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肺病科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分析与改进

合集下载

临床路径分析总结

临床路径分析总结

内一科临床路径分析汇总分析(2020第三季度)临床路径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

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

我科于2020年9月份据医院相关要求开始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现开展临床路径病种包括脑梗死、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绞痛、社区获得性肺炎,现将2020年第三季度临床路径开展工作情况如下分析总结:一、2020第三季度临床路径统计分析2020年第三季度我科临床路径统计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我科临床路径工作开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及原因分析:1、入组率低:分析原因为:(1)部分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相关政策、知识还不熟悉,对路径准入标准不清楚,对一些符合入组临床路径的患者医生放弃其入组临床路径;(2)部分医务人员认为临床路径操作繁琐,限制了部分诊疗行为,对符合入组临床路径的患者做出放弃入组临床路径的决定;(3)我科2020年第三季度从9月份才开始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直接导致第三季度临床入组率较低(4)部分医务人员不能很好向患者解释介绍临床路径的基本知识和实施目的,致使患者对临床路径相关政策、知识不知晓,拒绝入组临床路径。

(5)我科多数未老年患者,病种都合并有其它疾病或有严重并发症,或者病情变化较多无法按照路径要求实施诊治。

(6)入组社区获得性肺炎例数为0,主要原因为医生对院外肺炎诊断统称为肺部感染,未细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或院内肺炎。

2.变异、退出率高:分析原因为:(1)部分临床医务人员对路径准入标准不清楚,在判断患者是否符合准入标准时,常常忽视合并症的治疗和并发症的预防及疾病的转归变化,致使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合并症加重或继发并发症的情况需退出临床路径治疗合并症或合并症。

(2)部分患者在入组临床后突发病情变化需变异或退出临床路径辅助治疗治疗其他系统疾病。

(3)部分患者在入组临床路径后提出自动提前出院或转上级医院诊治决定需退出临床路径(4)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实施管理平台不熟悉,医护间交接不及时致临床路径工作未严格按照制定标准执行出现变异及退出。

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诊疗方案2012版

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诊疗方案2012版

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诊疗方案2012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

(1)病史及发病特点:起病急、传变快,病程短,四季发病,以冬春多见。

(2)临床表现:发病初期,发热重恶寒轻、咳嗽、咯痰不爽、头痛、舌边尖红、苔薄黄或黄白相兼、脉浮数,或高热烦渴、咳嗽胸痛、咯痰色黄或带血丝、舌红苔黄、脉滑数。

(3)主要体征:肺部局部叩诊可由浊音,听诊呼吸音降低或有湿罗音,或有支气管呼吸音。

(4)主要辅助检查:肺部X线可有炎性改变;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或中性增多。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10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发布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1)新近出现的咳嗽、咯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啰音。

(4)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

(5)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侵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二)证候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1、邪犯肺卫证:风热犯肺,肺失清肃,而建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音哑,肺热伤津,则见口渴,喉燥咽痛;肺热内郁,蒸液成痰,故痰粘而稠,咳吐不爽;风热犯表卫表不和而见鼻流黄涕,头痛,汗出,四肢酸楚,恶风,身热等表热证。

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均为风热犯肺之证。

发热重,恶寒轻,咳嗽痰白,口微渴,头痛,鼻塞,舌边尖红、苔薄黄或微黄、脉浮数。

2、痰热壅肺证:痰热壅阻废气,肺失清肃,故咳嗽气息喘促,痰多质粘稠、色黄、咯吐不爽;痰热郁蒸,则痰有腥味;热上肺络,故胸胁胀痛,咳时隐痛,或咯吐血痰;肺热内郁,则有身热,口干欲饮;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均为痰热蕴肺之征。

高热不退、咳嗽、咯痰黄稠或咳铁锈色痰,胸痛,呼吸气促,口渴烦躁,小便黄赤,伴见大便干燥或便秘,舌红苔黄、脉洪数或滑数。

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

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

一、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非重症)(ICD-10 J13-J15,J18)(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1. 临床表现: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2. 发热;3. 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4. 白细胞数量>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5. 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

