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胸腔镜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作用
结核性胸膜炎内科胸腔镜下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结核性胸膜炎的胸腔镜下表现特征。结果
3 5例镜下表现为( 1 ) 胸膜肥厚 , 纤维粘连或形成包裹腔 5例 ; ( 2) 胸膜弥漫性充血 、
水肿 , 粟 粒样 分散 灰 白或 淡 黄 的 小结 节 , 胸 膜 白色 片状 改变 1 3例 ; ( 3 ) 粟 粒 样 分 散 灰 白 或 淡 黄 的小 结 节 , 结节融合 1 7例 。结 论 结 核 性 胸 膜 炎 内科 胸 腔 镜 下 表 现形 态 多 样 , 对 结 核性 胸 膜 炎 的 诊 断 具 有较 高临 床 价 值 。
【 K e y w o r d s 】 p l e u r i s y , t u b e r c u l o u s , t h o r a e o s c o p e
在我国 , 结核性胸膜 炎是渗 出性胸 腔积液 中最常 见的病 因 。但是 , 结 核性 胸膜 患 者 的症状 和 体 征往 往 缺 乏特 异 性, 目前 尚无一种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的方 法 , 多数依靠主 要根据临床表现 、 结核 菌素试验 、 胸膜积 液的常规化 验 、 免疫 学、 影像学及经验性抗结核治疗的效果进行诊 断 , 有时难以与 恶性胸水 和其他胸腔 内疾病鉴别 , 延 误治疗 时机 。内科 胸腔 镜是操作安全 、 有效的微创诊疗技术 , 对胸膜疾病的诊断和治
a g n o s t i c v a l u e .M e t h o ds T h e mo r p h o l o g i c a l f e a t ur e s a n d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r e s u ] t s o f 3 5 p a t i e n t s wh o h a d b e e n d i a g n o s e d a s t u b e r c u l o u s p l e u , r i s y b y t h o r a c o s c o p y w e r e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a n a l y z e d .Re s u l t s Th e ma n i f e s t a t i o n s i n c l u d e d 5 c a s e s o f p a c h y n s i s p l e u r a e f a b r i c a d h e s i o n,u r
结核性胸腔积液行内科胸腔镜及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

结核性胸腔积液行内科胸腔镜及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卢和平(西安市结核病胸部肿瘤医院,陕西西安710061)[摘 要]对11例包裹性、粘连性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在结核化疗和激素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内科胸腔镜、胸腔闭式引流术,11例胸膜炎患者均胸痛、胸闷症状消失,引流处伤口愈合良好,胸透和B超检查无胸水及胸膜粘连。
提出做好胸腔境前物品准备、患者准备、胸腔镜术、胸腔闭式引流配合、胸腔闭式护理、及时健康指导等是其护理要点。
[关键词]胸膜腔积液;结核性;内科胸腔镜;胸腔闭式引流;护理[中图分类号]R5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5098(2007)15220242011 引言结核性胸膜炎约占胸膜炎的80%,是我国目前最常见的胸膜炎。
当前国内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多采用抗痨,同时反复穿刺抽吸胸水或用小剂量激素,也有用胸腔内注射尿激酶,多数患者经上述治疗可获治愈,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或者由于没有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导致胸膜粘连、胸膜腔包裹、胸膜增厚、经B超显示仍有胸腔积液,但不易抽出等症状。
以往遇到此类病例往往转入外科手术,外科手术不仅患者痛苦、创伤面大,而且费用较多。
我科自2004年3月至2005年11月对11例已形成包裹性、粘连性胸膜炎患者在结核化疗及激素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内科胸腔镜微创术,在胸腔镜下剥离胸膜粘连带,打通分隔及剥除纤维膜或纤维板,抽净胸腔积液,然后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治疗方法,取得满意效果。
2 临床资料11例中男7例,女4例,年龄26岁~68岁,平均年龄(47±3)岁,其中包裹性胸膜炎7例,胸膜粘连4例。
11例患者均经B超检查证实有胸腔积液,但经胸膜穿刺不易抽出,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闷、胸痛等症状,均在结核化疗及激素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内科胸膜镜下胸膜粘连分离术及胸腔闭式引流,无误伤肺脏、并发皮下气肿局部伤口感染等。
11例患者均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经B超和胸片显示无胸腔积液和肺脏膨胀良好。
内科胸腔镜在胸膜炎病因诊断中的应用

() 2 术前准备 :2 3 例患者术前 均行患侧胸腔 B超 检查 , 未见胸膜粘连和分隔 , 术前完成凝血功能 、 心肺 功能及其 手术 可行 性评 估 。对 于其 中 5例 胸水 较少 患
d i1 .9 9ji n 10 -0 7 20 .4 0 1 o: 36 /.s .0 19 5 .0 9 0 .2 0 s
[ 中图分类号 ] 5 17 R 2 .
