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经典名句
励志_史记经典名言名句

史记经典名言名句史记经典名句摘抄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9、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史记经典名句精选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9、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史记经典名句1、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二十四史经典名句带译文

《二十四史》的经典名句1. 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
《史记》译文:有钱人赞助别人钱财,仁义道德的人用言语教导或指导他人。
2.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史记》译文:能够做到一件事情的人未必能够说出他是如何做的,而能够说出怎么做这件事情的人不一定能够做得好这件事情。
3. 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史记》译文:能听之于耳,虑之于心叫作聪明;能自我反省,叫作明智;能谦虚克己,叫作强者。
4. 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史记》译文:苦口的直言,就像良药;动听的言辞,就像疾病。
5.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史记》译文:依赖品行立足的人越来越兴盛,依赖武力让人顺服的人会逐渐走向消亡。
6.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译文: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7. 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
《史记》译文:事情要取得成功很难,但失败却非常容易;时机要得到很难,但失去却十分容易。
8. 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
《史记》译文:明智的人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早早预见,聪明的人在无形中就能避开灾祸。
9. 道高益安,势高益危。
《史记》译文:道德越高尚,为人处事好,就越安全;权势越大,更容易滥用权力,刚愎自用,就越危险。
《汉书》10.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汉书》译文:先采取行动的往往处于主动地位,后采取行动的往往被人所制。
11. 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汉书》译文:对于统治者来说人民是最重要的,而对于人民来说吃饭是最重要的。
12. 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汉书》译文: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
13. 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
《汉书》译文:精神过度使用就会衰竭,身体过度劳累就会疲惫,精神与身体都疲累不堪就会死亡。
14.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汉书》译文: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
《史记》中的经典名言名句

《史记》中的经典名言名句
《史记》中的名言名句古文名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古文名句: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不下也。
--《史记》古文名句: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景止。
”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史记》古文名句: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史记》古文名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史记》古文名句: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
--《史记》古文名句: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史记》古文名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
1 / 1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不同朝代经典名言名句

不同朝代经典名言名句历史长河中,每个朝代都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名言名句。
这些名言名句不仅富有智慧和哲理,也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它们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和情感,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和价值观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下面将介绍不同朝代的经典名言名句,让我们一同领略历史的厚重和智慧的闪光。
1. 夏朝:《尚书·虞书·大禹谟》中的名句:“克己复礼,天下归心。
”这句话强调了个人修身养性与社会道德规范的重要性,主张用个人的榜样力量去感化整个社会。
2. 商朝:《诗经·小雅·斯干》中的名句:“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这句名言讲述了拥有恒心和毅力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
3. 周朝:《论语·子罕篇》中的名句:“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这句话强调了智慧、仁爱和勇气对于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性,鼓励人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4. 秦朝:《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名句:“英雄所见略同。
”这句话强调了英雄人物之间的拼搏和顽强的斗志,表达了共同目标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5. 汉朝:《史记·高祖本纪》中的名句:“兵贵神速。
”这句话着重强调了军队行动的迅捷和及时性,透露出战胜敌人的重要战略。
6. 魏晋南北朝:《世说新语·文学》中的名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这句名言强调了爱好精神和物质生活的平衡,提倡精神追求和修养。
7. 唐朝:杜甫的《登高》中的名句:“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这句名句表达了人生的坎坷和未知,鼓励人们在困难中努力向前,不要轻易放弃。
8. 宋朝: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名句:“人生在世如浮萍,不用打扰楚江清。
”这句诗以浮萍比喻人生,表达了对自由自在而随遇而安生活态度的追求。
9. 元朝:郑光祖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中的名句:“黄河捧土尽,玉门绝塞,天人共此咏。
”这句名句表达了对祖国壮美景色和历史的赞美,流露出浓郁的爱国情怀。
史记100句名言

史记100句名言1.史记经典名句100句史记经典名句语句摘抄1、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司马迁《史记》2、相识满天下,知心有几人《史记》3、不知其人,则不为其友。
——司马迁《史记》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5、顺不妄喜;逆不遑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胸有惊雷而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也。
——司马迁《史记》6、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司马迁《史记》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8、屈原贾生列传:举世混(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司马迁《史记》9、祸不妄至,福不徒来《史记》2.史记经典名句100句史记经典名句语句摘抄 1、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司马迁《史记》 2、相识满天下,知心有几人《史记》 3、不知其人,则不为其友。
——司马迁《史记》 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5、顺不妄喜;逆不遑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胸有惊雷而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也。
——司马迁《史记》 6、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司马迁《史记》 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8、屈原贾生列传:举世混(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司马迁《史记》 9、祸不妄至,福不徒来《史记》。
3.史记中的名言名句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项羽本纪)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史记·太史公自序)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列传)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
《史记》中的经典名句精选

《史记》中的经典名句精选
1、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译文: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2、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译文:项庄舞剑的目的,在于刺杀刘邦。
3、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
译文:家境贫寒就会思慕贤惠的妻子,国家动荡就会渴望有才能的宰相。
4、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
译文:洗一次头三次提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口中的食物,为的是接待来客。
5、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译文:仓库充实,人民就懂得礼节;衣食丰裕,人民就知道光荣和耻辱。
6、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
译文:大丈夫甘愿为了解和赏识自己的人去死,美女情愿为爱慕自己的人修饰容貌。
7、慈母有败子而严家无格虏。
译文:慈爱的母亲有败家的孩子,严格的家庭里没有刁滑而凶悍的奴仆。
8、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译文: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前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9、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译文:得到黄金百斤,比不上得到季布一句允诺。
1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在上位的人本身行为端正,即使不下命令,人们也会遵守奉行。
在上位的人行为不端正,即使发出命令人们也不会遵守奉行。
11、飞鸟尽,良弓藏。
(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
) 译文:飞鸟被捕完了,良弓自然要收藏起来。
12、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译文: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他的话也是善良的。
史记中的经典名句

