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mics软件系统行三维重建指导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分析

合集下载

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老年I期肺癌临床分析论文

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老年I期肺癌临床分析论文

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老年I期肺癌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vats)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老年i期肺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

方法:2007.5~2010.7期间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70岁的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8例,18例均为心肺功能异常或合并其他慢性病患者。

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

手术时间35~110min,平均64.1min。

术中失血量平均为115ml,无术中中转开胸。

术后发生房颤及肺部感染各1例。

随访时间12~46月,目前均无复发,生存良好。

结论: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和胸腔镜下娴熟的肺段解剖是获得手术成功的关键。

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可能是老年早期肺癌患者最理想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手术;肺段切除术;i期肺癌【中图分类号】r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623-02肺癌是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居恶性肿瘤死亡原因之首位。

在我国肺癌发病高峰年龄为70~74岁,由于老年肺癌患者本身生理特点及合并症的存在[1],治疗方案的选择一直是临床医师探讨得问题。

我院自2007.5~2010.7期间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70岁的i期肺癌患者18例,疗效良好。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中男13例,女5例,平均年龄74.3岁。

无症状查体发现16例,有胸痛、咳嗽症状2例。

胸部ct显示病变成“磨玻璃结节”(ggo)表现13例,其余5例均为实性“肺周围孤立结节”(spn)表现,肿瘤最大径0.5~1.8cm,边缘分叶、短毛刺。

18例胸部ct检查均未发现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其中7例行pet-ct检查亦未发现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

病灶位于左下叶背段4例,左上叶固有段6例,右下叶背段3例,右上叶尖段5例。

术前均行肺功能检测,低于正常者14例,fev1、mvv最低者为预计值的50%;术前心血管系统检查异常者7例,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等。

三维重建及虚拟手术规划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进展

三维重建及虚拟手术规划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进展

三维重建及虚拟手术规划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进展王黎彬;戚维波【摘要】目前基于医学影像学的三维重建及虚拟手术规划发展迅速,在解剖结构复杂且具有个体化差异的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提供患者直观、准确的肺部肿瘤的形态特点、毗邻结构的空间关系,透视肺段支气管及血管的汇合方式、走行及变异情况等信息,为术前评估患者病情、模拟肺段切除及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术中影像导航等提供帮助;同时,有助于增强胸外科医师对肺段解剖和三维影像的理解与认知,从而提高手术准确率和安全性.【期刊名称】《浙江医学》【年(卷),期】2019(041)005【总页数】3页(P485-486,491)【关键词】三维重建;虚拟手术规划;肺部肿瘤;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作者】王黎彬;戚维波【作者单位】233000 蚌埠医学院研究生院;嘉兴市第一医院心胸外科【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随着社会工业化导致的大气污染和烟草暴露程度的增加,肺癌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已居恶性肿瘤死亡的第1位[1-3]。

同时由于数字化医疗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低剂量螺旋CT检查在临床肺癌筛查中的广泛应用,早期肺癌患者越来越多[4]。

早期肺癌患者中以高龄患者居多,这些患者往往合并1种或多种全身性疾病,最常见的是心肺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高血压以及心律失常,甚至肺源性心脏病和心源性心脏病。

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方式是手术切除,虽然肺叶切除术仍是目前肺癌的标准术式,但有多中心回顾性研究发现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疗效与肺叶切除术类似,术后复发率和5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并可降低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有利于在切除肺部肿瘤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肺组织及保护术后肺功能[5-7]。

对此2010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制定的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设立了亚肺叶切除(肺段切除和肺楔形切除)的具体适应证:(1)肺功能差或因其他重要合并症而不能耐受肺叶切除术;(2)周围结节直径≤2cm,并至少符合以下标准中的1项:组织学类型为单纯细支气管肺泡癌(BAC,2B类),CT检查显示结节≥50%表现为毛玻璃样(2B类),影像学随诊检查证实肿瘤倍增时间较长(≥400d,2B类)。

Vitaworks软件CT影像三维重建及手术规划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

Vitaworks软件CT影像三维重建及手术规划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

Vitaworks软件CT影像三维重建及手术规划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Vitaworks软件CT影像三维重建及手术规划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引言: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肺癌术前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胸腔镜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方式,已经广泛应用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

而Vitaworks软件的引入则使得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更加精确和安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手术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Vitaworks软件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并探讨其优势和局限性。

一、CT影像三维重建CT影像三维重建是Vitaworks软件的核心功能之一。

通过将CT影像数据导入软件中,医生可以获得高质量的三维重建图像。

这些图像不仅清晰可见肺部解剖结构,还可以显示肺癌的位置、大小和周围组织的关系。

医生可以根据这些重建图像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分析,为手术规划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