[ 文献标识码 ] A
[ 摘要 ] 目的 探讨 内科胸腔镜在胸膜 炎病因诊断 中的应 用价值 , 并初 步分析结 核性和癌 性 胸膜炎 的镜下表现 。方 法 对 3 2例病因不明的胸膜炎患者进行 内科胸 腔镜检查 , 术中对 肉眼可 见 的病变壁层胸膜进行活检 。结果 3 例 患者 壁层胸膜活检病 理报告 : 2 结核 l 8例 , 症 l , 性 癌 2例 慢 炎症 2例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 中 2例胸膜 弥漫性充 血 ,4例壁 层和脏层 胸膜上 密集或 散在分布 的 1 大小较均匀 的色灰 白或淡黄 的小 结节 , 2例壁层胸膜上分布 大小 不等伴坏 死的结 节状新生 物 , 中 其
现报 道如 下 。
临床 资料
胸 片观察 人 工气 胸建 立情 况 。 () 3 手术 过程 : 内科 胸 腔 镜 检查 在 内镜 室完 成 , 患 者术前 3 O分钟 肌 注度 冷 丁 5 g和安 定 1 g 吸 氧 0m 0m , 并 进 行心 电、 血压 、 氧饱 和度 监测 , 血 患者 取健 侧 卧位 , 切 口选择 第 7~ 9肋 问腋后 线或 腋 中线 , 多 卡 因局 麻 利 后 , 开 皮 肤 15c 左右 , 切 . m 血管 钳 充 分 钝性 分 离 皮 下
1对象 :07年 9月 ~20 . 20 08年 7月 住 本 院胸 膜 炎 患者 3 2例 , 男性 2 2例 , 女 (87±1. ) 。原 发 疾 病 为 单 纯 型胸 膜 炎 4. 94 岁 2 3例 , 同时伴有 肺部 病 变 9例 。2 单纯 型胸 膜 炎 患 3例 者胸水 常规 检查 均为 渗 出液 , 患者术 前 胸水 的生 化 、 细 菌学 、 免疫 学和脱 落 细胞 检查 均未 能 明确胸 膜炎 病 因 ; 其 中 9例伴 有 肺 部 病 变 的 患 者 术 前 临 床 考 虑 结 核 6 例, 但痰 抗 酸杆 菌 检 查 均 阴性 ; 3例 临床 考 虑 为 肺 有 癌, 但支 气 管镜 活检病 理为 慢性 炎症 。
内科胸腔镜检查在包裹性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临床应用

腔 积 液 患 者 的诊 治 。 本 科 2 0 0 8年 7月 至 2 0 1 1年 1 2月 采 用 O l y mp u s L I F 2 4 0型可 弯 曲 内科 电子 胸 腔 镜 对 我 院 呼 吸 科 病 房中 1 0 3例 胸 腔 积 液 患 者 进 行 胸 腔 镜 检 查 , 现报 道 如 下 。
1 临 床 资 料
1 . 1 病 例 资料 : 1 0 3例 患 者 中男 7 2例 , 女 3 i 例, 年龄 1 6 ~8 5
( 8 9 ) , 对 症 治 疗 可 缓 解 。未 出 现 肺 水 肿 、 感染、 拔 管 延 迟 等 并 发 症 。结 论 : 可弯 曲 电子内科胸 腔镜是 一项简单 、 安全 、 有 效 的 检查 方法 , 可 帮 助 我 们 提 高 结 核 性 胸 腔 积液 的 诊 断 率 , 降低 胸 膜 肥 厚 的发 生 率 。
价格 低廉 、 并发症 少 的优点 , 主 要 用 于 经 常 规 不 能 确 诊 的 胸
1 . 2 方法 : 采 用 Ol y mp u s L I F 一 2 4 0型 可 弯 曲 内科 电 子 胸 腔 镜 检 查 。术 前 2 4 h行 B超 定 位 并 行 人 工 气 胸 后 复 查 胸 片 后 选 择 最 佳 切 口处 ; 并 行 凝 血功 能 、 心 肺 功能 、 手 术 可 行 性 评 估 。操 作 过 程 : 术前 0 . 5 h肌 注 安 定 1 0 mg , 哌替定 5 O ~1 0 0 mg 。 患者 健 侧 卧 位 , 以最 佳 手 术 切 口 ( 一 般 在 患 侧 腋 中 线
关 键 词 胸 腔 镜 检 杳 ; 包 裹 性 结 核 性 胸 腔积 液 ; 临 床 应 用 中图分类号 : R5 6 1 . 3 文献标志码 : B 文章编 号 : 1 0 0 5 — 9 3 0 X ( 2 0 1 3 ) 0 5 0 7 9 1 0 2 酸染色( 4 1 例) 、 经皮胸膜活 检( 2 0例 ) 等 均 未 能 明确 诊 断 ; ② l 临床 疑 似 结 核 性 胸 膜 炎 而 试 验 性 抗 结 核 治 疗 1个 月 效 果 不
