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第七版总结

合集下载

电工学 电子技术(第七版) 秦曾煌绪论

电工学 电子技术(第七版) 秦曾煌绪论
绪论
一、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作用和任务 电工电子技术是机械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 电工电子技术是机械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
电工技术 电路分析 交流电路 磁路 电动机 . . . 模拟电子技术 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电工电子技术
本学期学习内容: 本学期学习内容: 第1 章、第2 章、第3 章、第4 章、第5 章、第6 章 。 简介第7 12章 简介第7章、第12章。 二、电工电子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1 电工电子技术是电力工业的主要依靠技术 2 电工电子技术是基础工业必不可少的支持技术 3 电工电子技术使高新技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三、电工电子技术发展概况 电工电子技术既是一门传统技术,也是一 电工电子技术既是一门传统技术, 门发展中的技术。 门发展中的技术。 半导体照明、电力电子技术、 半导体照明、电力电子技术、可编程控制 PLC)等方面的技术正在蓬勃发展。 器(PLC)等方面的技术正在蓬勃发展。
四、机械专业的学生学好电工电子技术的意义 五、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电工学第七版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

电工学第七版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

例1: I1
d
I3 I
a I2
I6
R6
c
R4 b I4
应用 U = 0列方程 对网孔abda: I6 R6 – I3 R3 +I1 R1 = 0 对网孔acba: I2 R2 – I4 R4 – I6 R6 = 0 对网孔bcdb:
3.回路:由支路构成的、电路中的任意闭合路径。(l)
4.网孔:指内部不包含任何分支的单一回路。网孔是回路,回 路不一定是网孔。平面电路的每个网眼都是一个网孔。
+ US1_
1
R1
a
+ US2 3 1 _ 22
R2
b
m=3
3
n=2
R3
l=3
网孔=2
例1:
a
I1
I2
I6
d
c
R4
I3 I
b I4
+E –
支路:ab、bc、ca、… (共6条)
物理量 电流 I
电压 U
实际方向
正电荷运动的方向
高电位 低电位 (电位降低的方向)
单位
kA 、A、mA、 μA
kV 、V、mV、 μV
电动势E
低电位 高电位 (电位升高的方向)
kV 、V、mV、 μV
2. 电路基本物理量的参考方向
(1) 参考方向
在分析与计算电路时,对 +
电量任意假定的方向。
E _
Ia +
RU _
(2) 参考方向的表示方法
b
电流: I
箭标 aR b
电压: 正负极性 a + U – b
双下标 Iab
双下标 Uab
(3) 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的关系

福建农林大学__电工学第七版上册_(秦曾煌)_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福建农林大学__电工学第七版上册_(秦曾煌)_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2.相量的表示方法要熟练转化计算时会简单(综合题计算中考了) 3重要公式要记 4阻抗的串联与并联(期末考了电容与电感的并联结合品质因数的求 法,死了一大片) 5.谐振电路(期末考了。掌握要领,不会太难)
Ps:整章都是重点,最好看的很熟,因为考试大题必考两题。 题型: P164 4.7.4 4.7.6 P161 4.5.4~4.5.15(这十一题中,老师说期末必 考一题) 第五章:三相电路(10分) 考点:一、5.2节一定要把那些公式记下来,看题型来记忆:比如例 5.2.1 5.2.2 P174
绕在铁心柱上,细长型;交流电磁铁贴心和衔铁由硅钢片叠成,线圈先 绕在框架上,再加入铁心柱,矮胖型。 (2) 交、直流电磁铁在衔铁吸合上的比较。直流电磁铁在衔铁吸合 时,I=U/R,I不变,F=N*I,空气隙减少,所以Rm减少,因为Φ=F/Rm, Φ增加,B增加,所以Fat增加;交流电磁铁吸合时,U=4.44fNΦm,因 为U不变,所以Φm不变,所以是恒磁通过程,F=Φ*Rm,所以F下降,因 为F=N*I,所以I下降,Fat基本不变. 3、 一台电动机能否直接起动,有一定规定。有的地区规定:用电单位 如有独立的变压器,则在电动机起动频繁时,电动机容量小于变压器容 量的20%时允许直接起动;如电动机不经常起动,它的容量小于变压器 的30%时允许直接起动。如果没有独立的变压器,电动机直接起动时所 产生的电压降不应超过5%. 4、 星-三角起动条件和特点 条件:电动机正常工作时定子绕组以三角形方式连接;电动机是空载或 轻载起动 特点:在起动时就把定子每相绕组上的电压降到正常工作电压的1/根号 3;降压起动时的电流为直接起动时的1/3;起动转矩也减小到直接起动 时的1/3.
二、5.3节,考试重点那些公式, 三、5.4节 也是那些公式,要背下来还要会应用 Ps:考试的时候,不会很难,就是单纯的套公式,所以公式什么含义, 怎么套,这个会了那题就没问题了(注意求功率) 题型:P182 5.2.5 5.4.3(考试重点) 第六章~第七章:简答题(会考两题,每题5分) 第一题: (1) 直流励磁——题目:铁心截面积加倍,线圈的电阻和匝数以及电源 电压保持不变; 答:I=U/R,I不变,R*I2不变,A加倍,Rm=l/u*A,Rm减半, Φ=F/Rm=N*I/Rm,所以Φ加倍,B=Φ/A,所以B不变 (2) 交流励磁——题目同(1) U=4.44fNΦm,Φ不变,Rm减半,F=Φ*Rm,所以F减半,F=N*I,所以I减 半,R*I2为1/4 (3) 直流励磁——题目:线圈匝数加倍,线圈电阻及电源电压保持不 变; 解:I=U/R不变,所以I2*R不变,Φ=NI/Rm加倍,Rm不变,所以 B=Φ/A加倍 (4) 交流励磁——题目:同(3) 解:U=4.44fNΦm,N加倍,Φm减半,Bm减半,Hm减半, Hm*l=Im*N,所以Im=Hm*l/N减小至原来的1/4,I减小至原来的1/4, I2*R减小至原来的1/16 (5) 交流励磁——电源频率减半,电源电压的大小保持不变; 解:U=4.44fNΦm,f减半,所以Φm加倍,Bm加倍,Hm加倍, Hm*l=Im*N,所以Im加倍,I加倍,I2*R增大至原来的4倍 (6) 交流励磁——频率和电源电压的大小保持不变 解:U=4.44fNΦm,f和U同时减半,Φm不变,Bm、Hm、Im、I均不变, 所以I2*R不变 2、 交流和直流电磁铁的区别 (1) 外观。直流电磁铁的铁心和衔铁可以由工程纯铁制成,线圈直接

