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方三阶速拧公式
三阶魔方速拧(高级)

三阶魔方-CROSS-底面十字处理[1]目标:对好底面十字,如下图所示:【CROSS实例说明】[2]转动窍门:1. 色序在初级解法中,我们曾介绍过底层魔方棱块的色序(即各棱块的相对位置),各棱块的关系必须烂熟于胸,这是加速CROSS的基础和前提。
2. 正确块和错误块3. CROSS的核心底层的4个棱块的组合情况有19万多种,基本是无限的,但我们经过观察可以发现,解CROSS的核心,简单地说无外乎就是下面两点:(1) 做一次转动的时候,要尽可能多地把“错误块”变为“正确块”(2) 同时,尽可多地能让各棱块形成正确的位置关系目的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步数(最多不超过8步)对好底层的“十字”,缩短CROSS时间。
4. 下面的各种情况是经过整理归纳的常见情况,必须掌握这些基本的组合类型,其实解CROSS,基本上就是把各种情况转化为下面的常见情况。
(1) 一个棱块的情况(2) 二个棱块的情况:两个棱块组合成的联动块(联动块,是指转动一个棱块的时候,同时可以带动其它的棱块,并形成正确的位置关系的棱块组合;或者已经形成正确位置关系的两个正确块的组合)A. 基本情况(21个)B. 引申情况(9个)(3) 三个棱块的情况:前两个棱根据前面的方法确定下来之后,需要确定第三个棱块。
基本的思路:如果第3个棱块是错误块,则把它加入到前两的转动中,使其变为正确块,比如:(4) 四个棱块的情况:第4个棱块和第3个棱块类似,如果是错误块,则把它加入到前面的旋转中,适时变为正确块。
(5) 最后一步:底层4个棱块对好后,通过转动底层(D/D')或上面两层(u/u')和侧面的中心块对好。
5. CROSS总结(1) 找出正确块和错误块;(2) 两两组合,观察有没有联动块,如果有,则看有无可加入转动的第3、第4个棱块;如果没有,则看能否通过调整后形成联动块。
6. 下面按照难度底、中、高三类实例来具体说明如何做CROSS【CROSS实例说明】三阶魔方-CFOP-41个F2L公式·技巧[1]目标:对好底面一层,如下图所示:[2]转动窍门:F2L是速拧魔方里面最重要的部分,这部分如果够快的话,后面的OLL和PLL部分即使是用最慢的方法也能在20秒内复原魔方,所以必须花大力气学好, 熟练掌握所有的情况。
最快复原三阶魔方公式

最快复原三阶魔方公式复原三阶魔方是一项需要技巧和耐心的挑战。
下面给出一套最快复原三阶魔方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想要提高复原速度的魔方爱好者。
我们要熟悉魔方的六个面,分别是前、后、左、右、上和下面。
每个面由九个小正方形组成,其中心块不动,其余八个小块会根据我们的操作而移动。
1. 第一步:还原底面十字将魔方底面的四个角块放置到正确的位置,然后旋转底面使得底面形成一个十字。
这一步骤的关键是找到正确的角块位置,然后进行一定的旋转操作。
2. 第二步:还原底面角块将魔方底面的四个角块放置到正确的位置,这一步骤需要一定的技巧和判断力。
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旋转操作将角块放置到正确的位置。
3. 第三步:还原第二层将魔方中间层的四个棱块放置到正确的位置。
这一步骤需要一些技巧和判断力,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旋转操作将棱块放置到正确的位置。
4. 第四步:还原顶面十字将魔方顶面的四个棱块放置到正确的位置,然后旋转顶面使得顶面形成一个十字。
这一步骤的关键是找到正确的边块位置,然后进行一定的旋转操作。
5. 第五步:还原顶面棱块将魔方顶面的四个棱块放置到正确的位置,这一步骤需要一些技巧和判断力。
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旋转操作将棱块放置到正确的位置。
6. 第六步:还原顶面角块将魔方顶面的四个角块放置到正确的位置,这一步骤需要一些技巧和判断力。
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旋转操作将角块放置到正确的位置。
7. 第七步:调整顶面角块将魔方顶面的四个角块进行调整,使得整个魔方恢复到初始状态。
这一步骤需要一些技巧和判断力。
以上就是最快复原三阶魔方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指导,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情况和困难。
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熟悉魔方的性质,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复原魔方。
希望这个方法对魔方爱好者们有所帮助,祝大家都能够成为魔方高手!。
三阶魔方还原法最简单的公式(二)

三阶魔方还原法最简单的公式(二)三阶魔方还原法最简单的公式1. 公式介绍在三阶魔方的还原过程中,有许多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还原魔方的各个层面。
