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疗相关知识.pdf
氧疗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培训课件

氧疗的理论基础和临床
39
COPD控制性氧疗开始时,先给病人吸入约24%的 氧气,如PaO2能达到60 mmHg左右,或SaO2达 到90%左右, PaCO2无明显升高,说明氧疗达到 了效果;如PaO2能达到60 mmHg, PaCO2上升 在10 mmHg以内,病情无变化,氧疗按原方案进 行,但需注意PaCO2的进一步升高;如FiO2 已 达到30%, PaO2上升不明显,PaCO2上升值超 过20 mmHg,或PH下降到7.25以下,则应降低 吸氧浓度或采用机械通气治疗。
氧疗的理论基础和临床
21
可见,吸入250ml潮气量中含有170ml的纯 氧(50ml+100ml+20ml=170ml),则此时 FiO2为68%(170ml/250ml)。
因此,潮气量越大或呼吸频率越快,FiO2 越低;反之,潮气量越小或呼吸频率越慢, FiO2越高。
氧疗的理论基础和临床
22
只要通气模式不发生变化,鼻导管或鼻塞可 提供相对稳定的FiO2,但是认为鼻导管或 鼻塞可确保稳定的低浓度氧疗则是错误的。
氧疗的理论基础和临床
10
高流量系统提供的气流能够满足患者吸气的需要, 患者不需额外吸入空气。
高流量系统实施氧疗并不意味着吸入气的氧浓度较 高,高流量系统可提供氧浓度较高的气体,也可 提供氧浓度较低的气体。
多数高流量系统采用带有Venturi装置的面罩, 高流 量系统提供的气体流速超过患者吸气时的峰值流 速,提供的气体量是患者通气量的4倍以上。
氧疗的理论基础和临床
45
动脉血气分析是估价氧疗效果最准确的方法,氧疗 期间定期采取血样本,进行系列测定,可得到比 较科学的数据,以判断氧疗效果。
末梢血氧饱和度是一种无创性监测方法,可动态地 在床旁连续监测血氧饱和度,是观察氧疗效果的 较为可靠方法。
氧疗(99页)

氧气吸入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血气分析检查是氧疗指标,当患 者动脉血氧分压< 6.67kPa(50mmg)时,均应给予吸氧。
缺氧的分类
动脉血氧 分压 动脉血氧 饱和度 动-静脉 氧差
缺氧类型
常 见 原 因
吸入气体中氧浓度低、外呼功能障碍、静
低张性缺氧
↓
↓
↓和 N
脉分流入动脉等。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部 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如法洛四联症。 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如贫血、
按给氧浓度:
高浓度给氧(>60%,约5-8L/min) :
氧疗的分类有哪些?
用于急性呼吸衰竭如呼吸、心跳骤停,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急性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即煤气中毒)呼吸抑制等,不得 不分秒必争地使用高浓度或纯氧进行抢救,但不宜长期使用, 以防止氧中毒或其它并发症。
中浓度给氧(40-60%,约3-4L/min) :
氧疗
主要内容
1 2 3 4 5 缺氧及其判断与分类 氧疗及其目的 氧疗的分类及适应症 氧疗的注意事项
氧疗的并发症及预防
何为缺氧?
