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北省八市高三三月联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2017届湖北省八市高三第二学期三月联考理科数学试卷及答案

湖北省八市高三年级三月联考 理科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BDBCD CACAB10.【解析】()()()()()[]()14111256245234223212++++-+-+-+-+-a a a a a a a a a a ()()()()()2213243546511121a a a a a a a a a a ⎡-⨯+-⨯+-⨯+-⨯+-⨯⎤⎣⎦≥ ()()[]24156a a a a +-+= ()()6514a a a a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 25- 12.3 13. 64361π14. ①③⑤ 15.553 16.16π514.【解析】当点P 在射线OM 上时,()2OA OB OP OA OB OA OBλλλ=+=+,,2λλ==∴y x 则.2x y =当点P 在射线ON 上时,()OP OA OB λ=+,.0=-∴y x 故应选 ① ③⑤ .因为)(x f 在πx =处取得最小值,所以1)sin(-=+ϕx ,故1sin =ϕ,又0πϕ<< 所以………………6分综上,………12分 18.(Ⅰ)设公差为d.由已知得⎩⎨⎧+=+=+)6()2(146411211d a a d a d a ………………………………3分 解得10(d d ==或舍去),所以1,21+==n a a n 故………………………………6分(Ⅱ)11111(1)(2)12n n a a n n n n +==-++++,1111n T ∴=-+-+…1112n n +-=++分 1n n T aλ+ ≤对n N *∀∈恒成立,即22(2)n n λ+≤(+)对n N *∀∈恒成立又 211142(2)2(44)162(4)n n n n==++++≤ λ为分19.(Ⅰ) 在图甲中,由△ABC 是等边三角形,E ,D 分别为AB ,AC的三等分点,点G 为BC 边的中点,易知DE ⊥AF ,DE ⊥GF ,DE //BC .……………………………… 2分在图乙中,因为DE ⊥AF ,DE ⊥GF ,AF FG =F ,所以DE ⊥平面AFG .又DE //BC ,所以BC ⊥平面AFG .…………………………………………………… 4分(Ⅱ) 因为平面AED ⊥平面BCDE ,平面AED 平面BCDE =DE ,DE ⊥AF ,DE ⊥GF ,所以FA ,FD ,FG 两两垂直.以点F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FG ,FD ,FA 所在的直线为z y x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xyz F -.则)32,0,0(A ,)0,3,3(-B ,)0,2,0(-E ,所以)32,3,3(--=AB ,,1,3(-=BE 0).…………………………………… 6分设平面ABE 的一个法向量为),,(z y x =.则⎪⎩⎪⎨⎧=⋅=⋅00BE n AB n ,即⎪⎩⎪⎨⎧=+-=--0303233y x z y x , 取1-=z ,则)1,3,1(-=n 分显然)0,0,1(=m所以55,cos =>=<.………………………………………………10分二面角D AE B --为钝角,所以二面角D AE B --的余弦值为55-.………12分 20.解法1:(Ⅰ)依题意知,ξ的所有可能值为2,4,6.设每两局比赛为一轮,则该轮结束时比赛停止的概率为(32)2+(31)2=95. ………4分若该轮结束时比赛还将继续,则甲、乙在该轮中必是各得一分,此时,该轮比赛结果对下轮比赛是否停止没有影响.从在则有254520416(2),(4),(6)()99981981P P P ξξξ====⋅====,……………………………7分∴ξ的分布列为………9分(Ⅱ)E ξ=2×95+4×8120+6×8116=81266. ………………………………………12分 解法2:(Ⅰ)依题意知,ξ的所有可能值为2,4,6.令A k 表示甲在第k 局比赛中获胜,则A k 表示乙在第k 局比赛中获胜. 由独立性与互斥性得(2)P ξ==P (A 1A 2)+P (1A 2A )=95, …………………………………………2分 (4)P ξ==P (4321A A A A )+P (4321A A A A )+P (4321A A A A )+P (4321A A A A )=2[(32)3(31)+(31)3(32)]=8120, …………………………………………4分 (6)P ξ==P (4321A A A A )+P (4321A A A A )+P (4321A A A A )+P (4321A A A A )=4(32)2(31)2=8116, …………………………………………7分 ∴ξ的分布列为………9分(Ⅱ)E ξ=2×95+4×8120+6×8116=81266. …………………………………………12分21. (Ⅰ)设()y x N ,,()00,y x P ,则()0,0x M ,()00,PM y = ,()0,NM x x y =--由PM ,得()⎪⎩⎪⎨⎧-=--=yy x x 22000,⎪⎩⎪⎨⎧==∴y y x x 200………………………………………3分 由于点P 在圆6:22=+y x O 上,则有()6222=+y x ,即13622=+y x .∴点N的轨迹C的方程为13622=+y x .…………………………………………………………6分 (Ⅱ) 设()11,y x D ,()22,y x E ,过点B 的直线DE 的方程为()3-=x k y ,由()⎪⎩⎪⎨⎧=+-=136322y x x k y 消去y 得: ()061812122222=-+-+k x k x k ,其中0>∆ 12618,121222212221+-=+=+∴k k x x k k x x ;…………………………………………………………8分()()213213212122112211-+-+-+-=--+--=+∴x k kx x k kx x y x y k k AE AD()()()4212415221212121++-++++-=x x x x k x x k x kx ……………………………………………10分()4121221261812412121512618222222222++⋅-+-+++⋅+-+-⋅=k k k k k k k k k k k 2224422-=-+-=k k AEAD k k +∴是定值2-.………………………………………………………………………………13分22. (Ⅰ) 92)(2)(-+=-+x x ee x g x g ,① ,92)(2)(-+=+---x x e e x g x g 即,912)(2)(-+=+-x xee x g x g ② 由①②联立解得:3)(-=x e x g . ………………………………………………………………2分)(x h 是二次函数, 且1)0()2(==-h h ,可设()12)(++=x ax x h ,由2)3(-=-h ,解得1-=a .()1212)(2+--=++-=∴x x x x x h,3)(-=∴x e x g 12)(2+--=x x x h .………………………………………………………………4分(Ⅱ)设()625)()(2+-+-=++=x a x ax x h x ϕ,()()33133)(-+-=---=x e x e x e x F x x x , 依题意知:当11x -≤≤时, min max ()()x F x φ≥()()()1333x x x F x e x e xe '=-+--+=-+ ,在[]1,1-上单调递减,min ()(1)30F x F e ''∴==-> ………………………………………………………………6分)(x F ∴在[]1,1-上单调递增, ()01)(max ==∴F x F()()170,130a a φφ⎧-=-⎪∴⎨=+⎪⎩≥≥解得:37a -≤≤ ∴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7,3-.……………………………9分 (Ⅲ)设5+=a t ,由(Ⅱ)知, 212t ≤≤)(x f 的图象如图所示:设T x f =)(,则t T f =)(当2=t ,即3-=a 时, 5ln ,121=-=T T ,1)(-=x f 有两个解, 5ln )(=x f 有3个解;当322-<<e t ,即832-<<-e a 时, ()ln 3T t =+且ln 52T <<,()f x T =有3个解; ……………………………………………………………………………………………………………11分当32-=e t ,即82-=e a 时, 2=T ,T x f =)(有2个解;当2312e t -<≤,即287e a -<≤时, ()23ln >+=t T ,T x f =)(有1个解. ……13分综上所述:当3-a时,方程有5个解;=当8a时,方程有3个解;-e<32-<当82-a时,方程有2个解;=e当287-<≤时,方程有1个e a解. …………………………………………………………………14分QQ:荆门市教研室方延伟荆门市钟祥一中范德宪潘丽梅仙桃市教研室曹时武仙桃中学熊纵鄂州市教研室林春保鄂州市四中廖洪武潜江市教研室刘怀亮。
