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荐治疗咽炎方法

合集下载

咽喉炎的中医辨证施治经验分享

咽喉炎的中医辨证施治经验分享

咽喉炎的中医辨证施治经验分享咽喉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咽部疼痛、咳嗽、咽干等症状。

中医认为,咽喉炎是由于风热或火热侵袭咽喉所引起的,治疗咽喉炎应该根据具体的病情采取不同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

下面将分享我在治疗咽喉炎方面的一些中医经验。

1. 风热咽喉炎风热咽喉炎是咽喉炎的常见类型,其症状包括咽喉疼痛、咳嗽、咽干等。

中医认为,风热咽喉炎是由于外感风邪和内生热邪所致。

因此,在治疗风热咽喉炎时,应以清热解毒为主要方法。

中药方剂:黄连解毒汤黄连解毒汤是治疗风热咽喉炎的经典方剂,主要成分包括黄连、黄芩、连翘等中药。

这些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咽喉疼痛、咳嗽等症状。

推拿疗法:鱼际推拿鱼际推拿是一种经典的推拿疗法,可以有效缓解咽喉疼痛。

具体操作方法是用双手掐住鱼际,并向外拉扯,重复数次。

这种推拿疗法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咽喉疼痛。

2. 阳火咽喉炎阳火咽喉炎是一种以咽喉疼痛、咳嗽、口干等症状为主的咽喉炎类型。

中医认为,阳火咽喉炎是由于体内阳气亢盛所致,治疗时应以清阳泻火为主要方法。

中药方剂:清咽煎剂清咽煎剂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主要成分包括生地、麦冬、黄芩等。

这些中药具有清热降火、滋阴润燥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咽喉疼痛、口干等症状。

艾灸疗法:足三里穴艾灸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是艾灸治疗的常用穴位之一。

通过对足三里穴进行艾灸,可以清热降火,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缓解咽喉疼痛。

3. 痰湿咽喉炎痰湿咽喉炎的主要症状为咽喉疼痛、咳嗽、咽部沉闷等。

中医认为,痰湿咽喉炎是由于体内湿邪郁滞所致,治疗时应以燥湿化痰为主要方法。

中药方剂:瓜蒌首乌汤瓜蒌首乌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主要成分包括瓜蒌、首乌等。

这些中药具有燥湿化痰、祛痰止咳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咽喉疼痛、咳嗽等症状。

拔罐疗法:背部拔罐背部拔罐是一种常用的拔罐疗法,可以有效疏通气机,排除体内湿邪。

具体操作方法是在背部的特定穴位上施加拔罐,通过负压作用,促进湿邪的排出,缓解咽喉疼痛。

咽炎的中医治疗

咽炎的中医治疗

咽炎的中医治疗咽炎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其主要症状为咽部疼痛、干燥和发炎。

中医学认为,咽炎主要是由于外感邪气入侵,或者是内因导致体内阴阳失衡所致。

传统中医治疗咽炎注重整体调理,以达到平衡阴阳,强身健体的目的。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一、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咽炎的常用方法之一。

根据病情的不同,中医师会开出相应的中药方剂给患者。

常用的中药包括板蓝根、连翘、金银花等具有清热解毒、润燥化痰的草药。

熬煮后的中药可以口服或外用,以缓解咽部的疼痛和炎症。

此外,有些中药还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加速炎症的消退。

二、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也常用于咽炎的治疗。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针灸可以调节体内的气血流动,改善气血不畅所导致的咽炎症状。

常用的咽炎治疗穴位包括合谷、陶道、四白等。

针灸不仅能缓解咽部疼痛,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炎症的康复。

三、中医推拿中医推拿疗法是中医治疗咽炎的另一种选择。

推拿通过按摩特定部位来促进气血的流通,改善咽部炎症。

常用的推拿手法包括捏、推、揉、拿等。

在治疗过程中,推拿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不同的推拿手法和穴位,以达到疏通经络、平衡阴阳的效果。

