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古代文学史明清史第十八讲讲师魏宏远
兰州大学古代文学史·明清史第十六、十七讲【讲师:魏宏远】

杨慎与六朝文学
《明诗别裁》卷六:升庵以高明伉爽之才,宏博绝 丽之学,随题赋形,一空依傍,于李何诸子外, 拔戟自成一队。五言非其所长,以过于秾丽,失 穆和清风之旨也。
王世贞《艺苑卮言》:“徐昌榖有六朝之才而无 其学,杨用修有六朝之学而非其才。薛君采才不 如徐,学不如杨,而小撮其短,又事事不如何李, 乐府、五言古可得伯仲耳。”
《四庫全書總目· 升庵集提要》:
《升菴集》八十一巻,明楊慎撰,慎字用脩, 新都人,大學士廷和之子,正徳辛未進士第 一,授修撰,以議大禮杖謫,事蹟具《明史》 本傳。„ „慎以博學冠一時,其詩含吐六 朝,於明代獨立門户,文雖不及其詩,然猶 存古法,賢於何、李諸家窒塞艱澁不可句讀 者,至於論説攷證,往往恃其強識,不及檢 核原書,致多疎舛,又負氣求勝,每説有窒 礙,輙造古書以實之,遂為陳耀文等所詬, 亦可為不善用長矣。
《江陵舟中贈田李二子》:
落月寒沙夜未分,玉簫金管醉中聞。 明朝回首沅江路,愁聽清猨和白雲。
《春興》:
最髙樓上俯晴川,萬里登臨絶塞邊。 碣石東浮三絳色,秀峰西合點蒼煙。 天涯游子懸雙淚,海畔孤臣謫九年。 虚擬短衣隨李廣,漢家無事勒燕然。
《送客》:
合尊且醉花間,分襟易慘愁顔。 朝下春風紫陌,天涯落日青山。 美人明月相望,游子浮雲獨還。 愁見河橋栁色,勞歌一曲陽關。 《出郊》: 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 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
杨慎及其诗词
一、杨慎其人其诗
《明史》卷一九二《杨慎传》:
愼幼警敏,十一歳能詩,十二擬作《古戰場文》、 《過秦論》,長老驚異,入京賦黄葉詩,李東陽 見而嗟賞,令受業門下。……既投荒多暇,書無 所不覽,嘗語人曰:資性不足恃,日新德業,當 自學問中來。故好學窮理,老而彌篤,世宗以議 禮故,惡其父子特甚,每問愼作何状?閣臣以老 病對,乃稍解。慎聞之,益縱酒自放,明世記誦 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為第一。詩文外,雜著至 一百餘種,竝行於世。隆慶初贈光禄大夫,天啟 中追諡文憲。
审美、社会与批评理论的旅行

审美、社会与批评理论的旅行赵勇(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北京100875)2019年9月22日,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 中心和美国西北大学德语文学与批判理论研究项目 作为共同主办方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审美、社会 与批评理论的旅行”国际学术会议。
本次会议邀请了 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国 巴黎第十大学、英国伦敦大学以及首尔国立大学等 高校的海外学者,也邀请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 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高校的相关领域专家,中西学者老、中、青三代济济一堂。
大会由北京师范 大学陈太胜教授主持,西北大学德语系主任塞缪尔 韦伯、北京体育大学党委书书记曹卫东和北京师范 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杨丽慧对与会学者表示欢迎,对 当今时代的的技术异化问题表示忧思,对会议成果 充满期待。
最后,赵勇教授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 中心致辞。
他列举了该文艺学研究中心老师们的批 判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多年来学界对批判理论的相关 思考,并用萨义德提出的“理论旅行”来解释主题中的“旅行”概念,用马尔库塞的“批判旅行的归处在哪 里?”这个问题启以思考作为会议开幕式的结束。
大会分为两个主会场。
与会学者就矛盾与中介、主体与情感结构、批判理论重要思想家研究以及旅 行之后的形象学问题等论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在9月22日上午的大会主题发言中,作为第一 个发言者,塞缪尔韦伯教授谈论了在二元世界的两 端如何沟通和超越的问题。
他报告的题目是“从冥府 到故乡:还需要多久?”法兰克福学派当年从德国到 美国的历史问题,这是一种流放的隐喻。
