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诊断检查方法

合集下载

《马蹄内翻足畸形》课件

《马蹄内翻足畸形》课件

最新研究成果
基因突变与马蹄内翻足畸形的关系
01
研究发现某些基因突变与马蹄内翻足畸形发病风险存在关联,
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生物力学机制的深入研究
02
通过生物力学实验,进一步揭示了马蹄内翻足畸形发生发展的
力学机制,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新型治疗技术的探索
03
如基于3D打印技术的个性化矫形器、微创手术等新型治疗技术
病因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也可能与胎儿在母体内的环境因素有关 ,如宫内感染、药物使用等。后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病因则可能包括神经肌肉病变 、创伤、炎症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马蹄内翻足畸形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足部向内翻转,与正常足 部形态有明显差异。患者可能伴有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诊断
马蹄内翻足畸形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临床检查包括观察足部形态、触诊等,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 CT等,可以进一步了解骨骼和软组织的异常情况。
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确保胎儿 在母体内的正常发育,避免母 体疾病和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早期筛查
新生儿出生后应进行足部检查 ,早期发现并干预马蹄内翻足 畸形。
避免遗传因素
了解家族遗传史,避免近亲结 婚,降低遗传风险。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 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不良 嗜好等,有助于降低疾病风险

日常护理与注意事项
正确穿戴鞋袜
选择合适的鞋袜,避免 过紧或过松,保持足部
舒适。
定期复查
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 了解足部发育情况,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坚持治疗
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 坚持进行康复训练和矫

马蹄内翻足

马蹄内翻足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疾病起因情况及临床医学治疗方法足的底部有纵弓和后弓,由7块附骨和5块蹠骨构成其外形。

足部诸骨借关节囊和韧带联接。

关节囊的松紧和韧带的弹性对维持足的外形起重大作用。

胫前肌、胫后肌和腓骨肌在行走过程中影响足的外形。

足蹠侧的跟舟韧带即弹簧韧带居跟骨头的下方,加上蹠长和蹠短韧带对维持纵弓的形态有很大作用。

足背伸和蹠屈为踝关节的动作,足内翻外翻主要由距下关节完成。

一、病因病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常见的说法有:①遗传因素。

常有家族史,调查结果显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家族第一代亲属的发病率高出人群20倍以上。

②发育异常。

跗骨内的原始胶质缺陷,腓骨肌止点和发育不良或认为是由于胎儿足部在子宫内体位异常,同时子宫内羊水减少,使子官体积变小,引发马蹄内翻足。

③神经异常。

有研究表明在电子显微镜下检查,足内在肌,外在肌有神经异常所引起的肌肉超微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使足部肌肉失去平衡。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主要概括为三部分:①足前内翻、内收;②足跟内翻;③踝与距下关节蹠屈呈马蹄畸形,有时有高弓畸形。

二、临床表现1.僵硬型畸形严重,足跟小,下垂和内翻极为明显,呈棒形。

足前部也有内翻内收,踝和足跟内侧有明显的皮肤皱褶。

当被动背伸外翻时呈僵硬固定,此畸形不易矫正常伴其他先天畸形。

2.松弛型畸形较轻。

足跟大小基本正常。

踝及足背外侧有轻度皮肤皱褶,小腿肌肉萎缩不明显。

在被动背伸外翻时可矫正内翻畸形,使患足达到或接近中立位。

此畸形容易矫正。

三、治疗原则治疗原则是越早越好,出生后应立即开始。

绝大多数患儿可以通过手法按摩和必要的控制措施而获得治愈。

新生儿期是治疗该病的最佳时期。

对治疗不佳和复发或没有经过治疗的患儿可采用手术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患儿出生后立即开始用于法按摩扳正。

方法如下:一手握患肢小腿下部,另一手以手掌顶住足底,将大鱼肌紧贴足底外侧,先将足前部外展,足底外翻,再将足跟逐渐向下牵拉,最后将足前部背屈,将足向畸形相反的位置扭转,维持在矫形过正位、对畸形严重的患儿每次纠正一部分,反复多次进行。

