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合集下载

《语文教案-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语文教案-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语文教案-我的弟弟“小萝卜头”》第一章: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1. 了解课文《我的弟弟“小萝卜头”》的主要内容,理解其中所传递的亲情与成长的主题。

2.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通过课文学习,理解作者对弟弟的深厚感情以及成长过程中的感悟。

2. 难点: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体会亲情的力量。

1.3 教学方法1. 采用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

2. 运用互动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欲望。

第二章:课文解析2.1 课文简介《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是一篇描述作者与弟弟之间亲情成长的散文。

文章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弟弟的成长过程,展现了作者对弟弟的关爱与呵护。

2.2 课文内容解析2.2.1 第一部分:作者对弟弟的童年回忆,描述了弟弟的可爱与调皮。

2.2.2 第二部分:作者关注弟弟的成长,关注他的学习与生活,弟弟在关爱中逐渐成长。

2.2.3 第三部分:作者感悟到亲情的伟大,意识到作为哥哥的责任与担当。

2.3 讨论与思考2.3.1 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所展现的亲情对你有何启示?2.3.2 学生分享:你与家人之间有哪些温馨的故事?第三章:朗读与表达3.1 朗读训练1. 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

2.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停顿和情感把握。

3.2 表达训练1. 学生以口头表达的形式,分享自己与家人之间的亲情故事。

2.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情感。

第四章:课堂实践4.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场景,体验作者与弟弟之间的亲情。

4.2 情景剧创作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编自导自演情景剧,展示亲情成长的历程。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5.2 课后反思2. 教师收集学生的反思,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第六章:扩展阅读与讨论6.1 扩展阅读1. 推荐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文章,如《傅雷家书》、《背影》等,扩展学生对亲情的理解。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0 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0 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教案(教学设计)
8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0 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第四自然段是一个过渡,引读一带而过。老师的两处 “地点”。
“引”,提示了
讲读这两个自然段,采用了由部分到整体的教学思路,很清楚。读的形式选 择也比较恰当。
要读出冰心的慈爱,女孩的忸怩,男孩的爽朗。
9
(二)学生背有关春天的古诗。 (三)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两句跟 “春”有关的诗句:“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 游人多处行。”
交流:谁来说一说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奶奶把这两句诗改了一 下,读“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这是为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冰 心,走进她的文学世界,共同学习她的优美散 文。(板书课题)
2. 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成功地实现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身心受到了一次爱的 洗礼,精神世界得到了一次提升。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体会文章表达
以学生为主体,立足学生
子,了解他的特点。(展示课件第三至六屏) 情感实际,引导学生用自己的
练习:按照课文内容填空,说说有和没有 独特体验去解读课文,让学生
括号里的词语,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在“找中思”“读中学”“品中
(1)弟弟穿的是(妈妈改小的)囚衣。 悟”。
(2)弟弟吃的是(发霉发臭的)牢饭。
(3)他每次来到黄伯伯的牢房门前,(总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0 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语文教学设计
教 材:语文三年级下册 课 文:20 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

语文教案-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教学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教学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教学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按阅读提示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小萝卜头”具有远大革命理想,为建设新中国而刻苦学习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步骤:(一)导入(有条件的话,课前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红岩》)观看电影《红岩》后,给你印象最深的人是谁?从电影中你了解到了“小萝卜头”的哪些情况?(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逐自然段读课文(随时正音),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明确:这篇课文讲的是“小萝卜头”宋振中在国民党监狱中的生活,表现了小萝卜头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认真刻苦学习的精神。

(三)结合自学,引导深入理解课文1.理解第二自然段。

(1)理解句子:长期监狱生活把弟弟折磨得面黄肌瘦。

①结合一自然段理解“监狱生活”。

教师讲述:小萝卜头的爸爸是一位共产党员,由于进行革命活动,宣传抗日,在1941年的时候被国民党反动派抓起来了,在这之后呢?敌人又骗小萝卜头的妈妈去监狱探望亲人。

这个时候,妈妈抱着仅仅八个月的小萝卜头去了;结果母子俩人也被敌人抓起来了。

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②结合具体内容理解“折磨”。

a.“一年到头不见阳光”b.比较句子:③理解“面黄肌瘦”。

(3)朗读二自然段,加深理解。

2.理解四、五自然段。

(1)指读思考:哪两件事说明弟弟爱学习?(2)讨论理解四自然段:①默读思考:这个自然段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明确:弟弟爱学习,也很有礼貌②指读:弟弟怎样有礼貌?理解:每次、总是、轻轻③弟弟怎样爱学习?明确:功课好,用俄语④小结:第一句概括讲弟弟爱学习,有礼貌,后面五句话具体的讲弟弟是怎样爱学习,有礼貌的。

