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操作常规及流程

合集下载

卡介苗接种方法

卡介苗接种方法

卡介苗接种方法
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一种疫苗,通常在婴幼儿时期接种。

但是,卡介苗接种方法可能在不同的国家存在差异,本文将重点介绍卡介苗接种方法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准备
在进行卡介苗接种前,医生会询问孩子的家族史以及是否有已知的健康问题。

如果有任何疑虑或问题,医生可能会建议孩子进行检查或其他测试,以确保卡介苗接种的安全性。

此外,婴儿的皮肤必须干燥,没有感染或伤口。

医生将使用无菌棉球清洁皮肤,并用荧光笔标记卡介苗注射的位置。

第二步:接种
一旦准备就绪,医生会在婴儿的右臂上注射卡介苗。

在某些国家,卡介苗是用注射器注射的,而在其他地方,它可能是通过皮下注射或划痕的方式施行的。

无论如何,在注射后,应该可以看到一颗小球状的隆起,这表明已经正常接种。

第三步:观察和反应
卡介苗接种后,孩子必须在接种后的数小时内监测,以确保没有出现不良反应。

这些反应包括:
1. 发热
2. 疲劳
3. 红肿
4. 疼痛
5. 轻微感染
如果孩子在注射后出现副作用,应该及时联系家庭医生。

第四步:第二次接种
在某些情况下,孩子可能需要进行第二次卡介苗接种。

这取决于国家、地区和特定医疗机构的规定。

第二次卡介苗接种可能是必须的,以确保有效的免疫力。

在某些情况下,如旅行或接触结核病高风险人群时,接种第二剂卡介苗会更有意义。

总之,卡介苗接种是预防结核病的重要步骤。

它是一项相对简单、安
全的过程,但在注射前应咨询医生并遵循所有的预防措施。

卡介苗接种规范-终

卡介苗接种规范-终

卡介苗接种规范
卡介苗是一种活菌体疫苗,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由政府提供免费接种。

一般在结核病病例较多的国家,主张新生儿在还没有感染时接种卡介苗,以增强新生儿对结核病的抵抗力。

一般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以降低结核病的发病和死亡,尤其是大大降低粟粒性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卡介苗保护率约在80%。

一、接种程序:出生时接种一剂。

未接种卡介苗的3月龄以下儿童可直接补种,3月龄—3岁儿童对结核菌素(PPD)试验阴性者可补种,4岁以上儿童(含4岁)不予补种。

已接种卡介苗的儿童,即使卡痕未形成也不再予以补种。

二、接种方法:接种部位为左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内注射。

用0.1ML 一次性使用无菌自毁型固定剂量疫苗注射器(4.5号针头)吸取1人份疫苗,皮肤常规消毒,待酒精干后,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管,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0○—15○角刺入皮内,再用左手拇指固定针管,但不要接触针头部分,然后注入疫苗,使注射部位形成一个圆形皮丘,针管顺时针方向旋转180◦角后,拔出针头,勿按摩注射部位。

三、接种禁忌:1、对于有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不能接种;2、早产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的新生儿、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以及患有湿疹或其它皮肤病的儿童暂时不接种卡介苗。

四、注意事项:1、严禁皮下或肌内注射;2、疫苗接种后2周左右,局部可出现红肿浸润,若随后化脓,形成小溃疡,一般8~12周后结痂,一般不需处理,但要注意局部清洁,防止继发感染。

个别接种者局部脓肿和溃疡直径超过10mm 长期不愈(大于12周),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卡介苗注射操作流程

卡介苗注射操作流程

卡介苗注射操作流程
1.准备及检查物品。

准备1ml注射器、卡介苗、75%酒精棉球,并检查注射器、卡介苗是否在有效期内,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无误后则可以进行注射。

2.暴露注射部位。

充分暴露左臂,并固定住孩子的肩胛和左臂肘关节。

3.消毒。

医生用75%酒精消毒左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的皮肤,并待干。

4.注射。

医生用1ml注射器抽取卡介苗,并排尽空气;待局部干燥后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朝上,与皮肤呈10-15度角刺入皮内;然后左手固定针管,右手推注射器注入0.1ml卡介苗,之后旋转针管45度,拔出针管,无需按压。

