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的作文素材

合集下载

关于美育作文素材通用七篇

关于美育作文素材通用七篇

关于美育作文素材通用七篇美育作文素材通用(篇1)柏拉图曾经说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精灵,这个精灵决定着一个人的品质。

我想:对于我来说,这只精灵就是我对美的虔诚。

犹记得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中曾经指出,当下有两种人,一种是“菲利斯特人”,另一种是“缪斯的孩子”。

何谓菲利斯特人?它是指那些对美没有追求,没有精神信仰的人,而缪斯的孩子则是有精神生活的人,向往美和精神世界具有神韵的人。

可见,对美的追求的人之为人的依据,美育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它可以丰富我们的世界,开阔我们的眼界,让我们对这个世界还有情怀,让我们的灵魂有新的追求与归宿。

也许有人会说,美育真的有那么重要吗?诚如其然,美育可能不能让我们填饱肚皮。

但是,生活中油笔温饱更重要的东西。

塔拉韦斯特菲斯说过:我愿意将改变我这一生的,称之为美育。

美的教育可以改变人的一生,使得平淡无奇的生活变得生意盎然,让生活变得静水流深。

也许对毕飞宇而言,理想生命就是理性精神与狮子体魄;而对我而言,理想生命就是美与育。

每个人对美追求的层次不同,但是美育所起到的作用是升华你对美的追求,提升精神与充盈灵魂。

究其根本,我以为这是人之为人的重要依据。

正如朱光潜在《谈美》中写道:“人所以异于其他动物的就是于饮食男女之外还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

”对每个人而言,都有两种生命,一是身生命,一是心生命。

个体要有存在的意义,必须要让心生命得以成长。

而对“美”的追求,可以让我们在“苟且的现实面前”,还有“诗意与远方”。

需要补充的是,以“美”育人,关键要知道何为美?李泽厚有“审美三境说”: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

可见,美不仅让我们身心舒畅,精神明亮,甚至还可以丰富我们的灵魂。

如果从社会和国家层面来看,对美的追求还可以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

这就好像历史的漫漫长夜中,“美”犹如灯塔一样,指引着我们的文明向前发展。

蒋勋说:“美盲比文盲更可怕”。

我想,“美”应是上帝为我们垂下的藤条,可以让我们的灵魂攀升至天堂。

美育的作文素材

美育的作文素材

美育的作文素材美育是人们通过接触、欣赏和创作艺术作品,培养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过程。

美育通过对音乐、绘画、文学、舞蹈等艺术形式的学习,可以使人们的心灵充盈,情感愉悦。

下面是关于美育的作文素材,供参考:素材一:美育对个人成长的影响美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可以让人们获得审美体验,培养情感,提高个人修养。

例如,通过学习音乐,人们能够培养对美的敏感程度,提高审美能力,也能够运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绘画则可以培养人们观察力和想象力,使思维变得更加灵活。

文学作品能够让人们理解和感受各种人生经历,培养同理心和包容心。

舞蹈能够培养人们的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

美育不仅能够增添人们的生活乐趣,还可以提升个人素质,丰富人生内涵。

素材二:美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美育对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美育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公民的文化素质,提升社会整体的艺术修养。

通过美育的普及和推广,社会将会形成一个艺术氛围浓厚的环境,人们将更加热爱生活,爱护环境,形成文明素质和道德风尚。

此外,美育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培养人才,并且艺术作品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代表,能够传承和弘扬人类文化。

因此,美育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素材三:加强美育的措施要加强美育的培养,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大学校美育教育的投入,提高师资力量,加强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

二是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组织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的普及与推广。

三是加强美术展览、音乐会、戏剧演出等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宣传力度。

四是鼓励个人参与艺术创作,提供更多展示和交流的机会。

通过这些措施,能够全面提升社会美育水平,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总结:美育在人们的成长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音乐、绘画、文学、舞蹈等艺术形式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提高个人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拓宽个人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同时也能够丰富社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氛围。

加强美育的培养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努力,只有在全面推进美育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全面发展。

关于美育的高考作文素材

关于美育的高考作文素材

关于美育的高考作文素材(人物事迹)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

美育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孩子们能从周围世界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关于美育的名人事例1、薛蟠的老婆夏金桂看不起香菱,说“香菱”这个名字“不通之极”,“若说菱角香了,正经那些香花放在哪里?”香菱反驳说:“不独菱角花,就连荷叶、莲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

