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冲呀模具设计公差配合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2

一、零件的工艺性分析1.工件的冲压工艺性分析如图1所示,该工件形状简单对称,为轴对称拉深件,在圆周方向上的变形是均匀的,属普通冲压件。
模具加工也比较容易。
试制定该工件的冲压工艺规程、设计其模具、编制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
图1 圆筒拉深件图2 拉深件的三维图2.工件材料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分析(1)材料分析工件的材料为08钢,属于优质碳素结构钢,优质沸腾钢,强度、硬度低,冷变形塑性很好,可深冲压加工,焊接性好。
成分偏析倾向大,时效敏感性大,故冷加工时应采用消除应力热处理或水韧处理,防止冷加工断裂。
08钢的主要机械性能如下:σ(兆帕) 280-390抗拉强度bσ(兆帕) 180屈服强度s抗剪强度(兆帕) 220-310延伸率δ 32%(2)结构分析工件为一窄凸缘筒形件,结构简单,圆角半径为r=7,厚度为t=0.5mm,满足筒形拉深件底部圆角半径大于一倍料厚的要求,因此,零件具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
(3)精度分析工件上尺寸均为未注公差尺寸,普通拉深即可达到零件的精度要求。
经上述分析,产品的材料性能符合冷冲压加工要求。
在零件工艺性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其工艺路线如下:零件的生产包括落料、拉深(需计算确定拉深次数)、修边(采用机械加工)等工序,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可以考虑工序的复合,经比较决定采用落料与第一次拉深复合。
二、工件的拉深工艺分析及计算1.毛坯尺寸计算(1)计算原则相似原则:拉深前坯料的形状与拉深件断面形状相似;等面积原则:拉深前坯料面积与拉深件面积相等。
(2)计算方法由以上原则可知,旋转体拉深件采用圆形毛坯,其直径按面积相等的原则计算。
计算坯料尺寸时,先将拉深件划分为若干便于计算的简单几何体,分别求出其面积后相加,得拉深件总面积A。
图3 拉深件的坯料计算如图3所示,筒形件坯料尺寸,将圆筒件分成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面积分别为:(3)确定零件修边余量由于板料的各向异性和模具间隙不均等因素的影响,拉深后零件的边缘不整齐,甚至出现耳子,需在拉伸后进行修边。
冲压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模具课题设计班级:姓名:学号:日期: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引言在工业产品中,板材件占据了一个大比例。
许许多多的机械零件,产品覆盖件都是用板料加工而成的,因此,研究板料的成形方法对产品的设计与加工有着重要的意义。
现在的板材成形方法有许许多多种,其中冷冲压占据很大的一部分。
冷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冲模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要的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冷冲压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
分离工序是指使板料按一定的轮廓线分离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切断面质量的冲压件的工序;成形工序是指使坯料在不破裂的条件下产生塑性变形而获得一定形状和尺寸冲压件的工序。
冷冲压过程主要依靠冲模和压力设备完成加工的,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生产率很高,操作简单。
而且产品壁薄、质量轻、刚度好、可以加工成形复杂的零件,小到钟表的秒针,大到汽车纵梁,覆盖件等。
冷冲压与其他加工方法相比具有独到的特点,所以在工业生产中,尤其在大批量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
本课程即将结束之时,为了了解冲压工艺的基本原理,掌握冲压工艺的编制和模具的设计,我将选择了一个垫片零件。
通过设计冲裁模实现零件的大规模的生产与制造。