湖北省八市2017届高三年级三月调考(数学理)(含答案)word版

湖北省八市2017年高三年级三月调考理科数学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 考生在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在答题卡上.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无效。
3 .填空题和解答题用0.5亳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设集合,,则“”是“”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 设,则=A. B. C. D.3. 已知直线,平面,且,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则②若,则③若,则④若,则. ’其中正确的命题个数为A. 1B. 2C. 3D. 44. 设常数a>0,展开式中的系数为,贝UA. B. C. 2 D. 15. 点是函数的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且点P到该图象的对称轴的距离的最小值为,则A.的最小正周期是TiB.的值域为[O, 4]C.的初相为D.在上单调递增6. 用表示标准正态总体在区间(,x)内取值的概率,若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则概率等于A. B. C. D.7. 已知为等差数列,以表示的前n项和,则使得达到最大值的n是A. 18B. 19C. 20D. 218. 如图,圆锥&内接于半径为灭的球O,当内接圆锥以忍的体积最大时,圆锥的高A等于A. B. C.: D.9. 已知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以坐标原点O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与双曲线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P,则当的面积等于时,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 B. C. D. 210. 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动点尸在以点C为圆心,且与直线BD相切的圆内运动,设,则的取值范围是A. B.C. D.第II卷(非选择齓共10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M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11. 已知复数z满足,则Z=________12. 若正数x、y满足,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13. 形如45132这样的数叫做“五位波浪数”,即十位数字、千位数字均比它们各自相邻的数字大,则由1,2, 3, 4, 5可构成不重复的“五位波浪数”的概率为________.14. 过点作抛物线的两条切线/M、PB U, B为切点),若,则 a=________.15. —个冰球,在融化时其半径的减小量与时间成正比.已知从受热开始,经过2小时,融化了其体积的,则剩余部分还需________小时融化完(精确到1小时,参考数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 (本小题满分12分)甲、乙、丙三人射击同一目标,各射击一次,已知甲击中目标的概率为,乙与丙击中目标的概率分别为m、n(m>n),每人是否击中目标是相互独立的.记目标被击中的次数为,且的分布列如下表:(I)求m,n的值;(I I)求的数学期望.17. (本小题满分12分)在中,角丄5、C的对边分别为o、6、c,且(I)求角A(I I)设,求的最大值.18. (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两矩形ABCD、ABEF所在平面互相垂直,DE与平面ABCD及平面所成角分别为300、450, M、N分别为DE与DB的中点,且MN=1.(I)求证:MN平面ABCD(I I)求线段AB的长;(III)求二面角A—DE—B的平面角的正弦值.19.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I)若在(0,)内为单调增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I I)若函数在x=O处取得极小值,求a的取值范围.20. (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动点与两定点m(-1, 0),N(1,0)连线的斜率之积等于常数.(I)求动点P的轨迹C的方程;(I I)试根据的取值情况讨论轨迹C的形状:(I I I)当=-时,过定点F(0,1)的直线l与轨迹C交于A、b两点,求的面积的最大值.21. (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数列满足:,记.(I)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I I)若对任意恒成立,求t的取值范围;(III)记,求证:.2017年湖北省八市高三三月联考 理科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5分×10=50分)二、填空题(5分×5=25分)11.3+i 12.5 13.152 14.4115.20三、解答题(75分,答案仅供参考,其它解法酌情给分)16解:(Ⅰ)由题设可得151)1)(1(52)0(=--==n m P ξ,化简得65)(-=+-n m mn ①(2分) )1(52)1(52)1)(1(53)1(m n n m n m P -+-+--==ξ10354)(52101=-++=mn n m∴212=-+mn n m ② (4分)联立①②可得21,32==n m (6分)(Ⅱ)由题设得:51213253)3(=⨯⨯===ξp b∴3013)51101151(1=++-=a (9分)∴30535133013210311510=⨯+⨯+⨯+⨯=ξE (12分)17解:(Ⅰ)由1+cos 2A ―cos 2B ―cos 2C =2sinB ·sinC 得C B A C B sin sin sin sin sin 222=-+ (2分) 由正弦定理得,bc a c b =-+222(4分) 由余弦定理得,212cos 222=-+=bc a c b A∵0<A <π ∴3π=A (6分) (Ⅱ))2cos 2(cos 21122cos 122cos 1)(C B C B B f +-=-+-=(8分)由(Ⅰ)得ππ32=-=+A C B ,∴B C -=π32∴141()1[cos2cos(2)]1[cos2cos(2)]2323f B B B B B ππ=-+-=---)2sin 232cos 212(cos 211B B B ---=)62sin(211π-+=B (10分)∵0<B <32π ∴72666B πππ-<-<令262ππ=-B 即3π=B 时,)(B f 取得最大值23. (12分)18解:(Ⅰ)证明:∵平面ABCD ⊥平面ABEF ,且平面ABCD ⋂平面ABEF =ABEB ⊥AB ∴EB ⊥平面ABCD 又MN ∥EB∴MN ⊥面ABCD . (3分)(Ⅱ)由(Ⅰ)可知∠EDB 为DE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 ∴∠EDB =30o又在Rt △EBD 中,EB =2MN =2,∠EBD =90o∴DE =430sin 0=EB 连结AE ,可知∠DEA 为DE 与平面ABEF 所成的角 ∴∠DEA =45o (5分)在Rt △DAE 中,∠DAE =90o∴AE =DE ·cos ∠DEA =22在Rt △ABE 中,24822=-=-=EB AE AB .