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路由表分析

合集下载

解读IP路由表

解读IP路由表

解读IP路由表(可点击展开看上面大图)某网络设备的IP路由表如上图所示,现解读如下:1).Destination/Mask:目的IP地址及其掩码。

2).Proto:路由协议标记,可以用来判断是直达路由(Direct)、静态路由(Static)还是动态协议路由(RIP、RGRP、EIGRP、OSPF、IS-IS、BGP)。

3).Pre:路由优先级,此优先级主用是基于Proto来判断的,值越低,优先级越高。

例如上述路由表中,直达路由(Direct)的Pre值为0,表示路由优先级最高,其次是静态路由(Static),Pre值为60,路由优先级仅此于直达路由,之后是RIP和O_ASE。

4).Cost:路由代价值,代表每条路由路径的长短,值越高,代表路由花费的时间越长。

上述路由表中,直达路由的Cost很短,近似为0。

5).Flags:路由表标识,一种有5种,代表的含义如下:U:该条路由可以使用;G:该路由是到一个网关(路由器)。

如果没有设置该标志,说明目的地是直接相连的。

H:该路由是到一个主机。

也就是说目的地址是一个完整的主机地址,如果没有该设置标志,说明该路由是到一个网络,而目的地址是一个网络地址:一个网络号或者网络号与子网号的组合;D:该路由是重定向报文创建的(当源端不知道可达路径的情况下,由收到的重定向报文知晓后所新创建的可达路由,标志为D)。

M:该路由已被重定向报文修改(当收到重定向报文后,发送端会修改路由信息,标记为M)。

重定向报文:当IP数据报应该被发送到另一个路由器时,收到数据报的路由器就要发送ICMP重定向差错报文给IP数据报的发送端,通知它应该将此数据报发送到另外一个路由器。

6).NextHop:报文的下一跳IP地址。

注意,上述路由表中最后两条路由的NextHop 是,这是一条到达它自己的路由。

127开头的IP地址是回环地址,它要作用有两个:一是测试本机的网络配置,能PING通;另一个作用是某些SERVER/ CLIENT的应用程序在运行时需调用服务器上的资源,一般要指定SERVER的IP地址,但当该程序要在同一台机器上运行而没有别的SERVER时就可以把SERVER的资源装在本机,SERVER的IP地址设为7).Interfae:下一跳的出接口。

IP路由基础思维导图

IP路由基础思维导图

IP路由基础路由概述1、路由:指导报文转发路径的信息路由的本质是择优2、路由器转发依据:路由表RIB生成转发表FIB,依据转发表转发3、路由表分类:协议路由表、本地核心路由表(最优路由)4、获取路由的方式:直连、静态、动态5、最优路由选择:不同网段直接添加,同网段比较路由优先级、开销6、转发匹配原则:掩码最长匹配原则(遍历路由表匹配) 协议优先级 路由开销值7、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最大的区别是三层交换机使用一次路由,多次交换,而路由器每次都是路由静态路由1、点到点必须指定出接口2、广播口(如G、E)和虚拟网口必须指定下一跳3、优点:配置简单4、缺点:所有设备手动配置,工作量大;路由器无法感知链路状态变化动态路由优点自动学习、更新路由;路由器感知链路更新划分①按工作区域划分:内部网关协议(IS-IS;RIP;OSPF)、外部网关协议(BGP)②按工作机制及其算法划分:距离矢量路由协议;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内部网关协议(负责路由计算) 外部网关协议(负责传递路由)BGP不是是路由的生产者,只是路由的搬运工路由高级特性路由递归(迭代):多次查表,由远到近,最后到直连(路由表Flags字段表示是否需要迭代,用RD表示)路由条目的下一跳和直连接口不在同一网段等价路由:来源相同、优先级、开销相同的路由且目的地址相同、下一跳不同浮动路由:目的地址相同,下一跳和优先级不同路由汇总CIDR:无类间路由,常用于路由聚合VLSM:可变长掩码,常用于分子网路由引入概念将路由信息从一种路由协议发布到另一种路由协议路由引入可以部署路由控制对流量进行把控原理在两种路由协议的边界路由器上配置引入,让边界路由器ASBR充当翻译对路由信息重分发问题次优路由路由回灌,形成环路解决方案修改引入优先级或开销路由过滤解决方案修改引入优先级或开销路由过滤import route limit允许引入的外部路由的最大数量。