所有的远行 都是为了重新回到故乡,或寻找新的故乡,那么法兰 克福学派的旅行,这种奥德赛式的象征理性的远行,是流放到冥府,还是寻找到了新的故乡?此处冥府与 故乡构成了一对二元关系,而诺瓦利斯说,故乡不是 出生之地,而是庇护之所,那么对于阿多诺和霍克海 默来说,冥府与故乡之间如何连接?美国是冥府还是 故乡?从冥府到故乡,需要多久?在这个意义上,从前“诗人”观念的演变,实质是中国诗学对儒家诗教的 不断消解,不断接近诗歌本质的逻辑发展。
兰州大学古代文学史·明清史第二十一讲【讲师:魏宏远】

袁宏道《敘竹林集》:“善畫者,師物不師人; 善學者,師心不師道;善為詩者,師森罗萬象, 不師先輩。法李唐者,岂謂其機格與字句哉?法 其不為漢,不為魏,不為六朝之心而已,是真法 者也。” 袁宏道《又與馮琢庵師》:“古人詩文,各出己 见,決不肯從人脚跟轉,以故宁今宁俗,不肯拾 人一字。” 袁宏道《雪濤閣集序》:“余與進之遊吳以来, 每會必以詩文相励,務矯今代蹈襲之風,進之才 高识遠,信口信腕,皆成律度,其言今人之所不 能言,與其所不敢言者。”
袁宏道《敘小修詩》:“蓋詩文至近代而卑極矣。 文則必欲準于秦漢,詩則必欲準于盛唐,剿襲模 擬,影響步趨,见人有一語不相肖者,則共指以 為野狐外道。曾不知文準 秦漢矣,秦漢人曷嘗 字字學六經歟?詩準盛唐矣,盛唐人曷嘗字字學 漢魏歟?秦漢而學六經,岂复有秦漢之文?盛唐 而學漢魏,岂复有盛唐之詩?唯夫代有升降,而 法不相沿,各極其變,各窮其趣,所以可貴,原 不可以優劣论也。”
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 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余态” 者也。间以其余,旁溢为花鸟,皆超逸有 致。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太史元汴 力解,乃得出。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 显者至门,或拒不纳。时携钱至酒肆,呼 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 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以利锥锥其两耳, 深入寸余,竟不得死。周望言:“晚岁诗 文益奇,无刻本,集藏于家。”余同年有 官越者,托以钞录,今未至。余所见者, 《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已。然文 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 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文人牢骚困苦, 未有若先生者也。虽然,胡公间世豪杰, 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 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 独身未贵耳。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 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 哉?梅客生尝寄予书曰:“文长吾老友, 病奇于人,人奇于诗。”余谓文长无之而 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 悲夫!
兰州大学古代文学史·明清史第三、四讲【讲师:魏宏远】

对荐举而不肯与合作的文士,朱元璋动用 严刑,从不手软,并特别制定一条法律: “寰中士大夫为不君用,是外其教者,诛 其身而没其家,不为之过。” 《论语· 微子》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 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 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 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论语•泰伯》云:“天下有道则现,无道 则隐。”
1.朱元璋文人幕府的建立 随着军事胜利,朱元璋吸收人才以己用,充 实幕府,吸收地方信息。朱元璋文人幕僚无 论在军事谋画、供应粮饷、治理地方、兴学 施教、制订典章制度、延续儒家学术等各方 面,都克尽己力,协助朱元璋建立文治政府。 不但使其扩大势力,并逐渐成就“帝业”。 百姓亦得以获得安身立命、休养生息,免去 战火之苦,由此以见朱元璋文人幕僚贡献实 巨。