(7分)(Ⅲ)方法一:过B 作BO ⊥AE 于O 点,过O 作OH ⊥DE 于H ,连BH ∵AD ⊥平面ABEF BO ⊂面ABEF∴BO ⊥平面ADE ∴OH 为BH 在平面ADE 内的射影∴BH ⊥DE 即∠BHO 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9分)在Rt △ABE 中,BO =2 在Rt △DBE 中,由BH ·DE =DB ·OE 得BH =3∴sin ∠BHO =3632==BH BO . (12分) 方法二:由题设及(Ⅰ)可得AF ⊥AB ,AF ⊥AD ,AB ⊥AD如图分别以射线AF 、AB 、AD 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由(Ⅱ)知,AF =BE =2,AB =EF =CD =2,AD =BC =22∴A (0,0,0) B (0,2,0) C (0,2,22) D (0,0,22) E (2,2,0) F (2,0,0)(9分) 在正方形ABEF 中,BF ⊥AE ,又AD ⊥平面ABEF∴BF ⊥平面ADE ∴BF 是平面ADE 的法间量,)0,2,2(-=BF 设平面BDE 的法向量为)(z y x n ⋅⋅=由)22,2,0(-=,)0,0,2(=及n ⊥BD ,n⊥得DCNM BA EF OH00n BD n BE ⎧⋅=⎪⎨⋅=⎪⎩ ∴⎪⎩⎪⎨⎧==+-020222x z y ∴⎪⎩⎪⎨⎧==02x zy 取z =1 得平面BDE的一个法向量为n =设二面角A ―DE ―B 的大小为α则333822cos =⋅==α ∴36sin =α. (12分)19解:由()ln(1)1xf x x ax=+-+得 22212()1(1)'()1(1)(1)(1)aa x x ax ax a f x x ax x ax --+-=-=++++(2分)(Ⅰ)∵f (x )在),0(+∞内为单调增函数 ∴0)(≥'x f 在),0(+∞上恒成立.又a >0 ∴0)21(2≥--aax x 在),0(+∞上恒成立 ∴021≤-aa ∴21≥a(5分)(Ⅱ)由0)1)(1()21()('22=++--=ax x a ax x a x f 得x 1=0,221a a x -=(a >0) ∴当210<<a 时,由0)(>'x f 得),21()0,1(+∞-⋃-∈aax , 由0)(<'x f 得212(0,)ax a-∈∴f (x )在221aax -=处取得极小值.(不合题意)(7分)当21=a 时,0)1)(1()('222≥++=ax x x a x f 对),1(+∞-∈x 恒成立. ∴f (x )在定义域内无极小值.(9分)当21>a 时,由0)(>'x f 得)0()21,1(2∞+⋃--∈aax由0)(<'x f 得)0,21(2aax -∈可得函数f (x )在x =0处取极小值时,),21(∞+∈a .(12分)20解:(Ⅰ)由题设知直线PM 与PN 的斜率存在且均不为零所以λ=-⋅+=⋅11x yx y K K PN PM 整理得122=-λy x (λ≠0,x ≠±1) (3分) (Ⅱ)①当0>λ时,轨迹C 为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的双曲线(除去顶点)②当01<<-λ时,轨迹C 为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除去长轴 两个端点)③当1-=λ时,轨迹C 为以原点为圆心,1的半径的圆除去点(-1,0),(1,0) ④当1-<λ时,轨迹C 为中心在原点,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除去短轴的两个 端点) (7分) (Ⅲ)当2-=λ时,轨迹C 的椭圆1222=+y x (x ≠±1) 由题意知,l 的斜率存在设l 的方程为1+=kx y ,代入椭圆方程中整理得012)2(22=-++kx x k (*)设),(11y x A ),(22y x B ,则x 1,x 2的方程(*)的两个实根∴22221+-=+k k x x ,21221+-=k x x (9分)∴d AB S OAB ⋅=∆212122122111121x x k x x k -=+⋅-+=24)2(4214)(2122221221+++=-+=k k k x x x x(11分)22211)1(12)2(1222222≤++++⋅=++⋅=k k k k当k =0时,取“=”∴k =0时,△OAB 的面积取最大值为22. (13分)21解:(Ⅰ)证明:由2231++=+n n n a a a 得 22222321+-=-++=-+n n n n n a a a a a ①2)1(4122311++=+++=++n n n n n a a a a a ②∴12411211+-⋅=+-++n n n n a a a a 即n n b b 411=+,且4112111=+-=a a b ∴数列{}n b 是首项为41,公比为41的等比数列. (3分)(Ⅱ)由(Ⅰ)可知1241)41(411+-===-n n n n n a a b ∴14421-⋅+=n n n a由n n t a 4⋅≤得144124)14(421-+=-⋅+≥n n n n nt (5分)易得14412-+n 是关于n 的减函数∴431441214412=-+≤-+n n,∴43≥t (8分)(Ⅲ)由14421-⋅+=n n n a 得14431144211-⋅=+-⋅+=+n nn n n a∴n n a 41113-=+ ∴)411()411()411(2321n n C C C C -⋅⋅-⋅-=⋅⋅⋅⋅(10分)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若n x x x ,,21为正数,则),2)((1)1()1()1(2121N n n x x x x x x n n ∈≥++->-⋅⋅-⋅- (*) 1o当2=n 时,∵0,021>>x x ∴(1-x 1)(1-x 2)=1-(x 1+x 2)+x 1x 2>1-(x 1+x 2) 2o 假设当n =k (k ≥2)时,不等式成立,即若x 1,x 2,……,x k 为正数,则 (1-x 1)(1-x 2)…(1-x k )>1-(x 1+x 2…+x k )那么(1-x 1)(1-x 2)…(1-x k )(1-x k +1)>(1-x k +1)>这就是说当n =k +1时不等式成立. (12分) 根据不等式(*)得:)411()411()411(2321n n C C C C -⋅⋅-⋅-=⋅⋅⋅⋅32411411)414141(12=-->+++->n∴32321>⋅⋅⋅⋅n C C C C (14分)。
