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学案及答案
促织学案3(练习)

促织学案3学习目标:1、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探究作品的悲剧意蕴。
学习过程:1、阅读文章最后一段,分析作者写作意图。
(2)学习任务:从作者表达的观点来看,《促织》这篇作品的写作意图是什么?2、思考:作品在情节设计上是如何体现写作意图的?3、探究:小说情节中,哪些是客观现实,哪些是作者主观愿望?现实中成名有没有可能获得圆满的结局?4、作业。
判。
顷刻,传下判语,令案中人共视之。
又谓席廉:“念汝子孝义,汝性良懦,可再赐阳寿三纪。
”使两人送之归里。
席乃抄其判词,途中父子共读之。
既至家,席先苏;令家人启棺视父,僵尸犹冰,俟之终日,渐温而活。
自此,家道日丰,三年良沃遍野;而羊氏子孙微矣,楼阁田产尽为席有。
(节选自《聊斋志异•席方平》,有删改)1、解释加点字词:(1)因与里中富室羊姓有郤.(2)告诸.郡司(3)亦尽罹.刑罚苦难(4)而羊氏子孙微.矣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至狱门遥见/父卧檐下/似甚狼狈/举目见子/潸然流涕/曰/狱吏悉受/赇嘱日夜搒掠/胫股摧残甚矣/B.至狱门遥见/父卧檐下/似甚狼狈/举目见子/潸然流涕/曰/狱吏悉受赇/嘱日夜搒掠/胫股摧残甚矣/C.至狱门/遥见父卧檐下/似甚狼狈/举目见子/潸然流涕/曰/狱吏悉受赇嘱/日夜榜掠/胫股摧残甚矣/D.至狱门/遥见父卧檐下/似甚狼狈/举目见子/潸然流涕/曰/狱吏悉受/赇嘱日夜/榜掠胫股/摧残甚矣/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父朴讷,今见凌于强鬼,我将赴冥,代伸冤气矣。
(2)迟至半月始得质理。
郡司扑席,仍批城隍覆案。
(3)既至家,席先苏;令家人启棺视父,僵尸犹冰,俟之终日,渐温而活。
4、本文在写作意图与情节设计上与《促织》有相似之处,请结合两篇小说内容加以分析。
上海高一语文第二学期促织学案3(答案)

促织学案3学习目标:1、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探究作品的悲剧意蕴。
学习过程:1、阅读文章最后一段,分析作者写作意图。
解析:解析:写作意图有三方面:一是对最高统治者有委婉劝谏之意,希望君王不可骄奢淫逸;二是抨击了官吏贪婪暴虐、媚上欺下的恶行,揭露了官场飞黄腾达的潜规则;三是在同情百姓命运的同时表达了“善有善报”的思想。
2、思考:作品在情节设计上是如何体现写作意图的?解析:征促织:“宫中尚促织之戏”体现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华阴令欲媚上官”体现官场媚上以求高升的现实;“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体现官吏的狡猾与暴虐,“一”与“数”的反差揭示征促织给百姓带来的悲惨命运。
觅促织:成名的命运和众多百姓相似,从“薄产累尽”到“忧闷欲死”再到“惟思自尽”,命运悲惨;“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宰严限追比”再次凸显官吏的狡猾与暴虐。
求促织:求神是在现实中陷入绝望的情况下最后的希望与寄托。
“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可见求神举动在民间的普遍,从侧面反映百姓的命运。
作者欲使成名的命运柳暗花明,因此有这样的设计。
得促织:是求神的后续,成名在画的指引下抓到了促织,“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的描写可见促织对成名全家命运的重要性。
一家生死系于一只小虫,揭示“人不如虫”的可悲。
失促织:成名子因好奇心而使促织逃出并最终死亡,其母“面色死灰”的神态和“死期至矣”的语言可见一家人无法承担失掉促织的后果。
化促织:儿子的死让成名化怒为悲,但“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表现了促织给成名带来的精神痛苦之深重。
“化促织”又是峰回路转,给成名带来一线生机。
斗促织:成名子所化的促织敏捷善斗,让成名喜出望外。
一家的命运看到曙光。
献促织:成名献上的促织打败所有对手,令天子大悦。
成名受赏,“裘马过世家”,获得圆满结局,体现“天将以酬长厚者”的写作意图。
3、探究:小说情节中,哪些是客观现实,哪些是作者主观愿望?现实中成名有没有可能获得圆满的结局?解析:客观现实:征促织、觅促织是客观现实,宫中骄奢淫逸,官吏贪婪、狡猾、暴虐,百姓家破人亡。
《促织》学案(精)

《促织》学案【文本解读】本课所选的两篇小说都写了人化为虫的故事,小说家的想象既匪夷所思,又引人入胜。
阅读时,要注意主要情节的起伏和人物情感的变化,体会人物的生存境况,进而理解“变形”中寄语的社会批判意味。
《促织》中“求神问卜”和“魂化促织”的情节,带有某种神秘色彩,要透过这些描写,把握作品的现实主题,进而体会这一幻想与现实相交融的写作手法独特的艺术魅力。
《促织》的语言精练而生动,如描写成名之子投井后,“夫妻向隅”至“寻所逐者”的一段文字,叙事状物,细腻形象,要反复诵读,读出韵味。
【素养目标】1.了解作家蒲松龄,了解写作背景,了解《聊斋志异》的特点及其文学史地位。
2.积累重点文言词句,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3.品味《促织》朴素自然、简洁凝炼、准确传神的人物语言和叙述语言4.理解本文所揭露的封建社会的罪恶,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
【学习重难点】理清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的情节线索,把握作品主题。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法。
