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考点二赏析形象塑造手法训练加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小说阅读-人物形象的赏析 课后练习二及详解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小说阅读-人物形象的赏析 课后练习二及详解

学科:语文专题:小说阅读——人物形象的赏析题1: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小说阅读-人物形象的赏析课后练习二及详解母亲病了,躺在床上,我就坐在母亲的床边玩电脑。

母亲大多数的时候是悄无声息地躺在床上的,但是有时候也会试探着想跟我说话。

说她又觉得哪个地方不太舒服了,说她又做了一个可怕的梦了,说她年轻时有多么健康,一个人能干多少活了。

这时我总是很不耐烦。

有一次,母亲突然探过身来凑近电脑说:“你一直在电脑上干什么?不累吗?”“聊天。

”我不耐烦地说。

“聊天?跟谁聊啊?”母亲又问。

“一个外地的,不认识。

”“不认识?”母亲好像很是不解,“那说什么呀?”“反正也无聊,随便说什么都行。

”我说。

“哦。

”母亲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儿,又像很累似的长叹一口气,重新躺回到床上。

我又聊了一会儿,无意中转头看看母亲,她正睁着眼看着天花板出神。

我心里突然一动。

我名义上是在这里陪伴母亲,可除了能为她做点饭倒杯水外,还做了什么?母亲是生我的时候落下了病根,多年来一直备受疾病的折磨,近年又添上了许多老年病。

也许因为母亲常年生病,她自己不在乎了,我们也习以为常了,有时周末回家,也很少想着要主动帮她干点什么,总是她一个人里里外外地干这干那。

母亲这次犯病,就是累病的。

她病了,不但得不到我们的同情,反而谁见了她都会抱怨,都觉得她把自己累病了,害得我们也跟着受累。

每当我们抱怨的时候,母亲总是一声不吭,仿佛她真的做错了什么一样。

我关掉电脑,给母亲倒上一杯水。

还没等我说什么,母亲却说:“看电脑累眼睛吧?快躺下闭着眼歇一歇。

”我答应着,拉了一床被子就躺在母亲身边。

我说:“妈,你给我说说你以前的事,我看看能不能写篇文章。

”母亲欢喜得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我静静地躺着,耐心地等着她说。

突然觉得,原来躺在母亲身边,就是这样的感觉——暖暖的。

我却已经遗忘多年了。

文章运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人物对话,试分析文章是如何运用语言描写刻画“母亲”这一人物形象的?题2:豹尾孙方友报上将发我一篇小说,不知怎么让乡长晓得了,命我拿着底稿去见他。

2023届语文二轮复习小说专题讲练:塑造形象的手法

2023届语文二轮复习小说专题讲练:塑造形象的手法

2023届语文二轮复习小说专题讲练:塑造形象的手法塑造形象的手法一、高考真题类别篇名题目(2019·新课标Ⅰ卷)鲁迅《理水》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

(6分)(2019·新课标Ⅱ卷)莫泊桑《小步舞》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6分)(2022·浙江卷)和军校《逛》作品塑造敦厚的形象主要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6分)(2018·江苏卷)凌叔华《小哥儿俩》二乖的天真可爱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6分)(2017·山东卷)乌热尔图《七岔犄角的公鹿》本文第~段描写公鹿与狼搏斗的过程,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4分)二、塑造形象的手法答题规范:1.分条作答,标清序号①②③2.每条答案都分为三个层次:是什么(指出手法)+为什么(结合文本分析为何是此手法)+怎么样(此手法有何表达效果)三、回顾教材请以祥林嫂形象为例,谈谈《祝福》一文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刻画手法简要分析答案启示对祥林嫂的刻画主要运用了肖像描写的手法对祥林嫂的肖像描写主要体现在对她初到鲁镇、再到鲁镇和死前与“我”相遇三次的衣着打扮、脸色、精神状态等方面的描写,刻画出一个勤劳、朴实、善良、温顺、要求极低、易于满足的慢慢走向死亡的妇女形象。

