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考尺规作图十例(打印)
中考专题复习——初中最基本的尺规作图总结与典型例题

初中基本尺规作图总结与典型例题一、理解“尺规作图”的含义1.在几何中,我们把只限定用直尺(无刻度)和圆规来画图的方法,称为尺规作图.其中直尺只能用来作直线、线段、射线或延长线段;圆规用来作圆和圆弧.由此可知,尺规作图与一般的画图不同,一般画图可以动用一切画图工具,包括三角尺、量角器等,在操作过程中可以度量,但尺规作图在操作过程中是不允许度量成分的.2.基本作图:(1)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利用这两个基本作图,可以作两条线段或两个角的和或差.二、熟练掌握尺规作图题的规范语言1.用直尺作图的几何语言:①过点×、点×作直线××;或作直线××;或作射线××;②连结两点××;或连结××;③延长××到点×;或延长(反向延长)××到点×,使××=××;或延长××交××于点×;2.用圆规作图的几何语言:①在××上截取××=××;②以点×为圆心,××的长为半径作圆(或弧);③以点×为圆心,××的长为半径作弧,交××于点×;④分别以点×、点×为圆心,以××、××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 三、了解尺规作图题的一般步骤尺规作图题的步骤:1.已知:当作图是文字语言叙述时,要学会根据文字语言用数学语言写出题目中的条件;2.求作:能根据题目写出要求作出的图形及此图形应满足的条件;3.作法:能根据作图的过程写出每一步的操作过程.当不要求写作法时,一般要保留作图痕迹.对于较复杂的作图,可先画出草图,使它同所要作的图大致相同,然后借助草图寻找作法.在目前,我们只要能够写出已知,求作,作法三步(另外还有第四步证明)就可以了,而且在许多中考作图题中,又往往只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需要写出作法,可见在解作图题时,保留作图痕迹很重要.尺规作图的定义:尺规作图是指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
初中中考复习之尺规作图(精编含答案)

中考复习之尺规作图一、选择题:1.如图,AD 为⊙O 的直径,作⊙O 的内接正三角形ABC ,甲、乙两人的作法分别是:甲:1、作OD 的中垂线,交⊙O 于B ,C 两点;2、连接AB ,AC ,△ABC 即为所求的三角形 乙:1、以D 为圆心,OD 长为半径作圆弧,交⊙O 于B ,C 两点; 2、连接AB ,BC ,CA .△ABC 即为所求的三角形。
对于甲、乙两人的作法,可判断【 】 A .甲、乙均正确B .甲、乙均错误C .甲正确、乙错误D .甲错误,乙正确2.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的平分线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能说明∠AOC=∠BOC 的依据是【 】 A .SSS B .ASA C .AAS D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3.如图,点C 在∠AOB 的OB 边上,用尺规作出了CN∥OA,作图痕迹中,弧FG 是【 】A .以点C 为圆心,OD 为半径的弧B .以点C 为圆心,DM 为半径的弧 C .以点E 为圆心,OD 为半径的弧 D .以点E 为圆心,DM 为半径的弧4.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分别截取OA 、OB,使OA=OB ;再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以大于12AB 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C .若点C 的坐标为(m -1,2n),则m 与n 的关系为【 】 (A)m +2n=1 (B)m -2n=1 (C)2n -m=1 (D)n -2m=1 二、填空题:1.如图,在△ABC 中,∠C=900,∠CAB=500,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 为圆心,小于AC 的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 ,AC 于点E 、F ;②分别以点E,F 为圆心,大于12EF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G ;③作射线AG ,交BC 边与点D ,则∠ADC2.如图,已知正五边形ABCDE,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准确作出其一条对称轴。
(保留作图痕迹)三、解答题:1.如图,在△ABC中,AB=AC,∠ABC=72°.(1)用直尺和圆规作∠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在(1)中作出∠ABC的平分线BD后,求∠BDC的度数.2.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有以下两种方法(规则)①用量角器度量两个角的大小,用度数表示,则角度大的角大;②构造图形,如果一个角包含(或覆盖)另一个角,则这个角大.对于如图给定的∠ABC与∠DEF,用以上两种方法分别比较它们的大小.注:构造图形时,作示意图(草图)即可.3.如图,在△ABC中,AB=AC,AD是高,AM是△ABC外角∠CAE的平分线.(1)用尺规作图方法,作∠ADC的平分线DN;(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和证明)(2)设DN与AM交于点F,判断△ADF的形状.(只写结果)4.如图,在△ABC中,AB=AC,∠ABC=72°.(1)用直尺和圆规作∠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在(1)中作出∠ABC的平分线BD后,求∠BDC的度数.5.如图,是数轴的一部分,其单位长度为a,已知△ABC中,AB=3a,BC=4a,AC=5a.