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知识点归纳练习及答案(8k3栏)

《促织》知识点归纳练习及答案(8k3栏)
《促织》知识点归纳练习及答案(8k3栏)

《促织》文言文知识归纳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尚:

宫中尚促织之戏

2.居:

xx货

3.比:

宰严限追比

4.啻:

虽xxxx不啻也

5.造:

径造庐访成

6.固、强:

少年固强之

7.庠:

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8.过:

xx过世家焉

9.贴:

民日贴妇卖儿

二.通假字

1.昂其直

2.手裁举

3.而xx

4.翼日进宰5.虫跃去尺有咫6.两股间脓血流离7.而高其直8.牛羊蹄躈各千计三.一词多义1.责

①因责常供

令责之里正

②每责一头

③以塞官责

④受扑责时

2.靡

①靡计不施

②虫尽靡

3.顾

①成顾蟋蟀笼

徘徊四顾

②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4.发

①窃发盆

②探石发穴

③无毫发xx

5.售

①久不售

②亦无售者

6.岁

①岁征民间

②成有子九岁

③后岁余

不终岁

7.故

①此物故xx产

②故天子一跬步

8.令①有xx令欲媚上官

令以责之里正②急解令休止

9.上

①有华阴令欲媚上官②见虫伏壁上③上于盆而养之④以金笼进上10.xx

①死何裨益

②成益愕

成益惊喜

11.掷

①帘内掷一纸出②虫跃掷径出12.异

①xx卓异闻②成述其异13.过

①折过墙隅

②xx过世家③未必不过此已忘14.强

①乃强起扶杖②少年固强之15.中

①又劣弱不中于款②中绘殿阁16.然

①成然之

②然睹促织

③俨然类画

④庞然xx

相对默然

17.逼

①鸡健进,逐逼之②与村东大佛阁逼似

18.进

①以一头进

②径进以啄

19.为

①为人迂讷

②遂为猾xx报充里正役

20.自

①自昏达曙

②不如自行搜觅③自与xx复算耳

21.尚

①宫中尚促织之戏②虫xx尚在

22.复

①成反复自念②亦不复以儿为念③成子精神复旧

23.举①举家庆贺

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一切异状遍试之②手裁举

24.意①即道人意中事②意似良③惴惴恐不当意④岂意其至此哉?25.信①成述其异,宰不信②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26.即①即道人意中事②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

27.顿①xx前物②顿足失色

28.得①得其尸于井②市中游侠儿得其佳者笼养之③冀有万一之得

29.闻①忽闻门外虫鸣②xx卓异闻

30.忽①忽闻门外虫鸣②不可忽也

31.杖①杖至百②乃强起扶杖

32.出①因出己虫②无出其右者

33.而①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②儿涕而去③掩口胡卢而笑

34.及①xx鸡犬②及扑入手

四.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①杖至百②上于盆③儿涕而去④试使斗而才④取儿藁葬1⑤自名“蟹壳青”

⑥大喜,笼归

⑦xx鸡犬

⑧使之斗而才

⑨蟹xxxx

⑩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⑾细疏其能

⑿不知xx

⒀xx扬扬

(14)故天子一跬步

2.形容词作动词

①薄产累尽

②而心目耳力俱穷

③近抚之

④独是xx以蠹贫

⑤以促织xx

3.形容词作名词

①成子精神复旧

②成述其异

③蟹xxxx

4.名词作状语

①岁征民间

②早出暮归

③市中xx儿得佳者笼养之

④力叮不释

⑤日与子弟角,无不胜

⑥民日贴妇卖儿

5.动词作状语

①审视

②啼告母

③惊起觇视

6.使动用法

①倾:

辄倾数家之产

②xx:

昂其直

③高:

而高其直

7.意动用法

①然:

成然之

②劣:

成以其小,劣之

③奇:

益奇之

五.古今异义的词

1.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游侠儿:

①古义:

②今义:

2.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少年:

①古义:

②今义:

3.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童子:

②今义:

4.久不售。售:

①古义:

②今义:

5.日与子弟角子弟:

①古义:

②今义:

6.无出右者右:

①古义:

②今义:

7.两股间脓血流离股:

①古义:

②今义:

8.儿涕而去涕:

①古义:

②今义:

去:①古义:

②今义:

9.民日贴妇卖儿贴:①古义:

六.文言句式

1.判断句

①此物故非西产。

②非字而画。

③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2.被动句

①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③杖至百。

3.宾语前置不知何词。

4.定语后置①村中少年好事者。

②不数岁,田百顷。

③楼阁万椽。

④牛羊蹄躈各千计。

5.介词结构后置①问者爇香于鼎。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

③掭以尖草。

④焚拜如前人。

⑤覆之以掌。

⑥试以猪鬣撩拨虫须。

26.省略句①令以()责之()里正。

②()折藏之,归以()示成。

③岁征()民间。

④()试使()斗而才。

⑤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⑥成妻纳钱()案上。

⑦又试之()鸡。

⑧因责()常供。

7.固定句式

1.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译:

2.岂意其至此哉?译:

七.表示时间短暂的词

1.俄见小虫跃起。俄:

2.旋见鸡伸颈摆扑。旋:

3.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少间:4.斯须就毙。斯须:

5.未几,成归。未几:

6.无何,宰以卓异闻。无何:

7.既而得尸于井。既而:

8.食顷,帘动。食顷:

八.同义复词(同义连用)①里胥猾黠②死何裨益③填塞门户④唇吻翕辟⑤急逐趁之⑥虫跃掷径出⑦不复聊赖⑧自增惭怍⑨急解令休止

更无休止⑩僵卧长愁⑾百计营谋不得脱

九.难句翻译

1.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译:

2.成以其小,劣之。

译:

3.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译:

4.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

译:

《促织》文言文知识归纳答案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尚:

宫中尚促织之戏(崇尚,爱好。)

2.居:

居为奇货(积,储存。)

3.比:

宰严限追比(追征)

4.啻:

虽连城拱璧不啻也(止)

5.造:

径造庐访成(到)

6.固、强:

少年固强之(坚持,一定;迫使。)7.庠:

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校)8.过:

裘马过世家焉(超过)

9.贴:

民日贴妇卖儿(抵押)

二.通假字

1.昂其直(直:

通“值”,价值)

2.手裁举(裁:

通“才”,刚刚)

3.而翁归(而:

通“尔”,你的)

4.翼日进宰(翼:

通“翌”,第二天)

5.虫跃去尺有咫(有:

通“又”)

6.两股间脓血流离(流离:

通“淋漓”)

7.而高其直(直:

通“值”,价值)

