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短诗选

合集下载

古诗《江雪》原文及赏析

古诗《江雪》原文及赏析

古诗《江雪》原文及赏析《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所写,那么要怎样赏析这首古诗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古诗《江雪》原文及赏析,欢迎阅读!古诗《江雪》原文及赏析篇1《江雪》原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诗文解释: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

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默默地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江雪》词语解释:蓑笠翁:披蓑衣、戴斗笠的老头儿。

《江雪》诗文赏析:这首五言绝句作于诗人谪居永州期间。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和压抑。

这首诗就是他借助歌咏隐居山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怀,抒发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和压抑。

诗中客观境界的幽僻更能体现出作者落寞孤寂的心情。

全诗用简单而细腻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寒江雪钓图:千山万径都没有人烟鸟迹,天地间只有孤独的渔翁在江雪中垂钓。

广阔寂寥的背景空间,更加突出了独钓的孤舟。

诗人淡墨轻描,渲染出一个洁静绝美的世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栖鸟不飞,行人绝迹大雪之中天地幽寂。

千山,所有的山。

鸟飞绝,没有了飞鸟的踪迹。

万径,所有的路。

人踪灭,没有行人的踪迹。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天地皆白,寂静无声。

汉江之上,孤舟之中,一老翁在雪中垂钓。

蓑笠翁,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人。

所有的山川,都看不到飞鸟的影子,所有的道路,都没有人的踪迹。

然而,却有一位老翁坐着一条孤零零的小船,身披着蓑衣,头戴着斗笠,在飘洒着大雪的寒冷的江面上独自垂钓。

这首绝句句句无雪,又句句见雪;句句写景,又句句抒情。

情景浑然融为一体,作者的特立独行的特有品格在简短的文字中跃然纸上,凸显异常。

诗人在这里采用了暗写手法,题为“江雪”,前三句却始终不着“雪”字,只是在结尾处才点出“雪”,对诗题做了一个小小的呼应。

意境绮丽空灵,意蕴深邃悠远,堪称千古决“钓”。

开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两句虽不见“雪”,但是从字里行间却处处是“雪”,由于大雪封锁了所有大大小小的山川,才使鸟儿不飞,人儿不行,不仅写了“雪”,而且突出了“雪”之大,看天空,连鸟儿都不出去觅食;看道路,连人的脚印都看不到,突出了“雪”之大,天之冷。

唐诗之柳宗元:江雪

唐诗之柳宗元:江雪

唐诗之柳宗元:江雪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其文学作品影响深远。

在其众多作品中,诗歌是其创作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重点介绍柳宗元的一首代表作《江雪》,探讨其作品中所体现的诗歌魅力之处。

《江雪》文本原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翻译千山万水中,只有孤舟独自飘。

鸟儿飞过千山顶,人迹遗落万种途。

老翁执手浆,头顶蓑衣入雪漂。

拈钩钓寒江水,清早空气总凝晓。

《江雪》的诗歌艺术分析体裁《江雪》是一首五绝诗,全诗共五句,每句五个字,构成完美的五绝格式。

从文本上看,《江雪》的构成十分简洁明了,但是这篇小诗却内涵深厚,意境优美,用同声对仗法,来表达信息,更能贯穿强化诗意,表现了作者自然美的审美境界和境物间的 theme;五言诗中两节,实则为两个描绘,前三句全是写山水的模样,后两句则为一景一人,但是五句描绘的是一心在等待着什么。

不仅如此,它也把读者带到了另一个境地和情感状态,震撼人心。

描写对象诗歌的中心描写对象是孤舟独钓的老翁,表现出一种孤独凄凉的情感。

而老翁所处的环境是一个冷清萧瑟的江湖景象,被大自然所包围。

作者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老翁的孤独处境结合在一起,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孤独寂寞之感。