二、手术规划在传统的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医生需要凭借经验和肉眼判断肿瘤的位置和范围,然后进行手术规划。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容易导致手术切除范围过大或过小,从而影响手术效果。

而借助Vitaworks软件的CT影像三维重建功能,医生可以更加精确地确定肿瘤的位置和范围,规避手术中的误差。

三、术中导航通过Vitaworks软件的术中导航功能,医生可以在手术中实时地查看重建的三维图像,并将其与患者的实际解剖情况进行对比。

这样,医生可以清晰地了解手术进展,及时调整手术方案,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此外,软件还能够帮助医生减少手术时间和创伤,缩短康复期,给患者带来更好的手术体验。

四、优势和局限性Vitaworks软件的应用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首先,凭借软件的CT影像三维重建功能,医生可以获取更加准确的肿瘤信息,从而更好地指导手术规划。

其次,软件的术中导航功能使得手术过程更加可控,减少手术中的误差。

三维重建技术在胸腔镜肺切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三维重建技术在胸腔镜肺切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收稿日期]2020-03-04 [修回日期]2020-08-24[基金项目]蚌埠医学院转化医学重点专项(BYTM2019016,BYTM2019031);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2019A0340);蚌埠医学院科技发展基金项目(BYKF1864);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高新技术项目(2019117)[作者单位]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安徽蚌埠233004[作者简介]李小军(1969-),男,副主任医师.[文章编号]1000⁃2200(2020)10⁃1363⁃04㊃临床医学㊃三维重建技术在胸腔镜肺切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李小军,张 雷,唐 震,朱 潇,贡会源,王 彪,杏福宝,高 雄[摘要]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支气管㊁肺血管和肿瘤技术进行术前手术规划及术中实时导航对胸腔镜肺切除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㊂方法:回顾性分析非小细胞肺癌行胸腔镜肺叶根治性切除和肺结节行肺段切除术各2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㊂所有病人术前均行胸部薄层CT 扫描,应用DeepInsight 软件对支气管㊁肺动脉㊁肺静脉进行重建,同时对肺部结节㊁肿瘤或者肿大淋巴结进行重建;通过术前重建三维图像进行精准的术前规划,特别是肺支气管及血管的变异情况,肿瘤㊁肿大淋巴结与肺血管的关系,肺结节在肺段中的精准定位等㊂对照术前三维重建,术中实时导航进行精准手术;记录术中有无中转开胸㊁手术时间㊁术中出血及术后住院时间㊁引流管拔除时间及总引流量,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㊂结果:全部病人清晰重建支气管及肺血管解剖结构及变异情况,对中央型肿瘤及肿大淋巴结与血管的关系重建满意,明确定位肺结节在肺段中的位置及精确的进行术前规划㊂全部病人进行术中实时导航,按照术前规划实施精准手术,手术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胸及术中意外出血情况,手术时间(147.60±37.77)min,术中出血量(33.82±22.17)mL,术后住院时间(7.02±1.78)d,引流管拔除时间(4.68±1.60)d,术后总引流量(221.00±135.03)mL;围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㊂结论:应用胸部薄层CT 数据进行术前三维重建及术中实时导航技术,能够精准㊁高效㊁安全方便的实施胸腔镜肺叶和肺段切除手术㊂[关键词]胸腔镜;三维重建技术;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中图法分类号]R 561 [文献标志码]A DOI :10.13898/ki.issn.1000⁃2200.2020.10.013Application value of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in minimally invasive pulmonary surgeryLI Xiao⁃jun,ZHANG Lei,TANG Zhen,ZHU Xiao,GONG Hui⁃yuan,WANG Biao,XING Fu⁃bao,GAO Xiong(Department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engbu Medical College ,Bengbu Anhui 233004,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the preoperative planning and intraoperative real⁃time navigation using the three⁃dimensional⁃reconstruction of bronchi,pulmonary vessels and tumors in thoracoscopic pneumonectomy.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25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thoracoscopic radical lobectomy and 25cases treated with segmental resection of pulmonary nodule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ll patients were detected using chest thin⁃slice CT scan before operation,and the bronchus,pulmonary artery and pulmonary vein were reconstructed with DeepInsight software,and the pulmonary nodules,tumors or enlarged lymph nodes were also reconstructed.The accurate preoperative planning was carried