8.牛羊蹄躈各千计(躈:

通“嗷”,口,一说“肛门”)

三.一词多义

1.责

①因责常供/令责之里正(动词,责令)

②每责一头(动词,索取)

③以塞官责(名词,差使)

④受扑责时(动词,责罚)

2.靡

①靡计不施(无,没有)

②虫尽靡(被打败)

3.顾

①成顾蟋蟀笼/徘徊四顾(回头看,动词/环视,动词)

②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但、只是、不过,连词)4.发

①窃发盆(打开)

②探石发穴(掏、挖开)

③无毫发爽(毛发,头发,细微)

5.售

①久不售(动词,考取)

②亦无售者(动词,买)

6.岁

①岁征民间(名作状,每年)

②成有子九岁(名词,年龄)

③后岁余/不终岁(名词,年)

7.故

①此物故非西产(副词,本来)

②故天子一跬步(连词,所以)

8.令

①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令以责之里正(县令,名词)

②急解令休止(让、使,动词)

9.上①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上级)②见虫伏壁上(上面)③上于盆而养之(放置、装)④以金笼进上(皇上)

10.益

①死何裨益(名词,好处)②成益愕/成益惊喜(副词,更加)

11.掷

①帘内掷一纸出(抛,扔)②虫跃掷径出(腾跃)

12.异

①宰以卓异闻(与众不同)②成述其异(奇特本领)

13.过

①折过墙隅(经过)②裘马过世家(超过)③未必不过此已忘(用过)

14.强

①乃强起扶杖(勉强)②少年固强之(迫使)

15.中

①又劣弱不中于款(符合,适应)②中绘殿阁(当中)

16.然

①成然之(意动用法,以……为然,认为……是对的)②然睹促织(连词,表转折,然而)③俨然类画(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④庞然修伟/相对默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17.逼

①鸡健进,逐逼之(动词,逼近)②与村东大佛阁逼似(副词,极)

18.进

①以一头进(动词,进献)②径进以啄(动词,前进、上前)

19.为

①为人迂讷(对待)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被)

20.自

①自昏达曙(从,介词)②不如自行搜觅(自己,代词)③自与汝复算耳(自然,副词)

21.尚

①宫中尚促织之戏(崇尚、爱好,动词)②虫宛然尚在(还,副词)

22.复

①成反复自念(重复,动词)②亦不复以儿为念(再,副词)③成子精神复旧(恢复,动词)

23.举

①举家庆贺/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一切异状遍试之(全,形容词)②手裁举(抬起、举起,动词)

24.意

3①即道人意中事(心里,名词)②意似良(神态、神情,名词)③惴惴恐不当意(心意,名词)④岂意其至此哉?(料想、估计,动词)

25.信①成述其异,宰不信(相信,动词)②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的确、确实,副词)

26.即①即道人意中事(立即、就,副词)②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即使,连词)

27.顿①顿非前物(立刻,副词)②顿足失色(跺,动词)

28.得①得其尸于井(找到、发现,动词)②市中游侠儿得其佳者笼养之(抓到,动词)③冀有万一之得(得到,引申为收获,名词)

29.闻①忽闻门外虫鸣(听到,动词)②宰以卓异闻(闻名,动词)

30.忽①忽闻门外虫鸣(忽然,副词)②不可忽也(忽视,动词)

31.杖①杖至百(用杖打、杖责,动词)②乃强起扶杖(拐杖,名词)32.出①因出己虫(拿出,动词)②无出其右者(超过,动词)

33.而①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但,连词,表转折)②儿涕而去(连词,表修饰)③掩口胡卢而笑(连词,表修饰)

34.及①仙及鸡犬(涉及、联系到)②及扑入手(等到)

四.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①杖至百(杖:

用杖打)②上于盆(上:

装、放置)③儿涕而去(涕:

流着泪)④试使斗而才(才:

显示才能,有才能)④取儿藁葬(藁:

用草席裹)⑤自名“蟹壳青”(名:

命名)⑥大喜,笼归(笼:

用笼子装)⑦仙及鸡犬(仙:

成仙)⑧使之斗而才(才:

有才能,勇敢善斗)⑨蟹白栗黄(用蟹肉和栗粉喂它)⑩诏赐抚臣名马衣缎(诏:

下诏书)⑾细疏其能(疏:

陈述)⑿不知何词(词:

说)

⒀裘马扬扬(裘马:

穿着皮衣,骑着马)

(14)故天子一跬步(跬步:

走半步一步)

2.形容词作动词

①薄产累尽(尽:

赔尽)

②而心目耳力俱穷(穷:

用尽)

③近抚之(近:

靠近)

④独是成氏子以蠹贫(贫:受穷)

⑤以促织富(富:

变富)

3.形容词作名词

①成子精神复旧(旧:

原状)

②成述其异(异:

特殊的本领)

③蟹白栗黄(白:

白肉;黄:

黄粉)

4.名词作状语

①岁征民间(岁:

每年)

②早出暮归(早:

在早上;暮:

在晚上)

③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笼:

用笼子)

④力叮不释(力:

用力)

⑤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日:

每天)

⑥民日贴妇卖儿(日:

每天)

5.动词作状语

①审视(动词“审”作动词“视”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意为“仔细地”)

②啼告母(动词“啼”作动词“告”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意为“哭着”)

③惊起觇视(动词“觇”作动词“视”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意为“暗暗地,偷偷地”)

6.使动用法

①倾:

辄倾数家之产(形使动,使……倾尽,用尽)

②昂:

《促织》知识点整理(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促织》知识点整理 一、古今异义 1.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①古义: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②今义:行侠仗义的人。 3.两股间脓血流离 ①古义:大腿。②今义:事物的一部分;量词。 4.儿涕而去 涕:①古义:哭泣,流眼泪。(作名词用则意为眼泪)②今义:鼻涕。 去:①古义:离开。②今义:与“来”相对。 5.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①古义: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②今义:十二岁到十六岁这一时期。 6.民日贴妇卖儿 ①古义:抵押、典当。②今义:粘贴、贴补。 三、一词多义 1.责 (1)因责常供/令责之里正(要求,责令)(2)每责一头(索要,索取)(3)以塞官责(责任,差使)(4)受扑责时(责罚) 2.靡 (1)靡计不施(无,没有)(2)虫尽靡(败退,失败) 3.顾 (1)成顾蟋蟀笼/徘徊四顾(看,动词)(2)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但、只是、不过,连词)4.发 (1)窃发盆(打开)(2)探石发穴(掏、挖开)(3)无毫发爽(毛发,头发)5.售 (1)久不售(考试中第,考取)(2)亦无售者(买) 6.岁

