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实验(一)(上)教学大纲
《综合化学实验无机实验部分》课程教学大纲

《综合化学实验无机实验部分》教学大纲一、说明(一)实验目的、要求综合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部分)是按照实验教学“一体化多层次”及由专业教学改为“通才教学”和适度的专业教学相结合的指导思想,面向化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独立的实验课。
基于培养学生综合化学实验技能的重要性,本课程目的着重于促进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手脑并重、手脑并用、手脑协调,强调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各种实验手段以完整地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学生情况因材施教,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和训练科研能力,作为基础实验课(着重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与科学研究(以已知解决未知)间的衔接、过渡,为后继课程学习、将来从事化学化工生产、研发及其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初步学会查阅相关文献和设计实验的能力,综合运用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无机化学等各方面知识,巩固先修课程的操作技能,学习一些精密仪器的使用,培养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创新思维能力。
(二)实验内容的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本课程的各个实验,内容上都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在教学方法方面注意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设计方案,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通常两人1组,培养合作精神。
(三)考核方式与要求考核方式为考查。
实验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实验操作40%、平时实验报告和预习报告40%和期末的实验操作考试20%,计算总评成绩。
平时应注意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促进学生的学习。
(四)实验项目与时数安排注:具体实验内容根据实际教学计划学时从上表中选择。
二、实验内容实验一: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钴配合物的水合速率常数和活化能的测定1、[Co(NH3)5Cl]Cl2的制备。
2、[Co(NH3)5Cl]Cl2的水合速率常数和活化能的测定。
说明和要求:通过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钴的制备掌握速率常数、活化能的测定原理;进一步熟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实验二:水合醋酸铜的制备1、Cu(OH)2的制备。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本科)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本科)一、课程目标无机化学实验是师范本科学院化学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
通过教学,应使学生:1、熟悉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掌握无机化学基本操作技能(见后);2、掌握常见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制备和分离提纯方法,学会某些常数的测定方法;3、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记录、分析总结、归纳实验现象,合理处理数据,绘制仪器装置图和撰写实验报告,查阅手册,设计和改进简单实验以及处理实验室一般事故等的能力。
4、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作风,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为后续实验课程打好基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二、教材、参考书教材:《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参考书:1、《化学实验规范》北京师范大学1985年。
2、《实验无机化学》王致勇,连祥珍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年。
3、《实验无机化学》沈君朴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
4、《无机化学实验》(第二版),中山大学等校,高等教育出版社5、《重要无机化学反应》(第二版),陈寿椿,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1982年。
三、教学时数及分配本课程共108学时,可如下分配综合设计实验8个24学时考试6学时其中:基本操作实验10个29.5 %基本理论方面实验8个23.5%无机制备及性质实验8个23.5%综合设计实验8个23.5%四、大纲内容实验一仪器的认领和洗涤、安全教育1、明确无机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2、认领无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熟悉其名称、规格,了解使用注意事项。
3、练习常用仪器的洗涤和干燥方法。
4、了解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安全操作和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
实验二灯的使用和玻璃管的简单加工1、了解酒精喷灯的构造和原理,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了解正常火焰各部分的温度。
2、初步练习玻璃管、棒的截、拉、弯曲、拉制、熔烧等操作。
实验三台秤和分析天平的使用1、了解台秤和分析天平的基本结构,学习正确的称量方法。
无机化学试验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
无机化学实验是高等师范院校化学专业开设的第一门实验课,在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与无机化学理论联系紧密,而且是后续实验课的基础。