以上1-4项中任何1项加第5项,并除外肺部其他疾病后,可建立临床诊断(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1. 支持、对症治疗;2. 经验性抗菌治疗;3. 根据病原学检查及治疗反应调整抗菌治疗用药。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社区获得性肺炎疾病编码(ICD-10 J13-J15,J18);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 根据《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满足入住普通病房治疗标准(见下),无重症肺炎表现者,进入路径。

满足下列标准之一,尤其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条件并存时,建议进入普通病房:(1)年龄≥65岁。

(2)存在以下基础疾病或相关因素之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心、肾功能不全;恶性实体肿瘤或血液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吸入性肺炎或存在容易发生吸入的因素;近1年内曾因CAP住院;精神状态异常;脾切除术后;器官移植术后;慢性酗酒或营养不良;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

(3)存在以下异常体征之一:呼吸频率≥30次/min;脉搏≥120次/min;动脉收缩压<90mmHg(1mmHg=0.133kPa);体温≥40℃或<35℃;意识障碍;存在肺外感染病灶如败血症、脑膜炎。

风温肺热病中医护理方案

风温肺热病中医护理方案

风温肺热(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1)风热犯肺证身热无汗或少汗,微恶风寒,咳嗽痰少,头痛,口微渴。

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2)痰热壅肺证身热烦渴,汗出,咳嗽气粗,咳痰色黄或痰中带血,胸闷,胸痛,口渴喜饮。

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洪数或滑数。

(3)肺胃热盛证身热,午后为甚,心烦懊惊,口渴多饮,咳嗽痰黄,腹胀便秘,舌红,苔黄或灰黑而糙,脉滑数。

(4)气阴两虚证身热渐退,干咳痰少而黏,自汗神倦,纳少口干。

舌红,少苔,脉细或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咳嗽咳痰1.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温度保持在18~22℃,湿度控制在50%~60%。

减少环境的不良刺激,避免寒冷或干燥空气、烟尘、花粉及刺激性气体等。

2.使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咳嗽胸闷者取半卧位或半坐卧位,持续性咳嗽时,可频饮温开水,以减轻咽喉部的刺激。

3.每日清洁口腔2次,保持口腔卫生,有助于预防口腔感染、增进食欲。

4.密切观察咳嗽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规律以及咳痰的颜色、性状、量及气味,有无喘促、发绀等伴随症状。

5.加强气道湿化,痰液粘稠时多饮水,在心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每天饮水1500ml以上,必要时遵医嘱行雾化吸入,痰液粘稠无力咳出者可行机械吸痰。

6.协助翻身拍背,指导患者掌握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的方法。

7.指导患者正确留取痰标本,及时送检。

8.遵医嘱给予止咳、祛痰药物,用药期间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9.耳穴贴压(耳穴埋豆):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肺、气管、神门、皮质下等穴位。

10.穴位贴敷:遵医嘱穴位贴敷,三伏天时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肺俞、膏盲、定喘、天突等穴位。

11.拔火罐:遵医嘱拔罐疗法,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肺俞、膏盲、定喘、脾俞、肾俞等穴位。

1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食多餐,避免油腻、辛辣刺激及海腥发物。

可适当食用化痰止咳的食疗方,如杏仁、梨、陈皮粥等。

(二)发热1.保持病室整洁、安静,空气清新流通,温湿度适宜。

临床路径病种

临床路径病种

临床路径(23个专业346个病种)一、呼吸内科15个临床路径病种
二、消化内科15个临床路径病种:
四、心血管内科16个临床路径病种
六、肾内科10个临床路径病种
七、内分泌
10个临床路径病种
九、神经外科18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骨科26个临床路径病种
卜一、泌尿外科12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二、胸外科16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三、心血管外科13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四、妇科5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五、产科10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七、小儿外科16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八、眼科13个临床路径病种
十九、耳鼻喉科15个临床路径病种
二十、口腔科16个临床路径病种
卜一、皮肤性病科11个临床路径病种
二十二、肿瘤科15个临床路径病种
二十三、精神科5个临床路径病种。

肺病科中医优势病种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方案

肺病科中医优势病种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方案

肺病科中医优势病种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方案一、概述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风温肺热病是肺热病与风温病的合称,是以发热、咳嗽、胸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外感疾病。

