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划痕-侵袭-步骤
细胞划痕实验操作步骤

细胞划痕实验操作步骤
细胞划痕实验(scratch assay)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用于研究细胞迁移能力,常用于评估细胞愈合、癌细胞侵袭能力等。
下面是一个基本的细胞划痕实验操作步骤:
1. 细胞播种
在适宜的培养皿中(如6孔板)播种细胞,通常需达到90%以上的培养皿底面覆盖度,以形成一个单层细胞层。
这一步骤确保细胞能均匀分布在培养皿底部。
2. 形成划痕
在细胞长至接近合并(通常是培养24小时后)时,使用一个标准的200μl吸头尖、刻度尺或专用的划痕工具,在细胞层上轻轻划出一条直线,形成一个“划痕”。
要尽量保持划痕的宽度和长度一致,以方便后续的比较分析。
3. 清洗细胞
使用磷酸盐缓冲液(PBS)轻轻清洗培养皿1-2次,以去除漂浮的和受损的细胞。
4. 添加新的培养基
向培养皿中添加含有或不含有测试药物的新鲜培养基。
这一步是为了研究特定因子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5. 拍摄初始照片
在划痕后立即使用倒置显微镜拍摄划痕的照片,作为实验的起始点。
6. 培养和定时拍照
将细胞置于37°C、5% CO2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
在特定时间点(如6、12、24小时)取出,使用相同的显微镜设置拍摄划痕的照片,记录细胞迁移和划痕愈合的过程。
7. 数据分析
使用图像分析软件(如ImageJ)分析划痕愈合前后的面积或宽度变化。
通过比较划痕愈合的面积百分比或划痕宽度的变化,评估细胞迁移能力。
细胞划痕实验的结果可以通过计算划痕愈合的百分比来定量分析细胞迁移速度,为研究细胞迁移机制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细胞划痕实验实验步骤

细胞划痕实验实验步骤英文回答:Cell scratch assay is a commonly used experimental technique to study cell migration and wound healing. It involves creating a scratch or a gap on a monolayer ofcells and monitoring the movement of cells to close the gap over time. Here are the steps involved in performing a cell scratch assay:1. Prepare the cell culture: Start by culturing the cells of interest in appropriate growth media and conditions. Ensure that the cells are healthy and in the logarithmic growth phase before proceeding to the assay.2. Plate the cells: Seed the cells onto a suitable cell culture dish or plate and allow them to form a confluent monolayer. This can be done by adjusting the cell density and incubation time according to 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ells.3. Create a scratch: Once the cells have formed a monolayer, use a sterile pipette tip or a specialized tool to create a scratch or gap on the cell monolayer. Make sure to apply consistent pressure and maintain a constant width of the scratch to ensure reproducibility.4. Remove debris: After creating the scratch, carefully aspirate any detached cells or debris from the dish to prevent them from interfering with the assay. Rinse the dish with culture media to remove any remaining debris.5. Time-lapse imaging: Place the dish under a microscope equipped with a suitable imaging system to capture time-lapse images of the scratch. This will allow you to monitor the movement of cells and closure of the gap over time.6. Analyze the data: Use image analysis software or manual measurements to quantify the extent of cell migration and closure of the scratch. This can be done by measuring the area covered by migrating cells orcalculating the percentage of scratch closure.7. Repeat the experiment: To ensure the reproducibility of the results, it is recommended to repeat the assay multiple times using different conditions or treatments. This will help validate the findings and draw more accurate conclusions.Cell scratch assay is a versatile technique that can be used to study various aspects of cell migration, such as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actors or treatments on cell motility. It is widely used in fields like cancer research, wound healing, and tissue engineering.中文回答:细胞划痕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用于研究细胞迁移和伤口愈合。
细胞划痕实验技巧