具体方面:在文中找出所有关于主要人物出场的地方,从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角度来赏析对祥林嫂的刻画还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手法对祥林嫂的语言描写较多,重点体现在以下情节中:(1)与“我”就“有无魂灵”问题的对话,体现其封建迷信思想桎梏下矛盾的心理;(2)对四婶讲阿毛,体现其痛苦、自责;(3)对大家讲阿毛,体现其麻木、空虚;(4)与柳妈的对话,体现其精神重压,陷入恐惧。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人物形象塑造方法(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人物形象塑造方法(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人物形象塑造方法(含答案)小说专题训练-------人物形象塑造方法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绣鞋王奎山一大早,七婶就起来了,她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

今天是腊月二十四,是麦苗出嫁的日子。

她想简单地弄点饭吃吃,就到黄瓜园贵他姑家去。

她想躲过这一天,免得自己看到麦苗出嫁伤心,也免得麦苗难受。

刚刚做好饭,麦苗就一头撞了进来。

麦苗进了屋冲她叫了一声“婶”,就到西间里去了。

她没有往西间里去。

平日她就不常往西间里去。

那是贵住的房间,贵参军前就住在西间里。

过了一会儿,麦苗从西间里出来了。

七婶抬眼看了一下麦苗,见麦苗脸上竟是出奇的平静。

她知道麦苗是个挺有主见的闺女,就放心了。

麦苗说:“婶,做饭了没?”七婶说:“做了,刚做好。

”麦苗说:“婶,我来晚了。

”七婶说:“看你说的。

今儿个是啥日子!”麦苗麻利地将平日吃饭的小方桌用抹布擦净了,又在桌边放一把小靠椅,就拉七婶往上坐。

七婶明白麦苗的意思了。

七婶明白麦苗的意思以后,无论如何也不肯往椅子上坐。

七婶说:“苗儿,你看你。

”麦苗说:“婶,你上坐,你上坐。

”七婶说:“这妮子,你看你。

”麦苗说:“婶你上坐,我有话说。

”七婶说:“妮子,哪能那样哩,不兴不兴。

”到底没有麦苗的力气大,被麦苗连推带拉地按到了小靠椅上。

七婶说:“屋里有爹有娘的,那可不兴。

”麦苗不答话,麻利地抹了一只碗,盛了一碗红薯稀饭,又拿了一个馍,一双筷,小心地来到七婶面前,庄重地跪下。

七婶仰起头,闭上了眼,眼泪却止不住地淌了下来。

麦苗说:“娘,吃饭吧!”麦苗说:“麦苗今儿个就要走了,再给娘端一次饭。

”麦苗说:“往后,娘再想吃麦苗端的饭,就难了。

”七婶只好睁开眼,将饭接过来,放到桌子上。

抬眼去看麦苗时,见麦苗早已哭成了泪人儿。

两个人遂抱在一起,畅畅快快地哭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七婶首先止了哭,又扳起麦苗的头,用手给她擦脸上的泪。

七婶说:“苗儿,今儿个是你的喜日子,高高兴兴地走。

高考小说阅读必考题型之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附练习答案解析)

高考小说阅读必考题型之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附练习答案解析)

高考小说阅读必考题型之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附练习答案解析)必备知识【题目设定方式】(1)小说中的某某有哪些特点,简要说明。

(2)某某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某某具有那些优秀品质,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4)文中某某的性格特征是怎样的?请简要概括。

【解题思路展示】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正面描写)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正面描写)第三,环境描写。

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自然环境对人物也有烘托陪衬作用。

(环境描写)第四,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形象、性格特点。

(故事情节)第五,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以及其他人物的评价。

(感情倾向)经典例题一、【2019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

表妹林斤澜矮凳桥街背后是溪滩,那滩上铺满了大的碎石,开阔到叫人觉着是不毛之地。

幸好有一条溪,时宽时窄,自由自在穿过石头滩,带来水草野树,带来生命的欢喜。

滩上走过来两个女人,一前一后,前边的挎着个竹篮子,简直有摇篮般大,里面是衣服,很有点分量,一路拱着腰身,支撑着篮底。

后边的女人空着两手,几次伸手前来帮忙,前边的不让。

前边的女人看来四十往里,后边的四十以外。

前边的女人不走现成的小路,从石头滩上斜插过去,走到一个石头圈起来的水潭边,把竹篮里的东西一下子控在水里,全身轻松了,透出来一口长气,望着后边的。

后边的走不惯石头滩,盯着脚下,挑着下脚的地方。

前边的说:“这里比屋里清静,出来走走,说说话……再呢,我要把这些东西洗出来,也就不客气了。

”说着就蹲下来,抓过一团按在早铺平好了的石板上,拿起棒槌捶打起来,真是擦把汗的工夫也节约了。

看起来后边的是客人,转着身于看这个新鲜的地方,有一句没一句地应着:“水倒是清的,碧清的……树也阴凉……石头要是走惯了,也好走……”“不好走,一到下雨天你走走看,只怕担断了脚筋。