因风温病与肺热病的临床症状相似,故合称风温肺热病。

社区获得性肺炎归属于中医“咳嗽、风温肺热”范畴。

中医病名:咳嗽病、风温肺热病;西医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

二、诊断【西医诊断标准】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罗音。

4.WBC>10×109或<4×109,伴或不伴核左移。

5.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以上1~4项中任何一项加第5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可建立临床诊断。

【中医辨证分型】本病常因感受外邪而致,尤以温热之邪居多,邪犯肺卫,肺失宣降,肺气上逆,邪正交争;炼津为痰,痰浊阻肺或病邪逆传心包,出现邪陷正脱等危重证情况。

老年患者多伴有年老体弱、痰湿内生或血瘀情况,临床上常见有痰热、痰浊夹瘀之象。

临床上常用分型包括实证(邪犯肺卫、痰热壅肺、痰浊阻肺)、正虚邪恋(肺脾气虚、气阴两虚)、危重变证(热闭心包、邪陷正脱)等。

邪实(痰热、痰浊)正虚(气阴两虚、肺脾气虚)贯穿于疾病整个病程。

实证1.风寒袭肺恶风寒,咳声重浊,咳痰稀薄色白,头痛,鼻塞流清涕,身热无汗或少汗,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2.风热犯肺咳嗽咳痰不爽,痰黄或粘稠,咽痛,恶风身热,鼻流黄涕,口渴等表热证,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3.风燥犯肺喉痒干咳,无痰或少痰或痰中带血丝,咽喉干痛,唇鼻干燥,口干,舌质红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

