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上学期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高三化学合格考知识点

高三化学合格考知识点

高三化学合格考知识点化学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高三学生参加合格考试是对他们学习成果的一次全面检验。

为了帮助高三学生复习化学知识点,以下将重点总结了高三化学合格考的知识点,供学生参考。

1. 化学基本概念1.1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与特征。

1.2 物质的分解与合成反应。

1.3 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基本概念及其电荷。

1.4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特点和应用。

1.5 常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

2. 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2.1 酸、碱与盐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

2.2 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2.3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特征及应用。

2.4 化学平衡的概念、条件及平衡常数的计算。

2.5 平衡常数与反应的热力学条件关系。

3. 化学计量与化学方程式3.1 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与摩尔质量的计算。

3.2 化学方程式及其配平方法。

3.3 摩尔反应系数和反应的摩尔计算。

3.4 气体摩尔体积与气体方程式。

4. 化学键和物质的性质4.1 化学键的概念和分类。

4.2 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特点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4.3 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特点和应用。

4.4 分子间力的分类与强度。

5. 酸碱与溶液5.1 酸、碱和中性物质的概念及性质。

5.2 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及使用原则。

5.3 酸碱溶液的浓度计算。

5.4 酸度和碱度的计算及其调节。

5.5 溶液的稀释计算和溶解性规律。

6. 离子反应和电解质6.1 离子反应式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6.2 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及其应用。

6.3 电解质的分类与电离能力。

6.4 电解过程和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7. 化学能量变化与速率7.1 化学反应的焓变、焓变计算和焓变图。

7.2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7.3 平衡与非平衡态的速率关系。

7.4 化学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及其表达式。

8. 化学与生活、环境8.1 化学与生活中的应用。

8.2 化学延展到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8.3 环境保护中的化学问题与解决方案。

高三化学总复习第一讲

高三化学总复习第一讲

2、元素含量:
地壳中前五位元素的质量分数,O﹥Si ﹥ Al ﹥ Fe ﹥ Ca
3、元素存在的状态:
①游离态:只存在单质中,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单质。
在室温下:以气态存在的单质共11种, N2、O2、H2、F2、 Cl2、He、Ne、Ar、Kr、Xe、Rn 以液态存在的二种, Br2、Hg(金属) ②化合态:只存在化合物中,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合物
化合物的其他分类
共价化合物 按结构 离子化合物 化 合 物 一定含有离子键; 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
电解质 酸、碱、大多数盐和金属氧化物 按电离 与 否
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自身发生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
无机化合物
按含碳 与 否
有机化合物
1、定义:
(一)元素
(1)元素 (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 (2)核素 (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中子数的一种原子) (3)同位素 (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种元素不同 原子之间的互称) 自然界大多数元素都有同位素(C、H、O、Cl) 天然存在的元素里,各种同位素所占原子个数比(丰度) 为一定值。 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它的各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 质量,乘以其所占的原子百分率之和。 M=M1· a1%+M2· a2%+......+Mn· an% 辨析:四“同”的比较(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 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一、物质的组成
二、物质的分类
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一、物质的组成
宏观角度
由元素组成 分子
物 质
微观角度
由微粒
原子 构成 离子

高三化学 新教材 新理念 新设计总复习指导(理科)第一单元 基本概念原理(一)

高三化学 新教材 新理念 新设计总复习指导(理科)第一单元 基本概念原理(一)

第一单元基本概念原理(一)【复习建议】化学基本概念是从大量化学现象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包括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化学用语、化学常用计量、化学反应类型和溶液等概念。

化学基本概念帮助我们认识物质和化学反应,掌握其中的规律,并且能够用化学专有的方式表示物质和化学反应。

在进行化学基本概念的复习时,应注意几下几点:1.注意概念的准确性。

不仅要做到能够准确的表述概念,还要掌握概念的外延和内涵,掌握它的适用范围。

2.建立系统的概念体系。

化学基本概念较多,许多相近相似的概念容易混淆,只有建立系统的概念体系,才有利于掌握不同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3.化学用语书写的规范性。

不仅要了解各种化学用语的含义,同时要能够熟练使用各种化学用语进行相关问题的表达,注意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4.要有应用的意识。

单纯的记忆概念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和具体的物质和问题情境结合,学会应用化学基本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真正掌握化学基本概念。

学习本单元内容要求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了解清晰,需要通过对比、整理和归纳的方法进行学习,并且在以后各个专题的复习过程中加深理解。

专题一物质分类与物质结构(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课标要求】1.知道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的发展趋势。

2.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合成新物质的一门科学;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

3.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4.认识实验、假说、模型、比较、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知识梳理】一、物质的组成1.从宏观上说,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区别元素种类的依据是原子的核电荷数。

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元素可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

元素周期表中所列已知元素有112种,其中稳定的约有80种,其余的都是不稳定的,或称为放射性元素。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化学基本概念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化学基本概念

