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期末测试
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附参考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语文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加点字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qiào)首而望、屏.(bǐng )息敛声的一刹那。
B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
长髯覆盖了两颊.(jiá),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yǒu)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C这三种感情就像飓.(jù)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pín )临绝望的边缘。
D全图内容庞大,却繁而不乱,长而不冗.(rǒng),段落清晰,结构严谨。
画中人物有五百多个,形态各异。
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遒劲..(qiú jìn),笔法灵动,有别于一般的界画。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振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
B. 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脱辞检察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察的结果,发表出来。
C.哪知老境却如此秃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情郁于衷,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锁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D 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
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有用心....。
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B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C.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像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卑劣.(liè) 丰硕.(shuò) 携.手(xié) 出类拔萃.(cuì)B.湛.蓝(zhàn) 领域.(yù) 诬蔑.(miè) 自甘堕.落(duò)C.头衔.(xián) 蛮横.(hèng) 狡.辩(jiǎo) 彷.徨失措(fáng)D.萦.绕(yíng) 赋.予(fù) 烦琐.(suǒ) 一劳永逸.(yì)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佛经中最有禅意的句子,有很多能让人大彻大悟....。
B.令中外游客叹为观止....的桂林梅瓶,色泽光润,造型优美,构思精巧。
C.39岁,坐牢30年,这只世界唯一上过大学、通人情世故....的猩猩,结局却这般悲惨。
D.国际马拉松大赛期间,衡水市实行了交通管制,交通拥堵的状况戛然而止....。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中,中国将同哈萨克斯坦一道圆梦、筑梦、追梦。
B.通过哈桑的誓言“为你,千千万万遍”,使我懂得了朋友间友谊的珍贵。
C.航天员举着国旗,通过摄像机镜头送出了节日的问候。
D.共享单车具有快捷、方便、灵活,已成为广大市民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B.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C.像我这么个生着宽鼻子、厚嘴唇、灰色小眼睛的人,难道还能找到幸福吗?D.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
6、根据下列对联所描写的景物特征,按四季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翡翠屏开槐影茂,鸳鸯池涨藕花香。
②红点桃花千朵嫩,青描柳色万枝新。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要塞.(sāi)颁发屏.息敛声(bǐng)锐不可挡B.遏.制(è)畸形殚.精竭虑(dān)深恶痛疾C.翘.首(qiáo)僻谣藏污纳垢.(hòu)春寒料峭D.炽.热(zhì)琐屑摩肩接踵.(zhòng)正禁危坐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作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B.市民井然有序....地上下公交车,这已成为古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C.雷锋是家喻户晓....的楷模,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
D.听了郎朗精彩的钢琴独奏《黄河》后,大家叹为观止....。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B.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学校关注和培养的重要工作。
C.劝阻青少年戒烟,对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D.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B.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C.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D.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6、给下面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
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作我们的美味佳肴。
③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作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
④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作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
⑤看作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⑥看作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A.③②④⑥⑤① B.③④⑥②⑤① C.①③②④⑥⑤ D.①③④⑥②⑤7、古诗文默写。
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卷》附答案