表现手法作者采用了强烈的意象描绘手法,将孤独的老人和冷清萧瑟的江湖景象通体熏染着一种无限的忧愁之感,同时也相当富有意境。

将如此大量的感情和意境融合进一首短小的五绝当中,诗歌达到了无以言表的效果。

意象描绘千山鸟飞绝:表现了一个十分寂静的环境,没有任何人类的声响,只有上空飞过鸟儿的翅膀声。

一下子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景图。

万径人踪灭:表达出一个人迹罕至的环境,尽管有着这样茫茫的山林,却也没有人路可寻。

孤舟蓑笠翁:一幅老人孤独策腕一叶扁舟,单人漂游在野外江湖上,一副萧索景象。

独钓寒江雪:表现出冬天的天气,颠簸的湖泊、凝结的水珠,雪花和堆积的雪都是在与老人的独钓相伴。

修辞手法暗示手法:诗歌中情感表现并不直白,而是透过环境氛围隐含,我若是给你四句话让你做张图,就只能表现为在一个寒冷的冬天老人孤独钓鱼。

《江雪》全诗

《江雪》全诗

《江雪》全诗《江雪》全诗《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于永州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诗中运用典型概括的手法,选择千山万径,人鸟绝迹这种最能表现山野严寒的典型景物,描绘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图景;接着勾画独钓寒江的渔翁形象,借以表达诗人在遭受打击之后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情绪。

全诗构思独特,语言简洁凝练,意蕴丰富。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江雪》全诗,欢迎阅读与借鉴!《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①二句极写大雪中环境的静寂,群山中栖鸟不飞,所有路上行人绝迹。

②蓑(suo):蓑衣,棕制的雨具。

笠(li):笠帽。

【单句赏析】【诗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出处】唐·柳宗元《江雪》。

【意思】孤舟上坐着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渔翁,顶着风雪独自在寒冷的江上垂钓。

【鉴赏】千山里的鸟儿都飞光了,万径上的人踪都消失了,举目四望,看不到一个行人;只有那身披蓑衣、头戴笠帽的渔翁,孤独地坐在一条小船上,寂寞地垂钓着一江的风雪。

原诗是柳宗元最为后人传诵的一首诗。

此诗描写渔翁寒江独钓,孤高清远,悠然显出一种苍凉、脱俗的意境。

【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孤身一人在冰雪天或其他时候垂钓的情形。

[例]有时,我也充当柳宗元笔下那“孤舟蓑笠翁”去“独钓寒江雪”,有时,我也像张志和那样,“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吕金华《漓江醉钓》)二、用以比喻遗世独立或孤立无朋。

[例]隐逸这条路为古代士大夫知识分子在政治黑暗、世道污浊的时候保持人格独立提供了可能。

他们常常像“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自勉。

(陶东风、徐莉萍《死亡·情爱·隐逸·思乡》)【全诗赏析】柳宗元的《江雪》是一首以入声字入韵的古体绝句。

它和另一首《渔翁》向来为读者所喜爱。

在《江雪》中诗人以新颖深邃的构思、通俗平易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有意境有立体感的艺术画面,并通过对孤舟独钓的老翁形象的描绘,寄托了自己高洁的情怀。

《江雪》 文章解读

《江雪》 文章解读

《江雪》文章解读《江雪》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创作的一首诗歌作品,通过描写江雪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本文将对《江雪》进行解读,探讨其主题、意境与艺术特色。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江雪》的原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的开头就给人一种凄凉、荒凉的感觉。

千山没有鸟儿的飞翔,万径上也没有人的踪迹,表现了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气氛。

接着,诗中出现了“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的情感。

孤舟、蓑笠翁和独钓寒江雪这些形象都体现出了作者在江雪中的孤独景象。

整首诗所描绘的是一幅寒冷而孤寂的江雪画面,通过形象的写作手法,让读者能够真切感受到作者在江雪中所经历的孤独与寂寞。

诗歌的主题是孤独与寂寞。

通过描写江雪的景象,作者展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之感。

江雪是一种自然景观,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同时也代表着独特的情感和体验。

此外,诗中运用了渲染和对比的手法。

作者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来形容江雪之后的荒凉和寂寞,加深了读者对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的感受。

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则更加直接地描绘了作者在江雪中的个人经历,通过对个体的描述,进一步突出了孤独的主题。

此外,诗歌运用了对比和重复的修辞手法。

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中,作者通过对山与鸟、径与人的对比,突出了江雪中的荒凉和寂寞。

而在“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中,“孤舟”和“独钓”反复出现,不仅强调了作者的孤独,也体现了一种情感的压抑与深沉。