(1)用直尺和圆规作出△ABC(要求:使点A,C在数轴上,保留作图痕迹,不必写出作法);(2)记△ABC的外接圆的面积为S圆,△ABC的面积为S△,试说明SS>π∆圆.6.如图,已知E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AB上的点,连接DE.(1)在∠ABC的内部,作射线BM交线段CD于点F,使∠CBF=∠ADE;(要求: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和证明)(2)在(1)的条件下,求证:△ADE≌△CBF.7.数学课上,探讨角平分线的作法时,李老师用直尺和圆规作角平分线,方法如下:小颖的身边只有刻度尺,经过尝试,她发现利用刻度尺也可以作角平分线.根据以上情境,解决下列问题:①李老师用尺规作角平分线时,用到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_________.②小聪的作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③请你帮小颖设计用刻度尺作角平分线的方法.(要求:作出图形,写出作图步骤,不予证明)8.①如图1,在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方格纸中有△OAB,请将△OA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OA’B’;②折纸:有一张矩形纸片ABCD(如图2),要将点D沿某条直线翻折180°,恰好落在BC边上的点D’处,请在图中作出该直线。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导学案尺规作图》(含答案)

中考数学专题练习《尺规作图》【知识归纳】一)尺规作图1.定义只用没有刻度的和作图叫做尺规作图.2.步骤①根据给出的条件和求作的图形,写出已知和求作部分;②分析作图的方法和过程;③用直尺和圆规进行作图;④写出作法步骤,即作法.二)五种基本作图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作已知角的平分线;4.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5.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三)基本作图的应用1.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1)已知三边作三角形;(2)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作三角形;(3)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4)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5)已知一直角边和斜边作直角三角形.2.与圆有关的尺规作图(1)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即三角形的外接圆).(2)作三角形的内切圆.【基础检测】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O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x 轴于点M ,交y 轴于点N ,再分别以点M 、N 为圆心,大于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第二象限交于点P .若点P 的坐标为(2a ,b +1),则a 与b 的数量关系为( )A .a =bB .2a +b =﹣1C .2a ﹣b =1D .2a +b =12.如图,已知△ABC ,以点B 为圆心,AC 长为半径画弧;以点C 为圆心,AB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D ,且点A ,点D 在BC 异侧,连结AD ,量一量线段AD 的长,约为( )A .2.5cmB .3.0cmC .3.5cmD .4.0cm3.如图,已知△ABC ,∠BAC=90°,请用尺规过点A 作一条直线,使其将△ABC 分成两个相似的三角形(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4.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ABC 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A 、B 的坐标分别是A (4,3)、B (4,1),把△ABC 绕点C 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A 1B 1C .(1)画出△A 1B 1C ,直接写出点A 1、B 1的坐标;(2)求在旋转过程中,△ABC 所扫过的面积.5.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12×12网格中,给出了四边形ABCD 的两条边AB 与BC ,且四边形ABCD 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为直线AC .(1)试在图中标出点D ,并画出该四边形的另两条边;(2)将四边形ABCD 向下平移5个单位,画出平移后得到的四边形A′B′C′D′.6.已知:线段a 及∠ACB .求作:⊙O ,使⊙O 在∠ACB 的内部,CO=a ,且⊙O 与∠ACB 的两边分别相切.7.如图,OA=2,以点A 为圆心,1为半径画⊙A 与OA 的延长线交于点C ,过点A 画OA 的垂线,垂线与⊙A 的一个交点为B ,连接BC(1)线段BC 的长等于 ; (2)请在图中按下列要求逐一操作,并回答问题:A B C①以点为圆心,以线段的长为半径画弧,与射线BA交于点D,使线段OD的长等于②连OD,在OD上画出点P,使OP得长等于,请写出画法,并说明理由.