这些公式是由不同的魔方爱好者所创造和整理的,为了方便记忆和应用,它们通常以短短几个字符的形式表示。
在下面的列表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最简单的、最基础的三阶魔方还原法公式,并举例解释说明它们的用法和效果。
2. 公式列表基本公式•公式:R解释:顺时针旋转右侧面90度效果:将右侧面中间一层的四个小块往前移动一个位置,顶部和底部不变。
•公式:U解释:顺时针旋转顶部面90度效果:将顶部面中间一层的四个小块向右移动一个位置,右侧和左侧不变。
•公式:F解释:顺时针旋转前面面90度效果:将前面面中间一层的四个小块向下移动一个位置,顶部和底部面不变。
组合公式•公式:R’解释:逆时针旋转右侧面90度效果:将右侧面中间一层的四个小块往后移动一个位置,顶部和底部不变。
•公式:U’解释:逆时针旋转顶部面90度效果:将顶部面中间一层的四个小块向左移动一个位置,右侧和左侧不变。
•公式:F’解释:逆时针旋转前面面90度效果:将前面面中间一层的四个小块向上移动一个位置,顶部和底部面不变。
公式的应用示例下面是一个具体的三阶魔方还原步骤的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上述公式还原魔方。
1.使用公式R2 F U2 R' U' F'按照还原法的步骤进行初始调整。
2.使用公式F R U R' U' F'还原顶部面的中心块。
3.使用公式R U R' U R U2 R'还原顶部面的四个角块。
4.使用公式R U R' U R U2 R'将底部面角块还原到正确位置。
5.使用公式R U R' U R U2 R'将底部面的边块还原到正确位置。
6.使用公式R U R' U R U2 R'将底部面的底层还原到正确位置。
7.使用公式R U R' U R U2 R'将中间层还原到正确位置。
三阶魔方万能公式与口诀现用图解百变不离其宗

三阶魔方玩法与口诀目录一、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认识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拧魔方的步骤与口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步骤一、完成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完成第一层十字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完成第一层角块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步骤二、完成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步骤三、完成顶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顶层十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顶层平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顶层角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顶层棱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前言魔方是3x3x3的三阶魔方,英文名Rubik's cube。
是一个正 6 面体,有6种颜色,由26块组成,有8个角块;12个棱块;6个中心块(和中心轴支架相连)见下图:学习魔方首先就要搞清它的以上结构,知道角块只能和角块换位,棱块只能和棱块换位,中心块不能移动。
魔方的标准色:国际魔方标准色为:上黄-下白,前蓝-后绿,左橙-右红。
二、认识公式公式说明:实际上就是以上下左右前后的英文的单词的头一个大写字母表示三、拧魔方的步骤与口诀步骤一、完成一层(一)完成第一层十字第一种情况如图所示:公式为R2第二种情况如图所示:(白色下面颜色为橙色,为方便观察,特意翻出颜色)橙白块要移到上右的位置,现在橙白块在目标位置的下面。
三阶魔方层先法公式

三阶魔方层先法公式三阶魔方公式三阶魔方的解法:有层先法,棱先法,角先法等,下面介绍的解法是层先法。
层先法,就是一层一层的解魔方。
首先要分清楚“层”和“面”的概念。
我们说拧好了“一面”指的是仅仅一个面上的9个贴纸是一个颜色了。
而“一层”指的是在“一面”的基础上,跟他们相邻的12个贴纸每3个都是一样的。
如图:首先,我们要熟悉一下公式里将出现的字母:F = front face 前面 B = back face 后面 R = right face 右面 L = left face 左面 U = up face 上面 D = down face 下面第一层我们来开始拧第一层。
分两步:1.架十字,2.四个角块。
1. 架十字。
2. 首先心中要想好把哪一面作为第一层。
那魔方都打乱了,怎么知道哪一块在哪一层呢,只要选准中心块就可以了,比如选择白色为第一层,就找到白色的中心块,然后想办法把其他带白色贴纸的棱块拧到白色中心块的面上就可以了。
这一步比较简单,没有什么公式可言。
架好后,应该是这个样子:2.四个角块。
