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锌粉》(送审稿)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锌、铜、铅、铁量的测定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编制说明(送审稿)

国家标准(20173507-T-610)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22部分:锌、铜、铅、铁、铝、钙、镁和硫含量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编制说明(送审稿)中华人民共和国鲅鱼圈海关2019年7月15日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22部分:锌、铜、铅、铁、铝、钙、镁和硫含量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试验方法概况和立项目的1.1 标准制定的必要性锌精矿为战略资源性物资,关系国计民生。
现有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标准中,主次元素含量多采用湿法处理样品、单元素测定法,这些方法耗时费力,成本高,所用试剂对环境污染大,建立快速、绿色环保的分析方法势在必行。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具有快速、多元素同时测定、试剂用量少、环境污染小等优点,有必要制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分析锌精矿的方法标准。
1.2 标准适用范围本部分适用于锌精矿中锌、铜、铅、铁、铝、钙、镁和硫含量的测定。
测定范围见表1。
表 1 锌精矿中各成分的测定范围1.3 标准制定的可行性国内化学分析工作者已将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应用于锌精矿分析,但尚未制定方法标准。
为起草该标准,起草单位为此做了前期准备工作,具备制定方法标准能力。
1.4 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4.1国内外标准情况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在矿物分析方面已建立多个标准分析方法。
国家标准有GB/T3884.21-2018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21部分:铜、硫、铅、锌、铁、铝、钙、镁、锰量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GBT 6730.62-2005 《铁矿石钙、硅、镁、钛、磷、锰、铝和钡含量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GB/T 21114-2007 《耐火材料 X 射线荧光光谱化学分析熔铸玻璃片法》、GB/T 24519-2009 《锰矿石镁、铝、硅、磷、硫、钾、钙、钛、锰、铁、镍、铜、锌、钡和铅含量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国内相关行业标准有SN/T 0832-1999《进出口铁矿石中铁、硅、钙、锰、铝、钛、镁和磷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SN/T 2763.1-2011 《红土镍矿中多种成分的测定 X 射线荧光光谱法》、SN/T 4365-2015《铜精矿中铜、铅、铬、砷、银、锑、铋、镍、铁、铝元素含量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SN/T 3604-2013《锌精矿中铜、镁、硅、锌、铝、铁含量的测定X射线荧光光谱法》、SN/T 0481.10-2011 《出口矾土检验方法第10部分: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铝、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五氧化二磷和二氧化钛的测定X射线荧光光谱法》、SN/T 1118-2002《铬矿中铬、硅、铁、铝、镁、钙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SN/T 2638.1-2010《进出口锰矿石中锰、铁、硅、铝、钙、镁、钛、钾和磷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YS/T 820.23-2012 《红土镍矿化学分析方法第23部分: 钴、铁、镍、磷、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铬、氧化镁、氧化锰、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钛量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YS/T 575.23-2009《铝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23部分: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元素含量》、YS/T 703-2014 《石灰石化学分析方法元素含量的测定X射线荧光光谱法》、YS/T 1047.6-2015《铜磁铁矿化学分析方法第6部分:铜、全铁、二氧化硅、三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镁、二氧化钛、氧化锰和磷量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国际标准有ISO 9516-1:2003 《 Iron ores -- Determination of various elements by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 Part 1: Comprehensive procedure》、ISO 12677:2011 《Chemical analysis of refractory products by Xray fluorescence(XRD)—Fused cast bead method》。