四、中医药膳调理中医药膳是中医治疗咽炎的辅助疗法之一。

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中医师会推荐一些适合的食疗方案。

常用的食材包括梨、薏米、山药等。

这些食物有清热生津、滋阴润燥的作用,可以缓解咽部的疼痛和干燥感。

此外,中医药膳还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促进咽炎的康复。

五、中医按摩中医按摩是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可用于缓解咽炎引起的不适症状。

按摩咽部周围的穴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和疼痛。

常用的按摩手法包括轻拍、揉捏、推拿等。

按摩时应避免过度刺激,以免加重炎症。

总结:中医治疗咽炎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而且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调理,强调平衡阴阳,提高机体免疫力的方法,有助于预防咽炎的复发。

在中医治疗咽炎的过程中,需要找到合适的中医专家,并按照专家的指导进行治疗,以获得最佳的疗效。

中医辨证诊治咽喉炎的经典方法

中医辨证诊治咽喉炎的经典方法

中医辨证诊治咽喉炎的经典方法咽喉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的症状包括咽喉疼痛、灼热感、咳嗽、声音嘶哑等。

中医在咽喉炎的辨证治疗上有着独到的方法和经典的治疗方案。

下面我就介绍几种中医辨证诊治咽喉炎的经典方法。

一、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最经典的治疗方法之一。

对于咽喉炎患者来说,针灸能够刺激穴位,调节气血,增强免疫力,达到治疗和缓解疼痛的作用。

中医经典的针灸疗法包括艾灸、刺络等。

艾灸是通过燃烧艾条产生的热力刺激穴位,起到疏通经络、温通寒凉的作用。

刺络则是通过用针刺激穴位来改善气血循环,促进炎症消散。

二、中药疗法中医中药疗法是中医治疗咽喉炎的常见方法。

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和体质,中医会开出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中医经典的中药方剂包括清热解毒、润燥止咳、和解散结等。

清热解毒的中药方剂能够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适用于咽喉红肿肿痛、口干口渴等症状。

润燥止咳的中药方剂能够润燥止咳、化痰止嗽,适用于咳嗽咯痰、声音嘶哑等症状。

和解散结的中药方剂能够疏散结聚、止痛消肿,适用于喉咙异物感、吞咽困难等症状。

三、食疗疗法中医强调“药食同源”,食疗疗法在中医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对于咽喉炎患者来说,中医推荐的食疗方案包括清淡饮食、多喝温水、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清淡饮食能够减轻咽喉的负担,帮助咽喉恢复。

多喝温水能够保持咽喉黏膜的湿润,缓解疼痛和干燥感。

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可以减少刺激和加重炎症。

四、调理养生中医强调防病治未病的理念,对于咽喉炎患者来说,调理养生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

中医经典的调理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疲劳、增加营养摄入等。

良好的作息习惯包括规律作息、不熬夜等。

避免疲劳可以减少身体的耗损,增加营养摄入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诊治咽喉炎的经典方法包括针灸疗法、中药疗法、食疗疗法和调理养生。

其中,针灸和中药是中医最为重要的治疗方式,能够刺激穴位、调节气血、改善炎症。

食疗和调理养生是辅助治疗的方法,能够通过饮食调理和良好习惯改善咽喉炎的症状。

中药治疗咽炎的有效方剂推荐

中药治疗咽炎的有效方剂推荐

中药治疗咽炎的有效方剂推荐咽炎是指咽部粘膜发生炎症的一种常见病症,其主要症状包括咽部干燥、疼痛、灼热感以及咳嗽等。

中药作为一种传统的医疗方式,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较小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咽炎的治疗。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种中药治疗咽炎的有效方剂,希望能帮助到广大患者。

1. 石菖蒲清咽颗粒石菖蒲清咽颗粒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方剂,主要由石菖蒲、黄芩、冰片等成分组成。