电工学 秦曾煌第七版 第二章讲解

电工学 秦曾煌第七版 第二章讲解
试求:A、B、C、D点电位及UCA 。
B+ D
+
4V
4 Ω 10V A -C
2A

(2-28)
三、 两种电源的等效互换
Ia
RO
+
Uab
E
b
IS
I' a
RO'
Uab'
b
等效互换的条件:对外的端电压电流相等。
即:
I=I' Uab = Uab'
(2-29)
等效互换公式:
I
a
RO
+ E
Uab
-
b
Uab E I Ro
I +
U
R1 R2
Rn
_
特点:各电阻的电压是同一个电压。
(2-5)
等效电阻:
I
I
+ +
U
R1 R2
Rn
U
_
_
I = U / R1+ U / R2 +……+ U / Rn
I=U/R
1 1 1 1
n

1
R R1 R2
Rn 1 Ri
R
(2-6)
两个电阻并联时的等效电阻:
R R1R2 R1 R2
端电压Uab 可变 -----
输出端电压 U 的大小、 方向均由外电路决定。
(2-26)

a Is
R
Uab=?
I
_
E
+
电压源中的电流 如何决定?电流 源两端的电压等 于多少?
b
原则:Is不能变,E 不能变。
电压源中的电流 I = IS

电工学第七版总结

电工学第七版总结

《电工学》上册总结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1)电路模型及理想电路元件的特点(2)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电流与电压参考方向的关联参考方向,“–”的意义,正负功率的含义。

参考方向:在分析与计算电路时,对电量任意假定的方向。

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电流(或电压)值为正值;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电流(或电压)值为负值。

电压电流方向一致;关联参考方向.方向相反流与电压参考方向的关联参考方向,“–”的意义,正负功率的含义。

参考方向;在分析与计算电路时,对电量任意假定的方向。

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电流(或电压)值为正值;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电流(或电压)值为负值。

电压电流方向一致;关联参考方向.方向相反。

(3)基尔霍夫定律:在任一瞬间,流向任一结点的电流等于流出该结点的电流。

I= 0。

在任一瞬间,从回路中任一点出发,沿回路循行一周,则在这个方向上电位升之和等于电位降之和。

U = 0(4)了解电功率和功率平衡的概念.(5)额定值的意义:电器在正常条件下正常工作的允许值。

(6)参考电位与各点电压的关系:各点至参考点间的电压即为各点的电位。

电路中两点间的电压值是固定的,不会因参考点的不同而变,即与零电位参考点的选取无关。

重点与难点:参考方向;基尔霍夫定律;电路中电位,功率的计算第2章电路的分析方法(1)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2)支路电流法:网孔=支路-(节点-1)=b-(n-1)=方程数(3)结点电压法:U=[(E1/R1)+(E2/R2)+(E3/R3)]/[(1/R1)+(1/R2)+(1/R3)+(1/R4)](4).叠加定理的内容及适用范围:对于线性电路,任何一条支路的电流,都可以看成是由电路中各个电源(电压源或电流源)分别作用时,在此支路中所产生的电流的代数和。

