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学(总论)

合集下载

知识产权法总论考试大纲

知识产权法总论考试大纲

《知识产权法总论》(General Theories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考试大纲
一.课程编号:
二.课程类型:必修课
课程学时:32学时/2学分
适用专业:知识产权专业
先修课程:民法学
三.概述
1、考试目的: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检查学生学习本课程的情况。

2、考试基本要求:
(1)知识产权及知识产权法概论
理解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法及其特点等概念,掌握知识产权法基本原则、性质,熟悉其外延;会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的加以理解。

理解知识产权的定义、特点、性质,掌握其本质。

(2)知识产权的客体、权能、效力与分类体系
掌握知识财产的概念,理解其特点、本质及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了解知识产权的权能现状,理解其理论探析,掌握核心权能。

理解知识产权的效力,并能运用来分析现实问题。

掌握知识产权的分类体系。

( 3)知识产权的变动
理解知识产权的变动模式,掌握其取得方式等。

理解和运用知识产权的行使。

(4)知识产权的限制、滥用与侵权救济
掌握知识产权的限制制度,理解其正当性。

掌握知识产权滥用的表现和克服办法。

理解知识产权侵权的类型与表现,掌握其救济制度。

3、考试形式:闭卷
四.考试内容及范围
1)知识产权法的概念、特点、渊源、效力与基本原则。

2)知识财产的概念、特点、本质及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3)知识产权的权能、效力、行使、分类体系、变动、限制与滥用、侵权与救济。

五.考试对象
所有必修本课程的学生。

《知识产权法学》总论习题及答案

《知识产权法学》总论习题及答案

《知识产权法学》总论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就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而言,具有法定保护期的限制是其一个基本特征,但并非知识产权中每一项财产权都具有时间限制。

根据知识产权法的有关规定,正确的说法是()。

A、厂商名称权、商业秘密权、商标权均有法定保护期限B、厂商名称权、商标权有法定保护期限,商业秘密权无法定保护期限C、厂商名称权、商业秘密权和商标权均无法定保护期限D、厂商名称权、商业秘密权无法定保护期限,商标权有法定保护期限2、以下诸选项中不属于知识产权范围的是()。

A.经营权 B.产地标记权; C.商号权 D.商业秘密权。

3、知识产权具有时间性的特点,但下列各项知识产权中,( )不具有法定的时间限制。

A、著作权B、商标权C、专利权D、商业秘密权4、关于知识产权,以下不正确的说法是()。

A、知识产权的客体是无形的B、知识产权有人身权与财产权的属性C、知识产权是一种民事权利D、知识产权仅保护创造性智力成果二、多项选择题1、在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中,自然人(包括特殊自然人主体)可以享有的权利有()。

A、著作权B、原产地名称权C、专利权D、动植物品种权E、商标权2、知识产权法调整智力成果、商业标志和其他信息的( ABD)关系。

A、归属B、利用C、创造D、交换3、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有( )。

A、客体无形性B、专有性C、地域性D、时间性4、知识产权的范围除包括著作权,邻接权、商标权、专利权外,还包括( )。

A、商号权B、商业秘密权C、产地标记权D、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E、反不正当竞争权三、判断改错题1、所有的信息都能成为知识产权保护的对象。

()2、知识产权都具有财产权和人身权双重属性。

()四、辨析题1、创造性智力成果与非创造性智力成果2、创造性智力成果与工商业标志五、简答题1、简述知识产权的特征。

2、知识产权的性质3、知识产权的对象六、论述题1、试述现代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作用。

2、试述知识产权与其他民事权利的关系。

知识产权法律基础第一章知识产权法概论

知识产权法律基础第一章知识产权法概论

知识产权法律基础第一章知识产权法概论知识产权法是指对与人类创造的智力成果相关的权利进行保护和调整
的法律规范体系。

知识产权是一种由法律授予的权利,以保护创新、创造
和发明所产生的智力产权。

知识产权的核心目标是鼓励创新和创造,促进
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知识产权包括多个领域,如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版权等。