out through the preoperative three⁃dimensional⁃reconstruction,especially the variation of pulmonary bronchus and blood vessels.The accurate operation were implemented using the real⁃time navig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reconstruction of tumors,enlarged lymph nodes and pulmonary vessels.The intraoperative conversion to thoracotomy,operation time,intraoperative bleeding and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drainage tube removaltime,total drainage volume and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recorded.Results :The anatomical structure,variation of bronchus and pulmonary vessels were clearly reconstructed in all patients,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entral tumor,enlarged lymph nodes and vessels were satisfactory.The locatory of pulmonary nodules in the pulmonary segments was clearly identified,and the preoperative planning was accurately carried out.The intraoperative real⁃time navigation was carried out in all patients,and the precise surgery was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preoperative plan.The operation was successfully completed,and no conversion to thoracotomy or intraoperative accidental bleeding were found.The operative time was(147.60±37.77)min,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was(33.82±22.17)mL,the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was(7.02±1.78)d,the drainage tube removal time was(4.68±1.60)d,and the postoperativetotal drainage volume was (221.00±135.03)mL.There were not serious complications and death in perioperative period.Conclusions : The application of chest thin⁃slice CT data in preoperativethree⁃dimensional⁃reconstruction and intraoperative navigationcan accurately,effectively and safely guide the thoracoscopic lobectomy and pulmonary segmentectomy.[Key words ]thoracoscope;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pulmonary lobectomy;segmentectomy 近年来,肺癌已成为全球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3631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年10月第45卷第10期的恶性肿瘤,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1-3],外科手术治疗依然是肺癌治疗的最重要手段,微创胸腔镜肺切除手术的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肺外科治疗技术进步㊂三维重建技术目前在肺段切除的术前规划和术中导航中应用越来越多[4-5],我们在肺段切除手术中应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在中央型肺癌和淋巴结明显肿大的肺叶根治性切除手术中应用三维重建技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作报道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行胸腔镜肺叶切除和肺结节行肺段切除术5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㊂其中男18例,女32例;年龄(56.60±10.16)岁;体检发现肺部病变37例,痰中带血4例,胸闷4例,刺激性干咳5例;术前均行胸部薄层CT扫描,肺功能㊁心电图㊁肺癌相关及常规检查等均无手术禁忌证㊂胸腔镜肺叶根治性切除术25例,包括右上肺癌8例,右中肺癌2例,右下肺癌9例,左上肺癌3例,左下肺癌3例;胸腔镜肺结节行肺段切除术25例,切除肺部病灶57个㊂肺癌肺叶切除术病人均满足根治性手术适应证;肺段切除手术符合以下要求:(1)病变直径≤2cm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磨玻璃成分≥50%㊁快速病理提示原位癌或微浸润癌㊁倍增时间≥400d;(2)单肺或双肺多发结节㊁需保留更多肺功能等妥协性手术;(3)因位置㊁大小等原因无法楔形切除的良性病变等㊂此技术的开展通过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审查及院高新技术支持㊂1.2 方法 1.2.1 精准术前规划 收集胸部薄层CT扫描数据,数据最佳要求:(1)64排CT机以上设备,采集层厚<1mm的胸部薄层CT;(2)深吸气,保持屏气状态下扫描;(3)增强CT需控制对比剂药量及时间,采用团注试验法获得 时间-密度曲线”,通过分析后设置对比剂的注射剂量和延迟扫描时间,肺动脉与肺静脉的CT差值在150~350Hu之间,肺动脉CT值高于周围胸腔组织100Hu以上;(4)避免和头㊁颈及腹部联合扫描,避免反复多次扫描,去除扫描区域异物㊂将CT图像信息以DICOM格式保存应用㊂应用沈阳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授权的DeepInsight三维重建软件,重建方法如下:(1)将胸部CT二维图像信息以DICOM格式导人DeepInsight 