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迁移的原因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人口迁移 PPT课件 人教版

中国人口迁移 PPT课件 人教版

方向
安史之乱 黄河中下游平原
长江流域、珠江流域
意义 人口中心南移,改变人口地理分布格局
请你思考:
黄河中下游平原为什么会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平原广阔平坦 土壤深厚肥沃 气候温暖湿润 发达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 人类在此聚居的历史悠久
二、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
由于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加上政策上不允许 农村居民迁入城市,我国的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少。
环境问题的产生
4、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是( A )
A、由农村到城市
B、由农村到农村
C、由城市到农村
D、由城市到城市
5、大庆、攀枝花等城市兴起,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其影响
因素主要是( D )
A、气候条件优越
B、重大政治变革
C、经济的发展变化 D、矿产资源的开发
一、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

20、生活不会按你想要的方式进行,它会给你一段时间,让你孤独、迷茫又沉默忧郁。但如果靠这段时间跟自己独处,多看一本书,去做可以做的事,放下过去的人,等你度过低潮,那些独处的时光必定能照亮你的路,也是这些不堪陪你成熟。所以,现在没那么糟,看似生活对你的亏欠 ,其实都是祝愿。

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阳光那么好,何必自寻烦恼,过好每一个当下,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

19、大家常说一句话,认真你就输了,可是不认真的话,这辈子你就废了,自己的人生都不认真面对的话,那谁要认真对待你。

20、没有收拾残局的能力,就别放纵善变的情绪。

15、所有的辉煌和伟大,一定伴随着挫折和跌倒;所有的风光背后,一定都是一串串揉和着泪水和汗水的脚印。

人口迁移 课件 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人口迁移  课件  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人教版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
第二节 人口迁移
出门求学 外出打工 旅游出行 春运回乡
人 口 迁 移 ?
一、什么是人口迁移一?、什么是人口迁移
1.概念 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
条件
前提条件 空间移动 时间限度
(1)居住地变更 (2)跨越行政区域界线 (3)长期或永久性(一年以上)
其中任一条件 不足都称之为
一、什么是人口迁移一?、什么是人口迁移
2.分类
①按迁移空间范围划分
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
②按迁移方向划分
农村→城市 城市→农村
农村→农村 城市→城市
发达国家历史上和 发展中国家当前人 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3.人口机械增长
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
人口机械增长率
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 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又称人口 净迁移率。
(3)军事战争
2、人文因素
(4)宗教(文化)
2、人文因素
二、影响人口迁移因素
探究
“闯关东”
光绪六年(1880年),朝廷以放荒、免税、补助奖
励移垦东北。自此,历史上著名的“闯关东”开始了。
山东、直隶、河南、山西乃至云贵、江南、湖北都有移
民迁往东北,其中以鲁、直、豫为主要构成,仅鲁人就
占了移民整体的80﹪。
人口迁移
影响人口迁 移因素
自然因素 人文因素
气候、矿产资源、 水资源、自然灾害
政策、婚姻、文化 教育、经济水平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民族大熔炉是如何炼成的?
北美大陆的原住民是印第 安人,但现在的美国是一个多人 种国家,有白种人、黄种人、黑 种人等,这是为什么呢?这些肤 色不同的人以及他们的祖先来自 哪里,是怎么来到美国的呢?

人口迁移课件(共53张PPT)

人口迁移课件(共53张PPT)

人口迁移
城 市 化
人口过 于集中
乡村
推力因素
农村生活困难 就业机会不多 升学与升迁机会不多 生活质量低 就医不便 公共设施不足 老式房屋生活不便 社会地位低
人口密度大 失业率高 犯罪率高 建筑物密集 房地产价格高 交通拥挤
人口流失
人口总量少