氧气是维持生命的主要物质,当组织得不到足够的氧或利 用氧发生障碍,使机体的代谢功能发生异常改变,这种情 况称为缺氧。
缺氧的判断依据
动脉血氧分压PaO2
(动脉血液中物理溶解的氧气产生 的张力)
流量@浓度
• 低流量≠低浓度 • 高流量≠高浓度
氧浓度氧流量氧分压
氧浓度: 氧气在空气中所含的比例。
低浓度给氧<40% 中浓度给氧40%-60% 高浓度给氧>60%
氧流量: 指调节的供患者使用的氧气的流量,单位L/min。
氧分压 饱和度
氧分压(PO2):血液中物理溶解的氧分子(O2)所产生的压力。正常大气 空气中氧浓度为 20.93%(PO2 760mmhg FiO2 0.21 呼吸空气时氧分压 =760*0.21=150mmhg)
氧疗专业知识医学知识培训课件

氧立得
小型氧气瓶
氧疗专业知识医学知识
42
高压氧疗
氧疗专业知识医学知识
43
呼吸衰竭的氧疗原则
1 Ⅰ型呼衰 可以高于较高浓度(>35%)吸氧
17
氧疗内容提要
❖氧疗发展历程
❖缺氧、低氧血症、氧疗的概述
❖氧疗的目的、适应症
❖氧疗的实施
❖氧疗的注意事项
❖氧氧疗疗专业的知识医并学知发识 症及预防
18
氧疗方法
临床常用
鼻导管 给氧法
鼻塞法
氧气
氧疗方法
枕法
面罩法
氧气
头罩法 氧疗专业知识医学知识
19
鼻导管给氧法
• 是将鼻导管前端插入鼻孔内约1CM,导管环固定稳妥即可(见下 图)。此法比较简单,患者感觉比较舒适,容易接受,因而是
• 预防措施:避免长时间、
高浓度氧疗,动态观察氧
疗效果
氧疗专业知识医学知识
36
• 2.肺不张吸入高浓度氧疗 后,肺泡内氮气被大量置 换,一旦支气管有阻塞时, 其肺泡内的氧气被肺循环 血液迅速吸收,引起吸入 性肺不张。表现为烦躁, 呼吸、心率增快,血压上 升,继而呼吸困难、发绀、 昏迷。
• 预防措施:鼓励患者深呼 吸,多咳嗽和经常改变卧 位,姿势,防止分泌物阻 塞。
❖ 创伤或其他急性病, CO中毒, 严重贫血
❖ 围手术期
❖ 应用抑制呼吸的药物, 如阿片
氧疗专业知识医学知识
16
需要氧疗的其他情况
• 急性心肌梗塞 • 心源性肺水肿 • 肺心病 • CO中毒 • 围手术期 • 肺间质纤维化
• 梗阻性气道疾病急性 加重 –哮喘 –COPD –支气管扩张
• ARDS
氧疗专业知识医学知识
氧疗讲座课件

2.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者,正常时此比例 约为0.8,比例升高既有右向左分流,降 低既有肺泡塌陷,都会造成临床低氧血 症。
氧疗的适应症
3.弥散功能降低者,吸氧时可增加肺泡内氧含 量,从而增加肺泡氧的弥散。
4.其他情况:心排血量减少、严重贫血、CO 中毒、休克、代谢紊乱等。这些疾病的动脉 PaO2可正常,由于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循环 周期缓慢、组织利用氧能力下降,发生了组织 缺氧。但临床缺乏反应缺氧的理想指标,对氧 疗的疗效也很难评价。
止CO2潴留。 4.观察症状是否改善。 5.气道湿化。
氧疗监测和注意事项
6.长期氧疗。对于慢性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非 常重要,每天低流量吸氧15h以上,可改善生 活质量,提高生存率,降低肺动脉高压。
7.氧疗的安全指导:严格执行四防,既防火、 防震、防油、防热。要随时注意查看氧气表, 当发现剩余氧气接近20个氧压时,应停止用氧, 更换气瓶,以免充气时发生危险。指导患者自 己不要随意调节氧流量,给患者讲明低流量吸 氧的重要性。
氧疗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4.加强湿化给氧,防止呼吸道分泌物干 燥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已失去 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湿化作用,如持 续吸入未经湿化且浓度较高的氧气,超 过24小时,支气管黏膜即可因干燥气体 的直接刺激而产生损害,时分泌物变干、 粘稠、结痂、不易咳出,此时可采用加 温湿化法,以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 道通畅。
(四)氧疗的装置和方法
1.鼻导管或鼻塞 2.简单面罩 3.储气囊面罩 4.Venturi面罩 5.高压氧治疗 6.机械通气给氧
鼻导管或鼻塞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1/ 7/282021/7/28Wednesday, July 28, 2021
护理中的氧疗管理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0
目 录
