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导论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教案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

宏观经济学教案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

宏观经济学教案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一、教学目标1.了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基本概念。

2.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历史发展和主要流派。

3.理解宏观经济学在现实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4.培养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宏观经济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1)定义: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规律的科学。

(2)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国民经济的总体现象,如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失业率、经济增长等。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2)总量分析与结构分析(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4)宏观经济学模型与经济计量方法3.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国民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2)通货膨胀与失业(3)总需求与总供给(4)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4.宏观经济学的历史发展与主要流派(1)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2)凯恩斯主义:约翰·梅纳德·凯恩斯(3)货币主义:米尔顿·弗里德曼(4)供给学派:罗伯特·卢卡斯、托马斯·萨金特等(5)新凯恩斯主义:乔治·阿克洛夫、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等5.宏观经济学在现实经济中的重要作用(1)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2)经济预测与预警: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等(3)国际经济关系: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等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历史发展。

2.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经济中的宏观经济学问题,如通货膨胀、失业等。

3.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宏观经济学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4.实践法:开展宏观经济学的实证研究,如收集数据、建立模型等。

四、教学安排1.课时安排:共计4学时。

2.教学进度:每周2学时,连续两周完成。

五、作业与考核1.课后作业:每周布置一次,共计2次。

2.考核方式:平时成绩(30%)+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40%)。

宏观经济学导论

宏观经济学导论

宏观经济学导论1. 引言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整体经济系统的运行和决策的影响。

它关注宏观经济变量和经济体制的相互关系,并分析宏观经济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本文将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它在经济政策制定和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

2.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宏观经济学关注整体经济现象,重点研究宏观经济变量的运行规律和相互关系。

在研究过程中,宏观经济学引入了一些关键概念来描述和解释经济现象,例如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的总价值。

•通货膨胀率是指物价水平持续上涨导致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的现象。

•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的人数占总劳动力人口的比例。

了解这些基本概念对于理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至关重要。

3.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经济增长、价格水平和通货膨胀、失业和就业、国际贸易和汇率等。

下面对这些研究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3.1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关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产出的总量在一段时间内的增长情况。

经济增长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投资、技术进步、政府政策等。

经济增长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3.2 价格水平和通货膨胀价格水平指的是一定时间内商品和劳务的一般价格水平。

宏观经济学研究价格水平的变动规律,并探讨通货膨胀的原因和影响。

通货膨胀对于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力产生影响,因此了解通货膨胀对于个人和企业的决策非常重要。

3.3 失业和就业失业和就业是宏观经济学另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失业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市场状况的重要指标,它对于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有着重要影响。

宏观经济学研究失业率的变动原因,探索提高就业水平的政策和措施。

3.4 国际贸易和汇率宏观经济学研究国际贸易和汇率的变动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导论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导论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11
二、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二大工具是货币政策, 它是政府借助中央银行对一国的货币、信 贷及银行体制的管理来实施的。中央银行 通过改变货币供给量能够影响到许多金融 变量和经济变量,如利率、股价、房地产 价格、汇率等等。
12
本课框架
第一篇 宏观经济学导论。 第二篇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及国民收入的 决定与均衡。 第三篇 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 第四篇 研究和探讨诸如通货膨胀和紧缩、 就业和失业、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等宏观 经济问题。 。 第五篇 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古典宏观经济学 (17世纪中叶——20世纪30年代) 以凯恩斯主义为中心的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和形成时 期(20世纪30年代——70年代) 凯恩斯主义与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分庭抗礼时期 (20世纪70年代至今)
4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20世纪30年代暴发了世界经济大萧条,在这种历史背景 下,凯恩斯撰写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向古典经 济理论的基础发起了猛攻,后人将之称为“凯恩斯革命”。 本课所要介绍的,主要不是凯恩斯经济学,而是凯恩斯主 义经济学。前者仅仅局限于凯恩斯本人的理论,后者则包 括了凯恩斯本人及其追随者和继承者的理论。包括萨缪尔 逊、J·希克斯、P·索洛、J·托宾。新一辈的著名凯恩斯主 义经济学家主要有:George Akerlof 和 Janet Yeellen、 Oliver Blanchard、Greg Mankiw 和Larry Summers,Ben Bernanke , 他们号称“新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
经济发展是用来分析一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概念。是一
个较为复杂的“质量”概念。包括经济增长的速度、稳定程
度及结果,国民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总体进步和居民生活