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

线性电路的电流或电压均可用叠加原理计算,但功率P不能用叠加原理计算。

(5)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的文字表述及应用: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线性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电动势为E的理想电压源和内阻R0 串联的电源来等效代替。

福建农林大学《电工学-电工技术》第七版上册_(秦曾煌)_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福建农林大学《电工学-电工技术》第七版上册_(秦曾煌)_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福建农林大学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电工技术》期末考试复习重点---权威整理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考点:1.1.7节电位计算,会画简图(期末考考了)(10分)2.1.5节与第二章计算题结合,考5分3.基尔霍夫定律(考查:电路的分析方法)题型:看p32那题(掌握分析方法)难度:较简单第二章:电路的分析方法(25分)考点:1.叠加原理(一定要会,期末考考了,一定要把题做透),戴维宁定律,结点电压法,支路电压法,要会计算各支路电流的方法2.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必考,一定要会)3.讨论功率平衡,求功率,(期末考了)难度:较简单题型:P77 2.6.5 P61 2.7.3 P78 2.7.10 P47 2.3.4这题是重点,重点掌握这题的方法(理想电源会加入这题中,什么时候理想电源可以去掉,什么时候保留,要学会判断)第三章:电路的暂态分析考点:一、3.3RC,RL电路的响应二、三要素法(整节都要看透,期末考的坑爹啊,我一个字都没写,每一种方法都要掌握)(必考)(求初始值,稳态值,T,R等,会与戴维尔求等效)(15分)难度:一般题型:P104 3.3.2 3.3.5 3.4.1~3.4.6 3.6.3 3.6.7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难点+重点】(一定要学会,不然第五章也不懂)考点:1.运用相量来表示交流电路(有方向,有角度,有大小)2.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Ps:整章都是重点,最好看的很熟,因为考试大题必考两题。

题型:P164 4.7.4 4.7.6 P162 4.5.4~4.5.15(这十一题中,期末考了两大题,一定要每题都会)第五章:三相电路考点:一、5.2节一定要把那些公式记下来,看题型来记忆:比如例5.2.1 5.2.2 P174二、5.3节,考试重点那些公式,三、5.4节也是那些公式,要背下来还要会应用Ps:考试的时候,不会很难,就是单纯的套公式,所以公式什么含义,怎么套,这个会了那题就没问题了题型:P182 5.2.5 5.4.3(考试重点)第六章~第七章:简答题第一题:(1)直流励磁——题目:铁心截面积加倍,线圈的电阻和匝数以及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答:I=U/R,I不变,R*I2不变,A加倍,Rm=l/u*A,Rm减半,Φ=F/Rm=N*I/Rm,所以Φ加倍,B=Φ/A,所以B不变(2)交流励磁——题目:铁心截面积加倍,线圈的电阻和匝数以及电源电压保持不变;U=4.44fNΦm,Φ不变,Rm减半,F=Φ*Rm,所以F减半,F=N*I,所以I减半,R*I2为1/4(3)直流励磁——题目:线圈匝数加倍,线圈电阻及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解:I=U/R不变,所以I2*R不变,Φ=NI/Rm加倍,Rm不变,所以B=Φ/A加倍(4)交流励磁——题目:线圈匝数加倍,线圈电阻及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解:U=4.44fNΦm,N加倍,Φm减半,Bm减半,Hm减半,Hm*l=Im*N,所以Im=Hm*l/N 减小至原来的1/4,I减小至原来的1/4,I2*R减小至原来的1/16(5)交流励磁——电源频率减半,电源电压的大小保持不变;解:U=4.44fNΦm,f减半,所以Φm加倍,Bm加倍,Hm加倍,Hm*l=Im*N,所以Im 加倍,I加倍,I2*R增大至原来的4倍(6)交流励磁——频率和电源电压的大小保持不变解:U=4.44fNΦm,f和U同时减半,Φm不变,Bm、Hm、Im、I均不变,所以I2*R不变二、交流和直流电磁铁的区别(1)外观。

电工学电工技术 高教第七版 第三章电路的暂态分析

电工学电工技术 高教第七版 第三章电路的暂态分析

(2)当将负载直接与信号源联接时, 信号源输出多大功率?
解:(1)匝数比为:
N1 K N2
' RL 800 10 RL 8
第三章、电路的暂态分析
小结
信号源输出功率为:
E ' 120 2 P R ( ) 800 4.5W L ' 800 800 R0 RL
第三章、电路的暂态分析
三、变压器
7、变压器的外特性 U 2 E 2 Z 2 I 2 可知 变压器的二次绕组接有负载后,由式
当负载Z2发生变化,引起电流 I 2 发生变化时, 也发生变化。 二次绕组输出电压U
2