(1)岁征民间(名作状,每年)(2)成有子九岁(年龄)(3)后岁余/不终岁(年)7.故 (1)此物故非西产(本来)(2)故天子一跬步(所以) 8.令 (1)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令以责之里正(县令,名词)(2)急解令休止(让,动词) 9.上 (1)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上级)(2)见虫伏壁上(上面)(3)上于盆而养之(放置)(4)以金笼进上(皇上) 10.益 (1)死何裨益(好处)(2)成益愕/成益惊喜(更加) 11.掷 (1)帘内掷一纸出(抛,扔)(2)虫跃掷径出(腾跃) 12.异 (1)宰以卓异闻(与众不同)(2)成述其异(奇特本领) 13.过 (1)折过墙隅(经过)(2)裘马过世家(超过)(3)未必不过此已忘(用过)14.强 (1)乃强起扶杖(勉强)(2)少年固强之(迫使) 15.中 (1)又劣弱不中于款(符合,适应)(2)中绘殿阁(当中) 16.然 (1)成然之(意动用法,认为…是对的)(2)然睹促织(连词,表转折,然而)(3)俨然类画(副词词尾,……的样子) (4)庞然修伟/相对默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17.逼 ①鸡健进,逐逼之(动词,逼近)②与村东大佛阁逼似(副词,极)18.进 ①以一头进(动词,进献)②径进以啄(动词,前进)19.为 ①为人迂讷(对待)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被)

《促织》一课一练

《促织》一课一练带答案【统编版必修下册】 班级:姓名: 试卷根据难易度分A卷B卷,后附有答案。 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 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理解性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高考阅读训练】 【原文】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尽。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然之。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成妻具资诣问。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问者爇香于鼎,再拜。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各各竦立以听。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食顷,帘动,片纸抛落。拾视之,非字而画:中绘殿阁,类兰若;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旁一蟆,若将跃舞。展玩不可晓。然睹促织,隐中胸怀。折藏之,归以示成。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成益愕,急逐趁之,蟆入草间。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遽扑之,入石穴中。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逐而得之。审视,巨身

最新促织知识点整理

十九、促织 蒲松龄【一】《促织》文言文字词知识整理归纳 一、通假字 1、昂其直 而高其直(通“值”,价值) 2、手裁举(通“才”,刚刚) 3、而翁归(通“尔”,你的) 4、翼日进宰(通“翌”,明天) 5、虫跃去尺有咫(通“又”) ) 6、两股间脓血流离(通“淋漓”  ) 7、牛羊蹄躈各千计(通“噭”  二、一词多义 1、责 (1)因责常供要求,责令 (2)令责之里正要求,责令 (3)每责一头索要,索取 (4)以塞官责责任,差使 (5)受扑责时责罚 2、靡 (1)靡计不施无,没有 (2)虫尽靡败退 3、顾 (1)成顾蟋蟀笼回头看 (2)徘徊四顾看,环视 (3)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只是,但是 4、发 (1)窃发盆打开 (2)探石发穴掏 (3)无毫发爽古长度单位,十毫为发,极言少

(1)久不售考试中第,考取(2)亦无售者买 6、岁 (1)岁征民间每年 (2)成有子九岁年龄 (3)不终岁年 7、故 (1)此物故非西产本来(2)故天子一跬步所以 8、令 (1)令以责之里正县令(2)急解令休止使,让 9、上 (1)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上级(2)上于盆而养之放置 10、益 (1)死何裨益好处 (2)成益愕更加 11、掷 (1)帘内掷一纸出抛,扔(2)虫跃掷径出腾跃 12、异 (1)宰以卓异闻与众不同(2)成述其异奇特本领 13、过 (1)裘马过世家超过 (2)未必不过此已忘用过 14、强 (1)乃强起扶杖勉强 (2)少年固强之迫使

(1)又劣弱不中于款符合,适应 (2)中绘殿阁当中 16、然 (1)然睹促织然而 (2)俨然类画形容词词尾 (3)成然之认为…是对的 三、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1)岁征民间【每年】 (2)得佳者笼养之【用笼子】 (3)早出暮归【在早上、在晚上】 (4)取儿藁葬【用草席(裹)】 (5)日与子弟角【每天】 (6)力叮不释【用力】 (7)民日贴妇卖儿【每天】 2、名词作动词 (1)试使斗而才有才能 (2)旬余,杖至百用杖打 (3)大喜,笼归用笼子装 (4)上于盆而养之装、放置 (5)儿涕而去流着泪 (6)自名“蟹壳青” 命名 (7)细疏其能陈述 (8)故天子一跬步走半步一步 (9)裘马扬扬穿着皮衣;骑着马 (10)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受穷;变富(11)仙及鸡犬成仙 3、使动用法 (1)昂其直【使…高,抬高】 (2)辄倾数家之产【使…倾尽/竭尽】 (3)而高其直【使…高,抬高】 4、意动用法 (1)成然之【认为…是对的】 (2)成以其小,劣之【认为…劣/差】 (3)益奇之【认为…奇特】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 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不再考查那些烦顼的词法、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 要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②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③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④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 还有一点同学们要特别注意,一个虚词有多种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在平时学习中应注意打好基础,勤练多思,把握规律,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考点梳理」 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就初中常见的文言虚词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 之1、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代词,代事,译为:这,它。例:肉食在者谋之。(《曹刿论战》 3、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4、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5、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

促织学案及答案

《促织》复习检测训练 【基础知识检测】 一、找出下面句子的通假字,并解释 此物故非西产昂其直 如被冰雪手裁举 虫跃去尺有咫翼日进宰 而翁归 二、请找出有词类活用的词,并解释。 岁征民间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大喜,笼归昂其直 辄倾数家之产成然之 早出暮归旬余,杖至百 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儿涕而去 成以其小,劣之日与子弟角,无不胜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不如拼搏一笑 力叮不释细疏其能 益奇之裘马扬扬 近抚之 三、重要实词 宫中尚.促织之戏有华阴令欲媚.上官 里胥狡黠.,假此科敛丁口而又无所赔偿 死何裨.益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又劣弱不中.于款能以.神卜 成妻具.资诣问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各各竦.立以听无毫发爽. 然睹促织,隐中 ..胸怀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与村东大佛寺逼.近有古陵蔚.起 俨然类画冥.搜未已 蹑迹披.求,遽.扑之逐.而得之,审视 以塞.官责窃发.盆 抢.呼欲绝不复聊赖 .. 夫妻向隅.惊起觇视 则又超忽而跃审谛 ..之,顿非前物 惟旁徨瞻顾 ..日与子弟角.