宏观经济学导论(1)

宏观经济学导论(1)

45°
△y
y
三、影响乘数效应的因素 1、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 2、社会中过剩生产能力的大小 3、投资与储蓄的决定是相互独立的,否
则投资增加所引起的对货币的需求会导 致利率上升,从而增加储蓄减少消费。
(ii)GNP核算一国居民的收入,而不管收入来自哪国。 • GNP=GDP+来自国外的收入—向国外的要素支付
=GDP+从国外获得净要素收入(NFP) • 国民生产净值(NNP)=GNP—折旧
•国民收入(NI)=NNP-企业间接税
• 个人收入(PI)=NI-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个人对非居民部 门利息支付+红利+政府转移支付+个人利息收入。
第四节 乘数理论
传统经济学:储蓄是美德,消费是罪恶 凯恩斯:消费是美德,储蓄是罪恶 (明)陆辑:予每博观天下大势,大抵
其地奢其民必易为生,其地俭其民必不 易为生也。 凯恩斯:无论你们购买什么都会拯救英 国。
一、乘数的含义 破窗经济 乘数指国民收入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
的自发总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 论
国民收入如何决定 凯恩斯理论的核心内容 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
市场、国际市场
只包括产品市场的理论为简单国民收入 理论。
第一节 均衡产出
一、假定 1、不存在政府,只有两个部门即家庭
与企业; 2、封闭经济,不存在对外贸易; 3、消费与储蓄行为出现在家庭部门;
解决途径: (i) 利用价格指数的变化衡量物价水平的变化。 (ii)利用真实国民生产总值衡量实际总产出水平。
GDP折算指数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定义1: t期实际国内生产总值(Q)=>按基期的商品和服 务的市场价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PPT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PPT

就业率
02
劳动力市场中就业人员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
失业率与就业率的关系
03
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影响国家经济
增长和社会稳定。
通货膨胀率与物价水平
通货膨胀率
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幅度, 通常用消费者物价指数 (CPI)来衡量。
物价水平
商品和服务的平均价格水 平。
通货膨胀的影响
影响货币的购买力和财富 分配,可能导致社会不稳 定和经济效率低下。
详细描述
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时期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时期,以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为代表的经 济学家主张国家干预经济,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总需求,以解决经济危机和失业问题。这一 时期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
新古典综合学派
总结词
新古典综合学派试图将古典宏观经济学 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结合起来,强 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结构等。
个体分析
研究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企 业)的经济行为和特征,以及它
们对总体经济的影响。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新兴学派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以美国经 济学家为主导,试图超越传统宏观经济学理 论,从不同角度研究宏观经济问题。这一时 期出现了许多新的学派,如新凯恩斯主义、 新古典主义、货币主义等,这些学派在理论 观点和研究方法上都有所创新和发展。
03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 题
国民收入决定
国民收入
VS
详细描述
新古典综合学派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 以保罗·萨缪尔森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试图 将古典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 学结合起来,强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 协调配合。这一时期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宏 观经济政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和物价稳 定。

01--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

01--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

新货币数量论
m M P
f
( y, w, rm , rb , re ,
1 p
dp dt
, )
自然率假说
政策主张: 赞同货币政策,反对财政政,
同时反对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 主张单一政策规则
Chapter 1
30
1.4 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
供给学派
理论核心:供给创造需求 本身
重点分析:供给效应 主要观点:关于边际税率
Chapter 1
33
1.5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共同方法
宏观经济学把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的市场都综 合为三个市场:金融市场、商品市场和服务以 及劳动市场。
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个体行为分析的 基础上。
宏观经济学在观察现实经济现象的基础上,加 上必要的假设,建立起理论模型,然后再利用 现实世界的数据来检验理论模型。
研究内容之五:国际经济 (International Economy)
封闭经济 开放经济
❖ 通货膨胀在国与国之间的传导 ❖ 外贸盈余与赤字对一国就业与财政的影响
Chapter 1
12
1.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40
30
20
10
0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00 01
出口商品总额增长率(%) 年平均增长率14.15%
Chapter 1
出口商品总额(亿美元)
1990 620.9000 1991 718.4000 1992 849.4000 1993 917.4000 1994 1210.100 1995 1487.800 1996 1510.500 1997 1827.900 1998 1838.100 1999 1949.300 2000 2492.000 2001 2661.000