5. 文字狱对文学创作产生重要影响。因文 字狱而催祸。高启腰斩而在诗文坛出现大量 祭诛文,表现出洪武文人在森严冷酷文字狱 祸中的隐忍情怀与避祸心态,以及诗文领域 由此而诱发的“台阁体”文风和复古文风。
三、明代科举制及其影响 科举制到明代,已经發展为一种非常完備 的選拔人材的製度了。這種完備,不僅體 現之防止作弊措施的週密上,而且體現於 考試對象的進一步平民化以及考試標準的 建立上。 ——王凱旋《明代科舉製 度考論》 1、明代科舉製 2、科舉与學校製度 3、科舉与經學
宋濂曰:皇帝臨御以來,用人文化成天下, 天縱聖能,形諸篇翰,揮灑之際,不待凝神, 而思若淵泉,有長江大河一瀉萬里之勢,自 然度越千古。 髙岱曰:太祖以武功定天下,而崇尚文學, 如飢渴之於飲食,每得儒臣皆待以腹心,帷 幄朝夕,諮訪不倦,至於解析經義,又多天 縱神啓,有非老師宿儒之所能及者。
解縉曰:臣少侍高皇帝,早暮載筆墨楮以俟, 聖情尤善為詩歌,睿思英發,雷轟電燭,玉音 沛然,數千百言一息無滯,臣輒草書連幅,筆 不及成,點畫上進,才點定數韻而已。或不更 一字。故嘗喜誦古人鏗鍧炳朗之作,尤惡寒酸 吚嚶齪齷鄙陋,以為衰世之調,為不足觀。詩 僧宗泐進所精思刻苦以為得意之作百餘篇,上 一覽,不竟日盡和其韻,雄深闊偉,下視泐詩, 真大明之於爝火也。
现代勤奋励志故事

现代勤奋励志故事在这个浮躁的时代,物欲横流,人人想着赚钱,有些人甚至为了赚钱不择手段。
很多人已经忘记了想要成功,就必须脚踏实地,勤奋学习,努力做好自己的事。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现代勤奋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现代勤奋励志故事:执着+勤奋——唐骏学校的学术报告厅——灯火通明、人潮涌动;过道里,只要有空的地方,站的都是人,大家早早就等在了报告厅,今晚等待的是谁?——被媒体形象地尊称为“中国的打工皇帝”。
我和同学也早早的就到了现场,场面异常火爆,讲座还没开始,大屏幕上就开始循环播放着关于唐骏的介绍,如今,他离开了他呆了三年的盛大,转去了新华都,而对方支付的10亿的薪酬也让唐骏再一次站在了媒体的聚光灯下……6:30,唐骏非常准时地入场了,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看到这位打工皇帝,心里很激动。
他幽默的谈吐一次又一次把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大家的手掌都拍得通红了,而还是使劲地鼓着。
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一晃眼就过去了,大家都跑上去让他签名,站在镁光灯下的唐骏,意气风发。
如果说,之前我对唐骏只是仅限于他是盛大的总裁的了解上的话,现在,我是真正从心里对他产生了一股油然的敬意。
今天,才第一次知道,原来,大头贴、卡拉ok打分机都是他发明的,每一个的成功都不是偶然,也决不是好运这么简单,在唐骏的身上,我看到了执着和勤奋。
他说,在美国微软的时候,公司里没有人敢说比唐骏还勤奋,可见他的勤奋程度。
考研的时候,他考了学校的第一名,却在公派出国中被刷下来了,之后他抱着希望转去了广播学院,却被告知他们学校的留学名额已经上报教育部了,他已经没机会了,我想,换作是别人的话,在这个时候,早就心灰意冷,放弃了,可是,他没有!他用他的执着感动了当时的教育司长,最终实现了出国的梦想。
我想,每一个成功的人,背后都有一段曾经的不易,可能很多人羡慕于他们的好运,羡慕他们现在的光鲜亮丽,却不曾去探究他们背后的努力。
感谢唐骏,感谢他的启迪,感谢他两个多小时的真挚的演讲……让我收获良多。
努力成功的事例3个

努力成功的事例3个执著的追求是成功的一半不懈的努力是成功的起始。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努力成功的事例,欢迎阅读!努力成功的事例1:疼痛,是每个人成长必须走的一步,给成长一次疼痛的机会。
你会发现,我们要走的路,会因迷茫而再现美美丽,因枯萎而再现希望。
之前,我实在是不看好他,不喜欢他,讨厌他。
讨厌他太轻浮,讨厌他所带的那种放荡。
为替父还债,17岁出道,开始了自己的演艺生涯。
拍第一部片子《古惑仔》系列电影时,他和300多人打打杀杀,因为太过入戏,他不小心踢到了废钢,脚受伤了,血顿时流了出来。
导演立刻喊停,要送他去医院。
他知道,这一去医院,势必要换人,那他的“星路”也许从此就断了。
于是,17岁的他对导演说:“找来300多人不容易,耽误一天就是好多钱,我能坚持。
”于是,他将酒精直接倒在伤口上,再将塑料袋包脚穿上鞋子继续拍摄。
换了四个塑料袋,倒出四袋血,戏拍完时,他几乎晕倒。
送到医院,大夫说,再晚来一会儿,人就完了,而且,极有可能得破伤风。
给他缝针之前,大夫让他签生死状。
在大夫给他缝针时,他就那么看着,不喊、不叫、不哭,没有打麻药,就那样一针一针地缝着。
一个17岁的少年,知道自己面对的会是怎样的人生。
他说,哭是没有用的。