各临床科室临床路径目录

各临床科室临床路径目录

呼吸内科肺血栓栓塞临床路径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路径支气管扩张症临床路径支气管哮喘临床路径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肺脓肿临床路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路径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路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路径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路径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路径胸膜间皮瘤临床路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路径耳鼻喉科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路径声带息肉临床路径慢性鼻-鼻窦炎临床路径喉癌临床路径鼻出血临床路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临床路径鼻中隔偏曲临床路径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路径甲状腺肿瘤临床路径慢性扁桃体炎临床路径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人工耳蜗植入)临床路径突发性耳聋临床路径下咽癌临床路径腺样体肥大临床路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临床路径口腔科舌癌临床路径唇裂临床路径腭裂临床路径下颌骨骨折临床路径下颌前突畸形临床路径腮腺多形性腺瘤临床路径牙列缺损临床路径牙列缺失行种植体支持式固定义齿修复临床路径牙列缺失行种植体支持式可摘义齿修复临床路径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路径口腔扁平苔藓临床路径口腔念珠菌病临床路径单纯疱疹临床路径乳牙中龋临床路径乳牙慢性牙髓炎临床路径个别乳磨牙早失临床路径外科腹股沟疝临床路径急性阑尾炎临床路径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胆总管结石临床路径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肾结石临床路径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凹陷性颅骨骨折临床路径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路径心血管内科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临床路径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路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临床路径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房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临床路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临床路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内科)临床路径主动脉夹层(内科)临床路径肾血管性高血压临床路径心房颤动介入治疗临床路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临床路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介入治疗临床路径胸外科喷门失弛缓症临床路径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食管癌临床路径支气管肺癌临床路径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临床路径漏斗胸临床路径非侵袭性胸腺瘤临床路径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纵膈良性肿瘤临床路径食管裂孔疝临床路径支气管扩张症临床路径气管恶性肿瘤临床路径食管平滑肌瘤临床路径纵膈恶性畸胎临床路径心脏大血管外科房间隔缺损临床路径(一)室间隔缺损临床路径动脉导管未闭临床路径(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临床路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临床路径法洛四联症临床路径主动脉瓣病变临床路径(一)升主动脉瘤临床路径动脉导管未闭临床路径(二)房间隔缺损临床路径(二)肺动脉瓣狭窄临床路径二尖瓣病变临床路径主动脉瓣病变人工机械瓣置换术临床路径主动脉瓣病变人工生物瓣置换术临床路径升主动脉瘤/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路径泌尿外科肾癌临床路径(一)膀胱肿瘤临床路径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肾结石临床路径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肾癌临床路径(二)肾盂癌临床路径输尿管癌临床路径前列腺癌临床路径肾上腺无功能腺瘤临床路径睾丸鞘膜积液临床路径精索鞘膜积液临床路径精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肾病学终末期肾脏病临床路径狼沧性肾炎行肾穿刺活检临床路径急性肾损伤临床路径IgA肾病行肾穿刺活检临床路径I型新月体肾炎血浆置换治疗临床路径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临床路径急性肾盂肾炎临床路径急性药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临床路径终末期肾脏病常规血液透析治疗临床路径慢性肾脏病贫血临床路径内分泌科1型糖尿病临床路径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嗜络细胞瘤/副神经节瘤临床路径库欣综合征临床路径Graves病临床路径垂体催乳素瘤临床路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路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路径尿崩症临床路径原发性甲状腺旁腺功能亢进症临床路径消化内科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轻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路径胆总管结石临床路径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大肠息肉临床路径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路径喷门失弛缓症内镜下气囊扩张术临床路径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临床路径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科治疗)临床路径经内镜胆管支架置入术临床路径溃疡性结肠炎(中度)临床路径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路径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临床路径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临床路径神经外科颅前窝底脑膜瘤临床路径颅后窝脑莫临床路径垂体腺瘤临床路径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临床路径三叉神经痛临床路径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路径颅骨凹陷性骨折临床路径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路径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临床路径颅骨良性肿瘤临床路径大脑中动脉瘤临床路径颈内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临床路径大脑半球胶质瘤临床路径大脑凸面脑膜瘤临床路径三叉神经良性肿瘤临床路径椎管内神经瘤临床路径眼科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路径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临床路径共同性斜视临床路径上脸下垂临床路径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路径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临床路径急性虹膜睫状体炎临床路径角膜白斑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临床路径角膜裂伤临床路径难治性青光眼睫状体冷冻术临床路径经巩膜二级管激光睫状体光凝术临床路径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临床路径肿瘤科甲状腺癌临床路径结肠癌临床路径胃癌临床路径妇科子宫腺肌病临床路径卵巢良性肿瘤临床路径宫颈癌临床路径输卵管妊娠临床路径神经内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脑出血临床路径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路径多发性硬化临床路径癫痫临床路径重症肌无力临床路径病毒性脑炎临床路径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临床路径肌萎缩侧索硬化临床路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临床路径颈动脉狭窄临床路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路径视神经脊髓炎临床路径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临床路径产科胎膜早破经阴道分娩临床路径自然临产经阴道分娩临床路径完全性前置胎盘临床路径过期妊娠临床路径医疗性引产临床路径产钳助产临床路径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临床路径经阴道分娩因胎盘因素导致产后出血临床路径产褥感染临床路径小儿外科先天性巨结肠临床路径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临床路径尿道下裂临床路径急性肠套叠临床路径儿童房间隔缺损临床路径儿童室间隔缺损临床路径儿童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临床路径儿童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临床路径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临床路径甲状舌管囊肿或鳃源性囊肿临床路径先天性胆管扩张症临床路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临床路径发育性髋脱位(2岁以上)临床路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临床路径梅克尔憩室临床路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临床路径肾母细胞瘤(1-2期)临床路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中低位)临床路径先天性肌性斜颈临床路径隐睾(睾丸可触及)临床路径血液内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路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初治APL临床路径完全缓解的APL临床路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过多(MDS-RAEB)临床路径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诊)临床路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路径血友病A临床路径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临床路径皮肤科带状疱疹临床路径皮肌炎/多发性肌炎临床路径寻常型天疱疮临床路径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临床路径白癜风临床路径淋病临床路径慢性光化性皮炎临床路径荨麻疹临床路径系统性硬化症临床路径寻常座疮临床路径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路径骨科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颈椎病临床路径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路径踝关节骨折临床路径肱骨干骨折临床路径肱骨髁骨折临床路径尺骨鹰嘴骨折临床路径尺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股骨髁骨折临床路径髌骨骨折临床路径胫腓骨干骨折临床路径股骨下端骨肉瘤临床路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临床路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临床路径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临床路径胸椎管狭窄症临床路径股骨头坏死临床路径髋关节发育不良临床路径髋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膝内翻临床路径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普通外科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急性乳腺炎临床路径直肠息肉临床路径门禁脉高压症临床路径腹股沟疝临床路径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血栓性外痔临床路径乳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路径甲状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甲状腺癌临床路径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慢性胆囊炎临床路径胆管结石(无胆管炎或胆囊炎)临床路径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临床路径原发性肝细胞癌临床路径肝门胆管癌临床路径细菌性肝脓肿临床路径胃癌临床路径脾破裂临床路径胰腺癌临床路径胰腺假性囊肿临床路径肠梗阻临床路径小肠间质瘤临床路径克罗恩病临床路径肠外瘘临床路径肛裂临床路径肛周脓肿临床路径小儿内科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路径支原体肺炎临床路径麻疹合并肺炎临床路径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临床路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初治儿童(ALL)临床路径完全缓解的儿童(ALL)临床路径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初治儿童(APL)临床路径完全缓解的儿童(APL)临床路径矮小症临床路径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路径川崎病临床路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路径癫痫临床路径I型糖尿病临床路径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路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路径原发性肾病综合症临床路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临床路径过敏性紫癜临床路径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热性惊厥临床路径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路径消化性溃疡临床路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路径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临床路径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临床路径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