第12章-宏观经济学导论

第12章-宏观经济学导论

宏观经济学假定需求不足和存在失业,采用总量分

析措施,以国民收入为中心,以社会福利为目旳,研

究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公共财政、国际
件 收支旳协调发展,以及怎样经过宏观调控实现经济稳
定增长。又称收入理论。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实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旳特点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旳主要相同之处于于都
基尼系数(洛伦茨系数)
: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1923
年提出旳测定收入分配差别 G
程度旳指标。如图,以A除
以A+B旳商表达。假如A为
零,基尼系数为零,表达收
入分配完全平等;假如B为
零则系数为1,收入分配绝
对不平等。该系数可在O和1
之间取任何值。
O
完全平等线
洛伦茨曲线
A
完全不平等线
E
B F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实
对服务旳支出
如:剪发、医疗、保险等
注:不含建造购置房宅旳支出。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实
第三节 核实国民收入旳两种措施
2、投资支出(I):由家庭部门或企业部门作出旳 增长新资本或者更换已经有资本旳支出。
投 资
固定资产 投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指购置新增资本品旳支出
企业购置机器设备、 购置厂房及家庭建造
支 出
购置新住宅
存货投资 指企业中没有卖掉旳产品、半成品和原材料

2、三(四)类市场旳划分

为了便于对宏观经济活动旳分析和研究,宏观

经济学把多种各样旳市场划分为产(商)品市场、 资本(货币)市场、要素(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实