我们一个一个来解决。
对于每一个角块,都可能有2种基本情况:对第一种,应用公式1-1:F D F'对第二种,应用公式1-2:R' D' R对其他的情况,比如角块已经在第一层,但是位置或色向不对;或者角块虽在最下层,但是白色块方向朝下的,都可以通过转动底层或应用两个公式调整成上述两种情况。
第一层完成后,将魔方整个上下翻转,应该是这个样子:第二层第二层实际上只剩下4个角块未完成。
对每一个未完成的角块,有两个基本情况:对第一种,用公式2-1:R' U' R' U' R' U R U R (五个逆四个顺)对第二种,用公式2-2:R U R U R U' R' U' R' (五个顺四个逆)对于其他情况,比如若要复原的块已经处于正确位置,只是方向不对,可以应用公式2-1,用一个不相关的块把它替换出来,然后再次利用相应的两个公式之一进行复原。
3阶魔方公式

3阶魔方公式3阶魔方,也就是最常见的魔方,通常有六个面,每个面有九个小方块,总共有54个小方块。
还原魔方的方法有很多,这里介绍一种常见的还原方法,称为“层先法”,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底层十字:首先选择一个颜色作为底层,然后通过旋转魔方使得底层形成一个十字。
底层角块:将底层十字的四个角块归位。
中层边块:在第二层,将四个边块归位。
顶层十字:在顶层形成一个十字。
顶层角块:将顶层的四个角块归位。
顶层边块:将顶层的四个边块归位。
顶层角块方向:调整顶层角块的方向,使其与侧面的颜色对齐。
顶层边块方向:调整顶层边块的方向,使其与侧面的颜色对齐。
完成魔方:最后,通过一些特定的公式,使得顶层的角块和边块完全归位。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魔方公式,用字母表示魔方的旋转:•F (Front):前面顺时针旋转90度•F' (Front'):前面逆时针旋转90度•U (Up):上面顺时针旋转90度•U' (Up'):上面逆时针旋转90度•R (Right):右面顺时针旋转90度•R' (Right'):右面逆时针旋转90度•L (Left):左面顺时针旋转90度•L' (Left'):左面逆时针旋转90度•D (Down):下面顺时针旋转90度•D' (Down'):下面逆时针旋转90度大写字母表示该面旋转,小写字母表示该面逆时针旋转。
一些基本的公式:底层十字:o R U R'o F R U R' U' F'顶层十字:o F R U R' U' Fo F U R U' R'顶层角块归位:o R U R' U R U2 R'顶层边块归位:o F U R U' R' F'顶层角块方向:o R' D' R U2 R' U Ro U R U' R' U R U R'顶层边块方向:o F2 U' R2 D2 F2 R2 U2 F2 R2请注意,这些公式需要在理解魔方的当前状态和目标状态后灵活使用。
三阶魔方万能公式及口诀图解百变不离其宗

三阶魔方玩法与口诀目录一、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二、认识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三、拧魔方的步骤与口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步骤一、完成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一)完成第一层十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二)完成第一层角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步骤二、完成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 步骤三、完成顶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一)顶层十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二)顶层平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三)顶层角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四)顶层棱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一、前言魔方就是3x3x3的三阶魔方,英文名Rubik's cube。
就是一个正 6 面体,有6种颜色,由26块组成,有8个角块;12个棱块;6个中心块(与中心轴支架相连)见下图:学习魔方首先就要搞清它的以上结构,知道角块只能与角块换位,棱块只能与棱块换位,中心块不能移动。
三阶魔方公式OLL

三阶魔方公式OLLOLL(Orientation of the Last Layer)是指解决三阶魔方时,还剩下最后一层,且需要调整最后一层角块的位置和朝向。
在完成F2L(First Two Layer)之后,我们需要通过OLL来解决最后一层的角块朝向和位置,然后再进行PLL(Permutation of the Last Layer)来还原整个魔方。