通过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技能和独立工作、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无机化学实验课程设置目的在于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熟悉主要无机物质的制备方法;加深对无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注意培养学生能比较牢固地掌握无机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技能。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使学生逐渐学会准确地观察化学反应现象以及处理数据的方法。
(一)、对无机化学实验中基本操作技能的要求1.本课程要求学生进行初步训练的无机实验常用仪器的干燥及洗涤、玻璃管的热加工、晶体的分离、溶液的配制、分析天平的使用、酸度计的使用。
2.要求熟练掌握的试剂的取用和加热、气体的收集和净化、固体试剂溶解、常压过滤、倾泻分离、台秤的使用、酒精喷灯的使用、量筒的使用、容量瓶的使用、移液管和锥形瓶以及酸、碱滴定管的洗涤和使用。
(二)、用实验验证无机化学基本原理,学会用列表法和作图法进行实验数据的归纳和整理,掌握误差的计算和有效数字的处理。
(三)、了解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制备、分离和提纯方法。
(四)、熟练掌握常见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玻璃管的热加工、晶体的分离、化学平衡常数的测定、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和性质、磷、砷、锑、铋、铬、锰、铁、钴、镍。
2.教学难点分析天平的使用、酸、碱滴定管的使用、化学反应速度和活化能、砷、锑、铋、锌、镉、汞。
四、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无机化学实验是化学专业开设的第一门实验课,与无机化学课程联系紧密,后期还要开设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化学教学法实验等实验课程。
五、学时学时:108(第一学期60;第二学期48)六、教学内容实验一实验室规则和要求、仪器的认领和洗涤 4学时1、学目的要求牢记无机化学实验室规则和要求。
中南大学无机化学实验I课程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实验I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5030031课程名称:无机化学实验Ⅰ学时与学分: 64 /2.0先修课程:中学化学适应专业:化工与制药类教材及参考书:关鲁雄主编,《化学基本操作与物质制备实验》,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黄可龙主编,无机化学,科学出版社,2007年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无机化学实验I是化工与制药大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制药工程专业、应用化学专业)等理工科类专业本科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在高素质的化学工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将化学基本操作、实验研究方法和现代分析手段等进行有机融合,呈现给学生一个比较完整的化学实验基本知识体系。
通过加强学生基本操作的训练、掌握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观察解释实验现象和对实验数据的测定和处理,让学生对无机化学实验技术知识有整体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深他们对无机化学原理的理解,为今后进一步深造和开展实际工作或进行化学相关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实验基础。
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以及课外的研究创新实验,加强学生化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其形成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二、课程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是基本操作实验,涉及包括: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如实验室规则,实验安全知识,预习、记录、实验报告的格式与要求,实验考核与考试办法;化学实验玻璃仪器的识别、洗涤、干燥和保养,衡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化学试剂等级规格及取用方法,加热仪器与加热方法。
分离和纯化方法,如常压过滤、蒸发结晶、结晶洗涤、减压过滤、重结晶和离子交换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以及生物显微镜观察晶体的形态、生成和溶解过程的原理和方法。
基本理化数据测定方法,如常用的溶液浓度、溶液pH值、溶解度等理化数据的测定原理;气体密度法测定分子量和电位法测定电离常数和电离度等理化数据的原理和方法。
常规的无机制备的原理和方法。
常见的定量分析方法,如样品的处理、滴定分析、分光光度分析、电化学分析和数据处理等的原理和操作。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无机化学实验是本科化学专业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之一。
通过无机化学实验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全面了解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态度,为后续的化学实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术。
