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物理学教程力学课后答案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章 动能和势能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第四章习题答案

大学物理第四章习题答案

大学物理第四章习题答案大学物理第四章习题答案大学物理是一门让许多学生感到头疼的学科,尤其是对于那些对数学和计算不太擅长的学生来说。

而第四章是大学物理中的一个重要章节,涵盖了许多关于力学和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大学物理第四章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那些正在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

1. 一个物体以10 m/s的速度沿着水平方向运动,受到一个10 N的水平力的作用,求物体在2秒钟内的位移。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可以通过力和质量的比值来计算。

在这个问题中,物体的质量未知,但我们可以通过已知的力和加速度来计算出质量。

由于力和加速度的关系是F = ma,我们可以将已知的力和加速度代入这个公式,解出物体的质量。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物体的质量和已知的力来计算物体的加速度。

最后,我们可以使用物体的初始速度、加速度和时间来计算物体的位移。

2. 一个物体以5 m/s的速度沿着斜坡上升,斜坡的倾角为30度。

求物体在10秒钟内上升的高度。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需要使用三角函数来计算物体在斜坡上升时的垂直位移。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已知的速度和斜坡的倾角来计算物体在斜坡上的水平速度。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已知的时间和水平速度来计算物体在斜坡上的水平位移。

最后,我们可以使用已知的斜坡的倾角和物体在斜坡上的水平位移来计算物体在斜坡上升时的垂直位移。

3. 一个物体以10 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求物体在2秒钟内的最大高度和总的飞行时间。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需要使用物体的初速度和重力加速度来计算物体在竖直抛物线运动中的最大高度和总的飞行时间。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已知的初速度和时间来计算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已知的初速度和重力加速度来计算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最大高度。

最后,我们可以使用已知的重力加速度来计算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总的飞行时间。

这些问题只是大学物理第四章中的一小部分,但它们涵盖了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原理。

大学物理第四章习题解答PPT演示课件

大学物理第四章习题解答PPT演示课件
注意:最高点处摆锤(刚体)的速度恰好为零 时, 完成一个圆周运动。(区别:3-30)
16
解: 冲击:子弹和摆锤角动量守恒
mlvm2 vl(J1J2)0
J1
1 3
ml 2
J2 ml2
v 0
摆动:摆锤和地球机械能守恒
Ek Ep
1 2(J1J2)0 2mg2lmgl
4m vmin m
2gl
17
解:子弹+杆系统: M外 0
m 22 lv(1 JJ2) J2)(1JJ2)
J1
1 12
m1l
2
J2
m1(
l )2 2
v v r l/2
J2 6m 2v 2.1 9r3a/sd
J1J2 m 1l3m 2l
11
426:一质量 m/、 为半径 R的 为转台,以a角 转速 动度 ,转轴的
不计, 1)( 有一质 m的 量蜘 为蛛垂直地边 落缘 在上 转, 台此时角 ,
解: JJ盘2J柱
J盘 12m盘R盘 2
R盘
3
01 2
02
m
J柱 12m柱R柱 2
10102 R柱 2 m
m盘 V盘
m柱 V柱
J0.13k6gm2
7
413:如图所示m1, 1质 6kg的 量实心圆 A,柱 其体 半r径 15c为 m ,可 绕其固定水平 阻轴 力转 忽动 略, 不计 的。 柔一 绳条 绕轻 在圆 其柱 一
(A) 角速度从小到大,角加速度不变 O
A
(B) 角速度从小到大,角加速度从小 到大
(C) 角速度从小到大,角加速度从 大到小
(D) 角速度不变,角加速度为零
2
绕过O点的轴做定轴转动。求:运动过程中角速度和角 加速度的变化情况

3 对心碰撞

3 对心碰撞

打桩时,要求 Ek 0, 即m1>>m2 .
第四章 动能和势能
例题2 冲击摆可用于测子弹速率. 长度为 l 的线绳悬挂质量为m 的木块,子弹质量为m0,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子弹最后嵌在木
块内一定位置,且测得木块摆过角度 ,m m0
求: 子弹射入的速率v.
l m0 m
(a)