OLL有57种不同的情况,下面将会详细介绍其中的一些常见公式。
OLL (Sune):公式:RUR'URU2'R'该公式用于将右下角的角块转动。
将需要还原的角块放在右下角,执行该公式一次即可将其还原。
OLL (Antisune):公式:R'U'RU'R'U2R该公式用于将左下角的角块转动。
将需要还原的角块放在左下角,执行该公式一次即可将其还原。
OLL:公式:FRUR'U'F'该公式用于将左上角的角块调整到右上角的位置。
将需要还原的角块放在左上角,执行该公式一次即可将其还原。
OLL (Double Sune):公式:RUR'URU2'R'FRUR'U'F'该公式用于将顶层两个角块同时调整到对角位置。
将需要还原的角块放在对角位置,执行该公式一次即可将其还原。
OLL:公式:RU2R'U'RUR'U'RU'R'该公式用于将底层两个角块同时调整到对角位置。
将需要还原的角块放在对角位置,执行该公式一次即可将其还原。
OLL:公式:RUR'U'R'FR2U'R'U'(RUR'F')该公式用于将底层两个角块同时调整到一直线上。
将需要还原的角块放在一直线上,执行该公式一次即可将其还原。
OLL:公式:RU2R'U'RUR'U2RU'R'该公式用于将底层两个角块同时调整到对角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魔方C F O P公式表O L L十字1-3(r U R’ U’)(r’ F R F’)1-5(R2 D’)(R U’ U’)(R’ D)(R U’ U’R)1-4F’(r U R’ U’)(r’ F R)1-1R’ U2 R UR’ U R1-2R U’ U’R’ U’R U’ R’1-6(R U UR’ U’)(R U R’U’) (R U’R’)1-7R U’ U’(R2’ U’)(R2 U’)R2’ U2 R一字5-4(R U R’U’) r R’(U R U’ r’)2-1F(R U R’ U’)F’2-4(R U R’ U’)(R’ F R F’)5-5(R’ U’)(R’ F R F’)(U R)5-6(R U R’U’) x D’(R’ UR) E’6-3R’ F(R U R’ U’)F’(U R)6-4L F’(L’ U’ LU) F(U’ L’)7-1(r U r’) (R U R’U’)(r U’ r’)7-2(l’ U’ l)(L’ U’ LU)(l’ U l)7-3R’ F(R U R’ F’R) y’(R U’ R’)7-4F (U R U’)(R2’ F’)(R U R U’R’)2-7f(RU R’ U’)2f’7-5(R’ U’ RU’) (R’U) y’ (R’U R B)7-6(r U r’)(UR U’R’)2(r U’ r’)7-7R’ F (U RU’) (R2’F’) (R2 UR’ U’ R)7字5-3(r U R’ U’)(r’ R)(U R U’R’)2-2f(R U R’U’) f’2-3B’ U’(R’ U R B)6-1(R U)(B’ U’)(R’UR B R’)6-2(R’ U’ F)(U R U’)(R’ F’ R)4-1F(R U’R’U’)(R U R’F’)4-2R U’ U’(R2’ F RF’)(R U’ U’R’)5-7(R U R’U)(R U’R’U’)(R’ F RF’)5-8(R’ U’ R U’) (R’ U R U) (l U’R’ U)6-5(R U R’ UR U2 R’)(FR U R’ U’F’)6-6(R’ U’ R U’R’ U2 R) (FR U R’ U’F’)6-7(r’ U2 R UR’ U r)(R U2 R’ U’R U’ R’)6-8(r U2 R’U’R U’ r’)(R’ U2 R UR’ U R)3-5(r’ U2)(R U R’U)r3-6(r U’ U’)(R’ U’ R U’r’)3-7r U R’ U R U U r’3-8r’ U’ R U’R’ U2 r5-9(F R U R’U’ F’) U (FR U R’ U’F’)5-10(r U R’ U)(R’ F R F’)R U2 r’5-1(R U R’ U’)(R’ F)(R2U R’ U’)F’5-2(R U R’U)(R’ F RF’)(R U’ U’R’)2-5F (RU R’U’)2 F’2-6F’(L’ U’ LU)2 F4-3(R B’)(R2 F)(R2 B)(R2 F’) R4-4(R’ F)(R2 B’)(R2 F’)(R2 B) R’4-5r’ U2(R U R’ U’)(R U R’ U)r4-6r U(R’ URU’)2U’ r’公式5-6里的E’的意思是:从上往下看时,顺时针转水平的中间层。
国际规定E和D顺逆方向一致。