肺炎临床路径

肺炎临床路径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方案肺炎是指包括终末气道、肺泡及肺间质等在内的炎症。

肺炎根据病因分类可分为: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真菌性肺炎及其它病原体所致肺炎。

细菌性肺炎又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

本临床路径实施对象专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

一、路径入选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肺炎诊断标准。

2、年龄≥18周岁。

排除标准:1、合并肿瘤或其它可能影响治疗的其他疾病的患者;2、妊娠及哺乳期妇女;3、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的患者;4、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二、中医诊断:(一)诊断标准细菌性肺炎属于中医“风温肺热病”、“咳嗽”等范畴。

1、病一年四季均可见到,但以春季及冬季为多的外感热病。

2、病急骤,初起即见发热、恶风、咳嗽、口微渴、舌边尖红、脉浮数等表现。

3、病变过程中,由初起邪犯肺卫转变为邪热壅肺等气分证,后期呈现肺胃阴伤证候等表现。

(二)辩证分型:1、邪袭肺卫: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咽痛,鼻塞流涕,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或发热,畏寒,少汗,无口干,周身酸痛,咳嗽,咯白稀痰,舌淡红,苔薄白,脉浮。

或夏日起病,发热,汗出热不解,头昏重胀痛,身重疲倦,胸闷,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2、痰热壅肺:身热,汗出,咳嗽,咳痰黄稠,或痰呈铁锈色,或伴有胸闷痛,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脉滑数。

3、痰浊阻肺:咳嗽,咳声重浊,胸闷,咯白粘痰,常伴有疲倦,纳呆,腹胀,大便溏。

舌淡红,苔白腻,脉滑。

4、正虚邪恋:疲倦乏力,少许咳嗽,少痰,纳呆,腹胀。

舌淡红,苔白腻,脉滑。

三、西医诊断标准(一)肺炎诊断标准1、新近出现的咳嗽、咯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啰音。

4、血常规:WBC>10×109/L或<4×109/L。

伴或不伴核左移。

5、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班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度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实施情
况分析与改进路径措施
(2014年)
我科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风温肺热病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收治风温肺热病人今年我科接诊肺炎患者105例,有35例患者进入临床路径。

现针对实施情况作如下分析:
今年我科接诊肺炎患者105例,有35例患者进入临床路径管理流程,其中完成临床路径31例,退出4例,占12.9%,入临床路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约3670元左右,全年肺炎患者平均住院费用4120左右,为患者节省约 10.9%医疗费用,病人满意率明显升高。

优势:临床路径就是一个公认的标准路径,标准统一,所有检查有据可循,结果可以量化,避免了随意性,提高了诊疗费用及预后判断的可评估性,实施临床路径后,让我们的医疗行为更加规范化,文本化,表格化,让医疗服务提供呈现一致性、连续性,提高了诊疗费用及预后判断的可评估性,为病人节省了医疗费用,并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