【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如图,在△ABC中,∠B=55°,∠C=30°,分别以点A和点C为圆心,大于AC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N,作直线MN,交BC于点D,连接AD,则∠BAD的度数为()A.65°B.60°C.55°D.45°2.如图,已知钝角△ABC,依下列步骤尺规作图,并保留作图痕迹.步骤1:以C为圆心,CA为半径画弧○1;步骤2:以B为圆心,BA为半径画弧○2,将弧○1于点D;步骤3:连接AD,交BC延长线于点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第10题图A.BH垂直分分线段AD B.AC平分∠BAD=BC·AH D.AB=ADC.S△ABC二、填空题3.如图,已知线段AB,分别以点A和点B为圆心,大于AB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C、D 两点,作直线CD交AB于点E,在直线CD上任取一点F,连接FA,FB.若FA=5,则FB=.4.如图,在△ABC中,∠C=90°,∠B=30°,以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M和N,再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连结AP并延长交BC于点D,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中考数学复习之尺规作图(含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之尺规作图(含答案)1.尺规作图要求:Ⅰ.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Ⅱ.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Ⅲ.过直线上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Ⅳ.作角的平分线.如图是按上述要求排乱顺序的尺规作图:则正确的配对是()A. ①—Ⅳ,②—Ⅱ,③—Ⅰ,④—ⅢB. ①—Ⅳ,②—Ⅲ,③—Ⅱ,④—ⅠC. ①—Ⅱ,②—Ⅳ,③—Ⅲ,④—ⅠD. ①—Ⅳ,②—Ⅰ,③—Ⅱ,④—Ⅲ2.如图,在△ABC中,AB=AC,∠ABC=70°,以点B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BA,BC于点E,F,再分别以点E,F为圆心,以大于12EF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BP交AC于点D,则∠BDC的度数为()A. 65°B. 75°C. 80°D. 85°3.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C=72°,BC= 5.以点B为圆心,BC为半径画弧,交AC于点D,则线段AD的长为()A. 2 2B. 2 3C. 5D. 64.在△ABC中,AB=AC,∠C=65°,AD⊥BC于点D,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D于点M,N;②以点B为圆心,AM长为半径画弧,交BC于点E;③以点E为圆心,MN长为半径画弧,交前弧于点F;④作射线BF,交AD于点H,则∠AHB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_.5.如图,OP平分∠MON,A是边OM上一点,以点A为圆心,大于点A到ON的距离为半径作弧,交ON于点B、C,再分别以点B、C为圆心,大于12B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D,作直线AD分别交OP、ON于点E、F,若∠MON=60°,EF=1,则OA=___________________.6.如图,直线MN∥PQ,直线AB分别与MN,PQ相交于点A,B.小宇同学利用尺规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AN于点C,交AB于点D;②分别以C,D为圆心,以大于12CD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NAB内交于点E;③作射线AE交PQ于点F.若AB=2,∠ABP=60°,则线段AF的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7.如图,依据尺规作图的痕迹,计算∠α=___________________°.8.如图,在Rt△ABC中,∠C=90°,AC=4,BC=3,点D是AC的中点,连接BD,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点B,D为圆心,大于12BD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P和点Q;②作直线PQ交AB于点E,交BC于点F,则BF=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3 DBC4. 115°5. 236. 237. 568.13 6。
初中数学总复习尺规作图(2021年整理)

(完整)初中数学总复习尺规作图(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初中数学总复习尺规作图(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初中数学总复习尺规作图(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尺规作图尺规作图的定义:尺规作图是指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
五种基本作图: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4、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5、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题目一: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已知:如图,线段a 。