目录引言 (I)一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1)1.1 零件要求 (1)1.2 冲裁件的工艺性分析 (1)1.3 冲裁工艺方案的设定 (2)二冲模设计相关计算 (2)2.1 排样的相关设计与计算 (2)2.2 冲裁力的计算 (3)2.3 冲裁压力中心的计算 (4)2.4 冲裁模刃口尺寸及公差的计算 (4)2.5主要零件的尺寸计算 (6)三定位装置的设计 (8)3.1 横向送料定位装置设计 (8)3.2 纵向送料定位装置的设计 (8)四标准件的选用 (10)4.1 模座选用 (10)4.2 压力机选用 (11)4.3 紧固件选择 (11)五模具加工工艺 (12)5.1 凸模加工工艺 (12)5.2 凹模加工工艺 (12)六总结 (13)参考资料: (14)七图纸(附录) (14)6.1零件明细表 (14)6.2装配图(见附图) (15)6.3零件图(见附图) (15)一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1.1 零件要求1. 材料:10F2. 零件无公差要求,取IT14级3. 生产批量:大批量4. 零件表面无污渍,平整光滑,无裂纹等缺陷5. 表面去毛刺,要求平整度小于0.121.2 冲裁件的工艺性分析1. 零件的材料分析:10F 钢,碳含量0.07%~0.13%,是优质的碳素钢,这种钢强度不大,而塑性和韧性甚高,有良好的冲压、拉伸和弯曲性能,可作塑性须好的零件。
冷冲模冷冲压模具的结构与设计1课件

工作零件
工艺零件 定位零件
冲裁模零部件
卸料与推件零部件
结构零件 导向零件 连接与固定零件
其它零件
二、模具零件的结构与设计
1、凸模组件及其结构设计 2、凹模设计 3、定位零件 4、卸料与推件零件 5、模架
1、凸模组件及其结构设计
凸模组件:凸模、凸模固定板、垫板和防转销、 上模座、螺钉、销钉固定
倒装模凸凹模的最小壁厚: 查p.102表4-4
3、定位零件
横向定位装置:使条料由正确的送进方向
导料销、导料板及侧压装置
纵向定位装置:控制条料在冲裁中送进步距
挡料销、导正销、侧刃
定位板和定位钉
横向定位装置
导料销
导料销两个,位于条料的同侧
导料板
两导料板之间距离L=条料最大宽度+间隙值 导料板厚度H=材料厚度t或挡料销高度+(2∽8) 整体式导料板其长度和宽度与凹模板外形尺寸
缺点:模具结构复杂,材料有额外消耗,定位 精度不高。
连续模排样
连续模排样设计:
1、零件精度对排样要求:
精度要求高——尽量减少工位数 孔距公差较小——尽量同一工位冲出
2、模具结果对排样要求:
零件较大或较小但工位多——采用连续复合排样
3、模具强度对排样要求:
孔距小——分布冲 工位间凹模壁厚小——增设空工位 外形复杂——分布冲
动力由压力机传递给 模具
相关链接:动力
第一节 冲压模的分类
一、按工序组合程度分 二、按上下模导向方式分 三、按凹模位置分 四、按自动化程度分
一、按工序组合程度分
1、单工序模(简单模)
单工序模是指压力机在一次行程中只完成一道工序的冲裁模
2在、一多副模工具中序,模在模具的同一位置上能同时完成数种 工序的模具 (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模具的同一位置上同时 完成A几、道连工序续的模冲(模)级进模、跳步模) 在一副模具中,材料在模具的不同位置上能同时完成各 自工(B序是、指复压合力机模在一次行程中依次在几个不同的位置上 同时完成多道工序的冲模)
冲压模具装配及调试步骤【大全】

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冲压模具装配和调试规则,一起来看看吧。
制定操作规程的目的:为对设计结果进行验证,使模具装配的质量得到控制,组成出高质量的冷冲模具制订本规定:一、安装调试人员熟悉总组图纸。
二、安装调试人员验证组装零件的尺寸、精度、表面光洁度和热处理等状态是否符合有关零件标准的技术要求的规定。
三、零件的材料除按要求规定外允许代料,组代用材料的根本性能不应低于原定材料。
四、零件图上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 GB1804-79《公差与配合示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规定的IT14级精度。
五、零件图上未注明全角尺寸,除刃口和面外,所有锐角均应倒角或倒圆,视零件大小,全角尺寸为 0.5X 45度—2X 45度,倒圆尺寸为R0.5- 1mm。
六、加工后的零件表面不允许有影响使用的砂眼,缩孔,裂纹和机械损伤等缺陷。
七、经热处理后的零件,不允许有影响使用的裂纹,软点和脱碳区,并削除氧化皮、脏物和油污。
八、所有模座、凹模板、卸料板、凸模固定和垫板等,零件图上未注的平行度必须符合下表的要求:九、矩形零件的垂直度符合下表的要求十、上下模座的导柱,导套安装孔的轴心线应与基准面垂直,并垂直度公差规定如下。
1、安装滑动导柱、导套的模座为 100丄0.01mm2、安装滚动导柱、导套的模座为100丄0.005mm十一、滑动和滚动的可卸导柱与衬套的锥度配合面,其吻合长度和面积均应在 100%以上。
十二、铆合的钢球保持圈上的钢球应在也内转动而不脱落。
十三、模具中导料板的导料宽度应按实际需要进行修正,并保证板的高度一致。
十四、模具中的相关零件如冲裁凸模、弯曲凸模、压印凸模、拉伸凸模和限位柱的调试应在装配中修正,保证其相对关系。