特别提示:
1、接种卡介苗后2-5天,局部会出现红肿,接着会逐渐出现中心软化、硬结,有的会形成脓肿,最后破溃形成结痂,属于接种有效的标志。

大多数宝宝会在接种以后1-3个月,结痂脱落形成瘢痕,家长无需特别担心。

2、如果接种后局部出现的明显的脓包或破溃,通常无需擦药或包扎,保持局部清洁干燥,穿宽松的衣服即可。

如果有脓液渗出,可用无菌纱布或棉签擦拭干净,但不要
挤压。

3、结痂后需等待其自然脱落,不要人为去掉痂皮。

卡介苗的操作方法

卡介苗的操作方法

卡介苗的操作方法
卡介苗的操作方法如下:
1. 清洁注射部位:使用皂水或酒精棉球清洁注射部位,注射部位通常为上臂肌肉区域。

2. 准备卡介苗:将带有卡介菌素的瓶子倒置几次,使药液悬浮均匀。

3. 抗菌处理:用消毒剂擦拭注射部位,维持无菌环境,再用离心管通过离心使药液清除空气与细菌。

4. 注射:选用注射器抽取需要的药液数量,然后予以注射,一般情况下用2毫升卡介苗注射。

5. 观察:注射完成后观察注射部位,观察是否出现局部水肿和疼痛等情况。

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咨询医生。

6. 记录:注射完成后应在健康档案中记录卡介苗注射剂量、注射时间等信息。

医院三基操作流程—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流程

医院三基操作流程—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流程
5
流程
1洗手
5
2核对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胸卡、手圈
5
3选定部位(左上肩三角肌下缘)
5
4消毒皮肤(75%酒精)
5
5核对药液,注射0.1成皮丘
5
6拔针,勿揉压
5
7穿衣包裹
5
8告知产妇注意事项及复查时间
5
9整理用物,终末处理
5
10洗手
5
H填疫苗接种单
5
终末
处理
1污染的-次性物品放入医用性垃圾袋内,物品外包装放入普通垃圾袋内
医院三基操作流程一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流程
项目
内容
评分
目的
进行结核疫苗接种,防止结核传播
5
评估
1新生儿孕周、出生时间
3
2新生儿体重、体温、左上肩皮肤
4
3有无接种禁忌
3
准备
1护士:着装规范,洗手,戴口罩、帽子
3
2.病人:体位舒适、配合操作
3
3环境:安静、整洁,温度适宜
3பைடு நூலகம்
4用物:核对疫苗编号、批号、浓度、有效期等,铺无菌盘,配置疫苗溶液放于无菌盘内
4
2擦拭治疗车
3
注意
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3
2严格执行核对工作
3
3卡介茵余液、注射器焚烧处理
3

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操作常规及流程

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操作常规及流程

新生儿卡介苗接种
(一)目的
通过人工自动免疫使新生儿产生抗体,防止结核杆菌感染。

(二)物品准备
治疗盘、冰盘、皮肤消毒剂、棉签、1ml注射器、卡介苗干粉及溶媒、利器盒、手消液、卡介苗接种卡。

(三)操作步骤
1.核对新生儿记录单信息,将接种日期、批号、接种单位、接种人、记录在接种证及入室大本上。

2.7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

3.准备治疗盘,冰盘,溶药,反复抽吸药液10次以上,抽取0.1ml 卡介苗放入治疗盘中备用。

4.备齐用物,推治疗车至新生儿床旁。

5.向产妇解释卡介苗的接种目的。

6.核对产妇腕带、新生儿腰牌及脚条相关信息无误(床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时间)。

7.显露并固定新生儿左臂三角肌外下缘,用皮肤消毒剂消毒皮肤,待干后皮内注射0.1ml卡介苗。

8.处理用物,再次核对信息无误后接种者签字,将卡介苗接种卡交给家属并签字。

9.向产妇宣教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10.手消推车回治疗室,垃圾分类处理。

11.7步洗手法洗手。

(四)注意事项
1.卡介苗是活菌苗,应保存在冰箱(内2℃~8℃)。

2.接种时注意“三查七对”,溶药时反复抽吸10次以上。

3.配好的卡介苗应在30分钟内用完,不可在阳光下接种,避免影响效果。

4.卡介苗为低毒性活结核杆菌,剩余菌苗应先用75%酒精灭活再送高压灭菌,不可随意丢弃。

(五)操作流程。

新生儿预防接种操作规程

新生儿预防接种操作规程

新生儿预防接种操作规程
一、操作目的预防相关疾病。

二、评估要点
1、评估新生儿接种适应症。

2、评估新生儿健康状况,出生体重,进食情况、接种部位皮肤情况。

3、评估家属及产妇对预防接种的认知程度、心理反应、知情同意等。

4、评估环境,温暖舒适。

三、操作用物
治疗盘、1ml 注射器、75%酒精、棉签、砂轮、弯盘、注射用水、卡介苗或乙肝疫苗。

四、操作要点
1、熟悉卡介苗或乙肝疫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认真检查药品有效期。