高考小说阅读解题指导:小说人物形象分析题型(附练习与答案解析)

高考小说阅读解题指导:小说人物形象分析题型(附练习与答案解析)

高考小说阅读解题指导:小说人物形象分析题型(附练习与答案解析)一、描写人物的手法(一)正面描写(1)肖像描写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

【示例】在一张流露着难以描绘其风韵的鹅蛋脸上,嵌着两只乌黑的大眼睛,上面两道弯弯细长的眉毛,纯净得犹如人工画就的一般,眼睛上盖着浓密的睫毛,当眼帘低垂时,给玫瑰色的脸颊投去一抹淡淡的阴影;俏皮的小鼻子细巧而挺秀,鼻翼微鼓,像是对情欲生活的强烈渴望;一张端正的小嘴轮廓分明,柔唇微启,露出一口洁白如奶的牙齿;皮肤颜色就像未经人手触摸过的蜜桃上的绒衣:这些就是这张美丽的脸蛋给你的大致印象。

(小仲马《茶花女》)(2)动作描写让人物用行动来表现自己。

是人物性格的具体表现,最能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示例】歇洛克·福尔摩斯从壁炉台的角上拿下一瓶药水,再从一只整洁的山羊皮皮匣里取出皮下注射器来。

他用白而有劲的长手指装好了精细的针头,卷起了他左臂的衬衫袖口。

他沉思地对自己的肌肉发达、留有很多针孔痕迹的胳臂注视了一会儿,终于把针尖刺入肉中,推动小小的针心,然后躺在绒面的安乐椅里,满足地喘了一大口气。

(柯南·道尔《四签名》)(3)语言描写言为心声,人物的话语最易“泄露”人物心灵的秘密,最能灵活而直接地展示人物性格,它可以充分、细致地将人物的内心世界袒露出来,因此,人物的言语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示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曹雪芹《红楼梦》)(4)神态描写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

【示例】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

2023年高考语文重点难点专练(上海) 热点02 小说阅读训练 _6098

2023年高考语文重点难点专练(上海) 热点02 小说阅读训练  _6098

热点02 小说类文本阅读训练(上海专用)(建议用时:30 分钟)1. 文学类试题根据体裁主要为小说和散文,命题趋势主要向两者边界模糊的散文体小说或小说体散文中选材。

2. 考点相对固定,命题形式相对稳定,主要为主观问答题。

2023 年是新课改后上海第二次高考,将会在 2022 年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考生把握总体论证思路、把握文章主要论点的考查。

一、考点解读1.“概括作品的主要内容”,主要指能概括部分或整体的作品内容,对于小说主要是能概括小说主要情节,即小说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尾,直至把握主要人物形象。

2.“把握作品的行文线索和思路”可与“分析选材、组材的特点和作用”合并理解。

主要指能把握小说的叙事手法、人称使用、叙述视角、叙事顺序及其以及选材、组材特点等行文脉络,并体会作者的构思艺术,能从整体分辨章节或段落的主次和不同重要性。

3.“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作用”,可与“赏析作品的构思特点、表现手法、语言的表现力”合并理解,主要是指能理解小说关键语句的潜在义、引申义、双关义、象征义的理解和分析对于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思想主旨的作用。

考查重点主要是环境、景物描写。

4.“把握作者的情感,分析作品主题的思想内涵”,即能从对小说具体内容的具体分析中把握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5.“依据作品内容进行联想、想象、推断”,是指能够依据已有的情节、情境、片段结合文章主旨、情感脉络、人物形象进行扩展、延续、补充、推演的能力。

