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主题班会教学设计模板
中秋主题班会设计教案

中秋主题班会设计教案中秋主题班会设计教案(精选8篇)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家对主题班会一定不陌生吧?主题班会要求中心思想明确,内容丰富集中;切合学生需求,班级成员共同参加。
那么,主题班会都有哪些类型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秋主题班会设计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秋主题班会设计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中秋即将来临,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的同时,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朗诵,是同学们能自主参与到活动中,增强自信心,提高朗诵能力。
3、查阅有关中秋节的资料,了解有关中秋节的一些传说、习俗等,让学生受到美的感染,情的熏陶。
4、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民族精神。
二、活动准备1、精美课件2、学生报名(朗诵的诗歌名、配乐等)3、查资料知道有关中秋的风俗或故事4、确定主持人三、活动过程(一)、引入:(配乐(琵琶语))时光的车轮年过一道道深深的痕迹,留下金秋的收获;皎洁的月光传达的是一种真切的思念,向往中秋的团聚。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对团圆幸福的渴望,感受古圣先贤的中秋情怀,体验诗歌中月的美丽,情的芬芳。
让我们真心祈祷,祈祷大家明天会更好,真心祝福,预祝大家中秋快乐。
八一班“中秋诗歌朗诵会”正式开始。
中秋节在我们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已经成为表达美满、和谐、团圆和安康的美好愿望,也成为团结、庆丰收的象征,但团圆是中秋节最重要的内容。
此时此刻,就让我们随着美妙的旋律走进诗的海洋。
(二)、诗歌朗诵《水调歌头》苏轼诗歌总是那么优美,或忧伤,或活泼,总是让人回味无穷。
(三)、说一说(多媒体展示)1、你知道那些有关月亮的传说或故事?(在皎洁的月光下流传着各种传说和神话故事,让我们交流收集的典故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等)2、有关中秋的起源。
3、欣赏视频《中国民俗大观——中秋节》4、国外的中秋风俗有哪些?(学生互相交流,自由发言)(四)朗诵古诗《嫦娥》(五)、教师小结:中国的传统节日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体现着中华文明的特点。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关于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范文(通用14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范文(通用1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1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让同学们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同学们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同学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习中秋节文化,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活动计划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2:那么中秋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走进中秋”主题班会现在开始!活动内容活动一中秋说由来中秋节简介: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北宋京师。
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
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活动二中秋话习俗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赏月: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关于中秋节主题班会(共5篇)

篇一: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杨峰一、活动目的:1、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中秋节让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了解中国各地过中秋的风俗。
3、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2012年9月25日三、活动准备:苏轼的《水调歌头》ok带、中秋灯谜、图画、月饼四、活动地点:八(7)班教室五、活动过程:老师导入: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从去年开始,国家把这个节日定为法定节日,休息一天。
从而可以看出,中国逐渐对传统文化和民俗越来越重视。
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中秋佳节,一起来感受中秋佳节。
一、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1、中秋节的由来(1)老师:同学们,每当天气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么?月亮像什么?(有月亮。
月亮像玉盘、像圆饼。
)(2)、出示圆形月饼,让学生比较。
老师:月亮在最圆的时候是什么日子?(每个月的十五日左右。
)(3)、说中秋节的由来。
老师:谁知道中秋节的来历?(4)、小结: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圆满,象征团圆,所以也叫团圆节。
它起源于魏晋时期,在唐朝初年成为我们国家固定的节日,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传统节日。
中秋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刚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每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报的遗俗。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1)老师引: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
“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
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老师:有谁能来讲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起源及一些民间故事?生:嫦娥奔月(后羿射日):(2)指名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3)引导学生讲述不同版本的传说,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等。
老师(小结):看来中秋节是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2024年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范文(三篇)