但它那原不是花香可比,若静日静夜或清早半夜细领略了去,那一股清香比起花儿都好闻呢,就连菱角、鸡头、苇叶、芦根得了风露,那一股清香,就令人心神爽快的。

”香菱的话,不仅显示一种人格自尊,而且还说明了中国美学的一个观念。

清代美学家叶燮说:“凡物之美者,盈天地间皆是也,然必侍人之神明才慧而见。

”美在世界上到处存在,但必须有人照亮。

2、罗丹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我们经历了美的教育,我们就更能体会到生活中的种种美好。

春天的花、夏天的雨、秋天的月亮、冬天的雪,自然万物,无一不美。

东晋的谢安一日在雪天举行家庭聚会,便问子侄:“白雪纷纷何所似?”谢安哥哥的儿子胡儿说“撒盐空中差可拟”,而哥哥的女儿回答“未若柳絮因风起”。

这个女子就是后来著名的女诗人谢道温。

试想,由漫天白雪而想到春日飞絮,若非经历了美育的熏陶,又怎会如此诗意盎然呢?因而,我们需要美育,美育可以让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留一点浪漫想象。

关于美育的作文素材摘抄1、《小王子》中写道:“你在你的玫瑰花耗费如此多的时间,使你的玫瑰变得如此重要。

”美育便如玫瑰,需要我们用我们的余暇去栽培、去精心照料,以此助力人生前行、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2、“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在追寻理想的道路上必是荆棘丛生,也必定波诡云谲,但只要我们手捧美育之花,坚定脚下方向,必可穷人生大地三千里,在时代泱映发展大潮中一展虹霓!3、“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诚者斯言,若只顾满地的六便士却不抬头看月亮,这样的人生也算不得有价值的人生,而欲穷人生大地三千里,我们便要以美育为基,谋求知识与感情的调和,从而做出更伟大而高尚的行为。

关于美育的素材事例摘抄美育主题作文素材积累

关于美育的素材事例摘抄美育主题作文素材积累

关于美育的素材事例摘抄美育主题作文素材积累“美育”概念的出现,是在十八世纪五十年代鲍姆嘉通建立“美学”学科体系之后,由席勒提出来的。

但是美育实践和美育意识,古已有之。

下面整理了一些关于美育的作文素材,一起来看看吧!关于美育的事迹摘抄1、爱因斯坦的母亲是位优秀的钢琴师,小爱因斯坦6岁时,母亲就让他学习拉小提琴。

因为从小的教育和熏陶,音乐成为了爱因斯坦一生的挚爱。

在繁忙的科研工作之余,拉小提琴是爱因斯坦主要的休闲方式,而且,这也是他的灵感来源。

他的助手霍夫曼说:“爱因斯坦的研究方法,虽然以渊博的物理学为基础,但在本质上,是美学的、直觉的。

”因为在科学研究中发挥了艺术家的想象力,爱因斯坦具有了惊人的创造才能。

2、美育,更是培养文化包容态度的过程。

不久前在大火中倒塌的巴黎圣母院,让全人类为之慨叹,在网上有不少中国网友也表达了惋惜和遗憾。

这体现了美育成功的一小步,也是全民文化素养提升的一大步。

关于美育的作文素材摘抄在古代中国,美育传统蕴含在礼乐相济的审美化教育途径中。

在西方,美育思想可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近代随着德国古典美学的发展达到高峰。

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在康德的启发下正式提出美育思想。

——《有效实施美育》汪晖评论说:“诗教即美育,而美育的作用、功能和涉及范围,几乎与我们的生活世界一样宽广。

”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指出:教育的宗旨就是培养身体和精神的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的“完全之人物”,这种教育包含了智育、德育、美育和体育。

——《美育之“重”》美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中写道,“美育使人成为一个全面的完整的人”。

美育,从本质上来说,是对人的教育,使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健全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美育,让生活更美好》美育的整个过程与我们所处的文化环境、文化背景密不可分,与现实中的文化理念、文化价值融合在一起。

可以说,文化是美育的底色,文化精神是美育的灵魂。

如果忽视了文化精神的培养,美育就是不完整的。

以美育为话题的作文【精选7篇】

以美育为话题的作文【精选7篇】

以美育为话题的作文【精选7篇】以美育为话题的作文(篇1)家庭美育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

家长可以利用家庭生活环境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对孩子进行美感教育。

家庭环境的美化,对孩子审美趣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房间布置应保持整齐、清洁、朴素、美观。

购置家庭生活用具,也要尽可能具有美的形状、线条和色彩。

家庭生活的气氛要和谐、愉快,家庭成员相互之间要做到亲密和睦、相互关心,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感到舒适、温暖、愉快,也会有助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高尚的情操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