【学习过程】一、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蒲松龄(1640—1715),字,一字剑臣,号,淄川(今属山东淄博)人,清代小说家。
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书香世家。
蒲松龄年轻时,颇有文名,但屡试不中。
家贫,设馆为生,71岁时才补了一个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验。
他广泛搜集精怪鬼魅的奇闻轶事,熔铸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出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在作品中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现实生活,寄托自己的理想。
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文集4卷,诗集6卷,杂著《省身语录》《怀刑录》等多种,戏曲3种,通俗俚曲14种。
2.相关背景《促织》写的是明代宣德年间发生的事,其实大有深意。
康熙年间正是清代的“盛世”,康熙本人也被视为“英主”。
可当时的统治集团和康熙本人同样追求“声色犬马”,酷爱“斗鸡戏虫”。
至今传下来的斗蟋蟀盆,以康、乾年间制作最精,康熙时更有以制盆扬名于世的。
《促织》学案及答案.docx

《促织》复习检测训练【基础知识检测】一、找出下面句子的通假字,并解释此物故非西产如被冰雪虫跃去尺有咫而翁归二、请找出有词类活用的词,并解释岁征民间大喜,笼归辄倾数家之产早出暮归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成以其小,劣之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力叮不释益奇之近抚之三、重要实词宫中尚促织之戏里胥狡黠.,假此科敛丁口死何裨益又劣弱不中.于款成妻具资诣问各各竦立以听然睹促织,隐中.胸怀与村东大佛寺逼.近俨然类画蹑迹披求,遽扑之以塞官责抢呼欲绝夫妻向隅.则又超忽而跃惟徬徨瞻.顾.欲居之以为.利少年固强之虫翘然矜.鸣又嘱学者俾.入邑庠独是成氏子以蠹贫昂其直手裁举翼日进宰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成然之旬余,杖至百儿涕而去日与子弟角,无不胜不如拼搏一笑细疏其能裘马扬扬有华阴令欲媚.上官而又无所赔偿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能以神卜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无毫发爽得无教我猎虫所耶有古陵蔚.起冥搜未已逐而得之,审视窃发盆不复聊赖惊起觇视审谛之,顿非前物日与子弟角.纳比笼中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故天子一跬.步信夫12【基础过关测试】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释义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唇吻翕(Xi 开合辟 B. 直龁(nιe咬)敌领 C. 裨(bi益处 D. 气息惙(ChU b微弱)然 里胥猾黠(hudx ιd 狡猾奸诈 觇(Chan看)视 益自增惭怍(ZUb 惭愧 俾入邑庠(XIdng县学 审谛(di 仔细看) 东曦(Xl 日光)既驾 不啻(Chie )掇置(CIUo 拾取)笼中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操童子业,久不售 ②而高其直,亦无售 者 B. ①成顾蟋蟀笼虚 ②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C. ①宰严限追比 ②纳比笼中 D.①后岁余,成子精神复归 ②不终岁,薄产累尽3.选出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即道中人意中事,无毫发之爽.爽:痛快B. 成益愕,急逐趁.之 趁之:追赶C. 翘然矜鸣,似报主知 矜:骄傲D. 张尾伸须,似龁敌领 龁:咬 4.下列句子中关于通假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B. 昂其直,居为奇货C.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D. 一鸡瞥来,径进以啄 5.下列句子均有词类活用现象, ①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裁:通“才”,刚刚。
《促织》学案

促织学案一、学习目标本次学习目标为了解促织的概念、理解促织的重要性,并掌握如何促进组织内部的协作和合作,提高团队的整体效能。
二、什么是促织促织是指一种组织能力,它能够将组织内的各方面资源、人员、信息、工作等有机结合起来,以达成整体目标并提升组织的价值。
在促织的作用下,组织可以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提高生产力和效率。
三、为什么需要促织在现代社会中,组织越来越复杂,分工越来越细,每个部门都需要不断地进行专业化和细节化的深入研究,但是单一团队无法完成整个项目,需要与其他部门协作完成整个工作。
这就需要一个全局视角的促织者,协调各个部门相互配合,让整个团队达成最终的目标。
四、如何促进团队协作1.明确目标首先,在推进协作时,我们需要清楚地明确共同的目标和愿景。
每个人都应该清楚自己的任务是什么,以及整个团队的目标是什么。
这有助于确保团队的工作方向一致,并能够有效协调各自之间的工作。
2.优化沟通沟通是协作的关键。
组织内部的沟通必须得到优化,以减少沟通中的误解、信息不对称和职责不明确等问题。
适当的共享信息和思想可以帮助组织成员了解复杂的项目或工作,并更好地协调自己的工作。