求作:线段AB,使AB = a .作法:①作射线AP;②在射线AP上截取AB=a .则线段AB就是所求作的图形。
题目二:作已知线段的中点。
已知:如图,线段MN。
求作:点O,使MO=NO(即O是MN的中点)。
作法:①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1/2MN的相同线段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P,Q;②连接PQ交MN于O.则点O就是所求作的MN的中点.(试问:PQ与MN有何关系?)题目三: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
已知:如图,∠AOB,求作:射线OP, 使∠AOP=∠BOP(即OP平分∠AOB)。
作法:①以O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于M,N;②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1/2MN的相同线段为半径画弧,两弧交∠AOB内于P;③作射线OP。
则射线OP就是∠AOB的角平分线。
题目四: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请自己写出“已知"“求作"并作出图形,不写作法)题目五:已知三边作三角形。
已知:如图,线段a,b,c。
中考数学尺规作图真题汇编

中考数学之尺规作图真题汇编一、网格纸作图【2019·武汉】如图是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构成的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四边形ABCD的顶点在格点上,点E是边DC与网格线的交点.请选择适当的格点,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网格中完成下列画图,保留连线的痕迹,不要求说明理由.(1)如图1,过点A画线段AF,使AF∥DC,且AF=DC.(2)如图1,在边AB上画一点G,使∠AGD=∠BGC.(3)如图2,过点E画线段EM,使EM∥AB,且EM=AB.【解答】解:(1)如图所示,线段AF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点G即为所求;(3)如图所示,线段EM即为所求.【2019·无锡】按要求作图,不要求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1)如图1,A为⊙O上一点,请用直尺(不带刻度)和圆规作出⊙O的内接正方形;(2)我们知道,三角形具有性质: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同一点,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事实上,三角形还具有性质:三条高所在直线相交于一点.请运用上述性质,只用直尺(不带刻度)作图.①如图2,在▱ABCD中,E为CD的中点,作BC的中点F.②如图3,在由小正方形组成的4×3的网格中,△ABC的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作△ABC的高AH.【解答】解:(1)如图1,连结AO并延长交圆O于点C,作AC的中垂线交圆于点B,D,四边形ABCD即为所求.(2)①如图2,连结AC,BD交于点O,连结EB交AC于点G,连结DG并延长交CB 于点F,F即为所求②如图3所示,AH即为所求.【2020·安徽】如图1,在由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给出了以格点(网M N在网格线上,格线的交点)为端点的线段AB,线段,()1画出线段AB关于线段MN所在直线对称的线段11A B(点A B分别为,A B的对应点);11()2将线段11B A ,绕点1B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12B A ,画出线段12B A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分析】(1)先找出A ,B 两点关于MN 对称的点A 1,B 1,然后连接A 1B 1即可; (2)根据旋转的定义作图可得线段B 1A 2.【详解】(1)如图所示,11A B 即为所作;(2)如图所示,12B A 即为所作.【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作图-旋转与轴对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旋转变换和轴对称的定义与性质.【2021·荆州】如图,在5×5的正方形网格图形中,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线段ED 与AD 的端点都在网格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上.请在网格图形中画图:(1)以线段AD 为边画正方形ABCD ,再以线段DE 为斜边画等腰直角三角形DEF ,其中顶点F在正方形ABCD外;(2)在(1)中所画图形基础上,以点B为其中一个顶点画一个新正方形,使新正方形的面积为正方形ABCD和△DEF面积之和,其它顶点也在格点上.【分析】(1)根据正方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定义画出图形即可.(2)画出边长为的正方形即可.【解答】解:(1)如图,正方形ABCD,△DEF即为所求.(2)如图,正方形BKFG即为所求.二、角平分线【2021·铜仁】.如图,在Rt△ABC中,∠C=90°,AB=10,BC=8,按下列步骤作图:步骤1:以点A为圆心,小于AC的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C、AB于点D、E.