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空性关联交易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建筑行业

合集下载

浅议关联方交易对审计风险的影响——以乐视网为例

浅议关联方交易对审计风险的影响——以乐视网为例

浅议关联方交易对审计风险的影响——以乐视网为例刘建国【期刊名称】《中国注册会计师》【年(卷),期】2018(000)011【总页数】3页(P118-120)【作者】刘建国【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是指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广泛地存在于上市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中。

由于关联方交易过程缺乏公平竞争,使得交易性质不公允,造成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侵害,进而影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纵观以往研究关联交易审计的文献,笔者发现,部分文献关注的是关联方交易舞弊的手段包括:以非公允的价格进行资产交易;虚构经济业务,抬高销售收入;隐瞒关联方以及关联方交易。

另一部分文献关注的是关联方交易舞弊的审计策略,强调从风险评估阶段、审计程序阶段到审计终结阶段,注册会计师如何对可能导致与关联方交易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应对。

近年来,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呈现出新的特征:(1)关联方交易结构日趋复杂,参与的主体不断增加,既有纵向的交易又有横向的交易,形成独特的关联交易网络,甚至出现关联交易的产业链,这一特征大大增加了审计的固有风险;(2)外部经济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加,致使依赖关联交易模式从事多元化经营的上市公司涉及的经营风险不断增加,从而增加了审计的重大错报风险;(3)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不健全,导致复杂关联交易控制缺失,大大增加了审计的控制风险。

以往的文献比较缺乏对关联交易新特征的分析和归纳,以及这些新特征对审计风险的影响机制的研究。

2016年,乐视网因巨额关联方交易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非标”意见,引起实务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乐视网的关联交易体现了新经济形态下关联交易业务模式的复杂性,同时也是多元化经营导致经营失败的集中体现,加之内部控制的不完善,使其成为研究关联交易对审计风险影响的典型案例。

本文通过对乐视网案例的分析,揭示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新特征对审计风险的影响,以期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和监管部门识别、应对关联交易的审计风险提供相应的建议和启示。

浅析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及规范建议

浅析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及规范建议

浅析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及规范建议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壮大,近年来关联交易问题逐渐成为引发市场关注的热点话题。

作为上市公司的股东、高管或子公司,可能会因为特殊的关系而产生关联交易,这种交易不可避免地涉及到道德风险和利益冲突的问题,也存在操纵财务报表和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等风险。

因此,本文将就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及规范建议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从正面的影响角度来看,关联交易可以为上市公司提供多种优质的资源,如技术、市场、原材料等等,对于提高上市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经营效率有一定的帮助。

此外,关联交易还可以增强关联公司之间的合作与互信,促进关联公司之间的共同发展。

因此,关联交易本身并不能确定是负面影响。

但关联交易中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例如,不合理的关联交易可能导致上市公司盈利受损,破坏中小股东的利益,影响公司的财务健康。

尤其是当关联交易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格时,更可能存在操纵财务报表的风险,损害广大股东和市场公正的利益。

为了规范关联交易,依据我国《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国内证监会、交易所等也相应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定和措施。

其中包括:规定关联交易必须符合公允、合理、有利于利益相关方的原则,关联交易必须披露及审查等等。

此外,还建立了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外部审计等制度,切实提升公司治理水平,防范关联交易操纵财务报表的风险。

除此之外,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关联交易规范:一、加强执法监管力度,完善措施,提高违规交易成本,使企业依法经营;二、增加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公开性,提高中小股东的知情权和表决权;三、完善内部审计机制,加大审查力度,及时发现并防范异常交易;四、提升独立董事的制度和监管力度,防止关联方操纵公司业务决策。

综上所述,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规范管理关联交易对当前市场的稳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只有全面建立合理、透明、监管周到的关联交易规范机制,才能真正促进上市公司的长期稳健发展。