2017-2018届湖北省八市高三第二学期三月联考理科综合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年湖北省八市高三年级三月联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可能用到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 –23 Ca–40 Fe–56 Cu–64 Zn–65 Sn–119 Cl–35.5第Ⅰ卷 (共126分)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下列关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认识,其中错误的是A. 生物膜中的磷脂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B. 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C. 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D. 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膜、各种细胞器膜和核膜共同构成2.通过研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之间的关系,可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下列各项叙述中错误的是A.用含有酚酞的琼脂块浸入NaOH液中呈紫红色,可显示物质(NaOH)在琼脂块中的扩散速度B.相同时间内物质扩散进琼脂块的体积与其总体积之比可以反映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C.实验证明,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越快D.实验说明细胞之所以分裂的原因之一是其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继续生长3.关于信息传递,你认为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核酸复制来实现的B.细胞间的信息传递须经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完成C.信息传递也普遍存在于个体与个体之间,如草的绿色引来食草动物的采食D.信息传递还存在于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4.下列有关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及功能验证实验中,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色素之所以能够在滤纸上分离开的原因是不同的色素分子大小不同B.实验中要注意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是为避免色素迅速扩散进入层析液中C. 将叶绿体色素提取液装入试管,让一束白光穿过该滤液后再经三棱镜对光进行色散,光谱的颜色明显减弱的是绿光D.提取的叶绿素溶液,给予适宜的温度、光照和CO2可进行光合作用5. 一株盆栽植物甲,其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用乙图表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如果摘除甲图中的部位①,则②处生长素浓度会高于10-6mol·L-1B. 甲图①处生长素浓度可用乙图f点表示,此处生长受到抑制C. 给予该植物右侧光照,③④侧生长素浓度可分别用乙图c、g点表示D.如将该植物向左侧水平放置,根将向下生长,表现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6.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相关的方法与结果正确的是A. 若32P标记组的上清液有放射性,则可能原因是搅拌不充分B. 未标记的噬菌体在含32P标记的细菌体内复制三次,其子代噬菌体中含32P的个体占3/4C. 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用以标记35SD. 分别用含35S和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出带相应标记的噬菌体7. 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表述正确的是A .生物质能源是可再生能源,缺点是严重污染环境B. 人类的活动不影响氮、硫元素在自然界的循环C .高纯度的单晶硅用于制造登月车的光电池和光导纤维D. 可溶性铜盐有毒,但在生命体中,铜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8.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 稀硫酸中:K +、Mg 2+ 、AlO 2-、S 2O 32-B. NaHS 溶液中:SO 42-、K +、Cl -、Cu 2+C. )( H c K W=10-13 mol ·L -1 溶液中:Fe 3+、NH 4+、Mg 2+、 SO 42-D. 通入大量CO 2的溶液中:Na +、ClO -、CH 3COO -、HCO 3-9. 在含有Ag +的酸性溶液中,以铁铵矾NH 4Fe(SO 4)2作指示剂,用KSCN 的标准溶液滴定Ag +。
2017年湖北省高考理科综合试题与答案

2017年湖北省高考理科综合试题与答案(Word版)(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35.5 K39 Ti 48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
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A. 血液运输,突触传递B. 淋巴运输,突触传递C. 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D. 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2.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色法进行检测B. 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C. 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D. 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3. 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
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 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
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B. 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C. 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D. 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
湖北省黄冈市2017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黄冈市2017年高三年级3月份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答案及评分建议22.0.850,d t B ,g =d 22h (1t 2B -1t 2A ) (每空2分)23.(1)见右图 (2分) (2)25 (3分) (3)偏小,4.0 (每空2分) 24.(1)对A 受力分析可知,F +mg sin θ=μ1mg cos θ (3分) 解得F =(μ1cos θ-sin θ)mg (2分) (2)对B 受力分析可知, 第一种情况,若B 匀速向上运动,2F =m B g sin θ+μ2m B g cos θ (3分) 解得m B =2(μ1cos θ-sin θ)sin θ+μ2cos θm (2分)第二种情况,若B 匀速向下运动,2F =m B g sin θ-μ2m B g cos θ (2分) 解得m B =2(μ1cos θ-sin θ)sin θ-μ2cos θm (1分)分析出一种情况只给5分。