2024年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范文【主题班会教案】主题:传统与时尚的中秋节教案目标:1.了解中秋节的起源、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2.探讨中秋节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表达形式;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意识;4.激发学生对中秋节创新与发展的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PPT、中秋节相关的图片、音乐、传统习俗道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播放一段中秋节相关的视频,生动展示中秋节的氛围和庆祝活动。
2.问学生对中秋节的了解和印象,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中秋节的意义与庆祝活动。
二、了解中秋节的起源与传统习俗(10分钟)1.通过PPT和故事讲解,介绍中秋节的起源与传统习俗,如月饼、赏月、祭月等。
2.组织学生观看中秋节的相关图片,让学生感受中秋节的传统文化氛围。
三、中秋节的现代传承(10分钟)1.通过PPT和视频,介绍中秋节在现代社会中的庆祝方式和表达形式,如中秋晚会、灯笼展览、创意月饼等。
2.组织学生讨论中秋节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表达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中秋节的传统与时尚的结合。
四、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的碰撞(10分钟)1.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以中秋节为例,探讨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如如何创作时尚的月饼包装、制作独特的中秋节舞台剧等。
2.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并展示创意作品。
五、中秋节的个人思考与行动(15分钟)1.要求学生写下自己对中秋节的思考和感受,鼓励他们写出自己对中秋节的创新和发展的想法。
2.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行动计划。
六、课堂总结与展示(5分钟)1.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的思考和行动计划。
2.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个人创新的价值。
七、作业布置(5分钟)请学生回家了解更多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并写下关于中秋节的一篇心得体会。
教学延伸:组织学生参观中秋节相关的展览、演出等活动,进一步感受中秋节的传统与时尚。
鼓励学生在家里制作自己的中秋节创意作品,并在下次班会中展示。
小学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6篇

小学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6篇为了更好的掌握教学情况,制定教案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对教师来说,写好教案是为了让自己的教学效率得以提升,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篇1一、活动目的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走近中秋,感受中秋佳节的思乡之情和祝福团圆的美好情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国学素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时间9月x日——9月x日三、活动内容1、中秋月圆知多少。
让学生收集有关中秋节的来历、习俗、美食等知识、图片等,交流、讨论、展示中走近中秋文化。
2、赏月品月话月饼。
中秋月圆夜,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赏月品月饼,三代人从品种、味道、价格、包装等方面话一话、比一比各自童年的月饼。
3、佳节感恩送祝福。
(一年级)中秋节自制一张精美的爱心卡,写上一句祝福的话语,送给自己最亲近的人,传达感恩祝福之情。
4、追根溯源话中秋。
(二、三年级)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诗歌、书籍,制作一张中秋节小报(a4)。
5、共建绿色家园。
(四、五、六年级)月饼盒的过度包装浪费了宝贵的木材、纸张和金属材料,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善用资源,倡议队员们巧用月饼盒,开展变废为宝小制作。
小学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篇2活动目标:1、了解中秋、感恩节的来历。
2、知道我国与西方国家的民俗节日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3、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浓浓的亲情,体味团圆的快乐。
4、在活动中,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勇于实践的意识和行为。
活动准备:师生共同搜集有关感恩节和中秋节的相关资料,并加以整理。
有关中秋节的古诗。
“感恩节”小品亲手制作一张中秋节的贺卡家长给孩子的中秋祝福。
活动过程:师:大家都知道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在古时候,各个国家都有各自庆祝丰收的方式,并把这天定为自己国家的民俗节日。
你们看,在美国大家是这样庆祝的:(小品表演)师:从小品里你们知道他们在过什么节?(感恩节),在我们中国也有一个与美国的感恩节类似的节日是中秋节下面就请大家拿出你搜集的有关这两个节日的资料进行比较。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6篇)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6篇) ⽉露脸,⽟兔跳,朗朗中秋快来到;嫦娥舞,后羿笑,吴刚帮拍婚纱照;天上欢,⼈间闹,吉祥如意好预兆;酒⼀端,乐淘淘,祝你阖家幸福步步⾼!以下是店铺帮⼤家整理的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6篇),欢迎⼤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篇1 通过本次班会活动,让学⽣进⼀步了解中秋节是我国的⼀个传统节⽇,在这个信息化社会⾥,应该拥护我们⾃⼰的传统节⽇,保留⼀点炎黄⼦孙传统的东西。
此外,借助于“团圆”,让学⽣感觉到亲情、感情存在。
⼀、活动准备: 1、召集班委讨论、决定班会程序,构思班会主题、内容,确定主持⼈; 2、根据班会内容确定班会⾻⼲同学; 3、排练朗诵、合唱《⽔调歌头·中秋》等节⽬; 4、学⽣查找有关中秋的信息。
⼆、活动过程: 1、主持⼈(顾佳卉、)致欢迎词; 2、周想朗诵《⽔调歌头·中秋》; 3、讲述中秋的由来、⾷俗; 4、讲述⾝边有关中秋的传说故事; 5、有关中秋的民谣表演; 6、冯⽂彬等全班合唱《⽔调歌头·中秋》; 7、主持⼈宣布班会结束。
三、活动内容: ⼥:⾸先欢迎各位⽼师光临,参加我班的“我们的节⽇——中秋”主题班会。
男:当冰峰上的⼀⽚雪花在阳光的拥抱中成了⼀滴⽔珠的时候,它便有了⽣命,有了与⽣俱来的蓝⾊的梦想。
⼥:当这滴⽔珠将⾃⼰溶⼊涓涓细流、溶⼊汪洋⼤海的时候,它便有了勇⽓、有了追逐梦想的汹涌的⼒量。
男:转眼间⼜到中秋佳节了,在此祝所有的同学⽼师—— 合:“中秋节快乐!” 男:我想同学们对“中秋”应该不会陌⽣吧?我们来⼀起回忆⼀下,我们有没有学过什么诗词是有关中秋的? ⼥:下⾯请欣赏周想朗诵《⽔调歌头·中秋》: ⽔调歌头·中秋 苏轼 丙⾠中秋,欢饮达旦,⼤醉。
作此篇,兼怀⼦由。
明⽉⼏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宇,⾼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间!转朱阁,低绮户,照⽆眠。