三层技术--IP路由配置讲解

三层技术--IP路由配置讲解

目录1 IP路由基础配置.................................................................................................................................1-11.1 IP路由概述........................................................................................................................................1-11.1.1 路由........................................................................................................................................1-11.1.2 路由表和FIB表........................................................................................................................1-11.2 路由协议概述.....................................................................................................................................1-31.2.1 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1-31.2.2 动态路由协议分类...................................................................................................................1-31.2.3 路由协议及路由优先级...........................................................................................................1-41.2.4 路由迭代.................................................................................................................................1-41.2.5 路由信息共享..........................................................................................................................1-51.3 配置全局路由器ID号..........................................................................................................................1-51.4 路由表显示和维护.............................................................................................................................1-61 IP路由基础配置z本章所指的路由器代表了一般意义下的路由器,以及运行了路由协议的三层交换机。

计算机网络实验3 实验三: IP分析和IP地址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3 实验三: IP分析和IP地址实验

大学实验报告2019年4月22日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实验名称:实验三: IP分析和IP地址实验班级及学号:姓名:同组人:签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评定:一、实验目的:1. 熟悉IP的报文格式以及关键字段的含义;2. 掌握IP地址的分配方法;3. 理解路由器转发IP数据报的流程;4. 掌握分类的IP编址方法;5. 掌握可划分子网的IP编址方法;6. 理解CIDR的IP编址方法和路由聚合功能。

二、实验任务:1.任务一:观察路由表;2.任务二:观察数据包的封装及字段变化;3.任务三:观察路由器转发IP数据报的方式;4.任务四:观察IP分片过程;5.任务五:练习主机和路由器的IP地址配置;6.任务六:练习划分子网;7.任务七:练习CIDR地址规划;8.实验完成,写出实验报告。

三、实验步骤:任务一1.观察Router()的路由表:打开Router(),单击CLI进入命令模式,输入en进入#提示的特权命令模式,输入show ip route命令查看路由表。

Router#show ip route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I - IGRP, R - RIP, M - mobile, B - BGPD - EIGRP, EX - EIGRP extern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 E - EGPi - IS-IS,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 ia - IS-IS inter area* - candidate default, U - per-user static route, o - ODRP - periodic downloaded static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192.168.2.2 to network 0.0.0.010.0.0.0/24 is subnetted, 2 subnetsC 10.1.1.0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0S 10.1.2.0 [1/0] via 192.168.1.2C 192.168.1.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1C 192.168.2.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Ethernet0/0/0S* 0.0.0.0/0 [1/0] via 192.168.2.22.观察Router1的路由表:Router>enRouter#show ip route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I - IGRP, R - RIP, M - mobile, B - BGP D - EIGRP, EX - EIGRP extern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 E - EGPi - IS-IS,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 ia - IS-IS inter area * - candidate default, U - per-user static route, o - ODRP - periodic downloaded static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10.0.0.0/24 is subnetted, 2 subnets结果如下:S 10.1.1.0 [1/0] via 192.168.1.1C 10.1.2.0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1C 192.168.1.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03.观察Router2的路由表:Router>enRouter#show ip route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I - IGRP, R - RIP, M - mobile, B - BGP D - EIGRP, EX - EIGRP extern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 E - EGPi - IS-IS,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 ia - IS-IS inter area * - candidate default, U - per-user static route, o - ODRP - periodic downloaded static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10.0.0.0/8 is variably subnetted, 3 subnets, 2 masks结果如下:S 10.1.1.1/32 [1/0] via 192.168.2.1S 10.1.2.0/24 [1/0] via 192.168.2.1C 10.1.3.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1C 192.168.2.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0任务二1.初始化所有设备的ARP表信息:实时模式和模拟模式来回切换3次;删除所有场景。

