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组基础知识资料

合集下载

空调基础知识培训 ppt课件

空调基础知识培训 ppt课件
25
(二)家用中央空调的局限 : 1.布置上: 设计和安装要与装修结合才能 达到良好的舒适性和装饰效果; 2.电源要求: 电负荷较大,老式住房要考 虑电路负荷是否足够。
26
2.3 空调实例图片
(1)家用空调
窗机
挂机
天花机
冷量:小1匹,1匹,1.5匹,2匹,3匹,5匹
27
(2)商用空调
家用多联机:3匹-----8匹 VRV多联机:8匹---20匹
压缩机
空调制冷系统流程示意图
11
冷冻水
空 调 末 端
冷媒
中温高 压液体
膨胀阀 (降压)
低温低 压液体
冷却水
蒸发器 (放 热)
主机
冷凝器 (吸 热)
冷 却

高温高 压气体
压缩机
低温低 压气体
空 调 制 热系 统 流 程 示 意 图
12
制冷四大部件
压缩机
13
制冷四大部件
蒸发器
14
制冷四大部件
冷凝器
1冷吨=3516W
9
单位转换: 1KW=860大卡(Kcal/h) 1 Kcal/h(大卡)=1.163 w 1冷吨(USRT)=3.5162K W
10
1.4 制冷原理
冷冻水
冷媒
膨胀阀
冷却水
低温低 压液体
中温高 压气体

调 末
蒸发器 (吸热)
主机
冷凝器 (放热)
冷 却


低温低 压气体
高温高 压气体
组 2 )组合式空调箱,根据要求可以有不同的
功能段。 3 )风机盘管:主要形式有卧式暗装(有普
通型与高静压之分)、立式明装、卡式吸 顶等。

空调工程知识点总结

空调工程知识点总结

空调工程知识点总结一、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1. 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空调系统通常由空调机组、管道系统、空调末端配件和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

其中空调机组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元件,负责循环压缩制冷剂,实现室内热量的吸收和排放。

管道系统包括冷凝水管、冷媒管、风管等,负责传递冷媒和空气。

空调末端配件包括风口、风阀、风口盒等,负责将冷空气送入室内。

控制系统是整个空调系统的大脑,负责监测和调节空调机组和空调末端设备的运行状态。

2. 制冷循环原理制冷循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四个过程,将制冷剂从低温低压状态转变为高温高压状态,再重新转变为低温低压状态,完成循环往复。

3. 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制冷循环将热量从室内排出,同时将冷空气送入室内,从而实现温度和湿度的调节。

二、空调系统的设计1. 空调负荷计算空调负荷计算是空调系统设计的第一步,主要包括冷却负荷计算和供冷负荷计算。

冷却负荷计算主要包括室内散热负荷和外部传热负荷,通过计算室内散热量和外部传热量,确定空调系统的制冷量。

供冷负荷计算主要包括风量计算和管道尺寸计算,通过计算室内风量和管道尺寸,确定空调系统的供冷量。

2. 空调系统的选型空调系统的选型是根据空调负荷计算的结果,选择合适的空调机组、管道系统、空调末端配件和控制系统的过程。

选择合适的空调机组需要考虑制冷量、制冷效率、噪声水平、维护便捷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管道系统需要考虑管道材质、管道尺寸、安装方案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空调末端配件和控制系统需要考虑送风效果、智能控制、能耗管理等因素。

3. 空调系统的布局空调系统的布局是确定空调机组、管道系统、空调末端配件和控制系统的位置,并确定室内、室外、机房等不同空间的布局方案。

合理的空调系统布局需要充分考虑空间利用率、风口布置、管道敷设、设备通风、维护通道等因素。

4. 空调系统的管道设计空调系统的管道设计是确定管道系统的布置方案、管道尺寸和管道材质的过程。

空调基础入门知识

空调基础入门知识

培训资料目录一,空调制冷原理 (2)二,空调部件及分类 (2)三,大多联设计步骤 (3)四,氟机清单报价 (3)五,施工管理 (4)1.前期准备 (4)2.进场 (4)3.施工工序和管理要点 (4)六,售后服务及维修 (7)七,招投标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7)八,工程管理中的思维模式 (8)九,南京越美自控产品培训 (8)一,空调制冷原理1.液体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物体之后,汽化成低温低压的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温高压的蒸汽后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向冷却介质(水或空气)放热后,冷凝为高压液体,经节流阀节流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再次进入蒸发器中吸热汽化,达到循环的目的.二,空调部件及分类1.节流装置:电子膨胀阀,热力式膨胀阀,毛细管(小型机),一般节流装置在室内机。

