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22采面瓦斯治理实施方案
煤矿综采工作面瓦斯治理方案

煤矿综采工作面瓦斯治理方案1. 引言煤矿瓦斯爆炸是煤矿工作面安全的重要隐患之一。
为了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煤矿的正常生产,煤矿综采工作面需要采取有效的瓦斯治理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个可行的综采工作面瓦斯治理方案,旨在降低矿井瓦斯浓度,减少矿井瓦斯爆炸的风险。
2. 方案概述本方案采用了多种手段来控制矿井瓦斯浓度,包括通风系统的改进、瓦斯抽采系统的优化和安全监测系统的完善。
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手段,可以从多个方面降低矿井瓦斯浓度,提高工作面的安全性。
3. 通风系统改进通风系统是煤矿综采工作面瓦斯治理的关键。
通过改进通风系统,可以有效控制工作面的瓦斯浓度。
具体的改进措施包括:3.1 增加风量增加通风系统的风量,可以加强对工作面的通风,将瓦斯稀释到安全浓度以下。
可以通过增加风机数量、增加风机转速等方式来增加通风系统的风量。
3.2 配置良好的风道良好的风道设计可以保证风量的传输和分布均匀。
需要对风道进行维护和清理,确保通风系统的畅通。
3.3 充分利用气流利用气流对工作面进行局部引风或局部排风,可以有效提高通风系统的效果。
可以通过设置局部风机和风道来实现。
4. 瓦斯抽采系统优化瓦斯抽采系统是煤矿综采工作面瓦斯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优化瓦斯抽采系统,可以及时排除瓦斯,减少瓦斯浓度。
具体的优化措施包括:4.1 增加抽采井数量增加瓦斯抽采井的数量,可以提高瓦斯抽采的效率。
可以根据工作面的瓦斯产量和分布情况,合理配置瓦斯抽采井的位置和数量。
4.2 优化抽采井布局优化瓦斯抽采井的布局,可以使瓦斯抽采更加均匀。
需要考虑瓦斯产量的分布、瓦斯抽采井的位置和井距等因素,合理设置抽采井的位置。
5. 安全监测系统完善安全监测系统是煤矿综采工作面瓦斯治理的重要保障。
通过完善安全监测系统,可以及时监测瓦斯浓度和工作面的安全状态。
具体的完善措施包括:5.1 安装瓦斯检测仪在工作面和瓦斯抽采井等关键位置安装瓦斯检测仪,可以及时监测瓦斯浓度的变化。
瓦斯灾害治理实施方案

瓦斯灾害治理实施方案
瓦斯是矿井中常见的一种有毒气体,一旦泄漏或积聚到一定浓度,就会对矿工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瓦斯灾害治理是矿井安全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为了有效防范和治理瓦斯灾害,制定一套科学、可行的瓦斯灾害治理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首先,矿井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的瓦斯监测系统。
通过在矿井各个区域布设瓦斯监测仪器,实时监测瓦斯浓度,及时发现瓦斯泄漏或积聚的情况,为后续的治理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其次,针对瓦斯泄漏或积聚的情况,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
一旦发现瓦斯超标,矿工应立即停工撤离,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瓦斯治理,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瓦斯浓度,确保矿井内部空气质量符合安全要求。
同时,矿井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矿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提高矿工对瓦斯灾害的认识,增强瓦斯治理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发生瓦斯灾害时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确保自身安全。
此外,矿井管理部门还应加强对瓦斯治理设备的维护和更新。
定期对瓦斯治理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有效性。
同时,及时更新瓦斯治理设备,引进先进技术,提高瓦斯治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最后,矿井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的瓦斯治理责任制度。
明确各级责任人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的考核激励机制,确保瓦斯治理工作的落实和有效性。
总之,瓦斯灾害治理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全面考虑矿井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结合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采取综合措施,确保矿井瓦斯灾害得到有效预防和治理。