劳动力老化

农业投资少

农业生产条件差
农田荒废
环境质量差(推力)
互动探究区 材料二 1978 年前,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 山东省高 2/3,这吸引了千百万山东人“闯关 东”,可到 1985 年,山东省以其东部沿海的区位 优势,经济大幅增长,超过了黑龙江,由此导致 人口迁移方向在两者之间完全反转。 1979 年以前,深圳市只是一个拥有 2 万人口的小镇,1980 年设 立经济特区后,全国各地的人口源源不断地迁入,人口迅速增 长,到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深圳市总人口达 700.9 万。近年来,南水北调中线供水源头丹江口库区的居民,部分 迁出了世代居住的家乡。
互动探究区
材料三 政治和社会文化因素也会影响人口迁移。到异地上大 学、随军军嫂、我国 70 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都引发了 人口迁移。历史上我国都城变换和朝代更迭往往会引发人口大 迁徙。利比亚内战期间许多人迁往欧洲。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气候 淡水 土壤 矿产资源 自然灾害
①住所变更 ②空间位移(跨越行政区) ③时间较长(1年以上)
【巩固练习】下图中箭头哪些可能属于人口迁移?
A
B
A1→B1、C1→A2属于人口迁移
A2
A1→A2、C1→C2不是人口迁移 C
A1
B1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迁移》课件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迁移》课件

人口增长的两种方式
概念与分类
原因
3
影响
人口迁移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Population migration is that people change flow behavior in space settlements
劳移难工居民
概念与分类
原因
3
影响
方法点拨: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
“民工荒”是指民工短缺现象。这种现
象最早出现在南方一些主要城市,并尤其 在春节时期尤为明显。“民工荒”既包括 “普工荒”,也包括“技工荒”,但无论 哪种类型,其所反映出“荒”的特征都可 以概括为一种结构性短缺。
材料 在金融危机影响 下,自南方沿海开始向 北方各省市延伸的企业 困境,不断爆出玩具业、 纺织业、地产业、炼钢 业等产业的破产、停工、 裁员消息。持续多年的 “民工荒”,在经济紧 缩中,正演变为民工的 “就业难”。
(2)我国目前的这种人口流动将( )
A.加重沿海地区的环境压力 (1)我国民工流出最多的省区是____________省(市、区),民工净流入较多
(一3的些)省请合区为是理解广化决东建“、议民__。_工__(_两荒__条”___即和_和可当__)前__BC的__.._民_加加__工速重__“中西(省部部就、地地业市区区难或的的区”资环)问。源境题开压发力,提出
D.严重阻碍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3) 解决“就业难”的措施
• 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 • 改善恶劣的工作条件。 • 对农民工进行技术培训。
解决“就业难”的措施 ①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 ②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科学种田,稳定农 民与土地的关系,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③实行产业化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推广农村税费改 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④提高农民自身素质,转变观念。(任意两条)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人口迁移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人口迁移

2、人口机械增长
• 概念: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这种人口数量的变 化称为人口机械增长。

人口机械增长率=
年内迁入人口数— 年内迁出人口数 年平均人口数
x 100%
• 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时,为人口净迁入区
• 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负时,为人口净迁出区
• 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的。
人口增长率(%) 15 16.2 7.3 14.5 18.5 13.3 11.5 7.8 13.2 9.7 7.4
1.由表中数据可推测美国人口的变化特征为 D
A.增速一直变快 B.1960年人口增长最快C.总量有增有减D.1931~1940年增长最慢
2.影响美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有 A
①出生率 ②移民 ③婚姻 ④宗教
织地思进考行题。:2读0世图纪,50简年要代说,国 家有明组不织同地历移史民阶边段疆我的国各人类人 员达口百迁万移之的众主。要特点、原
改革开放以后:大量农村人口
因及方向。
向城镇迁移;沿海地区经济发 展快,吸引大量内陆人口迁入
四、人口迁移的影响
1、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迁出地--迁入地 社会、经济、生态)
A.交通联系 B.空间距离 C.人口总量 D.产业活动
B 5.外来人口流入对江苏省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土地开发
B.优化劳动力结构
C.增加就业岗位
D.缩小区域差异
< 地理实践10 >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一、人口增长
1、计算
①区域人口增长=人口自然增长+人口机械增长。 ②区域人口自然增长:年净增人口数量=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 ③区域人口机械增长:年净增人口数量=人口基数×人口机械增长率。

