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冲模设计整套全过程
冷冲压模具设计

冷冲压模具说明书第一章设计任务1.1、零件设计任务零件简图:如图1 所示生产批量:小批量材料:Q235材料厚度:1mm未标注尺寸按照IT10级处理, 未注圆角R2.(图1)1.2、分析比较和确定冷冲压模具工艺方案(一)加工方案的分析.由零件图可知,该零件包含冲孔和落料两个工序。
形状较为规则,尺寸较小,精度要求IT10。
材料低硬度,强度极限为40MPa.根据镶片(如图1)包括冲孔、落料两道冲压工序。
模具形状较为规则即可以在一个工位完成所有工序。
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案可采用以下几个方案:(1)方案一(级进模)夹头镶片包括冲孔、落料两道冲压工序在内。
形状较为规则,尺寸较小,精度要求IT10。
可采用级进模。
(2)方案二(倒装复合模)将冲孔、落料两道冲压工序用一副模具直接完成冲孔、落料两道工序。
采用冲孔、落料倒装复合模(弹性卸料)。
模具结构参看所附装配图。
(3)方案三(正装复合模)正装复合模方案完成工序和倒装复合模完成的工序一样。
凸凹模在上模。
弹性卸料板卸料。
方案比较:方案一:采用级进模,安全性好,,但是考虑到级进模结构复杂,工件精度加工精度不高,对称度和位移误差较大,以及加工难度较大,装配位置精度要求高,按照实际生产,级进模成本也高。
方案二:倒装复合模,冲孔废料由下模漏出,工件落在下模表面,需要及时清理。
安全性相对较低。
但工件精度较高,同轴度,对称度及位置度误差较小,生产效率较高,对材料要求不严,可用边角料.方案三:正装复合模,冲孔废料和工件都落在下模表面,安全性更差。
综合以上两个方案分析比较结果说明,本零件采用第二方案最为合适。
(二)冷冲压模具结构型式的选择确定冲压工艺方案后,应通过分析比较,选择合理的模具结构型式,使其尽量满足以下要求:(1)能冲出符合技术要求的工件;(2)能提高生产率;(3)模具制造和维修方便;(4)模具有足够的寿命;(5)模具易于安装调整,且操作方便、安全。
1、模具结构型式在确定接纳复合模后,便要思量接纳正装式还是倒装式复合模。
冷冲压模具结构与设计实例

一、制件工艺性要求
图1-2 冲裁件尺寸工艺性
一、制件工艺性要求
表1-2 钢材制件一般冲孔模可以冲压的最小孔径
表1-3 一般冲裁件剪断面的表面粗糙度值
二、制件的工艺分析
内容二 制订工艺方案及确定模具结构
一、制定冲压工艺方案 二、复合模的概念与分类 三、正装式复合模和倒装式复合模的性能比较 四、复合模工作零件的位置关系 五、复合模具的结构形式
五、复合模具的结构形式
表1-7 卸料螺钉的尺寸(单位:mm)
五、复合模具的结构形式
图1-12 刚性推件(顶件)装置 1—模柄 2—打杆 3—上模座 4—推板 5—垫板 6—连接推杆
7—拆分式卸料块 8—冲孔凸模 9—落料凹模
五、复合模具的结构形式
图1-13 复合模推件装置的工作原理 1—限位螺钉 2—打料横梁 3—打杆 4—推板 5—连接推杆 6—卸料块
一、计算零件毛坯尺寸
表1-11
二、排样与材料利用率
表1-12 低碳钢的搭边a
二、排样与材料利用率
图1-26 排样图
二、排样与材料利用率
图1-27 对排落料排样图
二、排样与材料利用率
图1-28 复合模排样图
二、排样与材料利用率
图1-29 排样图
二、排样与材料利用率
图1-30 步距与有效面积示意图
二、确定落料凹模尺寸
表1-25
表1-26 螺钉直径选用
二、确定落料凹模尺寸
图1- 41 常见凹模板固定形式
二、确定落料凹模尺寸
图1- 42 凹模轮廓尺寸示意图
二、确定落料凹模尺寸
表1-27 凹模壁厚c
二、确定落料凹模尺寸
表1-28 螺纹孔、销钉孔及刃口边的最小距离(淬火件)(单位:mm)
冷冲模设计步骤