经济学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

经济学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

2024/10/12
10
• 如体育馆里坐着观赏球赛时,如果有一个 人为了看清楚些,就站起来,开始它可一 览无余;但其他观众效仿都站起来,大家 就会彼此遮挡,视野和原先大家坐着时的 效果一样或更差。这时,如果有少数人先 知先觉地意识到这种情况的荒谬或者站的 腿酸了,就会坐下来,大家效仿逐渐都坐 下来,则又回到原来的坐着的状态。
2024/10/12
11
• 单个家庭购车不会引起价格变化,所有家庭购车 就会引起价格变化;一个企业投资不会引起货币、 利率的变化,所有企业投资就会引起货币、利率 等变化。正像微观经济学中学到的:单个企业面 临的需求曲线是平行于横轴的,而行业的需求曲 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 如果说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森林中的树木,宏观 经济学研究的则是森林整体,而不是其中的树木。 微观经济学以价格为中心被称为价格理论,宏观 经济学则以国民收入为中心,被称为收入理论。
2024/10/12
8
• 3、宏观经济学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核心。通过 研究国民收入的决定来解决资源利用问题,分析 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因此,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成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其他理论则是这一理论 的运用。宏观经济学也被称为“收入理论”。
• 4、宏观经济学进行的是总量分析。总量是反映整 个国民经济的综合变量,诸如国民收入、总就业 量、总消费、总投资、总储蓄、货币需求、货币 供给量等,总量分析就是研究这些总量如何形成 以及相互关系。
2024/10/12
4
• 天才失败了就是蠢才! • 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这
么做的好处就是让自己少一点后悔。我们 在做一件事之前要先想后果,要先往远处 想想,谨慎再谨慎,以求避免对他人的伤 害,减少自己之后的悔恨。说话要用脑子, 做事要考虑后果,这是为人处事的准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位:万亿人民币
89404 79553 74772 82054
67795 57733
679
362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999
2000
1996-2000中国分产业的 1996-2000中国分产业的GDP的增长 中国分产业的GDP的增长
中国2000年 中国2000年GDP 的地区分布
西部 14%
中部 27%
东部 59%
%
16 14 12 10 8 6 4 2 0
图 2.1 GDP的增长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98
20 15 10 5 0 –5 –10 78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98
趋势成分
我 国 经 济 的 周 期 变 化
00
周期成分
增长速度
3.失业 3.失业
改革开放后, 改革开放后,失业和通货膨胀成为中国宏观经济 中的一对主要矛盾。 中的一对主要矛盾 1978年以前,失业和通货膨胀都是隐性的 年以前, 年以前
2.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是用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和其他宏观经济变量(实际GDP增 长率)衡量的经济活动中周期性的、但没有规律的向上或向下的变动。经济周期不是 一种有规律的、可预期的,或反复出现的现象,它的时间有随机性,在很大程度上是 难以预测的。 一个经济周期由顺序通过四个阶段组成:收缩、谷底、扩张、顶点。
为了论证有效需求,凯恩斯引进了许多新的概念, 为了论证有效需求,凯恩斯引进了许多新的概念,这些概 念构成了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基石,如乘数原理、 念构成了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基石,如乘数原理、流动性 偏好、预期因素等。这样,从凯恩斯开始, 偏好、预期因素等。这样,从凯恩斯开始,宏观经济学引 起了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的关注, 起了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的关注,也就成为了一门独立的 经济学科。 经济学科。而宏观经济问题又往往与经济政策联系在一起 因此宏观经济学比较强调理论的政策含义, 的。因此宏观经济学比较强调理论的政策含义,这也是宏 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重要区别之一。 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重要区别之一。凯恩斯理论的政 策含义也是十分清楚的。 策含义也是十分清楚的。由于产生经济波动的原因实际上 是总需求不足, 是总需求不足,因此政府通过有效地运用财政政策来刺激 总需求能够使经济回到充分就业的自然水平, 总需求能够使经济回到充分就业的自然水平,政府干预经 济是必要的。这样,凯恩斯理论也就奠定了政府干预经济 这样, 的理论基础。 的理论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具有周期性 (图2)。这一增长模式也带进了20世纪 90年代。在90年代中国所有的行业部门都经历了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变化。90年代初中国 经济正处于循环的谷底,1990年人均GDP的年增长率只有3.8%,是改革20年来增长率最 低的一年。经济增长的速度是随着在20世纪80年代末为了控制经济过热和抑制超出预期 的通货膨胀而实行的经济紧缩政策而放慢的。这一时期的另一特征是经济改革也被放慢 了。
2.消费、投资和货币需求理论
消费、投资和货币需求理论是凯恩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理论在战 后得到了重大发展。 消费理论的发展以莫迪利亚尼(F.Modigliani)的“生命周期假说”和弗 里德曼(M.Friedman)的“永久收入说”为代表。 生命周期假说认为,人们的消费不仅取决于当前收入,而且取决于一生的 预期收入,因此消费与收入的关系与一个人生命周期的具体阶段相关。 永久收入说则认为,人们的消费不仅与当前收入有关,而且与其他时期的 收入有关,因此消费支出具有相对稳定性。这两个理论的重大贡献在于都 把预期因素引进了消费函数。 投资理论的发展是与托宾(J.Tobin)分不开的。托宾的q理论研究了实际 资本存量和意愿资本存量之间的关系,强调了资本的预期收益在投资决策 中的作用。托宾还提出了资产选择理论,研究了投资者在不同金融资产中 的选择行为,得出了风险和预期收益的对称关系,是宏观经济货币理论的 重大发展,也是现代金融学的基本理论。
宏观经济学
导论
一、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以单个企业或家庭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它们的供求行为与
价格变动之间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 研究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情况以及政府如何运用经
济政策来影响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