内科胸腔镜的优点

内科胸腔镜的优点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内科胸腔镜成为了现代医学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它具有以下几个优点:首先,内科胸腔镜手术创伤小,相对于传统的开胸手术,内科胸腔镜手术只需要在胸壁上开3个1.5cm长小切口即可完成手术,无需撑开肋间,减少了手术创伤。
而传统的开胸手术需要在胸壁上切开20cm以上的切口,切断胸壁各层肌肉,术后疼痛难以解决。
其次,内科胸腔镜手术术后疼痛轻。
由于内科胸腔镜手术无需撑开肋间,术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手术当天即可下床活动,术后2-4周可恢复正常工作。
而传统的开胸手术因胸壁创伤大,术中强行撑开肋间,术后疼痛明显,胸痛可持续数月至数年,大部分患者术后活动受限。
第三,内科胸腔镜手术对肺功能影响小。
由于内科胸腔镜手术不切断胸壁肌肉,不撑开肋骨,与常规开胸手术相比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胸廓的完整性和患者的呼吸功能,因此患者术后肺功能情况和活动能力均优于常规开胸手术患者。
此外,内科胸腔镜手术对免疫功能影响小。
手术不同程度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手术创伤越大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就越大,胸腔镜和传统开胸相比明显减少手术创伤,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减少。
同时,内科胸腔镜手术术后并发症也较少,更美观。
最后,内科胸腔镜手术既可作为诊断性手术,也可作为治疗性手术。
它适用于多种胸腔疾病包括胸膜、肺部、纵隔、心包疾病以及胸外伤的诊断和治疗。
内科胸腔镜手术可以清晰地全面的观察胸腔内情况,可照相和录像,并能获得足够的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治疗性手术适应症包括胸膜疾病、肺部疾病、食道疾病、纵隔疾病以及其它疾病。
综上所述,内科胸腔镜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对肺功能和免疫功能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少、更美观等优点,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医学技术。
内科胸腔镜检查注意事项

内科胸腔镜检查注意事项内科胸腔镜检查可显著提高胸膜疾病及某些肺部疾病的诊断率,且创伤小,操作相对简单,并发症少,推荐可在有条件的医院开展。
丁香园铁杆站友、呼吸科认证专家xuding整理上传了内科胸腔镜检查的一些注意事项,在此与大家共享。
一、人员准备一般需要3-4人。
其中术者2人,器械护士1人(可由术者助手代替),巡回护士1人(基本是气管镜室专职护士,气管镜日常维护)。
巡回护士术前负责患者信息对照及收集(把患者信息录入电脑),术者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与患者沟通、必要时调试仪器,留取和负责标本处理,术中和术后的各种保障。
二、仪器设备1、前端可弯曲电子胸腔镜(LTF-240)系统LTF-240电子胸腔镜、软性Trocar、活检钳和毛刷。