2.压缩机:活塞,涡旋,螺杆(干式、满液式、热回收、全热回收),离心,蒸发制冷(吸收式)3.水机:水机分为风冷冷水机组和水冷冷水机组①风冷冷水机组:风冷螺杆机组、风冷模块机组、风冷涡旋机组②水冷冷水机组: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水冷离心式冷水机组,水冷涡旋冷水机组、水冷柜冷水机组、水冷分体式管道机、水冷整体式管道机(水源热泵)。

4.氟机:家用机和商用机商用机:一拖一和一拖多。

一拖一:风管机和天扬机一拖多:小多连:适用于家庭,别墅等小型场所MAX16KW大多连:适用于酒店,商铺等中大型场所(室内机控制在15台之内)三,大多联设计步骤1.房间编号2.设计房间面积、了解房间功能3.确定冷负荷指标4.计算各个房间冷负荷5.选出室内机型号6.按功能区域及负荷划分系统7.确定各个系统的室外机安装位置(水系统是确定空调主机和主立管安装位置)8.确定室内机送风、回风及设备安装位置(标注设计型号)9.用管道连接室内机设备(按系统)10.计算管径(氟机按制冷量、水机按水系统)氟管、冷冻水管、冷却水管、冷凝管径11..标注管径12.确定风管,风量(新风、排风、送风)。

机房空调维护知识培训

机房空调维护知识培训

第五节、室内机滤网冲洗清洁
冲洗时,横向摆放滤网是正确的。用水枪冲洗时,水柱也要横向扫射,自上而下地毯式推进地冲洗。 正反两面冲洗。先冲洗干净的一面,再冲洗较脏的一面。 冲洗时,竖向摆放滤网是错误的。这样冲洗容易使污垢堆积并渍入滤网下部滤棉中,不易洗净,且易造成滤棉堆积变形。 在油污或多次冲洗后,可以考虑更换滤网或滤棉。 目前郑州联通运维部规定每年1、7月份更换滤网两次,其它月份各部门自行冲洗清洁空调滤网。
第七节、室外机散热翅片冲洗注意事项重点回顾
第八节、专用空调日常维护容易忽视的问题
1.机房空调数量少,通信设备逐渐增多,导致制冷量不足。需申请增加空调数量。 2.上送风空调存在送风短路问题:(上送风空调风帽送出的冷风因受到诸如走线架、机柜侧门、消防管道等的阻挡折射,而直接向下循环进入回风口,从而导致回风温度较低、空调制冷量减少或不再制冷)。需将出风口栏栅向上倾斜,避开遮挡物,避免气流短路。 3.下送风空调存在出风不畅:(下送风气流受到地板下电缆、光缆等物的阻挡,气流速度和送风量会大大降低,送风温度也会有所提高)。需合理整治地板下线缆等物的布局,避免影响空调送风速度及送风温度。 4.卧式室外机冲洗后要将地上污水冲走:卧式室外机冲洗后,泥沙、杨柳絮、杂物等随污水留在室外机下方,若不冲走,待干燥后仍旧会被运行中的室外机吸附回去。所以卧式室外机冲洗后一定要冲走污水。 老旧空调机组电源线要经常检查。旧空调电源线会存在老化现象,尤其是电源开关接线部位容易氧化、松动、发热,需经常检查避免打火、短路等故障。 非空调专业人员由于对空调各个部件不甚了解,尽量不要随意触碰空调的压缩机、阀门及管路,避免被烫伤或冻伤。因检查空调而必须接触空调部件时,应用手背短时间触碰,为防万一切不可用手掌触碰。 非空调专业人员由于对空调各个部件不甚了解,尽量不要随意触碰空调的压缩机、阀门及管路,避免被烫伤或冻伤。因检查空调而必须接触空调部件时,应用手背短时间触碰,为防万一切不可用手掌触碰。