独立董事独立性、关联交易与公司价值——基于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独立董事独立性、关联交易与公司价值——基于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本文基于指导意见的政策监管要求抛开以往实证研究中过于偏激的假设即认为关联交易是常见的利润操纵手段之一会引发严重的代理问题损害企业价值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否抑制异常关联销售的角度考察独立董事独立性是否有助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第2 6卷 第 4期
21 0 1年 7月
审 计 与 经 济 研 究
J URN 0 AL OF AUD T & E ONO C I C MI S
是 常 见 的 利 润 操 纵 手 段 之 一 , 引 发 严 重 的代 理 问 题 , 害 企 业 价 值 ) 从 能 否 抑 制 异 常 关 联 销 售 的 会 损 ,
角度 , 考察 独立董事独 立性是 否有助 于完善公 司治理结 构进 而提高经 济效益 。 本文其余 部分安排 如下 : 二部分 是有关 关联交 易及独立 董事独 立性方 面的文献 回顾 ; 三部分 第 第 是 相关制度 背景介绍 、 理论分 析及研究 假设 ; 四部分 是样本 选择及 数据说 明 ; 第 第五部 分是实证 分析 、 检验 结果 及分析 ; 六部分是 本文 的结 论及研 究局 限 第
会 。 基 于 此 , 研 究独 立董 事 j 立 性 对 公 司 异 常 关 联 销 售 和 公 司价 值 的 影 响 后 发 现 , 立 董 事 独 立 性 的 提 高 有 在 虫 独
助 于抑制异常关联 销售的发 生。《 于在上 市 公司建 立 独立董 事制度 的指 导意见》 布 以后, 常关联销 售 的 关 颁 异
东 , 范 经 理 人 行 为 , 高 公 司治 理 水 平 , 解 “ 股 独 大 ” 引 致 的股 权 制 衡 问 题 。 然 而 , 立 董 事 规 提 缓 一 所 独
在我 国上市公 司 中能 否相对独立 地发挥 监管作 用 , 学术 界对此 问题 的看 法并 不一致 。

浅析控股股东掏空行为

浅析控股股东掏空行为

浅析控股股东掏空行为控股股东掏空行为是指控股股东利用其控制地位,通过滥用公司内部资源和权力,将公司的财产转移至个人或其他利益相关方,从而损害公司和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的一种行为。

掏空行为通常表现为非法转移资产、虚增负债、非法套现以及利用关联交易等手段获取私利。

控股股东的权力地位决定了其对公司资源的控制程度。

控股股东通常具有多数股权额或其他特殊股权,可以通过投票权决定公司的决策和管理。

在此基础上,控股股东可以违规操作公司资源。

将公司的资产转移给关联方,以获取关联交易的好处,或将公司的资金用于购买与公司业务无关的高风险投资,从而获得高额回报。

控股股东还可以通过虚增公司的负债,降低公司的净资产,使公司营运困难,最终以较低的价格将公司股权转让给他人。

监管不力也是掏空行为的原因之一。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监管机构对于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的监管力度不够,监管手段也相对滞后。

控股股东利用监管的漏洞,将公司财产转移至个人,从而逃避法律制裁。

一些监管机构的执法能力薄弱,缺乏调查和处罚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的能力,使得这种行为难以得到有效的制止。

经济利益的诱惑也是导致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的原因之一。

控股股东通常承担着更大的风险,同时也享有更高的回报。

在面临经济困境或者利益诱惑的情况下,一些控股股东会采取掏空行为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一些控股股东可能为了解决个人财务问题或满足奢侈生活需求而采取掏空行为。

控股股东掏空行为对公司和其他股东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掏空行为导致公司资源流失,削弱了公司的经营能力和竞争力。

掏空行为导致公司财务状况恶化,增加了公司的风险,降低了其他股东的投资回报率。

掏空行为破坏了公司的治理结构,导致公司的决策和管理失去公正性和透明度,从而降低了公司的市场声誉和信誉。

为有效防范控股股东掏空行为,首先需要加强对控股股东的监管。

监管机构应加强对控股股东的监管,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和监管措施。

加强公司治理结构建设,提高公司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力度。

财务风险建筑业分析报告(3篇)

财务风险建筑业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显著。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建筑业也面临着诸多财务风险。

本文将从财务风险的定义、建筑业财务风险的现状、成因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建筑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一、财务风险的定义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导致财务状况恶化,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的风险。

财务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

二、建筑业财务风险的现状1. 信用风险(1)供应商信用风险:在建筑材料采购过程中,部分供应商存在产品质量不合格、虚假报价等问题,导致企业蒙受经济损失。

(2)客户信用风险:建筑工程项目拖欠工程款、违约等现象时有发生,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资金压力。

2. 市场风险(1)原材料价格波动:建筑材料价格波动较大,对企业成本控制造成一定压力。

(2)市场竞争加剧:建筑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利润空间逐渐缩小。

3. 流动性风险(1)资金周转不畅:部分企业存在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影响企业正常运营。

(2)融资渠道单一:企业融资渠道较为单一,难以满足大规模项目的资金需求。

4. 操作风险(1)项目管理不善:部分企业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漏洞,导致项目成本增加、进度延误。

(2)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部分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财务风险加大。

三、建筑业财务风险的成因1. 市场环境(1)房地产市场波动:房地产市场波动较大,导致建筑企业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