冷冲模设计的一般步骤1、明确设计任务,收集、准备有关的设计参考资料学生拿到设计任务书后,首先明确自己的设计课题要求,仔细阅读相关教材,了解冲模设计的目的、内容、要求和步骤。
然后在教师指导下拟定工作进度计划,查阅有关图册、手册等资料。
2、冲压工艺分析及工艺方案的制定(1) 冲压工艺性分析在明确设计任务、收集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制件的技术要求、结构工艺性及经济性是否符合冲压工艺要求。
(2)制定工艺方案,填写冲压工艺卡首先在工艺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冲压件的总体工艺方案,然后确定冲压加工工艺方案,它是制定冲压件工艺过程的核心。
在确定冲压加工工艺方案时,先决定制件所需的基本工序性质、数目、顺序,再将其排列成若干种方案,对各种可能的工艺方案分析比较,综合其优缺点,最后选出一种最佳方案,将其内容填入冲压工艺卡中。
在进行方案分析比较时,应考虑制件精度、生产批量、工厂条件、模具加工水平及工人操作水平等因素,还需进行一些必要的工艺计算。
3、冲压工艺计算及设计(1)排样及材料利用率的计算就设计冲裁模而言,排样图设计是进行工艺计算的第一步。
每个制件都有自己的特点,每种工艺方案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也不尽相同,因而同一制件可能有多种不同的排样方法。
设计排样图时必须考虑制件精度、模具结构、材料利用率、生产率、工人操作习惯等诸多因素。
制件外形简单、规则,可采取直排单排排样,排样图设计较简单,只需查出搭边值即可求出条料宽度,画出排样图。
若制件外形复杂或为节约材料、提高生产率而采取斜排、对排、套排等排样方法时,设计排样图则较困难。
当没有条件用计算机辅助排样时,可用纸板按比例做若干个样板。
利用实物排样往往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设计排样图时往往要同时对多种不同排样方案计算材料利用率,比较各种方案的优缺点,选择最佳排样方案。
(2)刃口尺寸的计算刃口尺寸的计算较简单,当确定了凸凹模加工方法后可按相关公式计算。
一般冲模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采用成形磨、线切割等加工方法时,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
冷冲模设计方案步骤

冷冲模设计步骤(冷板制件)-----云云制作工艺性分析根据生产批量、零件图样及零件的技术要求,评审制件是否适合冲压,确定其进行冲裁加工的可能性及加工难易程度;1)冲裁件的形状冲裁件的形状应力求简单、对称,有利于材料的合理利用2) 冲裁件内形及外形的转角冲裁件内形及外形的转角处要尽量避免尖角,应以圆弧过渡,以减少热处理应力集中及冲裁时的破裂现象3)冲裁件上凸出的悬臂和凹槽尽量避免冲裁件上过长的凸出悬臂和凹槽,悬臂和凹槽宽度也不宜过小,其最小取值为b宽度>2t,l长度≤5t4)冲裁件的孔边距与孔间距b 、b1 为避免工件变形和保证模具强度,孔边距和孔间距不能过小,一般取b≥1.5t,b1≥2t5)在弯曲件或拉深件上冲孔时,孔边与直壁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冲孔时凸模受水平推力而折断6)冲孔时,因受凸模强度的限制,孔的尺寸不应太小,否则凸模易折断或压弯,普通冲裁模的冲孔最小孔径一般应大于材料厚度确定合理的冲裁工艺方案(重要)在工艺分析的基础上,拟定出可能的冲裁方案,再根据制件的形状、尺寸、公差要求、材料性能、生产批量、冲压设备、模具加工难度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比较其综合的经济效果,在满足制件质量要求的前提下,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选择确定一个合理的冲压工艺方案;模具总体结构的构思(重要)✧确定模具的类型,主要与制件的尺寸大小、形状、精度、和生产批量有关✧在确定模具设计方案时,不仅要考虑总体设计方案,同时也要对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进行设计。
对于结构极其复杂的模具,若总体方案设计时难以清楚表达模具中某个零件的结构特征时,也往往先勾画出该零件的结构草图,以便衡量该零件对模具总体结构的适应性。
模具主要零件的结构设计,就是确定工作零件、定位零件、卸料和出件零件、导向零件以及连接与固定零件的结构形式和固定方法✧冲裁模总体结构尺寸必须与所选用的压力机相适应,即模具的总体平面尺寸应该与压力机工作台或垫板尺寸和滑块下平面尺寸相适应;模具的封闭(闭合)高度应与压力机的装模高度或封闭高度相适应。
冷冲压模具设计

