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一中2015年高一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卷

合集下载

2015年安徽省芜湖市高考物理模拟试卷(5月份)(解析版)

2015年安徽省芜湖市高考物理模拟试卷(5月份)(解析版)

2015年安徽省芜湖市高考物理模拟试卷(5月份)一、选择题1.(6分)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提出一种观点,认为在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电荷之间通过电场传递相互作用力.如图所示,对于电荷A和电荷B之间的电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荷B在电荷A的电场中受电场力的作用,自身并不产生电场B.撤去电荷B,电荷A激发的电场就不存在了C.电场是法拉第假想的,实际上并不存在D.空间某点的电场场强等于A、B两电荷在该点激发电场场强的矢量和2.(6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滑块静止置于倾角为30°的粗糙固定斜面上,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的P点,另一端系在滑块上,弹簧与斜面垂直,物块处于静止.则()A.滑块不可能只受到三个力作用B.弹簧不可能处于伸长状态C.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mgD.滑块对斜面的压力大小可能为零3.(6分)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两小球a、b分别从斜面顶端A和斜面中点B 沿水平方向抛出,都恰好落在斜面底端,不计空气阻力,则()A.小球a、b沿水平方向抛出的初速度之比为2:1B.小球a、b离开斜面的最大距离之比为2:1C.小球a、b到达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之比为4:1D.小球a、b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之比为2:14.(6分)“风云二号08星(G星)”于2014年12月3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根据所给信息可求出“风云二号08星(G星)”在其轨道上所受万有引力的大小B.“风云二号08星(G星)”在其轨道上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C.“风云二号08星(G星)”在其轨道上的向心加速度大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D.“风云二号08星(G星)”在其轨道上向后喷气就能追上在其前面的同轨道的其他同步卫星5.(6分)现在高速公路上的标志牌都用“回归反光膜”制成,夜间行车时,它能把车灯射出的光逆向返回,使标志牌上的字特别醒目.这种“回归反光膜”是用球体反射材料制成的.如图所示,反光膜内均匀分布着直径为10μm的细玻璃珠,所用玻璃的折射率为,为使车灯光线经玻璃珠“折射→反射→再折射”射出后恰好和入射光线平行,则光线射入玻璃珠时的入射角应是()A.60°B.45°C.30°D.15°6.(6分)长为L的长木板水平放置,在木板的A端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现缓慢地抬高A端,使木板以左端为轴转动,当木板转到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时小物块开始滑动(如图所示),此时停止转动木板,小物块滑到底端的速度为v,则对整个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木板对物块的力所做的总功为mv2B.木板对小物块的摩擦力所做的功为mgLsinαC.木板对小物块的支持力所做的功为mgLsinαD.木块对小物块的滑动摩擦力所做的功为mv2﹣mgLsinα7.(6分)如图所示,竖直面内有一个闭合导线框ACDE(由细软导线制成)挂在两固定点A、D上,水平线段AD为半圆的直径,在导线框的E处有一个动滑轮,动滑轮下面挂一重物,使导线处于绷紧状态.在半圆形区域内,有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有界匀强磁场.设导线框的电阻为r,圆的半径为R,在将导线上的C点以恒定角速度ω(相对圆心角O)从A点沿半圆形磁场边界移动的过程中,若不考虑导线中电流间的相互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C从A点沿圆弧移动到D点的过程中,导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先顺时针,后逆时针B.在C从A点沿圆弧移动到图中∠ADC=30°位置的过程中,通过导线上C点的电量为C.当C沿圆弧移动到圆心O的正上方时,导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最大D.在C从A点沿圆弧移动到D点的过程中,导线框中产生的电热为二、非选择题8.(8分)测定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时,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图中长木板水平固定.(1)实验过程中,电火花计时器应接在(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上,调整定滑轮高度,使.(2)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测得木块的质量为M,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木块的加速度为a,则木块与长木块间动摩擦因数μ=.