2. 了解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实验记录和报告写作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验守则的遵守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实验室基本规章制度的介绍1.1 实验室安全规定和注意事项1.2 实验室仪器设备介绍及使用方法1.3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流程2. 基本实验操作的训练2.1 常用实验器材的使用和保养2.2 实验室常用实验操作技术2.3 实验室中所需的常用溶液的配制和标定3. 酸碱中和实验3.1 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3.2 酸碱滴定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3.3 实验中常见的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和应用4. 气体制备与性质实验4.1 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制备方法 4.2 气体的收集和气体的性质实验4.3 气体生成的实验安全控制和注意事项5. 无机盐溶解与沉淀实验5.1 无机盐的溶解度规律及影响因素5.2 盐溶液的鉴别和分析实验5.3 沉淀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方法6. 配位化合物的合成实验6.1 配合物的定义和特点6.2 配位化合物的合成反应和条件控制6.3 配位化合物的表征和性质研究四、实验设计和报告要求1. 实验设计1.1 确定实验的目的和步骤1.2 设计实验操作流程和所需材料1.3 制定实验数据记录和分析方案2. 实验报告2.1 报告格式和组织结构2.2 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图表的绘制2.3 结果和讨论的写作要求五、教学评估方式1. 实验报告评分2. 实验成绩考核3. 实验室纪律和安全考核六、参考教材1. 《无机化学实验教程》2. 《无机化学实验指导》3. 《无机化学实验方法》七、教学团队本课程由资深的无机化学专业教师负责教学,辅以实验室助教进行实际操作指导。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引言:无机化学实验是学习无机化学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通过进行实验操作,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原理。
本大纲旨在规范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确保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充分的知识与技能。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实验项目,使学生掌握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实验操作的观察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二、实验内容:1. 实验项目1:酸碱中和滴定实验a. 实验目的:理解酸碱中和反应原理,掌握酸碱溶液的滴定方法和指示剂选择。
b. 实验操作:准备酸碱溶液,使用标定溶液进行滴定,确定滴定终点。
2. 实验项目2:沉淀反应实验a. 实验目的:了解沉淀反应的原理,掌握沉淀反应的观察与分离技巧。
b. 实验操作:准备反应物溶液,观察反应产物的形态和性质。
3. 实验项目3:气体生成与收集实验a. 实验目的:熟悉气体生成与收集的基本原理,掌握气体收集与测定的方法。
b. 实验操作:通过反应制备气体,进行气体收集和测定。
4. 实验项目4:络合反应实验a. 实验目的:了解络合反应的特性,掌握络合反应的制备和观察方法。
b. 实验操作:准备络合反应体系,观察络合物的形成和性质。
三、实验要求: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学生应提前熟悉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了解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
2. 安全注意事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佩戴实验室所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注意实验室安全规范。
3. 实验数据记录:学生应准确、规范地记录实验数据,在实验结束后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
四、实验考核:1. 实验操作能力:学生根据实验要求独立操作,准确完成实验步骤。
2. 实验数据分析能力:学生能够分析和解释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的结论。
3. 实验报告撰写能力:学生能够按照规定格式撰写实验报告,准确、清晰地叙述实验过程和结果。
五、实验设备与试剂:根据实验需要,准备以下实验设备和试剂:实验设备:烧杯、容量瓶、滴定管、集气瓶、显微镜等。
实验试剂:酸、碱、金属盐、指示剂等。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4 基础 验证性 必修 1 4 基础 验证性 必修 1 4 基础 验证性 必修 1 4 基础 验证性 必修 1 4 基础 验证性 必修 1 4 基础 设计性 选修 1 4 基础 设计性 选修 1 4 基础 设计性 选修 1 4 基础 综合性 选修 1
4 基础 综合性 选修 1 4 基础 设计性 必修 1
2
实验二十九 实验三十 实验三十一 实验三十二 实验三十三 实验三十四 实验三十五 实验三十六
112100400709* 一种钴配合物的制备
112100400710* 配合物键合异构体的红外光谱测定
112100400711* 四氧化三铅组成的测定11210040012* 离子鉴定和未知物的鉴别
112100400713* 沉淀法制备 ZnO 纳米晶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 课程名称 :无机化学实验 C(一)/C( 二)(In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s)
二、 课程编码 : 1121003007/1121004007
三、 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 :
无机化学实验不仅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分支,也是学生学习其它化学实验的重要基础,是学
112100300716* 转化法制备硝酸钾 112100300717*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112100300718* 固相反应法合成氯硅酸锶荧光粉
112100300719* 十二钨磷酸和十二钨硅酸的制备 112100300720* 磷酸盐在钢铁防蚀中的作用 112100400701* p区非金属元素(一) 112100400702* p区非金属元素(二) 112100400703* 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112100400704* 主族金属 112100400705* ds区金属 112100400706* 第一过渡系元素(一) 112100400707* 第一过渡系元素(二) 112100400708* 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无机化学实验1》教学大纲(详细版)