通过对《江雪》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这首诗以江雪为背景,通过对设色与形象的精妙运用,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同时,通过对比和重复的修辞手法,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这种情感的感受。

整首诗歌简洁而富有力量,通过具体的描写展现出了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

《江雪》不仅体现了柳宗元作为文学家的娴熟运用词章的能力,更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通过感受江雪中的孤独与寂寞,读者也能够在其中找到共鸣和思考的空间。

江雪仿写一首诗

江雪仿写一首诗

江雪仿写一首诗
篇一:江雪仿写一首诗
江雪
陈一航
千山鸟无踪,
万径无人过。

寒江独钓者,
孤舟蓑笠翁。

篇二:江雪仿写一首诗
江鱼
李奕萱
千山无鸟迹,
万巷皆无人。

江边蓑笠翁,
与雪共垂纶。

篇三:江雪仿写一首诗
江雪
唐闻宏
千山无鸟影,
万里无人音。

孤坐江州边,
独钓寒冬雪。

篇四:江雪仿写一首诗
孤钓
叶则琳
江里影千峰,
浓雾锁万经。

寒鸟声喳喳,
谁与吾垂钓!
篇五:江雪仿写一首诗江雪
秦彬原
万山鸟飞绝,
千径人踪灭。

独舟蓑笠翁,
孤钓寒江雪。

篇六:江雪仿写一首诗江雪
黄佳瑜
千山不见鸟,
江河雪纷飞。

小舟水上游,
离去留歌声。

篇七:江雪仿写一首诗江雪
陈煜琪
千山万里阴沉,
白马西风江上。

天水湖海江南,
路人不见踪影。

篇八:江雪仿写一首诗江雪
马珂
万山没有鸟,
万路没有人。

江海蓑笠翁,
一人钓寒江。

古诗《江雪》的原文赏析

古诗《江雪》的原文赏析

古诗《江雪》的原文赏析一、原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二、作者简介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出身于官宦世家,年轻时便展现出卓越的才华,博览群书,精通经史子集。

然而,柳宗元一生仕途坎坷,卷入“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谪至偏远地区,历经湖南永州、柳州等地的流放生活。

这段经历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创作,使其作品充满了悲凉、孤寂、旷达等多种复杂的情感。

他的散文成就尤为突出,以气势雄浑、议论精辟著称,代表作有《始得西山宴游记》、《捕蛇者说》等。

而他的诗歌,则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沉的哲理,在唐诗中占据一席之地,《江雪》便是其诗歌创作中的经典之作。

三、注释•千山:无数座山。

•鸟飞绝:鸟儿都飞走了,没有一只鸟。

•万径:无数条小路。

•人踪灭:人迹全无,没有一个人。

•孤舟:一叶孤舟。

•蓑笠翁: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

•独钓:独自垂钓。

•寒江雪:寒冷的江面上飘着雪花。

四、翻译千山万壑,飞鸟绝迹,人迹全无。

只有一叶孤舟上,一位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垂钓,雪花飘飘。

五、赏析《江雪》这首诗仅有短短二十字,却意境深远,耐人寻味,堪称唐诗中的绝唱。

其艺术魅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简洁凝练的语言:全诗仅用二十个字,却描绘出一幅极其生动、完整的画面。

诗人巧妙地运用简洁的语言,将广阔的自然景象和孤寂的人物形象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达到了“言简意赅”的艺术境界。

“千山”、“万径”等词语,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环境的空旷和寂寥;而“孤舟”、“蓑笠翁”、“独钓”等词语,则刻画出人物的孤单和坚韧。

这种简洁的语言,不仅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更能引发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二)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法:诗歌中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写的是静止的画面,展现出环境的荒凉和冷清;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则描写的是动态的画面,展现出人物的活动和精神状态。

柳宗元《江雪》的古诗赏析

柳宗元《江雪》的古诗赏析

柳宗元《江雪》的古诗赏析《江雪》这是一首押仄韵的五言绝句,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柳宗元《江雪》的古诗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柳宗元《江雪》的古诗赏析篇1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古诗简介《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五言山水诗,描述了一幅冰天雪地寒江,没有行人、飞鸟,只有一位老翁独处孤舟,默然垂钓。