⑤指导朗读。

(3)讨论理解第五自然段①把写小萝卜头学习刻苦的句子画下来,四人一组讨论理解。

②重点理解“不管……总是……”a.“不管”后面列举了哪些情况?b.想象阴暗、潮湿的牢房里学习条件的恶劣。

《语文教案-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语文教案-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语文教案-我的弟弟“小萝卜头”》课时安排:1课时年级:二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故事,了解“小萝卜头”这个角色的特点和成长过程。

2. 培养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教育学生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把握主要角色特点。

2. 学生能够运用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准备教具:1. PPT课件2. 故事绘本《我的弟弟“小萝卜头”》3. 阅读理解练习题教学环境:1. 教室2. 投影仪3. 故事绘本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利用PPT课件展示故事封面,引起学生兴趣。

2.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为新课做好铺垫。

Step 2:阅读故事1. 带领学生共同朗读故事《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2. 边读边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理解“小萝卜头”的特点和成长过程。

Step 3:讨论交流1. 故事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小萝卜头”的理解和感受。

2. 邀请部分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Step 4:阅读理解练习1. 发放阅读理解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针对练习题进行讲解,巩固所学内容。

Step 5: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小萝卜头”的成长过程和特点。

2. 教育学生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助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四、课后作业1. 让学生复述故事《我的弟弟“小萝卜头”》的主要内容。

2. 写一篇关于“如何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故事《我的弟弟“小萝卜头”》,让学生了解了一个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角色。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课堂气氛活跃。

通过阅读理解练习,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课后,部分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仍有所欠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关注和引导。

六、教学拓展1.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角色扮演,体会故事中各个角色的情感。

小学三年级语文我的小萝卜头弟弟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我的小萝卜头弟弟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我的小萝卜头弟弟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弟弟形象,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2)采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弟弟形象。

三、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一张弟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觉得这个弟弟可爱吗?为什么?”2.课文朗读(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调。

(2)学生自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3.课文理解(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弟弟有哪些特点?”(3)教师提问:“你们觉得弟弟为什么可爱?”4.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并组内交流。

5.分组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觉得课文中的弟弟像不像你们自己?”(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6.角色扮演(1)教师引导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扮演。

(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展示课文中的情景。

7.课堂小结(1)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四、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自己弟弟的作文,要求表达出弟弟的特点和自己的感情。

2.课后拓展:(1)观察身边的家人,了解他们的特点和喜好。

(2)与家人分享学习心得,增进感情。

五、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补充:(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的具体描述,理解弟弟的形象特点,如“小萝卜头”这一昵称所蕴含的可爱和俏皮。

(2)通过课文中的生活场景,如弟弟与家人的互动,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馨和亲情。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0 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教案w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0 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教案w

语文教学设计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文:20 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课文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在特殊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小萝卜头”的生活;“小萝卜头”的相貌、语言、行为举止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文中主人公的学习故事可以使学生从中受到要努力学习的教育。

这篇课文中所描写的生活及学习环境离现代学生很遥远,学生可能会不太能理解,可让学生提前收集一些与“小萝卜头”相关的材料,这样对理解这篇文章会有一些帮助。

教学过程以朗读、角色扮演为主,尽量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验,以便达到预期效果。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联系句子理解词语的能力和联系上下文读懂句子的能力。

3.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是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学习“小萝卜头”具有远大理想,为建设新中国而刻苦学习的精神。

4.把自己的学习及生活环境与文中主人公的对比一下,谈谈自己的感想。

重难点分析:1.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领会“小萝卜头”在牢房里是怎样刻苦学习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审题质疑,导入激趣1.读题后,审题:从题目看本文写的是谁?(展示课件第二屏)2.看到题目后,你还想到了什么吗?(“小萝卜头”长什么样?有多大年纪?他有什么特点?是怎样的一个人?)同学们想知道这些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释题、质疑1.教师板书课题。

(组织学生听读,并说说讲了什么)2.课文讲了谁的故事?哪两件事说明弟弟爱学习?3.弟弟为什么爱学习?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及词语。

2.再次读课文,边读边想刚才大家质疑的问题。

四、精读课文,深入感悟1.说一说,课文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2.自读课文,画出描写“小萝卜头”的句子,了解他的特点。