每个
领域都有各自的法律规范和特点。

专利权是对发明者为实现技术进步而创造的技术解决方案的一种专有
权利。

通过专利权的保护,发明者可以获得一定期限内的市场独占权,使
其能够获得经济利益并获得技术投资回报。

知识产权法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也要依法平衡各方的利益。

例如,在专利法中,除了对发明者的专利权进行保护,还对公众的使用权、竞争
权等进行限制。

在著作权法中,除了对著作权人的权利进行保护,还对公
众的合理使用权、学术研究权等进行保护。

总之,知识产权法是重要的法律领域,涉及到各种知识产权的保护和
调整。

它在促进创新和创造、推动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知识产权法学总论

知识产权法学总论

专题一 知识产权概念、性质及法律地位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 学界对知识产权概念的争议: 吴汉东:广、狭义之分 广义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是人 们对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 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 狭义的知识产权,即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产 权,应包括著作权(含邻接权)、专利权、商标 权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从三个案例说起
案例之三:导演王庸诉央视侵犯著作权案
从三个案例说起
案例之三:导演王庸诉央视侵犯著作权案
曾执导过《白毛女》、《刘三姐》、《江姐》等 话剧和歌剧的导演王庸状告朱正本、中央电视台等三 名被告在使用歌曲《十送红军》过程中侵犯了他的著 作权,海淀法院一审判决驳回了他的起诉。
法院认定,《十送红军》曲是以《长歌》作为改编 的基本母体的。王庸虽然根据《长歌》改编了《十送 红军》曲,但不能因此禁止朱正本等其他社会成员继 续利用《长歌》这一民歌艺术财富进行改编加工,以 形成新的改编作品。故驳回王庸对朱正本、中央电视 台、王云之构成侵权的诉讼请求。
目录
第一编 知识产权总论
前言 专题一 知识产权概念、性质及法律地位 专题二 知识产权的对象、制度和定位
前言
在网络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总量呈几何级数 增长,知识的创造在推动经济和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着 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将一切来自知识活动领域的权利概括为“知识产 权”。
我国台湾地区则把知识产权称为“智慧财产权”。
苹果与三星的专利大战
8
iPhone iPad
及 和 的 商 业 外 观 。
8
设 计 专 利 、 件 商 标 专 利 , 以
7
件 实 用 新 型 专 利 、 件 外 观
4

知识产权法研究生考试之1——《知识产权法总论》考试范围

知识产权法研究生考试之1——《知识产权法总论》考试范围

知识产权法研究生考试之——
《知识产权法总论》考试范围
一、考查目的
《知识产权法总论》作为知识产权法学专业的核心学位课程,主要侧重于考查学生对知识产权的概念与范围、知识产权法的地位与作用等有关知识点的掌握、理解与运用情况。

二、考查要求
专题一、知识产权概论
1.掌握
知识产权的概念与范围、知识产权制度演变
2.理解
知识产权与商品化权等有关概念的区别
3.运用
可以判断知识产权客体的范围
专题二、知识产权法概述
1.掌握
知识产权法的概念、知识产权法的调整对象、知识产权法的渊源、知识产权法的地位与作用
2.理解
知识产权法的产生及发展的历史脉络
3.运用
可以充分论证知识产权法的作用
专题三、知识产权的侵权与救济
1.掌握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认定、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知识
产权侵权的法律救济途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诉讼程序
2.理解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的计算方式、我国知识产权法院的设立背景与发展历程
3.运用
可以判断知识产权诉讼案件的管辖法院
专题四、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的新趋势
1.掌握
知识产权制度的主要发展阶段及特点、当代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的新特点、知识产权制度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知识产权制度与商品经济发展的关系
2.理解
知识产权制度与当代政治、经济贸易的密切联系
3.运用
能够结合具体实例分析知识产权制度的国际化、一体化等新特点。

知识产权法教学大纲

知识产权法教学大纲

知识产权法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知识产权法是法学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等多个领域。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产权法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掌握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权利内容、保护期限等基本要素,并能够运用相关法律法规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程目标1、掌握知识产权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法律规范;2、理解知识产权法的国际规则和国内法规;3、学会分析、解决知识产权法的实际问题;4、培养创新意识和法律素养。

三、教学内容1、知识产权法总论:知识产权法的概念、性质、法律关系等基本问题;2、专利法:专利的申请、审查、保护等;3、著作权法:著作权的产生、内容、保护等;4、商标法:商标权的产生、内容、保护等;5、其他知识产权制度:如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植物新品种权等;6、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涉及TRIPS协议等。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理论知识,配合案例分析;2、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相关案例,提出解决方案;3、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知识产权保护机构,了解实际操作流程;4、模拟法庭:模拟知识产权案件审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法律素养。