父母要注意使孩子的衣着、仪表和言谈举止符合美的要求。

要教育孩子在穿着上注意整洁、朴素、美观、大方,反对奇装异服,奢侈浪费和追求时髦。

仪表要落落大方,言谈举止要文明礼貌。

借助于文学艺术手段对孩子进行美育是家庭美育的重要方面。

文艺作品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并且富有形象性、直观可感性等特点;家长要给孩子以尽可能多的机会接触文艺作品,增强孩子的艺术感受能力和欣赏鉴别能力,抵制那些低级庸俗和颓废没落的东西的影响。

另外,父母还可以经常带领孩子走出家庭,到大自然中去,向孩子揭示自然的美,这也是美育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

童年时代,对大自然的美的感受特别强烈和深刻,它将铭刻在儿童的心灵中,终生难忘。

我们祖国的美丽的自然景物,是进行美育取之不尽的源泉,是最具体、最直观的美育教材。

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使孩子学会认识自然美、了解自然美、欣赏自然美,而且可以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开扩他们的胸襟,充实他们的知识。

总之,只要我们一留心,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包含着美育的内容,家长应当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对孩子进行美感教育。

使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做到“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

以美育为话题的作文(篇2)在20__年1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提出的让美育从“软任务”变为“硬指标”的要求引人深思,将美育纳入考核体系到底应不应该?我们从教育谈起,教育是理智,意志,情感的统一,三者对教育的意义缺一不可。

美育的高考作文范文八篇(精选)

美育的高考作文范文八篇(精选)

美育的高考作文范文八篇(精选)美育的高考作文范文精选篇1“从我们心中夺走对美的爱,也就夺走了生活的全部魅力。

”美,无论存在形式,无论如何理解,始终是每个人穷尽一生所要追求的。

既然美对于人类如此重要,那么“美育”—于“审美”的“教育”—便显得十分必须了。

尤其在如今,充沛的物质供应很容易使人迷失方向,而美育背后所蕴藉的能力与境界,正是对于处于迅猛发展中的我们所需要的。

以是,美育是一种刚需。

确实,“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身处几百年未见之大变革,时代正高唱着发展的主旋律,我们总是认为“学好数理化”为人间唯一正道;却总是误解“美育”这一概念,无法将“美育”与成人成才、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这实属狭隘之见。

“美育”绝非仅是美术课的一幅画,音乐课的一首歌,而是着眼于提升每一个人心中所共有的那种追求美的欲望、欣赏美的意愿、以及获得美的能力。

这样来看,若想感悟美育对于人类刚需般的存在,必须放正心态,正视、重识美育。

从古代论语中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到近代蔡元培先生“以美育代宗教”之思想,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美育在培养人们内在修养、塑造价值观方面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古希腊正得益于强调审美教育在培养人才中的重要性的“自由人教育”,才有了许多如柏拉图的伟大思想家的涌现;而近几年钱学森先生提出的“钱学森之问”、杨振宁先生谈到的“培养一流科学家为何不太成功”等诸多思考,也从侧面印证了,只有知识灌输与技能训练,没有可以培养熏陶人格的美育的教育理念,是存在重大缺陷的。

不难看出,对于个人的教育,唯有重视美育,方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当人们开始逐渐审视追求生活中的美之后,美育对于社会便有着不可估量的感化作用。

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二十年的“奇妙变化”便是最好例证:五颜六色的建筑取代了老旧灰暗的危房;蓬勃的经济发展替换了萎靡不振的市场;和睦安全的街道使昔日频发的抢劫成为了历史……令人难以想到的是,这令人惊叹的变革,竟是由一群艺术家发起的“涂墙运动”拉开了序幕。

教资考试关于美育的作文

教资考试关于美育的作文

教资考试关于美育的作文篇一《美育:点亮生活的那束光美育是什么?在我看来,美育就像是藏在生活各个角落里的小惊喜。

就拿我去看一次画展的经历来说吧。

那是一个周末,我本打算就窝在沙发上玩手机一整个下午的,结果被朋友硬拉着去看一个本地的小型画展。

刚进画展厅的时候,我还满不在乎,心里想这能有啥好看的。

可是当我看到第一幅画的时候,就有点被吸引住了。

那是一幅描绘海边日出的油画,画家以浓烈而又协调的色彩,把大海从黑暗渐渐转向光明的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

海平面上泛起的那一抹鱼肚白,就像是希望在悄悄萌芽,接着那越来越浓烈的橙红色,感觉整个画面都燃烧起来了。

看着这幅画,我仿佛都能听到那海浪拍打着沙滩的声音,还有海鸟开始欢快鸣叫的声音。

这时候,我才发觉美育就这么闯进了我的视野。

随着一幅又一幅画看过去,我像是进入了不同的世界。

有一幅画是画的古老的小镇,狭窄的青石街道,白墙黑瓦的屋子,那墙上还爬着岁月斑驳的藤蔓,窗户里透出昏黄温暖的光,感觉就像能沿着那街道走进房子里,和老屋里的住户唠唠家常似的。

