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中医药

合集下载

中医药在我身边

中医药在我身边
பைடு நூலகம்
西洋参
• 人参的一种,原产美国,又叫花旗参,性 偏寒,补气养阴。抗疲劳。适合春夏服用。 适合高血压阴虚阳亢而无痰湿的病人服用。 不宜与萝卜和浓茶同食
人参
• 生晒参:补气生津,益智安神,补气生血, 补元气,肺气,脾气。 • 白参:沸水烫煮,浸糖水。 • 红参:高温蒸熟 晒干。功效温补 • 野山参:补气力强 • (高血压阴虚阳亢病人忌) • 韩国作为抗疲劳常用饮品,培植参效弱, 增强免疫力
冬虫夏草
• 补肺肾,壮阳益精,平喘止咳,增强免疫 力,降压,抗肿瘤,延缓衰老
• 单味药的服用力微,常需久服,大量服用 方能见效
玉屏风散
• 黄芪,党参,白术 • 对于体虚病人增强免疫力效好 ,特别是经 常感冒,咳嗽,扁桃腺发炎的小儿。成人 同样有效,需久服 • 举例 • 高血压者不宜
高血压
• 肝肾阴虚: 口干,舌质红,脉细弦,:六 味地黄丸,左归丸 • 肝阳上亢:眩晕,烦躁,少寐多梦,口苦, 寸脉大上溢:天麻钩藤饮 • 痰湿(热)中阻:苔腻,头眩,胸闷,恶 心,头眩
薏米
• 健脾化湿 养颜降脂 抗病毒 治疗各种疣 效较好
鱼腥草
• 清热解毒,利尿通淋
马齿苋
• 清热解毒,益气补虚。可治疗菌痢,尿路 感染等。
车前草
• 清热利尿,渗湿止泻
关于膏滋药
• 高血压,糖尿病,严重胃肠病者不宜服用
荠菜
• 凉血止血,利尿除湿,清肝明目。用于治 疗痢疾,血尿,肾炎,高血压。孕妇忌 • 荠菜花治疗蛋白尿效好
消渴(糖尿病)
• 上消(燥热伤肺)消渴方:天花粉,黄连,生地, 藕汁等 • 中消(胃火炽盛)玉女煎:石膏,知母,生地, 麦冬,黄连,栀子,牛膝---(脾胃气衰,谷津不守) 七位白术散加减:黄芪,党参,山药茯苓,甘草, 葛根,木香,藿香。 • 下消(肾阴伤,阴虚火旺)六味地黄丸加减(阴 虚及阳,火不升腾)六味地黄丸加肉桂,附子

我们身边的中草药

我们身边的中草药
现在您正浏览在第12页,共17页。
现在您正浏览在第13页,共17页。
鬼针草
嫩时可 当菜吃,还 算可口,据 说对降低转 氨酶效果很 好。可疏散 肝热
苦菜
云南人称青菜为苦菜,其实图中的才是苦菜,古本草列为 上品,可健胃益胆,抗肿瘤,很适合现代人。
现在您正浏览在第14页,共17页。
现在您正浏览在第15页,共17页。
益母草
凉血、 活血、 祛 风。 常用于妇科疾病, 但性寒凉, 很多人望 文生义, 治病不分寒 热, 其实还有除风止 痒效果, 煮汤用于小 儿沐浴最好。 武则天 有用益母草加工后用于 美容的秘方, 但程序 复杂