(2)政策调控: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对建筑企业产生一定影响。

2. 企业内部管理(1)财务管理水平不高:部分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不高,导致财务风险加大。

(2)项目管理不善:部分企业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漏洞,导致项目成本增加、进度延误。

3. 产业链因素(1)原材料供应商:部分原材料供应商存在质量问题,导致企业成本增加。

(2)施工队伍:部分施工队伍素质不高,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

公司治理效率分析——基于关联交易视角

公司治理效率分析——基于关联交易视角
( ) 董事 会( 立董事 ) 二 通过 独 实施 董事监 督
相 关者 的利益 , 人们 给关 联交 易贴 上 了“ 使 盈余 操纵 ” “ 、会计 造 权 制衡力 越强 , 常关 联交 易越少 。 异 董事会的安排 , 尤其独立董 事的设置可 以让非控股股东 的董
提下 , 控股 股东 有 利用 关联 交易 获得控 制权 收 益的 动机 。在 现 事和独 立董事监督异 常的关联 交易 , 特别是独 立董事 的监督 尤其
易, 保护 ( 中小 ) 股东 的利 益。从 我 国的公 司治理 制度 安排来 看 , 对 关联 交 易的监督 体现 在 四个 方 面 :
三 、 究设计 研
假设 4 独 立审计 质量 对关联 交易 的遏 制有效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本数 据 一 样 本文 以沪深 两市购销 交易 比较频繁 的汽 车及其 相关零 配件 制造 业上市公 司 2 0 0 5年的数据 为研究样 本 ,剔 除了 S 公 司以 T 及相 应数据 缺失 的公 司后 。 终获得 样本公 司 4 最 6家。数据 来源 于色 诺芬数据 库 ,异 常数据 与巨潮资讯 网(w c ioc r. 1 w w. n . n c ) n f o r
有经 济环 境 下 , 联 交易 产 生是 必 然 的 , 关 如果 没有 合 理 的监 督 重要 。 公司法》 《 明确规定 了独立 董事 对关联交易的重要作用。同 力量 进行 监督 。 关联 交易 中控股 股东 在取 得 其控 制权 收益 时 时 , 在 一个拥 有广泛代表 性的董事会 更能够体现 出各 制衡力量在公 必然会 损 害 中小股 东 的利益 。 因此 , 关联 交 易更 具有研 究 意 司具体事务 中的作用 , 对 董事长和总经理分 开更能监督关联交易 。 义的视 角是 : 有 的公 司治理 制度 安排 是否 有效 地监 督 了关 联 现 对 关联 交 易的监督 情况 , 进而 评价公 司治 理的 有效性 。

【法律】如何认定关联交易(附最高院案例)

【法律】如何认定关联交易(附最高院案例)

如何认定关联交易?(附最高院案例)导读:关联交易是一种特殊的自我交易,实质上也是一种利益冲突交易。

关联交易犹如双刃剑:正常的关联交易,可以稳定公司业务,分散经营风险,有利于公司发展;而利用与公司的关联关系和控制地位,迫使公司与自己或者其他关联方从事不利益的交易,严重损害公司、少数股东和债权人利。

因此,我国公司法并未简单地禁止关联交易。

公司法第二十一条明确了关联方利用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应当承担损失赔偿责任。

《公司法司法解释(五)》进一步对关联交易的内部赔偿责任及相关合同的效力进行了规范。

一、《公司法》对“关联关系”的定义《公司法》第216条规定:关联关系,是指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导致公司利益转移的其他关系。

但是,国家控股的企业之间不仅因为同受国家控股而具有关联关系。

关联关系,主要是指可能导致公司利益转移的各种关系,包括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导致公司利益转移的其他关系。

根据本项规定,关联关系的主要形式有:公司控股股东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企业之间的关系;公司实际控制人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企业之间的关系;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企业之间的关系;其他可能导致公司利益转移的其他关系,如同一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控制下的公司之间的关系、合营企业之间的关系、联营企业之间的关系、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和公司之间的关系、受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直接控制的其他企业和公司之间的关系等。

同时,考虑到我国国企的实际情况,本条特别增加了但书规定,即“国家控股的企业之间不仅仅因为同受国家控股而具有关联关系”。

二、《公司法》关于禁止关联交易的规定《公司法》第21条: 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

《2024年商业伦理诚信义务与不道德控制——鸿仪系“掏空”上市公司的案例研究》范文

《2024年商业伦理诚信义务与不道德控制——鸿仪系“掏空”上市公司的案例研究》范文

《商业伦理诚信义务与不道德控制——鸿仪系“掏空”上市公司的案例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当今商业世界中,商业伦理与诚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企业及其高管不仅承担着为股东创造价值的责任,更需承担起对消费者、员工以及社会的道德责任。