小儿马蹄内翻足

小儿马蹄内翻足

跟腱切断三周石膏固定拆除后开始佩戴支具
有统计按照要求佩戴支具的复发率是6%。不遵守要求的 高达80%复发。
并有严格的复查时间要求,主要是查依从性。
整个治疗中后期的支具佩戴是马蹄内翻足整个治疗最为重 要的环节。
Page
18
小儿马蹄内翻足
Children clubfoot
Page
19
学习中有幸遇见Jose.morcuende教授,他是ponseti 国际协会主任委员,也是该治疗方法全球推广人。
后足 HS
HS大于一分和距骨覆盖好是跟腱切断术的适应症。
Page 13
Ponesti治疗原理机制:
新生结缔组织、软骨和 骨骼的特性,每次更换 石膏时,骨骼和关节都 会被再次成型,这是骨 对机械性刺激的反应。
Page
14
Ponseti马蹄足的治疗:
手法复位
手法复位(出生后5-7天 即可治疗)、序列石膏及 跟腱经皮切断结、合后期 支具佩戴。远期治愈率 85%以上,矫正率100%
致残率100%
Page
4
小儿马蹄内翻足
Children clubfoot
是一个正常足发育性疾病。 父母单方有马蹄的子女患病率3%---4%;父母双方有马蹄 足的其子女患病率为15%。如一胎发病二胎发病率为30%。
17周胎儿双侧马蹄, 左侧严重。
Page
5
马蹄足的诊断
是可以产前诊断的;妊娠(4-6月) 14--16周左右超声(三维、四维)可以诊断。 出生就有明显足踝部畸形的病症。
工作目标: 联合国内马蹄足工作团队在2025年消除延误治疗马蹄内翻足,明显减 少由马蹄内翻足导致的肢体残疾!
Page
22

先天性马蹄足

先天性马蹄足

软组织 异常
足内侧 肌挛缩
张力 增加
临床 表现
跗骨间关节内收
踝关节跖屈
.
足前部内收内翻
跟骨略内翻下垂
先天性的马蹄内翻足
婴儿期多为松弛型, 畸形轻,骨骼无改变
幼儿期僵硬型 骨骼畸形改变 足尖甚至足背行走 步态不稳 、见胼胝和滑囊
诊断
畸形明显、X线片
简便诊断法:
手握足前部,各个方向活动,
如足外翻背伸有弹性阻力
鉴别诊断:

➢先天性多发性关节挛缩症
➢脑性瘫痪
➢脊髓灰质炎后遗马蹄内翻足
治疗

• 手法扳正,新生儿期开始进行
手 术 治
•利用矫形靴套、矫形鞋、DenisBrown夹板等多种矫形器具

2002
• 单纯软组织手术:趾筋膜切除术、
2手001
足内侧软组织松解术
2术000
治 疗
• 软组织合并骨性手术:足二关节或三 关节融合术
先天性马蹄足
先天性的马蹄内翻足
❖畸足中最常见,发生率为1/1000 ❖男性多于女性 ❖单侧或者双侧发病,双侧多见 ❖年龄越大,预后越差
先天性的马蹄内翻足
1
病因
2 临床表现、诊断
3
治疗要点
4
护理措施
先天性的马蹄内翻足
.
遗传因素
胎儿 宫内受压
病因
胚胎期 发育停滞
肌肉 发育不良
先天性的马蹄内翻足
手法扳正矫形护理
手法扳正应轻柔,不可急于求成用力 过猛,防止损伤骨骼及软组织。同时 注意防止造成皮肤损伤。
手法矫正后应注意用棉花绷带将足部维持 在矫形过正位,包扎切忌过紧,注意经常 检查足趾血循环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讲课PPT课件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讲课PPT课件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 方法
章节副标题
保守治疗
石膏固定:通过石膏固定来矫正足部畸形,促进正常发育。
支具治疗:使用特制的支具来维持足部位置,防止畸形加重。
手法矫正:通过按摩、牵拉等手法来矫正足部畸形。 康复训练: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如肌肉锻炼、步态训练等,提 高治疗效果。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矫正畸形,恢复足部正常功能 手术时机:出生后3个月至1岁之间 手术方法:软组织手术、骨性手术和关节融合术等 术后护理:定期复查,根据医生指导进行康复训练
生长发育情况:未发育成熟的患 者保守治疗较好,已发育成熟的 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好
病情严重程度:轻度畸形者可选 择保守治疗,中重度畸形者手术 治疗效果好
是否有其他疾病:伴有其他疾病 的患者保守治疗较好,无其他疾 病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好
Q4:康复训练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康复训练方法: 通过专业的康复 师指导,进行有 针对性的训练, 包括肌肉力量训 练、关节活动度 训练和步态训练 等。
THEME TEMPLATE
感谢观看
康复训练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预防 和护理
章节副标题
预防措施
定期产检,及时发 现并处理先天性马 蹄内翻足。
孕妇在孕期应保持 良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的患儿家长应尽早 带孩子就医,接受 专业医生的诊断和 治疗。
患儿在康复期间应 遵循医生的建议, 按时进行康复训练 和护理。
家庭护理
定期检查:家长应定期检查孩子的足部,及早发现异常情况。 正确穿戴鞋袜:选择合适的鞋子,避免过紧或过松,袜子要舒适。 保持足部清洁:定期清洗孩子的脚,保持干燥和卫生。 合理运动:鼓励孩子进行适当的运动,增强足部肌肉力量。