有野生和家种两种,《本经》列为上品,是食之有益 于健康的蔬菜,现在大部分地区不知道食用。上图中为野 生种,可通利五脏,根用以通利肾窍,叶以红糖为引,治 疗疮肿外敷有效。
现在您正浏览在第11页,共17页。
小蓟:野菜之一。又名:刺儿菜、猫蓟、刺萝卜、刀菜、野红花 等。菊科蓟属。药用全草或根。性凉,味甘。入肝、脾二经。凉 血,祛瘀,止血。治吐血,衄血,尿血,血淋,便血,血崩,急 性传染性肝炎,创伤出血,疔疮,痈毒。用法与用量:内服:煎 汤,1.5~3钱,(鲜者1~2两);捣汁或研末。外用:捣敷或煎 水洗。 宜忌: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选方:1、舌上出血, 兼治大衄:鲜叶一握,捣,绞取汁,以酒半盏调服。如无生汁, 只捣干者为末,冷水调下三钱匕。 2、治阴痒:小蓟煎汤,日洗3 次。
鲜天胡荽一至二两,鲜天胡荽一至二两,白糖一两,酒水各半煎服,每日一剂。三、治 阳黄黄疸及小儿风热:天胡荽捣 烂,加盐少许,开水冲服。四、治小儿夏季热:鲜天 胡荽适量,捣汁,每服三至五匙,每日服五、六次。五、治痢疾:天胡荽、蛇疙瘩、刺 梨根、石榴皮,煎服。六、治肾结石:天胡荽一至二两,水煎服。七、治小便不通:鲜 天胡荽一两,捣烂挤水,加白糖一两服,或煎水兑白糖服。八、治小儿疳积:天胡荽五 钱至一两,蒸鸡肝或猪肝吃。九、治缠腰蛇(带状疱疹):鲜天胡荽一握,捣烂绞汁一 杯,加雄黄末一钱,涂患处,一日二次。十、治耳烂:鲜天胡荽捣汁涂。十一、治百日 咳:天胡荽五钱,捣烂和蜜糖开水冲服。

我们身边的中医作文

我们身边的中医作文

我们身边的中医作文
早晨醒来,一股中药的味儿就飘进了鼻子。

哎,又是妈妈熬的
中药,虽然味道不咋地,但每次喝完都感觉身体暖暖的,好像有了
点力气。

那天下午,我路过老街,突然闻到一股奇怪又熟悉的味道。

一看,原来是家中药铺,门口挂着的一大串草药,简直就像个时间机器,带我回到了小时候爷爷带我去抓药的日子。

傍晚在公园溜达,看到个老爷子在打太极。

那动作,慢悠悠的,但一看就知道有门道。

听人说,太极拳跟中医养生有关,能调整呼吸,跟大自然的气儿对上。

我也想试试,看看能不能变成武林高手!
晚上躺在床上,突然想起来那本《黄帝内经》。

翻出来一看,哇,里面全是中医的学问,什么阴阳五行、经络穴位,看得我头晕
眼花的。

但仔细读读,又觉得好有道理,好像能跟古代的大夫们对
话似的。

周末跟爸妈去郊外玩,没想到还顺便学了学草药知识。

在田里
看到了好多不认识的植物,爸妈告诉我哪些能入药,哪些只能看看。

我身边的中草药的作文

我身边的中草药的作文

我身边的中草药
我身边最常见的中草药有槐花、白茅根、益母草、艾叶,其中艾叶最为常见。

艾草别名:萧茅、艾蒿、蓬藁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

茎单生或少数,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化,上部萆质,并有少数短的分枝,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基部通常无假托叶或极小的假托叶;上部叶与苞片叶羽状半裂、头状花序椭圆形,花冠管状或高脚杯状,外面有腺点,花药狭线形,花柱与花冠近等长或略长于花冠。