第1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点1 物质的组成1.元素——宏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宏观组成。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统称。

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因为微粒的含义要比原子广泛。

2.分子、原子、离子——微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微观构成。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3)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基:中性原子团)3.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考点二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比较:(1)特征:有无新物质生成(2)本质:有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3)现象:物理变化→大小、形状、状态改变化学变化→发光、发热、变色、析出沉淀等(4)典型实例:物理变化:⑴升华 ⑵萃取 ⑶分液 ⑷蒸馏(分馏) ⑸吸附 ⑹渗析 ⑺盐析⑻胶体聚沉 ⑼电泳 ⑽金属导电 (11)焰色反应 (12)电离等化学变化:⑴风化 ⑵裂化 ⑶硫化 ⑷老化 ⑸炭化 ⑹干馏 ⑺脱水 ⑻蛋白质变性 ⑼水解 ⑽同素异形体互变 (11)电解 (12)熔融盐导电(13)电解质溶液导电 (14)水泥硬化等。

[例2](2008·广东中山)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千锤万出凿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C.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解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涉及到物质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千锤万出凿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是指石灰石(CaCO 3)受热分解,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C考点三 物质的分类1.物质的树状分类:混合物化合物 氧化物氢化物 酸、碱 盐 类: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复盐 纯净物 物质单质: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包括稀有气体) 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不成盐氧化物 过氧化物第2讲 化学用语考点一 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用语1.元素符号:人们确定了一套符号来表示各种元素,这种符号叫做元素符号。

化学基本概念 第一讲 化学计量 (第二课时)

化学基本概念 第一讲 化学计量 (第二课时)

2015—高三化学02 班级: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评价:_____ 12015秋高三化学我规范,我行动。

我成长,我快乐!课型:复习 上课时间: 月 日 第 周 主备人:初立奇 审核人:初立奇2发展学生个性,追求教育品质!常见计算类型: 例1、普通关系分析计算 【思维点拨】找关系,做假设将VL 含有MgSO 4和K 2SO 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1份加入含有a mol 的NaOH 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 mol 的BaCl 2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K +的浓度为例2、气体溶于水的计算将标况下VLNH 3溶于1L 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cm 3,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例3、换算计算【思维点拨】设分母,套定义某溶液的质量分数浓度为w ,溶液的摩尔质量为M ,密度为ρg/cm 3 ,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 为多少?溶解度为多少?【达标检测】1、相对分子质量为M 的某物质在室温下的溶解度为Sg ,此时测得饱和溶液的密度为ρ g/cm 3。

则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 mol/LB 、 mol/LC 、 mol/LD 、 mol/L2、将标准状况下的a L HCl (气)溶于1000g 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b g/cm 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L mol a/4.22 B 、L mol ab/224002015—高三化学02 班级: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评价:_____ 32015秋高三化学我规范,我行动。

我成长,我快乐!C、Lmolaab/5.3622400+D、Lmolaab/5.36224001000+选3、已知98%的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则49% 的H2SO4物质的量浓度是()A、大于9.2mol/LB、等于9.2mol/LC、小于9.2mol/LD、不能确定【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第一部分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高中化学第一部分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高三化学第一部分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教材分析]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是化学知识的基础,是从大量的化学现象和化学事实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是化学现象的本质,它对学习元素及化合物知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能否准确、深刻地理解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注意分析这些内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形成体系,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是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 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涵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 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 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 以白磷、红磷为例,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5) 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2. 化学用语(1) 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2) 理解化合价的涵义。

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并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 掌握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4) 理解质量守衡定律的涵义。

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电极反应式。

3.化学中常用计量(1) 理解原子量、分子量的涵义。

(2) 掌握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的涵义。

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

4. 化学反应基本类型(1) 掌握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

(2) 理解氧化和还原、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概念。

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能配平反应方程式。

5. 溶液了解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涵义。

(1) 了解溶液的组成和形成过程,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2) 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理解溶解度的概念。

理解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及溶解度曲线。

(3) 了解结晶、结晶水、结晶水合物、风化、潮解的概念。

高三化学有机化学知识框架

高三化学有机化学知识框架

高三化学有机化学知识框架第一部分基本概念1、有机化学:指研究含碳基本构成的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反应,又称碳化学。