最后一针,他对大夫说:“我来缝!”大夫看着他,他居然笑了,“没有尝试过的人生,我都想尝试一下。
”这句话多么豪迈,在场的人震惊了。
因为大夫说,如果熬不过去,他也只有四天的生命了,所以,他愿意尝试生命中不曾尝试的痛,他要给自己缝一针。
后来,他一直努力,不停地得奖。
在得到金像奖之后,他曾经自傲地对父亲说:“你演了一辈子戏,得过一个奖吗?”父亲黯然。
他一直自认为是骄傲的、成功的,所以,他那时难免轻狂了些。
几年之后,他恋爱了、结婚了、生子了,他才知道,父亲把他这么麻烦的孩子养大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这一次,他又得了百花奖,当主持人问他想对家人或朋友说什么话时,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哭了。
多少年来,他没有哭过。
个人奋斗而成功的例子精选

个人奋斗而成功的例子精选个人奋斗而成功的例子篇1中国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
刘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
汉高祖刘邦九世孙,长沙王刘发的直系后代,父亲曾任南顿令。
公元25~57年在位。
赤眉、绿林起义爆发后,地皇三年(公元20xx年),刘秀与其兄刘演为恢复刘姓统治,起事于舂陵(今湖北枣阳南),组成舂陵军。
地皇四年,刘秀在昆阳之战中建立大功。
更始帝刘玄北都洛阳后,刘秀被派往河北地区镇抚州郡。
河北地区的豪强地主率宗族、宾客、子弟先后归附刘秀,成为他的有力支柱。
此后,刘秀拒绝听从更始政权的调动。
同年秋,又破降和收编了河北地区的农民起义军,扩充了实力,因此,关西称刘秀为铜马帝。
不久,与更始政权彻底决裂更始二年(公元20xx年),刘玄立刘秀为萧王,派使者召他去长安。
耿弇对刘秀说:“如今刘玄当皇帝,山东(指崤山以东)诸将各干各的,刘玄的皇亲国戚在长安横行霸道,百姓反而怀念王莽,由此可见刘玄必败。
应当由您来定天下。
”刘秀很欣赏这一建议,于是托词河北未平而不去长安,从此同刘玄分手。
随后,耿弇协助刘秀镇压铜马、青犊等农民起义军。
刘秀称帝后,授建威大将军、封好畴侯,率部击败邓奉、延岑等割据势力。
建武二年(公元20xx 年),耿弇向光武帝请求攻齐,并保证平齐。
五年,奉命讨伐齐地的张步。
以剧县(今山东昌乐西)为都城的张步命其将费邑率军驻历下(今山东济南),分一部驻祝阿(今济南西),在泰山至钟城(今泰山北)一线列营数十,准备迎击耿弇。
耿弇避开张步的泰山防线,渡过黄河,进攻祝阿,破城前网开一面,让守军逃向钟城。
钟城守军也跟着溃逃,费邑命其弟费敢退守巨里(今属济南)。
耿弇兵临巨里城下,命令加紧准备攻城器械,扬言三日后攻下巨里。
又在从历下至巨里的道路旁坡地设伏兵,准备围城打援。
三日后,费邑果然来援。
耿弇闻讯大喜,率部居高临下袭击援军,阵斩费邑,取其首级向巨里城内示威。
费敢及其部属吓得弃城逃归剧县。
耿弇将守军四十余营垒全部攻占。
兰州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真题

兰州大学2001 年古代文学考研试题一、填空(每空 1 分,共25 分)1、〈毛诗传笺通释〉的作者是 ____ 。
2、“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 。
3、韩非〈五蠹〉篇中所说的“五蠹”是指学者、言谈者、带剑者与工商之民。
4、标志着汉赋正形成的第一篇作品是 _ 。
5、杜甫论诗主张“ __ 爱古人。
”6、“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
7、〈古文概念〉的提出,始于。
8、〈李娃传〉故事来源于民间的〈〉。
9、〈阿房宫赋〉系 __ 所作。
10、叙事诗〈秦妇吟〉系 __ 所作。
11、 __ 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影响之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
12、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主要形式,还有介乎二者之间的,他原来是同宫调里经常联唱的两支曲调。
13、 __ 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它是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起来的。
14、〈红楼梦〉的版本大致可分两个系统,一是系统,一是一百二十四本系统。
15、随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出现了文学团体“南社”。
命名“南社” ,意谓“ __ ”,亦即表示反清革命。