2、光源、主机及监视器(与olympus-BF-240系统兼容)3、图像输出系统(胸腔镜检查报告)及彩色打印机4、外配设备:心电监护仪(含血氧、心电图和血压)、可调式负压吸引器、吸氧装置5、其他物品(1)手术包(内含湾盘2、直和圆手术刀片和刀柄各1、皮肤缝针(三角和圆针各2、持针器、手术缝线、止血钳4把、剪刀、镊子);(2)手术皮肤消毒包(碘酊等);(3)一次性手术铺巾及洞巾、一次性手术衣和口罩若干;(4)闭式引流管及引流袋;(5)标本保留瓶及防腐剂;(6)注射器(5ml、20ml和50ml)、灭菌纱布若干。
5、必需药品:肾上腺素、阿托品(0.5mg)、安定、立止血(白眉蛇毒粉针剂)、桔梗片、吗啡、甲泼尼松龙粉针剂、地塞米松注射剂、碳酸氢钠注射液、生理盐水、灭菌注射液及胸膜疾病治疗相关的药物。
三、操作场所1、操作间:需要有完善的灭菌设备,能达到对特殊细菌(如结核菌的灭菌条件)。
空气中结核菌可用紫外线照射法:紫外线对结核杆菌具有一定的杀灭作用,对空气中细菌的杀灭更具优势,适合随时性空气消毒。
用辐射强度在100μw/cm2以上的30W紫外线灯,相对湿度在50%-70%的条件下,照射40min以上,对空气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杀灭效果可达到99.9%以上。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行内科胸腔镜检查的护理体会

胸 腔 镜 主要 用 于 诊 断胸 膜 和 部 分肺 部 疾 病口 ] , 是胸 部 微 创 外科 的代 表 性手 术 l _ 2 ] , 也 是 现 代 胸外 科
流管 接水 封瓶 并缝 合皮 肤 。
2 结 果
发展 的 方 向。胸 腔镜 不 仅 是 治 疗 技术 , 又 是 一种 具 有众 多 优点 的高 效诊 断技术 , 与 传统 开胸 手术 相 比 , 内科 胸 腔镜 手术 具有 直视 、 创伤 小 、 准确 、 痛苦 轻 、 恢 复 快和 对美 容影 响小 、 住 院时 间短 等优点 , 深 受广 大 患 者和 医 生 的欢 迎_ 3 ] 。本 组 研 究 对 象 为 2 0 1 1年 5
中图分类号 : R 4 7 3 . 5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0 — 7 4 4 X( 2 0 1 3 ) 1 2 — 1 1 5 0 — 0 2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1 0 0 0 — 7 4 4 X. 2 0 1 3 . 1 2 . 0 3 9
中注 意止 血 , 操 作要 仔 细 、 轻柔、 准确 , 以免 不必 要 的 损伤 ; 术 中要进 行 脉搏 、 呼吸、 心率 、 血 压及 氧饱 合度
监测 , 以预 防术 中意外 。
3 . 3 术 后护 理
3 . 3 . 1 基础 护理
术 后应 密切 观察 患者 神志 、 生命
体 征 的变化 以及 有无 皮下气 肿 等并 发症 。行 心 电监
利 多卡 因局 麻 , 穿刺 点 1 c m处切开皮肤 , 套 管 针 沿
肋 骨上 缘垂 直进 入 胸 膜 腔 , 拔 出针 芯 , 插入胸腔镜。
内科胸腔镜的临床应用进展

镜术术前一般行人 可以直接观察 胸腔 内的胸膜 、 、 隔、 肺 纵 膈
肌等病变 , 对胸腔 内的病 变取病理 活检 , 对肺 、 腔 内病 变 的 胸 诊断治疗 提供依据 。难 治性胸腔 积液 、 常规治疗 失败或 复发 性气胸 、 是胸腔镜术 的首选适 应症 。随着 内科胸 腔镜术 的技
2 内科胸腔镜术对 良性胸腔积液的诊治 ( )内科胸 腔镜术 对结 核性胸腔积 液 的诊 治 : 国是结 1 我 核病 的高发 国家 , 结核性胸 腔积液 在临床上 较常见 。通 过临
床表现 、 胸部影像 学检查 、 胸水化 验及结核 菌素试验 等 , 大部
分胸腔积液可 以确诊 。但 是许 多病人临 床表现不 典型 , 水 胸 结核菌培养率低 , 影像 学表 现不 明显 , 经皮胸膜盲穿活检 阳性 率不高 , 常导致误诊误治。考虑 到结 核病疗程较长 , 结核性胸 膜炎应该在细 菌学 检查 或病 理检查 确诊 后进 行治 疗 。内
、
内科胸腔镜术 对胸 膜疾病 的诊治