A. 通过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使人们深刻思考是什么原因酿成这次悲剧.
B. 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是我市义务教育资源得到均衡配置.
C. 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发现、制止和干预欺凌行为.
D. 为了营造更良好的读书氛围,学校开展了“文学名著阅读”系列活动.
三、古诗文阅读(共16分)
文言文阅读.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C.濒临(bīn)鲜腴(yú)洗涤(tiáo)春寒料峭(qiào)
D.题跋(bá)簇拥(cù)擅长(chàn)自出心裁(cái)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赋闲 记载 开恳 张目结舌 殚心竭虑 一丝不苟
B. 马褂 飓风 倦怠 摩肩接踵 杳无消息 深恶痛绝
C. 暴晒 田畴 防御 惟妙惟俏 油光可鉴 为富不仁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96分)
诗歌赏析.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5. 诗中“____”一字写出了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塞上燕脂凝夜紫”从____方面(角度)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
二、说明文阅读(每题2分,共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语文期末测试题(语文版版)一、积累与运用(28分)(一)基础知识(24分)1、中国书法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请将下面格言抄写在方格内,要求正确、工整、整洁(3分)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 惟妙惟肖.(xiào) 绮.丽(qǐ) 憎.恨(zēng) 两栖.(qī)B 销声匿.迹(nì) 愧怍.(zuò) 琐屑.(xiè) 追溯.(sù)C 风雪载.途 (zài) 蹒跚..(pán shān) 褶.皱(zhě) 震悚.(sǒng)D 日薄.西山(bó) 箱箧.(qiè) 殷.红(yān)绥.靖(súi)3、请根据具体的语境和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gān gà ( )的笑。
②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miù()的画面。
③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jìng( )天择的法则。
④有一个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长途báshè( )了二三十年。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因地制宜....的发展地方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B、巴勒斯坦的斯瓦特被誉为“东方的瑞士”,但“9.11”事件以后,来这里旅游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
C、玉雕品“翠玉白菜”因其材质上乘,惟妙惟肖....,富有创意而被誉为我国的国宝。
D、看着他瘦骨嶙峋....的样子,母亲的眼角湿润了。
5、下列句子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A、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但议论和抒情在记叙文中也经常运用。
B、说明文是客观的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C、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两种:总——分式和总——分——总式。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附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附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斑斓.(lán)炫.目(xuàn)摇曳.(yàn)矢.志不移(shì)B.瓦砾.(lè)尴.尬(gān)惊骇.(hài)歼.灭(jiān)C.深湛.(zhèn)悠.闲(yōu)矜.持(jīn)劫.后余生(jié)D.阡.陌(qiān)举箸.(zhù)寒噤.(jìn)仄.歪(zè)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鲁迅先生经常写些为“正人君子”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B.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俄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鹤立鸡群....、引人注目的可能。
C.老师经常提醒我们,写字时一定要正襟危坐....,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
D.不讲究韵律的文句和段落,读起来就没有什么抑扬顿挫....、节奏和谐的美感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据统计,2017年第一季度,国内汽油行业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大约12.7%左右。
C.《金色花》描绘了儿童嬉戏的画面,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了对母亲的感情。