只有如此,才能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推动矿井安全生产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瓦斯治理实施方案最新

瓦斯治理实施方案最新一、背景介绍。
瓦斯是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有毒有害气体,如果不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理,将会对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生产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瓦斯治理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标和原则。
1. 目标,全面有效地治理煤矿瓦斯,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生产环境的良好状态。
2. 原则,科学规划、严格执行、持续改进、全员参与。
三、实施方案。
1. 瓦斯监测,建立完善的瓦斯监测系统,对矿井内的瓦斯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瓦斯抽放,采用先进的瓦斯抽放技术,将瓦斯抽放到安全区域进行处理,减少瓦斯在矿井内的积聚。
3. 瓦斯利用,开发瓦斯利用技术,将瓦斯转化为可利用的能源,实现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通风系统优化,优化矿井通风系统,保证矿井内空气流通畅通,降低瓦斯浓度,减少瓦斯爆炸的风险。
5. 安全教育培训,加强矿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对瓦斯治理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增强安全意识。
6. 瓦斯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瓦斯事故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处置程序,提高矿工在瓦斯事故中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四、实施效果。
经过实施方案的全面落实,矿井瓦斯治理效果显著。
瓦斯浓度得到有效控制,矿工的生命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生产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同时,瓦斯利用技术的应用,不仅减少了矿井内瓦斯的排放,还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
五、总结。
瓦斯治理实施方案的最新进展,为煤矿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
但是,瓦斯治理工作仍然任重道远,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只有不断提高瓦斯治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才能更好地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生产环境的良好状态。
11322采面瓦斯治理方案

水城县比德丰源煤矿11322运输巷、11322回风巷区域防突措施限止掘进方案矿 长:总工程师:生产副矿长:安全副矿长:机电副矿长:编 制 人:2013年8月29日11322运输巷、11322回风巷区域防突措施限止掘进方案一、概况由于政策和时间原因,我矿在联合试运转时11312运输巷和11312回风巷尚未掘进到矿区边界就布置11312切眼进行回采,11312回风巷的长度为553米距矿区边界35.8米,11312运输巷长度为621米距矿区边界154米。
现我矿正在掘进的11322运输巷及11322回风巷采用已回采的11312采面作为保护层,但是由于11312采面布置时未布置到边界,所以边界至11322回风巷69米,边界至11322运输巷140.5米的范围未受保护。
二、11312工作面与11322工作面基本概况1、11312首采工作面倾斜长度196m,煤层倾角12°,煤层厚度0.83m;11322综采工作面倾斜长度119.5m,煤层倾角12°,煤层厚度1.7m;31号煤层与32号煤层的层间距为6m。
2、11312首采面为11322的上保护层,并于2012年8月开采完毕。
3、11312工作面位于副斜井井筒北翼,距地表35~45m,地面无大型建筑物,地面地形为较缓坡地。
4、11322工作面位于副斜井井筒北翼,距地表40~55m,地面无大型建筑物,地面地形为较缓坡地。
5、修改后11322回风巷设计长度409米。
巷道方位230,现已掘进214米,剩余195米均在已采的11312采面保护范围以内。
6、修改后11322运输巷设计长度610米。