这是一幅江乡雪景图。

山山是雪,路路皆白。

飞鸟绝迹,人踪湮没。

遐景苍茫,迩景孤冷。

意境幽僻,情调凄寂。

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

诗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

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

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被誉为唐人五言绝句最佳者。

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表达了作者高尚的情操。

翻译/译文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注释绝:无,没有。

人踪:人的踪迹。

灭:消失,没有了。

千山鸟飞绝: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灭:没有人的踪影。

孤:孤零零。

舟:小船。

蓑笠:蓑衣和斗笠“蓑”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独:独自。

钓:钓鱼。

赏析/鉴赏五言绝句《江雪》是柳宗元诗歌代表作之一。

这首千古传诵的名篇,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的作品,历来为人们所称诵。

这首小诗,是托景言志的。

作者用极其洗炼的文笔,勾勒出一位渔翁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艺术地概括了当时他所处的政治环境的险恶,表现了他毫无畏惧、不向黑暗势力屈服的坚强意志和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诗中所写的景物是:座座山峰,看不见飞鸟的形影,条条小路,也都没有人们的足迹。

整个大地覆盖着茫茫白雪,一个穿着蓑衣、戴着笠帽的老渔翁,乘着一叶孤舟,在寒江上独自垂钓。

看,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寒江独钓图啊!这幅画面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大家知道,在艺术作品中,绝不会有“纯粹”的风景诗或风景画。

唐诗柳宗元《江雪》赏析

唐诗柳宗元《江雪》赏析

唐诗柳宗元《江雪》赏析唐诗柳宗元《江雪》赏析这是柳宗元贬永州司马时写的一首吟咏江野雪景的五言绝句,是古今传诵的名作。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首诗吧。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诗鉴赏:头二句写雪封山野的情景。

千山万壑,树木茂密,可是山中却不见一只飞鸟;原野辽阔,路径万条多,却不见一个行人的足印。

极目四望,唯见四野白茫茫,一片银色世界,这两句没有明点雪字,但鸟飞绝、人踪灭的幽寂境界,却生动地表现出了漫山遍野的雪封景象,使人感到寒意凛冽。

后两句别开生面,勾画了一个渔翁独钓寒江的奇异景象。

风雪满江,在那严寒的江上看不见任何东西,只有一叶渔舟,渔舟上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正迎风抗雪,在寒江上垂钓。

最后一句点出雪字,包笼全篇。

四句诗,有山有水,有孤舟,有渔翁垂钓,人物与景色浑然一体,诗情画意极佳,是一幅绝妙的寒江独钓图。

称得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难怪后世画家,多喜用该诗的意境入画。

这首诗看似乎写景,其实是借江野雪景的描写来塑造诗人自己的形象的。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一形,实际上是诗人的自画像,它寄寓着诗人在永贞革新失败后的坚贞不屈的精神。

永贞革新失败后,诗人遭到残酷的打击迫害,远谪永州,与同党天各一方,处境孤独,但他并不自弃,始终坚贞不屈。

他在《答周君巢饵药久寿书》中就曾表明:虽万受摈弃,也不更乎其内。

在永州十年后,他改任柳州刺史,地虽更为僻远,但有了实权,他就又以积极的革新政治的姿态,兴利除弊,为柳州人民做了不少好事。

这都清楚地说明他在政治革新失败后的坚贞不屈的.精神。

所以说诗中所刻画的老渔翁形象,正是诗人同恶劣环境对抗的内心世界的形象表现。

但是诗中以辽阔空旷的背景映衬寒江独钓的孤舟,也透露出诗人寂寞孤独的情怀。

这首诗语言简约,意境高洁。

绝、灭、雪都是以入声字作韵脚。

入声字短促,很适合表达愤慨不平的心声和幽寂凄冷的情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雪短诗选
朗读者
湖面上风很大,波浪翻滚,陌生人早已进入
朱家嘴一带,被剥夺了诗意的
黄昏
月光下,暗淡的鱼死白,拍打着
死气沉沉的堤岸
陌生人在湖边,静读黑皮书,无听众。