足外翻的鉴别诊断方法是什么

足外翻的鉴别诊断方法是什么

足外翻的鉴别诊断方法是什么足外翻又称外翻仰伸足,临床上其给患者带来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及早对其进行预防,以免其产生危害我们的足部健康,只有针对病因进行预防,其效果更佳。

一、诊断依据:1、婴儿出生后即有一侧或双侧足部跖屈内翻畸形。

2、足前部内收内翻,距骨跖屈,跟骨内翻跖屈,跟腱,跖筋膜挛缩。

前足变宽,足跟变窄小,足弓高。

外踝偏前突出,内踝偏后且不明显。

3、站立行走时跖外缘负重,严重时足背外缘负重,负重区产生滑囊炎和胼胝。

4、单侧畸形,走路跛行,双侧畸形,走路摇摆。

5、X线摄片:距骨与第一跖骨纵轴线交叉成角大于15°,跟骨跖面和距骨纵轴线夹角小于30°。

二、辅助检查1、先天性马蹄足诊断不难,X线摄片是必备之检查专案。

2、如果住院手术治疗,血常规等三项常规检查是必要的,视病儿情况可酌情考虑B项检查。

3、足前部内收内翻,距骨跖屈,跟骨内翻跖屈,跟腱,跖筋膜挛缩。

前足变宽,足跟变窄小,足弓高。

外踝偏前突出,内踝偏后且不明显。

4、站立行走时跖外缘负重,严重时足背外缘负重,负重区产生滑囊炎和胼胝。

5、单侧畸形,走路跛行,双侧畸形,走路摇摆。

6、X线摄片:距骨与第一跖骨纵轴线交叉成角大于15°,跟骨跖面和距骨纵轴线夹角小于30°。

三、鉴别诊断:1、足内翻:是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足的肌腱和韧带(后侧和深部的)发育出现故障,未能与足部其他的肌腱韧带的发育保持同步,其后果是这些肌腱和韧带将足的后内侧牵拉向下,导致足向下向内扭转。

足部的各块骨头因此处于异常的位置上。

足部内翻,僵硬,并且不能回到正常的位置。

2、外翻足:与内翻足形状相反,仅能以足内侧着地和负重,内侧足弓往往下陷。

宝宝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缺钙,也可能是不良的习惯造成的。

宝宝睡觉时可以考虑用宽点的带子绑住或者家长辛苦点用手将宝宝的膝盖合并捏住;这样比较能把握好分寸。

平时尽量不要让宝宝坐在推车里。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讲课稿ppt课件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讲课稿ppt课件

;.
46
治疗(二)— 非手术治疗
Kite 和Lovell 技术(要领) 纵向牵伸 距舟复位 鞋形石膏: 石膏长度到大腿,足部制动在外旋位。 最后采用石膏楔形撑开的方法矫正跖屈畸形。 石膏矫正周期26-49 周,平均36 周,石膏制动总时限22 个月。Phelps 夹板使用到10岁。 Kite 成功率:95%充分矫正,无需任何手术。
其它参数 足后部皱褶 足内侧皱褶 高弓 肌肉条件差
分值 1 1 1 1
;.
41
诊断(九)— Dimeglio分类
分类 等级
I
II
类型 轻型 中型
分值 <5
=5 <10
手法矫 正率 >90%
>50%
意义
畸形较轻或为姿势性,不需要 手术治疗 有相当程度的可复性
发生率 20% 33%
III
重型
=10 <15
;.
45
治疗(二)— 非手术治疗
特发性马蹄内翻足应首选非手术治疗,治疗开 始越早,越有成功可能。 理由: •新生儿足部软组织粘弹性相对较大,在一定程度上,
肌萎缩或僵硬对制动的抵抗阻力较轻。 •非手术治疗切实可行、有效,可避免手术,或降低以
后手术治疗的概率和手术大小。 •新生儿足部手术总是形成更多瘢痕和僵硬。
;.
10
病理解剖学(二) 早期认识
Scarpa(1803):舟骨,骰骨和跟骨 在距骨周围向内侧和跖侧移位。
舟骨和跟骨的移位引起后足内翻,其余 部分呈跖屈畸形 软组织挛缩维持并固定了这种异常的关 节位、线关系。
;.
11
病理解剖学(三) 当前认识
(分类描述) 骨本身畸形 骨间关系异常
;.