巷道方位250,现已掘进299米,剩余311米均在已采的11312采面保护范围以内。
三、保护层保护范围的确定1、 沿倾斜方向的保护层范围经计算,修改切眼设计后,现正在掘进的11322运输巷剩余的巷道及11322回风巷剩余的巷道均在11312首采工作面的保护范围内。
2023年煤矿瓦斯整治专项行动方案

2023年煤矿瓦斯整治专项行动方案一、背景与目标: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是我国煤矿安全的突出问题之一,长期以来,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频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减少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2023年煤矿瓦斯整治专项行动将全面展开。
本次瓦斯整治专项行动的目标是:“三个重点,两个突破”,即重点整治煤矿瓦斯超限高值区域、重点整治超标不合格煤矿,重点整治问题突出的中小煤矿;突破瓦斯抽采技术瓶颈,突破监管和执法缺失。
二、具体措施:1.加强监管和执法:(1)制定更加严格的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加强对煤矿企业的监管和执法力度,提高违规违法成本,严厉打击煤矿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2)建立健全煤矿瓦斯整治专项行动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形成多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保证行动的顺利推进。
2.完善瓦斯监测和预警体系:(1)加强煤矿瓦斯监测系统的建设,提高监测设备的精度和灵敏度,实时监测瓦斯浓度变化情况。
(2)建立瓦斯爆炸预警机制,及时发现瓦斯浓度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预警措施和应急措施。
3.加强瓦斯抽采工艺和设备升级:(1)加强对瓦斯抽采设备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高瓦斯抽采效率和安全性。
(2)推广应用瓦斯抽采装备,改造升级老旧煤矿的瓦斯抽采设备,提高设备的抽采效果。
4.加强瓦斯治理技术研究和应用:(1)组织专家和科研力量开展瓦斯治理技术研究,研发和推广瓦斯治理新技术、新方法。
(2)通过试点和示范,推广先进的瓦斯治理技术和设备,加快瓦斯治理推广应用的进程。
5.加强煤矿人员培训和素质提升:(1)制定煤矿安全培训计划,加强对煤矿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2)加强煤矿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和选拔,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和能力。
6.严肃追责问责:对于那些发生煤矿瓦斯事故的单位和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进行严肃追责问责,坚决杜绝漠视生命安全、玩忽职守等现象的发生。
三、保障措施:1.加大财政投入:通过增加财政投入,保障煤矿瓦斯整治专项行动的顺利推进,提供专项资金用于瓦斯治理设备的购置和瓦斯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
瓦斯防治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瓦斯防治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为了加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保障矿工生命财产安全,制定了瓦斯防治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一、整治目标。
本次瓦斯防治专项整治的目标是全面排查煤矿瓦斯治理设施,确保设施完好有效运行;加强对瓦斯超限、瓦斯涌出等危险情况的监测预警和处理;全面整治煤矿井下瓦斯治理设施存在的问题,提升瓦斯治理水平。
二、整治内容。
1. 排查瓦斯治理设施。
对煤矿井下的瓦斯治理设施进行全面排查,确保设施完好有效运行,及时修复或更换老化设施。
2. 加强瓦斯监测预警。
加强对瓦斯超限、瓦斯涌出等危险情况的监测预警和处理,确保矿工在安全的工作环境下进行生产作业。
3. 整治瓦斯治理设施问题。
针对煤矿井下瓦斯治理设施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加强设施维护和管理,提升瓦斯治理水平。
三、整治措施。
1. 加强技术培训。
组织矿工进行瓦斯治理设施的操作和维护培训,提高矿工对瓦斯治理设施的认识和操作技能。
2. 完善监测预警系统。
完善煤矿瓦斯监测预警系统,提高监测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确保矿工的安全生产。
3. 强化设施管理。
加强对瓦斯治理设施的管理,建立健全的设施维护保养制度,确保设施的长期有效运行。
四、整治效果。