它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咽部的干燥和疼痛感。

同时,石菖蒲清咽颗粒还能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抵抗力,促进咽部的康复。

2. 金银花清肺口服液金银花清肺口服液是由金银花、连翘、荆芥等草本植物制成的中药方剂。

它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咽炎引起的咳嗽症状。

金银花清肺口服液能够减轻咽部的炎症反应,缓解疼痛感,同时也对缓解咳嗽有良好的效果。

3. 川贝母止咳糖浆川贝母止咳糖浆是一种具有止咳化痰作用的中药方剂,主要成分为川贝母、枇杷叶等。

它能够缓解咽炎引起的咳嗽和咳痰症状,有效清除咽部的病灶,促进咽部的修复。

此外,川贝母止咳糖浆还能够润肺止咳,改善咽部的炎症。

4. 珍珠明目颗粒珍珠明目颗粒是一种中药方剂,由珍珠粉、菊花等原料制成。

它具有清热明目,滋润咽喉的作用,对于咽炎引起的眼部疼痛或不适感有良好的缓解效果。

珍珠明目颗粒还可以改善咽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消退。

以上介绍的中药方剂均有一定的疗效,能有效缓解咽炎引起的症状。

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在选择和使用中药方剂时,最好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使用。

此外,中药治疗咽炎的同时,也要注意日常生活的调理。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喝水,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保持室内通风等,这些措施也对咽炎的康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中药治疗咽炎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特点。

通过选择适合的中药方剂,结合日常生活的调理,相信咽炎患者能够迅速恢复健康。

但是务必记住,在使用中药时一定要遵循医嘱,避免自行加量或停药,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中医药方治疗咽喉炎的有效处方推荐

中医药方治疗咽喉炎的有效处方推荐

中医药方治疗咽喉炎的有效处方推荐咽喉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咽喉部的不适、疼痛和咳嗽等症状。

中医药方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式,广泛应用于咽喉炎的治疗中,其疗效显著,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个有效的中医药方治疗咽喉炎的处方,希望对患者朋友有所帮助。

1. 麦冬芦根煲猪心【处方】麦冬10克,芦根10克,猪心1个。

【制作方法】将麦冬、芦根洗净,加入炖盅中,再加入猪心洗净。

加入适量清水,用小火炖煮2小时。

【服用方法】每日一次,饭后温热服用。

【功效】该处方可清热解毒,润肺止咳,适用于咽喉炎症状明显、咳嗽频繁的患者。

2. 竹叶羊肉汤【处方】竹叶30克,羊肉适量。

【制作方法】将竹叶洗净,与羊肉一同放入锅中加清水煮沸,再煮30分钟。

【服用方法】每日一次,分2次饭前饮用。

【功效】该处方具有消炎、止咳化痰的作用,适用于咽喉炎伴有咳嗽、痰多等症状的患者。

3. 金银花连翘泡腾片【处方】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

【制作方法】将金银花、连翘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煮沸,再煮10分钟。

取汁液,晾凉后制成泡腾片。

【服用方法】每日一片,饭后口服。

【功效】该处方具有解毒、消炎、退热的作用,适用于咽喉炎症状明显、发热的患者。

4. 沙参玉竹炖雪梨【处方】沙参10克,玉竹10克,雪梨1个。

【制作方法】将沙参、玉竹洗净,与雪梨一同放入锅中加清水煮沸,再炖30分钟。

【服用方法】每日一次,饭后温热服用。

【功效】该处方可润肺化痰,清热止咳,适用于伴有咳嗽、嗓子疼等症状的咽喉炎患者。

总结:以上几个中医药方治疗咽喉炎的处方均经过临床实践验证,对于缓解咽喉炎的症状具有显著疗效,但仍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此外,患者在进行中医药治疗时,应注意饮食调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加强嗓音保护,避免用声过度,保证充足的休息。

祝愿各位患者早日康复!。

经方中治疗慢性咽炎的方剂

经方中治疗慢性咽炎的方剂

经方中治疗慢性咽炎的方剂慢性咽炎是指喉咙后壁、扁桃体和喉头黏膜慢性炎症的一种疾病。

它常常由咽喉部组织受到刺激或感染引起,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喉咙疼痛、口臭等。