史记中的经典名句
1、《史记·项羽本纪》“可耻若不继其后!”
2、《史记·滑稽列传》“以智取胜不可尚也!”
3、《史记·萧何本纪》“正以正事正以正名,以大割小;以小割二三,匡扶汉室!”
4、《史记·李斯本纪》“岂有此理,臣服于汉室!”
5、《史记·苏秦本纪》“可谓英雄同施知之也!”
6、《史记·货殖列传》“改变宽容,权谋而求之;当以善政为本,任劳而功之!”
7、《史记·陈涉世家》“虚与假,此乃棋逢对手耳!”
8、《史记·冉闵列传》“宜助善为正,以治安可也!”
9、《史记·孙膑本纪》“为不可逆之义!”
10、《史记·穆天子传》“用不可恣,故者事宜以及时而行之。
”
11、《史记·平原君列传》“用不可枉而尚难行之!”
12、《史记·刘邦传》“去险以安,而不负重责也!”
13、《史记·项羽本纪》“可汗之风,可令子孙长久耳!”
14、《史记·抗羌列传》“君子有诀行以节,守以则用!”
15、《史记·梁惠王本纪》“可厚而薄其劳!”
16、《史记·司马迁本纪》“去弊以善治,而继其成!”
17、《史记·管仲本纪》“行宽以省用,以保资财!”
18、《史记·冉闵列传》“让以仁义,大以安民!”
19、《史记·项羽本纪》“孙膑之心,明而诛恶,夷而全功!”
20、《史记·廉颇本纪》“鸷凤和鸣,以定四海;群俊鼎舞,以成千古!”。
史记货殖列传经典名句

史记货殖列传经典名句1.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你看那些在商场上奔波忙碌的人,不就是为了那点利益嘛!就像鸟儿为了食物而四处飞翔一样。
2. “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此其大经也。
”想想看,刚开始一无所有的时候不就得靠力气干活嘛,等有了点资本才用脑子去赚钱,富了之后就要抓住时机了呀。
这不是很明显的道理嘛!3. “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能者辐凑,不肖者瓦解。
”财富可没有固定哪个行业才能获得呀,货物也没有永远不变的主人,有能力的人财富就会聚集过来,没能力的人财富就散掉了呀。
就好像水流,总是往低处流一样。
4. “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这话说得多形象啊!东西贵的时候要像对待粪土一样赶紧卖掉,便宜的时候要像捡到宝贝一样赶紧买入,这不就是做生意的诀窍嘛!5. “旱则资舟,水则资车。
”这多有远见啊!干旱的时候你就得为发大水时准备船,发大水的时候你就得为干旱准备车,就像晴天要想着可能会下雨一样嘛。
6.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要是农民不种地,那不就没吃的啦;工人不做工,那不就没东西用啦;商人不做生意,那好东西不就没了;管山泽的不做事,那财富不就少啦!这多直白呀!7. “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
”水够深鱼才会生在那里呀,山够深野兽才会去呀,人有钱了仁义自然就来了呀。
就像有光的地方虫子就会飞来一样。
8. “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
”想从贫穷变得富有,种地可没有做工快,做工又没有做生意快呀。
这道理不摆着嘛!9. “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
”路程短就别贩卖柴木,路程远就别贩卖粮食呀,不然得多不划算呀!这都是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呀!我觉得《史记货殖列传》里的这些名句真的是非常有智慧,特别值得我们去学习和领悟,能让我们在生活和事业上少走很多弯路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记选读》中的经典名句
《太史公自序》----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周公曰---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P6:《易》曰‘失之豪厘,差以千里’。
《高祖本纪》
P44: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
P49: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P49: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李将军列传》
•P5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P54: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卢纶《塞下曲》)•P56:《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P57: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孔子世家》
63孔子曰:
“君子固穷,小人穷则滥矣。
”
65孔子以四教:
文,行,忠,信。
绝四: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67太史公曰:
《诗》有之: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管仲列传》
69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69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69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屈原列传》
74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⑧,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李白《江上吟》)
《项羽本纪》
•P81: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奈若何!”•P82: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乌江亭》)
胡曾的《乌江》诗曰“: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
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P82: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题乌江项王庙》)
•P8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绝句》)83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及羽背关怀⑧,放逐义帝而自立,怨1王侯叛己,难矣。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89相如曰: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滑稽列传》
太史公曰:
淳于髡仰天大笑,齐威王横行。
优孟摇头而歌,负薪者以封。
优旃临槛疾呼,陛楯得以半更。
岂不亦伟哉!
《刺客列传》
易水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秦始皇本纪》
焚书坑唐代章碣
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诸儒坑尽一身余,始觉秦家网目疏。
枉把六经灰火底,桥边犹有未烧书。
(经下邳明?袁宏道)
含羞忍耻丈夫事,一朝之愤非良图。
(元胡天游)
有志者,事竟成。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赵世家》
夫有高世之功者,负遗俗之累;有独智之虑者,任骜民之怨-----凡是有高出世上功业的人,就要承受背弃习俗的牵累;有独特智谋的人,就要听任傲慢民众的埋怨。
臣闻疑事无功,疑行无名---我听说做事犹疑就不会成功,行动犹豫就不会成名
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
-------治国有常规,利民是根本;处理政事有常法,有令就行最为重要。
夫服者,所以便用也;礼者,所以便事也。
圣人观乡而顺宜,因事而制礼,所以利其民而厚国也。
----衣服是为了便于穿用的,礼是为了便于行事的。
圣人观察乡俗而顺俗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礼仪,这是为了利民富国。
《魏公子列传》
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
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
《淮阴侯列传》
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