点字7-8(r’ R U)(R U R’U’)(r2 R2’)(U R U’ r’)4-7(R U R’U) (R’ F RF’) U2(R’ F RF’)4-8F(R U R’ U)y’ (R’ U2)(R’ F R F’)4-9(M下U)(R U R’ U’)M上(R’ F R F’)3-2(f R U R’ U’f’) U’ (FR U R’ U’ F’)3-3(f R U R’U’ f’) U(FR U R’U’ F’)3-1(F R U R’U’ F’) (f RU R’ U’ f’)3-4(R U’ U’)(R2’ F RF’) U2(R’ F RF’)魔方CFOP公式表PLL第1组简版CFOP里面的7个PLL公式?1-1(R U’ R) U (R U R U’)(R’ U’ R2)1-2(R2’ U) (R U R’ U’)(R’ U’) (R’ U R’)1-3M2 U M2 U2 M2 U M21-4(M2 U M2 U) (M上U2)(M2 U2) (M上U2)1-5x’ R2 D2 (R’ U’ R) D2 (R’ U R’) x1-6x’ (R U’ R) D2 (R’ U R)D2 R2 x1-7(R2 U R’ U’) y?(R U R’U’)2 (R U R’) y’?(R U’R2)第2组 8个关键的PLL公式?2-1(R U R’ U’) (R’ F R2 U’ R’ U’)?(R U R’ F’)2-2(R U R’ F’)(R U R’ U’)(R’ F R2 U’ R’ U’)2-3z (U’ R D’)(R2 U R’ U’)(R2 U) D R’2-4F (R U’ R’ U’) (R U R’ F’)(R U R’ U’) (R’ F R F’)2-5U’ (R’ U R U’) R2’ b’ x? (R’ U R) y’?(R U R’ U’R2)2-6(R’ U R’ d’) (R’ F’)?(R2 U’ R’ U) (R’ F R F)2-7(R U’ U’) (R’ U2)(R B’ R’ U’)(R U R B)?R2’ U2-8(R’ U2) (R U’ U’)(R’ F R U R’ U’)?(R’ F’ R2 U’)第3组最后6个较难的PLL公式?3-1z (R’ U R’) z’?(R U2 L’ U R’) z (U R’) z’ (R U2 L’ UR’)3-2z (U’ R D’)?(R2 U R’ U’)z’(R U R’) z (R2 U R’) D R’3-3(R2’ u’) (R U’ R) U?(R’ u R2’) y (R U’ R’)3-4(R U R’) y’ (R2’ u’)(R U’ R’ U) (R’ u R2)3-5(R2’ u R’) (U R’ U’) (R u’ R2’) y’ (R’ U R)3-6(R’ d’ F) (R2’ u R’) U(R U’ R) u’ R2如对标记有问题,请到魔方CFOP公式表F2L 101、103:角棱顶层异色,角白向左右y’ (R’ U’ R)或?F’ U’ F d (R’ U R U’) (R’ U’ R) U y’(R’U’R U’) (R’U’R)U’ (R U2’ R’) d (R’ U’ R)(R U R’) U’ (R U’ R’ U) (R U R’)U’ (R U R’ U) (R U R’) d (R’ U2 R) d’ (R U R’) 105/107:角棱顶层同色,角白向左右U R U’ R’或?R’ F R F’(U’ R U R’) U2 (RU’ R’)y’ (R’ U R U’) d’ (R U R’)或 M U L F’ L’ U’ M’U’(R U2’R’) U2(R U’ R’)y’ U’ (R’ U R)或 F R’ F’ Rd (R’ U’ R) U2’ (R’ U R)(R U’ R’ U) d (R’ U’ R) d (R’ U2 R) U2’ (R’ U R)109/111:角棱顶层,角白向上,角棱相隔、相邻y’ U’ (R’ U2 R) U’ (R’ U R)y’U2 (R’U’R U’) (R’UR)或 y’(R’U R) U2 (R’U’R)U2 (R U R’ U) (R U’ R’)或 (R U’ R’) U2 (R U R’)U R U2 R2’ (F R F’)或U (R U2 R’) U (R U’R’)U2 R2 U2 (R’ U’ R U’) R2 或 (R U R’U’) U’(R U R’U’) (R U R’) y’ (R’ U2 R) U (R’ U’ R) (R U R’) d (R’ U R U’)(R’ U R)(R U2’ R’) U’ (R U R’) 102:角块顶层侧向,棱块在槽U’ (R U2’ R’) U (R U R’)或 d (R’ U R) U2 (R’ U R)d (R’ U’ R) d’ (R U R’) (U’ R U’ R’) U2 (R U’ R’) U’ (R U R’) d (R’U’ R)104:角块顶层向上,棱块在槽(R U R’ U’)2 (R U R’)或 (U R U’ R’)3(R U’ R’) d (R’ U R)106:角块到位,棱块顶层、在槽U (R U’ R’) U’ (F’ U F) U’ (F’ U F) U (R U’ R’)(R U’ U’ R’ U)2 y’ (R’ U’R)108角块在槽、棱块顶层y L’ U’ L U L’ U’ L或 y’ (R’ U’ R U) (R’ U’ R)(R U’ R’ U) (R U’ R’)y’ (R’ U R) U’ (R’ U R)或 (R U R’U’) (F R’F’R)(R U R’U’) (R U R’) 110角块在槽、棱块在槽(R U’ R’) U’ (R U R’) U2 (R U’ R’) (R U’ R’ U’) (R U’ R’)U (F’ U’ F)(R U’ R’ U) (R U2’ R’)U (R U’ R’)(R U’ R’ U) d (R’ U’ R U’)(R’ U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