《无机化学实验1》教学大纲(详细版)《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2021年制订,2021年修订课程名称:《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类别:专业实验课开课单位:化学与化学工程系无机与化学教研室开课对象:化学专业课时:36学时选取教材:《无机化学实验》,丁明玉编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21参考书:课程详述无机化学实验是化学本科专业第一门必修实验课,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无机化学基本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掌握常见元素的重要单质和化合物的典型性质,熟悉实验室中某些无机物质的一般制备方法和某些常数的测定方法。
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准确、细致地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作出正确的结论,并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技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目的1.强化基本操作训练:须要熟练掌握的基本操作分散描述后,必须集中反反复复训练,这样既有理论描述又存有实际训练,努力做到学用融合。
利用图解表明和电化教学努力做到实验操作方式规范化。
全面地培育学生的基本技能,对误差处置和有效数字的采用、作图、查询手册以及绘制仪器装置图、实验报告的书写等方面都须存有一定的建议并在有关实验中训练。
2.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保持一定稳定性和基本性的同时,要补充具有学科发展特点的先进内容,联系实际的内容,并注意有趣性、可研究性相结合。
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探索性实验,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仪器操作竞赛、课外兴趣实验、外出参观、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作为主要目标。
3.规范实验教学的三环节:狠抓学生复习、实验、实验报告三个环节,特别注意培育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较好的洁净习惯,科学、完备、规范地抒发实验过程及结果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实验的浓厚兴趣,为学习后续课程做必要的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准备。
学时分配:章次123456789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实验一实验导言与仪器领走一、主要教学目标自学无机化学实验基本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机化学实验(一)(上)》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无机化学实验(一)(上)是高校化学、应用化学等专业的第一门必修基础实验课,它是一门独立的课程,也是学习无机化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无机化学实验(一)(上)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和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通过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对无机化学基本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学习无机化合物的一般分离和制备方法;正确使用基本仪器,培养学生实验的操作能力、细致观察和记录现象的能力、准确测定实验数据和表达实验结果的能力;培养规范、细致的进行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无机化学实验(一)(上)的课程目标是,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和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通过实验加深对无机化学基本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的理解,学习无机化合物的一般分离和制备方法;正确使用基本仪器,培养学生实验的操作能力、细致观察和记录现象的能力、准确测定实验数据和表达实验结果的能力;具有比较规范、细致的进行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后实验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课程目标1:能够综合运用本课程的知识和技术手段。
1.1 根据实验目的,熟练搭建实验装置,安全开展实验。
1.2 选用合理的仪器和方法采集有效数据,态度严谨。
课程目标2:具备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1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得出合理的结论。
2.2能够有条理、有逻辑地撰写实验报告。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三、教学内容实验项目1:无机实验要求和仪器的认领、洗涤及干燥1.教学目标(1)学习和了解课程基本要求和实验室安全规则;(2)熟悉和认领无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3)掌握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干燥方法。
2.教学重难点仪器认领和仪器洗涤3.教学内容学习课程基本要求和实验室安全,认领仪器,洗涤仪器,干燥仪器。
实验项目2:灯的使用、试剂取用与试管操作1.教学目标(1)掌握酒精灯和煤气灯的结构和使用方法;(2)了解化学药品的分类,掌握固体和液体试剂的取用方法;(3)练习并掌握振荡试管和加热试管中固体和液体的操作方法;(4)掌握电子台秤的使用方法。
2.教学重难点煤气灯的使用,固体和液体试剂的取用3.教学内容酒精灯和煤气灯的使用,固体和液体试剂的取用方法,试管操作方法,“蓝瓶子”实验,五色管实验,空气中含氧量实验,三色杯实验。
实验项目3:溶液的配制1.教学目标(1)掌握电子台秤和电子分析天平的使用方法;(2)学习并掌握正确的称量方法,掌握差减称量法;(3)练习并掌握配制溶液的方法和基本操作;(4)练习并掌握移液管、吸量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5)准确运用有效数字作称量记录和计算。
2.教学重难点电子分析天平的使用,吸量管、容量瓶的使用3.教学内容粗略配制CuSO4、NaOH和H2SO4等溶液,准确配制醋酸和草酸等标准溶液实验项目4:气体的发生、净化、干燥和铜原子量的测定1.教学目标(1)掌握启普发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2)学习并掌握气体的发生、净化、干燥方法;(3)练习并掌握氢气验纯和安全操作方法。
(4)掌握测定Cu原子量测定原理。
2.教学重难点体的发生、净化、干燥方法3.教学内容装配启普发生器,制备氢气并净化、干燥,测定Cu原子量。