6. “评价作品内容、思想的意义和价值。

”与“赏析、评价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可合并理解。

是指在全面通读小说基础上对小说艺术形象、思想内涵、人物所体现出来的时代意义、社会价值进行挖掘并加以评价。

二、复习技巧1.以考试手册为导向,把握考点的频度,熟悉题型及其解答思路。

复习时重点研读考试说明,在全面熟悉能力考点基础上,对常考和非常考能力制定不同应考策略,形成相应知识和方法体系。

上述考点中,按考试频度分析,考点 2、3、4 是常考考点。

2017中考现代文阅读 小说考点二:把握人物形象 附参考答案解析

2017中考现代文阅读 小说考点二:把握人物形象  附参考答案解析

小说考点二:把握人物形象常见问法:①请联系具体内容,说说文中“……”是一个怎样的人。

②结合文章内容,试着概括小说中“……”这一人物形象的特征。

技巧点拨: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个:①品析人物描写,感知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要通过品析作家笔下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特征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各方面的描写,并深人细致地加以分析,从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②赏析环境描写,明细人物思想。

这里的环境,既指自然环境,又指社会环境。

前者或交代时间和天气,或渲染气氛,或烘托人物心情,对人物起强化作用。

后者是人物命运、性格及最终结局的外因。

结合具体的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分析人物性格,是鉴赏人物形象的重要环节。

③分析情节发展,概括人物性格。

情节是人物行为和活动的过程,在展开情节的过程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再现活生的鲜明个性。

因此,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情节人手。

④探读细节描写,彰显人物性格。

所谓细节,是指对人物形象的某些局部或微小变化所进行的细腻描写,它是构成人物形象的组成部分,为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深化文章主题服务。

因而,分析人物形象离不开对细节描写的探究品读。

【3】蹬布(2017湖北荆州,14-18,12分)①那天放学进家,响莲先是高兴,后是惊讶。

高兴的是爸爸难得在家,惊讶的是爸爸脖子上吊着绷带托着左胳膊。

②因为爸爸意外工伤,响莲那天没有挨着枕头就入睡。

她听见爸爸妈妈在低声商量事儿。

妈妈说:“欠人家两个月车钱了,这下更艰难了。

”爸爸说:“再艰难,也得保证响莲。

”③在这个城乡接合部的居民区里,响莲上的却是城里一所挺有名的学校。

那天老师宣布,今后有的作业要在电脑上完成,响莲庆幸自己并不落后,妈妈在小超市打工,用攒了三四个月的工钱,给她置备下一台电脑。

妈妈说,超市老板娘早给她闺女置下电脑了,那闺女才上四年级。

妈妈问响莲:“老板娘说的‘未雨绸缪’,什么意思?”响莲说老师还没教。

妈妈就说,家长们都知道,一上五年级,有的功课就得在电脑上完成,“未雨绸缪”就是不等老师教,一搜就懂。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专题训练女性形象及塑造方法(含答案)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专题训练女性形象及塑造方法(含答案)

小说专题训练------女性形象及塑造方法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前方菡子远方的朋友托我找寻一个不相识的女友,他只依稀记得她曾到了我们省内,可是我们都相信会找到她,因为他给我讲了她的故事。

于是我带着深深的怀念和敬意,在所有不相识的老同志中间,寻觅我们的战友。

……离开战争年代久了,但一丝儿没有磨灭那激战的前方给予我们的向往和亲切的印象,我想你一定也是如此。

你爱前方甚于你的生命,不问我们的亲人是否真在第一线上,可是女性矜持、温柔、坚贞的感情,总是献给前方的呵!你异常温和,这不仅因为你是一个医生,当你最早到达皖南新四军军部的时候,你有一对始终笑着的眼睛。

两年以后,你勇敢地在伤员中间,选择了一个年青的营长作你的爱人,后来北撤,你在众人之中只找你的老南;后来你们有了孩子,你更温柔了,直到你当了医生,有人还称你是“笑眯眯的大夫”。

这都是从印象认识你的观感,其实与你深处的人,都知道你的温柔是有一种信念作基础的。

在你微笑的眼神下面,常常潜存着泰然和坚忍;你的温柔中含蓄着生活的庄严感和对未来的憧憬;你的温柔在战争的年月更有动人的生命力。

在你做母亲后,你那个“调皮鬼老南”,有两年的时间都在南征北战,可是他没有忘记一两个月给你画一只小桃(你称呼的谐音);你呢,从第一个战役以后,就把自己称作“你的妻子”了,虽然你生怕有人瞧见,可是好像这四个字只属于你和他。