D.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牛肉的抽样检测,防止不合格肉制品重现百姓餐桌。
5、下面各项中,修辞手法与选句一致的一项是()A.比喻——他的心眼小得像针鼻儿。
B.拟人——那沙海前的林带,就像巨人手挽手站成的队列。
C.反问——总要看一看才知道。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D.对偶——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于是,隔夜食物是否会危害健康的疑问,逐渐困扰起都市人来。
②现代营养专家认为,隔夜食物并不等于洪水猛兽,只要不是放置时间过长、食用频率过多,就无须谈之色变。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附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溃.退(kuì)黝.黑(yòu) 挟着(jiǎ) 不逊.(xùn)B.颁.发(bān)迁徙.(xǐ) 悄.然(qiāo)凌.空(líng)C.翘.首(qiáo)屏息(bǐng)教诲.(huì)歼.灭(jiān)D.诘.责(jié)镌.刻(juàn)绯.红(fēi)锃.亮(.chéng)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虽然没有名角亲自传授指点,但他长年在戏园子里做事,耳濡目染....,各种戏路子都熟悉了。
B.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C.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D.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众多球迷汇集到世界杯举办地,谁都不能否认这不会给当地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B.为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当地政府加大投入建设了多个休困公园,成为市民娱乐的新去处。
C.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的召开,增进了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的桥梁,令人瞩目。
D.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在于它独到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在于深刻的思想内涵。
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仰着头,才望见峰顶,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
B.拥有这么好的资源却不利用,这不是一种资源浪费吗?C.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D.隔壁教室里好像是李老师在上课。
6、下面句子,排序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八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共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共14分)第二次看黄河,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撞向石壁,排排黄浪shà shí碎成堆堆白雪。
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①突然脚下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
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
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hán jìn。
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
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②消释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
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
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③因为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
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④罩在红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
1.下列依次对文中加点的两个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chěng záB.chéng záC.chěng zháD.chéng zhá2.下列对文中两处拼音对应的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霎时寒噤 B.刹时寒噤 C.刹时寒禁 D.霎时寒禁3.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2分)A.万马奔腾前呼后拥 B.千军万马前呼后拥C.万马奔腾前呼后应 D.千军万马前呼后应4.文中①②③④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正确且符合语境的一项是()(2分)A.①处修改为“脚下突然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益阳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新闻对我们很感兴趣。