路由器的路由表详解

路由器的路由表详解

路由器的路由表详解路由器是网络中的重要设备,它用来连接不同的网络,并将数据包转发到正确的目的地。

在路由器中,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路由表。

路由表指导着路由器如何选择下一跳并进行数据包的转发。

一、路由表的概念和作用路由表是路由器中存储路由信息的一种数据结构,它记录了各个目的网络的网络地址以及到达该网络的下一跳路由器的地址。

路由表的作用是根据目的网络地址选择最优的路径进行数据包转发。

二、路由表的组成1. 目的网络地址:路由表中的每一项都会有一个目的网络地址。

目的网络地址是指数据包的最终目的地的网络地址,如IP地址。

2. 下一跳地址:路由表中的每一项还会有一个下一跳地址。

下一跳地址是指数据包在路由器中下一步应该转发到的地址,也即到达目的网络的下一个路由器的地址。

3. 路由器接口:路由表中还会记录数据包从路由器的哪个接口进入和退出的信息。

接口是路由器与其他网络设备连接的通道。

三、路由表的建立和更新1. 静态路由表:静态路由表是管理员手动配置的路由表。

管理员可以根据网络拓扑和需求手动添加和修改静态路由表。

静态路由表的优点是配置简单,但对网络变化不敏感,不适合大规模网络。

2. 动态路由表:动态路由表是通过网络协议自动学习和更新的路由表。

常见的动态路由协议有RIP、OSPF、BGP等。

动态路由表的优点是能及时适应网络拓扑的变化,但配置相对复杂。

四、路由表的查找和转发当路由器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时,它会根据数据包的目的网络地址去路由表中查找匹配的项。

路由表查找的原则是最长前缀匹配,即选择最长匹配目的地址的路由表项。

找到匹配的路由表项后,路由器就知道应该通过哪个接口和下一跳地址将数据包转发出去。

五、路由表的优化为了提高路由表的查找和转发效率,路由器采用了一些优化方法:1. 路由聚合:将多个小的目的网络地址聚合成一个较大的地址块,减少路由表中的表项数量,提高查找效率。

2. 路由过滤:根据需要过滤和选择路由信息,避免不必要的路由信息进入路由表。

ipv6路由基础 -回复

ipv6路由基础 -回复

ipv6路由基础-回复标题:IPv6路由基础详解一、引言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是互联网协议的最新版本,设计用于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IPv4。

IPv6的主要优势在于其巨大的地址空间、更简洁的报头格式以及内置的安全性和移动性支持。

在IPv6网络中,路由是数据包从源到目的地的关键过程。

本文将详细解析IPv6路由的基础知识。

二、IPv6地址结构IPv6地址由128位组成,通常用冒号分隔的十六进制数表示,例如:2001:0db8:85a3:0000:0000:8a2e:0370:7334。

为了简化表示,可以省略连续的零,例如:2001:db8:85a3::8a2e:370:7334。

三、IPv6路由表IPv6路由表是路由器存储和查找路由信息的地方。

每个条目包含以下信息:1. 目的地址:这是路由器要转发数据包的目的IPv6地址或地址范围。

2. 子网掩码:在IPv6中,子网掩码通常是/64,这意味着前64位用于标识子网,后64位用于标识主机。

3. 下一跳地址:这是路由器发送数据包的下一个路由器的IPv6地址。

4. 出接口:这是路由器发送数据包的物理或逻辑接口。

四、IPv6路由类型1. 直连路由:这是路由器直接连接到的网络的路由。

这些路由通常是自动创建的,并且具有最高的优先级。

2. 静态路由:这些路由是由网络管理员手动配置的,并且不会随网络状况的变化而变化。

3. 动态路由:这些路由是通过路由协议(如RIPng、OSPFv3或BGP4+)动态学习和更新的。

动态路由可以根据网络状况的变化自动调整。

五、IPv6路由选择过程当路由器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时,它会检查数据包的目的地址,并在路由表中查找匹配的条目。