传统中医药学中有许多经方可以治疗慢性咽炎,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用且有效的方剂。

1. 麦门冬汤麦门冬汤是一种具有清热化痰的方剂,适用于慢性咽喉炎症伴有痰多黏腻、大量咳嗽的患者。

它由麦门冬、茯苓、生地黄、半夏、白芍、炙甘草等中药组成。

麦门冬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茯苓和生地黄能清热化痰,半夏则具有祛痰止咳的功效。

2. 五味子炖雪梨汤五味子炖雪梨汤是一种常用于治疗咳嗽、咽喉肿痛的方剂。

它由五味子、雪梨、蜂蜜组成。

五味子具有润肺止咳、化痰止咳的作用,雪梨则能清热润肺、生津止咳。

蜂蜜具有润肺、润喉的功效,能够缓解喉咙疼痛。

这个方剂尤其适合咽喉干燥、伴有咳嗽的患者。

3. 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是一种温中解表、调和气血的方剂。

它由柴胡、桂枝、干姜、人参、大枣、生牡蛎等中药组成。

柴胡具有解表宣肺、抑制炎症的作用,桂枝和干姜能够温中散寒,人参则能补气养阴。

这个方剂适用于体质虚弱、易患咽炎的患者。

4. 女贞子汤女贞子汤是一种具有益气清热、滋阴降火的方剂。

它由女贞子、黄芩、夏枯草、黄连等中药组成。

女贞子具有益气清热、润肺止咳的作用,黄芩和黄连则能清热解毒、抑制炎症。

这个方剂适用于喉咙肿痛、干燥、口渴的患者。

除了中药方剂外,中医还推荐一些饮食方面的调理方法来帮助治疗慢性咽炎。

首先,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能够增强免疫力,促进咽喉组织的修复。

多喝温开水和绿茶,可以缓解喉咙干燥和疼痛的感觉。

此外,避免辛辣食物、酒精和烟草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咽喉的炎症。

慢性咽炎是一种常见的喉咙疾病,但通过中医药治疗,我们可以缓解症状、改善疾病。

这些经方中的方剂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在使用前最好咨询中医师进行指导,并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来调整剂量和疗程。

同时,合理调节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治疗慢性咽炎的重要方法。

治疗咽炎中药方剂

治疗咽炎中药方剂

治疗咽炎中药方剂治疗咽炎中药方剂1、治疗咽炎中药方剂之慢咽汤【治法】滋养肺肾,祛湿化痰。

【组成】熟地20克,当归10克,法夏12克,茯苓15克,桔梗15克,大力子10克,陈皮10克,皂刺12克,重楼15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2、治疗咽炎中药方剂之二四合剂加减【治法】疏气化痰。

【组成】半夏9克,陈皮12克,茯苓6克,甘草6克,川朴12克,苏梗12克,生地9克,玄参12克,沙参12克,南星9克,菖蒲12克,桔梗6克,僵蚕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3、治疗咽炎中药方剂之咽喉甘露饮【治法】滋养肺肾。

【组成】二冬各12克,二地各9克,二芍各9克,元参6克,元芩6克,石斛9克,杷叶9克,甘草6克,玉蝴蝶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4、治疗咽炎中药方剂之橄揽海蜜茶橄榄3g,胖大海3枚,绿茶3g,蜂蜜1匙。