• 氧疗的基本知识 • 氧疗的方法与设备 • 氧疗的护理管理 • 氧疗的并发症与处理 • 特殊情况下的氧疗管理
01
氧疗的基本知识
氧疗的定义
01
氧疗是指通过给氧以提高血氧含 量,从而改善组织缺氧状态的治 疗方法。
02
氧疗可以纠正低氧血症,缓解呼 吸困难,改善心肺功能,提高生 活质量。
他们了解并配合治疗。
氧疗过程中的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在氧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 体征,如心率、呼吸、血压等,以及 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观察患者反应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氧中毒、呼吸 抑制等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并处理。
调整氧流量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血气分析结果,适 时调整氧流量,以保证治疗效果。
保持呼吸道通畅
机械通气
对于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可能需要机械通气支持,以维持呼吸功能和 氧合状态。
严密监测
在氧疗过程中,应持续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指标,以及血 气分析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肺组织损伤的症状包括胸闷、气短、咳嗽等,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为预防肺组织损 伤,应限制氧气流量和浓度,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同时定期进行肺部影像学检查。
05
特殊情况下的氧疗管理
新生儿氧疗管理
总结词
新生儿氧疗管理需要特别关注,以确保 安全和有效性。
适应症选择
根据新生儿的病情和需要,选择适当 的氧疗方式,如面罩给氧、头罩给氧
或机械通气等。
持续监测
对新生儿的氧饱和度和生命体征进行 持续监测,确保氧疗效果和安全性。
氧疗技术教学课件

应用:氧疗技术在心脑血管疾病 的治疗和康复中具有重要作用
氧疗技术在其他疾病中的应用
01
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 塞性肺病、哮喘等
02
心血管疾病:如心绞痛、 心力衰竭等
03
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 脑外伤等
04
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性 溃疡、胰腺炎等
05
01
打开氧疗设备, 检查设备是否正
常工作
02
连接氧气瓶, 确保氧气瓶安
全可靠
03
调节氧气流量, 根据患者需求设
定合适的流量
04
将鼻氧管或面罩 连接到氧疗设备, 确保患者能够正
常呼吸
05
观察患者反应, 如有不适,及时
调整氧疗设备
06
关闭氧疗设备, 断开氧气瓶连接, 整理设备,保持
设备清洁
氧疗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01
定期检查氧疗 设备的性能和 状态,确保其 正常运行
02
保持氧疗设备 的清洁,避免 灰尘和污垢的 堆积
03
定期更换氧疗 设备的过滤装 置,确保氧气 的纯净度
04
避免将氧疗设备 放置在高温、潮 湿或阳光直射的 环境中,以免影 响设备的使用寿 命和性能
氧疗技术的注意事项
氧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呼吸衰竭、慢性 阻塞性肺病、心肺功能不 全等
氧疗技术教学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氧疗技术的基本概念 02. 氧疗技术的操作方法 03. 氧疗技术的注意事项 04. 氧疗技术的临床应用
氧疗技术的基本概念
氧疗技术的定义
1
2
3
氧疗技术是一种 通过增加吸入氧 气的浓度和流量, 以提高人体血氧 饱和度的治疗方 法。
氧疗

• 有病变移植皮片和皮瓣 • 感染性疾病: 软组织混合性感染伴外周组织缺血者 慢性顽固性骨髓炎对手术及抗生素治疗 无效者 选择性顽固性厌氧菌感染 放线菌病对手术和抗生素治疗无效