(b) O
(c) x
解:(1)全过程可分为:A下降、A与B碰撞和A、B下落。
(2)设A与B碰撞前的速 A
度为VA0,碰后它们的速度分 别为VA和VB,则
mAvA0

mAvA

mBvB
1 2
mAv
2 A0

1 2
mAvA2

1 2
mBvB2
B P
O LA A B LB
第四章 动能和势能
可解出:
VA

mA mA
v1 y v10 sin
v1 y
(m1
em2 )v10 sin
m1 m2
v2 y
(1
e)m1v10 m1 m2
sin
v10 cos
v10 cos
ev10 sin
v10

v10 sin
O
y

第四章 动能和势能
§4.7.2 完全弹性碰撞的几种特殊情况
已知mN = 14mp
m

vNmN vpmp vp vN
1.16mp
现代精确测量表明, m=1.01 mp
第四章 动能和势能
例题1 如图所示,质量为 mA的小球沿光滑的弧形轨道下滑,与 放在轨道水平面端点P处的静止的小球B发生弹性碰撞,B的质 量为mB, A、B两球碰后同时落在水平地面上。如果A、B两球的 落地点距P点正下方O点的距离之比LA/LB=2/5,求它们的质量比 mA/mB.

《大学物理》习题册题目及答案第4单元 能量守恒定律

《大学物理》习题册题目及答案第4单元 能量守恒定律

第四章 能量守恒定律序号 学号 姓名 专业、班级一 选择题[ D ]1. 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水平放置,左端固定,右端与桌面上一质量 为m 的木块连接,用一水平力F 向右拉木块而使其处于静止状态,若木块与桌面间的静摩擦系 数为μ,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p E ,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 p E =k mg F 2)(2μ-(B) p E =kmg F 2)(2μ+(C) KF E p 22=(D) k mg F 2)(2μ-≤p E ≤kmg F 2)(2μ+[ D ]2.一个质点在几个力同时作用下的位移为:)SI (654k j i r+-=∆其中一个力为恒力)SI (953k j i F+--=,则此力在该位移过程中所作的功为(A )-67 J (B )91 J (C )17 J(D )67 J[ C ]3.一个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设时刻1t 至2t 间外力做功为1W ;时刻2t 至3t 间外力作的功为2W ;时刻3t 至4t 间外力做功为3W ,则(A )0,0,0321<<>W W W (B )0,0,0321><>W W W (C )0,0,0321><=W W W (D )0,0,0321<<=W W W[ C ]4.对功的概念有以下几种说法:(1) 保守力作正功时,系统内相应的势能增加。

(2) 质点运动经一闭合路径,保守力对质点作的功为零。

(3)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两者所作的功的代数和必然为零。

在上述说法中: (A )(1)、(2)是正确的 (B )(2)、(3)是正确的 (C )只有(2)是正确的(D )只有(3)是正确的。

[ C ]5.对于一个物体系统来说,在下列条件中,那种情况下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A )合外力为0 (B )合外力不作功 (C )外力和非保守内力都不作功 (D )外力和保守力都不作功。

大学物理第四章课后思考题详解

大学物理第四章课后思考题详解
--- Bernara Shaw
谐振动:
X. J. Feng,
1. 力学特征: 线性恢复力(力矩)
F kx
F mg
2.动力学方程:
d 2x dt 2
02 x

0
M mgb 思考: 拍皮球时球的往
3.运动学方程: x Acos(0t ) 复运动是否是谐振动?
v 0 Asin( 0t )
m

Px
X. J. Feng,
M 0t
Px
X. J. Feng,
M
P
x
M P
Xபைடு நூலகம் J. Feng,
x
X. J. Feng,
M
P
x
X. J. Feng,
P x
M
X. J. Feng,
P x
M
X. J. Feng,
P x
M
X. J. Feng,
P x
M
X. J. Feng,
M Px
突然速度为0的质点m0轻粘在m上,求:m0粘上后振动系统
周期和振幅
m0
解: 两弹簧的等效系数:2k
km k
(请同学们课后自己证明)
m0粘上前系统振动的圆频率: 0
2k m
v 2l0
m0粘上后系统振动的圆频率:
2k
m m0
T 2 m m0
2k
A
x0

v02
2
x0 0
x
M
M nm
l0
·m
(2).t Tn 2
Tn

2 n
n
k M nm
MO
l0

大学物理教程第4章习题答案

大学物理教程第4章习题答案

思 考 题4.1 阿伏伽德罗定律指出:在温度和压强相同的条件下,相同体积中含有的分子数是相等的,与气体的种类无关。

试用气体动理论予以说明。

答: 据压强公式 p nkT = ,当压强和温度相同时,n 也相同,与气体种类无关; 4.2 对一定量的气体来说,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随体积的减小而增大。