如果找到匹配的条目,路由器将根据下一跳地址和出接口将数据包转发出去。

如果没有找到匹配的条目,路由器将根据其默认路由(如果配置了的话)或者丢弃数据包。

六、IPv6路由协议1. RIPng(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Next Generation):这是一个简单的距离向量路由协议,适用于小型和中型网络。

实验11 IP路由基础

实验11 IP路由基础

实验十一 IP 路由基础 【实验内容与目标】完成本实验,您应该能够: ● 掌握路由转发的基本原理● 掌握静态路由、缺省路由的配置方法 ● 掌握查看路由表的基本命令 【实验组网图】【实验过程】实验任务一:查看路由表本实验主要是通过在路由器上通过查看路由表,观察路由表中路由项。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够掌握如何使用命令来查看路由表,及了解路由项中要素的含义。

步骤一:建立物理连接按照拓扑图进行连接,并检查路由器质软件版本及配置信息,确保路由器软件版本符合要求,所有配置为初始状态。

如果配置不符合要求,请读者在用户模式下擦除设备中的配置文件,然后重启路由器以使系统采用缺省的配置参数进行初始化。

以上步骤可能会用到以下命令:<RTA> display veraion<RTA> reset saved-configuration<RTA> reboot步骤二:在路由器上查看路由表首先,在路由器上查看路由表,如下所示:<RTA> display ip routing-table Routing Tables : PublicDestinations :2 Routes :2Destination/Mask Proto Pre Cost NextHop Interface 127.0.0.0/8 Direct 0 0 127.0.0.1 InLoop0E0/1E0/1PC1:10.1.1.2/2430.1.1.2/24127.0.0.1/32 Direct 0 0 127.0.0.1 InLoop0由以上输出可知,目前路由器只有目的地址是127.0.0.0的路由,这是路由器的环回地址直连路由。

按表所示在路由器接口上分别配置IP地址。

IP地址列表配置RTA:[STA-GigabitEthernet0/0]ip address 192.168.0.1 24[RTA-Seria16/0]ip address 192.168.1.1 24配置RTB:[STB-GigabitEthernet0/0]ip address 192.168.2.1 24[RTB-Seria16/0]ip address 192.168.1.2 24配置完成后,再次查看路由表。

IP(IPv4)路由详解

IP(IPv4)路由详解

IP(IPv4)路由详解来源:前面在局域网详解中讲到,在局域网中,一台主机与另一台主机通信是通过MAC地址寻址来找到另外一台主机。

那么在广域网中,一个网络和另一个网络之间要通信,又如何来寻址。

现在我们就来了解,在广域网中的寻址方法——路由。

路由的原理很简单,就是通过查询一张路由表来确定数据包下一跳应该发向哪个地方。

我们来详细了解如何通过路由表来判断数据包下一跳应该发给谁。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我们平时windows主机所用的路由表。

这张图是一张单网卡windows主机的路由表,也是一张非常简单的路由表,通过这张路由表,我们可以了解最简单基本的通过路由表进行路由寻址的方法。

windows路由表的查表顺序是由下到上,优先级依次降低,数据包来了之后由下到上依次查表决定数据表发往哪里。

我们来一条一条的了解这些数据代表的意思。

首先来看横轴的标题Network Destination:目标网络,也就是我们的IP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

Netmask:子网掩码,用来计算目标IP地址是否属于当前路由的网段。

Gateway:网关,IP数据包下一个需要经过的目的地址。

Interface:接口,用来发送该IP包的物理网卡。

Metric:跃点数,通常用于衡量数据包从源地址到目的地址所需要经过的路径长度。

在路由表中如何表示匹配上一条路由呢?首先我们假设目标IP为X,如果满足以下公式表示X匹配上一条路由规则:X & netmask = Network Destination&:二进制与运算下面我们就来一条一条的解释每条路由所代表的意义,以及如何去匹配这条路由。