五、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教材,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2、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提供在线答疑和资料下载;3、实验室资源:配备先进的法律实验室设备,进行模拟实验和数据六、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表现等给予平时成绩;2、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

知识产权法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专利法的保护范围?A.发明B.实用新型C.外观设计D.商标2、以下哪一项不是著作权的特征?A.专有性C.地域性D.时间性3、根据商标法,下列哪一项是无效的注册商标?A.与他人注册商标相似的商标B.侵犯他人著作权的商标C.不合符注册条件的商标D.未经许可使用的商标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行为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A.未经许可复制他人的作品B.未经许可表演他人的作品C.未经许可修改他人的作品D.未经许可发布他人的作品2、根据专利法,下列哪些情况会导致专利权的终止?A.专利权人主动放弃专利权B.专利权期满C.专利权人没有按照规定缴纳年费D.专利权人以非法的手段获取专利权三、判断题1、一旦获得了专利权,就可以永久地享有该权利。

知识产权讲义

知识产权讲义

《知识产权法学》教案第一编知识产权法总论第一章知识产权概述第一节知识产权的定义、分类、范围一、知识产权的定义(一)几种方式我国民法理论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称之为智力成果权,该术语最早出现于规范性的法律文件是在《民法通则》。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知识产权属于民事权利,是基于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

对于知识产权的概念,主要有如下几种表述方式:1.列举式这是国内外通常的做法,如传统知识产权包括工业产权和版权,或者将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统称为知识产权。

2.下定义这是国内教科书和学者最常用的方式。

具体的定义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如“智力成果说”,以郑成思教授为代表,“知识产权指的是人们可以就其智力创造的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又如刘春田教授认为“知识产权是基于创造性劳动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

张玉敏教授则认为“知识产权是民事主体所享有的支配创造性智力成果、商业标记以及其他具有商业价值的信息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

”3.完全列举知识产权包含的内容这是国际知识产权组织习惯采用的方式,后面在讲到知识产权范围的时候我们将详细介绍。

(二)本教材采用的定义知识产权是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

二、知识产权的分类(一)传统分类:工业产权和著作权工业产权包括专利权和商标权,著作权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被称为版权(二)智力成果类与商业标识类该分类将商标权、商号权独立出来,而将专利权著作权等都视为智力成果类的知识产权(三)人身性质类与财产性质类依知识产权是否有财产性内容将其进行分类,前者是知识产权人享有的人身权利或精神权利,后者是财产权利或经济权利。

从权利比重来看,财产类的知识产权远远大于人身性质类。

(四)其他分类三、知识产权的范围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揭示知识产权的外延。

正确认识知识产权的范围,有助于大家更具体、更感性地理解什么是知识产权。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知识产权的内涵在不断变化,外涵也日益扩大。

