,去伪存真
文中信息有显性信息,也有隐性信息;题干信息有文章中的真实信息,也有命题者编拟的作为错误选项的虚假信息。

考生要反复认真地分析比较,去伪存真,对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

考生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同一信息:文章往往在表述同一内容时会变换不同的说法,但这些不同说法体现的信息是一样的;或者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故意变换一种说法,其实这种说法和文本中的说法是一个意思。

判断信息是否同一是整合信息的一个难点。

2.遥远信息:在一篇文章中,解说同一观点的材料可能不集中在同一段落或相邻的段落,可能相距较远;或能支持某观点的句子、名言、例子相距较远。

这些信息不聚集在一起,但解说的是同一观点。

3.潜在信息:“潜在”或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或是有隐含的话,亦即话外之音,如果离开具体的语境,该句就不再是这个意思了。

4.分散信息:有些重要的信息不一定集中在一个段落中,而是分散在文章的各个部分。

这些分散的信息组合在一起,恰恰说明某一个问题;或者某几句话组合起来,说明的是一个问题。

四、归纳整合,重组输出
文本信息有的分散在文本各段落之中,需要按照题目的要求进行分类合并,重组整合。

对此,考生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一是直接提取文中的信息。

这类题目的指向性明确,甚至注明了用文中的话回答,筛选的范围不大,因此难度较低。

二是从搜索到的有关信息中提取关键词句,再适当地加工整合,使答案简明扼要,准确到位。

三是在原文中找不到直接的答题信息,这就需要考生在理解文意后用自己的话对有关内容进行概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