人口发展和人口迁移(课件)-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全国通用)

人口发展和人口迁移(课件)-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全国通用)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
A.1990~2015年的永久迁移人数持续增加 B.2000年以后,永久迁移的累积人数下降
C.1990~201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呈下降趋势
D.1990~199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增速比2005~2010年的慢
11.2010年后务工迁移人数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B )
①“三农”政策利好
会经济条件有所改善之后,人口盲目增长。
中国的婴儿潮示意图
考点三 人口相关概念的图表呈现
(二)“婴儿潮”
1.概念:指的是在某一时期及特定地区,出生率大幅度提升的现象。
2.中国的婴儿潮: 新中国成立以来有三次生育高峰: 第三次是1981-1990年:结构性增长,这次 出生高峰并不是由于妇女的生育率高引起 的,根本的原因在于当时人口的年龄结构, 即育龄妇女,特别是旺育年龄妇女在总人 口中所占的比重较高。 中国的80后,生育率快速下滑,第四轮 婴儿潮,自然就没有出现。
②出生人口数量减少
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④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降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真题探究】人口相关概念的图表呈现
(2023春·浙江金华·高三浙江金华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人口倒挂”现象是指 部分地区外来人口数量超过本地户籍人口数量。下表示意我国某市2011-2019年户籍人 口和常住人口的变化情况。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截止到2020年年底,全国总人口共计141212万人, 超过65周岁的老年人口高达1.9亿人,占比13.5%,相较于2010年大幅度上升了4.6%。
考点三 人口相关概念的图表呈现
(一)人口老龄化
3.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 (1)老年人口基数大; (2)人口老龄化速度快:“未富先老”;老龄化的增速。 (3)老龄化进程不平衡: ①城乡不平衡:农村高于城镇; ②区域不平衡:东部快于西部,上海是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地区 ③结构不平衡:我国出生人口存在大起大落的现象,人口年龄结构失衡现象比较突出, 老龄化进程也有明显阶段性的不均衡。新中国成立以来有三次生育高峰,第一次是 1950-1957年,第二次是1962-1972年,第三次是1981-1990年,在第一次出生高峰和第二 次出生高峰叠加的时候,老年人口比例将一下子急剧拉升提高8个百分点。

高一地理(中图版)-第二节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2PPT课件

高一地理(中图版)-第二节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2PPT课件

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 改革开放后
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1.人口向城镇迁移2.人口向东部迁 )

小结: 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
时间
迁移特点
迁移原因
清代到新中 国成立前
由河北、山东、河南、山西等地 向黑龙江、辽宁、新疆、内蒙古 战乱和自然灾害导致人口外迁 等地迁移
改革开放前 由东部向内地和边疆迁移
资料:2017年,北 京市65岁及以上老 年人口达237.6万 人,占总人口的 10.5。
环境的影响。
知识拓展:人口迁移的影响
结合表格及文字资料,简述大量人口迁入对北京市地理 环境的影响。
北京(迁入区): 有利:1.增加了劳动力。 2.促进城市化发展,延缓老龄化,促进经济发展。 不利:人口数量过多,导致人均资源、环境、交通、住 房等问题。
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
(新中国成立后)
结合图片,对比改革开放前后国
内人口迁移方向及原因的差异。
时间 迁移方向
改革 开放前
改革 开放后
迁移原因
国内人口前后国内人口迁移方向及原因的差异
时间
迁移方向
迁移原因
由东部向内地和边疆迁移(新疆 、 改革开放前 青海、内蒙古、黑龙江、云南) 国家政策支援边疆和内地建设
知识拓展:人口迁移的影响
2017年和2018年北京市总人口数与常住外来人数统计表
总人口数 常住外来人 常住外来人口占总 时间 (万人) 口数(万人) 人口总人口比重( )
2017年 2170.7
794.3
36.6
2018年 2154.2
764.4
35.5
结合表格及文字资料,简述大量人口迁入对北京市地理
原因:1.新航线开辟和地理