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

花果期9-10月。

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

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

分布在亚洲及欧洲地区。

中草药在我们身边

中草药在我们身边

植物药 蒲公英
植物药 菊花
植物药 陈皮
植物药 山药
植物药 山药
动物药 阿胶
动物药 鹿茸
动物药 龟甲
动物药 地龙
动物药 蜈蚣
动物药 全蝎
矿物药 石膏
神农尝百草
李时珍
百姓 尝百草
我们身边的中草药
我们身边的中草药
生姜
发止 汗呕
生姜性温,上火时不可以吃呦!
我们身边的中草药
知识应用
小亮跟爸爸妈妈吃自助餐,回家 后觉得肚子胀,2天了也不愿意 吃饭,我们应该给他吃什么呢?
感谢观映
THANS于滋阴药物,肥 胖者不宜吃呦! 小学生不适宜长期吃呦!
我们身边的中草药
大枣
补补 气血
要想身体好, 一天三个枣
我们身边的中草药 桂圆,又叫龙眼肉
补血安神
桂圆性温,不宜多食!
我们身边的中草药
菊花
清明 肝目 火
我们身边的中草药
山楂
消食积
焦三仙:焦山楂、焦麦芽 焦神曲
总结
西药 中药
植物药 动物药 矿物药
神农尝百草 身边常见草药
生姜 枸杞 大枣 桂圆 菊花 山楂
知识应用
小明因为受凉了,有点打喷嚏, 不发烧,嗓子也不疼,也没有别 的不舒服,我们应该给他吃什么 呢?
知识应用
妈妈最近火气很大,眼睛也觉 得干涩,我们应该给她吃什么 呢?
知识应用
妈妈最近工作很忙,太累了,脸 色不好看,发白发黄,我们应该 给她吃什么呢?
中草药
在我们身边
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你觉得应该怎么办呢?
什么是中药,什么是西药
西药 一般用化学合成方法 制成或从天然产物提 制而成,副作用较大, 但是治愈的速度快。

以身边的中药材为题的作文

以身边的中药材为题的作文

以身边的中药材为题的作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中药材可真是无处不在,就像一群低调的“健康卫士”,默默地守护着我们的身体。

你瞧,厨房里的生姜就是一味常见的中药材。

要是不小心淋了雨,感觉要感冒了,妈妈总会煮上一碗热乎乎的姜汤,让你喝下去,发发汗,睡一觉,第二天就能精神抖擞。

生姜这东西,别看它普普通通,关键时刻还真能派上大用场。

还有那枸杞,红红的小果子,看着就讨人喜欢。

爷爷奶奶泡茶的时候总喜欢放上几颗,据说能明目、滋补肝肾。

每次看到他们悠然地喝着枸杞茶,我都在想,这小小的枸杞是不是在他们的身体里施展着神奇的魔法,让他们保持着健康和活力。

再说说金银花,夏天的时候,奶奶会在院子里晒上一些。

要是谁上火了,嗓子疼,用金银花泡水喝,那效果可是杠杠的。

金银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消防员,专门扑灭身体里的“火气”。

就连路边的蒲公英,也是一味不错的中药材呢。

记得有一次我牙疼,妈妈就挖了一些蒲公英回来,捣碎了敷在我的脸上,还真缓解了不少疼痛。

蒲公英就像一个四处游走的医生,随风飘荡,哪里有需要就出现在哪里。

这些身边的中药材,虽然不像西药那样包装精美、见效迅速,但它们却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

它们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用一种温和而持久的方式呵护着我们的健康。

所以啊,可别小看了这些身边的中药材,说不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它们就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让你感受到中医的神奇和美妙!。

我们身边的中医药作文

我们身边的中医药作文

我们身边的中医药作文
好长一段时间里,我的肠胃非常不好,经常肚子疼、口臭、打嗝、拉肚子,还没有食欲,一点也不想吃东西。

吃了好多西药也不见效果,所以我总是愁眉苦脸的样子。

于是,爸爸妈妈就给我找了一个很有名的老中医,专治儿童病,要给我找找病根。

第二天早晨,我们就出发了。

到了医院里,老中医给我把了把脉,观察了我的舌苔,然后详细地询问了我的病情,还给我开了八服中药。

我看着那些中药稀奇古怪的,心中充满了好奇。

医生还嘱咐我平时不能吃雪糕、甜食,要吃有营养的食物,不想吃也得吃。

还有,每天必须按时吃中药,于是我就把这些话牢记在心。

由于我是第一次喝中药,感觉药非常苦。

我心里一直在想:这药怎么这么难喝呀,算了吧。

可是治病的欲望在催促我:喝了吧,它能治好你的病。

于是我慢慢地喝完了,接着赶紧喝了口水,这才感觉好了些。

到了第二天,由于我习惯喝中药了,所以也不怕苦了。

我使劲地深吸一·口气,勇敢地咕咚咕咚地往下喝,我紧闭着眼睛,终于喝完了,现在我已经感觉不到苦了!太高兴了,喝中药对我来说已经是小菜一碟了!
果然,喝了两个星期,我的.胃终于治好了,我现在一见
到东西就想吃,而且胃口火开。