步骤2:分别以点D、E为圆心,大于DE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M.步骤3:作射线AM交BC于点F.则AF的长为()A.6B.3C.4D.6【分析】利用基本作图得到AF平分∠BAC,过F点作FH⊥AB于H,如图,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FH=FC,再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AC=6,设CF=x,则FH=x,然后利用面积法得到×10•x+×6•x=×6×8,解得x=3,最后利用勾股定理计算AF的长.【解答】解:由作法得AF平分∠BAC,过F点作FH⊥AB于H,如图,∵AF平分∠BAC,FH⊥AB,FC⊥AC,∴FH=FC,在△ABC中,∵∠C=90°,AB=10,BC=8,∴AC==6,设CF=x,则FH=x,∵S△ABF+S△ACF=S△ABC,∴×10•x+×6•x=×6×8,解得x=3,在Rt△ACF中,AF===3.故选:B.三、垂直平分线【2019·泰州】如图,△ABC中,∠C=90°,AC=4,BC=8.(1)用直尺和圆规作AB的垂直平分线;(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若(1)中所作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D,求BD的长.【解答】解:(1)如图直线MN即为所求.(2)∵MN垂直平分线段AB,∴DA=DB,设DA=DB=x,在Rt△ACD中,∵AD2=AC2+CD2,∴x2=42+(8﹣x)2,解得x=5,∴BD=5.【2021·北部湾】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D,∠B=∠D,连接AC.(1)求证:△ABC≌△CDA;(2)尺规作图:过点C作AB的垂线,垂足为E(不要求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3)在(2)的条件下,已知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20,AB=5,求CE的长.【答案】(1)证明:∵AB//CD,∴∠ACD=∠CAB,在△ABC和△CDA中,{∠B=∠D∠CAB=∠ACD AC=CA,∴△ABC≌△CDA(AAS);(2)解:过点C作AB的垂线,垂足为E,如图:(3)解:由(1)知:△ABC≌△CDA,∵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20,∴S△ABC=S△CDA=10,∴12AB⋅CE=10,∵AB=5,∴CE=4.【2019·盐城】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1)作线段AD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B、AC于点E、F;(用直尺和圆规作图,标明字母,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连接DE、DF,四边形AEDF是形.(直接写出答案)【解答】解:(1)如图,直线EF即为所求.(2)∵AD平分∠ABC,∴∠BAD=∠CAD,∴∠BAD=∠CAD,∵∠AOE=∠AOF=90°,AO=AO,∴△AOE≌△AOF(ASA),∴AE=AF,∵EF垂直平分线段AD,∴EA=ED,F A=FD,∴EA=ED=DF=AF,∴四边形AEDF是菱形.故答案为菱形.四、全等或相似【2019·福建】如图,已知△ABC为和点A'.(1)以点A'为顶点求作△A'B'C',使△A'B'C'∽△ABC,S△A'B'C'=4S△ABC;(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设D、E、F分别是△ABC三边AB、BC、AC的中点,D'、E'、F'分别是你所作的△A'B'C'三边A'B'、B'C'、A'C'的中点,求证:△DEF∽△D'E'F'.(2)证明(略)【答案】见解析【解析】【2021·贵港】尺规作图(只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出作法).如图,已知△ABC,且AB >AC.(1)在AB边上求作点D,使DB=DC;(2)在AC边上求作点E,使△ADE∽△ACB.CBACBA【分析】(1)作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连接CD即可.(2)作∠ADT=∠ACB,射线DT交AC于点E,点E即为所求.【解答】解:(1)如图,点D即为所求.(2)如图,点E即为所求.五、三角形四心(内心、外心、重心、垂心)【2019·陇南】已知:在△ABC中,AB=AC.(1)求作:△ABC的外接圆.(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若△ABC的外接圆的圆心O到BC边的距离为4,BC=6,则S⊙O=______.【答案】25π【解析】解:(1)如图⊙O即为所求.(2)设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E.由题意OE=4,BE=EC=3,在Rt△OBE中,OB=√32+42=5,∴S圆O=π•52=25π.故答案为25π.(1)作线段AB,BC的垂直平分线,两线交于点O,以O为圆心,OB为半径作⊙O,⊙O即为所求.(2)在Rt△OBE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B即可解决问题.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五、其他类型【2021·山西】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个单位长度,点E是CD的中点,请仅用无刻度直尺按下列要求作图(保留作图痕迹).(1)在图1中,将直线AC绕着正方形ABCD的中心顺时针旋转45°;(2)在图2中,将直线AC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和旋转的性质即可作出图形;(2)根据平移的性质即可作出图形.【解答】解:(1)如图1,直线l即为所求;(2)如图2中,直线a即为所求.。