系统中;(2)通过图像加载处理㊁气管阈值的计算㊁分别进行气管㊁血管㊁淋巴结㊁肺结节及肺肿物的提取㊁血管染色等步骤,重建支气管㊁动静脉血管及淋巴结等模型;(3)进行淋巴结㊁肺肿物或小结节与支气管及肺动静脉血管分割,评估支气管㊁肺动脉㊁肺静脉等解剖结构的分支㊁直径㊁走形及变异情况,评估淋巴结㊁肺结节及肺肿物与支气管㊁肺动脉㊁肺静脉等结构的三维空间毗邻关系及侵犯程度,同时准确定位肺结节所处肺段的空间位置,进行精准的术前规划㊂1.2.2 手术方法 全部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双腔气管插管或者封堵管单肺通气状态下手术,侧卧位单孔或单操作孔,操作孔根据病人病变部位及身高等情况选择腋中线附近第4或第5肋间㊂根据肺裂发育情况及肺血管有无外侵,选择手术顺序为单向式或传统顺序,根据术前重建的三维图像,精准解剖并处理支气管㊁不全肺裂㊁肺动静脉及段间平面,避免损伤㊁误断支气管及肺动静脉㊂肺癌根治术同时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肺段手术同时行淋巴结采样㊂手术完成后嘱麻醉师膨肺,检查漏气情况及是否需要加固缝合㊂在手术同时使用图像融合法与手术同步进行,由助手台下将模型通过旋转㊁透明化等操作,同步使三维重建图像与术中手术解剖结构一致;在结节定位㊁肺动静脉及支气管处理等操作时,实时进行验证导航,确保操作精准㊂全部病人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胸病例(见图1㊁2)㊂1.2.3 临床观察资料 术后记录三维重建术前规划及术中导航使用情况,手术方式,手术时间㊁术中出血量㊁术后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时间及总引流量㊁术后住院时间等,并观察记录术后并发症,如肺部感染㊁呼吸衰竭㊁支气管胸膜瘘㊁出血㊁严重液气胸等的发生情况㊂2 结果2.1 三维重建术前规划及术中导航使用情况 全部病人均能够精准地完成术前规划,清晰重建支气管及肺血管解剖结构及变异情况,对中央型肿瘤及肿大淋巴结与血管的关系重建满意,能准确地明确肺结节在肺段中的位置关系及进行精准的术前规划㊂全部病人均进行术中实时导航,按照术前规划实施手术,手术均顺利完成㊂2.2 三维重建技术指导下的手术方式 全部病人均在单孔或单操作孔胸腔镜下完成手术,其中胸腔镜肺叶根治性切除同时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25例,包括右上肺叶切除8例,右中肺叶切除2例,右4631J Bengbu Med Coll,October2020,Vol.45,No.10下肺叶切除9例,左上肺叶切除3例,左下肺叶切除3例;胸腔镜肺段切除同时行淋巴结采样术25例,其中单肺段13例,联合肺段或肺亚段6例,肺段联合楔形6例;共切除肺部病灶57个㊂2.3 围术期观察指标及并发症 手术时间(147.60±37.77)min,术中出血量(33.82±22.17)mL,术后住院时间(7.02±1.78)d,引流管拔除时间(4.68±1.60)d,术后总引流量(221.00±135.03)mL;围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㊂少数病人术后轻度漏气,经引流后均愈合㊂3 讨论 20世纪,国外率先报道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6],近年来科技的进步㊁设备硬件的研发㊁微创理念的深入㊁信息化的发展,微创胸腔镜肺外科快速发展,目前已有单孔㊁单操作孔㊁三孔㊁四孔㊁剑突下等不同入路胸腔镜手术[7-10];也出现了自主呼吸麻醉下肺癌根治术[11-12];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技术难度也在发生变化,尤其对T4期局部晚期肺癌根治术,淋巴结粘连或转移㊁中央型肺癌等手术困难病例或者肺部结节需行肺段㊁亚段㊁联合亚段等手术,由于肺部结构的变异造成的困难增加㊂既往此类病人均通过术前胸部CT 进行评估或进行手术规划,具有较大的局限性㊂CT 平扫或增强不论在横断面㊁矢状面或冠状面均只能表现为二维图像,其对于肿瘤㊁淋巴结及正常组织结构的空间结构㊁具体形态及变异情况等信息的传递容易出现误差㊂同时每个医生所掌握的解剖㊁影像知识等经验和个体化的空间理解力,很难在不同的医生间沟通㊁传递在大脑中呈现出的主观性的三维实际图像,且难以进行表述㊂在单孔或单操作孔胸腔镜下完成肺叶根治性切除同时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和肺段切除同时行淋巴结采样手术中,临床上仍然存在诸多难题,对术前精准手术规划及术中实时导航技术的临床应用要求十分迫切㊂近年来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多种三维重建软件,可以将CT 数据通过软件重建出三维图像,其中包括DeepInsight㊁Mimics㊁英库等软件[13-15]㊂重建出的三维图像数据信息能直观地表现出肿瘤㊁淋巴结与肺部结构的立体关系以及肺结节的空间位置关系和肺部结构的变异情况㊂三维重建技术在术前可以使医生更准确地进行交流㊁会诊及手术规划,同时通过软件的操作进行术前虚拟手术,术中将软件重建信息同步与手术所见结构进行验证指导,避免误损伤㊂因此三维重建技术在微创肺外科的应用对复杂肺切除手术㊁手术规划及精准定位㊁避免误损伤㊁降低手术中转率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6-18]㊂我们在既往的工作中,使用了Mimics 软件试用版等,功能强大,重建效果满意,但5631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年10月第45卷第10期正版软件昂贵,未能进一步推广使用;一些商业公司软件,制作精美,省时省力,但存在可能出现少量错误及需病人自费等缺点,仅做尝试性使用;DeepInsight软件免费授权,操作简便,按照数据采集的最佳要求进行CT扫描可获得满意的重建效果㊂本研究应用DeepInsight软件,通过下载的DICOM数据,进行三维重建㊁手术规划及虚拟手术用于指导微创胸腔镜肺切除手术㊂对于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术中根据肺裂发育情况及肺血管有无外侵,选择手术顺序为单向式或传统顺序,根据术前重建的三维图像,精准解剖并处理支气管㊁不全肺裂㊁肺动静脉及段间平面,避免损伤㊁误断支气管及肺动静脉,同时行淋巴结清扫㊂无中转开胸及术中意外出血情况,围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㊂其解决手术难度主要是将肿瘤体积㊁解剖㊁毗邻结构以及生长类型等方面进行重建和虚拟手术㊂将肿瘤及肺结构立体化,对各种解剖结构与肿瘤㊁淋巴结空间位置关系进行直观观察,对术中风险进行准确预判,避免术中误损伤各种肺动脉㊁肺静脉㊁支气管等结构情况,避免可能出现的肺血管损伤导致的中转开胸甚至无法控制的大出血等情况发生,围术期无咯血㊁肺不张㊁严重漏气等严重并发症病例㊂对于肺结节的肺段切除手术,通过术前三维重建明确肺结节空间定位㊁肺静脉㊁肺动脉㊁支气管等结构的变异㊁走行及汇合情况,并充分认识支气管㊁肺动静脉等解剖结构的毗邻关系,术前精准规划最佳手术入路,根据每个病人的不同情况规划个体化肺段切除术㊂术中按照术前规划,对照三维图像进行操作,均顺利完成手术㊂所有病人术后均未发生如出血㊁严重漏气㊁咯血㊁肺不张等严重并发症㊂通过应用三维重建技术及虚拟手术规划制定的微创胸腔镜肺切除手术治疗总体安全可靠㊂综上所述,通过术前㊁术中的三维重建技术,术前对中央型肺癌㊁肿大淋巴结与肺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进行准确评估,对于肺结节精准定位,同时明确各种解剖异常,进行术前精准手术规划及术中实时导航技术的临床应用,能够精准㊁高效㊁安全方便地实施胸腔镜肺叶和肺段切除手术㊂[参考文献][1] FREDDIE