先将橄榄放入清水中煮片刻,然后冲泡胖大海及绿茶,闷盖片刻,入蜂蜜调匀,徐徐饮之。

每日1~2剂。

功能清热解毒,利咽润喉。

主治慢性咽喉炎,咽喉干燥不舒,或声音嘶哑等属阴虚燥热证者。

5、治疗咽炎中药方剂之二绿女贞茶绿萼梅、绿茶、橘络各3g,女贞子6g。

先将女贞子捣碎后,与前三味共入杯内,以沸水冲泡即可。

每日1剂,不拘时饮服。

功能养阴利咽,行气化痰。

对肝肾阴虚,虚火上浮,气郁痰结之咽痛不适,咽喉异物感,饮之有良益。

6、治疗咽炎中药方剂之桑菊杏仁茶桑叶10g,菊花10g,杏仁10g,冰糖适量。

将杏仁捣碎后,与桑叶、菊花、冰糖共置保温瓶中,加沸水冲泡,约盖闷15分钟后,即可当茶水饮用,边饮边加开水,每天1剂。

功能清热疏风,化痰利咽。

咽炎的早期症状1、咽喉干燥感根据各人的感觉不同,有的感到很干燥,但多数人只感到轻微的干燥。

此种情况与咽部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交感神经偏亢)有关。

2、咽喉异物感与炎症刺激,或淋巴滤泡增生所引起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有关。

咽喉异物感,就是指咽喉里面如有什么东西卡着、粘着、贴着似的。

古代中国的咽喉炎草本治疗方式

古代中国的咽喉炎草本治疗方式

古代中国的咽喉炎草本治疗方式咽喉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会导致喉咙发炎、疼痛和不适感。

在古代中国,人们发展了许多草本治疗方式来缓解咽喉炎的症状。

这些传统的治疗方法通常是基于中医理论,使用天然草药和食材来治疗。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古代中国的咽喉炎草本治疗方式。

首先,人参是一种常用于治疗咽喉炎的草本植物。

人参具有滋补作用,可以增强免疫力,促进身体康复。

在古代,人们通常将人参切片后加入鸡汤中,煮成一道养生汤品。

喝下这种汤可以缓解咽喉炎引起的不适感,并提供营养支持。

其次,枸杞也是一种常见的治疗咽喉炎的中草药。

枸杞具有滋阴润肺的作用,可以缓解干咳和喉咙疼痛。

古代的偏方是将枸杞煮水后加入冰糖,频繁饮用。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炎症,并促进喉咙的恢复。

此外,罗汉果也是一种常用于治疗咽喉炎的中草药。

罗汉果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舒缓喉咙的不适感。

在古代,人们通常将罗汉果切片后泡水喝,或者加入蜂蜜一起服用。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轻喉咙的疼痛,并减少炎症。

另外,川贝母也是一种常见的治疗咽喉炎的中草药。

川贝母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可以缓解干咳和喉咙疼痛。

在古代,人们通常将川贝母研磨成粉末后加入蜂蜜服用。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舒缓喉咙,并减少炎症。

最后,黄芩也是一种常用于治疗咽喉炎的中草药。

黄芩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减轻喉咙的疼痛和不适感。

在古代,人们通常将黄芩煮水后加入蜂蜜一起服用。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炎症,并促进喉咙的康复。

总之,古代中国人发展了许多草本治疗方式来缓解咽喉炎的症状。

这些方法基于中医理论,使用天然草药和食材来治疗。

人参、枸杞、罗汉果、川贝母和黄芩都是常见的治疗咽喉炎的中草药。

它们具有不同的功效,可以缓解炎症、舒缓喉咙并促进康复。

如果你遭受咽喉炎的困扰,不妨尝试一些古代中国的草本治疗方式,或许能够帮助你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推荐治疗咽炎方法
中医推荐治疗咽炎方法
一缕茶香的博客
顽固慢性咽炎中医疗效好
慢性咽炎是指慢性感染所引起的弥漫性咽部病变,多发生于成年人,常伴有其他上呼吸道疾病,常因急性咽炎反复发作、鼻炎、鼻窦炎的脓液刺激咽部,或鼻塞而张口呼吸,均可导致慢性咽炎的发生。

慢性咽炎为咽粘膜慢性炎症。

以咽部不适,发干、异物感或轻度疼痛、干咳、恶心,咽部充血呈暗红色,咽后壁可见淋巴滤泡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慢性咽炎患者,因咽分泌物增多,故常有清嗓动作,吐白色痰液。