B.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次迎新会。
C.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与生活习惯,以及勤洗手,勤锻炼,常饮薄荷叶与金银花茶,是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途径。
D.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活动中,我市教育系统提出了“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所学校带动一片社区,全体师生带动整个社会”的口号。
4.仔细阅读下文,说一说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野猪,马与猎人从前,野猪和马常常在一起吃草,但是野猪经常使坏,不是践踏青草,就是把水搅浑。
马非常生气,一心想要报复他,便跑去请求猎人帮忙。
猎人说除非马愿意套上辔头让他骑,才会帮助马惩治野猪。
马报复心切,就答应了猎人的要求。
于是,猎人骑在马背上打败了野猪。
然后又把马牵回去,拴在马槽边。
马终于成了被猎人奴役的工具(选自《伊索寓言》)道理:5.美国一些政客把全球经济失衡原因归咎于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高储蓄率,其目的无非是转移国内民众视线,逃避责任。
(2分)。
(用《醉翁亭记》)6.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2分)水管漏的厉害,院子里已经积满了水,修理工答应马上就来,结果等了大半天才见到他的影子。
他懒洋洋的问住户:“现在情况怎么样?”主妇说:“还好,在等你的时候,孩子们已经学会了游泳!”(1)这位主妇的言外之意是:。
(2)假如你是这位修理工,你该说:。
7.名句积累(8分)(1)安得广厦千万间,。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分)(2)_,愁云惨淡万里凝。
(1分)(3)欲渡黄河冰塞川,。
《行路难》(1分)(4)采菊东篱下,。
《饮酒》(1分)(5)散入珠帘湿罗幕,。
(1分)(6)《醉翁亭记》中作者直抒胸臆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7)长风破浪会有时,。
(1分)二阅读(39分)(一)阅读《迎燕》,完成8—9题:(3分)迎燕(宋葛天民)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8.诗中表现人们欢迎燕子到来的诗句是:。
(1分)9.这是一首平易浅显的咏物诗,全诗借“燕”表达作者怎样的情趣?(2分)(二)阅读《题生态眼睛看中国》,完成10—14(13分)题生态眼睛看中国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山地占2/3,大致可分为三级台阶。
第一级台阶是世界第一大高原——青藏高原。
第二级台阶从黑龙江最北端开始,一直到云贵高原南部,平均海拔近2000米,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秦岭、大巴山和云贵高原。
自第二级台阶以东至东南沿海为华东平原,即第三级台阶。
上一级台阶都是下一级台阶的支撑或庇护伞。
青藏高原是我国整个生态的屏障,它把寒冷空气挡在这座高墙之外,使它的东面和南部即第二级台阶形成了优良的生态条件。
温暖湿润,物种丰富。
而第三级台阶属平原生态系统,现代城市生活基本上都集中在这里,第二级台阶丰富的物种资源为第三级台阶的平原生态系统提供了生存的物资。
三级台阶中最关键的是青藏高原,它也是亚洲生态系统的支柱。
高原上的山脉就像一条条大水坝,坝顶部几乎都是冰川,既围出了大面积的湿地、河流与湖泊,又有冰雪融水源源不断地补给湿地,形成一个涵养水源的生态系统。
水是生命之源,正是这个“大水塔”维持了整个中国乃至东南亚的整个生态世界的新陈代谢。
但由于全球性气候变暖,连年干旱,青藏高原上的许多湖泊湿地渐渐干涸。
青海湖是中国第一大咸水湖,现在每年退水13厘米,干涸的过程中,矿物质析出,若干年之后,过高的矿化度会杀死湖内所有生物。
这些年来过度放牧也导致了草场退化,进一步破坏了涵养水源的生态条件。
一旦青藏高原上的高寒草甸消失殆尽,整个高寒草甸将会被荒漠和沙漠所取代。
由于全球变暖,雪线退缩,使许多5000多米的雪山岩石裸露。
冰融水量减少,许多湿地与河流干涸,缺水的居民只能搬家。
云南省号称“植物王国”,但看到的绿色与之并不相符。
云南省只有西南部的森林长势良好,而中东部大部分植被很稀疏,干热河谷和干荒地区生态更加脆弱,水土流失相当严重。
在喀斯特地形区的土层很薄,很容易被侵蚀。
著名的云南石林,看上去虽然壮观,但从生态的角度去看,不过是一片石漠,在云贵许多地点,正在形成大量的新石漠区。
红色土壤流失后。
裸露出灰色的石灰岩,就像动物被剔去了皮肉,剩下骨架一样,比沙漠更难治理。
在云南的德宏地区的热带雨林,人们砍掉它改种农作物。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重要且无法替代的生态系统,农作物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与之相比不可同日而语,这样做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这里的湿地、湖泊也正在退缩或消失,以前碧波荡漾的纳帕海现在已消失不见。
经询问才知道.是无序开发把地下水系破坏了,就像在我们的盆底钻一个孔,高原湖盆的水全部漏掉了。
10.本文说明的中心是。
(2分)11.文章以简洁的语言扫描了中国生态的三个台阶:“第一台阶”是,“第二台阶”是黑龙江最北端到云贵高原南部,“第三台阶”是。
文中能说明三个台阶之间相依存关系的一句话是:。
(3分)12.为什么说“三级台阶中最关键的是青藏高原,它也是亚洲生态系统的支柱”?(2分)答:。
13.文章是从哪三个方面来说明号称“植物王国”云南省的生态状况的?(3分) 答:。
14.针对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的生态状况,对我们生态保护有何启示?(3分) 答:。
(三)阅读《让我看着你》,完成15—20题(13分)让我看着你①从母亲住进我们医院的那一刻起,我就后悔自己当初选择的职业了。
曾经有那么多的患者能在我的手上康复,母亲的病,却让我无能为力。