全面介绍中央空调基础知识(工作原理制冷知识方案设计图片等等)

全面介绍中央空调基础知识(工作原理制冷知识方案设计图片等等)

第一部分中央空调基础知识一、有关空调的基础知识1 、空调的基本概念2 、空调的分类3 、有关空调的常用术语4 、常用空调计量单位及换算5、几种常见空调主机形式6中央空调机组分类二、中央空调工作原理1 、空调的制冷工作原理2 、空调的制热工作原理3 、空调系统的组成部分第二部分中央空调方案设计基础知识介绍一、各类建筑物空调负荷估算值二、空调方案比较确定三、制冷主机选型四、末端设备选型1、风机盘管选型2、空调机组选型五、空调水系统设计1、空调水系统的设计原则2、各种空调水系统的优缺点比较3、冷却水系统设计4、冷冻水系统设计5、冷凝水系统设计六、空调风系统设计1、空调风系统设计原则2、空调气流组织分布3、空调风管管径及风口尺寸计算第三部分中央空调工程造价第四部分中央空调施工简介第五部分净化空调简介第六部分采暖工程简介第七部分部分经典案例介绍第一部分中央空调基础知识一、有关中央空调的基础知识1空调的基本概念1.1什么是空调?答:对空气进行适当的处理,使室内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压力、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能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这种制造室内气候环境的技术措施,称为空气调节,简称空调。

1.2空气调节的任务?I答:在一定的范围内保持室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是空调最基本的任务。

空调环境要求的最佳温度和最佳相对湿度,分别称为温度基数和相对湿度基数。

空调环境允许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波动值,称为空调精度。

舒适性空调对空调精度无严格的规定,工艺性空调、净化性空调对空调精度则有明确规定。

1.3什么是制冷剂,其工作原理是什么?答:在被冷却对象和环境介质之间传递热量,并最终把热量从被冷却对象传给环境介质的制冷机中进行制冷循环的工作物质。

其工作原理是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收被冷却物质的热量而蒸发,在冷凝器中将所吸收的热量传给周围的空气或者水,而被冷却为液体,往复循环,借助于状态的变化来达到制冷的作用。

1.4什么是载冷剂,其工作原理是什么?答:将制冷装置的制冷量传递给被冷却介质的媒介物质。

空调基础与制冷原理

空调基础与制冷原理

基本构成——视液镜
正常状态:少量气泡、试纸呈绿色 若管路中有水分,可看出试纸呈黄色态
基本构成——储液罐
储液罐:一般在中下部装有易熔 塞或者泄压阀,做安全保护,熔 点在70℃左右,当容器温度达到 70℃时,易熔塞熔化泄压,达到 调节制冷剂的作用
制冷循环介质——制冷剂与冷冻油
➢禁用制冷剂CFC( R11 R12 R13 R113 R114 R115 R500 R502 R13B1 ) ➢过渡制冷剂HCFC( R22 R401 R402 R403 R408 R409 ) ➢替代制冷剂HFC( R134a R404a R407a/b/c R410 )
• 冷凝过程:从压缩机中排出来的高温高压气体,进 入冷凝器中,将热量传递给外界空气或冷却水后, 凝结成液体制冷剂,流向节流装置。
• 节流过程:从冷凝器中流出来的制冷剂液体在高压
下流向节流装置,进行节流减压。
制冷原理——制冷主要部件及状态变化
部件 制冷剂状态 压力变化 温度变化
蒸发器
液-汽
低压
低温
压缩机
吸气温度:吸气温度即为压缩机吸气口处温度,可通过双输入 温度计等测。吸气温度要保证吸入压缩机吸气口的制冷剂具备 一定的过热度,吸气温度波动范围要求在5℃以内
油槽温度:油槽温度即为压缩机底部温度。可通过双输入温度 计测量,测量位置一般为压缩机吸气口对面处。油槽温度一般 应为20℃左右,才能保证压缩机冷冻油的润滑效果。
压力测试:一般使用双头压力表进行测量,由于不同 制冷剂的工作压力不一样,需选择正确的双头压力表
压力参数参考范围: 制冷剂
R22 R407C R410a
排气压力(高压) bar
14—18 14—19 25—28
吸气压力(低压) bar