特别是我的嘴巴不臭了,有时还发出香喷喷的味道呢。

通过这次看中医,让我懂得了我国中药的神秘与神奇。

我知道了中医看病是通过望闻问切来给人开方下药的,我还懂得了“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

药虽苦,但能治好人的病,正确的批评虽不好听,但有利于人的健康成长。

心目中的中医药作文

心目中的中医药作文

心目中的中医药作文
在我心里,中医药就像是一位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有着神奇的功夫和独特的魅力。

说起中医药,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些各种各样的草药。

它们就像是大自然给我们的神秘礼物,每一味草药都有自己的性格和本领。

有的能清热解毒,就像一个灭火小能手;有的能活血化瘀,仿佛是疏通道路的清道夫。

而且这些草药名字也特别有意思,什么金银花、决明子、紫苏叶,光听名字就觉得充满了诗意和故事。

中医看病也很有一套。

不像西医那样,各种仪器检查一大堆,中医大夫就靠三根手指搭在你的手腕上,就能探知身体里的秘密,简直神了!他们还会看看你的舌头,问问你的饮食起居,然后就能给你开出一张神奇的药方。

还有那针灸,一根根细细的针,扎在身上的穴位上,就能调理身体,缓解疼痛。

我老是在想,这穴位到底是咋回事,怎么就这么神奇,难道身体里藏着一张看不见的地图,而针灸就是打开健康之门的钥匙?
中药熬出来的味道,那可真是让人印象深刻。

虽说闻起来有点苦,但是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嘛。

每次喝中药,我都得捏着鼻子,一口气灌下去,然后赶紧吃颗糖压压惊。

在我看来,中医药不仅仅是一门医学,更是一种文化,一种传承了几千年的智慧。

它就像一位慈祥的长辈,用温和而有效的方式呵护着我们的健康。


然现在西医很流行,但中医药始终在那里,坚守着自己的阵地,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我希望中医药能够一直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受益于它。

说不定未来的某一天,中医药会成为全球健康的大明星,让全世界都为之惊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一)
浅谈我生活中的中医药
中文1093班余祖欣 2010959039
摘要中医是千年来先人留下的宝贵财富,其历史性和应用性一直以来都影响着整个华夏民族的思想和身体。

如今,中医药已不仅仅是国人的财富,更是世界的财富。

生活中到处都是中医药,我们的生活也随时伴随着中医药的点点滴滴,只是没有相关知识,不易察觉。

本文即是以本人的相关中医药知识为基础,作些许本人对自己生活中中医药的了解和经验之谈,同时结合老师所授相关知识,对一些与我相关中医药进行论述。

关键词中医中药西药发展
中医和中药对于我应该是一些非常熟悉的东西,爸爸是一名中医,家搬了几次但一直,
留一个独立的房间——药房。

因而对于中医我是非常具有感情和兴趣的,小时候常常到药房里拿出一些像树枝切片一样的东西泡水喝,会觉得很甜,后来才知道,这是甘草,它能润肺止咳,解热生津。

另外一样特别记得的就是我第一本翻的中药书,是云南当地一家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很老的书叫《滇南本草》,后来知道这本书的价值和影响,而且这本书也是自己看过所有中医药学的丛书中认为最有用的一本。

当然自己并不像父亲一样有很深的研究,毕竟自己是个学生,但确实一直对中医药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和观点。