3.建立信任建立信任是协作的基础。
每个人都应该学会信任其他组织成员,这样才能在团队内部建立起强大的合作关系,促进工作效率和组织力量的提高。
4.推动持续改进在组织协作中,推动持续改进非常重要。
每个人都应该不断探索,寻找最佳的工作流程和最佳实践,并与其他团队成员共享自己的经验,以提高整个团队的效率和质量。
五、总结在当今的企业中,促织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组织能力。
只有通过促进团队的协作和合作,才能更好地提高整个组织的生产力和效率。
因此,每个组织成员都应该学会如何协调各自之间的工作,从而达成共同的目标。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促织》013学案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小题,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初,淮阴人韩信,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
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
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羽,羽不用。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汉王至南郑,诸将及士卒皆思东归,多道亡者。
信度何等已数言王,王不我用,即亡去。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居一二日何来谒王,王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耳。
”王曰:“若所追者谁?”何日:“韩信也。
”王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
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日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
”王曰:“吾为公以为将。
”何曰:“虽为将,信不留。
”王曰:“以为大将。
”于是王欲召信拜之。
何曰:“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
生许之。
信拜礼毕,上坐。
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问王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
”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以为大王不如也。
然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
项王见人恭敬慈爱,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项王所过无不残灭,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
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其强易弱。
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帝灭楚》,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
《促织》学案及答案

《促织》学案及答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本文曲折生动的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
2、体会本文精巧的布局和奇幻的情节。
3、认识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荒淫无耻的腐朽生活,以及他们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压迫。
二、预习指导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厘( )数促织( )绢( )盎( )遣( )靡( )2、解释下列词语:(1)厘数:(2)促织:(3)游侠儿:(4)延伫:(5)作梗:(6)靡计不施:3、了解作者及本文体裁、特点。
4、朗读课文,理清情节。
5、回答课后“练习”中的问题。
三、探究与练习1、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试作简要概括。
答:2、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的词语,说明它们的意思和用法。
(1)乃入室中坐定;问今是何世;而乃以手按其喉;坐定,则道途备述。
(2)“何不速具酒来”;何事非君心中所欲问者;幸反斗南宫,愿即剖心,定下三生石上。
(3)但时时拍提以娱老母;但儿身死之后;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4)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而吾以捕蛇独存;而得苛税如数。
(5)此物固非西产;固时俗之工巧兮;固非杀生者。
(6)欲居之以为利;虽趣舍万殊;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促织》是明代作家蒲松龄所写的一篇文言短篇小说,作者通过叙写主人公成名因被迫献上一只促织而历尽苦难,最后才被周至县令嘉奖的曲折经过,揭露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压迫,并寄予同情。