实验项目5:滴定操作1.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酸碱滴定原理和滴定操作;(2)学会用基准物质标定标准溶液浓度的方法;(3)练习并掌握移液管和滴定管的使用方法;(4)初步掌握酸碱指示剂的选择方法。
2.教学重难点滴定管的使用,滴定操作3.教学内容NaOH溶液浓度的标定实验项目6:粗盐的提纯1.教学目标(1)学习提纯粗盐的原理、方法和有关离子的鉴定;(2)巩固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3)练习并掌握pH试纸、溶解、加热、蒸发和结晶及干燥等基本操作;(4)掌握常压和减压过滤的操作方法。
2.教学重难点减压过滤的操作方法,溶液的蒸发、浓缩和结晶3.教学内容提纯粗盐(海盐)实验项目7:硫酸亚铁铵的制备1.教学目标(1)学习复盐硫酸亚铁铵制备方法及其特性;(2)学习并掌握水浴加热;(3)巩固减压过滤、溶解、蒸发和结晶等综合基本操作方法;(4)掌握学习无机物制备的投料、称量、产率的有关计算。
2.教学重难点溶液的蒸发、浓缩,晶膜的判断和硫酸亚铁铵的结晶3.教学内容由铁屑制备硫酸亚铁铵实验项目8:二氧化碳相对分子量的测定1.教学目标(1)掌握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阿伏伽德罗定律测定气体相对分子量的原理和方法;(2)掌握搭建制备干燥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3)熟悉、巩固气体的发生、净化、干燥、收集等基本操作。
2.教学重难点二氧化碳气体的净化、干燥,二氧化碳气体收集恒重3.教学内容制备、收集二氧化碳,测定二氧化碳相对分子量实验项目9: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1.教学目标(1)学习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方法;(2)巩固滴定操作和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的使用;(3)掌握pH计使用方法。
2.教学重难点pH计使用方法,醋酸浓度的标定和准确性3.教学内容测定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标定醋酸浓度实验项目10:电离平衡与沉淀平衡1.教学目标(1)掌握缓冲溶液配制并了解其特性;(2)通过实验了解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对电离平衡和沉淀平衡的影响;(3)认识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及分步沉淀;(4)掌握离心试管、离心机操作方法和pH试纸使用方法。
2.教学重难点电离平衡和沉淀平衡的移动3.教学内容电离平衡和沉淀平衡,平衡移动及影响因素,缓冲溶液及配制实验项目11:水合二草酸根合铜(II)酸钾晶体的控制生长1.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水合二草酸根合铜(II)酸钾晶体的控制生长的制备原理和操作;(2)学习无机晶体生长的控制因素和方法;2.教学重难点水合二草酸根合铜(II)酸钾晶体的快速和缓慢结晶3.教学内容制备水合二草酸根合铜(II)酸钾晶体,学习温度对水合二草酸根合铜(II)酸钾结晶的影响实验项目12:硫酸铝的制备1.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硫酸铝的制备原理和操作;(2)练习并掌握金属与碱的反应及安全要求;(3)巩固减压过滤、蒸发浓缩和结晶等基本操作。
2.教学重难点硫酸铝的结晶3.教学内容由金属铝制备硫酸铝实验项目13:过氧化钙的制备及检验1.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过氧化钙的制备原理和操作;(2)练习并掌握低温制备无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3)掌握过氧化物的检验方法及操作。
2.教学重难点过氧化钙的制备及其检验3.教学内容制备过氧化钙,过氧化物的检验四、学时分配表2: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和学时分配表五、教学进度表3:教学进度表六、教材及参考书目1、教材:《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朗建平,卞国庆,贾定先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2、参考书:《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第二版),朗建平,唐晓艳,陶建清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无机化学》(第四版),北京师范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七、教学方法本课程为实验课,教学采用教师讲解、提问、演示和学生回答问题、讨论、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模式进行。
要求学生在实验课前观看实验视频,并完成相应的实验预习报告,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步骤。
1. 讲授法: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及其注意事项、规范操作要领,对具有一定安全隐患的实验操作特别讲解。
2. 演示法:教师演示主要的、重要的实验操作步骤、主要实验仪器的规范操。
3. 讨论法:教师在讲解和演示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对实验原理等的理解,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仪器操作是否规范等;也可以在实验结束后进行分组讨论。
4. 个别指导:学生按照实验原理进行实验,教师对学生一对一进行指导,及时纠正不规范的操作。
八、考核方式及评定方法(一)课程考核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表4:课程考核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表(二)评定方法1.评定方法(1)独立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内容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流程图)、实验主要装置图、数据记录与处理、结果与讨论、有关实验习题、分析意外情况,总结对实验的体会和改进等内容。
用化学反应等化学语言解释实验现象,数据处理完整准确;回答问题言简意赅。
(2)指导教师对每份实验报告进行批改、评分。
(3)成绩评定①实验课的考核主要采取平时实验和期末考试相结合。
②实验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各占比重70%和30%。
平时成绩按每次实验的预习20%、实验操作30%、实验报告20%和实验结果30%进行综合评定。
期末考试成绩是闭卷操作考试。
2.课程目标的考核占比与达成度分析表5:课程目标的考核占比与达成度分析表九、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