当体积不变时,压强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从微观角度看,两种情况有何区别。

答:气体压强是器壁单位面积上受到大量气体分子频繁地碰撞而产生的平均作用力的结果。

当温度不变时,若体积减小,分子数密度增大,单位时间内碰撞器壁的分子数增加,从而压强增大;而当体积不变时,若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增大,分子碰撞器壁的力度变大,从而压强增大;4.3 从气体动理论的观点说明:(1)当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只要适当地增大容器的容积,就可使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2)一定量理想气体在平衡态(p 1,V 1,T 1)时的热动平衡状况与它在另一平衡态(p 2,V 2,T 2)时相比有那些不同?设气体总分子数为N ,p 2< p 1,V 2< V 1。

(3)气体在平衡状态下,则222213x y z v v v v ===, 0x y z v v v ===。

(式中x v 、y v 、z v ,是气体分子速度v 的三个分量)。

答:(1)由p nkT = 可知,温度升高时,n 适当地减小,可使压强不变;(2) 在平衡态(2p ,2V ,2T )时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较在平衡态(1p ,1V ,1T )时小,但分子数密度较大;(3) 因分子向各方向运动的概率相同,并且频繁的碰撞,速度的平均值为零,速度平方的平均值大小反映平均平动动能的大小,所以各分量平方平均值相等;4.4 有人说“在相同温度下,不同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相等,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的大,所以氢分子的速率一定比氧分子大”。

这样讲对吗?答:不对,只能说氢分子的速率平方平均值比氧分子的大。

大学物理课后答案第四章

大学物理课后答案第四章

第四章 气体动理论一、基本要求1.理解平衡态的概念。

2.了解气体分子热运动图像和理想气体分子的微观模型,能从宏观和统计意义上理解压强、温度、内能等概念。

3.初步掌握气体动理论的研究方法,了解系统的宏观性质是微观运动的统计表现。

4.理解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速率分布函数和速率分布曲线的物理意义,理解气体分子运动的最概然速率、平均速率、方均根速率的意义,了解玻尔兹曼能量分布律。

5.理解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及内能的概念,会用能量均分定理计算理想气体的内能。

6.了解气体分子平均碰撞频率及平均自由程的意义及其简单的计算。

二、基本内容1. 平衡态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一个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改变的状态。

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在平衡态下,理想气体各参量之间满足关系式pV vRT =或 n k T p =式中v 为气体摩尔数,R 为摩尔气体常量 118.31R J mol K --=⋅⋅,k 为玻尔兹曼常量 2311.3810k J K --=⨯⋅3. 理想气体压强的微观公式21233t p nm n ε==v4. 温度及其微观统计意义温度是决定一个系统能否与其它系统处于热平衡的宏观性质,在微观统计上32t kT ε=5. 能量均分定理在平衡态下,分子热运动的每个自由度的平均动能都相等,且等于2kT 。

以i 表示分子热运动的总自由度,则一个分子的总平均动能为2t i kT ε=6. 速率分布函数()dNf Nd =v v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232/22()4()2m kT m f e kTππ-=v v v7. 三种速率最概然速率p =≈v 平均速率==≈v 方均根速率==≈8. 玻尔兹曼分布律平衡态下某状态区间(粒子能量为ε)的粒子数正比于kT e /ε-。

重力场中粒子数密度按高度的分布(温度均匀):kT m gh e n n /0-=9. 范德瓦尔斯方程采用相互作用的刚性球分子模型,对于1mol 气体RT b V V ap m m=-+))((2 10. 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λ==11. 输运过程 内摩擦dS dz du df z 0)(η-=, 1133mn ηλρλ==v v 热传导dSdt dz dT dQ z 0)(κ-= 13v c κρλ=v 扩散dSdt dz d D dM z 0)(ρ-= 13D λ=v三、习题选解4-1 一根铜棒的两端分别与冰水混合物和沸水接触,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系统也可以达到一个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大学物理下答案第四章