16、所谓“现代文学” ,即是用现代与____ ,表达__ 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
17、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本质上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 _ 运动。
18、中国现代早期象征派诗人所提出的概念,意味着一种诗歌观念的变化。
19、 __ 小说是中国最完整的一支现代派小说。
?20、夏衍的〈法西斯细菌〉,是一部表现题材的剧作。
21、四十年代,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___ 。
22、在现代文学史上,是继鲁迅之后最了解农民的作家。
23、胡风是以“ _ ”说为基础来构筑他的文学理论体系的。
二.论述。
(每题15 分)1.谈谈《离骚》“神游”部分的主要故事情节及其象征意义。
2.简论辛弃疾《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一词用典的特点。
3.概论汤显祖《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特色。
4.简论艾青诗歌的独特意象与主题。
5.试述沈从文作为“文体作家”的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伟业《致孚社諸子書》:“至古文辭,則規先 秦者,失之摸擬;學六朝者,失之輕靡;震川、 毘陵扶衰起敝,崇尚八家,而鹿門分條晰委,開 示後學。”
夫窃符之计,盖出于侯生,而如姬成之也。侯生 教公子以窃符,如姬为公子窃符于王之卧内,是 二人亦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 余以为信陵之
自为计,曷若以唇齿之势,激谏于王,不听,则 以其欲死秦师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必悟矣;侯 生为信陵计,曷若见魏王而说之救赵,不听,则 以其欲死信陵君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 如姬有意于报信陵,曷若乘王之隙,而日夜劝之 救,不听,则以其欲为公子死者而死于魏王之前, 王亦必悟矣。如此,则信陵君不负魏,亦不负赵。 二人不负王,亦不负信陵君。何为计不出此?信 陵知有婚姻之赵,不知有王。内则幸姬,外则邻 国,贱则夷门野人,又皆知有公子,不知有王。 则是魏仅有一孤王耳。
第十八讲:唐宋派及归有光
唐顺之《信陵君救赵论》
论者以窃符为信陵君之罪,余以为此未 足以罪信陵也。夫强秦之暴亟矣,今悉兵 以临赵,赵必亡。赵,魏之障也。赵亡, 则魏且为之后。赵、魏,又楚、燕、齐诸 国之障也,赵、魏亡,则楚、燕、齐诸国 为之后。天下之势,未有岌岌于此者也。 故救赵者,亦以救魏,救一国者,亦以救 六国也。窃魏之符以纾魏之患,借一国之 师以分六国之灾,夫奚不可者。
贾开宗《侯朝宗古文遗稿序》:“明初刘基、 宋濂辈为古文辞犹有唐宋文之遗意,在李梦阳、 王世贞辈始舍唐宋而宗左、国、庄、列、史、汉、 贾谊、扬雄之文,犹伪鼎伪瓷,貌似而神亡矣。 故明三百年无古文也。嘉靖中王守仁、王慎中、 唐顺之、茅坤四人始起而厘正之,然而茫茫,此 道孤行。”
二、唐宋派之名
焦竑云:“我朝何、李兴,而秦汉之气张;晋江、毗陵 作,唐宋之帜选序》云:“视古修辞,宁失诸理,北地 其鼻祖也。穷深极微,非理弗道,晋江其选乎。”
也有人认为:“辞达之旨,畅极于鹿门;修辞之则,大 阐于弇园,真所谓葑局手也。”
《明史》卷二八七《王慎中传》:“慎中為文,初主秦 漢,謂東京下無可取。已,悟歐曾作文之法,乃盡焚舊 作,一意師倣,尤得力於曾鞏。順之初不服,久亦變而 從之。壯年廢棄,益肆力古文,演迤詳贍,卓然成家, 與順之齊名,天下稱之曰王唐,又曰晉江毘陵,家居問 業者踵至,年五十一而終。李攀龍、王世貞後起力排之, 卒不能掩。攀龍、慎中提學山東時所賞抜者也。”
然则信陵果无罪乎?曰:又不然也。余所诛者,
信陵君之心也。信陵一公子耳,魏固有王也。赵 不请救于王,而谆谆焉请救于信陵,是赵知有信 陵,不知有王也。平原君以婚姻激信陵,而信陵 亦自以婚姻之故,欲急救赵,是信陵知有婚姻, 不知有王也。其窃符也,非为魏也,非为六国也, 为赵焉耳。非为赵也,为一平原君耳。使祸不在 赵,而在他国,则虽撤魏之障,撤六国之障,信 陵亦必不救。使赵无平原,或平原而非信陵之姻 戚,虽赵亡,信陵亦必不救。则是赵王与社稷之 轻重,不能当一平原公子,而魏之兵甲所恃以固 其社稷者,只以供信陵君一姻戚之用。幸而战胜, 可也,不幸战不胜,为虏于秦,是倾魏国数百年 社稷以殉姻戚,吾不知信陵何以谢魏王也。
故信陵君可以为人臣植党之戒,魏王可以为人君 失权之戒。《春秋》书葬原仲、翚帅师。嗟夫! 圣人之为虑深矣!