胸膜常见病变可 以是胸 膜的原发 性疾病 , 可以是肺 实 也 质的病变 累及脏 、 壁层 胸膜 , 或是胸膜的转移性 病变。胸 腔积
液常常是临床上各种胸膜疾病的表现形式 之一 。内科胸腔镜
术可 以抽取胸腔积液 , 直接观察胸腔 内病变 , 获取胸膜病变组 织, 还可以对胸膜病变行粘连术等处理 。
腔积液引流。
来治疗肺结核 , 开创了胸 腔镜 的临床应 用 。2 0世纪 3 0年代 ,
有人用带光 源 的单 筒胸 腔镜 诊断 和治 疗胸 膜疾病 。近些 年
来, 由于电子内窥镜及 电视摄像技术的进步 , 腔镜技术不 断 胸 得到发展 。 目前 , 硬质胸腔镜 、 可弯曲胸腔镜和半硬 质胸 腔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科胸腔镜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作用
【摘要】目的观察结核性胸膜炎胸腔镜下形态表现,探讨结核性胸膜炎形态特征对诊断的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216例确诊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镜下形态表现,与其他结核诊断方法及最终疗效的相关性。
结果216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镜下表现为胸腔积液,胸膜充血、水肿,渗液、渗血,糜烂,纤维素及粘连,粟粒样分散结节、多发结节、结节融合,胸膜肥厚。
结论胸腔镜下结核性胸膜炎形态多样,其特征不具有结核性病变特异性,但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orphological features of tuberculous pleurisy under thoracoscope and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significance of thoracoscope for patients with tuberculous pleurisy.Method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of the morphological features under thoracoscope and pathological results of 216 patients who had been diagnosed as tuberculous pleurisy,compared thoracoscopy and other diagnostic methods,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good curative effect.Results Thoracoscopic presentations of 216 patients with tuberculous pleurisy were hydrothorax,membrana pleuralis hyperaemia,hydrops,effusion,errhysis,anabrosis,formation of fibrous septa or adhesion,diffuse miliary nodules,multiple nodules,nodus coalesce,pachynsis pleurae.Conclusion The morphological features of tuberculous pleurisy are(variable)diversiform,and tuberculosis lesions arenon-specific oftuberculous.Thoracoscopy is of great value in the diagnosis for patients with tuberculous pleurisy.