欲居之以为.利纳比.笼中 少年固.强之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虫翘然矜.鸣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又嘱学者俾.入邑庠.故天子一跬.步 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信夫 .. 【基础过关测试】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释义都正确的一项是() A.唇吻翕.(xī开合)辟里胥猾黠 ..(huáxiá狡猾奸诈) 审谛.(dì仔细看) B.直龁.(niè咬)敌领觇.(chān看)视东曦.(xī日光)既驾 C.裨.(bì益处) 益自增惭怍.(zuò惭愧) 不啻.(chì值) D.气息惙.(chuò微弱)然俾入邑庠.(xiánɡ县学) 掇.置(duō拾取)笼中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操童子业,久不售.②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B.①成顾.蟋蟀笼虚②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C.①宰严限追比.②纳比.笼中 D.①后岁.余,成子精神复归②不终岁.,薄产累尽 3.选出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即道中人意中事,无毫发之爽.爽:痛快 B.成益愕,急逐趁.之趁之:追赶 C.翘然矜.鸣,似报主知矜:骄傲 D.张尾伸须,似龁.敌领龁:咬 4.下列句子中关于通假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裁:通“才”,刚刚。 B.昂其直,居为奇货直:通“值”,价钱。 C.翼日进宰,宰见其小翼:通:“翌”,次于今日、今年的。 D.一鸡瞥来,径进以啄径:通“劲”,有力地。 5.下列句子均有词类活用现象,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 ①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②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③裘马过世家焉④虫集冠上,力叮不释⑤思试之斗以觇之⑥成以其小,劣之⑦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⑧蟹白栗黄,备极护爱⑨上于盆而养之 A.①②③/④⑥/⑤/⑦⑧⑨ B.①②④/⑤⑦/③⑧⑨/⑥ C.①②③⑨/④⑦/⑥/⑧⑤ D.①②③⑨/⑤⑦/④⑥⑧ 6.把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 (2)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 (3)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必修3 《蜀道难》知识点梳理 实词归纳 尚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尚且 尚贤使能崇尚,尊重 赵王使使视廉颇尚能饭否还 危 危乎高哉高 危如累卵危险 正襟危坐正,端正 去 去门十里以为界距,距离 阳虎去齐走赵离开 除残去秽除掉,去掉 有敢去柳下季垄而采樵者,死不赦前往,到…去 绝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 可以横绝蛾眉巅越过 佛印绝类弥勒非常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陡峭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 △解释加点的字 1.猿猱欲度愁攀援为…发愁,为动用法 2.使人听此凋朱颜使…凋谢,使动用法 3.砯崖转石万壑雷使…滚动,使动用法 4.侧身西望长咨嗟向西,名作状 5.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比 6.西当太白有鸟道面对 7.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沟通相连 8.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使动用法,使……回转;回旋 9.猿猱欲度愁攀援越过 10.青泥何盘盘多么 11.但见悲鸟号古木只 12.雄飞雌从绕林间跟随 13.连峰去天不盈尺离满 14.枯松倒挂倚绝壁靠 15.飞湍瀑流争喧豗急流 16.砯崖转石万壑雷拟声词用如动词,冲击 17.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人挡 18.所守或匪亲同“非” 19.朝避猛虎,夕避长蛇互文见义 20.锦城虽云乐虽然 21.侧身西望长咨嗟深深 《琵琶行》知识点梳理 〔1〕浔阳江:即流经浔阳境内的长江。索索:形容枫树、芦荻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2〕回灯:移灯。重:再。 〔3〕转轴拔弦:将琵琶上缠绕丝弦的轴,拧动以调音定调。 〔4〕掩抑:掩蔽,遏抑。思:读去声。 〔5〕拢:左手手指按弦向里(琵琶的中部)推。抹:向左拔弦,也称为“弹”。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六幺:大曲名,又叫《乐世》、《绿腰》、《录要》,为歌舞曲。 〔6〕大弦:指最粗的弦。小弦:指最细的弦。嘈嘈:沉重舒长。切切:细促轻幽。〔7〕间关:莺语流滑叫“间关”。幽咽:遏塞不畅状。冰下难,泉流冰下阻塞难通,形容乐声由流畅变为冷涩。 〔8〕迸:溅射。 〔9〕曲终:乐曲结束。拔:奏弹弦乐时所用的拔子。当心画:用拔子在琵琶的中部划过四弦,是一曲结束时经常用到的右手手法。 〔10〕舫:船。 〔11〕敛容:严肃矜持而有礼貌的态度。 〔12〕虾蟆陵: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当时有名的游乐地区。 〔13〕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14〕秋娘:唐时歌舞妓常用的名字。五陵:在长安城外,汉代王个皇帝的陵墓。缠头:用锦帛之类的财物送给歌舞妓女。 〔15〕绡:精细轻美的丝织品。 〔16〕钿头银篦:镶嵌着花钿的发篦(栉发具)。击节:打拍子。 〔17〕颜色故:容貌衰老。 〔18〕浮梁:古县名,唐属饶州。在今江西省景德镇市。 〔19〕来去:走了以后。 〔20〕梦啼妆泪:梦中啼哭,匀过脂粉的脸上带着泪痕。阑干:形容流泪。 〔21〕重(读平声):重新,重又之意。唧唧:叹声。 〔22〕呕(音欧)哑(音呀)嘲(音招)哳(音扎):形容声音噪杂。 〔23〕琵琶语,琵琶声,琵琶所弹奏的乐曲。 〔24〕却坐:退回到原处。促弦:把弦拧得更紧。 〔25〕向前声:刚才奏过的单调。 〔26〕青衫:唐朝八品、九口文官的服色。 一、实词 言: 感斯人言话,名词 凡六百一十六言字,名词 自言本是京城女说,动词 数: 使快弹数曲几,表不确定的数目,数词 一曲红绡不知数数量,名词 语: 琵琶声停欲语迟说话,回答,动词 今夜闻君琵琶语曲,名词 为: 因为长句写,创作,动词wéi 初为《霓裳》后《六幺》弹奏,动词wéi 为君翻作《琵琶行》替、给,介词wèi 轻: 轻拢慢捻轻轻,形容词 商人重利轻别离轻视,动词 泣: 满座重闻皆掩泣哭泣,动词