B,JACQUESF,ISABELLE S,et al.Global cancerstatistics2018: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worldwide for36cancers in185countries[J].CA Cancer J Clin,2018,68(6):394.[2] ZENG RS,SUN KX,ZHANG SW,et al.Report of cancerepidemiology in China,2015[J].Chin J Oncol,2019,41(1):19.[3] CHEN W,SUN K,ZHENG R,et al.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in China,2014[J].Chin J Cancer Res,2018,30(1):1. [4] 黄艾,瞿越,余政,等.三维重建技术在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师杂志,2019,21(11):1609. [5] 吴卫兵,朱全,闻伟,等.应用改良膨胀萎陷法行胸腔镜锥式肺段切除术146例[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7,33(9):517.[6] LEWIS RJ,CACCAVALE RJ,SISTER GE,et al.Video⁃assistedthoracic surgical resection of malignant lung tumors[J].J ThoracCardiovasc Surg,1992,104(6):1679.[7] HOUCK WV,FULLER CB,MCKENNA RJ Jr.Video⁃assistedthoracic surgery upper lobe trisegmentectomy for early⁃stage leftapical lung cancer[J].Ann Thorac Surg,2004,78:1858. [8] EGUCHI T,TAKASUNA K,KITAZAWA A,et al.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navigation during a lung segmentectomyusing an iPad[J].Eur J Cardiothorac Surg,2012,41(4):893.[9] 任占良,张卫锋,张泳.单孔胸腔镜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创伤反应[J/CD].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2019,6(3):156.[10] ERIC L,TIM B,MICHAEL S,et al.Study protocol for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lobectomy versus conventional OpenLobEcTomy for lung cancer,a UK multicentre randomisedcontrolled trial with an internal pilot(the VIOLET study)[J].BMJ Open,2019,9(10):e029507.[11] 邓煜锋,漆奋强,卢建华,等.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与双腔气管插管应用于胸腔镜手术的随机对照试验[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8,25(5):411.[12] 李凯,杨亮亮,刘仲祥,等.保留自主呼吸的非气管插管麻醉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9,23(11):2028.[13] 陈亮,王俊,吴卫兵,等.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技术流程和质量控制[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9,26(1):21.[14] MAKINO Y,SHIMADA Y,HAGIWARA M,et al.Assessment ofemphysema severity as measured on 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tomography images for predicting respiratory complications afterlung surgery[J].Eur J Cardiothorac Surg,2018,54(4):671.[15] YOKOYAMAY,SATO M,OMASA M,et al.Three⁃dimensionalimaging for thoracoscopic resection of complex lung anomalies[J].Surg Case Rep,2017,3(1):106.[16] 孙超,陆世春,王霄霖,等.三维重建技术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9,19(2):115.[17] WU WB,XIA Y,PAN XL,et al.Three⁃dimensional navigation⁃guided thoracoscopic combined subsegmentectomy forintersegmental pulmonary nodules[J].Thorac Cancer,2019,10(1):41.[18] YUTAKA Y,SATO T,MATSUSHITA K,et al.Three⁃dimensionalnavigation for thoracoscopic sublobar resection using a movelwireless marking system[J].Semin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18,30(2):230.(本文编辑 刘璐)6631J Bengbu Med Coll,October2020,Vol.45,No.10。