国家标准《锌及锌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镁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送审稿)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锌及锌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修订送审稿编制说明根据中色协综字「2008」242号文件,由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韶关冶炼厂负责起草的GB/T 12689.7-2004国家标准《锌及锌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镁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将进行修订。
2008年9月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了国家标准《锌及锌合金化学分析方法》制(修)订任务落实会。
参加会议的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中冶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湖南株洲冶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金岭南韶关冶炼厂、陕西东岭集团有限公司、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四川省阿波罗太阳科技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江西铜业(贵溪)新材料有限公司、四川省鑫炬矿业资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等共12个单位的30多名代表,与会代表对原国家标准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深入讨论,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修订方案,对修订的主要技术路线、起草单位、验证单位、进度、样品提供单位等事项逐一进行了落实,具体见表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国际贸易量逐渐增加,本次标准的修订以满足国际贸易需求、力争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为目的,为此,我们查找了国内外的同类标准及有关资料,确定镁的测定方法为: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3750:2006,分析方法不变,测定范围由原国标的0.010%~0.20%下延到0.0020%~0.20%,补充测定范围在0.0020%~0.010%之间的精密度试验。
经过大量的工作,起草单位和验证单位于2009年3月底前完成了起草和验证工作,全国有色标委会于2009年4月在重庆市召开了国家标准《锌及锌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预审会,出席会议的有15家单位的20多名代表,与会代表对起草(验证)报告及标准预审稿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在肯定方法的同时要求标准稿增加技术性附录。
根据预审会的要求,起草单位于8月中旬完成了工作,并送交了标准送审稿等资料。
《锌精矿》编制说明

行业标准《锌精矿》编制说明(送审稿)一、任务来源根据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色标委[2005]01号《关于编制2005年有色金属国家、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要求,对现行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T320-1997《锌精矿》进行修订,由我公司负责起草,并于2006年底完成。
二、工作过程简述2005年3月,接到对现行有色金属行业标准《锌精矿》进行修订的任务后,我公司首先成立了标准修订工作组,确定了修订原则和方法,制定了工作计划,以确保修订质量和进度。
1.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为了解掌握国内矿山和冶炼厂的实际生产和需求,使修订后的标准充分、合理、适宜,2005年4月,我公司起草了“关于征集行业标准《锌精矿》修订意见和收集有关资料的函”,对株洲冶炼集团、水口山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凡口铅锌矿、黄沙坪铅锌矿、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弛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等34个单位进行了函调,收到回函6件,提出意见和建议16条。
2.对国内30多家锌精矿的实物质量进行统计分析,以确定国内锌精矿总体实物质量水平。
3.对冶炼厂实际生产状况、成品质量和环境影响进行分析,以确定杂质元素的限量和个数。
4.收集查阅国内相关矿产品标准、文件,以确保修订后的标准与相关标准、文件的相容性。
5.2005年7月提出行业标准《锌精矿》草案(第一稿),并发往各有关单位征求意见,同时在网上广泛征求意见。
6.2005年8月在乌鲁木齐对此草案进行了讨论,对与会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作了认真的分析和推敲后,提出“草案”(第二稿),于2005年9月在网上广泛征求意见。
7.2006年3月我公司组织生产、技术、检验和采购部门对草案重新进行了审查,认为此草案符合矿产品资源的实际,有利于冶炼厂技术创新,可以作为送审稿,请有关矿山、冶炼厂予以审查。
三、编制原则1.充分考虑我国锌精矿资源的特点。
2.有利于保护环境及公众的身体健康。
3.有利于提高矿山和冶炼厂的生产技术水平,做到合理开发,有效利用。
行业标准《高纯锌》编制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高纯锌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根据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关于转发2011年第二批有色金属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有色标委【2011】23号)转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2011年第二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2011】134号)精神,有色金属行业标准《高纯锌》由中冶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起草(计划编号:2011-0851T-YS),定于2012年底前完成。
