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初中历史知识点:伟大的抗日战争
历史第一轮复习 伟大的抗日战争ppt

9.(08海南历史,20)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
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 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 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 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0.(08海南历史,21)1938—1944年,我国科技人员 在大后方注册的专利共431件,比此前20年全国的总和增 长了157%,其中机器、电器、交通工具、化学药品类居 多.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科技人员的内迁 B.军工企业的激增 C.民营工业的发展 D.战时需求的刺激
日本侵华的原因?
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亡中国,称霸亚洲乃至世界是 日本的既定国策。 ②1931年,受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 日本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 ③中国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了 日本可乘之机。
一. 日军侵华过程
1. 日军的军事侵略
⑴1931“九一八事变”
——侵占中国东北,日本侵华的开始 ⑵ 1937“七七事变” ⑶1937“八一三事变” ⑷1937.12攻陷南京 ——全面侵华; ——侵占上海,进攻南京; ——长达6周的大屠杀
C
D
抗战胜利的历史地位
1.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性质) 2.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 全胜利。(结果) 3.洗雪了耻辱,捍卫了尊严,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 利奠定了基础。(国内) 4.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 西斯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国际)
7、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取得近百年反侵略战争完全 胜利的原因是( ) ①全民族的共同抗战 ②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配合 ③国共两党的合作 ④我大敌小,我强敌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历史必修一023伟大的抗日战争

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睡狮果 然醒了,从前只是一大块沃土,一 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 肉的活中国了。 ——朱自清
请结合朱自清的话,谈谈抗战 胜利的意义。
二、中华民族的伟大抗战
4、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P41)
最伟大的斗争 第一次完全胜利 捍卫民族尊严 奠定坚实基础 重要组成部分 做出巨大贡献
上图是2003年被日 本遗留在齐齐哈尔 的化学武器——芥 子气中毒致死的河 南民工李贵珍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
(一)罪行之一:发动、扩大侵略战争 1、原因: 九· 一八事变 一· 二八事变 华北事变 2、史实: 七· 七事变 八· 一三事变 攻占南京 攻占徐州、广州、武汉等 (二)罪行之二:烧杀淫掠、无恶不作 南京大屠杀等 细菌战和毒气战 蹂躏妇女 (三)罪行之三:进行血腥的殖民统治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 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只有不忘过去、 记取教训,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胡锦涛
专题二历史线索
1840 1842 1856 1860 1883 1885 1894 1895 1900 1931 1937 1945
鸦 片 战 争
第 二 次 鸦 片 战 争
全民族抗战的主要 表现是: 国共合作抗日
二、中华民族的伟大抗战
(三)抗日战争是如何取得最后胜利的?
1、1941年中国政府对日、德、意宣战; 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形成; 2、敌后抗日军民的反攻;中共召开七大 3、国民党军队的战略反攻 4、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 苏联对日作战
二、中华民族的伟大抗战
二、中华民族的伟大抗战
2、全民族的抗战(1937.7—1945.8)
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 伟大的抗日战争》知识总结