冷冲压模具设计冷冲压模具设计是一门重要的制造技术,该技术通过塑造和压制金属原材料翻译成最终产品。
冷冲压模具设计的方法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3D打印和机器加工等技术的应用。
下面我们将从制造过程、设计流程、成本控制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冷冲压模具制造过程冷冲压模具制造过程包括模具测量、设备加工、热处理、抛光和装配等环节。
在测量阶段,需要使用高精度测量工具,如3D扫描仪、测微计和显微镜等。
测量结果将被输入计算机进行模具设计,绘制3D模型。
模具设计完成后,需要设置加工设备,进行模块的制造。
常用的加工设备包括数控机床、电火花加工机和线切割机等。
设备加工完成后,需要进行热处理,使得模板具有较高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在模具加工的过程中,抛光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节,其需要使用高性能抛光机,使得模板表面平滑、光亮且和物质摩擦力小。
在抛光之后,需要进行装配,使得模版的各个部分可以组合在一起,达到最终的高质量产品。
二、冷冲压模具的设计流程冷冲压模具的设计流程通常包括五个步骤:对产品的了解、设计评估、详细设计、模具制造、实验和完善。
对于产品的了解,设计团队首先要了解所需的产量、污染物、尺寸要求、货币化以及材料类型等信息。
然后针对所得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它们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接下来,设计团队会根据所得信息针对具体的产品进行详细的设计和制造。
三、冷冲压模具设计的成本控制冷冲压模具设计的成本主要是由以下方面组成:硬件成本、工具和设备的成本、人员费用和测试以及批量生产的成本,因此要实现成本控制,需要在这些方面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团队应该在设计模板时发挥更多的想象力。
这样不仅可以使得模板制造的复杂性减少,还可以大幅度降低制造成本。
其次,需要对材料进行有效的管理,以确保使用高品质、高耐久的材料制造模板。
同时,要尽可能地排除不必要的浪费,使得材料得到充分利用。
最后,改善生产流程和管理方法,以提高作业效率和节约工作时间。
此外,通过采用高性能和节能型的加工设备,也可以降低成本。
冷冲压模具设计方案实例和编写说明书

冷冲压模具设计实例和编写说明书一、冲裁模- [4 q( X0 i> @! @如图1所示工件为22型客车车门垫板。
每辆车数量为6个,材料为Q235,厚度t=4mm.1 t0 t* T$ A2 |,[P" ]/ ^. }2 {$ P5 A% R. x, C- {+ Y* L' L4 j# N0 L$ B图1 车门垫板1.零件的工艺分析. D2 x8 y+ x! P" J$ L零件尺寸公差无特殊要求,按ITl4级选取,利用普通冲裁方式可达到图样要求。
由于该5 n. S7 u/ x1 ]0 o$ z。
q件外形简单,形状规则,适于冲裁加工。
材料为Q235钢板,, j( A( f! _! i! m0 K0 B' p+ R, d# ^5 a5 V2.确定工艺方案零件属于大批生产,工艺性较好。
但不宜采用复合模。
因为最窄处A的距离为6.5mm(图1>,而复合模的凸凹模最小壁厚需要8.5mm(见表2—27>,所以不能采用复合模.如果采用落料以后再冲孔,则效率太低,而且质量不易保证。
由于该件批量较大,因此确定零件的工艺方案为冲孔—切断级进模较好,并考虑凹模刃口强度,其中间还需留一空步,排样如图2所示。
& c# ?5 g1 k& K5 P% ]* e# Y! `图2 排样图.工艺与设计计算Q% y. s/ f l1 F(1>冲裁力的计算根据式(2—4>,冲孔力+ @7 v' X> ^6c& T$ @# k8 S切断力0 ]$ W0 r- _& h2 c1 }。
A 2 G0 z1 z3 ^% w0 F9 @5 S. X根据式(2—5>,冲孔部分及切断部分的卸料力# {> _4 [( N3 H6 e7[二、弯曲模如图6—10所示零件为汽车上的塑料闸瓦钢背,每辆车16个。
材料为Q235,厚度t=3mm。
冷冲模设计说明书

模具设计说明书一、 确定模具的结构形式冲件由落料、冲孔两种工序获得。
冲件数量为批量生产,可选择复合模或者级进模结构形式。
考虑材料利用率等因素,又因凸凹模的壁厚远大于表1-1的最小壁厚要求,故选择倒装复合模,其典型组合见国家标准GB2873.2-81形式。
二、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1. 基本工序确定 零件有落料、冲孔两种工序,形状简单,精度一般。
可采用配合加工方法制造。
2. 具体计算1) 确定冲裁间隙值 材料厚度t=2mm ,查表1-21取Z min=0.246mm ,Z max=0.36mm 。
2) 刃口尺寸计算 外形尺寸由落料而得,以凹模为基准件,冲孔尺寸由冲孔凸模决定,以冲孔凸模为基准件。
分析凸、凹模刃口的磨损情况,经分析落料磨损后凹模增大,没有缩小和尺寸不变的情况;冲孔磨损后冲孔凸模缩小,没有增大和尺寸不变的情况。
由公差表查得:未注公差尺寸按IT14级各分别为mm 074.056-,mm 062.050-,mmR 03.05-均取x=0.5。
孔径尺寸mm 15.009+φ为IT12级,取x=0.75。
①落料凹模按公式1-31,()∆+∆-=410max x A A M 计算刃口尺寸:()mm D d 185.0074.025.00163.5574.05.056+⨯+=⨯-=()mm D d 155.0062.025.00269.4962.05.050+⨯+=⨯-= ()mm D d 075.003.025.00385.43.05.05+⨯+=⨯-=落料凸模(凸凹模的外形)与凹模配作,保证双边最小合理间隙min Z 为0.246mm 。
②冲孔凸模按公式1-32 ()041min ∆-∆+=x B B M 计算刃口尺寸: ()mmd p 0038.0015.025.011.915.075.09-⨯-=⨯+= 冲孔凹模(凸凹模的内型孔)与冲孔凸模配作,保证双边最小合理间隙min Z 为0.246mm 。
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