促织导学案含答案

《促织》学案 一、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清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属山东淄博市)人。出身没落的地主家庭。成年时,家境衰落,生活贫困。自小羡慕功名,醉心科举。十九岁初应童子试,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后屡应省试皆落第,七十一岁始成贡生。他一生穷困潦倒,长期以教书自给。坎坷的遭遇使他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弊端有一定的认识;生活的贫困又使他对广大的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一定的了解和体会。以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郭沫若为此写的对联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落第自勉联二、关于《聊斋志异》 聊斋,是蒲松龄书房的名字;志,记;异,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是中国最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有作品491篇,大部分是故事完整、人物形象鲜明的短篇小说。其题材的共同特点就是一个“异”字,具体说,“异”又大体可分三种类型:一是花妖、狐魅、仙鬼、精怪以及与他们有关的各种故事;一是“畸人异行”,即具有奇异性格行为和经历的人和事;一是现实中奇巧、罕见的自然现象或事件。 《聊斋志异》中数量最多,成就最高的是描写男女之情的爱情小说,名篇有《连城》、《阿宝》、《香玉》、《小谢》等,这些充满幻想的故事,真切地表达了广大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憧憬和渴望。另一类重要作品是官绅批判小说,即暴露批判官府官吏和恶霸的罪恶,歌颂人民的反抗。 第三类是科举批判小说,这些篇章大都凝聚着作者浓厚的感情,与作者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熔铸着作者的自我形象。著名篇章有《叶生》、《司文郎》等。 此外,还有一些对世俗民风的劝戒讽刺的篇章。这是《聊斋志异》中题材最广泛,思想倾向最复杂的部分。《张诚》、《镜听》等有一定的代表性。 《聊斋志异》所写虽然多是幽冥幻域之境,鬼狐花妖之事,却曲折地反映了明末清初广阔的现实生活,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社会问题,表达了作者鲜明的态度。在艺术上,《聊斋志异》创造性地继承了六朝志怪小说和唐传奇的优秀传统,谈狐说鬼,构思奇特,语言简洁,对清代文言小说产生过深刻影响。 【文化常识】 童子:童生。科举时代还没考取秀才的读书人,不论年纪大小,都称为“童生”。 丁口:百姓。 疏:臣下向君王陈述事情的一种公文。 三、【基础知识】 1、找出下面句子的通假字,并解释 此物故非西产昂其直 如被冰雪手裁举 虫跃去尺有咫翼日进宰 而翁归 2、请找出有词类活用的词,并解释。 岁征民间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大喜,笼归昂其直 辄倾数家之产成然之 早出暮归旬余,杖至百 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儿涕而去

促织-知识点整理

促织-知识点整理

十九、促织 蒲松龄【一】《促织》文言文字词知识整理归纳 一、通假字 1、昂其直 而高其直(通“值”,价值) 2、手裁举(通“才”,刚刚) 3、而翁归(通“尔”,你的) 4、翼日进宰(通“翌”,明天) 5、虫跃去尺有咫(通“又”) 6、两股间脓血流离(通“淋漓” ) 7、牛羊蹄躈各千计(通“噭” ) 二、一词多义 1、责 (1)因责常供要求,责令 (2)令责之里正要求,责令 (3)每责一头索要,索取 (4)以塞官责责任,差使 (5)受扑责时责罚 2、靡 (1)靡计不施无,没有 (2)虫尽靡败退 3、顾 (1)成顾蟋蟀笼回头看 (2)徘徊四顾看,环视 (3)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只是,但是 4、发 (1)窃发盆打开 (2)探石发穴掏 (3)无毫发爽古长度单位,十毫为发,极言少

(1)久不售考试中第,考取(2)亦无售者买 6、岁 (1)岁征民间每年 (2)成有子九岁年龄 (3)不终岁年 7、故 (1)此物故非西产本来(2)故天子一跬步所以 8、令 (1)令以责之里正县令(2)急解令休止使,让 9、上 (1)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上级(2)上于盆而养之放置 10、益 (1)死何裨益好处 (2)成益愕更加 11、掷 (1)帘内掷一纸出抛,扔(2)虫跃掷径出腾跃 12、异 (1)宰以卓异闻与众不同(2)成述其异奇特本领 13、过 (1)裘马过世家超过 (2)未必不过此已忘用过 14、强 (1)乃强起扶杖勉强 (2)少年固强之迫使

(1)又劣弱不中于款符合,适应 (2)中绘殿阁当中 16、然 (1)然睹促织然而 (2)俨然类画形容词词尾 (3)成然之认为…是对的 三、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1)岁征民间【每年】 (2)得佳者笼养之【用笼子】 (3)早出暮归【在早上、在晚上】 (4)取儿藁葬【用草席(裹)】 (5)日与子弟角【每天】 (6)力叮不释【用力】 (7)民日贴妇卖儿【每天】 2、名词作动词 (1)试使斗而才有才能 (2)旬余,杖至百用杖打 (3)大喜,笼归用笼子装 (4)上于盆而养之装、放置 (5)儿涕而去流着泪 (6)自名“蟹壳青” 命名 (7)细疏其能陈述 (8)故天子一跬步走半步一步 (9)裘马扬扬穿着皮衣;骑着马 (10)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受穷;变富(11)仙及鸡犬成仙 3、使动用法 (1)昂其直【使…高,抬高】 (2)辄倾数家之产【使…倾尽/竭尽】 (3)而高其直【使…高,抬高】 4、意动用法 (1)成然之【认为…是对的】 (2)成以其小,劣之【认为…劣/差】 (3)益奇之【认为…奇特】

促织练习 答案

《促织》练习(答案) 班级姓名一、文学常识:《促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郭沫若称赞这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号柳泉居士。清代文学家。“聊斋”是他的书斋名_,“志异”意为_记载的是奇闻异事。本文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吸引读者,刻画人物,突出中心。如在写成名的遭遇时,情节_跌宕起伏______,成名忽而_悲_____,忽而_喜____,忽而失望,忽而又有了希望,常常是眼看已经“_山重水复__疑无路”,后来却“_柳暗花明又一村______”了。 二、文言语法(一)通假字: 1、昂其直:“直”通“值”,价值。 2、2、手裁举:“裁”通“才”,刚刚 3、翼日进宰:“翼”通“翌”,第二天 4、而翁归:“而”通“尔”,你,你的 5、虫跃去尺有咫:“有”通“又” (二)词类活用: 1、岁征民间:每年(名词作状语) 2、试使斗而才:认为有才能(名词的意动) 3、笼养之:用笼子,放进笼子(名词作状语) 4、昂其直:抬高(形容词作动词);使……高(形容词的使动) 5、辄倾数家之产:使……倾尽(形容词的使动) 6、杖至百:用杖打(名词作动词) 7、笼归:装进笼子(名词作状语)