从一国经济来看,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从一国经济来看,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1.经济增长是由什么决定的? 经济增长是由什么决定的? 经济增长是由什么决定的 2.是什么引起了一国经济的波动? 是什么引起了一国经济的波动? 是什么引起了一国经济的波动 3.是什么导致了失业? 是什么导致了失业? 是什么导致了失业 4.为什么会产生通货膨胀? 为什么会产生通货膨胀? 为什么会产生通货膨胀 5.经济全球化对一国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一国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一国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 6.宏观经济政策对一国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 宏观经济政策对一国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 宏观经济政策对一国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
125 120 115 3.0 110 2.5 105 100 95 78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98 00 2.0 4.0
3.5
1.5 78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98 00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年=100)
城镇登记失业率(%)
4.通货膨胀
(1)经济周期与失业:在经济周期的收缩 经济周期与失业: 阶段,失业率上升;在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 阶段,失业率上升;在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 失业率下降;在经济周期的顶点, 失业率下降;在经济周期的顶点,失业率最低 在经济周期的谷底,失业率最高。 ;在经济周期的谷底,失业率最高。 股票市场价格与经济周期: (2)股票市场价格与经济周期:总的来 股票价格能够提前反映经济周期的演变, 说,股票价格能够提前反映经济周期的演变, 但经济周期与股票市场价格没有准确的对应关 系。 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 (3)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一 般 情 况 通胀与经济周期的走向吻合, 下,通胀与经济周期的走向吻合,通胀的波动 往往更剧烈。 往往更剧烈。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微观经济学的 研究对象具有明显区别。一般来说,以 下问题是宏观经济学所关注的:
1.经济增长
中国GDP 的增长
90000 80000 7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 1952 1978 1995 1996 1997 1998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使古典经济理论受到了挑战。按照古典理论,价 格、工资等都具有伸缩性的,经济活动有其内在的调节机制。经济大萧条是 不可能产生的。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大萧条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中,凯恩 斯的理论应运而生。凯恩斯从社会总需求入手,寻找经济大萧条产生的原因, 因此凯恩斯的理论一开始就是从宏观经济层面上展开的。凯恩斯理论的核心 是有效需求,也就是目前在众多宏观经济学教材中所指的总需求。 凯恩斯认为,由于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着某种缺陷(如价格、工资刚性),供 给并不一定就能创造需求,而总需求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它决定着国民收入 的波动。总需求的大小又主要取决于三个心理因素,即“边际消费倾向”、 “资本的预期收益”和“流动性偏好”。如果人们对未来预期产生悲观情靖, 或者说这些心理因素发生了不正常波动,就会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从而导致 总需求不足。 在总需求不足又不能通过市机机制来调节的情况下,国民经济就会偏离充分 就业的自然水平,从而导致经济的波动。他还认为,尽管在长期内,国民经 济受价格机制的作用有回到自然水平的趋势,但这个过程是相当缓慢的,而 且谈论长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在长期,我们都会死去”。这样,凯恩斯 提供了一个对大萧条的理论解释,也产生了以研究总需求为核心内容的宏观 经济理论。
二 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形成 宏观经济学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 宏观经济学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是从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 (J. Keynes)1936年出版的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开始的。 年出版的《 (J.M.Keynes)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开始的。在 凯恩斯之前,经济学的研究基本都集中在微观领域, 凯恩斯之前,经济学的研究基本都集中在微观领域,但也有不少经济学家涉 足了总产量、就业、利息、工资等宏观经济问题, 足了总产量、就业、利息、工资等宏观经济问题,被称之为宏观经济学的古 典学派。 典学派。 古典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在一个社会中,生产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古典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在一个社会中,生产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供给决定 需求,因此生产什么是社会经济的主要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需求,因此生产什么是社会经济的主要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什么 通常是由企业决定的,这是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因此, 通常是由企业决定的,这是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因此,经济运行的关健在 于微观领域,也就是在企业这个层面上。 于微观领域,也就是在企业这个层面上。无数追求利润极大化的企业通过竞 争形成了一个整体的、有序的经济活动,构成了国民经济运行的基础. 争形成了一个整体的、有序的经济活动,构成了国民经济运行的基础.在这 个基础上,社会生活中的经济波动仅仅是局部的、暂时的现象, 个基础上,社会生活中的经济波动仅仅是局部的、暂时的现象,当供求关系 失衡时,市场可以通过价格、 失衡时,市场可以通过价格、工资等因素的变动使经济自动地回到由供给决 定的自然水平,从而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失业,因此, 定的自然水平,从而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失业,因此,政府没有必要对经济进 行干预。 行干预。 从古典学派看来,只要微观经济的市场是有效的,整个经济就不会出现问题, 从古典学派看来,只要微观经济的市场是有效的,整个经济就不会出现问题, 宏观经济问题的专门研究就不那么重要了。 宏观经济问题的专门研究就不那么重要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