25.(1)第一次碰撞时,两小球动量守恒,即3m v 0=3m v 1+m v 2(2分) 机械能守恒,即12·3m v 20=12·3m v 21+12m v 22 (2分) 解得碰后A 的速度v 1=5m/s ,B 的速度v 2=15m/s (1分) (2)碰后AB 两球进入电场,竖直方向二者相对静止均做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上,A 做匀速运动,B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a B =qEm =20m/s 2 (1分) 设经过t 时间两小球再次相碰,则有v 1t =v 2t -12a B t 2 (2分) 解得t =1s (1分) 此时,B 的水平速度为v x =v 2-a B t =-5 m/s (负号表明方向向左)竖直速度为v y =gt =10 m/s (1分) 故第二次碰前B 的动能E KB =12m v 2B =12m (v 2x +v 2y )=6.25J (2分) (3)第二次碰撞时,AB 小球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3m v 1+m v x =3m v '1+m v 'x (1分) 机械能守恒,即12·3m (v 21+v 2y )+12m (v 2x +v 2y )=12·3m (v '21+v 2y )+12m (v '2x +v 2y ) (1分)解得第二次碰后水平方向A 的速度v '1=0,B 的速度v 'x =10m/s (1分) 故第二次碰撞后A 竖直下落(B 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与A 相同), 水平方向上, B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又经过t '时间两小球第三次相碰,则有v 'x t -12a B t '2=0 (1分)解得t '=1s (1分) 因此,第三次相碰的位置在第一次碰撞点右方x =v 1t =5m下方y =12g (t +t ')2=20m (2分)33.(1)BCE (5分) (2)以cmHg 为压强单位.设A 侧空气柱长度l 1=30cm -10cm =20cm 时的压强为p 1;当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 =25 cm 时,空气柱的长度为l 2,压强为p 2.由玻意耳定律得p 1l 1=p 2l 2 (2分) 其中p 1=(75+5)cmHg =80cmHg ,p 2=(75+25)cmHg =100cmHg解得l 2=16cm , (1分) 故需要注入的水银长度∆l =20cm -16cm +25cm -5cm =24cm (2分) (2)设顺时针转动90°后,水银未溢出,且AB 部分留有x 长度的水银,由玻意耳定律得p 1l 1=(p 0-x )(l -x ),其中l =30cm (2分) 解得x 1=105-84252cm =6.6cm >0符合题意, (1分)x 2=105±84252cm 不合题意,舍去。
2017届高三3月联考理综试题

理科综合试题本试卷共16页,总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d—112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激素、神经递质和淋巴因子都是细胞中的微量高效物质,作用后都立即被分解B.叶肉细胞内的[H]都在光反应阶段产生,用于C3的还原C.C、H、O、N、P是ATP、脱氧核苷酸、核糖体、线粒体、磷脂共有的组成元素D.蛋白质遇高温变性时,其空间结构被破坏,肽键数减少2.下列有关图中的坐标改变后,曲线一定发生改变的是A.①将横坐标的“光照强度”改为“物质浓度”,纵坐标“光合速率”改为“运输速率”B.②将横坐标的“温度”改为“O2浓度”C.③将横坐标的“有丝分裂”改为“减数第二次分裂”D.④将横坐标的“营养结构复杂程度”改为“生长素浓度(一定范围)”,纵坐标“稳定性”改为“根和芽生长单位长度所用时间”3.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成熟机体中细胞的自我更新和被病毒感染细胞的清除都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B.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突变导致的,直接参与癌细胞无限增殖的无膜细胞器是中心体和核糖体C.衰老细胞水分减少,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酶活性降低D.细胞增殖、分化、癌变过程中都有RNA种类和数量的变化,染色体行为的动态变化主要发生在细胞增殖过程中4.某夫妇去医院进行遗传咨询,已知男子患有某种遗传病,其父母和妻子均正常,但妻子的母亲也患有该遗传病。
下列推测中不合理的是A.可以排除该男子患细胞质遗传病和伴Y染色体遗传病的可能性B.若男子有一个患同种遗传病的妹妹,则这对夫妇所生下患该遗传病的男孩的概率为1/4 C.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遗传病,则男子家族中女性患病风险较高D.可以通过观察该男子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装片判断该病是否为染色体异常遗传病5.下左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M细胞均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B.M细胞被不同种抗原刺激时也可增殖分化形成E细胞并产生抗体C.E细胞和M细胞核内DNA相同,细胞质内RNA种类有差异D.E细胞能与靶细胞结合并产生淋巴因子,增强其他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第5题图第6题图6.上右图为下丘脑某神经细胞的部分膜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局部结构,则兴奋经过此处时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B.动作电位的形成与膜上②、④等载体有关,A面为正电位,B面为负电位C.饮水不足时此细胞可以释放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D.该细胞可参与形成体温调节中枢或血糖平衡中枢等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食盐中加有碘,用其配成的溶液遇淀粉变蓝B.厕所清洁剂、食用醋、肥皂水、厨房清洁剂四种溶液的pH逐渐增大C.使用氯气自来水消毒时,氯气会与自来水中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有害D.硅胶、生石灰、氯化钙等都是食品包装袋中常用的干燥剂8.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苏打溶液与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反应:Ca2++OH-+HCO3-= CaCO3↓+H2OB.少量S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OH-+SO2=HSO3-C.双氧水作脱氯剂,用于消除水中的氯气:Cl2+H2O2=2HCl+O2D.FeI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2Fe2++2I-+ 2Cl2 = 2Fe3++I2+ 4Cl-9.短周期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2020届湖北省八校2017级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参考答案

2020届湖北省八校2017级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参考答案
2020届湖北省八校2017级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参考答案