通过本次瓦斯防治专项整治,将有效提升煤矿瓦斯治理设施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降低瓦斯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总结。
瓦斯防治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煤矿瓦斯治理水平,保障矿工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全力以赴,确保瓦斯防治整治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
1132掘进工作面瓦斯治理安全技术措施(1)

高县腾龙磨盘田煤矿(通风)1132掘进工作面瓦斯治理安全技术措施编制:通风科2015年会审签字表1132掘进工作面瓦斯治理安全技术措施为加强1132掘进工作面的瓦斯管理工作,防止瓦斯超限等事故的发生,保证掘进工作面的安全生产,特制定本瓦斯治理综合技术措施,有关领导、科室和掘进队必须认真贯彻并严格执行。
一、组织措施经矿研究决定,成立1132掘进工作面瓦斯治理领导小组。
组长:张洪均副组长:惠义洪、杨朝友成员:罗廷刚、惠庆奎、莫万兵、周世兴、万兴华、严均、陶建飞、李加友。
具体工作安排及掘进工作面瓦斯治理综合技术措施1、通风科应加强井下各类“一通三防”设施和相关传感器、瓦斯便携仪的检查维护,保证通风系统稳定可靠,确保掘进工作面风量满足需求。
2、加强局部通风管理。
每天安排专人对1132掘进面局部通风机完好、倒台和风电闭锁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向通风科汇报;同时维护好1132掘进面供风风筒,确保风量充足。
3、及时按规定安装各类防尘、隔爆等设施,并经常派专人维护,保证防尘、隔爆设施的完好和掘进巷道的正常供水。
4、加强瓦斯检测仪器维护检修,向井下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自救器及性能良好的瓦斯便携仪、光学瓦检仪,以便准确了解工作地点的瓦斯涌出情况。
5、每班必须有一名跟班队长现场负责,跟班人员必须班班携带合格的瓦斯便携仪并悬挂在距掘进迎头小于5米处、距巷顶不大于300mm的巷道非风筒侧中部风流中;当瓦斯浓度达到%及以上时必须立即停止一切工作,并协助当班带班领导、安全员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待瓦斯降到%以下时方可恢复生产。
6、每班必须指定一名专职人员看管1132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看风机人员必须认真负责业务熟练,并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当风机或开关(含备用风机和开关)出现故障时,必须立即协调处理,并向调度室、通风科、安全科汇报,确保风机能正常倒台;若掘进面停风后,立即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并协助安全员,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瓦斯治理实施方案

瓦斯治理实施方案瓦斯治理是指对煤矿瓦斯进行控制、利用和利用的一系列措施和技术。
由于瓦斯是煤矿属于地下矿井中的一种有害气体,它不仅对矿工的安全构成威胁,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开展瓦斯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瓦斯治理实施方案,以期对煤矿瓦斯的治理提供参考。
1. 瓦斯检测与监测瓦斯检测与监测是瓦斯治理的前提和基础,它可以及时发现瓦斯的积聚和泄漏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瓦斯检测仪器应该配备在矿山的各个重要位置,包括矿井、辅助通风设施、工作面等。
同时,还应建立一个完善的瓦斯监测系统,实现对瓦斯浓度、温度、湿度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记录。
2. 瓦斯抽放与抑制瓦斯抽放与抑制是瓦斯治理的关键步骤,主要目的是降低矿井中的瓦斯浓度,减少瓦斯爆炸的危险性。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安装抽放管路系统,将瓦斯从矿井中抽出,并通过专门处理设备进行利用或排放。
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强通风措施,增加矿井的通风量,以达到瓦斯抑制的效果。
3. 瓦斯利用与综合利用瓦斯利用与综合利用是瓦斯治理的重要手段,它能有效降低矿井瓦斯的浓度,同时也可以为矿井提供一定的能源。
常见的瓦斯利用方式包括:瓦斯发电、瓦斯热利用、瓦斯化学利用等。
瓦斯发电是最常用的瓦斯利用方式,通过将瓦斯燃烧产生热能驱动发电机组发电,实现瓦斯资源的有效利用。
4. 安全监控与管理安全监控与管理是瓦斯治理的重要环节,它主要包括瓦斯安全监控系统的建设和矿山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
矿山应建立健全的瓦斯安全监控系统,通过安装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实现对瓦斯治理过程的全程监控和数据分析。