尺规作图资料(完整)

1:尺规作出正三角形2尺规作出正方形3:尺规作出正六边形4:尺规作出正十边形5:尺规作出正十六边形6:尺规作出正十七边形7:尺规作出正十五边形8:尺规作出正五边形9:单尺作出正八边形10:单尺作出正方形11:单尺作出正六边形12:单尺作出正五边形13:单规找出两点间的三等分点14:单规找出两点间的中点15:单规作出等边三角形16:单规作出正八边形17:单规作出正方形18:单规作出正六边形19:单规作出正十边形20:单规作出正十二边形21:单规作出正十六边形22:单规作出正十五边形23单规作出正五边形24:只有两个刻度的直尺作出正三角形25:只有两个刻度的直尺作出正方形初中数学尺规作图专题讲解张远波尺规作图是起源于古希腊的数学课题.只使用圆规和直尺,并且只准许使用有限次,来解决不同的平面几何作图题。
平面几何作图,限制只能用直尺、圆规.在历史上最先明确提出尺规限制的是伊诺皮迪斯.他发现以下作图法:在已知直线的已知点上作一角与已知角相等。
这件事的重要性并不在于这个角的实际作出,而是在尺规的限制下从理论上去解决这个问题.在这以前,许多作图题是不限工具的.伊诺皮迪斯以后,尺规的限制逐渐成为一种公约,最后总结在《几何原本》之中。
初等平面几何研究的对象,仅限于直线、圆以及由它们(或一部分)所组成的图形,因此作图的工具,习惯上使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两种。
限用直尺和圆规来完成的作图方法,叫做尺规作图法。
最简单的尺规作图有如下三条:⑴经过两已知点可以画一条直线;⑵已知圆心和半径可以作一圆;⑶两已知直线;一已知直线和一已知圆;或两已知圆,如果相交,可以求出交点;以上三条,叫做作图公法.用直尺可以画出第一条公法所说的直线;用圆规可以作出第二条公法所说的圆;用直尺和圆规可以求得第三条公法所说的交点.一个作图题,不管多么复杂,如果能反复应用上述三条作图公法,经过有限的次数,作出适合条件的图形,这样的作图题就叫做尺规作图可能问题;否则,就称为尺规作图不能问题.历史上,最著名的尺规作图不能问题是:⑴三等分角问题:三等分一个任意角;⑵倍立方问题:作一个立方体,使它的体积是已知立方体的体积的两倍;⑶化圆为方问题:作一个正方形,使它的面积等于已知圆的面积。
中考数学专题尺规作图

《尺规作图》专题训练基本作图,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已知:线段a,求作:线段AB ,使AB=a 。
2.作一全角等于已知角已知:∠MPN求作:∠ABC,使∠ABC=∠MPN 。
3。
作角的平分线已知:∠MPN求作:∠MPN 的角平分线PO4、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已知:线段AB求作: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MN.5、过定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6、(1)点在直线上;(2)点在直线外6、已知三边作三角形已知:线段a 、b 、c求作:△ABC ,使AB=a 、BC=b 、AC=c 。
c b a7、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作三角形已知:线段a、b、∠α求作:△ABC,使AB=a、BC=b、∠B=∠α.8、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已知:线段a、∠α、∠β求作:△ABC,使∠A=∠α、∠B=∠β、AB=a。
9、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已知:线段a、h求作:△ABC,使AB=AC,BC=a、BC边上的高AD=h.10、已知底边上的高和顶角作等腰三角形已知:线段h、∠α求作:△ABC,使AB=AC,∠A=∠α,高AD=h。
11、已知底边及腰长作等腰三角形已知:线段a、b求作:△ABC ,使AB=AC=a ,BC=b.12、已知一直角边及斜边作直角三角形已知:线段a 、c求作:Rt △ABC ,使∠C=90°、AB=c 、BC=a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已知:△ABC求作:△ABC 的外接圆⊙O作三角形的内切圆已知:△ABC求作:△ABC 的内切圆⊙O如图,1O7国道OA 和320国道OB 在我市相交于O 点,在∠AOB 的内部有工厂C 和D ,现要修建一个货站P ,使P 到OA 、OB 的距离相等,且使PC =PD ,用尺规作出货站P 的位置。
16、如图,直线AB ⊥CD ,垂足为P ,∠ACP=45°,利用尺规在图中作一段劣弧,使得它在A 、C 两AA B C B C点分别与直线AB和CD相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P
A
a
O
Q
P
N
M O
N M
B
P
A
尺规作图
【知识归纳】
1、尺规作图的定义:尺规作图是指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
最基本,最常用的尺规作图,通常称基本作图。
一些复杂的尺规作图都是由基本作图组成的。
2、五种基本作图:
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3、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4、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
5、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1)题目一: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已知:如图,线段a . 求作:线段AB ,使AB = a . 作法:
(1) 作射线AP ;
(2) 在射线AP 上截取AB=a . 则线段AB 就是所求作的图形。
(2)题目二:作已知线段的中点。
已知:如图,线段MN.