• 热烧伤:深Ⅱ度烧伤应在24小时内开始 • 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脑缺氧和脑水肿 脑外伤、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麻醉意外或 休克导致的缺血缺氧 • 心肌缺血与急性心肌梗死: 缓解疼痛 纠正心律失常 控制肺水肿 改善心源性休克
注意事项
重视病因治疗 根据低氧血症机制不同选择合适的氧疗方法
选择合适的FiO2
• 对于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以及肺内分流不严重引起 的低氧血症,25%-35%的FiO2 • 对于依靠低氧刺激维持呼吸的病人选择低浓度吸 氧,24%的FiO2 • 对于急性严重低氧血症的病人, FiO2应从高浓度 开始 • 无明显换气功能障碍的急性缺氧病人, FiO2从 50%开始 • 心肺复苏的病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高压氧治疗
在一个密闭的加压舱内,给病人吸入超过1个 大气压的纯氧的治疗方法称为高压氧(HBO) 治疗
基本原理和治疗作用
基本原理 治疗作用
• 提高氧的弥散:氧分压升高和氧弥散半径的延伸 • 大幅度增加血氧含量:溶解于血液的氧量却可以随着血 氧分压成比例的增加 • 增加组织氧含量和氧储备 • 抑菌作用 • 促使组织内气泡消失 • 增强化疗、放疗对恶性肿瘤的作用 • 血管的收缩作用可以减少渗出、减轻组织或细胞水肿, 促使侧枝循环的加快形成有利于组织修复及伤口的愈合
保持气道通畅
• • • • • 保持吸入气体的湿化 定时检查和更换各种导管 定时雾化吸入 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 定时实施胸部物理疗法
• 评价氧疗效果
病人全身情况良好,SpO2>85%-90%,动 脉血气监测结果好转
氧气治疗[指南]
![氧气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02fc7dd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1a.png)
氧气治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将医用氧的浓度定为≥99.5%,这是强制性的国家标准,2005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在医院中,氧气是用流量这个概念的,浓度很少用,就算临床工作中,部分工作人员都会概念不清。
高流量吸氧、高浓度吸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二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经鼻导管吸氧时,FiO 2 (%)=21+4×氧流量(L/min);氧疗时,根据FiO2的高低分:(1)低浓度氧疗:指FiO 2 <30%的氧疗。
(2)高浓度氧疗:指FiO 2 >50%的氧疗。
(3)中浓度氧疗:指FiO 2 ≥30%,而≤50%的氧疗。
根据氧流量的大小分(1)低流量吸氧:指氧流量在4L/min以内的吸氧。
(2)高流量吸氧:指氧流量≥4L/min的吸氧。
一般病人用的是低流量吸氧,在2L/min左右,也就是30-40%。
上面的网友说的都是买来的氧气的浓度,都很正确,但它们是和空气混合后用的。
国家强制性标准医用氧的浓度定为≥99.5%无杂质和水份其他0.5以下为其他气体。
滥用氧气也就是人体内氧含量提高,红细胞仍然在高效率高质量的运送氧,这样就会“醉氧”了。
症状和缺氧非常相似,头痛,乏力,纳差。
氧气治疗氧疗的目的在于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氧饱和度及氧含量以纠正低氧血症,确保对组织的氧供应,达到缓解组织缺氧的目的。
氧气如同药物一样应正确应用。
氧疗有明确的指征,有其流量,并应通过临床观察及实验室检查帮助估计适当的流量。
一、氧疗的指证(一)心脏、呼吸骤停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脏停搏或呼吸骤停者,在进行复苏时应立即氧疗。
但应注意,如患者无呼吸,可用简易呼吸器,或气管插管可用呼吸器或麻醉机加压给氧。
(二)低氧血症无论其基础疾病是哪一种,均为氧疗的指证。
从氧解离曲线来看,PaO2低于8.0kPa(60mmHg),提示已处于失偿边缘,PaO2稍再下降会产生氧饱和度的明显下降。
按血气分析,低氧血症分为两种。
①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通气不足所致的缺氧,伴有二氧化碳潴留,氧疗可纠正低氧血症,但无助于二氧化碳排出,如应用不当,反可加重二氧化碳潴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