而且有些自己对于中医和重要的认识和理解。

中医是整个民族的精华,这自然不用多说。

记得开学不久的课老师放过一段视频,大家在争论中西医的相关问题,主中医方主张中西互鉴,主西医的一方主张弃中扬西。

相信了解中医,认识中医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得肯定中医的价值。

而实际上也确实如此,可以发现,节目到了最后,当那位教授提出中医发展,与西医共同进步的观点时,全场想起了热烈的掌声。

我肯定中医的根据非常简单,能流传上千年而且不断完善的东西,其必然有存在的价值,而且这种价值因为时间而永垂不朽,否定它,和否定历史有什么区别呢。

在我看来,中医有几大好处。

第一,中医平和,适于调离和息养,特别是中医的汤剂,使用中药直接烹制,说白了就是榨取植物的精髓,自然,它的效果是需要积累起来的。

并不能像西医一样遇到特别严重的情况一小片药剂就能解决,但是,其副作用之大,本身就是在害人。

第二,中医博大精深,所涉范围涵盖了人类几乎所有的疾病,除了现代衍生出的癌症、艾滋病等,中医都可以说能够有良好的方法去医治,故而当我们在西医的针水吊瓶面前束手无策的时候,中医往往能发挥奇效。

第三,生活处处是中医,生活处处有中药,爸爸常常告诫我,吃饭千万清淡,卤味、过咸、生冷、辛辣的东西,不仅仅是热性体质,人都应该少吃甚至不吃为好。

厦门很少食辛辣,饮食清淡,因而自从来到厦门,痘痘就再没有生过。

同时,我们平时泡茶、吃水果、甚至穿衣服,都与中医和中药有关。

故而,中医和中医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比如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每天都吃饭,南方食稻北食麦,稻米也是中医
的一员,稻米可以滋养身体,养血补气。

《本草纲目》也有记载:暖脾胃,止虚寒泻痢,缩小便,收自汗,发痘疮。

民以食为天,连吃饭都有中医相伴,其与生活的紧密性自然是分不开的。

其实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小时候感冒发烧了,老人会用硬币刮痧;鼻子塞了,闻一闻风油精;跌打损伤,喷云南白药……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自己5岁出了事故,摔得满身是血,还造成了脑震荡。

抢救时本来要做手术,但医生还是做了一定的措施之后让我在接下来的的三个月时间里,每天都要换中药包扎。

后来做了两次检查,彻底得恢复健康,因此自己认为中医是非常有用的,而且中国历史上的医生都是救世济人的榜样,也因而增添了一些崇敬的心情。

实际上,现在中医药的发展还是具有双面性的,就中药品来说,研究的深入使得其组成成分、构造、药理等都经过科学验证,从而可以更好的利用,但是另一方面,中药材也广泛受着西药的挑战,前者是药理缓慢,使用还要经过处理的天然植物,后者是提取后生产销售便宜服用方便的西药,遇到病痛时,患者会首先想到哪一种呢?
其次,中医的发展越来越与时代接轨,也逐渐全球化,被世界所广泛接受和发扬,但是开始出现了许多发展的畸形,比如许多化妆品、美容保健品打着中医的旗号,实际上在生产贩售廉价而没有实效的产品,这实在是对中医的侮辱和影响。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中医药继承迷糊不定,专业人才缺口很大。

当前的年轻群体大都期望实现自身的事业价值,对于中医这一瑰宝视而不见,国家也相对不够重视,我们发现,许多理工科大学有设置临床医学之类的专业,但偏偏很少有学校设立中医专业,而且中医的从业资格审核非常麻烦,这无形中让这其社会性大打折扣。

最后,本校开设中医的相关选修课是非常有必要的,中医的价值远远不是人们所能想象的,因而自己很乐意也抱着认真的心态去学习、去应用,相信让更多学生了解中医药、认识中医药、发扬中医药,会成为本门选修课的最终目的。

结语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中医是国家的瑰宝,作为学生、作为中国的学生,学习并继承中国文化,了解和认识中医,不求用于职业,但始终应当有一个了解,相信中医会给自己今后的健康、事业、人生有一个长足的影响。

参考文献
①(原著)李时珍《本草纲目》序例第二卷\序例——稻华夏出版社 2005年9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