第一条:255.255.255.255 255.255.255.255 192.168.1.105 192.168.1.105 1X & 255.255.255.255 = 255.255.255.255255.255.255.255翻译成二进制为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在计算机里面十六进制表示为FF FF FF FF(也就是2的32次方,所以在32位计算系统,刚好一个无符号整形数可以表示一个IP地址)由上面的计算公式得到X只有等于255.255.255.255时才能满足上面的等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CNA考点精析---IP路由表分析当frame到达路由器的接口后,路由器检查frame中的目标地址字段,如果目标地址为路由器接口的地址或者广播地址的时候,路由器把packet从frame中剥离出来,传递给network layer,然后packet中的目标地址将被检查,接下来还要检查protocol字段,最后再发送给合适的进程,如果packet是可路由的,路由器会查找自己路由表中寻找相应的路由条目,路由条目至少包含两个要素:1、目标地址,这个地址是路由器必须能够到达的地址;2、到达目标地址的指针,这个指针也就是我们平时在路由表中看到的Via.或者是平时听说的next-hop(下一跳)路由器根据packet中的目标地址字段,在路由表中执行查询,查询的精确程度按如下顺序递减:1、主机地址2、子网地址3、汇总网络号4、主类网络号5、超网号(super net)6、默认路由如果在执行完所有的表查询后,还没有找到匹配的条目,则丢弃packet,并回送一个(Destinnation Unreachable)ICMP不可达的报文给发送方在CISCO路由器上要查看路由表,可以使用特权命令:show ip routeR1#sh ip route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I - IGRP, R - RIP, M - mobile, B - BGPD - EIGRP, EX - EIGRP extern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 E - EGPi - IS-IS, su - IS-IS summary,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ia - IS-IS inter area, * - candidate default, U - per-user static routeo - ODR, P - periodic downloaded static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C 192.168.123.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01.0.0.0/24 is subnetted, 3 subnetsC 1.1.1.0 is directly connected, Loopback0C 1.1.2.0 is directly connected, Loopback1C 1.1.3.0 is directly connected, Loopback2C 192.168.14.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1/2如果你只想检查静态的路由条目,则可以在show ip route命令后加上static参数,依此类推……Configuration static routes配置静态路由的步骤1、首先确定好每条链路的地址2、为每台路由器找出非直连的链路3、为每台路由器的非直连链路写出静态条目(直连没有必要写)注:把未知交给已知R1(config)#ip route 2.2.1.2 255.255.255.0 192.168.12.2R1(config)#ip route 2.2.2.2 255.255.255.0 192.168.12.2R1(config)#ip route 2.2.3.2 255.255.255.0 192.168.12.2谁是自己的未知?——所有非直连的链路谁是自己的已知?——直连链路在直连链路上有两种选择:下一跳(next-hop)和出接口(interface)分别看一下两者的区别下一跳是和自己直连路由器的接口地址,而出接口则是自己本身的接口名称就好象一条隧道的入口和出口:出口就是下一跳,入口是出接口R1和R2通过FA0/0——FA0/0,S1/1——S1/0FA0/0口的IP分别为192.168.123.1/192.168.123.2S1/1的IP为:192.168.12.1S1/0的IP为:192.168.12.2它们各自有三条直连网段:1.1.1.11.1.2.11.1.3.1和2.2.1.22.2.2.22.2.3.2分析:对于R1来说,它的已知是:192.168.123.0/24192.168.12.0/241.1.1.0/241.1.2.0/241.1.3.0/24对于R2来说,它的已知是:192.168.123.0/24192.168.12.0/242.2.1.0/242.2.2.0/242.2.3.0/24除已知条目外,其余全是它们各自的未知,此时我们可以用两种办法来配置静态路由一、使用下一跳next-hop:R2(config)#ip route 1.1.1.0 255.255.255.0 192.168.123.1R2(config)#ip route 1.1.2.0 255.255.255.0 192.168.123.1R2(config)#ip route 1.1.3.0 255.255.255.0 192.168.123.1红字标识的即为next-hop看一下路由表:R2#sh ip route static1.0.0.0/24 is subnetted, 3 subnetsS 1.1.1.0 [1/0] via 192.168.123.1S 1.1.2.0 [1/0] via 192.168.123.1S 1.1.3.0 [1/0] via 192.168.123.1到达三个未知的地方全部都交给了via 192.168.123.1 ,注意[]里的数字[1/0]二、使用出接口interface:R1(config)#ip route 2.2.1.0 255.255.255.0 serial 1/1R1(config)#ip route 2.2.2.0 255.255.255.0 serial 1/1R1(config)#ip route 2.2.3.0 255.255.255.0 serial 1/1红字标识的地方即为出接口看一下路由表:R1#sh ip route static2.0.0.0/24 is subnetted, 3 subnetsS 2.2.1.0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1/1S 2.2.2.0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1/1S 2.2.3.0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1/1这里已经没有[]了。