高中地理第二节 人口迁移优秀课件

高中地理第二节 人口迁移优秀课件

都是人口空间移动的现象,都能 引起人口数量的空间变化
判断以下人口的移动现象是否属于人口迁移: 1、外出旅游、度假、疗养、探亲; 2、我国大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3、外出读书,寒暑假回到家的大学生; 4、因工作离开家的大学生; 5、居住在叙利亚难民营中的伊拉克难民; 6、到中国来工作的外国人; 7、农闲季节到城或外地打工,农忙季节回本务工的农工。 8、国家有方案的抽调人员支援西部建设。









经济开 展水平


底 设 施 完

根底设施差

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地的因素是推力因素;
吸引移民迁入新居住地的因素是拉力因素;
三、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人口迁移根本原因: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
2022/1/16
平衡,以及生存环境的差异。
三、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经济因素 经济开展水平〔速度〕
〔 注意 局部地区人口迁移的原因分析: 京津唐、沪宁杭、珠三角:经济迅速开展,可获得更多的就业、经商 时机,获取更高的工资收入,改善 生活质量,吸引人口迁入。 新疆、云南:资源丰富,开矿和边境贸易的开展,可获得更多的就业、 经商时机,吸引人口迁入。 〕
⑵人口迁移的性质和目的:
性质:以自发性的流动为主; 目地:务工和经商。

人口流动
概念 共同点
不同点
指人们变更定居地
的空间流动行为。
空间上发生位移
①空间位移——由迁出地到 迁入地必须改变定居地; ②居住地变更——必须超越 一定的行政界线 ③时间限度——永久性或长 期性。 〔行政区变化---以上〕
人口短期离开原定居 地后又返回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上很多的工业城 溪
市,如英国的伯明翰 九
和我国的大庆、攀枝 花等,都是因了矿产 资源的开发,吸引大
顶 铁 刹 山
量人口迁入而形成的
-
26
资料7:19世纪40年代爱尔兰水灾引发饥荒,
许多农户迁往美国。
资料8: 20世纪80年代非洲撒哈地区的旱灾
造成了大规模的环境难民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资料9:伯明翰、大庆等矿业城市早期开发而
-
19
3.社会文化因素
③宗教信仰、种族和民族差异
-
20
资料5: 1947年印巴分治,1 500万穆斯林从
印度迁往巴基斯坦
社会文化因素
(宗教信仰)
人口迁移
资料6: 因与外国人结婚,迁居到国外。
社会文化因素
(家庭和婚姻)
人口迁移
-
21
4.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美国很多老年人在退休后向南方 的“阳光地带”迁移。
-
6
◆过去 农村人口迁往城市
落后的农村
较多的就业机会 较好的生活条件 较好的教育、医疗
-
繁华的都市
7
●现在 城市人口迁往农村
安逸的田园生活 国家政策好 环境清幽
拥挤不堪的城市
中国第一村 华西村
-
8
2、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 交通通讯
●政治因素
政策 战争 政治变革
●社会文化因素
战乱,曾引发黄河流域人 口大规模南3.政治因素
③政治中心改变
一个国家政治上 的变革,政治中 心的改变,也常 常引发人口迁移。
1822年独立之后,巴西政府出于政 治、经济和战略安全的考虑,曾决 定在内地创建新都。 1960年4月21 日巴西正式迁都巴西利亚,起初人 口不足20万,随后大量外州移民涌 入,人口急剧增加,成为全国最大 城市之一。
-
15
巴西利亚
我国历史上,都城在西 安、洛阳、开封、杭州、 南京和北京之间不断变 换,引起人口的大规模 迁移。
-
西安
16
资料3:
美国攻打伊拉克期间,有200多万 伊拉克难民逃离家园,纷纷涌向临近 的伊朗、约旦、土耳其等国。
政治因素(战争)
人口迁移
资料4:20世纪50年代黑龙江、新疆等地大批
解放军就地复员成立建设农垦兵团
-
1
-
2