一九四八年一个金黄色的秋天,你有了第二个孩子黎黎,来到驻在这儿的留守部队。

前方离远了么?并不,你伏在田垅上听过轰炸济南的炮声。

你暂时不能走动,院子静了,不过黎黎的嗓门大,他嚎叫,你轻声对答,你们母子几乎日夜不停的谈话也够热闹的了;有时还加上由你嘴中说出的父亲的言语:“小兵阁下,你将来是一个炮兵,还是一个空军?”“你是一个号兵么,现在就练嗓子?”他自己刚参加江西红军时也当的是小号兵,难道也是在襁褓里就练的嗓门?你会心地笑了。

你们结婚的时候,他给你轻轻地吹过号,至今那越过高山平原奔向前方的声音,还在你的耳边缭绕不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二概括小说的形象特征,赏析形象塑造手法文本展示典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20分)鞋刘庆邦有个姑娘叫守明,十八岁那年就定了亲。

定亲的彩礼送来了,是几块做衣服的布料。

媒人一走,母亲眼睛弯弯的,说:“给,你婆家给你的东西。

”“谁要他的东西,我不要!”“不要好呀,我留着给你妹妹做嫁妆。

”妹妹跟过来,要看看是什么好东西。

守明像是捍卫什么似的,坚决不让妹妹看,她把包袱放进箱子,啪嗒就锁上了。

家里只有自己时,守明才关了门,把彩礼包儿拿出来。

她把那块石榴红的方巾顶在头上,对着镜子左照右照。

她的脸红通通的,很像刚下花轿的新娘子。

想到新娘子,不知为何,她叹了一口气,鼻子也酸酸的。

按当地的规矩,守明该给那个人做一双鞋了。

她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她把那个人的鞋样子放在床上,张开指头拃了拃,心中不免吃惊,天哪,那个人人不算大,脚怎么这样大。

脚大走四方,不知这个人能不能走四方。

她想让他走四方,又不想让他走四方。

要是他四处乱走,剩下她一个人在家可怎么办?她想有了,把鞋做得稍小些,给他一双小鞋穿,让他的脚疼,走不成四方。

想到这里,她仿佛已看见那人穿上了她做的新鞋,由于用力提鞋,脸都憋得红了。

“合适吗?”那个人说合适是合适,就是有点紧。

“穿的次数多了就合适了。

”那个人把新鞋穿了一遭,回来说脚疼。

“你疼我也疼。

”那个人问她哪里疼。

“我心疼。

”那个人就笑了,说:“那我给你揉揉吧!”她赶紧把胸口抱住了。

她抱的动作大了些,把自己从幻想中抱了出来。

摸摸脸,脸还火辣辣的。

瞎想归瞎想,在动剪子剪袼褙时,她还是照原样儿一丝不差地剪下来了。

第一次看见那个人是在社员大会上,那个人在黑压压的会场中念一篇稿子。

她不记得稿子里说的是什么,旁边的人打听那个人是哪庄的,叫什么名字,她却记住了。

她当时想,这个男孩子,年纪不大,胆子可够大的,敢在这么多人面前念那么长一大篇话。

她这个年龄正是心里乱想的年龄,想着想着,就把自己和那个人联系到一块儿去了。

不知道那个人有没有对象,要是没对象的话,不知喜欢什么样的……有一天,家里来了个媒人,守明正要表示心烦,一听介绍的不是别人,正是让她做梦的那个人,一时浑身冰凉,小脸发白,泪珠子一串一串往下掉。

母亲以为她对这门亲事不乐意,守明说:“妈,我是舍不得离开您!”媒人递来消息,说那个人要外出当工人。

守明一听有些犯愣,这真应了那句脚大走四方的话。

此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还。

她一定得送给那个人一点东西,让那个人念着她,记住她。

她没有别的可送,只有这一双鞋。

那个人外出的日期定下来了,托媒人传话,向她约会,她正好亲手把鞋交给那个人。

约会的地点是村边那座高桥,时间是吃过晚饭之后。

母亲要送她到桥头去,她不让。

守明把一切都想好了,那个人若说正好,她就让他穿这双鞋上路——人是你的,鞋就是你的,还脱下来干什么!临出门,她又改了主意,觉得只让那个人把鞋穿上试试新就行了,还得让他脱下来,等他回来完婚那一天才能穿。