知识产权法 第一编 总论

知识产权法 第一编 总论

21
知识体系
知识产权法
著作权法
专利法
商标法
其他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
22
教材:
高等政法院校法学主干课程教材《知识产权 法》(第六版),吴汉东主编,中国政法大 学出版社2012年版;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知识产权法系列《知识 产权法学》(第五版),吴汉东主编,北京 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争议域名: <>, <>, <>, <>和<>,由Henao Berenice(被申请人)在eNom注册。 Alliance & Leicester Plc(申请人)向世界知识产 权组织仲裁和调解中心申请专家组裁决,主张: 本案争议的域名同其商标混淆性地相似;被申请人对 争议的域名不享有合法的利益或权利;且被申请人而已注 册和使用该争议域名。
4
引例一:VCD之痛
2002年1月9日深圳普迪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运往 英国Felixtowe港口的3864台DVD,被飞利浦通过当 地海关扣押。 此次扣押事件是由飞利浦、索尼和先锋三大技 术开发商联盟发起,针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未缴 纳专利费的DVD产品。 依据是什么?
5
引例一:VCD之痛
飞利浦:依据欧洲议会第241/1999号法案(修 订后为第3295/94号),飞利浦公司向欧盟的数个国 家海关请求对未经授权的DVD播放机、DVD光碟机及 DVD光碟片进行边境扣货程序,该法案扩及侵犯专利 的货物。 飞利浦声称,凡是将DVD播放机、DVD光碟机及 DVD光碟片进口到欧盟国家的公司,应于下订单之前 ,先行确认这些DVD产品是由合法授权的制造商所生 产,以免遭到当地海关扣押。 问题争议的焦点在于?
1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资料
教材:《知识产权法》 张玉敏主编 法律出版社 参考书目: 《知识财产法哲学》彼得·德霍斯著 商务印书馆 《中国专利法详解》尹新天著 知识产权出版社 《商标法原理》曾陈明汝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著作权法》李雨峰等编著 厦门大学出版社
(一)资料
报刊杂志类: 《知识产权》(国家知识产权局) 《电子知识产权》(信息产业部) 《中华商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 ) 《中国版权》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 《中国知识产权报》国家知识产权局
第二节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 概括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需要把握以下两点: 1、必须是所有知识产权都具备的特点。 只有一部分知识产权具备的特点不能作为知识
产权的共同特点; 2、不能是所有民事权利的共同特点,因为这样的
特点不能说明知识产权与其他民事权利有什么区 别。
第一章知识产权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一、知识产权以特定的信息为保护对象 二、知识产权具有法定性 三、知识产权是对世权、支配权 四、知识产权可分地域取得和行使 五、知识产权的权能可分别授予多人行使
权传统上包括专利、商标和版权三个法律 领域。
第一章知识产权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2、抽象法
知识产权是民事主体依据法律的规定享 有的,支配其所有的蕴涵人的创造并具有 商业价值的信息,享受其利益并排斥他人 干涉的权利。P12
第一章知识产权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3、完全列举 《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 (1)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 (2)表演艺术家的演出、录音制品和广播节目; (3)在人类一切活动领域内的发明; (4)科学发现; (5)工业品外观设计; (6)商标、服务标记、商号名称和标记; (7)禁止不正当竞争; (8)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内其他一 切来自知识活动的权利。
(二)知识产权转让(要式)
只能转让财产性的权利
1、专利转让自登记日起生效 2、商标转让自核准、公告日起生效
第三章 知识产权的行使
(三)知识产权质押(要式) 为了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
将其知识产权出质给债权人,债务人不履 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 权的情形时,债权人有权以该项知识产权 折价或者以拍卖、变 知识产权法的性质、作用和 基本原则
第一节 调整对象
知识产权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 (一)信息的归属关系-利用和交换的前提 (二)信息的利用关系-使用和许可使用 (三)信息的交换关系-转让 知识产权法以平等主体之间关于“创造性智力 成果、商业标志以及其他具有商业价值的信息的 归属、利用和交换关系”为调整对象。
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权民事纠纷
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权民事纠纷
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知识产权法的渊源
六、部门规章 1、著作权行政处罚实施办法 2、专利实施强制许可办法 3、商标评审规则
知识产权法的渊源
七、国际公约 1、 TRIPs(1994、2001) 2、 《伯尔尼公约》 (1886、1992) 3 、《巴黎公约》(1883、1985)
第二章 知识产权法的性质、作用和 基本原则
二、作用
民法
知识产权法(特别法)
1、促进科技发展和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
2、维护公平竞争
3、有利于发展国际贸易和引进国外的先进 技术
第二章 知识产权法的性质、作用和 基本原则
第四节 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
充分保护
知识产权
反对不正 当竞争
知识产 权法
知识产权法的渊源
一、宪法 第20条:国家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事业,普
及科学和技术知识,奖励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发 明创造。
第47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 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 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 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 励和帮助。
第二章 知识产权法的性质、作用和 基本原则
第二节 知识产权法的性质和作用
一、性质 1、知识产权法是私法
(1) 知识产权法将民法原则、制度具体化
(2)调整主体、方式、客体方面