细胞划痕实验技巧细胞划痕实验技巧包括准备实验材料、划痕的过程、实验数据和结果的采集与分析。
一、准备实验材料在进行细胞划痕实验前,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实验材料:1. 细胞:可以使用肝细胞、骨骼肌细胞、培养细胞等。
2. 平皿:实验时使用平光滑的塑料或玻璃平皿,可以不使用铁皿,以防止污染。
3. 活化剂:应使用适当浓度的活化剂,如去离子水,无菌HEPES缓冲液,乳清等。
4. 钝刀:钝刀有助于保证实验的安全性,同时加强划痕效果。
5. 荧光显微镜:常用荧光显微镜可以方便的检测划痕的效果。
二、细胞划痕的过程1. 将培养皿放置在显微镜底下,使细胞进行缓慢均匀悬浮;2. 用钝刀在培养皿中央选取一个定位点,沿着这个定位点进行划痕;3. 划完痕后,添加活化剂,使细胞在划痕的区域悬浮;4. 通过荧光显微镜监测细胞的运动情况,计算划痕部位细胞的运动速度;5. 用称秤检测划痕部位外细胞的真实重量,以排除细胞悬浮运动的影响;6. 在 2-3 小时的观察周期之后,记录划痕部位细胞的外观特征,如拉伸、剪切、运动等;7. 用显微镜观察划痕部位细胞的结构特征,记录最终数据,如单位面积拉伸长度、排列程度、旋转数等。
三、实验数据与结果采集与分析1. 实验数据采集:实验结果通常采用图片或图表格式展示,采集数据细致全面,并尽可能具体;2. 实验数据分析:使用统计学分析、潜在函数拟合等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3. 结果报告:从实验数据分析中抽取结论,结合实验评定,编写结果报告,确定实验的最终结果。
以上是细胞划痕实验技巧的概述,如果想要更加精准的进行实验,还需要根据划痕所需要的细胞种类、划痕细胞的活动情况、细胞结构特征等,进行具体的实验技巧指导。
Matrigel体外侵袭实验,划痕实验,MTT试验的详细步骤及试剂

五、Matrigel体外侵袭实验所需:1、Transwell 小室2、上层培养液:含10g/L BSA的无血清培养液3、细胞:实验细胞4、基质胶:Matrigel基质胶为了方便运输和保存,一般是在-20℃(至少保存3个月),呈固体状态。
使用前要将Matrigel提前放入4℃冰箱冰上过夜(12h),Matrigel即融化为液体状态备用,避免反复冻融。
在冰冻和解冻过程中可能会发生颜色变化属正常现象,一旦解冻,晃动瓶子使其分散均匀。
Matrigel冰上维持液态,22~35℃可迅速凝结成胶,使用前接触Matrigel的试管、移液吸头等均须4℃预冷。
5、下层培养液:含FBS或趋化因子的培养液6、细胞培养板:12孔板,24孔板等十二、Matrigel 体外侵袭实验1.实验前的准备(1)使用前要将Matrigel提前放入4℃冰箱过夜,溶胶。
(2)接触Matrigel的试管、移液吸头等均须4℃预冷。
2.包被基底膜(冰上进行)(1)冻融后,用预冷的移液枪头混匀Matrigel基质成匀浆状。
(2)根据使用需要,用无血清的冷细胞培养基稀释Matrigel胶(稀释比例根据不同细胞系,比例约为1:6~1:3)。
(3)将稀释胶包被于所需的Transwell上室中,包被量至少覆盖整个生长表面,例120μl稀释胶加到12孔transwell上室中。
(4)37℃孵育1小时。
(5)去除未结合的Matrigel,用无血清培养基轻轻冲洗。
3.水化基底膜吸出培养板中残余液体,每孔加入50μl含10g/L BSA的无血清培养液,37℃,30min。
4.制备细胞悬液(1) 制备细胞悬液前可先让细胞撤血清饥饿12~24h,进一步去除血清的影响。
(2)常规消化细胞,终止消化后离心收集细胞沉淀,PBS洗1~2遍,用含10g/L BSA的无血清培养基重悬。
调整细胞密度至1~10×105个/ml(一般不超过5×105个/ml)。
5.接种细胞(1)取细胞悬液加入transwell小室。
细胞划痕实验操作步骤