二、工作过程简述2011年11月,接到制定有色金属行业标准《高纯锌》任务后,公司成立了标准制定工作组,确定了标准制定原则和方法,制定了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填报了标准制(修)订项目落实任务书,确保标准制定的质量和完成时间。
1、广泛征集意见及建议。
编制意见征求表,对国内高纯锌主要厂家的具体生产岗位、分析岗位、相关技术人员及产品用户进行征询和调查,了解高纯锌生产的主要技术、工艺指标。
2、对国内高纯锌生产单位进行普查和咨询,以确定国内高纯锌产品的行业整体情况、实际生产水平和质量水平,并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
3、收集高纯锌生产行业的产品质量、杂质含量及分析现状数据,并对收集数据加以分析、总结,以确定主含量及杂质指标。
4、标准制定工作组没有收集到国外的相关标准和产品生产方面的资料,主要是整理和研究了国内各生产单位的企业标准和产品生产的有关资料,并对高纯锌国内主要生产单位和产品市场进行了考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标准讨论稿。
三、编制标准的原则及依据1、结合高纯锌目前产品原料、生产的实际水平。
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提高和保证产品质量。
2、根据市场与用户对高纯锌产品质量的要求,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利益,促进产品市场的发展。
3、主要技术指标的确定应科学、经济、合理,最大限度满足市场需求。
4、指导产品生产和销售,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5、充分考虑和参考国内本行业高纯锌生产的现状和特点。
6、按照国家标准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及《有色金属加工产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编写示例》的格式和要求进行编写。
锌粉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化学品中文名:锌粉; 亚铅粉;锌灰;锌粉尘化学品英文名:zinc powder; Zinc dust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地址:邮编: 传真:企业应急电话:电子邮件地址:技术说明书编码:√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锌粉7440-66-6危险性类别:第4.3类遇湿易燃物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吸入锌在高温下形成的氧化锌烟雾可致金属烟雾热,症状有口中金属味、口渴、胸部紧束感、干咳、头痛、头晕、高热、寒战等。
粉尘对眼有刺激性。
口服刺激胃肠道。
长期反复接触对皮肤有刺激性。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遇湿易燃。
与氧化性物质混合会发生爆炸。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危险特性:具有强还原性。
与水、酸类或碱金属氢氧化物接触能放出易燃的氢气。
与氧化剂、硫磺反应会引起燃烧或爆炸。
粉末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易被明火点燃引起爆炸,潮湿粉尘在空气中易自行发热燃烧。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锌。
灭火方法:用干粉、干砂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
应急行动: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消除所有点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静电服。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严禁用水处理。
小量泄漏:用干燥的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覆盖泄漏物,然后用塑料布覆盖,减少飞散、避免雨淋。
粉末泄漏:用塑料布或帆布覆盖泄漏物,减少飞散,保持干燥。
在专家指导下清除。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行业标准《锌基料》编制说明

行业标准《锌基料》的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根据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关于转发2013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有色标委[2013]19号文件),行业标准《锌基料》将由优美科富虹(湖南)锌业有限公司和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起草,计划编号2013-0337T-TS,并于2014年底前完成。
2.起草单位优美科富虹(湖南)锌业有限公司是优美科集团锌化学事业部全球五家专业涂料级锌基料生产工厂之一。
公司位于湖南长沙,于1996年投产,采用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技术生产高品质、全规格的锌基料,年生产能力近3万吨。
作为中国涂料级锌基料行业的领导者,优美科富虹致力于为中国重防腐事业提供高品质的涂料级锌基料,不断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加大研发投入,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称心的服务。
公司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富锌底漆涂料的生产,是众多世界知名涂料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
同时,公司在冷喷锌、机械镀、渗锌、达克罗等新型防腐工艺领域也被大范围应用。
公司始终追求优异的产品品质和持续改进的客户服务,以满足中国重防腐行业对各种高端涂料级锌基料的需求为己任。
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是以铅、锌、铜等有色金属生产为主业国际化经营的上市公司。
公司集有色金属采、选、冶、加工、科研、建材、房地产开发、贸易仓储、金融为一体多行业综合经营。
公司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产业分布在中国和澳大利亚、加拿大、多米尼加、爱尔兰、马来西亚等国。