同时,暗含对统治阶级荒淫无耻生活的鞭挞。
B. 《促织》中叙写县令愚蠢的行事与成名被逼死的过程,从侧面反映出封建时代世风日下,官吏昏庸无能,为了升官发财,欺压百姓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
成名的儿子魂化促织的过程是想象奇特的一段文字,既衬托出成名一家的悲惨遭遇,也为作品增添了不少奇异的色彩。
C. 《促织》在艺术上最大的特色是布局巧妙,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鲜明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品通过一系列的情节波澜起伏、曲折动人,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
成名的一喜一惊,一惊一忧的变化,成名妻的心理变化,以及成名由忧转喜再转忧最后转喜的过程,都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促织》导学案含规范标准答案

《促织》导学案含规范标准答案《促织》学案一、作者简介蒲松龄(1640~1715),清文学家。
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属山东淄博市)人。
出身没落的地主家庭。
成年时,家境衰落,生活贫困。
自小羡慕功名,醉心科举。
十九岁初应童子试,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
后屡应省试皆落第,七十一岁始成贡生。
他一生穷困潦倒,长期以教书自给。
坎坷的遭遇使他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弊端有一定的认识;生活的贫困又使他对广大的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一定的了解和体会。
以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郭沫若为此写的对联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落第自勉联二、关于《聊斋志异》聊斋,是蒲松龄书房的名字;志,记;异,奇异的故事。
《聊斋志异》是中国最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共有作品491篇,大部分是故事完整、人物形象鲜明的短篇小说。
其题材的共同特点就是一个“异”字,具体说,“异”又大体可分三种类型:一是花妖、狐魅、仙鬼、精怪以及与他们有关的各种故事;一是“畸人异行”,即具有奇异性格行为和经历的人和事;一是现实中奇巧、罕见的自然现象或事件。
《聊斋志异》中数量最多,成就最高的是描写男女之情的爱情小说,名篇有《连城》、《阿宝》、《香玉》、《小谢》等,这些充满幻想的故事,真切地表达了广大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憧憬和渴望。
另一类重要作品是官绅批判小说,即暴露批判官府官吏和恶霸的罪恶,歌颂人民的反抗。
第三类是科举批判小说,这些篇章大都凝聚着作者浓厚的感情,与作者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熔铸着作者的自我形象。
著名篇章有《叶生》、《司文郎》等。
此外,还有一些对世俗民风的劝戒讽刺的篇章。
这是《聊斋志异》中题材最广泛,思想倾向最复杂的部分。
《张诚》、《镜听》等有一定的代表性。
《聊斋志异》所写虽然多是幽冥幻域之境,鬼狐花妖之事,却曲折地反映了明末清初广阔的现实生活,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社会问题,表达了作者鲜明的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织》复习检测训练
【基础知识检测】
一、找出下面句子的通假字,并解释
此物故非西产昂其直
如被冰雪手裁举
虫跃去尺有咫翼日进宰
而翁归
二、请找出有词类活用的词,并解释。
岁征民间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大喜,笼归昂其直
辄倾数家之产成然之
早出暮归旬余,杖至百
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儿涕而去
成以其小,劣之日与子弟角,无不胜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不如拼搏一笑
力叮不释细疏其能
益奇之裘马扬扬
近抚之
三、重要实词
宫中尚.促织之戏有华阴令欲媚.上官
里胥狡黠.,假此科敛丁口而又无所赔偿
死何裨.益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又劣弱不中.于款能以.神卜
成妻具.资诣问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各各竦.立以听无毫发爽.
然睹促织,隐中
..胸怀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与村东大佛寺逼.近有古陵蔚.起
俨然类画冥.搜未已
蹑迹披.求,遽.扑之逐.而得之,审视
以塞.官责窃发.盆
抢.呼欲绝不复聊赖
..
夫妻向隅.惊起觇视
则又超忽而跃审谛
..之,顿非前物
惟旁徨瞻顾
..日与子弟角.
欲居之以为.利纳比.笼中
少年固.强之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虫翘然矜.鸣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又嘱学者俾.入邑庠.故天子一跬.步
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信夫
..