2020届湖北省八校2017级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参考答案
2020届湖北省八校2017级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参考答案
2020届湖北省八校2017级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参考答案
2020届湖北省八校2017级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参考答案
2020届湖北省八校2017级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参考答案
2020届湖北省八校2017级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参考答案
2020届湖北省八校2017级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参考答案
2020届湖北省八校2017级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参考答案
2017年湖北省八市高三三月联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湖北省八市高三年级联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16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的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P-31 Mg-24Ca-40 Fe-56 Cu-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如图是组成生物体的部分大分子化合物与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B 、C 、D 、E 共有的化学元素是:C 、H 、O 、N B .F 1、F 2、F 3……F n 说明蛋白质的结构具有多样性 C .①②⑤分别指:糖原、淀粉、蛋白质 D .③和④的单体是核苷酸2.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鼻咽癌发病率居全球首位。
下列关于鼻咽癌发病诱因及防治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 .鼻咽癌的化疗主要是利用药物作用于癌细胞的分裂间期B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居民中含有的原癌基因较其他地区多C .细胞癌变后,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将比正常细胞更长D .细胞癌变属于细胞的正常分化,其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葡萄糖时,先加NaOH 溶液,振荡后F 1:细胞的结构物质F 2:消灭抗原F 3:识别自己或非己 F 4:降低血糖 F 5:转运物质 F 6:催化 · · · F n再加CuS04溶液B .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C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D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使用过氧化氢酶不能得到预期实验结果4.某高中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进行人类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了两个家庭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A 、a )和乙遗传病(基因为B 、b )患者,系谱图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八市高三年级联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16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的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P-31 Mg-24Ca-40 Fe-56 Cu-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如图是组成生物体的部分大分子化合物与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B 、C 、D 、E 共有的化学元素是:C 、H 、O 、N B .F 1、F 2、F 3……F n 说明蛋白质的结构具有多样性 C .①②⑤分别指:糖原、淀粉、蛋白质 D .③和④的单体是核苷酸2.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鼻咽癌发病率居全球首位。
下列关于鼻咽癌发病诱因及防治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 .鼻咽癌的化疗主要是利用药物作用于癌细胞的分裂间期B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居民中含有的原癌基因较其他地区多C .细胞癌变后,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将比正常细胞更长D .细胞癌变属于细胞的正常分化,其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F 1:细胞的结构物质F 2:消灭抗原F 3:识别自己或非己 F 4:降低血糖 F 5:转运物质 F 6:催化 · · · F nA .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葡萄糖时,先加NaOH 溶液,振荡后再加CuS04溶液B .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C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D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使用过氧化氢酶不能得到预期实验结果4.某高中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进行人类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了两个家庭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A 、a )和乙遗传病(基因为B 、b )患者,系谱图如下。
查阅文献发现,在正常人群中,Aa 基因型频率为5110-⨯。