十五、具组装人员必须对凸,凹模的冲裁间隙进行调整,使均匀,并通过切纸,投影或其他方法验证,十六、经评审,批准后可改变模具中螺孔或销孔的位置。
十七、模具装配完成后需添上标识牌。
十八、组装过程中如需要进行更改,须经项目小组评审批准后方可进行。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例3)

`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一、设计依据、原始数据 (3)二、零件冲压加工工艺分析 (3)2、1冲裁件结构工艺性2、2冲裁件的精度和断面粗糙度三、确定零件冲压工艺方案 (4)3、1方案比较3、2确定方案四、排样设计 (5)4、1导正孔4、2 确定条料的宽度4、3 排样的方式4、4 材料的经济利用五、冲裁工艺力的计算 (8)5、1导正孔5、2 确定条料的宽度5、3 排样的方式5、4 材料的经济利用六、零件冲压工艺计算 (13)6、1凸、凹模间隙值的确定6、2凸、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七、参考文献 (19)一、设计依据、原始数据图1-1 空调机垫片零件图空调机垫片,材料:45号钢,厚度3mm,生产批量为大批量生产。
二、零件冲压加工工艺分析冲裁件的工艺性是指冲裁件对冲裁工艺的适应性。
一般情况下,对冲裁件工艺性影响最大的是几何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
良好的冲裁工艺性应能满足材料较省、工序较少、模具加工较易、寿命较高、操作方便及产品质量稳定等要求。
1、冲裁件结构工艺性(1)冲裁件孔的最小尺寸模具凸模的强度受冲裁件上孔的尺寸的影响,所以冲裁件上的孔不能太小,查《冷冲压模具设计指导书》表2-2,冲裁空调机垫片时,冲孔的最小尺寸为1.3t=0.39mm,该零件的孔远比0.39mm大,所以凸模的强度不受冲裁件上孔的尺寸的影响。
(2)最小孔距、孔边距冲裁件的孔与孔、孔与边缘之间的距离a(见图2-1)不能太小,否则模具强度不够或使冲裁件变形,一般a≥2t,但是不得小于3~4mm。
该零件最小孔边距a=3.75m m<2t=6mm。
因为模具强度不够,故得分开冲小孔,先冲八个奇数孔,后冲八个偶数孔。
图2-12、冲裁件的精度和断面粗糙度(1)精度零件图1-1状规则,适合冲裁加工。
但零件尺寸公差要求较高,按IT11级选取,利用普通冲裁方式可达到图样要求。
查《冷冲压模具设计指导书》表2-3,该冲裁件内形尺寸公差为0.20mm,外形尺寸公差为0.40mm;表2-4,孔中心距公差为±0.25(2)断面粗糙度查《冷冲压模具设计指导书》表2-5,材料厚度t=3m m,得断面粗糙度R=25m。
冷冲模的装配浅析

冷冲模的装配浅析【摘要】在装配过程中,既要保证配合零件的配合精度,又要保证零件之间的位置精度。
对于具有相对运动的零(部)件,还必须保证它们之间的运动精度。
因此,模具装配精度的高低及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制件生产是否正常进行及制件的尺寸、形状精度及成本。
可见,模具的装配是模具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冷冲模的装配;模架的装配;凹模和凸模的装配【正文】在模具装配之前,要仔细研究设计图纸,按照模具的结构及技术要求确定合理的装配顺序及装配方法,选择合理的检测方法及测量工具等。
一、冷冲压模具装配的技术要求1.已经装配好了的冲模,闭合高度必须要符合设计的要求。
2.模柄(活动模柄除外)在装入上模座以后,其轴心线对上模座的平面的垂直度误差,在其全长的范围内小于等于0.05mm。
3.导柱和导套在装配完成后,其轴心线应在垂直于下模座的底平面的同时也垂直于上模座的上平面。
4.上模座的上平面要保证平行于下模座的底平面,其平行度误差应符合表一的规定。
表一模架分级技术指标5.已经装配完成模架,其上模座在沿导柱进行上、下的移动时以保持平稳且没有阻滞现象出现为最佳。
6.装配完成后的导柱固定端面与下模座下平面保留1~2mm 距离,压入后牢固不松动。
7.凸、凹模的配合间隙要在符合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沿整个刃口轮廓应均匀一致。
8.卸料及顶件装置活动灵活、正确,以保证出料孔的畅通,从而确保废料不会在冲模内被卡住。
模具要提前在模拟生产条件下进行试验,以保证冲出的制件符合设计要求。
二、模架的装配(一)模柄的装配模柄是中、小型冲压模具用来装夹模具与压力机滑块的连接件,它是装配在上模座板中,常用的模柄装配方式有:1.压入式模柄的装配它与上模座孔采用H7/m6过渡配合并加销钉(或螺钉)防止转动,装配完后将端面在平面磨床上磨平。
该模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应用较广泛。