一群因饥饿而
伟大的小丑
踏浪而来,戴着脚镣跳舞
跳舞的声音太小,被浪声淹没
诵读的声音太小,被跳舞的声音淹没
2006.9.6
钟鼓楼
钟鼓楼,在这个城市的阴部,你看不到的
你想看到它很简单,绕过身后的步行街,冲出人流
那一刻,钟声响起
火车不愤怒,自行车不恋爱,飞机不梦想
当我们抬头看天时,上帝在小便
我们不得不撑起伞,穿起灰色雨衣,匆匆穿过陈家湾广场
2004.8.29
玻璃罩
早晨,八只白蚂蚁抬着沉睡中的亲属
沉睡的木头罩子
一群白蚂蚁跟在后面
穿过漫长的街道,穿过寂寞之城
当我的心疲惫不堪时,抬头眺望
生活的上空
天花板上,巨大的玻璃罩
黄昏,我沿着湖边散步
一群红色蜻蜓,在空气中飞舞
它们在透明的,无色无味的空气中,突然纷纷坠落莫名地撞得遍体鳞伤
是啊,还有没有人说
我们的生活,罪孽深重,幸福又无边
2006.8.
地下室
那些,废弃的静物
虚构的向日葵,白桦林和街道
废弃的人们
还是那么亢奋,生机勃勃
空酒瓶,烂袜子,套子,死者书,俯拾皆是十多年了,那个年轻貌美的女子
消失得无影无踪,她的内衣却还穿在油画板里色情女郎的身上
我挽留这饥饿,到暮年
这可不可能。

但有人相信,清贫者会成为
不受欢迎的见证者,他们的人
还在地下,在黑暗中聚会
男人醉歌当哭
女人用激情灌溉男人的身心,梦想他们的
行为,爱情,性友谊
在邻居的时代,开花结果
2005.1
休克
当我们说到恐惧,说到一个朋友的危险
与他的未来成正比时
自由与灵魂,神经性过敏症
偷窥式的半日谈
不知不觉地构成了羞耻者
休克的生活
当我们谈及休克时,一群健壮的犀牛随即死掉一群乌贼继续在深海奔跑
我不想转过身子,俯看你的泪水
你的江河湖海,你的
一半干涸,一半汪洋的浪漫国家
我情愿闭上双眼,做一回
湖边的死者,越过青年时期的
那场虚惊
当我们经历虚惊之后,一群人变成了机器猫匆匆消失于广场,逃进动物园
2006.8.
回乡偶书
牛困松山,车扬蕲水
中年走马桥
秋风依旧,破冰凉
诗书不宜回头看,茅草青苔上
少年家国梦,几回回
误入生死深处
成仙后,逍遥游
统帅三千推土机,重整旧河山
2005.9.15
夜雨寄北
当乡愁落在雨雪中,岁末的守夜人,更会忆蕲南,那一大片穷土地
梦里梦外,一场雪雨,如何洗刷去年马桥河畔的野草,枯花
狗年月,千番轮回
中年书生,还有多少梦
隔着茫茫酒桌,茫茫夜雾
与门神对饮,与碎镜中的山河,对饮
2006.1
雨中的妈妈
那年春天,灰暗的田野
又变绿了
小小的我,戴着大大的斗笠
坐在田埂上
饥饿地望着妈妈
在风雨中播种的
妈妈
那年春天,我不知道
雨中的妈妈
也像我一样饥饿
我更不知道,妈妈的肚子里
还有一个像我一样
饥饿的弟弟
胎死腹中的
弟弟
那年春天,妈妈脸上的汗水,泪水
还有蕲南的雨水,露水
纷纷落入河湾
落入像河湾一样饥饿的
土地
如今,雨中的妈妈消失了
她早已跟随
饥饿的牛羊,饥饿的时代
饥饿的祖国
一起进入她们的
垂暮之年
2007.11.26-2008.1.7
牧羊人说
那些低矮的鼠尾草,遮蔽鸟巢,幼鸟
春天草原上的松鸡
总会及时给土壤松绑,清除草丛中的杂草牧羊人说。

鼠尾草衰落时
松鸡的数目会相应减少
如果没有鼠尾草,羚羊,绵羊,还有
巨大的,不可相信的
忧伤,不知它们是如何过冬的
2005.1
送病中人回故乡
深夜,想着幼年的事,神庙屋顶上的衰草
十八年前乌鸦在故乡呼喊什么
我不可知,正如我为何经受不起
异乡人的召唤,去别处
在陌生城市里吹着海风,吃着南方泡菜
坐在她的湿地,我仍然想不出
必死者的面貌。