然而,鸿仪系公司所上演的“掏空”上市公司案例,却令人警觉地看到了在利益驱动下商业伦理的沦丧和诚信义务的缺失。

本文将深入探讨此案例,以期为商业伦理的维护与提升提供借鉴。

二、鸿仪系“掏空”上市公司案例概述鸿仪系是一家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集团,其通过复杂的股权关系和资本运作,逐渐渗透至多个上市公司中。

然而,近年来,鸿仪系被曝出通过关联交易、财务造假等手段“掏空”上市公司资产,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利益和公司声誉。

三、商业伦理与诚信义务的缺失(一)关联交易问题鸿仪系通过复杂的关联交易,将上市公司的优质资产和利润转移至其控制的其他公司,导致上市公司业绩虚高,掩盖了真实经营状况。

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商业伦理和诚信义务,损害了投资者的知情权和利益。

(二)财务造假问题鸿仪系还通过财务造假手段,虚增收入、利润等财务数据,误导投资者和监管机构。

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市场秩序,也严重损害了上市公司的信誉和形象。

(三)内部监控失效在鸿仪系的案例中,内部监控机制形同虚设,高管们利用权力寻租,对不道德行为缺乏有效制约。

这暴露了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缺陷和监管的不足。

四、不道德控制的影响(一)投资者利益受损不道德控制导致投资者利益受损,市场信心受到打击。

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度降低,资本市场功能受到损害。

(二)社会影响恶劣企业不遵守商业伦理和诚信义务,将导致社会道德风气的败坏。

鸿仪系的案例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和市场秩序。

五、案例启示与建议(一)加强商业伦理教育企业应加强商业伦理教育,培养员工的道德意识和诚信观念。

只有当员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诚信意识时,企业才能更好地履行其社会责任和义务。

(二)完善内部监控机制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监控机制,确保权力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e y wo r d s : t u n n e l i n g b e h a v i o r ; r e l a t e d p a r t y t r a n s a c t i o n s ; s t a t e h o l d i n g l i s t e d c o mp a n i e s
Ab s t r a c t : T h e t u n n e l i n g b e h a v i o r o f c o n t r o l l i n g s h a r e h o l d e r h a s b r o u g h t h e a v y d a ma g e t o s ma ll a n d me d i u m— s i z e d s h a r e h o l d e s. r a n d