取而代之的是directly connected,说明路由器R1认为这些条目都是自己直连的条目。

路由器在路由选择的过程中会比较哪条路是更好的路这时候如果用第一种方法给它配上相同的路由条目,看一下会出现什么情况:R1(config)#ip route 2.2.1.0 255.255.255.0 192.168.12.2R1(config)#ip route 2.2.2.0 255.255.255.0 192.168.12.2R1(config)#ip route 2.2.3.0 255.255.255.0 192.168.12.2R1#sh ip route staR1#sh ip route static2.0.0.0/24 is subnetted, 3 subnetsS 2.2.1.0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1/1[1/0] via 192.168.12.2S 2.2.2.0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1/1[1/0] via 192.168.12.2S 2.2.3.0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1/1[1/0] via 192.168.12.2R1认为现在R1到达R2后面的直连网络可以有两条路走了,其实只有这一条通道,却被R1认为是两条不同的路。

可见,这两种方法需要根据情况使用,否则可能会出现路由选择的问题。

Floating Static Routes设置一条管理距离稍大于正常使用的一条静态路由,这样一来,当正常链路DOWN后,这条稍大的路由条目马上可以UP起来替代正常路由条目工作。

(1)Router(config)#ip route 1.1.1.0 255.255.255.0 192.168.123.2(2)Router(config)#ip route 1.1.1.0 255.255.255.0 192.168.12.2 50如上,当(1)down后,(2)会自动地up,顶替(1)以下为例题:1、Users on the 172.17.22.0 network cannot reach the server located on the 172.31.5.0 network. The network administrator connected to router Coffee via the console port, issued the show ip route command, and was able to ping the server. Based on the output of the show ip route command and the topology shown in the graphic, what is the cause of the failure?A: The network has not fully converged.B: IP routing is not enabled.C: A static route is configured incorrectly.D: The FastEthernet interface on Coffee is disabled.E: The neighbor relationship table is not correctly updated.F: The routing table on Coffee has not updated .Correct Answers: C该题中,172.18.22.0网段的用户无法访问到172.31.5.0的服器,管理员通过show ip route命令看到了如下的路由表记录,试分析哪些说法是正确的.首先比较以下两条直连路由条目,正常;下面的一条静态默认路由的下一跳地址却有问题,因为网络中并没有172.19.22.2这个地址.假设现在从172.17.22.0有主机A向172.31.5.0中的SERVER发送信息,数据报文进入Coffee后,Coffee经过查表得知,该路由条目并未存在于路由表中,所以被匹配默认路由,交给下一跳172.19.22.2,但是Coffee 却发现并不知道172.19.22.2应该怎么走,所以该数据包被丢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