三维重建及虚拟手术规划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

三维重建及虚拟手术规划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

•论著•中国现代医生2020年11月第58卷第32期三维重建及虚拟手术规划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屮的应用刘海涛王黎彬戚维波银杨帆施谷平张小航赵俊杰马兴杰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嘉兴学院附属医院心胸外科,浙江嘉兴314000[摘要]目的探讨利用Deepinsinghl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及虚拟手术规划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我院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的22例术前疑似早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术前将胸部增强CT检查的断层二维图像信息以DICOM格式导入Deepinsinghl系统中进行三维重建及虚拟手术规划实施精准肺段切除。

观察指标:①术前三维重建及虚拟手术规划情况;②术中及术后情况。

③随访情况。

结果①术前三维重建及虚拟手术规划情况:22例患者术前均完成三维重建和虚拟手术规划;②术中及术后情况:22例患者均顺利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无中转开胸。

22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15.05±27.54)min,术中出血量为(78.64±16.14)mL,术后拔管时间为(3.55±1.06)d,术后住院时间为(7.27±2.62)凿遥术后发生肺部感染2例,发生肺动脉栓塞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

术后肿瘤TNM分期为:良性肿瘤1例,0期9例,IA期11例、IB期2例遥三维重建和虚拟手术规划评估肿瘤性质的准确率为95.5%(21/22)遥③随访情况: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死亡情况。

结论应用三维重建及虚拟手术规划能实现精准肺段切除,可提高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肺部肿瘤;三维重建技术;虚拟手术规划技术;肺段切除术[中图分类号]R6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01(2020)32-0004-04Applic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and virtual surgical plan­ning in thoracoscopic anatomic lung segment resectionLIU Haitao WANG Libia QI Weibo YANG Fan SHI Guping ZHANG Xiaohang ZHAO Junjie MA XingjieDepartment of Cardiolhoracic Surgery,Jiaxing First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Affilialed Hospital of Jiaxing Univer­sity,Jiaxing314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and virtual surgical planning using Deepinsinght software in thoracoscopic anatomic lung segment resection.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22pa­tients with preoperative suspected early lung cancer who underwent thoracoscopic anatomic lung segment rese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2018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he two-dimensional tomography informa­tion of chest enhanced CT examination was imported into Deepinsinght system in DICOM format for3D reconstruction and virtual surgical planning for accurate lung segment resection.The observation index included:①preoperative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and virtual operation planning;于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conditions;③follow-up situation.Results①Preoperative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and virtual operation planning:All the22 patients completed3D reconstruction and virtual operation planning before the operation.于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conditions:All the22patients underwent thoracoscopic anatomic lung segment resection successfully,without conversion to thoracotomy.The operative time of22patients was(115.05±27.54)min,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was(78.64±16.14)mL,the postoperative extubation time was(3.55±1.06)d,and the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was(7.27±2.62)d.Postoperative pulmonary infection occurred in2cases and pulmonary embolism in1case,all of which were cured after conservative treatment.Postoperative tumor TNM stage was benign in1case,stage0in9cases,stage IA in11cases, and stage IB in2cases.The accuracy of3D reconstruction and virtual surgical planning in assessing the nature of the tumor was95.5%(21/22).③Follow-up:No local recurrence,distant metastasis,or death occurred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3D reconstruction and virtual surgical planning can achieve accurate lung seg­ment resection and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safety of thoracoscopic anatomic lung segment resection.[Key words]Lung tumor;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Virtual surgical planning technology;Lung seg­ment resection[基金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18KY796,2018KY800)▲通讯作者4CHINA MODERN DOCTOR Vol.58No.32November2020中国现代医生2020年11月第58卷第32期•论著窑近年来,肺癌的死亡率逐年上升,已居恶性肿瘤死亡之首[1-2]o随着低剂量螺旋CT广泛地应用于普查,早期肺癌越来越多地被发现。