8、取儿藁葬:用草席裹(名词作动词)9、劣之:认为……低劣(形容词的意动) 10、高其值:抬高(形容词作动词);使……高(形容词的使动)11、细疏其能:讲述(名词作动词)12、益奇之:认为……奇特(形容词的意动)13、裘马扬扬:穿皮衣骑大马(名词作动词)14、力叮不释:用力(名词作状语) 15:成述其异:奇异之处(形容词作名词)16、日与子弟角:每天(名词作状语) (三)特殊句式: 1、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倒装句(定语后置句) 2、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被动句 三、重点句子翻译1、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莫非是教我捕捉蟋蟀的地方吧2、虽连城拱璧不啻也。 即使是价值连城的美玉也比不上啊! 3、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县里有个叫成名的人,从事童生的学业,长时间没有考取功名。 4、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搏一笑。 但是(成名)想到储存了低劣的东西终究也没有用处,不如拿出来斗一斗,也可获得一笑。 5、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 所以天子小小的举动都有关百姓的性命,不可忽视啊。

促织文言知识点整理

促织 一、文学常识: 1、作者:蒲松龄,清代文学家,字留仙(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文中自称:“异史氏”。 2、本文选自《聊斋志异》,古代文言短篇小说集。如《画皮》、《阿宝》、《婴宁》。 “聊斋”:书斋名。 志异:专记奇闻异事。 二、通假字 ①昂其直,居为奇货:直通值,价值②手裁举:裁通才,刚刚 ③翼日进宰:翼通翌,第二天④虫跃去尺有咫:有通又 ⑤而翁归:而通尔,你的 三、古今异义 ①两股间脓血流离股,古义:大腿今义:臀部 ②儿涕而去涕,古义:眼泪(文中是名词作动词流眼泪),今义,鼻涕。 四、一词多义 1、益死何神益(名词,好处,利益) 益奇之(副词,更加) 2、逼鸡健进,逐逼之(动词,逼近) 与村东大佛阁逼似(副词,极,非常) 3、然然睹促织(连词,表转折,然而) 成然之(意动用法,以之为然) 4、故此物故非西产(副词,本来) 故天子一畦步(连词,所以) 5、售操童子业,久不售(动词,考取) 亦无售者(动词,买) 6、岁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名词,年)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岁,名词作状语,每年) 7、顾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副词,表转折,但) 成顾蟋蟀笼虚(动词,“看”) 8、以以一头进(介词,用) 能以神卜(介词,凭借) 成以其小(介词,因为) 欲居之以为利(连词,来) 9、靡靡计不施(副词,无,不,没有) 虫尽靡(动词,失败) 五、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1)岁征民间(每年) (2)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用笼子)

(3)早出暮归(在早上,在傍晚) (4)日与子弟角(每天) (5)力叮不释(用力) (6)民日贴妇卖儿(每天) 2、名词作动词: (1)试使斗而才(有才能) (2)杖至百(用杖打) (3)儿涕而去(流泪) (4)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传诏) (5)裘马扬扬(穿着裘衣,骑着马) (6)仙及鸡犬(成仙) (7)笼归,举家庆贺(用笼子装) (8)细疏其能(陈述) (9)取儿藳葬(用草席裹) (10)上于盆而养之(放进去,放置) (11)自名“蟹壳青”(命名) 3、形容词作动词 (1)有华阴令欲媚上官(献媚,讨好,巴结) (2)薄产累尽(赔光) (3)而心目耳力具穷(用尽) (4)宰严限追比(严定) (5)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变穷,变富) 4、、使动用法 (1)辄倾数家之产(使……倾,用尽) (2)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使……高,抬高) (3)昂其直(使……高,抬高) (4)不如拼搏一笑(使……拼一下) 5、意动用法 (1)成以其小,劣之(认为……不好) (2)益奇之(以……为奇) (3)成然之(认为……对) 6、、形容词作名词 1、成述其异,宰不信:异,特殊的本领 六、本文中表时间的词语 ①少间,帘内掷一纸出(一会儿) ②食顷,帘动,片纸抛落(一顿饭功夫) ③及扑入手,已段落腹裂,斯须就毙:斯须,(一会儿,一刻工夫) ④既而得其尸于井(过一会,不久)

(完整版)《促织》练习答案

《促织》练习(答案) 班级姓名 一、文学常识: 《促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郭沫若称赞这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号柳泉居士。清代文学家。“聊斋”是他的书斋名_,“志异”意为_记载的是奇闻异事。本文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吸引读者,刻画人物,突出中心。如在写成名的遭遇时,情节_跌宕起伏______,成名忽而_悲_____,忽而_喜____,忽而失望,忽而又有了希望,常常是眼看已经“_山重水复__疑无路”,后来却“_柳暗花明又一村______”了。 二、文言语法 (一)通假字: 1、昂其直:“直”通“值”,价值。 2、2、手裁举:“裁”通“才”,刚刚 3、翼日进宰:“翼”通“翌”,第二天 4、而翁归:“而”通“尔”,你,你的 5、虫跃去尺有咫:“有”通“又” (二)词类活用: 1、岁征民间:每年(名词作状语) 2、试使斗而才:认为有才能(名词的意动) 3、笼养之:用笼子,放进笼子(名词作状语) 4、昂其直:抬高(形容词作动词);使……高(形容词的使动) 5、辄倾数家之产:使……倾尽(形容词的使动) 6、杖至百:用杖打(名词作动词) 7、笼归:装进笼子(名词作状语) 8、取儿藁葬:用草席裹(名词作动词) 9、劣之:认为……低劣(形容词的意动) 10、高其值:抬高(形容词作动词);使……高(形容词的使动) 11、细疏其能:讲述(名词作动词) 12、益奇之:认为……奇特(形容词的意动) 13、裘马扬扬:穿皮衣骑大马(名词作动词) 14、力叮不释:用力(名词作状语) 15:成述其异:奇异之处(形容词作名词) 16、日与子弟角:每天(名词作状语) (三)特殊句式: 1、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倒装句(定语后置句) 2、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被动句 三、重点句子翻译 1、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莫非是教我捕捉蟋蟀的地方吧? 2、虽连城拱璧不啻也。 即使是价值连城的美玉也比不上啊! 3、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县里有个叫成名的人,从事童生的学业,长时间没有考取功名。 4、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搏一笑。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归纳积累(练习答案) 一.通假字 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 2.具以沛公言报项王/良乃入,具告沛公(“具”通“俱”,全部) 3.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4.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 5.不可不蚤来(“蚤”通“早”) 6.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7.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8.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否则) 9. 皆为龙虎,成五采.(“采”通“彩”,彩色) 1.范增说项王曰(说:古义:劝说,劝告;今义:说话) 2.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 3.亡去不义(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4.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固:古义:本来;古义:坚固) 5.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游:古义:交往;今义:游往,游览) 6.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寿:古义:敬酒并祝人长寿;今义:祝寿。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 系) 7.所以遣将守关者(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表因果的连词) 8.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 9.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今人: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 对) 10.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河北:古义:黄河以北;今义:指河北省。河南:古义:黄河以南;今义:指河南省)