据此分析正确的是:A .甲、乙两病的遗传方式分别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B .假如Ⅱ7和Ⅱ8又生了一个患乙病的女儿,则Ⅱ9的基因型为ⅠⅡ患甲病女患乙病男患两种病男正常男12aax byC .假如Ⅱ3和Ⅱ4再生一个孩子,则该孩子患甲病的概率为51106-⨯ D .Ⅲ1和Ⅲ2都患乙病,如果他们都能正常结婚生子,则他们与正常女人结婚所生的孩子患乙病的概率相同5.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该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经历了草本、灌木、乔木三个阶段B .乔木阶段物种丰富度最高,群落结构最复杂C .表中的数据是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的D .该群落的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及寄生等 6.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B .神经递质都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C .记忆细胞都是在受抗原刺激后,由B 淋巴细胞和T 细胞增殖分化来的D.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7.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军事、科研产品紧密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家庭用的“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不能同时混合使用,否则会发生中毒事故B.在牙膏中添入Na2PO3F、NaF能防治龋齿,当提供的氟离子浓度相等时,它们防治龋齿的作用是相同的C.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主要应用了物质熔沸点的差异D.可用蘸浓盐酸的玻璃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9.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8 g乙烯和乙烷的混合气体中碳原子数目一定为4NAB.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后,如果加入0.1mol Cu(OH)2能使溶液复原,则电路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 AC.已知3BrF3+5H2O=HBrO3+Br2+9HF+O2↑ 如果有5mol H2O参加氧化还原反应,则由水还原的BrF3分子数目为3N AD .142g Na 2SO 4和Na 2HPO 4固体混合物中,阴阳离子总数为3N A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金属单质和盐溶液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B .质量数相等的不同核素,一定属于不同种元素C .某溶液中加入BaCl 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 42-D .Al 2O 3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Al 2O 3属于两性氧化物11.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由于相对分子质量:HCl >HF ,故沸点:HCl >HFB .硅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过渡位置,硅可用作半导体材料C .由于氮元素的最低化合价只有-3价,故NH 5这种物质不可能存在D .Cl -、S 2-、Ca 2+、K +半径逐渐减小12.25°C 时,c (CH 3COOH)+c (CH 3COO -)=0.1 mol/L的醋酸、醋酸钠混合溶液中,c (CH 3COOH)、c (CH 3COO -)与pH 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pH =5的溶液中:c (CH 3COOH)>c (CH 3COO -)>c (H +)>c (OH -) B .溶液中:c (H +)+c (Na +)=c (CH 3COO -)+c (OH -) C .由W 点可以求出25°C 时CH 3COOH 的电离常数2.753.754.755.756.75pW0.050 0.025c /m o l ·D.pH =4的溶液中:c(H+)+c(Na+)+c(CH3COOH)-c(OH-)=0.1 mol/L13.仅用下表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就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P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力、长度和时间是力学中三个基本物理量,它们的单位牛顿、米和秒就是基本单位B .伽利略用“月—地检验”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C .法拉第最先提出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的观点D .牛顿在给出万有引力定律的同时给出了引力常量 15.半圆柱体P 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固定放置的竖直挡板MN .在P 和MN 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纵截面图.若用外力使MN 保持竖直地缓慢向右移动,在Q 落到地面以前,发现P A .Q 受到MN 的弹力逐渐减小 B .Q 受到P 的弹力逐渐减小C .Q 受到MN 和P 的弹力之和保持不变D .P 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均保持不变16.近几年我国在航空航天工业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既实现了在某次航天飞行实验活动中,飞船先沿椭圆轨道1飞行,后在远地点343 速,由椭圆轨道1变成高度为343ABCDEFG H 正确的是A .飞船在椭圆轨道1上的机械能比圆轨道2上的机械能大B .飞船在圆轨道2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C .飞船在此圆轨道2上运动的角速度小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D .飞船在椭圆轨道1上通过P 的加速度小于沿圆轨道2运动的加速度17.如图所示,等腰三角形内分布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它的底边在x 轴上且长为2L ,高为L ,纸面内一边长为L 的正方形导线框沿x 轴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穿过匀强磁场区域,在t=0时刻恰好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以顺时针方向为导线框中电流的正方向,下面四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导线框中的电流—位移(x I )关系的是18.如图所示,有一正方体空间ABCDEFGH ,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只在A点放置一正点电荷,则电势差BC U <HG UB .若只在A 点放置一正点电荷,则B 、H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C .若只在A 、E 两点处放置等量异种点电荷,则C 、G 两点的电势相等D .若只在A 、E 两点处放置等量异种点电荷,则D 、F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19.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4∶1,原线圈输入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甲所示,副线圈所接电路如图乙所示,P 为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为100Hz B .副线圈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5VC .P 向左移动时,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流都减小D .P 向左移动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加20.