(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符号表示)(3)如图2所示为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带动纸带运动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x1=3.18cm,x2=4.52cm,x5=8.42cm,x6=9.70cm.则木块加速度大小a=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9.(10分)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电阻丝的电阻R,约为20Ω.(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直径,其示数如图1所示,则该电阻丝直径的测量值d=mm;(2)实验中提供下列器材: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约3kΩ);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约15kΩ);电流表A1(量程0~200mA,内阻约3Ω);电流表A2(量程0~0.6A,内阻约0.1Ω);滑动变阻器R1(0~10Ω);滑动变阻器R2(0~500Ω);电源E(电动势为3.0V,内阻不计),开关、导线若干实验要求:为了调节方便,测量准确,并使实验中电阻丝两端电压变化范围尽量大一些.除了选用电源、开关、导线若干外,该实验还需要从上述器材中选用(选填器材的名称代号)(3)请根据电路图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3中的实验器材连接完整,并使滑动变阻器滑片P置于最左端时接通电路后流过电阻丝的电流最小;(实物连线时导线不得相交)(4)滑动变阻器R1、R2线圈的两个固定端接线柱之间的距离相等.在该实验中,若将滑动变阻器R1、R2分别接入上述电路,将滑片P从最左端向右滑动,设滑(图动的距离x,对应图4中电压表示数U随x变化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4中实线表示接入R1时的情况,虚线表示接入R2时的情况)10.(14分)一质量m=0.5kg的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底端冲上一倾角为30°足够长的固定斜面,某同学利用DIS实验系统测出了滑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多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并通过计算机绘制出滑块上滑过程的v﹣t图象,如图所示.(g取10m/s2)(1)求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判断滑块能否返回斜面底端?若能返回,求出滑块返回斜面底端时的动能;若不能返回,求出滑块停止的位置距出发点多远.11.(16分)水平直线ab上方L处的P点有一个粒子源,可以向各个方向发射速度大小相同的带电粒子,粒子的电荷量为+q,质量为m.如果在ab上方区域存在垂直该平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沿纸面水平向左射出的带电粒子恰到达Q点.如图所示,PC垂直于ab,QC=.如果在ab上方区域只存在平行于纸面的匀强电场,沿不同方向发射的带电粒子到达ab边界时,它们的动能都相等,且沿水平向左射出的带电粒子也恰好到达Q点.不计带电粒子的重力(sin37°=0.6;cos37°=0.8),求:(1)带电粒子的发射速率;(2)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3)当仅如上述磁场时,能射出磁场区域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短路程.12.(20分)如图所示,在倾角θ=30°的斜面上放置一凹槽B,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凹槽B的左侧壁(侧壁厚度不计)距斜面底端距离L=15m.槽内靠近右侧壁处有一小物块A(可视为质点),它到凹槽左侧壁的距离d=0.10m.A、B的质量都为m=2.0kg,B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不计A、B之间的摩擦.现同时由静止释放A、B,经过一段时间,A与B的侧壁发生碰撞,碰撞过程不计机械能损失,碰撞时间极短.取g=10m/s2.求:(1)A与B的左侧壁发生第一次碰撞后瞬间A、B的速度;(2)在A与B的左侧壁发生第一次碰撞后到第二次碰撞前的这段时间内,A与B的左侧壁之间的最大距离;(3)A从开始下滑到B的左侧壁滑至斜面底端的过程中,A与B的左侧壁碰撞的次数.2015年安徽省芜湖市高考物理模拟试卷(5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6分)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提出一种观点,认为在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电荷之间通过电场传递相互作用力.如图所示,对于电荷A和电荷B之间的电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荷B在电荷A的电场中受电场力的作用,自身并不产生电场B.撤去电荷B,电荷A激发的电场就不存在了C.电场是法拉第假想的,实际上并不存在D.空间某点的电场场强等于A、B两电荷在该点激发电场场强的矢量和【解答】解:A、电荷B处在电荷A激发的电场中,受到电荷A电场的作用力,B自身也激发电场.故A错误.B、电荷A激发的电场与电荷B无关,撤去B,电荷A激发的电场仍然存在.故B错误.C、电场是不同与实物的一种物质存在的方式,是客观存在的.故C错误.D、电荷周围就产生电场,所以电荷A和电荷B都可以激发电场,它们叠加可以成一个新的电场.空间某点的场强等于A、B两电荷在该点激发电场场强的矢量和.故D正确.故选:D.2.