单孔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外周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

单孔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外周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

单孔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外周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王耿杰;马良赟;廖泽飞【摘要】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外周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013年8月—2015年10月我院行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电视胸腔镜(VATS)单操作孔方法行肺段切除术,在手术过程中,采用直线型切割缝合器处理肺段支气管及段间平面,采用生物肽铗、推结器结扎或直线切割缝合器处理肺段血管.手术完成后,分析效果及安全性.结果:47例非小细胞肺肿瘤患者接受了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手术时间95~280(185±24)min,术中出血量45~510(155±33)ml,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2~7(2.8±0.6)d,住院时间5~10(8.2±1.4)d,无病例行开胸治疗,无死亡病例,术后出现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26%.术后组织病理学显示鳞癌17例,腺癌25例,肺转移肿瘤5例.术后冰冻病理发现肺段切缘阳性1例,同时行左肺下叶切除术.随访3~26个月,均无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中采用单操作孔的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是可行及安全的,部分Ⅰa期肺癌、不易行肺楔形切除术的肺部肿瘤患者和肺功能较差、不能耐受肺叶切除或预计肺叶切除后易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可建议实行单操作孔肺段切除术.【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7(030)002【总页数】3页(P217-219)【关键词】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肺癌【作者】王耿杰;马良赟;廖泽飞【作者单位】解放军第180医院胸外科,福建省泉州市 362000;解放军第180医院胸外科,福建省泉州市 362000;解放军第180医院胸外科,福建省泉州市 36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随着我国人民生活环境的改变,疾病谱也发生重大的改变,肿瘤发病率也呈逐年增长,肺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首位,由肺癌导致的死亡也远超过其他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最常见的类型,约占肺癌的80%以上,且具有较高死亡率。

三维重建技术在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三维重建技术在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三维重建技术在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者:杨航唐习强陈宏明来源:《右江医学》2024年第01期【关键词】三维CT血管支气管成像;肺段切除术;肺结节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24.01.014在全球范围内,肺癌约占总确诊癌症人数的1/10(11.4%)和死亡的1/5(18.0%),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1]。

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我国均居所有癌症的首位[2]。

怀疑高度恶性的肺结节治疗仍以外科根治性切除为首选,微创及精准切除的发展使更多的患者愿意接受手术治疗,更多的胸外科医师开始重视肺段切除在治疗早期肺癌中的应用。

对于早期肺癌的治疗,肺段切除与肺叶切除相比不但能够得到相似的远期疗效,而且能够保留更多的肺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3-4]。

但由于肺段的解剖结构变异较多且十分复杂,术中易发生多切、漏切、血管损伤等风险[5],这就需要术者对肺段的解剖结构有清楚的了解。

三维CT 血管支气管成像(3D-CTBA)技术将二维图像转换为三维图像,将结节与目标肺段、动静脉之间的位置关系清晰地呈现,为术者提供直观的视图辨识肺段的解剖结构,减少术中损伤,提高手术安全性并实现精确切除。

随着三维重建技术的发展,3D-CTBA已广泛运用于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的术前评估、手术方案设定、结节的定位、支气管和肺动静脉的识别等[6]。

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对三维重建技术在肺段切除术中的研究进展作相关综述。

1 肺段切除术肺段切除是将比肺叶更小的一些肺组织单元(肺段)进行切除,保留该肺叶其余的正常肺组织。

尽管肺段切除手术存在广泛差异,但可分为简单(典型)和复杂(非典型)[7-8]。

简单节段切除术仅需分割一个节段间平面,包括下叶的S6节段(上节段)或基底节段切除,以及左上叶的上节段(三节段)和舌段切除;还包括左上肺固有段切除、舌段切除、背段切除和基底段切除。