这次画展经历让我明白,美育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东西,它就在我们能触及到的这些小事物里。

平常我们可能总是忙忙碌碌的,眼睛不是盯着手机屏幕,就是盯着各种任务表格,美育就像一阵清新的风,吹开了这样的枯燥和麻木,把生活中的美好、色彩、温度重新展现在我们面前。

就像那画展带给我的震撼一样,美育有着让平凡日子变得五彩斑斓的魔力。

篇二《美育:像春风吹过心田》之前我对美育这东西真没什么概念,总觉得那是艺术家们才研究的高深玩意儿。

直到我参加了一场社区举办的音乐分享会。

那是在社区活动中心的一个小小角落里,大家搬来几把椅子就凑成了一个露天的音乐会场地。

一开始,是一个大叔弹着他自己老旧的民谣吉他唱一些经典的老歌。

他的手指有点粗糙,在琴弦上滑动的时候都能看到被岁月打磨出的老茧,但是那从琴弦里传出的音乐却很优美。

他的声音带着点嘶哑,就像在诉说着多年来的故事。

每一句歌声,每一个音符,都像是一个小精灵,在空气中跳跃着。

以美育塑造美好心灵满分作文(7篇)

以美育塑造美好心灵满分作文(7篇)

以美育塑造美好心灵满分作文(7篇)以美育塑造美好心灵作文篇1美好的事物人人向往,若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它也容易被遮蔽。

上海市某儿童画展,一位小朋友的作品上有一个洞,评审们好奇地问,这是不是一幅破损的作品。

小朋友说,这是进入世外桃源的入口。

孩子的答案,耐人寻味。

如何擦亮发现美的眼睛,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去回答的课题。

根据教育部日前与13个省(区、市)签署的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当地政府将会同教育部门支持学校美育发展,建立美育评价制度。

这是《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印发之后,推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又一重要举措。

众所周知,美是有力量的,没有美育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教育。

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审美教育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

蔡元培先生曾大声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

乔布斯也曾直言,苹果与其他计算机公司最大的区别,在于追求科技的同时,始终保持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

然而,如何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赋予美育应有的位置,以更有力的抓手、更具体的评价机制,去培养和提升每一个公民的审美能力,却长期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

这或许是因为,社会上并没有形成对审美能力的饥渴感。

在人生每一个有趣的方面,都有美感的存在。

美术馆内,许多人驻足于一幅名画前,凝神欣赏;音乐厅内,观众为一首乐曲微笑、颔首、动心;街头驻足,白发苍苍的老人,衣着得体、妆容精致地在你身边神采奕奕地走过,这些都是美的窗口。

可是,肯定也有不少人认为,美既不能充饥,也不能养家糊口,不懂审美也没什么大不了。

只是,在物质供应日益丰沛、精神问题愈显突出的现代社会,审美能力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个人来说,它关系到感受生活的能力。

我们每个人身处相同的世界,但是对于美的理解不同,打量世界的视角不同,感受到的幸福程度也就不同。

难怪有人说,“从我们心中夺走对美的爱,也就夺走了生活的全部魅力”。

对社会而言,审美能力也是培育历史文化意识的重要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育的作文素材
•相关推荐
美育的作文素材(通用5篇)
上学的时候,是不是经常被写作文难倒?我想你可能需要一些作文素材。

什么样的作文素材才是有用的好素材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美育的作文素材(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美育的作文素材1
爱因斯坦与小提琴
爱因斯坦的母亲是位优秀的钢琴师,小爱因斯坦6岁时,母亲就让他学习拉小提琴。

因为从小的教育和熏陶,音乐成为了爱因斯坦一生的挚爱。

在繁忙的科研工作之余,拉小提琴是爱因斯坦主要的休闲方式,而且,这也是他的灵感来源。

他的助手霍夫曼说:“爱因斯坦的研究方法,虽然以渊博的物理学为基础,但在本质上,是美学的、直觉的。

”因为在科学研究中发挥了艺术家的想象力,爱因斯坦具有了惊人的创造才能。

美育的作文素材2
钱学森:艺术修养很重要
钱学森5岁时就开始学习绘画和音乐,在上海交大读书时,他是校乐队的主力圆号手。

新中国成立之初,钱学森急于回国效力,因而被美国政府软禁五年,这期间,是贝多芬、莫扎特的交响乐,激励着他进行积极的抗争。

音乐不仅支撑了钱学森的精神,还给他带来了创新的灵感。

钱学森后来说过,“艺术修养对我的科研工作很重要,它开拓了科学的创新思维,我们当时搞火箭的一些想法,就是在和艺术家们交流中产生的。


美育的作文素材3
李政道:科学和艺术就像硬币的两面
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李政道对中国画有很深的造诣,他的
国画作品笔墨洒脱、色彩绚丽,令人赏心悦目。