2.旋入式模柄的装配它通过螺纹直接旋入上模座板上而固定,用紧定螺钉防松,装卸方便,多用于一般冲模。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知识点要点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知识点1、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和模具对材料施加外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加工方法。
冲压的三要素:设备(压力机)、模具、原材料。
冲压的优点有:生产率高、操作简便,尺寸稳定、互换性好,材料利用率高。
冲压工艺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分离工序(落料、冲孔、切断、切口、剖切等),一类是成形工序(弯曲、拉深、翻边、胀形、缩孔)。
冷冲压模具是实现冷冲压工艺的一种工艺装备。
冲压生产中,需要将板料剪切成条料,这是由剪切机来完成的。
这一工序在冲压工艺中称下料工序。
2、压力机的标称压力是指滑块在离下死点前某一特定距离时,滑块上所容许承受的最大作用力。
B23-63表示压力机的标称压力为630KN。
其工作机构为曲柄连杆滑块机构。
32-300是一种液压机类型的压力机。
离合器与制动器是用来控制曲柄滑块机构的运动和停止的两个部件。
在冲压工作中,为顶出卡在上模中的制件或废料,压力机上装有可调刚性顶件(或称打件)装置。
3、冲裁是利用模具使板料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沿一定的轮廓形状分离的冲压方法。
变形过程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分离三个阶段。
冲裁件的断面分为圆角,光面,毛面,毛刺四个区域。
冲裁模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时,落料以凹模为基准,冲孔以凸模为基准,凸模和凹模的制造精度比工件高2-3级。
冲裁件之间及冲裁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下的余料称作搭边。
它能补偿条料送进时的定位误差和下料误差,确保冲出合格的制件。
4、加工硬化是指一般常用的金属材料,随着塑性变形程度的增加,其强度、硬度和变形抗力逐渐增加,而塑性和韧性逐渐降低。
5、拉深是指用拉深模将一定形状的平面坯料或空心件制成开口件的冲压工序。
拉深时变形程度以拉深系数m 表示,其值越小,变形程度越大。
为了提高工艺稳定性,提高零件质量,必须采用稍大于极限值的拉深系数。
拉深时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是起皱和开裂。
一般情况下,拉深件的尺寸精度应在IT13级以下,不宜高出IT11级。
模具零件的公差配合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要求

模具零件的公差配合、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要求2010-01-27 09:04:53|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模具零件的公差配合、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要求设计模具时,应根据模具零件的功能和固定方式及配合要求的不同,合理选用其公差配合、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
否则,将不仅直接影响模具的正常工作和冲压件的质量,而且也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和制造成本。
一、模具零件的公差配合要求模具零件的公差配合分为过盈配合、过渡配合及间隙配合三种。
过盈配合用于模具工作时其零件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且又不经常拆装的零件,如导柱、导套与模板的配合;过渡配合用于模具工作时其零件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但需要经常拆装的零件,如压入式凸模与固定板的配合;间隙配合用于模具工作时需要相对运动的零件,如导柱与导套之间的配合等。
模具中常用零件的公差配合见下表。
二、模具零件的形公差形位公差是形状和位置公差的简称,它包括直线度、平面度、圆柱度、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对称度及圆跳动公差等多种。
根据模具零件的技术要求,应合理选用其形位公差的种类及数值。
模具零件中常用的形位公差有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圆柱度及圆跳动公差等,现分述如下:1、平行度公差模板、凹模板、垫板、固定板、导板、卸料板、压边圈等板类零件的两平面应有平行度要求,一般可按下表选取。
注:1.基本尺寸是指被测表面的最大长度尺寸和最大宽度尺寸。