新风机组与空调机组综合知识

新风机组与空调机组综合知识

暖通空调基础知识(一)新风机组解释:新风机组是提供新鲜空气的一种空气调节设备。

功能上按使用环境的要求可以达到恒温恒湿或者单纯提供新鲜空气。

工作原理是在室外抽取新鲜的空气经过除尘、除湿(或加湿)、降温(或升温)等处理后通过风机送到室内,在进入室内空间时替换室内原有的空气。

当然以上所提到的功能得根据使用环境的需求来定,功能越齐全造价越高。

(二)新风机组分类:●FP-D吊顶式新风机组●FP-W卧式新风机组●FP-L立式新风机组(三)新风机组和空调机组的区别:●新风机组是用来处理新风的,在一座大形建筑内,一般新风机组是和风机盘管配合起来使用,风机盘管+新风机其实就和空调机差不多了。

一般情况下,空调机本身有新风口,新风用来保证室内空气的质量,并补充室内排风。

由于风机盘管没有新风口,所有需要新风机提供,新风机组提供的经过处理的新风和经过风机盘管处理过的回风,或者是先混合再由风机盘管处理,然后送入房间内。

●新风机组主要处理室外空气,而空调机组用于处理经过新风机处理的空气,但是新风机可以有回风,回风也可以有新风,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调节温度和湿度等参数。

●新风机组一般来说不承担空调区域的热湿负荷,主要功能就是送新风,当然理想状态是送风的温度和湿度恒定了,所以新风机组一般控制送风温湿度。

●空调机组负荷空调区域的热湿负荷,对空调区域的空气起到综合处理的作用,同时保证一定的新风量。

空调机组通常主要是控制空调区域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等,空气处理过程一般比较复杂。

●空调机组对于空气处理较新风机组在工艺上要相对复杂,所以空调机组多应用在不能安装风机盘管的大范围公共区域,而新风机组多配合安装有风机盘管的小范围空间使用。

(四)新风机组和空调机组的配合无论是空调机组还是新风机组使用和安装都较为普遍,新风机组和空调机组有所区别,但可以功能互补,建议安装新风机组的同时,然后每个房间内再单独安装风机盘管,这样可以做到取长补短,同时还可以达到更加节能舒适的目的。