求作:点O ,使MO=NO (即O 是MN 的中点). 作法:
(1)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
的相同线段为半径画弧, 两弧相交于P ,Q ;
(2)连接PQ 交MN 于O .
则点O 就是所求作的MN的中点。
(3)题目三: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
已知:如图,∠AOB ,
求作:射线OP, 使∠AOP =∠BOP (即OP 平分∠AOB )。
作法:
(1)以O 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画弧,
分别交OA ,OB 于M ,N ;
(2)分别以M 、N为圆心,大于 的线段长 为半径画弧,两弧交∠AOB 内于P; (3) 作射线OP 。
则射线OP 就是∠AOB 的角平分线。
③②①
P
B
B
A P
(4)题目四: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已知:如图,∠AOB 。
求作:∠A ´O ´B ´,使∠A ´O ´B ´=∠AOB
作法:
(1)作射线O ´A ´;
(2)以O 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画弧,交OA 于M ,交OB 于N ; (3)以O ´为圆心,以OM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O ´A ´于M ´; (4)以M ´为圆心,以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前弧于N ´; (5)连接O ´N ´并延长到B ´。
则∠A ´O ´B ´就是所求作的角。
(5)题目五:经过直线上一点做已知直线的垂线。
已知:如图,P 是直线AB 上一点。
求作:直线CD ,是CD 经过点P ,且CD ⊥AB 。
作法:
(1)以P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AB 于M 、N ;
(2)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MN 2
1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Q ;
(3)过D 、Q 作直线CD 。
则直线CD 是求作的直线。
(6)题目六:经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已知:如图,直线AB 及外一点P 。
求作:直线CD ,使CD 经过点P ,
且CD ⊥AB 。
作法:
(1)以P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AB 于M 、N ;
(2)分别以M 、N 圆心,大于MN 2
1
长度的一半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3)过P 、Q 作直线CD 。
则直线CD 就是所求作的直线。
c a
b
m
m
(7)题目七:已知三边作三角形。
已知:如图,线段a,b,c.
求作:△ABC,使AB = c,AC = b,BC = a.
作法:
(1)作线段AB = c;
(2)以A为圆心,以b为半径作弧,
以B为圆心,以a为半径作弧与
前弧相交于C;
(3)连接AC,BC。
则△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8)题目八:已知两边及夹角作三角形。
已知:如图,线段m,n, ∠α.
求作:△ABC,使∠A=∠α,AB=m,AC=n.
作法:
(1)作∠A=∠α;
(2)在AB上截取AB=m ,AC=n;
(3)连接BC。
则△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9)题目九:已知两角及夹边作三角形。
已知:如图,∠α,∠β,线段m .
求作:△ABC,使∠A=∠α,∠B=∠β,AB=m.
作法:
(1)作线段AB=m;
在AB的同旁
作∠A=∠α,作∠B=∠β,
∠A与∠B的另一边相交于C。
则△ABC就是所求作的图形(三角形)。
(10)题目十:已知三角形,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和内切圆。
已知:如图,△ABC.
求作:△ABC外接圆和内切圆.
作法:
(1)外接圆的圆心是△ABC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转化为作AB、BC的垂直平分线交点,半径是交点与△ABC其中一个顶点的长度)
(2)内切圆的圆心是△ABC三个角的角平分线的交点(转化为作∠B、∠C的角平分线交点,半径是交点到△ABC其中一条边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