(展示课件第三至六屏)练习:按照课文内容填空,说说有和没有括号里的词语,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0 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教案3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0 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教案3

语文教学设计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文:20 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课文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在特殊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小萝卜头”的生活;“小萝卜头”的相貌、语言、行为举止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文中主人公的学习故事可以使学生从中受到要努力学习的教育。

这篇课文中所描写的生活及学习环境离现代学生很遥远,学生可能会不太能理解,可让学生提前收集一些与“小萝卜头”相关的材料,这样对理解这篇文章会有一些帮助。

教学过程以朗读、角色扮演为主,尽量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验,以便达到预期效果。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联系句子理解词语的能力和联系上下文读懂句子的能力。

3.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是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学习“小萝卜头”具有远大理想,为建设新中国而刻苦学习的精神。

4.把自己的学习及生活环境与文中主人公的对比一下,谈谈自己的感想。

重难点分析:1.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领会“小萝卜头”在牢房里是怎样刻苦学习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语文教学设计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文:百花园一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次教学设计体现了语文综合知识的运用,让学生联系旧知识探求新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合作学习自主探索,同时,借助生动形象的图片和有趣的游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在乐中学、趣中学。

快乐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识字过程中,了解汉字的一些构字规律,逐步掌握识字的方法。

2.了解一字(词)多义的现象,学习从字典中选择合适的义项。

3.理解《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的大致意思,体会语言的优美,并且读熟、背会。

4.能有条理地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将自己的心情表达清楚。

5.能结合口语交际中说的内容,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季节。

《语文教案-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语文教案-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语文教案-我的弟弟“小萝卜头”》第一章:教案简介1.1 教案目的:本教案旨在通过学习课文《我的弟弟“小萝卜头”》,使学生了解并感受小萝卜头的成长历程,培养学生对亲情的理解和珍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2 教学对象: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1.3 教学内容:课文《我的弟弟“小萝卜头”》第二章: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了解小萝卜头的成长背景,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亲情之情。

2.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亲情描写,提升学生的语文分析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亲情的理解和珍惜,增强学生的家庭观念。

第三章:教学重点、难点3.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亲情之情。

3.2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亲情描写,引导学生理解亲情的重要性。

4.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学习内容,引出本课《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4.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亲情描写,引导学生体会亲情之情。

4.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4.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作业内容:根据课堂学习,写一篇关于亲情的短文。

5.2 作业要求: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通过评价,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对亲情的认识和体会。

6.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课后作业、小组讨论等。

6.3 评价内容:课文内容理解、亲情之情体会、语文素养提升等。

7.1 教学资源:课文文本、《我的弟弟“小萝卜头”》相关图片、视频等。

7.2 教学资源运用:第八章:教学延伸8.1 延伸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亲情主题活动,如“亲情故事分享”、“亲情日记”等。

8.2 延伸目的: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亲情的理解和珍惜,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