2、注意无菌操作,吸取药液剂量准确,疫苗稀释后 30 分钟内用完。

3、禁用碘酒消毒皮肤,消毒范围大于 5cm。

4、接种卡介苗时穿刺不宜过深,以免引起深部脓肿。

5、严格遵循固定注射部位及方法(左侧卡介苗皮内注射、右侧乙肝疫苗肌内注射)。

6、注射部位禁止揉搓。

7、疫苗储存于4℃冰箱,使用时注意避光。

8、无害化处理用物,防止疫苗污染。

五、指导要点
1、接种疫苗应在沐浴后进行,接种后不得进行沐浴。

2、严格掌握接种禁忌症和适应症及剩余疫苗、使用后注射器的处理方法。

3、严格无菌操作,接种卡介苗部位有皮丘形成。

4、指导家属及产妇使其了解接种后相关知识。

六、注意事项
1、接种疫苗应一品一台,分开接种,家属签署之情同意书后方可接种。

2、禁止使用碘消毒剂,消毒范围不得小于 5cm。

3、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4、疫苗冰箱储存,严格效期管理。

5、使用后的注射器及余液应进行灭活处理,防止污染。

6、无害化处理用物。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流程 2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流程 2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流程
操作者准备:着装整洁,洗手。

评估:了解产妇及家属对接种卡介苗的认知程度、心理反应、新生儿的出
世时间、诊断、病情,如有无发热、腹泻、病理 性黄疸等、新生儿的一
般情况,如体重、进食情况等、注射 部位皮肤情况、环境清洁和温暖舒
适程度。

用物准备:治疗盘、1ml 注射器、75%乙醇、棉签、弯盘、砂轮、冻干卡
介苗、注射用水。

两人核对医嘱并签名
核对新生儿出生体重、时间
核对并检查卡介苗剂量、期限
铺无菌治疗盘
稀释、吸药、1ml 注射器吸取0.1ml 疫苗,置治疗盘内备用
再次核对新生儿姓名、药名
选择注射部位,左臂三角肌下端外侧皮内
用75%乙醇消毒注射部分皮肤
进针,绷紧接种部位,针头斜面呈15°刺入皮肤
固定针头,注入0.1ml 疫苗,形成直径约0.5cm 的皮丘,并形成可见毛

拔针
注射2周后可出现局部红肿、化脓、溃疡,3~5周结痂,不要挤压和挑
破接种疫苗处
如溃疡深,4个月不愈合,腋下或苏股下淋巴结节超过1cm ,应到儿科
诊治
疫苗应置冰箱内储存
剩余疫苗及使用过注射器用开水或75%乙醇处理
在新生儿保健手册上登记接种日期、药物批号
新生儿:协助新生儿穿好衣服,注意保暖,妥善安置
用物:分类处理
护士:洗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卡介苗接种
(一)目的
通过人工自动免疫使新生儿产生抗体,防止结核杆菌感染。

(二)物品准备
治疗盘、冰盘、皮肤消毒剂、棉签、1ml注射器、卡介苗干粉及溶媒、利器盒、手消液、卡介苗接种卡。

(三)操作步骤
1.核对新生儿记录单信息,将接种日期、批号、接种单位、接种人、记录在接种证及入室大本上。

2.7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

3.准备治疗盘,冰盘,溶药,反复抽吸药液10次以上,抽取0.1ml 卡介苗放入治疗盘中备用。

4.备齐用物,推治疗车至新生儿床旁。

5.向产妇解释卡介苗的接种目的。

6.核对产妇腕带、新生儿腰牌及脚条相关信息无误(床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时间)。

7.显露并固定新生儿左臂三角肌外下缘,用皮肤消毒剂消毒皮肤,待干后皮内注射0.1ml卡介苗。

8.处理用物,再次核对信息无误后接种者签字,将卡介苗接种卡交给家属并签字。

9.向产妇宣教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10.手消推车回治疗室,垃圾分类处理。

11.7步洗手法洗手。

(四)注意事项
1.卡介苗是活菌苗,应保存在冰箱(内2℃~8℃)。

2.接种时注意“三查七对”,溶药时反复抽吸10次以上。

3.配好的卡介苗应在30分钟内用完,不可在阳光下接种,避免影响效果。

4.卡介苗为低毒性活结核杆菌,剩余菌苗应先用75%酒精灭活再送高压灭菌,不可随意丢弃。

(五)操作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