守明的设想未能实现。

她把鞋递给那个人时,让那个人穿上试试,那个人只笑了笑,说声谢谢,就把鞋竖着插进上衣口袋里去了。

直到那个人说再见,鞋也没试一下。

那个人说再见时,猛地向守明伸出了手,意思要把手握一握。

这是守明没有料到的。

他们虽然见过几次面,但从来没有碰过手。

她犹豫了一会儿,还是低着头把手交出去了。

那个人的手温热有力,握得她的手忽地出了一层汗,接着她身上也出汗了。

那个人大概怕她害臊,就把她的手松开了。

守明下了桥往回走时,见夹道的高庄稼中间拦着一个黑人影,她大吃一惊,正要折回身去追那个人,扑进那个人怀里,让她的那个人救她,人影说话了,原来是她母亲。

怎么会是母亲呢!在回家的路上,守明一直没跟母亲说话。

后记:我在农村老家时,人家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

那个姑娘很精心地给我做了一双鞋。

参加工作后,我把那双鞋带进了城里,先是舍不得穿,后来想穿也穿不出去了。

第一次回家探亲,我把那双鞋退给了那位姑娘。

那姑娘接过鞋后,眼里一直泪汪汪的。

后来我想到,我一定伤害了那位农村姑娘的心,我辜负了她,一辈子都对不起她。

(有删改)思路呈现1.小说中守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她有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

(5分)【思路】(1)小说围绕守明讲述了哪几件事情?答:(2)小说对守明的语言、行为和心理等进行了哪些描写?答:(3)这些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和心态?答:【点拨】解答本题要先审题。

本题有两问,要按顺序作答。

其次,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要从人物的语言、行为和心理等方面考虑。

要抓住收彩礼、做鞋、约会三个情节进行分析。

再次,在分析守明的心态时,一定要从人物的心理描写进行分析。

重点分析做鞋时守明的心理。

【答题】答:答案第一问:守明是一个有着朴实、善良、柔顺品性和传统美德的农村的青年女性形象。

第二问:①对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满怀憧憬;②对未来人生和未知命运感到不安。

2.小说以“鞋”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4分)【思路】(1)小说围绕“鞋”写了什么内容?答:(2)“鞋”在文中有何作用?答:【点拨】解答本题时一定要注意:一是题目“以‘鞋’为中心”本身就提示了“鞋”的线索作用;二是“好处”类的题要结合思想内容思考;三是要能正确地分析出本文的思想内容。

【答题】答:答案①做鞋是当时当地的规矩,这样的故事既有生活气息,又有时代特点;②以鞋为线索,可以使故事情节更集中、紧凑;③鞋是情感的寄托物,有助于主人公内在情感与深层心理的发掘与表现。

3.小说中细节描写有力地表现了守明的人物性格。

请举例简要分析。

(4分)【思路】(1)小说有哪些对于守明的细节描写?答:(2)这些细节描写是怎样表现人物性格的?答:【点拨】解答本题时一定要注意举例进行分析,既要讲清人物性格,又要分析怎样表现的。

【答题】答:答案①“她的脸红通通的,很像刚下花轿的新娘子。

”通过对守明脸红的描写,表现了她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以及害羞和紧张心理。

②“不知为何,她叹了一口气,鼻子也酸酸的”,通过对守明动作、神态的描写,寥寥数语,就把初恋少女的微妙心理表现出来了。

品一品分析小说的人物性格时,除了题干有某些具体要求外,一般既要总体分析人物的典型性格,即人物的现实代表意义(答案要总体说明人物的身份和思想代表性);又要具体分析人物的特定性格(答案要具体说明人物的行为表现和性情特征)。

形象的内涵和作用,往往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从思想内容上联系社会现实来分析,例如表现作品的主题等;从结构上分析,例如推动情节的发展等。

概括人物形象类的题目,注意联系文本内容,用准确的词语进行概括,并适当地进行说明。

概括人物性格时,关键词的正确与否非常重要。

赏析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及艺术魅力、内涵,往往从情节出发,从分析刻画形象的手法入手(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细节、正面侧面描写),有时还会考查人称变换的作用。