关于庆祝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2篇)

关于庆祝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2篇)关于庆祝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庆祝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庆祝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篇1活动目标:1、能回忆我吃过的月饼,在月饼上画出图案。
2、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引起对中秋节活动的兴趣。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活动准备:材料:水彩笔、范例、纸环境:幼儿在家尝过各种各样的月饼活动过程:1、回忆讲述:我吃过的月饼是什么样的?月饼上有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讲述)2、幼儿、老师一起在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图形上画出图形,可以是自由的,也可以是按规律排列的3、幼儿练习,鼓励幼儿能大胆作画4、展示讲评:我画的月饼教学反思: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幼儿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的许多习俗,更让幼儿学会了分享,提高了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庆祝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篇2一、班会主题。
“我们的节日——中秋”经典诵读活动。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了解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以及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的民间传说。
2、让学生知道中秋节是我国民间庆贺丰收和团圆的节日。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使学生懂得各种形状的月亮的名称。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三、活动建议。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在内容的设置上由浅入深。
主要从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中秋节,通过尝一尝月饼,画一画学生心中的中秋节等动手操作活动,来激发学生对民俗节庆课的兴趣。
2、建议让学生可以回家做适当的准备,通过询问父母等查询方式,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3、在课后拓展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将自己对中秋节感兴趣的内容和习俗的了解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中秋假期安全主题班会教案(范文7篇)

中秋假期安全主题班会教案(范文7篇)中秋假期安全主题班会教案精选篇1一、活动主题:温馨中秋,平安相伴二、活动目的:以“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为指导方针,切实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确保学生安全。
通过本次班会让学生学习一些假期家居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知识。
增强学生的自救自护意识,促进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三、活动时间:20__年__月__日四、活动内容:1、七嘴八舌话中秋:谈话引入,阐明班会主题:自由谈论中秋节活动安排,相互分享自己的假期计划,老师参与讨论,并将话题引向假期安全问题,阐明本节班会课的`主题。
2、“学校安全隐患我发现调查结果统计”结果公布,结合开学至今校园内发生的一些安全问题进行校园安全问题的分析讨论,让学生引起重视,学会自护自救,远离安全隐患。
3、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一些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并做好向学生提出假期安全的几点要求和建议:为确保人身安全,同学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放假期间,生活要有规律,按时作息。
在无父母陪伴下,不要外出玩耍。
2)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设施,做一名文明的学生。
3)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遇到敲诈勒索、拦路抢劫及时告诉父母或打电话报警。
不接受陌生人的小恩小惠,不被陌生人的甜言蜜语所迷惑,防止被拐骗、拐卖。
4)禁止到游戏厅、录像厅、网吧等不健康场所玩耍。
5)严禁到水库等危险地方玩耍。
外出要告诉父母:到哪里去、和谁一起、什么时间回来。
6)注意用电安全,防止被电击伤;注意防火、防盗、防食物中毒;注意用煤气安全。
7)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乘车、骑自行车等交通安全。
4、现场模拟:提供一些有关安全问题的案例,让学生进行现场模拟,锻炼学生的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和自救自护能力。
5、小结:生活中危机四伏,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安全问题,所以我们要时刻警惕,处处小心,注意安全,掌握自救、自护的知识,锻炼自己自护自救的能力,机智勇敢的处理遇到的各种异常的情况或危险,这样才能开开心心地过节,平平安安!中秋假期安全主题班会教案精选篇2活动目标:1、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了解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以及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的民间传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执教班级:x(x)班执教教师:【活动主题】
中秋节
【活动目的】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中秋节让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了解中国各地过中秋的风俗。
3、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活动准备】
苏轼的《水调歌头》ok带、中秋灯谜、图画、月饼
【活动过程】
老师导入: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从去年开始,国家把这个节日定为法定节日,休息一天。
从而可以看出,中国逐渐对传统文化和民俗越来越重视。
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中秋佳节,一起来感受中秋佳节。
一、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1、中秋节的由来
(1)老师:队员们?每当天气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么?月亮像什么?(有月亮。
月亮像玉盘、像圆饼。
)
(2)、出示圆形月饼,让学生比较。
老师:月亮在最圆的时候是什么日子?(每个月的十五日左右。
)
(3)、说中秋节的由来。
老师:谁知道中秋节的来历?