我只能在这个夏天,在诗中
虚构一段旅程,送病中人回故乡
回到他的天真之歌里,正如你
在五月,让我重新回到这城市的子宫,鞋子相遇让鞋子们学会相爱,学会在微笑中
表达,你不要的生活,花儿和马车要离开的理由2004.5.19子夜
他们的愤怒
在节日里,他们依旧沉默着
偶尔会向这城市低头浅浅一笑,该死的节日
他们,不指望节日会给剧情
带来高潮和惊喜,带来热爱后的余温
当飞翔中的蝴蝶、甲壳虫突然制成标本
他们还是怀疑,读到的昆虫记是不是有力的叙事2004.6.4
2019年的监狱
2019年的夏天
年青的葵花,色情的葵花
依旧开满原野
年轻的姐姐,21岁的姐姐
葵花一样的姐姐
继续给我们的祖国,生牛育马
夜色中的火车
去遥远的京城,去郊区,去集中营,去
提篮桥,去古拉格群岛
陌生的父亲
被大片大片的葵花
包围,燃烧
父亲啊,我多么热爱
这怒火中的
监狱,这怒火中的祖国
2006.12
忆茅山码头
她的可爱之处
是我再也看不到茅山落日,在江水里长长的动荡的影子再也记不清她二十八年前的模样
看着她在风中瑟瑟发抖
想不起回家的路
昔日,母亲和我,在茅山码头
坐机帆船,过长江
怀揣家乡饥饿的山药
到南方小镇,看望有一块上海牌手表的父亲
多少年啊,我惊异于一个陌生男人
在寒冷的节日里
和一群原乡人挤上江滩
回到家中,一夜之间,变成我们的父亲2004.5.28夜
暗恋
月亮下,我们的小国家,变得阴柔
你的大腿修长,你把吊带袜
扔在钢琴上,那一刻
F键,不停地发出小小尖叫
喜好滥情的女诗人
叫我如何不去挑逗你,兴奋时期的声色
一群醉酒的野鸭子,摇摆中
在假想的河堤上,站成一列,裸开胸怀
呕吐,呻吟
伤心往事,八九年可以忽略不记
如果把从前火车的轰鸣,后院烟火
安置在带电的葵花地里,他们的心
依旧脆弱,悲凉
就像今夜:我,小渔,还有小船,一道浮在江面上2004.12.1
下沉
犀牛在河滩上,来回走动
它有什么心事放不下的,居然把春天遗忘在高河的上游我曾经坐在老村的铁轨上,对小平兄弟说:
我们都是生活下降者。

如今,那些暗礁也会有出头之日
河床下沉,鹅卵石照旧怀孕
落日低低,吻着安定门
遥远处,细雨纷纷,农场里的收音机,播音员与调音师十年如一日,履行着
重复者的角色
2005.6.4
在霍乱时期
阴郁的亚热带,平原上的印第安人,玛雅人
把母语埋在桉树林里
南方,蒸汽机搜寻躁动中的压抑
海啸把他们送进大海
霍乱时期来临
疯癫的人们,书写先知的叙事诗
同样的一群人,冲上大街,波浪式的身体
告别色情实验室
告别年轻母亲的收容院
当然,我们不能把疯癫者排除在外
一群粗砺的食肉者,永远向着北方劳动
过着肮脏无序的生活
2005.6
北方浪漫主义
节日,人们把情色带上大街,把政治当作晚餐的佐料阿维侬少女,在我们想像中的西班牙国度
埃尔德那修道院,社会主义大教堂,北平晚报
也只是在我们想像的废墟之上
海面。

黑暗。

夕光中,城堡的入口
从艺术家的窗口望去,凄美的,乌鸦飞舞的麦田
如果我趁着疾病对你说:早安,小妇人
细小的欢愉,像闪电一般,穿透城市星空
在北方,我们找不到田园诗的幸存者
动物园里的驯兽师
轮番看守天使们的仲夏夜
白桦林结构的墓地,闪耀着异乡人脸上的锡光200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