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穿在足够长的水平固定直杆上处于静止状态,现对小球同时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0F 和竖直向上的力F ,F 大小始终与小球的速度成正比,即υk F =(图中未标出).已知小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乙A .小球先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直到最后做匀速运动B .小球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直到静止C .小球的最大加速度为m F 0D .小球的最大速度为kμmg μF +0,恒力0F 的最大功率为kμmgμF F 020+21.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另一端与置于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 (未连接),如图中O 平力F 缓慢向左推动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长度 被压缩了0x ,如图中B 点,此时物体静止.撤去F 后,物体开始向右运动,运动的最大距离距B 点为30x ,C 点是物体向右运动过程中弹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的位置,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则A .撤去F 时,物体的加速度最大,大小为gm kx μ-0B .物体先做加速度逐渐变小的加速运动,再做加速度逐渐变大的减速运动,最后做匀减速运动C .从B→C 位置物体弹簧弹性势能的减少量大于物体动能的增加量D .撤去F 后,物体向右运动到O 点时的动能最大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22.(5分)在水平固定的长木板上,小明用物体A 、B 分别探究了加速度随着外力的变化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打点计时器、纸带图中未画出).实验过程中小明用不同的重物P 分别挂在光滑的轻质动滑轮上,使平行于长木板的细线拉动长木板上的物体A 、B 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阻力及空气阻力可忽略),实验后进行数据处理,小明得到了物体A 、B 的加速度a 与轻质弹簧秤弹力F 的关系图象分别如图乙中的A 、B 所示,(1)(多选题)由图甲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不水平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B .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后释放物体C .实验中重物P 的质量应远小于物体的质量D .弹簧秤的读数始终为重物P 的重力的一半(2)小明仔细分析了图乙中两条线不重合的原因,得出结论:两个物体的质量不等,且A mB m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两物体与木板之间动摩擦因数A μ B μ(填甲乙23.(10分)一个刻度没标数值的电压表量程约为9V,内阻R约x为6kΩ,现要较为准确地测其内阻R,且各仪表的示数不得x少于满量程的1/3.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A.电流表A:量程3mA,内阻约50Ω1B.电流表A:量程3A,内阻约0.2Ω2C.电压表V:量程1.5V,内阻1r=1kΩ1D.电压表V:量程60V,内阻2r约50kΩ2E.定值电阻器R:阻值1R=5.1kΩ1F.定值电阻器R:阻值2R=30Ω2G.电源:电动势约15V,内阻约0.5ΩH.滑动变阻器0~20ΩI.导线若干、单刀单掷开关一个(1)除被测电压表、G、I肯定需外,最少还需器材(填序号);(2)用你所选最少器材以及G、I在虚线框中画出测量原理图;(3)根据所画原理图,写出R的表达式(用某次电表的测量x值、已知量表示)R= ,x并指明表达式中所设物理量是哪些仪表测量时的示数.24.(13分)光滑水平面上,一个长平板与半圆组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半圆弧面(直径AB 竖直)与平板上表面相切于A 点,整个装置质量M=5kg .在装置的右端放一质量为m=1kg 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小滑块与长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装置与小滑块一起以0υ=12m/s 的速度向左运动.现给装置加一个F=64N 向右的水平推力,小滑块与长平板发生相对滑动,当小滑块滑至长平板左端A 时,装置速度恰好减速为0,此时撤去外力F 并将装置锁定.小滑块继续沿半圆形轨道运动,且恰好能通过轨道最高点B .滑块脱离半圆形轨道后又落回长平板.已知小滑块在通过半圆形轨道时克服摩擦力做功f W =9.5J .2m /s 10 g .求: (1)装置运动的时间和位移大小; (2)长平板的长度l ;(3)小滑块最后落回长平板上的落点离A 的距离.25.(19分)如图甲所示,直角坐标系xoy 的第二象限有一半径为R=a 的圆形区域,圆形区域的圆心1O 坐标为(-a ,a ),与坐标轴分别相切于P 点和N 点,整个圆形区域内分布有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的匀强磁场,其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图中未画出).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度在纸面内从P 点进入圆形磁场区域,速度方向与x 轴负方向成θ角,当粒子经过y 轴上的M 点时,速度方向沿x 轴正方向,已知M 点坐标为(0,4a/3).带电粒子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忽略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计带电粒子的重力,求: (1)带电粒子速度υ大小和cosθ值;(2)若带电粒子从M点射入第一象限,第一象限分布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已知带电粒子在该磁场的一直作用下经过了x轴上的Q点,Q点坐标为(a,0),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大小为多大?(3)若第一象限只在y轴与直线x=a之间的整个区域内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仍为B.方向垂直纸面,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B—t图)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已知在t=0时刻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外,此时某带电粒子刚好从M点射入第一象限,最终从直线x=a边界上的K点(图中未画出)穿出磁场,穿出磁场时其速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该粒子始终只在第一象限内运动),则K点到x 轴最大距离为多少?要达到此最大距离,图乙中的T值为多少?-26.(15分)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