第四单元伟大的抗日战争一、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1931——1937)1、背景: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目的)国际:英美忙于应付经济危机,无暇东顾中国:蒋介石发动内战,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2、时间:1931年9月18日(国耻日)3、地点:沈阳4、借口:柳条湖事件5、结果:不到半年东北三生全部沦陷——蒋介石采取了不抵抗政策——集中力量打击中共6、影响: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局部侵华开始)7、九一八事变给我们的启示:①落后就要挨打,富国强民才能御敌。
②只有不断发展经济,努力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才能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③作为中学生,要树立民族自尊、自强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为祖国的统一、富强和民族的兴旺发达贡献力量二、日本的侵略步伐1、32年,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在东北设立731部队2、33年,占领热河3、35年,签订《何梅协定》三、抗日高潮的掀起1935年,北平学生发动一二九运动,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四、西安事变1、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2、时间:1936年12月12日3、经过:(略)4、人物:张学良,杨虎城5、目的:逼蒋抗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6、结果:在中共的努力下,得以和平解决(周恩来前去谈判)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出发点:全民族的利益为重1、意义:(课本105页)一、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全民族抗战)1、时间:1937年7月7日2、地点:卢沟桥3、经过:(略)出现了两位民族英雄:佟麟阁、赵登禹4、影响:标志着全面抗战的开始、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七、共赴国难根据国共两党谈判达成的协议,对军队进行了改编:陕北的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八省坚持斗争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二、南京大屠杀1、时间:1937年12月2、结果:日军在占领南京的六周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民众达30万人以上三、重要战役1、平型关大捷: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国共合作)2、百团大战:(敌后战场)(1)时间:1940年8月起(2)地点:华北(3)指挥者:彭德怀(4)目标:敌人交通线,日伪军据点(5)意义:(课本116页)3、台儿庄战役:(正面战役)(1)时间:1938年(2)地点:徐州台儿庄(3)指挥者:李宗仁(4)意义: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战役四、中共七大1、背景:抗战即将胜利2、时间及地点:1945年4月延安3、大会中心任务: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抗战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4、内容:(1)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思想建设: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共的指导思想(2)加强了党的自身建设组织建设:选举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形成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5、地位:这次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大会6、意义:这次大会召开在抗战胜利的前夕,极大的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增强了中共的凝聚力,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第3课 伟大的抗日战争

3、日军暴行:
南京大屠杀式的惨案;细菌战、毒气战
三、中国抗战
(一)局部抗战(1931-1937):关内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爱国力量及抗日救亡运动的主要史实:
1、中共:
①1935,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②1935年12月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 方针 ③1936,组织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
3、两个战场和两条抗战路线 国:正面战场、片面抗战路线(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 共:敌后战场、全面抗战路线(依靠群众)
抗日战争三阶段
战 略 防 御 战 略 相 持 战 略 反 攻
1937/7
(七、七事变)
1938/10
(广州、武汉陷落)
1944
1945/8/15
(日本宣布无条 件投降)
4、抗战的发展形势 (一)防御阶段(1937.7—1938.10) (1)国民党正面战场:
2、直接原因:1929-1933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3、有利条件: 国民政府围剿红军(中国内战);欧美“绥靖政策” 4、历史传统: 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
二、侵华方式
1、军事侵略,占领中国国土。
①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沈阳):东北沦 陷 ②1932年,“一二八事变”(上海): 1932年,成立伪
2、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 组织抗日义勇军
3、国民党爱国官兵
①1932,十九路军淞沪抗战(蔡、蒋) ②长城沿线官兵抗敌(安德馨;宋哲元;冯玉祥和吉鸿昌) ③1936,12,12西安事变(张、杨):双十二事变 (原因、经过、结果、意义) 意义:揭开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各界人民:
①爱国民众:工人罢工、募捐;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等。
第四单元 伟大的抗日战争知识结构

日
本投降 第四单元 伟大的抗日战争(1937—1945年)
一、局部抗战的开始
二、全面抗战的开始
1、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2、永远记住-----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用六周的时间屠杀中国军民30多万人。
三、全民族抗战的表现
1、国民党---台儿庄战役:1938年 徐州会战 李宗仁 抗战以来重大胜利
2、共产党---
3
四、
1、中共七大
2、
1、我国设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及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的意义是什么? 牢记历史、以史为鉴,防止历史悲剧重演。
2、正确认识中日关系的发展
⑴如何正确对待日本侵华问题,是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
我们要用具体史实驳斥日本右翼分子篡改历史的言论和行为;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扼制反华势力,不能让历史悲剧重演。
⑵要认识到:中日两国只有正确地认识历史问题,才能友好相处;
⑶我国要积极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扼制国际反华势力。
18-19 专题2 3 伟大的抗日战争