面对越来越消瘦的母亲,我除了强颜欢笑地安慰她,就只能偷偷躲到某个角落抹眼泪。
②那个时候,她的癌细胞已扩散到整个胸部。
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从来不吱一声。
每次进去看她的时候,她都装作很平静的样子,面带微笑地看着我:“我觉得比先前好多了。
你工作忙,不用老来看我。
”我扭过头,眼泪无声地掉下来。
③午后的阳光照在洁白的病床上,我轻轻地梳理着母亲灰白的头发。
母亲唠叨着她的身后事,她说她早在来之前就已准备好了自己的送老衣,可惜还少一条裙子,希望我们能尽快给她准备好。
说这些的时候,母亲的脸上始终挂着平静的微笑,不像是谈死,倒像去赴一个美丽的宴会。
母亲一生爱美,临终,都不忘记要完美地离去。
我的泪,再也忍不住,一滴又一滴地落到母亲的头发里。
④母亲的病房,离我的办公室仅有几步之遥,可她从来没有主动要求我去她的病房。
每一次去,她还忙不迭地催我走。
她说还有很多病人等着我,她嘱咐我一定要像对待自己的家人那样对待病人。
其实,我很清楚,每一次离开母亲的病房,身后那双依依不舍的眼睛会一直随着我的身影,直到我拐过屋角。
⑤一天,一个女孩急需眼角膜,恰巧医院里有一位救治无望的男孩,出于一个医生的责任,我劝那个男孩的家长捐献出孩子的眼角膜。
男孩的父亲同意了,不想他的母亲却发疯般地找到我,说她决不允许谁动儿子一根毫毛,哪怕他不在这个世界了。
最后,也许被我劝得急了,那位痛得发狂的母亲突然大声地说:“你觉悟高,怎么不让你的家人来捐献?”我一下子呆在那里,无言以对。
⑥母亲是何时出现在我的办公室门口的,我竟然一点都不知道。
直到听到那声熟悉的呼唤,抬起头,看见母亲正泪流满面地立在那里:“孩子,你看妈妈的眼角膜能给那个孩子用么?”屋子里一下子静下来,几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母亲身上。
我几乎不敢相信,那话是从母亲嘴里说出来的。
母亲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残缺,可她竟然情愿让自己残缺着离开这个世界。
看大家都在惊愕地盯着自己,母亲的脸上忽然现出少见的一点血色。
她挣扎着走到我面前,静静地盯着..我看了足足有一分钟,然后,我听见母亲轻轻地说:“孩子,我想看着你:让我看着你!”⑦泪水狂涌而出,我第一次在自己的病人面前失态。
我知道,那是母亲临走之前努力为我做的最后一件事。
⑧后来,那个男孩的母亲含着泪同意了把儿子的眼角膜捐献给那个女孩,因为她觉得儿子的眼角膜毕竟比我母亲的要年轻。
更重要的一点,她说,她也想让儿子的眼睛,一直看着她。
从我母亲的身上,她明白:爱,原来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延续。
15.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共2分)时间:某一天地点:我的办公室门口人物:我的母亲、男孩的母亲和我起因:我劝男孩的母亲捐献儿子的眼角膜给患者,她不肯,还责难我。
经过:。
结果:。
16.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第⑥段画线句子的理解,注意加点的词。
(3分)17.男孩的母亲为什么会从“决不允许谁动儿子一根毫毛”变为同意捐献儿子的眼角膜?写这一变化有什么作用?(2分)18.文章结尾说“爱,原来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延续”,“这样的方式”指什么?(1分)19.我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
(写出两个方面即可) (2分) 20.读了本文,你一定有很多感触吧,请将你感触最深的地方谈出来。
(3分)(四)阅读甲乙两文完成21—25题(10分)『甲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文』吴玠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
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
”遂绝不饮。
帝初为飞营第,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曰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节选自《宋史》)『注释』(1)吴玠:南宋抗金名将。
(2)飞:南宋抗金名将岳飞。
(3)交欢;结为好友。
交,结交。
欢,友好关系。
(4)姝:美女。
(5)主上宵旰:皇上勤于政事。
主上,皇帝。
宵旰,“宵衣旰食”的略语。
(6)却:推辞。
(7)初:当初。
(8)第:府第,住宅。
(9)何以家为;为什么要安家呢?(10)或:有人。
21.解释下列句中加黑字词的意思。
(2分)(1)或异二者之为.为(2)吴玠素.服飞素(3)饰名姝遗.之遗(4)玠益.敬服益2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23.比较上面两段文字,甲文作者提出的观点和乙文所记岳飞的品质有哪些共同点?乙文所记的几件事中又有哪些是甲文没有论及的?(4分)24.甲文中提到的“古仁人之心”,既包括为人处世的旷达胸襟,也含有高尚的政治抱负。
以下几篇课文中各提出了怎样的“仁人之心”?请把课文中的有关句子默写在下面横线上。
(2分)(1)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分)(2)龚自珍《已亥杂诗》:。
(1分)三、写作(60分)25.从下面两道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目一:在充满(快乐、激情、忧伤、平淡)的日子里题目二;也许,每个人都渴望有一双翅膀,年幼时我们渴望有一双“独立”的翅膀,去挣脱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长大后,我们渴望有一双“追梦”的翅膀,能到达自己努力追寻的地方;苦痛时,我们渴望有一双“超越”的翅膀,能帮助自己飞过绝望,看到希望;被束缚时,我们渴望有一双“自由”的翅膀,到达一个任由心灵翱翔的世界……其实每个人都有一双翅膀,那是亲情的翅膀,那是友情的翅膀,那是信念的翅膀……当然,文学的熏陶、音乐的感染、思维的力量……也会为你插上神奇的翅膀,带你自由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