西

杀 虎

-
3
-
4
★ 引起这些迁移的原因有哪些
气候恶劣 自然灾害频发
战争不断
生活贫穷
-
5
1、 人口迁移的
推力
原定居地的不良环 境,如气候恶劣、 人口过多、食品供 应短缺、居住条件 差、就业困难、宗 教迫害等
拉力
吸引人们迁住新的定居 地的因素,如适宜的气 候、廉价的土地、较多 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 收入、良好的教育条件、 理想的生活方式、稳定 的社会环境等
最根本原因
-
12
2.政治因素
①政策
①三峡工程建设而导致三 峡库区移民 ②我国“文革”期间大批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 下放劳动
国家人口流动政策会 对人口迁移产生重要 影响。
-
13
2.政治因素
②战争
战争是对人类正常生 活环境和秩序的破坏, 并常常引发人口迁移。
中国历史上的“永嘉之 乱”,“安史之乱”, “靖康之难”,“八年抗 战”。自三国至魏、晋、 南北朝之间长达300年的
-
长江三角洲
25
4.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④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生产 发展、特别是制 造业发展的基础
本溪是我国著名的钢铁城市,旧名“本 溪湖”,这里矿藏丰富,被誉为“地质 博物馆”,以产优质焦煤、低磷铁、特 种钢而著称。主要旅游景点有本溪湖、 本溪水洞以及东北道教名山——九顶铁 刹山等。山野菜、人参、鹿茸、冻梨等 是当地著名的风味特产。
政治因素(国家政策)
-
17
3.社会文化因素
①文化教育的发展。 改变了人口的生活态度和 生活期望,也改变了人们 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从 而促进了人口的迁移。
牛津大- 学
18
3.社会文化因素
②家庭和婚姻。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人 口迁移的重要因素。 而家庭因素则在未成 年人和老年人口的迁 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治要 因因 素素
战争
许多巴勒斯坦人逃离家 园成为难民
国家政策 我国历史上的移民戌边
-
30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影响 因素
举例
社会 文化 因素
重 要 因 素
1947年印巴分治,1500
宗教 万穆斯林从印度迁往巴 基斯坦
民族 种族
犹太复国运动
-
31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影响 因素
举例
生 态

环境 恶化
①气候
气候不仅直接影响
人的身体,而且影
响着一个地区的土
壤、植被和水文等,
从而对人类的生产
和生活有着重要的
影响,并通过对生
产和生活的影响而
影响人口迁移。
-
22
4.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②淡水
淡水的分布及其 变化,在很大程 度上决定了人类 生活、生产的空 间布局,从而决 定着人口迁移的 方向和规模。
土地沙漠化 人们移民
家庭和婚姻 文化教育
气候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淡水
土壤
矿- 产
9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经济因素
①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 是主要的,经常起作 用的因素,是人口迁 移的基本动因。
-
10
上海市
1.经济因素
②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相对地缩小了地区之间 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 口迁移的各种困难,从 而促进了人口迁移。
引起人口迁移
自然环境因素(矿产资源的开发)
-
27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影 响
因素
举例
经 济

地区经济差异 内地、乡村人口到 社会经济发展 沿海务工、经商
因要 素因
城市化推进
乡村人口迁入城市
素 经济布局改变 西部开发引起的移民
-
29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影响 因素
举例


政治迫害
1972年乌干达亚裔被独 裁者驱赶迁往英国
人类越来越大规模、大 范围、大跨度的人口迁 移,得益于这种发展
高铁
-
11
资料1: 经济因素
我国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 特区的设立,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
资料2: 经济因素
中东石油国家的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 近年来由于石油经济繁荣,吸引了大量的 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移民
经济因素是引起自发性人口迁移的
-
23
•逐水草而居是早期人口迁移 的最基本形式。现在某些大 河流域如长江、珠江、尼罗 河、多瑙河,伏尔加河等, 也是人口密集地区。
-
24
4.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③土壤
乌克兰的黑土地,尼罗河 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长 江三角洲等冲积土地区, 对该地区的人口分布与迁 移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土壤是影响农业生产 发展的重要条件,对 农业生产有着特别的 重要意义,因而也是 影响人口迁移的一个 重要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