复杂节段切除需要分割多个段间平面,包括所有其他节段切除术,技术难度较大。

全胸腔镜辅助下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小结节的疗效

全胸腔镜辅助下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小结节的疗效

全胸腔镜辅助下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小结节的疗效发布时间:2021-12-10T02:56:56.993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1期作者:刘鹏飞李秀昌刘贞[导读] 探讨肺部小结节患者采用全胸腔镜辅助下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刘鹏飞李秀昌刘贞邹平市人民医院山东省滨州市 256200【摘要】目的探讨肺部小结节患者采用全胸腔镜辅助下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基于特定时间(2020年1月-2021年1月)及固定范围内(本院),选取肺部小结节患者50例,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A组25例行传统手术,B组25例基于全胸腔镜辅助下实施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

结果 B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A组短(P<0.05),术中出血量较A组少(P<0.05)。

结论针对肺部小结节患者,采用全胸腔镜辅助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关键词】肺部小结节;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肺结节是当前临床中一种较常见的胸外科疾病,有着较复杂的病因,且在临床表现上,存在特异性缺乏的情况,因而诊治难度大。

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在治疗肺部小结节中具有安全、微创及彻底等优点已得到临床证实,且逐渐将传统开胸术予以取代。

伴随临床对肺组织解剖方面临床研究的日渐深化,有研究[1]指出,肺叶能够细分成肺段,而解剖性切除病灶所处肺段,可将更多肺组织保留下来。

所以,许多学者开始在部分选择性肺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孤立性肺部小结节治疗中,采用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来治疗,效果理想[2]。

本文围绕所收治的肺部小结节患者,在全胸腔镜辅助下,采用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施治,且与传统开胸手术作对比,评定其效果,现作一探讨。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20年1月-2021年1月,对来本院诊治的肺部小结节患者进行选取,共计50例,将其分成2组(随机数字表法),在A组25例中,最小年龄43岁,最大78岁,平均(55.27±3.69)岁,男性15例,女10例,心脏支架置入术后9例,结肠癌术后10例,脑膜瘤切除术后6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imics软件系统行三维重建指导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
除术的临床应用分析
摘要: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是治疗肺部疾病的一种常见技术,其成功与否与医生的阅历、技术以及手术指导工具密切相关。

本文旨在探讨Mimics软件系统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并分析其在手术过程中的效果。

关键词:Mimics软件系统;肺;胸腔镜手术;三维重建
引言
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是一种常用的肺部疾病治疗手段。

手术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生对于肺部解剖结构的准确认知和切除范围的确定。

传统的手术方式主要依靠阅历和术前影像学资料来指导手术,但术中解剖结构的变化和手术操作的复杂性会增加手术的难度和风险。

在这种状况下,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成为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Mimics软件系统是一种基于医学影像数据的三维重建工具,其在肺部手术中的应用前景备受关注。

方法
本探究选取了10例需要进行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患者,接受Mimics软件系统进行术前三维重建。

依据重建结果,医生可以观察肺部解剖结构的位置、大小和分布状况,确定切除范围,并进行术前模拟以验证手术方案的可行性。

手术过程中,医生可通过Mimics软件系统进行实时导航,帮助裁定和操作。

结果与谈论
经过手术,全部患者的手术切除范围符合预设的目标,术
后复查显示手术切除的肺段与术前模拟结果高度一致。

与传统手术相比,Mimics软件系统的应用使手术过程更加精确、快速,并缩减了手术的创伤。

此外,通过Mimics软件系统的使用,医生可以在手术过程中实时观察解剖结构的变化,准时调整手术方案,降低了手术风险。

结论
Mimics软件系统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通过三维重建可以提供医生对于肺部解剖结构的全面了解,为手术方案的制定和手术导航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进一步的探究需要探讨更多的临床案例和长期随访数据,以进一步确认Mimics软件系统在胸腔镜手术中的价值及
其临床应用的可持续性。

Mimics软件系统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
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该系统进行术前三维重建,医生可以准确观察肺部解剖结构的位置、大小和分布状况,并依据重建结果确定切除范围。

手术过程中,Mimics软件系统提供了
实时导航和帮助裁定功能,使手术更加精确、快速,并缩减了手术的创伤。

术后复查结果显示手术切除的肺段与术前模拟结果高度一致。

此外,通过Mimics软件系统的使用,医生可以
准时观察解剖结构的变化并调整手术方案,降低了手术风险。

然而,进一步的探究需要包括更多的临床案例和长期随访数据,以进一步验证Mimics软件系统在胸腔镜手术中的价值,并确
定其临床应用的可持续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