18-19 专题2 3 伟大的抗日战争三伟大的抗日战争[学习目标]1.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
2.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1.重点:掌握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原因、表现及其结果;阐述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2.难点: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1.侵华背景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的既定国策;1927年,日本在东方会议上确定了“征服满蒙”的武装侵略方针。
2.侵华过程(1)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
(2)1937年,日军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3)1937年,日军发动进攻上海的八一三事变,先后占领上海和南京。
(4)1938年,日军相继占领徐州、广州、武汉,占领了中国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
3.日军的罪行(1)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惨案,后又制造多起类似的惨案。
(2)在中国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用活人进行试验;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
(3)对占领区实行所谓的“以华制华”政策,扶植傀儡政权;实行殖民统治;进行经济掠夺,推行奴化教育。
二、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1.中国共产党方面(1)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共发表宣言,号召“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2)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1935年12月,在陕北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40年枣宜会战张自忠壮烈殉国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战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1)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洛川会议上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2)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了抗日的前线。
(3)1937年9月成立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首府设在延安。
2019届中考历史复习中国近代史第13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件

杨靖宇(1905—1940)
考点知识回扣
2.华北危机与一二· 九运动 (1)华北危机: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 “华北自治运动” ,妄图 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国民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 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2)一二· 九运动 ①时间: 1935 年12月9日。 ②领导党派:中国共产党。 反动军警镇压北平爱国学生 【识图学史】
鄂尔多斯专版
第 13 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时空坐标】
【课时主题】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等 各方面经过努力,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 华战争,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考点知识回扣
③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反对华北自治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 ④意义:这场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 了全国 抗日 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考点知识回扣
3.西安事变 (1)目的: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 (2)概况: 1936 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 行“ 兵谏 ”,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 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识图学史】
(2)七七事变标志着
中国全民族抗战 的开始。 赵登禹(1898—1937)
(3)抗日英雄: 赵登禹 、佟麟阁。
考点知识回扣
2.第二次国共合作 (1)改编军队: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 命军 第八路军 ;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 革命军新编 第四军 。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①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 【知识拓展】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是大势 所趋、人心所向,是中国共产党顺应 历史潮流采取正确决策的结果,也是
初中历史知识点:伟大的抗日战争

初中历史知识点:伟大的抗日战争1931年9月18日夜,驻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
他们以此为借口,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城。
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面对敌人的侵略,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东北沦陷。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立即召开救国会议等八项主张,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派周恩来到西安谈判,蒋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7月7日夜间,日本侵略军向北平西南的卢沟桥进攻,发动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军队奋起抵抗,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日本开始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全国性的抗战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1937年8月,日军又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史称“八一三事变”。
1937年12月,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在那里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达30万人以上。
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中共通电全国,呼吁全面抗战,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表示对日本的侵略给予抵抗,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编第四军,9月下旬,国民党公布国共全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的抗战开始了。
1938年春国民党李宗仁将军率军血战台儿庄。
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等指挥下发动“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我军发动的一次最大规模的进攻性战役。
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
内容:毛泽东在大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大会通过的新党章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使中国共产党在组织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初中历史知识点:伟大的抗日战争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1931年9月18日夜,驻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
他们以此为借口,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城。
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面对敌人的侵略,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东北沦陷。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立即召开救国会议等八项主张,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派周恩来到西安谈判,蒋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7月7日夜间,日本侵略军向北平西南的卢沟桥进攻,发动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军队奋起抵抗,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日本开始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全国性的抗战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1937年8月,日军又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史称“八一三事变”。
1937年12月,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在那里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达30万人以上。
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中共通电全国,呼吁全面抗战,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表示对日本的侵略给予抵抗,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编第四军,9月下旬,国民党公布国共全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的抗战开始了。
1938年春国民党李宗仁将军率军血战台儿庄。
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等指挥下发动“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我军发动的一次最大规模的进攻性战
役。
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
内容:毛泽东在大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大会通过的新党章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使中国共产党在组织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放解放战争,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