空调系统的主要设备组成基础知识

空调系统的主要设备组成基础知识

从本质上讲,均由空⽓处理设备,空⽓输送设备,空⽓分布装置三⼤部分组成。

此外还有制冷系统,供热系统及⾃动调节系统。

1、空⽓热湿处理设备空⽓热湿处理设备主要是对空⽓进⾏加热、加湿、冷却、除湿等处理。

(1)喷⽔室。

在民⽤建筑中不再采⽤,但在以调节湿度为主要⽬的的纺织⼚和卷烟⼚空调中仍⼤量使⽤。

(2)表⾯式换热器。

冷却器、加热器、蒸汽盘管统称为表⾯式换热器。

l)盘管表⾯式换热器有光管式和肋管式两种。

根据加⼯⽅法不同,肋⽚管⼜可分成绕⽚管、串⽚管和轧⽚管。

为了便于使⽤和维修,冷、热煤管路上应设阀门、压⼒表和温度计。

在蒸汽加热器的蒸汽管路上还要设蒸汽调节阀门和疏⽔器。

为了保证表⾯式换热器正常⼯作,在⽔系统的点应设排空⽓装置,⽽在最低点应设泄⽔阀门和排污阀门。

2)电加热器。

它有结构紧凑、加热均匀、热量稳定、控制⽅便的优点。

但是电加热器利⽤的是⾼品位的热能,它只宜在⼀部分空调机组和⼩型空调系统中使⽤。

在恒温精度要求较⾼的⼤型空调系统中,也常⽤电加热器控制局部加热或作末级加热使⽤。

常⽤的电加热器有*线式和管式两种。

为了确保安全,设计安装电加热系统特别是采⽤*线式电加热器时,必须满⾜下列要求: ①电加热器宜设在风管中,尽量不要放在空调器内。

②电加热器应与送风机联锁。

③安装电加热器的⾦属风管应有良好的接地。

④电加热器前后各0.8m范围内的风管,其保温材料均应采⽤绝缘的不燃材料。

⑤安装电加热器的风管与前后风管连接法兰中间须加耐热不燃材料的衬垫。

⑥暗装在吊顶内风管上的电加热器,在相对于电加热器位置处的吊顶上应开设检修孔。

⑦在电加热器后的风管中应安装超温保护装置。

(3)常⽤空⽓湿处理设备。

空⽓的加湿⽅法⼀般有喷⽔加湿、喷蒸汽加湿、电加湿、超声波加湿、远红外线加湿等。

利⽤外热源使⽔变成蒸汽和空⽓的混合过程为等温加湿过程,⽽⽔吸收空⽓本⾝的热量变成蒸汽的空⽓加湿过程为绝热加湿过程或等培加湿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调箱定义空调箱也称组合式空调机组,是一种专门用于处理空气的设备,有对空气的降温冷却、去湿干燥、加热加湿、过滤净化、送风回风及引入新风等功能。

这种设备主要用于大、中型建筑物如宾馆饭店、豪华商业设施、体育娱乐中心及大型工业、医药卫生等场所。

空调箱组成一个基本的空调箱,不论是吹送式还是抽吸式,都是由工厂制造不同的段或模块组装起来的。

组成段的数量变化也很大,包括:混合段、过滤段、表冷段、风机段、加热段、加湿段、热回收段、检修段等。

关键元器件组成包括:面板、框架、空调风机、盘管、过滤器、加湿器、杀菌消毒装置等。

[柜式风机盘管机组](JB/T9066-1999)[组合式空调机组](GB/T14294-93)[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试验方法](JB/T5149-91)[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型式与基本参数](ZBJ72044-90)[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技术条件](ZBJ72045-90)[组合式空调机组噪声限值](GB13326-91)[空气处理机组安全要求](GB10891-89)[冷暖通风设备外观质量](JB/T7246-1994)[冷暖通风设备包装通用技术条件](JB/T9065-1999)[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工程法](GB/T9068-198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涂装技术条件](JB/T9062-1999)[空调用通风机](GB10080-88)[风机和罗茨鼓风机噪声测量方法](GBT2888-91)[通风机空气动力性能试验方法](GB 1236-85)[旋转电机基本技术条件](GB/T755-1987)[空气过滤器](GB/T14295-93)[空气冷却器与加热器](GB/T 14296-96)[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性能试验方法](GB12218)[盘管耐压试验与密封性检查](JB/T9064-1999)组合式空调机组具有送风、冷却、加热、加湿、空气净化、消音等多种空气处理功能,能满足不同使用条件及各种安装方式要求,同时还为客户提供非标准设计。

具有结构新颖、外形美观、功能齐全、组合灵活、运行平稳、设计简洁实用、安装、维护方便等优点,因此被广泛用于剧场、电子仪表、轻纺、医药、精密机械等工业净化恒温空调工程,也适用于各大宾馆、办公楼、医院、百货商场、高级娱乐场所等集中式中央空调工程,它们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风机盘管配套补充新风,以满足舒适空调的要求。

机组箱体为可拆拼装板框式结构,保温面板为双层优质钢板内充填聚酯氨发泡,框架为特制的钢架或铝合金制成,面板与框架之间有良好的密封措施,使机组漏风率降至最低,配备优质的微穿孔消声器,其噪声低,冷热交换采用紫铜管串双翻边波纹铝翅片结构,科学的片距和水路行程,良好的加工工艺,使换热器具有换热系数高、水阻力小、重量轻、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混合段国内及国外的空调相关标准都明确规定空调区域一定要有一定量的新风摄入,以保证室内空气品质。

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居及办公室的装修大都使用到一些会散发有害气体的物质,此时保证有足够的新风就尤为重要。