(6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滑块静止置于倾角为30°的粗糙固定斜面上,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的P点,另一端系在滑块上,弹簧与斜面垂直,物块处于静止.则()A.滑块不可能只受到三个力作用B.弹簧不可能处于伸长状态C.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mgD.滑块对斜面的压力大小可能为零【解答】解:滑块可能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这三个力,弹簧处于原长,此时支持力的大小为mgcos30°,f=mgsin30°=.滑块可能受重力、支持力、弹簧的弹力和静摩擦力平衡,此时支持力可能大于mgcos30°,可能小于mgcos30°,若支持力小于mgcos30°;此时弹力为向上的;弹簧处于伸长状态;摩擦力大小f=mgsin30°=.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3.(6分)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两小球a、b分别从斜面顶端A和斜面中点B 沿水平方向抛出,都恰好落在斜面底端,不计空气阻力,则()A.小球a、b沿水平方向抛出的初速度之比为2:1B.小球a、b离开斜面的最大距离之比为2:1C.小球a、b到达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之比为4:1D.小球a、b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之比为2:1【解答】解:A、两球的水平位移之比为2:1,时间之比为:1,根据v0=知,初速度之比为:1,故A错误.B、当小球平抛过程中,速度方向平行与斜面时,离开斜面的距离为最大,根据运动的分解,将初速度与加速度分解成垂直斜面与平行斜面两方向,设斜面的倾角为α,因此垂直斜面方向的位移为:(v0sinα)2=2gcosαh,那么离开斜面的最大距离与初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为之比为2:1,故B正确C、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到达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之比E Ka:E kb=():()=2:1,故C错误.D、因为两球下落的高度之比为2:1,根据h=得,t=,高度之比为2:1,则时间之比为:1,故D错误.故选:B4.(6分)“风云二号08星(G星)”于2014年12月3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根据所给信息可求出“风云二号08星(G星)”在其轨道上所受万有引力的大小B.“风云二号08星(G星)”在其轨道上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C.“风云二号08星(G星)”在其轨道上的向心加速度大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D.“风云二号08星(G星)”在其轨道上向后喷气就能追上在其前面的同轨道的其他同步卫星【解答】解:A、由于卫星的质量未知,不能求解卫星所受万有引力的大小,故A错误.B、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m,解得:v=,线速度v随轨道半径r的增大而减小,v=7.9 km/s为第一宇宙速度,即围绕地球表面运行的速度,因同步卫星轨道半径比地球半径大很多,因此其线速度应小于7.9 km/s,故B错误.C、卫星的角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角速度,由于卫星的轨道半径比物体的半径大,由a=rω2,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大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故C正确.D、风云二号08星在其轨道上向后喷气加速,做离心运动,偏离原轨道,不可能追上同轨道上的其他同步卫星.故D错误.故选:C.5.(6分)现在高速公路上的标志牌都用“回归反光膜”制成,夜间行车时,它能把车灯射出的光逆向返回,使标志牌上的字特别醒目.这种“回归反光膜”是用球体反射材料制成的.如图所示,反光膜内均匀分布着直径为10μm的细玻璃珠,所用玻璃的折射率为,为使车灯光线经玻璃珠“折射→反射→再折射”射出后恰好和入射光线平行,则光线射入玻璃珠时的入射角应是()A.60°B.45°C.30°D.15°【解答】解:由题意分析:光线照射在玻璃球上,最终能沿原方向相反方向射出,说明入射光路与出射光路平行对称,作出返回光线的光路如图,则:=n=由几何关系知,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的条件为:θ1=2θ2故联立解得:θ1=60°.故选:A.6.(6分)长为L的长木板水平放置,在木板的A端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现缓慢地抬高A端,使木板以左端为轴转动,当木板转到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时小物块开始滑动(如图所示),此时停止转动木板,小物块滑到底端的速度为v,则对整个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木板对物块的力所做的总功为mv2B.木板对小物块的摩擦力所做的功为mgLsinαC.木板对小物块的支持力所做的功为mgLsinαD.木块对小物块的滑动摩擦力所做的功为mv2﹣mgLsinα【解答】解:A、对整体过程研究,重力做功为零,根据动能定理得:木板对物块做的总功W=mv2.故A正确.B、缓慢地抬高A端的过程中摩擦力不做功,下滑过程,滑动摩擦力对物块做负功,摩擦力做功为W f=﹣mgcosαL=﹣mgLcosα.故B错误.C、缓慢地抬高A端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W N﹣mgLsinα=0,得到支持力对小物块做功为W N=mgLsinα.