11.而听细说(细说: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详细说来) 1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鱼肉:古义:鱼和肉;今义:鱼的肉) 13.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走:古义:逃跑;今义:步行) 14.再拜献大王足下(再: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 三词类活用(指出下列有活用现象的词并分析。) 1.沛公军霸上(军: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2.沛公欲王关中/秦地可尽王也(王:名词用作动词,统治,称王) 3.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用作动词,登记在册) 4.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言:名词用作动词,告诉) 5.范曾数目项王(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示意) 6.若入前为寿(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7.寿毕,请以剑舞(寿:名词用作动词,敬酒并祝人长寿) 8.樊哙侧其盾以撞(侧:名词用作动词,偏过) 9.道芷阳间行(道:名词用作动词,取道。间:名词作状语,从小路) 10.刑人如恐不胜(刑:名词用作动词,处罚) 11.项伯乃夜驰之公军(夜:名词作状语,连夜) 12.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13.日夜望将军至(日夜: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夜) 14.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 15.头发上指(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16.此其志不在小(小: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 17.沛公今事有急(急:形容词用作名词,危急之事) 18.君安于项伯有故(故:形容词用作名词,老交情) 19.此亡秦之续耳(续:形容词用作名词,后续者) 20.拔剑撞而破之(破:形容词用作动词,击碎、击破) 21.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近:形容词用作动词,接触,沾染) 22.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用作动词,与……交好) 23.项伯杀人,臣活之(活:动词使动用法,使……活) 24.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动词使动用法,使……跟从,率领) 25.交戟之士欲止不内(止:动词使动用法,使……止,阻止) 26.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名词使动用法,使……为王) 四一词多义 1 军:1)沛公军.霸上/封闭宫室,还军.霸上解释:名词作动词,驻军 2)为击破沛公军./项王军.在鸿门上解释:军队 3)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沛公已去,间至军.中解释:军营 2 得:1)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解释:能够 2)吾得.兄事之解释:要

促织练习题答案

促织练习题答案 班级姓名 一、文学常识: 《促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郭沫若称赞这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写 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号柳 泉居士。清代文学家。“聊斋”是他的书斋名_,“志异”意为_记载的是奇闻异事。 本文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吸引读者,刻画人物,突出中心。如在写成名的遭遇时,情节_ 跌宕起伏______,成名忽而_悲_____,忽而_喜____,忽而失望,忽而又有了希望,常 常是眼看已经“_山重水复__疑无路”,后来却“_柳暗花明又一村______”了。 二、文言语法 通假字: 1、昂其直:“直”通“值”,价值。 2、、手裁举:“裁”通“才”,刚刚 3、翼日进宰:“翼”通“翌”,第二天 4、而翁归:“而”通“尔”,你,你的 5、虫跃去尺有咫:“有”通“又”

词类活用: 1、岁征民间:每年 2、试使斗而才:认为有才能 3、笼养之:用笼子,放进笼子 4、昂其直:抬高;使??高 5、辄倾数家之产:使??倾尽 6、杖至百:用杖打 7、笼归:装进笼子 8、取儿藁葬:用草席裹 9、劣之:认为??低劣 10、高其值:抬高;使??高 11、细疏其能:讲述 12、益奇之:认为??奇特 13、裘马扬扬:穿皮衣骑大马 14、力叮不释:用力 15:成述其异:奇异之处 16、日与子弟角:每天 特殊句式: 1、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倒装句 2、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被动句 三、重点句子翻译 1、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莫非是教我捕捉蟋蟀的地方吧? 2、虽连城拱璧不啻也。 即使是价值连城的美玉也比不上啊! 3、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县里有个叫成名的人,从事童生的学业,长时间没有考取功名。 4、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搏一笑。 但是想到储存了低劣的东西终究也没有用处,不如拿出来斗一斗,也可获得 一笑。 5、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 所以天子小小的举动都有关百姓的性命,不可忽视啊。 6、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 当他担任里正,受到杖责的时候,难道会想到今天能有这个结果吗? 四、字词练习 1、为下面加粗的词注音、释义,然后组成新词或成语: ①虫翘然矜鸣:音_____义_骄傲__组词_自矜___ ②不如自行搜觅:音_____义_寻找__ __组词寻觅__ ___ ③遽扑之:音_____义马上__组词_急遽_ ___ ④方首,长胫:音_____义小腿__成语不胫而走____

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 1-6 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强烈推荐)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 yuè):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 .. 女:通“汝” ,你。知:通“智” ,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 ,回转,掉转。 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乐羊子妻》)亡:通“无”。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 。 7、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为学》)屏:通“摒” 。 . 8、对镜帖花黄。??火.伴皆惊忙。(《木兰诗》)帖:通“贴”。火:通“伙” 。 9、无他,但手熟尔.。(《买油翁》)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1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 11、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 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 。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 。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 . 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扳:通“攀” ,牵,引。 . 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 . 15、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 ,聪明。 16、一厝逆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 ,放置。 .. 17、问渠那得清如许。(《观书有感》)那:通“哪” ,怎么。 . 1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阙:通“缺” 。 . 19、昂首观之,项为之强.。(《闲情记趣》)强:通“僵” ,僵硬。 20、傧者更道.,从大门入。(《晏子故事两篇》)道:通“导” ,引导。 21、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故事两篇》)曷:通“何”。 . 22、圣人非所与熙.也。(《晏子故事两篇》)熙:通“嬉” ,开玩笑。 23、饰以玫瑰,辑.以翡翠。(《买椟还珠》)辑:通“缉” ,连缀。 24、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遽:通“讵” ,岂。 . 25、??子黑子九距.之。(《公输》)距:通“拒” ,挡。 26、公输盘诎.,而曰??(《公输》)诎:通“屈” ,折服。 27、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有:通“又” 。 . 28、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衡:通“横”。

促织解释答案

《促织》加点词语解释答案1段 尚,崇尚,喜欢。 故,原本。 进,进献。 才,显示才能。 因,于是。 责,责令。 责,交给,分派。 昂,抬高。 直,通“值”,价钱。 居为奇货,收藏起来,作为珍奇的货物。科敛丁口,向百姓征税摊派。 辄,就。 2段 操,从事。 童子,未考取秀才的读书人。业,行业。 售,考取。 迂讷,拘谨而不善言辞。