(4)、小结:队员们都说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圆满,象征团圆,所以也叫团圆节。
它起源于魏晋时期,在唐朝初年成为我们国家固定的节日,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传统节日。
中秋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
十五这一天刚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每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报的遗俗。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1)老师引: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
“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
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老师:有谁能来讲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起源及一些民间故事? 生:嫦娥奔月(后羿射日):
(2)指名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3)引导队员讲述不同版本的传说,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等。
老师(小结):看来中秋节是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3、队员介绍中秋节的习俗
老师引:好,听了我给你们讲的故事,你们一定意犹未尽吧。
现在我们请嫦娥姑娘来给我们介绍中秋节有趣的传统习俗。
(《拜月娘》、《拜土地公》) 二、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老师: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团圆节这份思念当然会更密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期,诗人就会用诗词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出示图片1
老师问:我们来看这幅画,队员们脑中有没有最佳的诗句来配这幅画中的情景。
——(李白的《静夜思》) 队员齐背《静夜思》。
(2)、老师:中国画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这幅中国画书画印都有,惟独缺诗,我们给它题首诗,使它变得更完整。
(队员发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选自李白《月下独酌》)(你们知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出自谁人之口吗?
(3)对了,几百年前丙辰中秋的一个夜晚,正是大文豪东坡先生写下了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出自这首词。
老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绝妙好词。
(4)有感情朗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5)学唱苏轼的《水调歌头》
我国的诗人大多是忧国忧民的,又大多是命运坎坷的,他们经常流浪在外,客居他乡,思乡成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有了许多以思念故乡为题材的诗作,你还知道哪些呢?
(6)指名背诵《泊船瓜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三、中秋佳节话月饼
1、品尝月饼,感受月饼的香甜。
老师:队员们每年是怎样过中秋的呢?(队员讲出各种贺中秋的民俗活动) (1) 引出——吃月饼、送月饼
月饼的外形——圆,象征团圆,表达合家团圆。
饼中有馅,表面有花纹,花纹主要有月亮、桂树、玉兔等在圆中表达美好的愿望。
现代的花纹设计更是各异,别致。
(欣赏月饼图片若干张)
老师:展示月饼事物,并简单介绍圆形设计的格式。
(对称、均衡)
(2) 动动手,设计一个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
(背景播放轻快的音乐)
(3)队员作品欣赏。
由队员自己讲解自己的设计意图。
2、举办月饼宴
老师:中秋节,为什么要和家人一起吃月饼?往年你和谁一起吃月饼?(吃月饼表示团圆;和家里人一起吃;还和好朋友一起吃。
)
师:你吃的月饼是买的呢,还是别人送的?谁送的?
老师:为什么要送月饼?(过团圆节,送月饼表示和家人团圆。
)咱们中队也是一个大家庭,我们都是这个家庭的成员,你们愿不愿意和全体队员一起过这个中秋节?(板书课题)
①送月饼:
②吃月饼(大家一起吃月饼,体验班级大家庭的温暖和团圆)
四、中秋灯谜
1、老师:在许多地方八月十五这天会有灯会,其中一项就是猜灯谜。
得月楼前先得月。
猜一字(棚)
2、重逢。
猜一字(观)
3、举杯询包拯。
打一句宋词(把酒问青天)
4、十五的月亮。
打一成语(正大光明)
五、游戏:“月”字组词接龙。
要求:以“月”字开头组词,以“中秋节”收尾。
优胜:组词过程短者获胜。
六、老师总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某某中队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 结束语:(播放苏轼的《水调歌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好的时光带给了我们无限的快乐,也留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
感谢每个学生的参与,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2018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