当一次侧电压U1和负载功率因数 cos 不变时
二次侧输出电压U 2和输出电流 I 2 的关系曲线, 即U 2 f ( I 2 )称为变压器的外特性曲线。 U U f ( I ) 2 2 2
Z
I 1
U 1

U 2

2
+
U 1

+
Z
Z K Z
结论:负载的阻抗的模与变比的平方的积,等于一次 侧的等效阻抗的模。
第三章、电路的暂态分析
小结
P204、例6.3.3:如下图:交流信号源的电动势:
E 120V,内阻R0 800,负载电阻RL 8。
(1)当R L折算到原边的等效电阻RL ' R0时, 求匝数比和信号源输出功率。
N1 2 2000 2 (3)、R' ( ) R ( ) 2 200 N2 200
U1 220 所以:I 1.1A R' 200
第三章、电路的暂态分析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总结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总结

M 3~
图 11.1.1 用组合开关起停电动机的接线图
11.1.2 按钮(手动切换电器)
按钮常用于接通和断开控制电路。 按钮的外形图和结构如图所示。
常闭触点
常开触点 (b) 结构 (a) 外形图 按钮开关的外形和符号
按钮帽
结 复位弹簧 支柱连杆
常闭静触头
构 1 2 3 符 SB SB 4 1 3 2 4
第10章 继电接触控制系统
利用继电器、接触器实现对电动机和生产设备 的控制和保护,称为继电接触控制。
本章主要介绍几种常用的低压电器,基本的控 制环节和保护环节的典型线路。 实现继电接触控制的电气设备,统称为控制电 器,如刀闸、按钮、继电器、接触器等。下面介绍 常用控制电器的用途及电工表示符号。
11.1 常用控制电器
一、正反转控制原理
1. 基本原理
将接到电源的任意两根 联线对调一头即可实现电动 机的正反转,为此可用两个
A
B C Q
FU
交流接触器来实现。
KMF FR M 3~
KMR
2. 基本要求
必须保证两个交流
接触器不能同时工作。
SB
闭合
. . .
“联锁”触点 KMF KMR 通电 SB
F
按下SBF 电机正转
鼠笼式电动机正反转的控制线路
SB
断开
SBF
KMR KMF 先断开 KMF KMR 闭合 停止正转 断电 通电
KMF SBR 闭合 闭合 当电机正转时, 按下反转按钮SBR
KMR
电机反转
下图所示的鼠笼式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中 有几处错误,请改正之。
Q
FU
. . . . . .
SB1
SBF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工学第七版总结
电工学是研究电学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的学科,是现代工程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

第七版电工学教材在深入讲解电路理论、电磁场理论、电力系统、电机原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更新和完善。

在学习本版教材的过程中,我对电工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掌握了一些实际应用技巧。

下面是对这本教材的总结与反思。

第一部分:电路理论
电路理论是电工学的基础,本书在这一部分细致地介绍了电流、电压、电阻、电路等基本概念和公式,对电路的分析方法也进行了详尽的讲解。

通过学习这一部分,我掌握了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以及诸如戴维南定理、电压分压原理等重要的电路分析工具。

这些工具在实际的电路设计和故障诊断中非常有用。

第二部分:电磁场理论
电磁场理论是电工学的核心,它描述了电荷和电流产生的电场和磁场的作用与相互关系。

本书将电磁场理论分为静电场和稳恒磁场两个部分,分别对库仑定律、高斯定律、安培环路定理、法拉第定律等进行了详细阐述。

通过学习这一部分,我对电场和磁场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掌握了求解电场和磁场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第三部分: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是电能传输和分配的重要装置,本书介绍了电力系统的组成和运行原理,包括输电线路、变电站以及发电机等。

在学习这一部分时,我了解了电力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方式,对电力损耗、短路、过载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此外,本书还涉及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保护的内容,这对于电力工程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部分:电机原理
电机是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重要设备,本书介绍了电机的原理、工作原理以及常见的电动机类型。

通过学习这一部分,我对电机的工作原理和调速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学会了一些常见电机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技巧。

此外,本书还介绍了电机控制的基本原理,包括传统的电机控制方法和现代的变频器控制技术。

总结起来,电工学第七版教材系统而且详尽地介绍了电工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

通过对这本教材的学习,我不仅增加了对电工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对电工工程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希望将来能够运用所学的电工学知识,为工程技术发展做出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