同时,还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责任人,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瓦斯治理的效果和效率。
5. 技术研究与创新技术研究与创新是推动瓦斯治理的重要因素,它可以为瓦斯治理提供新的方法和技术支持。
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瓦斯治理技术研究的投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针对瓦斯治理的创新研究,推动瓦斯治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城县比德丰源煤矿11322运输巷、11322回风巷区域防突措施限止掘进方案
矿长:
总工程师:
生产副矿长:
安全副矿长:
机电副矿长:
编制人:
2013年8月29日
11322运输巷、11322回风巷区域防突措施限止掘进方案一、概况
由于政策和时间原因,我矿在联合试运转时11312运输巷和11312回风巷尚未掘进到矿区边界就布置11312切眼进行回采,11312回风巷的长度为553米距矿区边界35.8米,11312运输巷长度为621米距矿区边界154米。
现我矿正在掘进的11322运输巷及11322回风巷采用已回采的11312采面作为保护层,但是由于11312采面布置时未布置到边界,所以边界至11322回风巷69米,边界至11322运输巷140.5米的范围未受保护。
二、11312工作面与11322工作面基本概况
柱 状煤志
层层
及编
标号
层
厚
(m)
岩石名称岩 性 描 述
31号、32号煤层综合柱状图
31煤
32煤
7.20
0.83
1.5
4.5
1.59
细砂岩
煤
泥岩
泥质粉砂岩
煤
泥岩
灰色,中厚层状,波状及透镜状层理,上部夹泥质粉砂岩条带,分选性中,次磨圆度,
钙泥质胶结,层面产植物炭屑,含较多的泥砾,冲刷接触。
黑色,块状,细~中条带状结构,沥青光泽,亮煤为主,夹少许暗煤线,棱角状断口,
半亮型。
灰~深灰色,块状,上部为灰色泥岩,细腻,易泥化及膨胀,产植物根化石,下部为粉
砂泥质结构,含星散状及团块状黄铁矿,易风化呈碎块状。
灰~深灰色,薄~中厚层状,波状及透镜状层理,夹细砂岩条带及透镜体,层面产炭化
植物碎屑。
黑色,块状,细~中条带状结构,玻璃光泽,以亮煤为主,夹少许暗煤及炭泥透镜体,
性脆,棱角状断口,半亮型。
深灰色,块状,泥质结构,下部含少许蠕虫状及结核状黄铁矿,局部夹暗煤线理及透镜
体,产植物根化石。
1.7
1、11312首采工作面倾斜长度196m,煤层倾角12°,煤层厚度0.83m;11322综采工作面倾斜长度119.5m,煤层倾角12°,煤层厚度1.7m;31号煤层与32号煤层的层间距为6m。
2、11312首采面为11322的上保护层,并于2012年8月开采完毕。
3、11312工作面位于副斜井井筒北翼,距地表35~45m,地面无大型建筑物,地面地形为较缓坡地。
4、11322工作面位于副斜井井筒北翼,距地表40~55m,地面无大型建筑物,地面地形为较缓坡地。
5、修改后11322回风巷设计长度409米。
巷道方位230,现已掘进214米,剩余195米均在已采的11312采面保护范围以内。
6、修改后11322运输巷设计长度610米。
巷道方位250,现已掘进299米,剩余311米均在已采的11312采面保护范围以内。
三、保护层保护范围的确定
1、沿倾斜方向的保护层范围
经计算,修改切眼设计后,现正在掘进的11322运输巷剩余的巷道及11322回风巷剩余的巷道均在11312首采工作面的保护范围内。
(边界至11322回风巷69米、11322运输巷140.5米的范围未受保护)
2、沿走向方向的保护范围
经计算,11312采面的下投影保护距离为11312切眼以里10.4m,既11322切眼布置在11312切眼以里即可认定为在保护范
围内。
四、消突评价
1、11322回风巷消突情况:
根据贵州华电华和能源有限公司安生部对我矿11322回风巷进行瓦斯残余含量测定知,该巷道的瓦斯残余含量最高为2.354m3/t,小于临界值:8m3/t,残余瓦斯压力为0.26MPa,小于临界值0.74MPa,符合《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5—2006)标准。
2、11322运输巷消突情况:
根据贵州华电华和能源有限公司安生部对我矿11322运输巷进行瓦斯残余含量测定知,该巷道的瓦斯残余含量最高为2.053m3/t,小于临界值:8m3/t,残余瓦斯压力为0.36MPa,小于临界值0.74MPa,符合《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5—2006)标准。
根据测定结果知,11322回风巷和11322运输巷在掘进范围内已消突。
五、结论
经矿研究决定,将原设计的11322回采工作面切眼的位置调整到11312切眼下覆以里11米处,既11322回风巷掘进至409米(距边界69米)处停止往前掘进,调向施工11322切眼,11322运输巷掘进至610米(距边界140.5米)处停止往前掘进,调向施工11322切眼,确保掘进巷道全部在被保护范围内掘进。
本方案报贵州华电华和能源有限公司审批后报安监部门备案。
(附采掘工程平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