大学物理下答案第四章

4-6 如图,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 m1 和 m2,滑轮的转动惯量为 I,半径为 R。 (1) 如果 m2 与桌面之间为光滑接触,求系统的加速度 a 及绳中张力 T1 和 T2 . (2) 如果 m2 与桌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为 μ ,求系统的加速度和及绳中张力 T1 和 T2 .绳子与 滑轮间没有相对滑动。
4-7 有一个半径为 R=0.2 米,质量 m1=2.5 千克的匀质圆盘状定滑轮,轴处摩擦可略, 当在圆盘边缘上绕一轻绳,绳上缀一个质量 m2=0.51 千克的物体。试计算施在圆盘 上的力矩从静止开始,在 2 秒之内所作的功和 2 秒时物体 m2 的动能。
分析:本题中的滑轮是定轴转动,从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定理,及力矩做功的角度去
m,, v 0 l
4-12 质量为 m 长为 l 的匀质细杆,可绕端点 O 的固定水平轴转动,把杆抬平后无初速 地释放,当杆摆至竖直位置时刚好和光滑水平桌面上的小球相碰。小球的转动不 计,它的质量和杆相同,并且碰撞是完全弹性的,轴上摩擦也忽略不计,求碰后 小球的速度 v。 解:下摆(定轴转动)能量守恒,
相对滑动发生。 解:圆盘的运动属于纯滚动.小圆盘与绳的切 点 O’为 瞬时轴,则有:
T’ O’
O
T( R A − R B ) = (m A + mB )gR B
(1) 圆盘静止或匀速运动,则 m 也匀速运 动或静止 ,则有 T = mg
mg( R A − R B ) = (m A + m B )gR B
解:OA 相对于 O 点的转动惯量: OB 相对于 O 点的转动惯量: AB 相对于 O 点的转动惯量:
I3 = 1 3 2 5 2 ml 2 + m( l ) = ml 12 2 6
I1 = 1 ml 2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动能和势能习题解答4.2.2 本题图表示测定运动体能的装置。

绳拴在腰间沿水平展开跨过理想滑轮,下悬重物50kg ,人用力向后蹬传送带而人的质心相对于地面不动,设传送带上侧以2m/s 的速率向后运动,问运动员对传送带做功否?功率如何?解:人作用在传送带上的力有向下的压力和水平向后的静摩擦力,压力方向与传送带位移方向垂直,所以压力不做功,但静摩擦力方向与传送带位移方向相同,所以静摩擦力对传送带做正功。

分析人受力情况,由质心定理可知,人与传送带之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f=mg ,所以,人对传送带做功的功率为:N = fv = mgv = 50×9.8×2 = 9.8×102(瓦)4.2.3 一非线性拉伸弹簧的弹性力的大小为l l k l k f ,321+=表示弹簧的伸长量,k 1为正,⑴研究当k 2>0、k 2<0和k 2=0时弹簧的劲度df/dl 有何不同;⑵求出将弹簧由l 1拉长至l 2时弹簧对外界所做的功。

解:弹簧的劲度df/dl=k 1+3k 2l 2. k 2=0时,df/dl =k 1,与弹簧的伸长量 无关;当k 2>0时,弹簧的劲度随弹簧 伸长量的增加而增大;k 2<0时,弹簧 的劲度随弹簧伸长量的增加而减小。

在以上三种情况中,劲度df/dl 与弹簧伸长量l 的关系如图所示。

))](([)()()(2122212222112141422412122121321321212121l l l l k k l l k l l k dll k ldl k dl l k l k A l l l l l l -++-=----=--=+-=⎰⎰⎰4.2.4一细线系一小球,小球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沿螺旋线运动,线穿过桌中心光滑圆孔,用力F 向下拉绳,证明力F 对线做的功等与线作用于小球的拉力所做的功,线不可伸长。