(3)权利救济方面:请求权
2、知识产权法是国内法——仅具有域内效力 3、知识产权法是强行法——权利取得变动方式、权利的具
体内容(法定性)
1、一般含义:同型结构+意义 2、信息的特点:
(1)主、客观双重属性; (2)与载体的可分离性; (3)可复制性; (4)可传递性; (5)可共享性。 3、作为知识产权保护对象的信息必须具备的条件: (1)源于人 (2)有价值 (3)法定性
第一章知识产权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四、知识产权的概念(intellectual property)
第三章 知识产权的行使
(四)知识产权行使的其他类型 1、出资入股 2、信托 :知识产权信托是指权利人基于对受托人
的信任,将其知识产权及其衍生权利委托 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 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 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
第三章 知识产权的行使
第二节知识产权行使的一般限制 一、知识产权行使的一般限制 1.宪法限制 宪法第5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第一章知识产权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对传统知识产权法律特征的评析 一、专有性 (1)知识产权为权利人所独占,并受到严
格保护,没有法律规定或未经权利人许可, 任何人不得使用权利人的智力成果或商业 标识。(2)对同一项智力成果或商业标识, 在特定范围内不允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 一属性的知识产权并存。
第一章知识产权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构成要件
1、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判断是否应承担某种法律责任的 标准
2、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判断是否构成侵权行为的标准 3、实质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从法律逻辑上讲,只有先判断某一具体行为是否属于侵权 行为,方可能进一步追究该行为的民事责任。
第四章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
(二)责任构成要研究的是具体类型的民 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 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 法的自由和权利。”
第三章 知识产权的行使
2.民法原则限制 诚实信用原则 公序良俗原则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3.知识产权法学的目的限制
第三章 知识产权的行使
二、违反知识产权行使一般限制的法律后 果
1.知识产权行使受到具体限制 2.停止或排除知识产权滥用行为 3.赔偿损失 4.行为无效 5.权利失效
➢ 识别性标志权利:商标权、商号权、地理 标志权、特殊标志权、奥林匹克标志权等
第一章知识产权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三、知识产权的对象(客体)
(一)知识产品说(客体) 吴 (二)知识说(对象) 刘
对象(法律事实)+法律规范=客体(法律关系—后果)
(三)信息说(对象) 张
第一章知识产权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三)信息说
促进社会 发展
第三章 知识产权的行使
第一节 知识产权行使概述 一、知识产权行使的概念 知识产权人为实现知识产权的意义而依知
识产权的权能从事活动。
第三章 知识产权的行使
二、知识产权行使的类型 (一)知识产权许可(非要式) 1、独占许可使用 2、排他许可使用 3、普通许可使用
第三章 知识产权的行使
第一章知识产权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一、知识产权的范围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 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TRIPs): (1)著作权及其相关权利; (2)商标权; (3)地理标记权; (4)工业品外观设计权; (5)专利权; (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 (7)对未公开信息的保护权; (8)对许可合同中限制竞争行为的控制。
第一章知识产权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二、知识产权的分类 (一)传统分类法(以发生的领域为标准)
1、工业产权 2、著作权 (版权)
第一章知识产权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二)国际保护工业产权协会(AIPPI)的分类 (以价值来源为标准) 1.创造性成果权利
2.识别性标记权利
➢ 创造性成果权利:著作权、专利权、商业 秘密权、品种权、布图设计权等
(二)学科建制
1.知识产权学科与法学并列 2.知识产权法学科与民商法并列
(三)学术派系
郑成思 刘春田(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 吴汉东(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 张玉敏(李雨峰)
(四)知识产权意识
1.知识产权维权意识 2.知识产权不侵权意识
第一编 知识产权法总论
第一章知识产权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三、单行法 1、著作权法 2、专利法 3、商标法 4、反不正当竞争法
知识产权法的渊源
四、行政法规 1、著作权法实施条例 2、专利法实施细则 3、商标法实施条例
4、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5、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等。
知识产权法的渊源
五、司法解释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
申请领取发现证书、 奖金或者其他奖励。 公民对自己的 发明或者其他科技成果,有权申请领取荣誉证书、奖金或 者其他 奖励。 第一百一十八条 公民、法人的著作权(版权),专利权、 商标专用权、发现 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受到剽 窃、篡改、假冒等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 消除影 响,赔偿损失。
知识产权法的渊源
第一章知识产权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五、知识产权的权能 知识产权有以下几种权能(积极方面):
控制:通过法律赋予的垄断权 使用:自己使用或许可他人使用
许可使用的三种形式:普通、排他、独占 处分:权利的移转或放弃 收益:自己直接使用获取收益或许可他人使用获取使用费
消极方面的权能:禁止权。
第一章知识产权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知识产权法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