细胞划痕实验,也称为伤口愈合实验,是一种用于研究细胞迁移和细胞间相互作用的体外实验方法。
以下是该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
1. 实验准备:
- 准备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试剂,包括细胞计数仪、台式离心机、CO2培养箱、倒置显微镜、移液枪、移液管、4℃和-20℃冰箱、6孔培养板等。
- 使用marker笔在6孔板背后划横线,每隔0.5~1cm一道,每孔至少穿过5条线,以便于后续观察和记录。
2. 细胞铺板:
- 选择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使用胰蛋白酶消化成单细胞悬液。
- 将细胞接种于6孔培养板,接种密度应保证过夜后细胞融合率达到100%,每孔最终的培养基总量为2mL。
3. 细胞培养:
- 将接种好的细胞放入37℃、5% CO2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4. 划痕操作:
- 第二天,使用PBS洗细胞2~3次,然后用移液枪(1ml枪头套200ul的枪头)垂直于6孔板划出直线,力度要均匀,不能倾斜,以保证划痕的一致性。
5. 洗涤和处理:
- 划痕完成后,再次用PBS洗细胞3次,去除漂浮的细胞。
- 根据实验设计,可以加入无血清培养基或其他处理药物。
6. 观察和记录:
- 在显微镜下拍照,记录0小时时各组细胞的照片。
- 将细胞放回培养箱继续培养,并在一定时间点(如24小时后)再次拍照记录,以观察细胞迁移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细胞划痕实验时,保持操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非常重要,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
此外,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避免细胞污染。
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点的细胞迁移情况,可以评估细胞的迁移能力以及药物或处理对细胞迁移的影响。
细胞划痕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细胞划痕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检测方法。
本实验旨在通过细胞划痕实验评估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的迁移能力,为进一步研究细胞迁移的分子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实验材料:1. 细胞:待测细胞系(如A549细胞)2. 培养基:DMEM培养基3. 细胞培养试剂:胎牛血清、青霉素、链霉素4. 划痕工具:一次性无菌划针5. 镜头:倒置显微镜6. 显微摄影设备:数码相机7. 数据分析软件:ImageJ实验方法:1. 细胞培养:将待测细胞系接种于6孔板,在37℃、5%CO2的条件下培养至对数生长期。
2. 细胞划痕:将细胞用胰酶消化后,用含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重悬,接种于6孔板,使细胞密度达到70-80%。
用无菌划针在细胞层上划一条直线,用吸水纸吸去划痕周围的细胞。
3. 划痕修复实验:将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或处理因素,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的DMEM培养基。
在37℃、5%CO2的条件下培养24小时。
4. 观察与拍照: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划痕愈合情况,并用数码相机拍照记录。
5. 数据分析:使用ImageJ软件对划痕愈合区域的面积进行测量,计算划痕愈合率。
实验结果:1.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划痕愈合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
2. 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划痕愈合率逐渐升高。
3. 不同处理因素对划痕愈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
实验讨论:细胞划痕实验是一种简单、快速、灵敏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检测方法。
本实验结果表明,药物或处理因素对细胞迁移能力具有显著影响。
以下是对实验结果的讨论:1. 划痕愈合率与细胞迁移能力密切相关。
本实验中,划痕愈合率越高,表明细胞迁移能力越强。
2. 药物或处理因素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可能与细胞骨架重组、细胞黏附、细胞外基质降解等因素有关。
3. 本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药物或处理因素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存在差异,可能与药物或处理因素的分子靶点、作用机制等因素有关。
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细胞划痕实验评估了药物或处理因素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细胞划痕实验

细胞划痕实验
细胞划痕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迁移实验方法,通过创造人工“划痕”来观察细
胞在愈合过程中的迁移和增殖情况,从而研究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信号传导和细胞迁移的机制。
实验原理
在细胞划痕实验中,首先在细胞培养皿中种植一层细胞,在细胞形成单层后,
用刮刀等工具在细胞层中划一条“刀痕”,即人工划伤细胞层。
然后观察细胞在划痕
区的迁移和增殖情况,通过比较划痕前后细胞的变化,可以研究细胞迁移、增殖和愈合过程中的生物学机制。
实验步骤
1.预处理细胞:培养所需的细胞株,并保证细胞活性和纯度。
2.细胞接种:将细胞接种在培养皿中,培养至细胞形成单层。
3.划痕操作:使用刮刀等工具在细胞层中划一条“刀痕”,注意操作要轻
柔并且一致。
4.图像记录:立即在划痕前后拍摄图像,并在不同时间点继续记录细胞
迁移和增殖的情况。
5.数据分析:根据不同时间点的图像,量化分析细胞迁移距离和细胞密
度等指标。
结果解读
通过细胞划痕实验,可以观察到划痕区域细胞的迁移、增殖及愈合情况。
通常,划痕后细胞会向划痕区域迁移,填补伤口,形成新的细胞层。
通过比较不同处理组的细胞迁移速度、距离和形态等指标,可以揭示细胞因子、信号通路等对细胞迁移的调控机制。
应用领域
细胞划痕实验在癌症转移、组织再生、损伤修复等研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癌症转移研究中,可以通过划痕实验检测抗转移药物的疗效;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中,可以评估生物材料对细胞迁移和愈合的影响。
细胞划痕实验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细胞迁移实验方法,虽然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技
术挑战,但在研究细胞迁移和增殖等问题上仍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细胞划痕实验详细步骤及说明