谈起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李政道说,“当科研思路受阻时,某些艺术美感的启示,能使你茅塞顿开。

”“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


美育的作文素材4
名言金句
美是一种没有目的的快乐。

——康德
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庄子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
文盲不多,美盲很多。

——吴冠中
贫穷而听着风声,姿态固然优雅,但大多数人都是不能接受的,道路于是在此分岔。

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荷尔德林
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

——木心
我们的民族,是一个注重实际的民族。

——季羡林
如果缺乏审美,整个世界都与你无关。

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

人生有三本书,一本有字之书,一本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

——卢新华(2017浙江卷作文题材料)
当每一个公民都拥有发掘美好的眼睛与心灵,拥有完善的性格、更富情趣的人生和更高的精神境界,不仅是个人之福,也是国家之幸。

用美育为人生铺底,生命必然绚丽多彩。

(网络评论)
典型事例
1、耐人寻味的答案
在上海的一次儿童画展上,一位小朋友的作品上有一个洞,评审们好奇地问,这是不是一幅破损的作品。

小朋友说,这是进入世外桃源的入口。

孩子的答案,耐人寻味。

2、火光灿烂多姿,是最美最美的
勒内·托姆是法国著名数学家。

有一次,他同两位古人类学家讨论问题。

谈到远古的人们为什么要保存火种时,一位人类学家说,因为保存火种可以取暖御寒;另外一位人类学家说,因为保存火种可以烧出鲜美的肉食。

而托姆说,因为夜幕来临之际,火光灿烂多姿,是最美最美的。

3、花园中的“美育”
4、城市店铺招牌的“统一规划”,暴露了畸形的审美
2019年初,上海市静安区的街景引起了网友热议。

当时,街道边所有店铺,都被换上了整齐划一的招牌。

这些招牌统一黑底白字,再配以路边的鲜花,显得十分肃穆,网友戏称其为“墓地风”。

这种整齐划一的“重新规划”,其实是一种畸形的审美。

一个城市的气质是在岁月的积淀中渐渐形成的,天天拆天天换新的,只会变整齐,却不会变美。

观点角度
观点一:美育的起源
“美育”一词在中国的首次提出,源于1906年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一文。

在王国维看来,精神之能力,包含“真、善、美”三个层次,总称为心育,即德育、智育、美育三者协调发展,而美育不但可以促进德育、智育发展,且能促使人的情感“达完美之域”。

(来源:人民网吴昊)
观点二:美育的作用
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

因为美育作用重大。

从细处说,美育是教育孩子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让美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从大处说,美育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让中华美育为文化自信筑基。

观点三:美育事关文化传承
近代以来,从王国维将美育和智育、德育并举,到鲁迅写就《拟播布美术意见书》,再到蔡元培发表《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思想家们从来都是在文明持续的'高度看待美育。

也正是因为美育有传承文化的重要作用,更需要通过美育工作,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把优秀传统文化深植于孩子们的内心。

观点四:没有美育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教育
众所周知,美是有力量的,没有美育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教育。

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审美教育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

蔡元培先生曾大声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

乔布斯也曾直言,苹果与其他计算机公司最大的区别,在于追求科技的同时,始终保持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

观点五:美育不等于应试,尤其不等于“美术考级”
美育不是应试,也不仅仅是传授技能,而是让孩子的眼睛因为发现美而闪亮。

毋庸讳言,一段时间里,美育在整个教育中相对属于短板。

在一些人看来,美育工作是少数人的事,也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要接受美育;在具体的美育工作中,存在着以技代艺、重应试轻素养等现象;在社会上,各种类型的美术培训机构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存在功利导向、利益驱动,“美术考级热”就是其中一例。

美育的作文素材5
开普勒:感谢上帝,让我看到了美
科学不但求真也求美,科学家像艺术家一样追求美,是科学取得创新性成果的原因之一。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是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的发现者。

当他发现行星运行的轨道并非哥白尼所说的圆形,而是椭圆形,并最终确定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时,他高兴得跳了起来,大声喊道:“感谢上帝,让我看到了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