【基础过关测试】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释义都正确的一项是()
A.唇吻翕.(xī开合)辟里胥猾黠
..(huáxiá狡猾奸诈) 审谛.(dì仔细看)
B.直龁.(niè咬)敌领觇.(chān看)视东曦.(xī日光)既驾
C.裨.(bì益处) 益自增惭怍.(zuò惭愧) 不啻.(chì值)
D.气息惙.(chuò微弱)然俾入邑庠.(xiánɡ县学) 掇.置(duō拾取)笼中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操童子业,久不售.②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B.①成顾.蟋蟀笼虚②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C.①宰严限追比.②纳比.笼中
D.①后岁.余,成子精神复归②不终岁.,薄产累尽
3.选出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即道中人意中事,无毫发之爽.爽:痛快
B.成益愕,急逐趁.之趁之:追赶
C.翘然矜.鸣,似报主知矜:骄傲
D.张尾伸须,似龁.敌领龁:咬
4.下列句子中关于通假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裁:通“才”,刚刚。
B.昂其直,居为奇货直:通“值”,价钱。
C.翼日进宰,宰见其小翼:通:“翌”,次于今日、今年的。
D.一鸡瞥来,径进以啄径:通“劲”,有力地。
5.下列句子均有词类活用现象,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
①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②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③裘马过世家焉④虫集冠上,力叮不释⑤思试之斗以觇之⑥成以其小,劣之⑦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⑧蟹白栗黄,备极护爱⑨上于盆而养之
A.①②③/④⑥/⑤/⑦⑧⑨
B.①②④/⑤⑦/③⑧⑨/⑥
C.①②③⑨/④⑦/⑥/⑧⑤
D.①②③⑨/⑤⑦/④⑥⑧
6.把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
(2)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
(3)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4)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益奇之。
(5)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
《促织》复习学案参考答案
一、通假字
此物故非西产故:通“固”,本来
昂其直直:通“值”,价值
如被冰雪被:通“披”覆盖
手裁举裁:通“才”
虫跃去尺有咫有:通“又”
翼日进宰翼:通“翌”,第二天
而翁归而:通“你”
二、请找出有词类活用的词,并解释。
岁征民间岁:名词作状语,每年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笼:名词作状语,用笼子装
大喜,笼归笼:名词作状语,提着笼子
昂其直昂:使动,使…抬高
辄倾数家之产倾:使动用法,使…倾尽
成然之然:意动,认为…是对的
早出暮归早、暮:名次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旬余,杖至百杖:名词作状语,用棍子打
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侧、徐:形容词作状语,侧着身子;慢慢地儿涕而去涕:名词作动词,哭
成以其小,劣之劣:意动,以…为劣,认为……不好
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高:形容词使动,使…高
不如拼搏一笑拼:使动,使……拼一拼
力叮不释力:名词作状语,用力的
细疏其能疏:名作动,陈述
益奇之奇:形容词意动,以…为奇,认为……惊奇裘马扬扬裘马:名词作动词,穿着皮衣,骑着马
近抚之近:形容词作动词,走近
三、重要实词
宫中尚.促织之戏尚:崇尚,爱好
有华阴令欲媚.上官媚:取悦,讨好
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黠:奸诈
而又无所赔偿无所:没有用来……的
死何裨.益裨:弥补
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探:拨开;发:挖掘;靡:没有;迄:终究,最终;
济:成功
又劣弱不中.于款中zhòng:符合
能以.神卜以:凭借
成妻具.资诣问具:准备;诣:去
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祝:祷告;
各各竦.立以听竦:恭敬地
无毫发爽.爽:差错
然睹促织,隐中
..胸怀隐:暗;中:符合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耶:若非…吗难道…吗
与村东大佛阁真逼.似逼:接近
有古陵蔚.起蔚:草木茂盛的样子,引申为高大的意思俨然类画俨然:宛然,仿佛
冥.搜未已冥:深
蹑迹披.求,遽.扑之披:拨开;遽:急忙
逐.而得之,审视逐:追赶;
以塞.官责塞:交付
窃发.盆发:打开,开启
抢.呼欲绝抢:碰撞
不复聊赖
..聊、赖:依赖,依靠
夫妻向隅.隅:墙角
惊起觇视觇视:窥视
则又超忽而跃超忽:远远地
审谛
..之,顿非前物审、谛:仔细(地看);顿:立刻
惟旁徨瞻顾
..瞻:向前看;顾:向后看日与子弟角.角:较量
欲居之以为.利为:动词,谋取;以:来。
纳比.笼中比:比试
少年固.强之固:坚持,一定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顾:但
虫翘然矜.鸣矜:夸耀
诏.赐抚臣名马衣缎诏:下诏
又嘱学者俾.入邑庠.俾:使;庠:学校
故天子一跬.步跬:走半步
独.是成氏子以蠹贫独:唯独;是:这
信夫
..信:的确,确实;夫:句末语气词
基础过关:看一看,很简单
1.答案:D
解析:A“翕”为“合”义;B“龁”为“hé”;C“啻”为“止”义。
2.答案:D
解析:A考取,买;B看,但;C追征,比试;D一年。
3答案:A
解析:“爽”是差错的意思。
4.答案:D
解析:D句没有通假现象。
5.答案:B
解析:①②④名词作状语;⑤⑦使动用法(斗;倾);③⑧⑨名词用作动词(用白蟹肉、黄栗粉喂养;上:放到,放进);⑥意动用法。
6.答案:(1)乡里的差役狡猾奸诈,借这个机会向百姓摊派费用。
(2)成名匆忙间不知道用来解救的办法,急得跺脚,脸色都变了。
(3)又嘱咐主考官,让成名中了秀才进县学学习。
(4)(促织)每次听到音乐响起,就随着音乐的节拍翩翩起舞,更加让人感到惊奇。
(5)只有成名这个人因为官吏的侵害而贫穷,又因为进贡蟋蟀而致富,穿上名贵的皮衣,坐上豪华的车马,得意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