一、明文发展走向
黄宗羲:“有明之文,莫盛于国初,再盛于嘉靖,三盛 于崇祯。 ”
有明文章正宗,盖未尝一日而亡也。 自宋、方以后, 东里、春雨继之, 一时庙堂之上,皆质有其文。景泰、 天顺稍衰,成、弘之际,西涯雄长于北,匏庵(吴宽)、 震泽(王永熙)发明于南,从之者多有师承。正德间余 姚之淳正,南城[罗汝芳]之精炼,掩绝前作。至嘉靖而 昆山、毗陵、晋江者起,讲究不遗余力,大洲(赵贞 吉)、浚谷(赵时春)相与犄角,号为极盛。
三、唐宋派文学主张
唐順之《董中峯文集序》:
漢以前之文,未嘗無法,而未嘗有法,法 寓於無法之中,故其為法也,宻而不可窺。 唐與近代之文,不能無法,而能毫釐不失 乎法,以有法為法,故其為法也,嚴而不 可犯。宻則疑於無所謂法,嚴則疑於有法 而可窺,然而文之必有法,出乎自然而不 可易者,則不容異也。
順之論文,順之復書有“尙以眉髪相山川,而未 以精神相山川”之語,……云云。葢頗不以能爲 古文許之,今觀是集,大抵亦爲舉業而設,其所 評論,疏舛尤不可枚舉。……然八家全集浩博, 學者遍讀爲難,書肆選本又漏畧過甚,坤所選錄,
尙得煩簡之中,集中評語,雖所見未深,而亦足
爲初學之門徑,一二百年以來,家弦戸誦,固亦 有由矣。”
虽然,魏王亦不得为无罪也。兵符藏于卧内,信 陵亦安得窃之。信陵不忌魏王,而径请之如姬, 其素窥魏王之疏也。如姬不忌魏王,而敢于窃符, 其素恃魏王之宠也。木朽而蛀生之矣。古者人君 持权于上,而内外莫敢不肃。则信陵安得树私交 于赵?赵安得私请救于信陵?如姬安得衔信陵之 恩?信陵安得卖恩于如姬?履霜之渐,岂一朝一 夕也哉!由此言之,不特众人不知有王,王亦自 为赘旒也。
呜呼!自世之衰,人皆习于背公死党之行, 而忘守节奉公之道。有重相而无威君,有 私仇而无义愤,如秦人知有穰侯,不知有 秦王。虞卿知有布衣之交,不知有赵王。 盖君若旒赘久矣。由此言之,信陵之罪, 固不专系乎符之窃不窃也。其为魏也,为 六国也,纵窃符犹可。其为赵也,为一亲 戚也,纵求符于王,而公然得之,亦罪也。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八九《唐宋八大家文鈔》提要:
明茅坤編,……《明史•文苑傳》稱坤善古文, 最心折唐順之,順之所著《文編》,唐宋人自韓
柳歐三蘇曾王八家外,無所取,故坤選《八大家 文鈔》。……自李夢陽《空同集》出,以字句摹 秦漢,而秦漢爲窠臼;自坤《白華樓稿》出,以
機調摹唐宋,而唐宋又爲窠臼,故坤嘗以書與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