证明:以圆孔为顶点建立极坐标,设小球的位置由r 1,θ1变为r 2,θ2,由于忽略绳的质量、伸长,不计摩擦,所以绳对球的拉力T=FFT F r r r r r r rT A A r r T r r F A r r T drTTdrdr FA =∴-=-=-==-==⎰⎰⎰),()()(2121211221214.2.5 一辆卡车能够沿着斜坡以15km/h 的速率向上行驶,斜坡与水平面夹角的正切tg α=0.02,所受阻力等于卡车重量的0.04,如果卡车以同样的功率匀速下坡,卡车的速率是多少?解:设卡车匀速上坡时,速率为v, 牵引力为F, 功率为N,由质点平衡方程有,F = (0.04+sin α)mg ,∴N = Fv = (0.04+sin α)mgv设卡车匀速下坡时,速率为v ’,牵引力为F',功率为N', 由质点平衡方程有 F'+ mg sin α= 0.04mg, F'=(0.04-sin α)mg, ∴N'= (0.04-sin α)mgv'.令N'= N, 即(0.04+sin α)mgv = (0.04-sin α)mgv',可求得:v'= v(0.04+sin α)/(0.04-sin α). 利用三角函数关系式,可求得: sin α≈tg α=0.02 ,∴v'=3v =3×15×103/602 m/s = 12.5m/s.4.3.1质量为m=0.5kg 的木块可在水平光滑直杆上滑动,木块与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绳跨过一固定的光滑小环,绳端作用着大小不变的力T=50N ,木块在A 点时具有向右的速率v 0=6m/s ,求力T 将木块从A 拉至B 点时的速度。

解:以A 为原点建立图示坐标o-x ,木块由A 到B ,只有拉力T 做功:⎰⎰⎰+--===43)4()4(44022cos x dx x x T dx T dx F A θJx x x d x T 100)35(50|9)4(50|]9)4[(2]9)4[(]9)4[(40242/12250422/122=-⨯=+-=+-⨯-=+-+--=⎰- 设木块到达B 时的速度为v ,由动能定理:2021221mv mvA -=s m v m A v /88.2065.0/1002/222≈+⨯=+=,方向向右4.3.2 质量为1.2kg 的木块套在光滑铅直杆上,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固定的光滑小环,孔的直径远小于它到杆的距离。

绳端作用以恒力F ,F=60N,木块在A 处有向上的速度v 0=2m/s,求木块被拉至B 时的速度。

解:以地为参考系,建立图示坐标A-xy ,木块在由A 到B 的运动过程中受三个力的作用,各力做功分别是: A N = 0;A W = -mg(y B -y A )=-1.2×9.8×0.5= -5.88J ;F 大小虽然不变,但方向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变化,因此是变力做功。

JF y y d y y d y dyF dy F dy F A F F F y y y F 43.12)12(605.0)12(5.0|])5.0(5.0[2])5.0(5.0[])5.0(5.0[)5.0(])5.0(5.0[cos 5.002/12225.00222/12225.0022/12225.00)5.0(5.05.05.005.0022=-⨯=-=-+⨯-=-+-+-=--+-====⎰⎰⎰⎰⎰---+-θ由动能定理:221221AB F W N mvmv A A A -=++代入数据,求得 v B =3.86 m/s.4.3.3 质量为m 的物体与轻弹簧相连,最初m 处于使弹簧既未压缩也未伸长的位置,并以速度v 0 向右运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物体与支撑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μ求证物体能达到的最远距离l为ABx)11(22-+=mgv k kmgl μμ证明:质点m 由弹簧原长位置运动到最远位置l ,弹力F 和滑动摩擦力f 对质点做负功,导致质点动能由mv 02/2变为0。