该段一般设置在机组的始端(无回风机时)用于新回风的混合。

在混合段的面板上开有新回风口,通常新回风口都设在混合段的侧面或顶部,在新回风口可设置法兰或调节风阀(手动或电动)。

调节风阀可以对机组的新回风量和比例进行调节,保证机组新回风按一定比例充分的混合,避免气流分层,保证机组整体热交换及防结露性能。

风阀根据叶片开启的方式可分为同开叶片风阀和对开叶片风阀。

对于同开叶片风阀其利于新回风混合,且阻力较小,但其风量调节特性较差;而对开叶片风阀因其具有较好的风量调节特性,所以应用比较广泛。

同时根据叶片的数量又可分为多叶风阀和单叶风阀。

通常使用的多是多叶风阀,只有在个别时候会用到单叶风阀。

在设计风阀一定要考虑到其安装空间尤其是在新回风阀均安装在风柜的同一侧时,此时风阀之间的距离要予以充分考虑以保证其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安装作业。

对于北方地区,为防止冬季室外新风冻坏盘管,可以采用对新风进行预热处理,然后再与回风混合。

同时新风阀宜与风机联锁,当风机开始运行时才打开新风阀,在风机关闭时,自动将新风阀关闭。

在过渡季节,可以通过调节新回风阀门的开度,从而调整新回风的混合比例,充分利用室外新风,既可以提高室内空气品质(IAQ)又可实现节能运行。

过滤段过滤器在空气处理过程中,对空气的温湿状态并没有影响,但是它却是空气处理机组内不可缺少的部件。

其起着对空气进行过滤净化的作用,从而保证IAQ(室内空气品质)。

EPA(Enviro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及ASHRAE 推荐室内空气颗粒浓度不超过0.05-0.07mg/m3。

在某些设计手册中推荐采用效率为90%(Arrestance)和40-60%(Dust Spot Efficiency)的过滤器进行对新风处理。

效率在50%(Dust Spot Efficiency)以上的过滤器可以滤除大部分微小的有机组织。

过滤器选择需考虑过滤器形式,过滤器效率、过滤器的抽取方式及过滤器的摆放位置等。

过滤段中的过滤器的材料有很多种,常用的初中效过滤器滤料可分为───无纺布和玻璃纤维。

滤料通过碰撞,吸附,扩散,静电等机理来过滤灰尘。

此种滤料仅可以对空气中颗粒状的污染物进行滤除,但是对于气体性污染物(如异味气体)则无能为力。

为了提高室内空气品质对于有此类气体的场合可以选用活性碳过滤器,利用活性碳过滤器的蔬松性多孔结构来吸附灰尘和空气中的异味。

也可以针对某种异味气体采用某种化学物质来消除异味气体。

也可以采用加大新风摄入量来稀释有害气体的浓度,但此法会增加机组的新风负荷。

按过滤效率来分可分为:初效、中效、高中效、亚高效以及高效过滤器。

以下多种过滤器可供选择:可清洗式初效尼龙过滤网、初效褶板式过滤器、初效袋式过滤器、中效袋式过滤器及各种形式的亚高效、高效过滤器。

为了便于过滤器阻力情况的监测,有时会要求过滤器两侧配备压差的监测和报警装置,这种装置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压差计,其又可分为液柱式压差计,即通过液柱的高度来反映压差,和指针式压差计通常指针直接指示出压差的大小。

另外一种是压差开关。

压差开关不能指示出压差的具体数值,它是通过设定一个压差值,当感应装置感测到的过滤器压差超过该设定值,压差开关会输出一电信号,该信号可接驳到声、光、电报警装置,从而提醒操作员或机组维护人员更换过滤器。

过滤器的摆放有多种方式。

对于只有初效过滤器的情况,过滤器通常放置在回风口或混合段之后,盘管段之前,以起到对回风或新回风过滤保护盘管,防止盘管堵塞的作用。

对于要求不高的场合,可采用尼龙过滤器或过滤效率为G3或G4的板式过滤器即可。

而对于工业用空调有时会要求容尘量较大的袋式初效过滤器。

对于有初中效的场合,对于舒适性空调应用,初中效过滤器一般联合设置,顺气流方向初效在前,中效在后(中效有板式和袋式,通常使用袋式)这种布置方式可使初效过滤器将所有粗大的污染物及部分细小的污染物过滤掉对中效过滤器起到一个保护作用。