【Key words】Thoracoscopy;Tuberculous;Pleurisy
回顾我院1997年11月至2009年4月经胸腔镜检查,同时用病理检查、胸水TB-DNA-PCR、抗痨治疗有效等确诊结核性胸膜炎作了胸腔镜检查的216例患者,其胸腔镜下形态特征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文胸腔积液患者216例,男139例,女77例;年龄15~89(43.6±18.8)岁;病史16~146 d;左侧积液83例,右侧积液108例,双侧积液25例; 术中抽取积液200~800 ml 36例,800~1600 ml 94例,1600~2400 ml 45例,2400 ml以上21例;呼吸系统症状:发热133例,咳嗽188例,呼吸困难102例,胸痛148例;积液性状:草黄色98例,黄褐色66例,血性52例。
术前作PPD,血液结核抗体,胸水常规、脱落细胞,胸水TB-DNA-PCR,胸部X线或CT检查,心肺功能检查,血凝分析等。
1.2 方法采用Olympus TYPE260气管镜,自制穿刺导管,局麻,按胸腔镜手术
操作常规安置导管,胸腔镜经导管进入胸腔,抽取胸腔积液,边抽边观察。
黏稠积液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抽吸,脓性积液用 2.5%碳酸氢钠冲洗吸尽,再用生理盐水清洁冲洗。
所有患者尽量抽吸干净,充分暴露胸腔各组织、部位,使术野清晰。
依次从上往下、从前到后、从外到内观察胸腔壁层、肺表面组织及血管。
发现异常,拍照片存盘,记录异常形态的位置,大小、数目、形态、范围、硬度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出血情况。
用术钳触探病灶后,取病灶组织2~4块送检,用1‰冰去甲肾上腺素1~2 ml喷撒创面止血。
术后同一穿刺孔安置胸腔闭式引流。
大部分患者1~2 d 肺复张后拆除闭式引流。
脓性积液、胸腔内粘连严重和分隔多的患者,隔日用生理盐水冲液,引流液洁净后拆除闭式引流。
2 结果
216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镜下形态特征见表1,表现为胸腔积液,胸膜充血、水肿,渗液、渗血,糜烂,纤维素及粘连,粟粒样分散结节、多发结节、结节融合,胸膜肥厚。
高龄段趋向的患者以渗出、粘连多见,粟粒样结节偶见;中低年龄段趋向的患者,充血、水肿,渗液、渗血,糜烂多见,渗出、粘连较多,表现显著;粟粒样结节常见,发热严重者结节更多。
表1
胸腔镜下结核性胸膜炎形态表现(例)
形态例数符合结核病理学TB-DNA-PCR阳性
粟粒结节、结节融合(见图1、2、3)876325
多种粘连、糜烂出血见(见图4、5)1025734
单纯充血水肿(见图6)27117
合计21613156
病检结核阳性率61.11%,高于国外Valdes L等[1]及SaRuraba M等[2]活检阳性率的报道。
本组患者TB-DNA-PCR阳性率25.92%,目前该方法假阳性率较高,其价值需进一步评估,可作参考。
216例患者均用标准短程方案治疗[3],168例6月后治愈。
其余合并肺结核或药物副作用大,或耐药性高,延长疗程或改用其他抗痨方案后,于9~15个月内治愈。
3 讨论
结核性胸膜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目前缺少一种简便、可获明确诊断的方法不多。
多数依靠临床症状,胸腔积液化验,免疫学检查,影像学检查,临床经验结合判断,有时难以与恶性胸水和其他胸腔内疾病鉴别,延误治疗时机。
本组研究发现结核性胸膜炎胸腔镜下形态学特征具有一定规律,基本符合Sugiyama M等[4]提
出的病理改变和分期。
通过胸腔镜检查,结合其他相关检查,可尽早对本病提出确定性诊断,并能提供病变范围严重程度形态学图片报告,对临床诊断治疗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内科胸腔镜检查是一种微创检查,操作简单,患者耐受性好,并发症少,费用低廉,诊断准确性高,是一种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具有较高价值的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 Valdes L,Alyarez D,San JE,et al.Tuberculous p leurisy:a study of 254 patients.Ach InternMed,1998,158(18):2017-2021.
[2] Sakuraba M,Masuda K,Hebisawa A,et al.Thoracoscop ic Pleura Bi2 op sy for Tuberculous Pleurisy under Local anesthesia.Ann Tho2 rac Cardiovasc Surg,2006,12(4):245-248.
[3] 中华医学会.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S].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2):70-74.
[4] Sugiyama M,Tachikawa S,Horiguchi T,et al.Thoracoscopy in tuber 2 culous p leurisy.Jpn Soc bronchol,2001,23(1):336-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