2.滚动式导柱模架的模座平行度公差采用公差等级4级。
2.垂直度公差矩形、圆形凹模板的直角面,凸、凹模(或凸凹模)固定板安装孔的轴线与其基准面,模板上模柄(压入式模柄)安装孔的轴线与其基准面,一般均应有垂直度要求,可按下表的垂直度公差选取。
而上、下模板的导柱、导套安装孔的轴线与其基准面的垂直度公差,应按如下规定:安装滑动式导柱、导套时取为0.01:100;安装滚动式导柱、导套时取为0.005:100。
>25~40>40~63>63~100>100~160>160~250>250~400公差等级5公差值0.0100.0120.0150.0200.0250.030注:1.基本尺寸是指被测零件的短边长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具零件的公差配合、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要求
设计模具时,应根据模具零件的功能和固定方式及配合要求的不同,合理选用其公差配合、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
否则,将不仅直接影响模具的正常工作和冲压件的质量,而且也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和制造成本。
一、模具零件的公差配合要求
模具零件的公差配合分为过盈配合、过渡配合及间隙配合三种。
过盈配合用于模具工作时其零件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且又不经常拆装的零件,如导柱、导套与模板的配合;过渡配合用于模具工作时其零件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但需要经常拆装的零件,如压入式凸模与固定板的配合;间隙配合用于模具工作时需要相对运动的零件,如导柱与导套之间的配合等。
模具中常用零件的公差配合见下表。
二、模具零件的形公差
形位公差是形状和位置公差的简称,它包括直线度、平面度、圆柱度、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对称度及圆跳动公差等多种。
根据模具零件的技术要求,应合理选用其形位公差的种类及数值。
模具零件中常用的形位公差有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圆柱度及圆跳动公差等,现分述如下:
1、平行度公差模板、凹模板、垫板、固定板、导板、卸料板、压边圈等板类零件的两平面应有平行度要求,一般可按下表选取。
注:1.基本尺寸是指被测表面的最大长度尺寸和最大宽度尺寸。
2.滚动式导柱模架的模座平行度公差采用公差等级4级。
2.垂直度公差矩形、圆形凹模板的直角面,凸、凹模(或凸凹模)固定板安装孔的轴线与其基准面,模板上模柄(压入式模柄)安装孔的轴线与其基准面,一般均应有垂直度要求,可按下表的垂直度公差选取。
而上、下模板的导柱、导套安装孔的轴线与其基准面的垂直度公差,应按如下规定:安装滑动式导柱、导套时取为0.01:100;安装滚动式导柱、导套时取为0.005:100。
注:1.基本尺寸是指被测零件的短边长度。
2.垂直度公差是指以长边为基准,短边对长边垂直度的最大允许值。
3.圆跳动公差各种模柄的圆跳动公差可按下表选取。
与模板固定的导套圆柱面的径向圆跳动公差,可根据模具精度要求选取4级或5级,在冷冲模国家标准中,其圆跳动公差值已直接标注在导套零件图上。
4.同轴度公差阶梯式的圆截面凸模、凹模、凸凹模的工作直径与安装直径(采用过渡配合压入固定板内),阶梯式导柱的工作直径与安装(采用过盈配合压入模板内),均应有同轴度要求,其同轴度公差可按下表选取。
注:基本尺寸是指被测零件的直径。
5.圆柱度公差导柱与导套配合的圆柱面,其圆柱度公差一般可按6级精度选取。
在冷冲模国家标准中,其圆柱度公差值已直接标注在导柱、导套零件图上。
三、模具零件的表面粗糙度要求
模具零件表面质量的高低用表面粗糙度衡量,通常以Ra(μm)表示。
Ra数值愈小,表示其表面质量愈高。
模具零件的工作性能如耐磨性、抗蚀性及强度等,在很大程度上受其表面质量的影响。
模具零件的表面质量越高,其寿命也越长。
但从另一方面看,对模具零件表面质量要求过高,则增加了模具制造成本。
因此,应合理选用模具零件的表面粗糙度。
模具零件常用的表面粗糙度要求列于下表,可供模具设计时参考。
2.圆柱表面和平面的刃口
3.滑动和精确导向的表面
1.成形的凸模和凹模刃口;凸模凹模镶块的结合面
2.过盈配合和过渡配合的表面——用于热处理零件
0.8,1.6
3.支承定位和紧固表面——用于热处理零件
4.磨加工的基准面;要求准确的工艺基准表面
1.内孔表面——在非热处理零件上配合用
1.6,3.2
2.模座平面
1.不磨加工的支承、定位和紧固表面——用于非热
3.2,6.3 处理的零件
2.模座平面
不与冲压制件及模具零件接触的表面 6.3,12.5 粗糙的不重要表面12.5,25 不需机械加工的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