中医治疗
一、辨证选方
1、肺肾阴虚
治法:滋阴降火,润燥利咽。

方药:①偏肺阴虚者,可用养阴清肺汤加减。

生地30g,麦冬15g,玄参15g,白芍15g,丹皮12g,川贝10g,薄荷6g,甘草6g。

②偏肾阴虚者,可用知柏地黄汤加减。

知母10g,黄柏10g,熟地30g,山药15g,山萸肉15g,茯苓12g,丹皮12g,泽泻10g。

2、脾肾阳虚
治法:温补脾肾,引火归原。

方药:肾气丸加减。

熟地30g,山药30g,山萸肉15g,茯苓12g,丹皮10g,泽泻10g,熟附片6g,肉桂6g。

3、痰火郁结
治法:养阴利咽,化痰散结。

方药:贝母瓜蒌散加减。

川贝15g,瓜蒌皮15g,花粉15g,茯苓15g,橘红10g,桔梗10g。

二、其他疗法
(一)、中药超声雾化
1、银花9g,黄芩10g,野菊9g,藏青果4枚,象贝10g,桔梗6g,前胡9g,姜半夏15g,玄参15,花粉15g,薄荷9g。

浓煎取汁100ml,每次取20ml雾化吸入10分钟,每日2次,10天为一疗程。

2、半夏10g~12g,厚朴10g~12g,茯苓15g~30g,柴胡6g~12g,陈皮10g~15g,银花20g~30g,,连翘10g~12g,川贝10g~15g,枳壳10g~12g。

水煎浓缩取汁40ml,雾化吸入,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

3、半夏、厚朴、玄参、麦冬、生地、银花、黄芩、香附、郁金、薄荷、浙贝、白芍、公英、合欢皮、丹参、甘草,水煎过滤取汁,每次用15ml超声雾化,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

(二)、中药咽后壁粘膜下注射
1、复方丹参:取复方丹参注射液2ml,用5~6号注射针头分别注入咽后壁两侧粘膜下,深度以能注药为度,每侧各注入1ml,每周3次,2周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5天。

2、板蓝根:取板蓝根注射液4ml,用5号长针头注入咽后壁两侧粘膜下,每侧上、下两点分别注入1ml,每周3次,2周为一疗程。

3、消痔灵:取消痔灵1ml加1%普鲁卡因1ml,行咽后壁粘膜下注射2~4个点,每周1次,4~5次为一疗程。

特别适合于咽后壁滤泡增生者。

(三)、中药咽后壁喷射
取50%黄柏水煎上清液2ml,抽入5ml注射器内,药液温度保持在28℃~32℃,以5号长针头直喷整个咽部及咽后壁,每天1~2次,5~6天为一个疗程。