遂,就。薄,微薄。累,牵连。会,适逢。裨益,好处。然,认为对。败,破。发,挖。济,成功。即,就。款,款式。追比,追逼。杖,杖打。流离,淋漓。并,连。 3段 具,准备。 诣,到,去。 爇香,点香。 再拜,拜两拜。翕辟,合开。

竦立,恭敬站立。 爽,差错。 食顷,吃顿饭功夫。 类,像。 兰若,寺庙。 焉,于之。 隐,暗中。 示,给`````看。 4段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莫非是指给我寻找蟋蟀的地方吗?)与村东大佛阁逼似。(很) 乃强起扶杖,(勉强) 执图诣寺后,(到) 有古陵蔚起。(高大) 循陵而走,(跑) 而心目耳力俱穷(都用尽) 绝无踪响。(绝对) 冥搜未已(用尽心思搜索) 急逐趁之(追赶) 蹑迹披求,(悄悄追随)(拨开) 掭以尖草,(撩拨) 巨身修尾,(长)

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不只,比不上) 上于盆而养之,(放置) 以塞官责。(完成)(任务) 5段 窃发盆。(偷偷打开) 斯须就毙。儿惧,(一会儿) 啼告母。(哭着) “业根,(祸种) 儿涕而去。(哭着) 6段 未几,成归(没多久) 如被冰雪。(遭受打击) 既而得其尸于井,(不久) 抢呼欲绝。(头撞墙,口呼地,几乎要绝命)夫妻向隅,(面对墙角) 取儿藁葬。(用席子裹着埋葬) 气息惙然。(气息微弱) 成顾蟋蟀笼虚,(回头看) 目不交睫。(闭眼睡觉) 东曦既驾,(东方的太阳升起) 惊起觇视,(窥视)

完整版促织文言文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

7、 牛羊蹄躈各千计 (通“噭” 、重点词语 1、 尚:宫中尚促织之戏 (崇尚,爱好。 2、 居:居为奇货(积,储存。 3、 比:宰严限追比 (追征 4、 啻:虽连城拱璧不啻也 (比 5、 造:径造庐访成 (到 6、 固、强 :少年固强之 (坚持,一定;强迫。 7、 庠: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学校。 8、 过:裘马过世家焉 (超过。 9、 贴:民日贴妇卖儿 (抵 押。 、通假字 1、 昂其直 /而高其直 (通“值”价, 值 2、 手裁举 (通“才”刚, 刚 3、 而翁归 (通“尔”你, 的 4、 翼日进宰 (通“翌”明, 天 5、 虫跃去尺有咫 (通“又” 6、 两股间脓血流离 (通“淋漓” 三、一词多义

1、责:①因责常供(动词,责令②每责一头(动词,索取③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 (动词, 责罚④以塞官责(名词,差使 2、进:①以一头进(动词,进献②径进以啄(动词,前进 3、益:①死何裨益(名词,好处②益奇之(副词,更加 4、逼:①鸡健进,逐逼之(动词,逼近②与村东大佛阁逼近(副词,极 5、故:①此物故非西产(副词,本来②故天子一跬步(连词,所以 6然:①然睹促织(连词,表转折,然而②俨然类画(副词词尾,……的样子③成然 之(动词,认为 . 是对的 7、售:①久不售(动词,考取②亦无售者(动词,买 8、岁:①后岁余(名词,年②岁征民间(名作状,每年 8、咼:欲居之以为利,而咼其直(形容词使动,使咼,抬 咼

四、词类活用 1、岁:岁征民间(名作状,每年 2、才:试使斗而才(名作动,有才能 3、笼: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名作状,用笼子 4、倾:辄倾数家之产(使动用法,使.. 倾尽,用尽 5、然:成然之(形容词意动,认为.. 是对的 6、笼:大喜,笼归(名作动,用笼子装 7、日:日与子弟角,无不胜(名作状,每天 9、又试之(于鸡 (省略句

人教版高一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赤壁赋 1、通假字: 举酒属客(“属”通“嘱”劝酒) 浩浩乎如虚御风(“”通“凭”乘) 山川相缪(“缪”通“缭”环绕) 2、一词多义: 望:1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名词) 2西望夏口(向远处看,动词) 长:1抱明月而长终(永远,副词) 2而卒莫消长也(增长,动词) 然:1其声呜呜然(拟声词词尾,表状态) 2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 于:1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代词) 2月出于东山之上(从,介词) 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介词) 4于是饮酒乐甚(于是,表示后一件事紧接前一件事,连词)白:1白露横江(白色的,形容词) 2不知之既白(亮,形容词) 歌:1歌窈窕之章(唱,动词) 2歌曰(歌词,名词) 3倚歌而和之(歌曲的声调或节拍,名词) 3、词类活用: 羽化而登仙(羽:名词作状语) 舞幽壑之潜蛟(舞:动词使动) 泣孤舟之嫠妇(泣:动词使动) 正襟危坐(正:形容词使动) 乌鹊南飞(南:名词作状语) 西望夏口(西:名词作状语) 下江陵(下:名词作动词) 渔樵于江渚之上(樵:名词作动词) 侣鱼虾而友糜鹿(侣,友:名词意动) 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动 乌鹊南飞:名作状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作状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朗者乎:被动句 下荆州:名作动

而今安在哉:介宾结构倒置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状语后置 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 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 4、古今异意: 1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古义-明月停留 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2 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古义-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 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今义-美貌的人) 3凌万顷之茫然(凌:古义-越过 今义-欺侮)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子:古义-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 今义-儿子) 我是从以前的笔记中总结的,《氓》、《采薇》、《离骚》两段、《诗三首》我没有你要的那些重点,《赤壁赋》、《游褒禅山记》等学了,我会再帮你总结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烛之武退师 1.实词: 1) 且贰于楚也。贰:数词用作动词,从属二主。 2) 晋军函陵。军:名词用作动词,驻扎(军)。 3) 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以……为边邑 4) 焉用亡以陪邻。陪:动词,增加。 5) 敢以烦执事。敢:怎敢。 6) 又欲肆其西封。肆:动词,扩展。 7) 若不阙。阙:使动用法,使……亏损,缺损。 8) 失其所与。与:动词,结交。 9) 烛之武退师。退:使动,使……撤退 10) 若亡而有益于君。亡:使动,使……灭亡。 11) 阙以利晋。利:使动,使……获利 2.虚词: 1) 之: a) 子犯请击之。②代词,代军。 b) 许之。②代词,(退)这件事。(事) c) 公从之。②代词,代佚之狐。(人) d) 是寡人之过也。③结构助词,的。 e)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④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