第九章:教学反思9.1 反思内容: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自主积累词语.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萝卜头”的特点及他是怎样学习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学习“小萝卜头”具有远大的革命理想、为建设新中国而刻苦学习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领会“小萝卜头”的特点及在牢房里刻苦学习的情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教学难点:引导读懂重点句,体会“小萝卜头”在狱中的艰苦生活及在极差的条件下仍然刻苦学习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准备:
1.发动并具体指导学生搜集有关“小萝卜头”的图片及资料.可以去学校图书室查找资料后摘抄下来,可以向家长请教,上网搜索,查到相关资料打印出来.在网上查资料,如《我的弟弟“小萝卜头”》《红岩》等.
2.课文朗读录音.
3.准备几张自己的照片.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交流资料.
1.同学们,你们每天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多么幸福啊!可是在六十多年前,有个和你们一般大的孩子,从小被关进了监狱,他和你们一样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可是却在牢房里受尽了折磨,在他9岁时就被残暴的敌人杀害了.他的姐姐为了纪念弟弟写下了——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板书后齐读课题: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2.读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些什么?(我的弟弟是谁?他为什么叫“小萝卜头”?弟弟是个怎样的孩子?文中写了他什么事?……)3.课前你找到了哪些相关的资料?学生介绍.教师适当补充:“小萝卜头”原名宋振中,他是我国最小的烈士.1949年9月6日,和妈妈徐林侠、爸爸宋绮云一起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戴公祠,当时,“小萝卜头”宋振中才9岁.我们这篇课文是“小萝卜头”的姐姐宋振苏写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朗读录音.边听边思考大家质疑的问题.
2.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及词语.不明白的字词可以查查字典.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学生互相评价,纠正字音.
4.说说课文写了小萝卜头的哪些事?(生活苦、爱学习、有礼貌.)文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三、学习字词.
1.贴出会认字和会写字卡片,这些字你都会读了吗?会读的同
学站起来读给大家听.请一位读得最好的当小老师带读.点几名后进生读一读,如发现错误及时正音.
2.这一课的生字这么多,你能记住吗?有什么好办法?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这些字,如猜谜法、编故事法等.
3.给生字找朋友,读词语.
4.用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等多种方式理解重点词,积累词语.
5.指导写字.观察会写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练习,评议.
四、作业设计:
1.抄写本课生字词语,注意写美观写正确.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出示卡片,认读生字及词语.
二、抓关键词理解课文.
1.自由读课文.想想“小萝卜头”是个怎样的孩子?
2.学生自由上黑板板书.(爱学习、有礼貌、聪明可爱、受尽折磨……)师生一起整理板书选择关键词.注意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3.抓住“生活苦、爱学习、有礼貌”三个特点分组合作学习.“小萝卜头”的什么特点最让你感动?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
4.学生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决定学习顺序)
(1)“小萝卜头”生活苦.学第一段.指名读.这一段从几个方面
写了“小萝卜头”的生活苦?(从住、吃、穿这些方面.)教师引读.“小萝卜头”真可怜呀!还只有八个月就被秘密逮捕了.他跟妈妈住在——他穿的是——吃的——由于监狱生活的折磨,他长得——出示小萝卜头的图片.这是我们可爱的“小萝卜头”九岁时的样子.看着这张图片,你想说什么?(他看上去不过五六岁,他的脑袋大大的,身子特别小,由于营养不良,生活艰苦才这样,我十分同情他.和“小萝卜头”相比,我们真幸福.)(理解“面黄肌瘦”“发霉发臭”.)是谁让我们的“小萝卜头”小小年纪受尽折磨?是可恨可恶的敌人!我们带着对敌人的痛恨和对“小萝卜头”的同情来读这段.
(2)“小萝卜头”爱学习.学生说表现他爱学习的重点句.(“黄伯伯上午教他学语文和算术,下午教他俄语和图画.他每门功课都学得很好.”“不管夏天多么闷热,冬天多么寒冷,他总是趴在牢房的地上写着,算着.”)读这两句话,重点理解“不管……总是……”“不管”后面列举了哪些情况?想象阴暗、潮湿的牢房里学习条件的恶劣,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弟弟是个刻苦学习的好孩子.默读勾画:弟弟为什么刻苦学习?
A.理解“来之不易”.
从哪些地方可看出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联系点:经过难友们几次斗争,特务才勉强同意……得到一张纸、一支笔很不容易.妈妈把草纸省下来.
B.理解“牢牢、将来、建设”.
指导学生小结(引导从以下两方面归纳):弟弟珍惜来之不易的
学习机会,所以刻苦学习.在妈妈的教育下弟弟树立了革命的信念,这是他刻苦学习的动力.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
(3)“小萝卜头”有礼貌.学生交流找到的句子.(他每次来到黄伯伯的牢房门前,总是先轻轻地敲几下门,得到了黄伯伯的允许,才跨进门去,敬个礼说:“黄伯伯好!”)我们也要像“小萝卜头”一样有礼貌!看谁是最讲礼貌的孩子!一起读这句话,好吗?
三、总结全文.
1.我和“小萝卜头”比童年.学生拿出自己的照片和搜集到的有关“小萝卜头”的图片、资料等.说说我的生活、学习条件与“小萝卜头”有什么不同?我打算怎样向“小萝卜头”学习?先在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2.总结:“小萝卜头”和同学们年龄相近,可他生活在敌人的监狱里,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学习条件那么艰苦.尽管如此,他却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勇敢顽强地和敌人做斗争!他不愧为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呀!从现在起我们更要好好珍惜、好好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富强伟大!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
1.想知道“小萝卜头”是怎样被捕入狱、机智送情报和壮烈牺牲的故事吗?同学们可以自己看电影《红岩》,阅读《我的弟弟“小萝卜头”》一书,或上网了解更多“小萝卜头”的事迹.把“小萝卜头”
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小伙伴听.
2.小练笔:“小萝卜头”,我对你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