Ba s e d o n Co n s t r uc t i o n I n d u s t r y
王 亚洁 W A NG Ya _ j i e
( 济南大学管理学院 , 济南 2 5 0 0 0 2)
( S c h o o l o f Ma n a g e me n t ,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J i n a n , J i ' n a n 2 5 0 0 0 2 , C h i n a )
摘要 : 控股股 东掏 空行 为给 中小股 东带来了沉重 的伤 害, 也给我 国证 券监 管部 门带来 了一 系列的监管 困难 。那 么从机 制上如何
抑制控股股 东的掏 空行 为, 就显得至关重要 。本 文选取 了 2 0 1 0 — 2 0 1 3 年 建筑行业的样本数据 , 针对控股股 东掏 空行 为进行 了相 关分 析, 得 出公 司 内部 治理机制 、 外部环境可以一定程度 上制约控 股股 东的掏空行为。
r es t ic r t t he t un ne l i n g be ha v i o r o f c o n t r o l l i n g s h a r e ho l de r s t O s o me e x t e n t .
关键 词: 掏 空行为: 关联 交易; 国有控 股上市公 司
a l s o b ou r g h t a s e ie r s o f r e g u l a t o r y d i f i f c u l t i e s f o r Ch i n a S s e c u it r i e s r e g u l a t o r . S o t o s u p p r e s s t h e c o n t r o l l i n g s h a r e h o l d e r ' s t r u n n e l i n g b e h a v i o r f r o m t h e me c h a n i s m i s c i r t i c 1. a T h i s p a p e r s e l e c t e d he t s a mp l e d a t a o f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n d u s t r y i n 2 01 0 — 2 0 1 3 , a n d a n ly a z e d t h e e mp t y i n g
中图分类号 : F 2 3 5 . 1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 4 3 1 1 ( 2 0 1 5) 2 8 — 0 0 3 5 — 0 2
决策 的效率是提 高 了 , 但 不利于监 督 , 容 易导 致控股 股东 我 国经济 发展 起步较晚并且处于高速增 长时期 , 上市 的侵害 中小股东 ; 董事长 与总经理 由两 个人来 担任 , 利 于 对决策进行监督 , 缓饵控 股股 东的侵 害中小股东 。学者们 公司 的股权结 构不够 合理、公司治理结构还 不够 完善 , 对 中小投 资者的保 护力度也存在不足 , 这就 为控 股股东侵 占 也进行 了相 关的探讨 , G o y a&P a r k ( 2 0 0 2) [ 3 1 认为 C E O与董 事 的兼任情 况影 响 了董事会的独立性 , 容易加剧 对公司 的 中小股 东的利益提供 了便利条件。 尽 管我国实施 了一 系列 的改革措施 如国有企 业改革和 股权 分置改 革等来 完善公 掏空 。提 出假设 : H 2 :董 事长与 总经理两职 分离可 以抑 制控股 股东掏 司治理 结构 , 规范控股 股东 的行 为 , 但 控股 股东 的掏空行 为依然 时有发生。建筑行业是我 国国民经济 的支柱产业 , 空程度 。 信 息披露是投 资者 对上市 公司价值 进行 判断 的主 要 2 0 1 2年建筑业增加值 占国内生产 总值 比重为 6 . 8 3 %。 建筑 依据 之一 ,高质 量 的信 息披露 有利于 投资者 进行投 资决 业控股 股东的掏空行为也频繁存在 , 控股股 东容易利用 对 能够 帮助 外界 判断上市公司 的 日常经 营活动是否存在 上市公 司的控 制权 , 通过关联交 易对公 司资源进行转移 而 策 , 问题 ,对于 大股 东的掏空行为能够起到很好 的遏制作用 。 获 得利益 , 这不仅侵 害 了中小股东利 益 , 还 损害 了公 司的 2 0 0 9 ) 嗍 对香 港上市公司非公 允关联 交易发生较 少进 价值 , 不利于公司 的长远发展 。本 文通过 对掏空性 关联 交 彭俊 ( 行 了相 关研 究 , 原 因是在香港对上市公司 的关联 交 易有 更 易的影响 因素分析 , 从而对控股股东 的行为加 以规范。 为严格 的规范。 洪金 明等( 2 0 1 1 ) 嘲 通过对上市公司 的研 究 , 1 文献 回顾与研究假设 发现 高质量 的信息披露与控股股东 的掏 空行 为负相关。 提 控股股 东拥有较 大 的控 制权 , 他们就 有能 力、 有动 机 出假 设 : 掏空上市 公司 , 侵 害 中小股 东利 益 , 且主 要通过 关联 交易 H3 :信 息披露 可 以一定程 度上抑 制控股股 东 的掏 空 的手段 。Mi t t o n ( 2 0 0 2 ) 『 I l 针对金字塔 式股权结构进行 分析 , 行 为。 发现控 股股东借助金 字塔结构 使得两权高度 分离 , 处于顶 2 现 状分 析 层 的控股 股东将 底层 的上 市公司 资源通 过秘 密渠道 转移 据图 l 统计 可得 , 建筑行业 2 0 1 0 — 2 0 1 3年 国有控 股上 到 自己手 中 ,使 得 中小 股 东 的利 益 得 不 到保 障 。宋 力 市 公司 中,发生关联交易 的公 司规模 逐年上升 到 2 0 1 3年 ( 2 0 1 2 ) 嘲 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 关联 交易影响 的实证 文献 达2 4 6 6家 , 关联 交易的金额也是 出于逐年上市状 态 , 2 0 1 3 进行 了统计分析 , 得 出控股股 东持股比例与关联 交易之 间 年交易金额达 4 7 9 6亿元 , 在行业排名 中位于前列 。 表明近 具 有 正 相 关 关 系。 提 出假 设 : 几年来 建筑 行业产 业规模持 续扩 大 , 利润平 稳增 长 , 企 业 HI : 控制权与控股股 东掏 空程度存在正相关 关系。 经营状况较好 , 控股股东与上市公 司往来密切。 同时控 股 董事长 与总经理 的两 者设置 状况 也是影 响控股 股东 股东通过关联交 易掏 空上市公司行为也越来越 多 , 掏空程 掏空行为 的重要 因素 ,董事长和总经理 由一 个人来担任 ,
掏 空性 关 联 交 易 影 响 因素 An a l y s i s o n t h e I n l f u e n c e Fa c t o r s o f Tu n ne l i n g Re l a t e d Tr a n s a c t i o n:
b e h a v i o r o f c o n t ol r l i n g s h a r e h o l d e s. r I t i s c o n c l u d e d t h a t t h e c o mp a n y ' s i n t e r n a l g o v e na r n c e me c h a n i s m a n d t h e e x t e r n a l e n v i r o n me n t c a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