(四)、烙法咽后壁
滤泡增生较大者,可用直径0.5cm左右的小烙铁,在酒精灯上烧红,蘸香油后迅速烙于滤泡上,每个滤泡烙1~3下,隔3~4日烙一次,直至平复。

食疗
1、荸荠萝卜汁用荸荠、鲜萝卜各500克。

将荸荠洗净去皮,鲜萝卜洗净切块,同放搅汁机内搅拌成汁。

每日饮汁数小杯,连服3~5日。

它可以清热利咽,开音化痰。

适用于咽喉肿痛、声嘶、目赤等症。

2、蜜枣甘草汤选用蜜枣8枚,生甘草6克,将蜜枣、生甘草加清水两碗,煎至一碗,去渣即可。

可以做饮料服用,每日两次。

有补中益气、润肺止咳之功效。

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咽干喉痛等症。

3、芝麻红糖粥选用芝麻5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先将芝麻炒熟,研成细末。

粳米煮粥,待粥煮至黏稠时,拌入芝麻红糖稍煮片刻即可食用。

此粥气香味美,适用于肝肾不足、头昏目花、肺燥咳嗽、咽干等症。

4、枸杞粥选用优质枸杞子15克,糯米150克。

将糯米、枸杞子分别洗净,加水放置30分钟,以文火煮制成粥即可。

每天服用1碗。

具有滋阴润喉的功效,适用于慢性喉炎、咽喉干燥者。

5、甘蔗萝卜饮用榨汁机榨新鲜甘蔗汁、萝卜汁各半杯,新鲜百合100克或百合干50克,将百合煮烂后混入甘蔗汁、萝卜汁,冰箱冷藏。

每天临睡前服用1杯。

具有滋阴降火的功效,适用于嗓音疲劳和慢性咽喉炎、虚火偏旺、喉干咽燥、面红、手足心热者。

6、银耳沙参鸡蛋饮银耳10克、北沙参10克、加水适量熬煮取汁,然后打入鸡蛋1~2个,蛋熟后加适量冰糖服用。

有养阴清热、润肺等功效。

适用于治疗阴虚肺燥引起的咽干喉痛。

针灸治疗
1、温针:主穴取三阴交,肺胃阴虚者配鱼际、孔最、足三里,肺肾阴虚者配太溪、照海;气滞血瘀者配内关、血海。

主穴进针后施平补平泻,得气后在针尾插上3cm长艾条施灸,每次每穴灸2~3壮,其余配穴施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一次。

隔日治疗一次,10次为一疗程。

2、穴位注射:先针刺双侧合谷,起针麻作用,每次取单侧涌泉穴,注射复方丹参1ml,两侧交替,每5天1次,3次为一个疗程。

3、穴位敷药:斑蝥、白芥子按1:2配合,研成细末备用,选穴:廉泉:人迎、水突、太溪、照海,痰多加天突,脾肾阳虚加足三里,三阴交,阴虚火旺加涌泉,双侧穴者可单侧交替使用。

取适量药粉用食醋拌湿,揉成黄豆大药丸,安放在穴位上,胶布粘贴,3~4小时后取下,贴药部分渐见水泡,约12小时后用消毒针头刺破水泡,3~4天
后结痂,每周1次,3次为一个疗程。

4、耳针疗法:选穴:咽喉、肺、心、肾,用探棒或探测仪测得选耳穴的敏感性,常规消毒耳廊,将断香膏剪成0.6cm×0.6cm大小,内粘六神丸1粒,贴在探得的耳穴上,并适当按压以产生发热、发胀、酸麻感,每日自行按压4~5次。

隔日贴压1次,双侧交替,10~15天为一疗程。

5. 穴位激光照射:取穴:主穴:廉泉、天突、人迎。

配穴:实热加尺泽、合谷;阴虚加鱼际、太溪。

治疗时主穴均取,配穴据症加1~2穴。

以氦氖激光仪行穴位照射,波长6328埃,输出功率1.7~3 毫瓦,功率密度为9600毫瓦/平方厘米。

以光导纤维传递光束,光纤芯径<200微米,直接对准穴位,光斑直径1.5毫米,每穴照射3分钟。

每日或隔日1 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6、体针加穴位注射:取穴:主穴:分2组。

1、太冲、太溪、行间,2、人迎、合谷、扶突、天鼎、照海。

配穴:异物感明显加天突,舌根僵硬加廉泉,心烦恶心加内关。

药液:注射用水或复方丹参注射液,任选一种。

治疗时主穴第1组用于穴位注射,第2组及配穴用于针剌。

先针剌,合谷、照海取双侧,余取单侧。

行常规剌法,平补平泻,留针20分钟,其间行针2~3次。

除合谷继续留针,余穴届时均取针。

然后在主穴第组中选1~2穴,均仅取一侧穴。

以配有5号齿科长针头之注射器,抽吸1~2毫升药液,快速剌入缓慢提插至得气(太冲穴最好能引出肢体有轻度热感)后,回抽无血,再缓缓注入药液,每穴1毫升,使有明显胀憋感。

可令病人休息数分钟,再出合谷穴之针。

3~5日1次,5次为一疗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