马蹄内翻足 外科学知识点

马蹄内翻足 外科学知识点

马蹄内翻足外科学知识点一、知识概述《马蹄内翻足》①基本定义:马蹄内翻足呢,就是脚有点不正常,就像马蹄子那种形状(当然是有点像啊),脚往里拐,还往下垂,脚内侧的皮肤都皱起来,最主要就是脚踝那不能正常活动,这是一种先天性的畸形,好多宝宝一出生就有这个问题。

②重要程度:在外科里头很重要的,要是不处理好,这人走路就不正常,以后生活质量啥的都会受影响。

而且这个病是挺常见的那种先天性畸形,外科医生就得会处理。

③前置知识:得先知道一些人体骨骼肌肉的基础知识,像脚踝有哪些骨头呀,肌肉是怎么拉动关节活动的,要是这些不知道,就搞不懂为啥马蹄内翻足会这样。

④应用价值:实际中要是有孩子得了这个病,通过外科治疗就可能恢复正常行走呢。

像在一些比较好的儿童医院,经常能看到医生在努力矫正马蹄内翻足的孩子。

对孩子和家庭来说,这就是改变孩子命运的大事。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在外科里,马蹄内翻足这个知识点跟下肢骨骼肌肉的解剖学知识、矫形外科学、康复医学都有关系。

就好比在一个大家庭里,它和好多亲戚都有来往。

②关联知识:和解剖学里的下肢骨骼结构紧密联系,如果骨骼正常结构搞不清,就很难理解为啥会出现马蹄内翻足。

还和肌肉神经的支配有关,它们不正常工作了,脚就变形。

也跟康复医学关系很大,因为治好了还得靠康复让脚彻底正常起来。

③重难点分析:掌握难度有点大,关键点就是要清楚到底是哪些骨头、肌肉的问题导致的。

比如说有时候不只是脚踝的关节问题,可能小腿的肌肉拉力也不正常。

这需要仔细检查和分析。

④考点分析:在外科考试里面还挺重要的。

考查方式有填空,比如马蹄内翻足主要特征有什么。

还有简答题,像简述马蹄内翻足的治疗原则之类的。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马蹄内翻足核心就是脚的一种畸形。

具体说呢,马蹄是讲脚后跟往上提起来,脚像马蹄一样不能踏平;内翻就是整个脚从中间开始往内歪;足就是说的是整个脚部,包括脚踝脚面那些。

合起来就是脚很不正常的样子。

②特征分析:主要特点就刚才说的脚内翻、下垂、厂后跟缩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诊断检查方法
(转自北京英智京西康复医院)
诊断:先天性马蹄外翻足是足部常见畸形之一,一般来讲,孩子出生后即出现明显的马蹄内翻畸,因此,诊断起来并不难。

但应与跖内收畸形鉴别,跖内收的病例后足正常,且无足内翻和下垂畸形。

并发于脊髓脊膜膨出的马蹄内翻畸形也应与之鉴别,根据腰骶部膨出的包块及下肢运动、感觉、甚至大小便功能障碍即可鉴别。

较大儿童还应与小儿麻痹、脑性瘫痪、坐骨神经损伤和多关节挛缩症等引起的畸形足相鉴别。

小儿麻痹有其发病史,感觉好,运动功能丧失。

坐骨神经损伤表现为膝以下运动功能丧失和相应的感觉障碍。

脑性瘫痪为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加,腱反射亢进,有病理反射,常有智力上的缺陷。

先天性多关节挛缩症,关节僵直出生后即有,很难用手法扳正,累及较多关节。

检查方法:先天性马蹄外翻足根据临床表现均能作出诊断,一般不需依据X线检查确诊。

但对于判断马蹄内翻足畸形程度和对治疗疗效的客观评价,X线摄片是不可缺少的。

正常新生儿足部X线片可见跟、距和骰骨的化骨中心。

马蹄内翻足的病儿足部诸骨的骨化中心出现较晚。

舟骨在3岁后方才出现。

跖骨干生后骨化良好。

1.正位片正常的足距骨纵轴与跟骨纵轴之间有30°左右的夹角,若小于20°,示
足后部内翻。

正常足第1跖骨与距骨纵轴、第5跖骨与跟骨纵轴平行或交叉角小于20°,大于20°时,示足前部内收。

2.侧位片正常足距骨纵轴与第1跖骨平行,在马蹄内翻足患者则二者相交成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