分析人物描写手法及作用类的题目,要根据题目所指向的内容,准确确定其所用的手法,说明其与人物形象的关系,并分析其艺术效果。

多点训练文末“后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还是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7分)答: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先选好作答角度。

从“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与“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可知,本题的思维方向是分析小说的结构。

选好角度后,结合文本分析出为什么“独立于小说外”或“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最后,根据结构的特点,从情节、主题、人物及创作倾向等方面分析“后记”的作用。

答案观点一:“后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

①从形式上看,“后记”与小说没有直接关系,两者是各自独立的文本;②从内容上看,小说是乡土生活的诗意想象,“后记”是作者的自我忏悔,两者无法融为一体;③从人物塑造上看,“后记”的“真实”事实,限制了小说的想象空间。

观点二:“后记”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①从形式上看,小说是一个开放性的文本结构,“后记”是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②从内容上看,“后记”的“真实”改变了小说的田园牧歌风格,于诗意中多了一丝冷峻;③从创作倾向上看,“后记”中的自我审视,将传统与现代联系起来,深化了小说的思想主题。

技法归纳:对点训练篇好题展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20分)玩笑[法]莫泊桑世界上有什么比开玩笑更有趣、更好玩?有什么事情比戏弄别人更有意思?啊!我的一生里,我开过玩笑;人们呢,也开过我的玩笑,很有趣的玩笑!对了,我可开过令人受不了的玩笑。

今天我想讲一个我经历过的玩笑。

秋天的时候,我到朋友家里去打猎。

当然喽,我的朋友是一些爱开玩笑的人。

我不愿结交其他人。

我到达的时候,他们像迎接王子那样接待我,这引起了我的怀疑。

他们朝天打枪,他们拥抱我,好像等着从我身上得到极大的乐趣。

我对自己说:“小心,他们在策划着什么。

”吃晚饭的时候,欢乐是高度的,过头了。

我想,“瞧,这些人没有明显的理由那么高兴,他们脑子里一定想好了开一个什么玩笑。

肯定这个玩笑是针对我的,小心。

”整个晚上人们都在笑,但笑得夸张。

我嗅到空气里有一个玩笑,正像豹子嗅到猎物一样。

我既不放过一个字,也不放过一个语调、一个手势。

在我看来,一切都值得怀疑。

时钟响了,是睡觉的时候了,他们把我送到卧室。

他们大声冲我喊“晚安”。

我进去,关上门,并且一直站着,一步也没有迈,手里拿着蜡烛。

我听见走廊里有笑声和窃窃私语声。

毫无疑问,他们在窥伺我。

我用目光检查了墙壁、家具、天花板、地板,我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地方。

我听见门外有人走动,一定是有人来从钥匙孔朝里看。

我忽然想起:“也许我的蜡烛会突然熄灭,使我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于是,我把壁炉上所有的蜡烛都点着了。

然后,我再一次打量周围,但还是没有发现什么。

我迈着大步绕房间走了一圈——没有什么。

我走近窗户,百叶窗还开着,我小心翼翼地把它关上,然后放下窗帘,并且在窗前放了一把椅子,这就不用害怕有任何东西来自外面了。

于是我小心翼翼地坐下。

扶手椅是结实的,然而时间在向前走,我终于承认自己是可笑的。

我决定睡觉,但这张床在我看来特别可疑。

于是我采取了自认是绝妙的预防措施。

我轻轻地抓住床垫的边缘,然后慢慢地朝我的面前拉。

床垫过来了,后面跟着床单和被子。

我把所有的这些东西拽到房间的正中央,对着房门。

在房间正中央,我重新铺了床,尽可能地把它铺好,远离这张可疑的床。

然后,我把所有的烛火都吹灭,摸着黑回来,钻进被窝里。

有一个小时我保持着清醒,一听到哪怕最小的声音也打哆嗦。

一切似乎是平静的。

我睡着了。

我睡了很久,而且睡得很熟,但突然之间我惊醒了,因为一个沉甸甸的躯体落到了我的身上。

与此同时,我的脸上、脖子上、胸前被浇上一种滚烫的液体,痛得我怪叫起来。

落在我身上的那一大团东西一动也不动,把我压得喘不过气来。

我伸出双手,想辨明物体的性质。

我摸到一张脸,一个鼻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