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1. 引言冷冲压模具是冷冲压工艺的关键部件,用于在金属材料加工过程中对其进行塑性变形。
冷冲压技术具有高效、高精度、低能耗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电等行业。
本文将介绍冷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方法。
2. 冷冲压模具设计冷冲压模具设计最重要的是确定模具的结构和尺寸。
以下是冷冲压模具设计的几个关键步骤:2.1 确定模具结构冷冲压模具通常由上模、下模、导向机构、定位机构等组成。
在设计模具结构时,需要考虑加工工件的形状和尺寸,以及冷冲压机的型号和性能。
2.2 确定模具尺寸模具尺寸的确定与工件的形状、尺寸和厚度有关。
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强度和可加工性,在满足工件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模具的尺寸。
2.3 设计模具零件根据模具结构和尺寸,设计各个零部件的形状和尺寸。
主要包括上模、下模、导柱、导套、顶杆等零件。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零件的材料选择、工艺性能和加工精度。
2.4 确定模具的工装冷冲压模具的工装通常包括导向套、切断装置、定位装置等。
根据工件的特点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工装,并合理布置在模具上。
3. 冷冲压模具制造冷冲压模具的制造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3.1 材料准备选择适合的模具材料,通常使用优质合金工具钢。
根据模具的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硬度和韧性。
3.2 切削加工根据模具设计的零部件图纸,进行车、铣、磨等切削加工。
确保模具的尺寸和形状符合设计要求。
3.3 加工热处理通过热处理过程,提高模具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回火等。
3.4 组装和调试将各个零部件按照设计要求组装成完整的模具,并进行调试。
确保模具的各个部位协调运动,完成工件的加工过程。
3.5 表面处理对模具进行表面处理,提高模具的耐磨性和表面光洁度。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硬质激光熔覆、电火花加工等。
4. 模具试产与调试完成冷冲压模具的制造后,需要进行试产和调试。
通过试产,测试模具的性能和质量,同时对模具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满足工艺要求和工件质量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冲模设计整套全过程
冷冲模(Cold Forging Die)是用于冷冲工艺的模具,冷冲工艺是一
种通过施加压力将材料压制成一定形状的金属加工方法。
冷冲工艺具有高效、节能、高精度等优点,因此在汽车、摩托车、家电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下面将介绍冷冲模设计整套全过程。
1.确定产品和工艺要求
首先需要明确冷冲模具的具体要求,包括产品的尺寸、形状等要求,
以及工艺参数如冷冲力、冷却方法等。
2.进行工艺分析
根据产品的要求和工艺参数,对冷冲工艺进行分析,确定需要使用的
工艺流程、冷冲力大小等,同时考虑材料的选择、冷冲次数等因素。
3.制定模具设计方案
根据工艺分析结果,制定冷冲模设计方案,包括模具的结构设计、尺
寸设计等。
模具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到冷冲力和冷冲次数对模具的影响,尺
寸设计应满足产品尺寸要求。
4.进行模具设计
根据模具设计方案,进行具体的模具设计。
包括分模设计、零件设计、配合设计等。
分模设计是将整个冷冲工序分为多个工序,每个工序使用一
个模子完成。
零件设计是设计模具中的各个零件,包括定模、动模、销针
等零件。
配合设计是考虑零件之间的配合关系,确保模具的运动正常。
5.进行结构分析
进行结构分析,包括有限元分析等。
结构分析可以评估模具的强度、刚度等参数,确保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6.进行模具加工制造
根据模具设计图纸,进行模具的加工制造。
包括下料、切削、热处理等工序。
加工制造要求精度高,确保模具的尺寸和配合精度满足要求。
7.进行模具试模
将制造好的模具安装到冷冲设备上,进行模具试模。
通过试模,检测和验证模具的工作性能和产品质量。
8.进行模具调试和优化
根据试模结果,对模具进行调试和优化,包括修正模具的尺寸、调整冷冲参数等。
9.进行模具使用和维护
经过模具试模和调试后,可以进行正式的冷冲生产。
在使用过程中,对模具进行维护,包括定期清洁、加润滑油等,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以上就是冷冲模设计的整套全过程。
冷冲模设计不仅需要考虑到产品的要求,还需要兼顾工艺参数、结构设计等多个因素,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严格的加工制造过程,可以制造出高质量、高精度的冷冲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