临床路径在实施过程中,临床路径出现一些变异,如入院前检查未完善;住院期间,患者配合程度低、出现并发症等;出院变异,即提前或延迟出院等。

总结一下,问题出在:一、入院后检查不完善,为了减少住院费用而缩减检查项目,这个问题应引起重视,检查不完善容易让我们误诊,错估患者的病情,出现不必要的医疗问题,应当对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解释清楚,规范检查。

二、对进入临床路径的病人,解释不够,患者对临床路径不能充分的理解并配合,出现提前或延迟出院等问题。

三、出现并发
症,在治疗过程中让治疗方案复杂化,并导致入院时间延长,从而使患者退出临床路径。

改进:
1.加深对临床路径的理解:组织全科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的意义、执行方式、诊疗方案进行集体学习,共同讨论,加深对临床路径的理解,从思想上对临床路径的重要性及执行方式进行正确的理解。

2.严格执行临床路径:在加强理解的基础上,对临床路径的执行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的执行方式,避免随意延长疗程、随意更改治疗方案,严格路径的进出。

3.有些患者反映住院费用仍较高,考虑病人能动性较差,故将D-二聚体,凝血四项由必查改为选查。

4.总结完善中医特色疗法:结合2012年临床工作,在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的理论指导下,挖掘中医民间药方精髓的同时结合现代医学技术,根据多年来对各种肺病治疗的处方和经验,借鉴国内外文献,研制出“内服、外贴、上宣、下通”的“四维一体”疗法,突破了目前国内常用治疗方法的治内不除表或者治标不治本的不足,成功地为许多患者解除了烦恼。

(1)内服法
我科在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研制出了“自制中成药”、“中药茶疗方”等内服药物,经临床应用,疗效明显。

1)自制中成药:清肺止咳丸、清热止咳丸、川贝止咳合剂、清咽冲剂、解表清热颗粒、平喘颗粒、蛤香防喘丸等。

2)中药茶疗方
应用中药制成饮片代茶饮,用于咳喘病缓解期,起到解表清热、利咽生津、化痰止咳、补益肺肾之效,临床有效率达98%以上。

①解表清热饮
主要方药有:菊花6g、薄荷6g、甘草3g、金银花6g,对外感风热头痛,鼻塞,流涕症显效。

②清火利咽饮
主要方药有:桔梗6g、甘草3g、玄参3g、麦冬6g、胖大海,对外感热病咽痒,咽痛,咽干及声音嘶哑症显效。

③化痰止咳饮
主要方药有:陈皮6g、生姜6g、甘草6g,对风寒咳嗽,痰多症显效。

④益肺补肾饮
主要方药有:人参3g、枸杞子6g、五味子6g,对肺肾气虚,久咳不愈,乏力症显效。

(2)外贴法-肺病五行膏(咳喘膏)
综合临床,临床总有效率98.3%,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3)上宣法
肺位上焦,主宣发肃降。

肺病的发生主要是由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调引起的。

上宣法,即通过口鼻吸入药物,直接作用于肺脏而起到恢复肺的宣发肃降生理功能的一种方法。

主要包括烟熏法和雾化吸入法。

(4)下通法
下通法即直肠滴入法,它是以类似点滴输液的方式将中药煎剂或中成药液体制剂(包括丸、散、膏、丹加水制备的溶液)由肛门注入直肠的一种方法。

实际上是中药保留灌肠法的一种改良用法。

它较一般保留灌肠法病人不适感轻,注入药液量大,便于保留和吸收,疗效更确切。

遵循千年中医经典理论,充分运用中医经络穴位、天人合一及阴阳平衡学说,制定“内服、外贴、上宣、下通”为一体的“四维一体疗法”,既能从宏观上调整人体机能,又适宜于个体化治疗方案的确立,这一特色和优势尤适宜于咳喘病发病机理复杂、病程迁延难愈的临床规律,其明显的临床优势已被我科多年临床应用所证实。

各疗法整体协同、优势互补、各施所长、整合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减轻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