公司于1984年9月在深圳成立,注册资本20亿元,总资产143亿元。
1997年1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连续11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
2010年被中央电视台评为“中国最受机构关注十大上市公司”之一。
2011年入选《财富》中国企业500强第216名,深圳市100强企业第13名。
2012年被评为“中国100大跨国公司跨国指数”第9名,入选深圳市“走出去”十大先锋企业。
国家标准《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24部分:可溶性锌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预审稿-编制说明

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23部分: 可溶性锌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编制说明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23部分可溶性锌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编制说明1 任务来源根据国标委[2018]60号文件的精神,以及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关于印发《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23部分可溶性锌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等14项标准任务落实会会议的通知”(有色标委[2019]21号)及相关会议纪要的文件精神,《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23部分可溶性锌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由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起草,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紫金矿冶测试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助起草。
项目计划编号:(20182003-T-610),完成年限2020年。
2 工作过程2.1进度安排2019年3月23日~27日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株洲市组织召开了《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16部分可溶性铅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等14项标准任务落实会议,会议确定了标准制定的起草单位和参与验证单位,落实了标准计划项目的进度安排和分工。
1、会议上确定了由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起草。
2、样品由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恒邦冶炼集团负责制备、准备(包括均匀性、粒度等)、提供。
需提供5个水平试验样品和1个练习样品。
3、2019年10月15日前由主起草单位将样品和试验报告发给一验和二验单位,随即开展验证工作。
2.2 讨论会2020年月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召开《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23部分可溶性锌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行业标准第一次工作会议。
会议对六个分标准讨论稿、试验报告及验证报告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安排了系列标准研究的后续工作。
2.3 预审会2.4 审定会2.5 实验部分实验部分见附件1:试验报告3 准编写原则和编写格式本标准是根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20001.4-2001《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的要求进行编写的。
食品添加剂甘氨酸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甘氨酸锌》(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与项目编号、参与协作单位、简要起草过程、主要起草人及其承担的工作(一)任务来源与项目编号、参与协作单位根据原卫生部卫办监督函【2011】978号原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第二批)》的通知要求,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以下简称北京化工研究院)将于2012年完成《食品添加剂甘氨酸锌》的制订任务。
(二)简要起草过程1)北京化工研究院和石家庄东华金龙化工接到任务后,查阅了国内外的相关标准,并对国外标准进行翻译,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订了详细的工作方案。
参考国内外含锌产品标准对方法进行一一确定,并对试验方法进行验证。
北京化工研究院在外文版标准提供工作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提供了外文版标准及方法附录,对标准的起草制订工作给予技术支持。
石家庄东华金龙化工负责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编写。
在试验方法摸索及最终方法确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为编制说明提供了试验数据支持。
2)2011年11月~12月,起草工作组收集和查阅了国内外标准和技术资料以及相关实验方法和数据,参考国外标准并结合国内外企业标准、产品质量﹑用户要求,综合分析处理后,初步确定了产品的技术指标和相应的试验方法。
3)2012年4月由起草小组提出了《食品添加剂甘氮酸锌》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初稿及编制说明。
4 ) 2012年5月发征求意见稿,共发稿27份,收到回函16份。