细胞划痕实验的详细步骤及说明细胞迁移(cell migration):也称为细胞移动、细胞爬行或细胞运动,是指细胞在接收到迁移信号或感受到某些物质的梯度后而产生的移动。
它参与到很多生理和病理的活动中,如下:免疫:如淋巴细胞的定向迁移是其分化成熟和发挥功能的关键之一;炎症:炎症反应最重要的功能是将白细胞送到炎症灶,白细胞迁移到炎症部位并发挥其吞噬和组织损伤作用;肿瘤转移:肿瘤转移是肿瘤恶化后最常见的活动,如侵入淋巴管、血管后随脉管系统实现远处转移;损伤修复:当机体发生损伤时,免疫细胞和血小板会迁移到损伤部位,参与消炎和凝血;胚胎发育:胚胎期不同类型祖细胞迁移至特异靶位以保证各组织、器官的正常发育。
细胞划痕实验的基本原理:在融合的单层细胞上人为制造一个空白区域,称为“划痕/伤口”,边缘的细胞会逐渐进入空白区域使“划痕/伤口”愈合。
因其类似体外伤口愈合过程,又名伤口愈合实验(Wound-Healing Assay),广泛用于可以观察药物、基因等外源因素对细胞迁移和修复的影响。
细胞划痕实验过程:在体外培养皿或平板培养的单层贴壁细胞上,用微量枪头或其它硬物在细胞生长的中央区域划线,去除中央部分的细胞,然后再继续培养细胞至实验设定的时间(可有不同时间点),取出细胞培养板,显微镜下观察周边细胞是否迁至中央划痕区,并拍照。
具体实验步骤:1. 培养板划线标记用marker笔在6孔板背后画横线(用直尺比着),每孔至少穿过5条线,每条线均匀且平行。
2. 细胞铺板在孔内接种约5-10*105个细胞(可根据细胞的生长快慢调整接种数量),原则为过夜后细胞能够长满,切记一定要铺匀(细胞铺板均匀技巧可参考往期内容)。
3. 细胞划线第二天用20uL枪头(灭菌)或牙签,垂直孔板背后的黑线划痕,使划痕与标记线相交。
Tips:减少划痕距离的误差办法——●不同孔之间最好使用同一只枪头或牙签;●枪头要垂直,不能倾斜,划痕时可比着直尺;●最好保持力度一致,尽量一次性划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划痕实验
1)先用marker笔在6孔板背后,用直尺比着,均匀地划横线,大约每隔0.5~1cm一道,横穿过孔。
每孔至少穿过5条线。
2)在孔中加入约5X105个细胞,具体数量因细胞不同而不同,掌握为过夜能铺满。
3)第二天用枪头比着直尺,尽量垂直于背后的横线划痕,枪头要垂直,不要倾斜。
4)用PBS洗细胞3次,去除划下的细胞,加入无血清培养基。
5)放入37℃ 5%CO2培养箱培养。
按0、24或48小时取样,拍照。
侵袭实验(Matrigel-TRANSWELL)
1)常规培养细胞;
2)Matrigel 4℃过夜解冻,用无血清预冷的DEME 按1:8 的比例稀释Matrigel;
3)将80ul稀释过的Matrigel 加入transwell小室,37℃孵育4h 使其成凝胶状;
4)0.25%胰酶-EDTA 消化细胞,用不含血清的培养液DEME 重悬细胞,使其浓度为6×105/m1;
5)用预温的无血清培养基轻轻洗涤已经凝固的Matrigel,并在Matrigel或上层小室上加入100ul细胞悬液;
6)下室加入700ul 含有10%胎牛血清的培养液DEME;
7)将transwell小室放入CO2细胞培养箱,37℃,5%CO2,孵育48h;8)取出小室,吸弃上室培养液,用棉签擦净微孔滤膜上室面未侵袭的细胞及Matrigel 胶,PBS 洗涤3 次;
9)4%多聚甲醛固定15 分钟,1% 结晶紫染色30 分钟,PBS 洗涤3 次;10)光镜下随机选择6 个视野进行计数,取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