此时其布置位置与单独采用初效过滤器时大致相同;而在某些对空气洁净度有要求的应用场合,会将初中效过滤器分开布置,初效过滤器还是放置在回风处或新回风处,中效过滤器通常布置在正压段,以防止由于负压段漏风而导致二次污染,从而使中效过滤器失去其过滤的作用。

这也是比较有效的使用方式。

初效过滤器通常为板式结构,过滤器的厚度为2英寸,滤材为无纺布,过滤效率为G3(80~90%,计重法)G4(90%以上,计重法)中效过滤器通常为袋式结构,滤材为无纺布,过滤效率为F5(40~60%,比色法),F6,F7,F8,等等。

高中效/亚高效过滤器采用超细玻璃纤维滤料F7~F9(80~90%,比色法)高效过滤器可以根据需要在组合式空调器中加亚高效、高效过滤器。

注:过滤器的种类、特性等下面有专门的介绍。

表冷段:表冷段主要用于对气流进行降温及除湿。

其原理是在盘管的铜管内通冷冻水,气流在风机的作用下在铜管外部流动,穿过盘管。

由于冷冻水与外部的空气有温差,所以会产生热量的流动,使得气流的温度降低,水流的温度升高。

当盘管表面温度低于空气的露点温度时,就会将气流中的部分水蒸汽析出来,达到除湿的目的。

为了加强热交换,盘管的铜管外部会串铝翅片来增大换热面积,强化传热。

麦克维尔拥有一百多年的盘管设计、加工、制造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我们的盘管采用4/8”铜管,新型波纹铝翅片,保证充分的换热效果。

可以取得高能效比。

可以根据客户要求对盘管排数、翅片间距、盘管回路形式灵活选择,满足不同应用环境的要求。

对于高湿度或存在化学物质的应用场合还可提供亲水铝箔及防腐铝箔,充分保证盘管的换热性能及使用寿命。

盘管下部的凝水盘采用优质热镀锌钢板并进行粉沫喷涂处理,凝水盘采用倾斜式水盘设计,保证排水顺畅。

在凝水盘的底部做有保温措施,保证凝水盘外部不会有凝结水出现。

出厂前机组做泄露测试,做到凝结水排放流畅、无溢出和渗漏。

对于高断面风速场合,表冷器后设有挡水板,防止机内出现过水现象。

排水盘的材质方面可针对某些特殊场合的需要,提供不锈钢排水盘。

冷却盘管固定在排水盘上的支架前部。

采用螺栓将盘管与排水盘连为一体。

盘管的端板与机组箱体面板间装有挡风板,以保证不会有气流短路的现象存在。

对于风量和冷量较小的机组,我们通常采用单个盘管,但是对于盘管高度需大于1219.2mm的时候,会采用两个上下叠置的盘管。

此时,在两个盘管之间会加装中间排水盘,以防止上部盘管的冷凝水积聚在下部的盘管会导致风阻增加,风量减少,增加机组功耗等。

对于大新风量,大冷量的应用,为了防止盘管水阻力过大,导致水泵功耗过大,也可以适当增加盘管数量,以提供合适的水阻力。

检修段:检修段顾名思义主要是用于机组的检修。

其布置以方便检修为原则。

通常毗邻的两功能段无法开检修门检修且前后亦无法进行检修,就有必要在两段之间增设检修段以方便检修。

如冷热盘管之间通常设置检修门。

因为此两段侧面接进出口水管,所以不能在段体上开检修门,而盘管及排水盘是需要经常检视的以保证盘管工作正常及排水盘排水通畅。

所以有必要在这两段之间增设检修段。

又如过滤器更换,加湿器的检修、风机/电机皮带轮皮带的检查和更换等都需要预留一定的检修空间。

麦克维尔机组的检修门区分正压门和负压门,不同的应用环境分别采用不同的结构,。

该结构抛弃了传统的铰链和门把手的概念,既可保证机组的密封性能又提高机组操作的安全性。

加热段:加热盘管主要用于对气流进行加热来提高气流的干球温度。

其与表冷段的热交换器不同的是其空气处理过程是一个等湿升温的过程,所以不会有冷凝水的出现,在结构上也就无需排水盘,盘管同样采用螺栓固定在热镀锌钢板支座上。

在盘管与机组面板之间设有挡风板,将盘管与机组连为一个整体,以防止气流短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