5)2012年10月召开了制订标准预审会,邀请了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石化联合会、食品了酵工业研究院、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机化工分会委员、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专家,就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讨论和预审,达成一致意见,形成了会议纪要。
根据会上专家们所提意见及建议又对标准进行了再一次修改。
(三)主要起草人及其所承担的工作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为郭燕玲、尹新波、康玉静、左更文、张建飞、李艳。
郭燕玲:负责标准技术资料收集、研究,标准起草制订工作的组织协调,组织行业预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标准《锌粉》编制说明
(送审稿)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根据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关于转发2010年有色金属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有色标委[2011]4号)中转发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2010年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0]87号)精神,国家标准GB/T6890-2000《锌粉》的修订工作,由中冶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和河南豫光锌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负责起草,计划编号:20102303-T-610 ,并于2011年底前完成。
2.工作过程
2011年1月,我公司接到《关于下达2010年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后,首先成立了国标《锌粉》的修订工作小组,制定了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并填报了落实任务书,以确保按阶段完成国家标准的修订任务。
2011年1月20日开始,修订工作小组参考国际标准ISO 3549-2002《色漆用锌粉颜料规范和试验方法》,结合我公司生产和使用锌粉实际情况,按照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要求,对原标准GBT 6890-2000 《锌粉》进行修订,制定了国标GB /T6890—20××《锌粉》的草稿(第一稿),并在2011年3月24日~3月27日在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会议中心召
开有色金属标准审定、讨论、任务落实会和有色金属标准编写研讨暨培训会上对株洲冶炼厂、河南豫光锌业、柳州锌品股份有限公司、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和内蒙古紫金锌业等9家锌冶炼企业分发了草稿和征求意见函,同时对天津大港,保定世纪隆昌,廊坊大正,四川石棉等生产厂家发出了征求意见函,2011年6月20日~6月23日在辽宁省大连市召开有色金属标准审定会、预审会和讨论会上进行讨论。
根据讨论意见和建议完成《送审稿》,于2011年10月在网上广泛征求意见。
二、编制原则
1.有利于促进对外经济合作和贸易。
2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提高生产单位的产品质量。
3.满足国家安全和环保法律法规要求。
4.提高标准水平,坚持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
三、主要技术内容的确定
1.金属锌粉主要用于以下各领域:
1)湿法冶金:用于溶液净化及金属置换回收等,此项消耗很大。
如湿法炼锌,用于溶液净化的锌粉消耗一般为 50~70 kg/tZn,一般大、中型湿法炼锌工厂都采用空气雾化法、电炉喷吹法、电热还原法自产锌粉;冷凝法生产的锌粉,经分级后粒度较粗的部分,可供给少数无自产锌粉的小型湿法炼锌厂。
2)化工生产:用于保险粉(次硫酸钠)、立德粉(锌钡白)、雕
白块(次硫酸氢钠甲醛)、染料中间体等生产中,作为还原剂,用量较大,粒度较涂料锌粉稍粗,国外某企业生产的一般化工用途锌粉平均粒径为6μm~9μm。
3)锌防腐涂料生产:钢铁构件的防腐是金属锌的最主要用途。
涂覆的方式有热镀、电镀、热喷涂、富锌涂料、粉末镀等,其中热镀是最主要的方法。
细粒级锌粉除用于富锌涂料外,还用于热喷涂、粉末镀等方面,涂覆于钢铁表面,起防腐作用。
4)医药和农药:锌粉作为还原剂用于生产水杨酸、氨基比林等,作为原料。
5)电池:特制电池锌粉用于碱性锌锰电池。
四、国外锌粉标准情况
国际标准组织(ISO)和世界许多国家都制定了涂料锌粉标准,分别为ISO3549,ASTMD520-51,GB6890-86,TOCT-12601-76,JIS K8013等,这些标准主要从两方面对锌粉质量作出了规定,一是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总锌、金属锌及杂质含量;二是粒度及其分布。
不同标准的指标体系和指标数值大致相同。
以ISO3549为例列举说明。
外观:蓝灰色干燥细粉,无结块及杂物。
化学成分及含量(%):
总锌≥98%,金属锌≥96%,铅≤0.2% 镉≤0.15%,砷≤0.0005%,铜≤0.003%,铁≤0.02%,氯根≤0.02%,水及其他挥发性物质≤0.1%,不溶物≤0.2%,氧化锌:余量(指标根据ISO3549所规定的分析方法测
定)。
五、本标准与原标准的差异
1.编写格式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和GB/T20001.4-2001 《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的要求进行修订。
2.化学成分中增加了对砷的要求,且与国际标准相同。
主要考虑安全、环保和对外贸易的要求。
3.粒度及筛余物中的规格根据使用习惯修改为:30μm、45μm、90μm、125μm。
4.根据产量和使用量的增加,组批中每批净重由原来的不超过5吨修改为不超过60吨。
5.其他能够满足生产和使用要求,不作修改。
六、其它
就锌粉而言,满足标准要求,并不一定能满足所有用户要求。
用户因产品档次、配方、生产工艺的不同,往往对锌粉质量有特殊要求,因此生产厂家可根据用户要求组织生产,达到用户满意。
七、主要生产厂生产、使用情况
河南豫光生产的锌粉标准和使用要求:(%)
八、主要意见和建议的处理情况
意见汇总处理表
《锌粉》国家标准编写组
2011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