2、碳原子:具有四面体形状的原子,有四个可以与其他原子进行化学键结的价电子。

3、碳链:有机分子中所有碳原子组成的稠密链。

4、碳环:由碳原子构成的圆环。

5、同构物:异构体之间具有一种相互转换关系的物质。

6、正:有机物中与其他分子之间具有正电荷的原子或组分,如铵离子、磷酸根离子等。

7、负:有机物中与其他分子之间具有负电荷的原子或组分,如碳酸根离子、氯离子等。

8、烃:一种只含C-H和C-C键的有机分子,含有不超过四个碳原子的极简分子。

第二部分化学属性1、有机物的溶解性:属于非电解质,它们溶解于极性溶剂,而不溶解于非极性溶剂。

2、有机物的稳定性:一般而言,单碳烃比双碳烃更稳定。

此外,三碳及以上碳原子连成的烃,会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变得更加稳定。

3、有机物的反应性:碳原子和氢原子分别在有机反应中形成单碳烃和热力学更稳定的物质,具有极强的反应性。

第三部分反应类型1、加成反应:在有机(和无机)化学中称为延伸反应或有机基团杂质化反应,是指碳碳键和碳氢键在较低温度下反应而形成的反应。

2、氧化反应:指在反应物中添加氧原子,使有机分子内的氢原子除去,形成复杂的有机物质的反应。

3、水解反应:指在化学反应中,有机物质吸收一定量的水,形成氢氧酸离子或水分解物离子的反应,一般是由C-C或C-H键分解而来。

4、伴环反应:是指产物中存在环状有机物的反应,常常是由C=C碳碳双键分裂而来的反应。

第四部分总结有机化学是一门研究带有碳基和氢基的化合物性质和反应的化学学科。

有机物具有非电解质溶解性,稳定性,反应性,常见的有机反应有加成反应、氧化反应、水解反应、伴环反应等。

高三化学考试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五篇

高三化学考试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五篇

高三化学考试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五篇摘要:本文将会介绍高三化学考试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五篇,其中包括了化学的基础概念、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化学分析等五大部分。

在每篇文章中,我们将会列举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帮助读者更加深入了解这些知识点。

一、化学的基础概念化学的基础概念是化学学科的根基,对于学生掌握化学知识至关重要。

这一部分主要包括质量、物质、化学元素、化学化合物等知识点。

以下列举几个例子:1. 质量是物质的属性之一,它表示物质的惯性,可以用天平等设备测量。

通常使用g作为单位,1g等于0.001千克。

2. 化学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其原子中包含了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等组成部分。

化学元素的符号通常是由拉丁文或者英文字母组成的。

3. 化学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按照一定的比例组合而成的。

例如,二氧化碳(CO2)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按照1:2的比例组合而成的。

二、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是化学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它们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物质的构成和变化过程。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会介绍化学式、化学方程式、配位化合物等相关的知识点。

以下列举几个例子:1. 化学式是描述化学元素存在于化合物中相对比例关系的表达式。

比如,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水的化学式为H2O。

2. 化学方程式描述了化学反应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例如,氢气和氧气进行反应生成水时,化学方程式为:2H2 + O2 →2H2O。

3. 配位化合物是由一个中心离子和周围配体通过氢键、均相或者不均相交换而形成的。

其一般的化学式为[MLn]m,其中M表示中心离子,L表示配体,n表示每个中心离子上配体的数量,m表示配合物中中心离子的数量。

三、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化学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反应,其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会介绍酸碱性的基本概念,酸碱指示剂、酸碱中和等相关的知识点。

以下列举几个例子:1. 酸是指能够释放出H+离子的物质,其性质包括有酸味、能够腐蚀金属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久,他们之间的几个来到孔乙己的屋子前,他们一脚把门踢开,大摇大摆地走了进去,当他们看见孔乙己时,就对他说:“你这个偷书贼,连我们家老爷的书也敢偷,快,跟我走!”孔乙己吓了 一跳,根本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可是,他只能低声说道:“且慢,且慢……”但那些家丁们没有理他,而是把他抬起,回丁府去了。另外的几位家丁早已帮孔乙己写好服辩,当他们看到孔乙己,就捏起他 的手在服辩上按了一个手印,以示承认了偷书。当这一切做完后,家丁你这浑蛋,上次打断你的腿,算是便宜了你, 如今又来偷,我看你是找死了!”孔乙己这才知道原来自己成了“替罪羔羊”他动也动不了,所以没有说话澄清。只听见丁举人又在骂:“哎呀呀!我在跟你说话呢,你听见没听见?!”孔乙己是听见 了,可是他没有力气去做任何反应。丁举人发怒了,道:“你这烂家伙,算是什么态度?!来人,给我打他50重棍,然后拉出去游街示众!”家丁们按吩咐做了,而孔乙己则无力反抗。之后,他被锁在 笼子里,身上挂着“偷书贼”三个大字,由一位家丁拉着笼子游街。众人们都站在街道两旁,他们看见了笼子里那想貌可笑的孔乙己,大家都哄笑起来:街道上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这几天,咸亨酒店里的短衣帮们都在谈论着丁家的事。听说丁家又不见了书,可是这次却没有捉到偷书的人。丁举人非常生气,下命令,要他的家丁们在3天内必须捉到这个偷书贼,不然,要重 罚。。 抗体 https:///
那些家丁都非常急,谁偷的书,大家连一点头绪都没有,何况要3天以内呢?正在大家都着急的时候,一位家丁有了主意,他把自己的主意说了出来,大家也都一致赞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