根据动能定理:A F +A f =0 - mv 02/2 ……①其中,mgl A kl ldl k A f lF μ-=-=-=⎰,2210,代入①中,并整理,有:kl 2+2μmgl-m v 02=0. 这是一个关于l 的一元二次方程,其根为:kv m k g m g m l 24)2(222+±-=μμ,负根显然不合题意,舍去,所以,)11()(2220221-+=++-=gm v k kgm kkgm kmv g m l μμμμ4.3.4圆柱形容器内装有气体,容器内壁光滑,质量为m 的活塞将气体密封,气体膨胀前后的体积各为V 1,V 2,膨胀前的压强为p 1,活塞初速率为v 0. ⑴求气体膨胀后活塞的末速率,已知气体膨胀时气体压强与体积满足pv=恒量. ⑵若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为pv γ=恒量,γ为常量,活塞末速率又如何?解:以活塞为研究对象,设膨胀后的速率为v ,在膨胀过程中,作用在活塞上的力有重力mg ,气体对活塞的压力N=pS (S 为气缸横截面),忽略重力所做的功(很小),对活塞应用动能定律:m A v v mv mvA N N /2,202021221+=∴-=⑴若pV=p 1V 1,1222121ln11111V V V VVV V V V N V p dV V p pdV pSdx A ====⎰⎰⎰⑵若pV γ=p 1V 1)(1111211112121γγγγγγ-----===⎰⎰V V V p dV VV p pdV A V V V V N4.3.5 o'坐标系与o 坐标系各对应轴平行,o'相对o 沿x 轴以v 0做匀速直线运动. 对于o 系质点动能定理为: 21212221mv mv x F -=∆,v 1,v 2沿x 轴,根据伽利略变换证明:对于o'系,动能定理也取这种形式。

证明:由伽利略变换:x=x'+v 0t , v=v'+v 0,Δx=Δx'+v 0Δt ① v 1=v 1'+v 0,v 2=v 2'+v 0 ②,将①②代入21212221mv mv x F -=∆中,有12212122210122121222120121202210)('')''('')'()'('v v v m mv mv v v v m mv mv v v m v v m tv F x F -+-=-+-=+-+=∆+∆ 据动量定理:)(12v v m p t F -=∆=∆所以, 21212221'''mv mv x F -=∆mS4.3.6 在质量分析器中(详见教材),电量为e 的离子自离子源A 引出后,在加速管中受到电压为U 的电场加速.设偏转磁感应强度为B ,偏转半径为R.求证在D 漂移管中得到的离子的质量为m=eB 2R 2/2U.证明:正离子从离子源A 引出后,在加速管中受到电压为U 的电场加速,正离子动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对正离子所做的功,即,mv 2/2-0=eU,∴v=(2eU/m)1/2正离子在半径为R 的弯管中受到洛仑兹力的作用而发生偏转,若能进入漂移管道,根据牛顿二定律必须满足:qvB=mv 2/R ,也就是,eB=mv/R ,将v=(2eU/m)1/2代入,并将方程两边平方,得:e 2B 2=2meU/R 2,∴m=eB 2R 2/2U .4.3.7 轻且不可伸长的线悬挂质量为500g 的圆柱体,圆柱体又套 在可沿水平方向移动的框架内,框架槽沿铅直方向,框架质量为200g.自悬线静止于铅直位置开始,框架在水平力F =20.0N 作用下移至图中位置,求圆柱体的速度,线长20cm,不计摩擦。

解:设绳长l ,圆柱质量m 1,框架质量m 2,建立图示坐标o-xy ;据题意,圆柱在o 点时,圆柱和框架的速度均为零;圆柱在图示位置时,设圆柱的速度为v 1,方向与线l 垂直,框架的速度为v 2,方向水平向右,由圆柱与框架的套接关系,可知v 2=v 1x ,v 1y =v 1x tg30º圆柱体m 1与框架m 2构成一质点系,此质点系在从竖直位置运动到图示位置的过程中,只有重力W 1=m 1g 和拉力F 做功:其中,A W 1= - m 1gl(1-cos30º)= - 0.13J, A F = F l sin30º= 2J ,由质点系动能定理,有21221212112122221211211)(x y x F W v m v v m v m v m A A ++=+=+)/()(2])301([21341212212121m m A A v m tg m v F W x x ++=∴+︒+=代入数据,v 1x 2=4.3, v 1y 2=(v 1x tg30º)2=1.44∴v 1=(v 1x 2+v 1y 2)1/2=2.4m/s.4.4.1两个仅可压缩的弹簧组成一可变劲度系数的弹簧组,弹簧1和弹簧2的劲度系数各为k 1,k 2,它们自由伸展的长度相差l ,坐标原点置于弹簧2自由伸展处,求弹簧组在0≤x ≤l 和x<0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