下滑过程中支持力不做功,所以支持力做的总功为W N=mgLsinα.故C正确.D、对下滑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mgLsinα+W f=mv2﹣0,得到滑动摩擦力对小物块做功为W f=mv2﹣mgLsinα.故D正确.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B.7.(6分)如图所示,竖直面内有一个闭合导线框ACDE(由细软导线制成)挂在两固定点A、D上,水平线段AD为半圆的直径,在导线框的E处有一个动滑轮,动滑轮下面挂一重物,使导线处于绷紧状态.在半圆形区域内,有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有界匀强磁场.设导线框的电阻为r,圆的半径为R,在将导线上的C点以恒定角速度ω(相对圆心角O)从A点沿半圆形磁场边界移动的过程中,若不考虑导线中电流间的相互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C从A点沿圆弧移动到D点的过程中,导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先顺时针,后逆时针B.在C从A点沿圆弧移动到图中∠ADC=30°位置的过程中,通过导线上C点的电量为C.当C沿圆弧移动到圆心O的正上方时,导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最大D.在C从A点沿圆弧移动到D点的过程中,导线框中产生的电热为【解答】解:A、设转过角度为θ=ωt,根据几何知识知线框的面积:S=•2R•Rsinθ=R2sinθ,磁通量为Φ=BR2sinθ=BR2sinωt,磁通量先增大后减小,根据楞次定律知电流的方向先逆时针,后顺时针,故A错误;B、根据q=知,通过导线上C点的电量q==,故B 错误;C、根据e=知e=ωBR2cosωt,C沿圆弧移动到圆心O的正上方时,导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最小为零,故C错误;D、根据C项知电动势有效值为E=,故电热为Q=t,又t=,解得Q=.故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8.(8分)测定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时,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图中长木板水平固定.(1)实验过程中,电火花计时器应接在交流(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上,调整定滑轮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2)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测得木块的质量为M,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木块的加速度为a,则木块与长木块间动摩擦因数μ=.(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符号表示)(3)如图2所示为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带动纸带运动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x1=3.18cm,x2=4.52cm,x5=8.42cm,x6=9.70cm.则木块加速度大小a= 1.30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答】解:(1)实验过程中,电火花计时器应接在交流电源上;实验前应调整定滑轮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2)对木块、砝码盘和砝码组成的系统,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μMg=(M+m)a,解得:μ=;(3)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根据运动学公式得:△x=at2,a==≈1.30m/s2.故答案为:(1)交流;细线与长木板平行;(2);(3)1.30.9.(10分)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电阻丝的电阻R,约为20Ω.(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直径,其示数如图1所示,则该电阻丝直径的测量值d= 1.212mm;(2)实验中提供下列器材: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约3kΩ);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约15kΩ);电流表A1(量程0~200mA,内阻约3Ω);电流表A2(量程0~0.6A,内阻约0.1Ω);滑动变阻器R1(0~10Ω);滑动变阻器R2(0~500Ω);电源E(电动势为3.0V,内阻不计),开关、导线若干实验要求:为了调节方便,测量准确,并使实验中电阻丝两端电压变化范围尽量大一些.除了选用电源、开关、导线若干外,该实验还需要从上述器材中选用V1,A1,R1(选填器材的名称代号)(3)请根据电路图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3中的实验器材连接完整,并使滑动变阻器滑片P置于最左端时接通电路后流过电阻丝的电流最小;(实物连线时导线不得相交)(4)滑动变阻器R1、R2线圈的两个固定端接线柱之间的距离相等.在该实验中,若将滑动变阻器R1、R2分别接入上述电路,将滑片P从最左端向右滑动,设滑动的距离x,对应图4中电压表示数U随x变化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B.(图4中实线表示接入R1时的情况,虚线表示接入R2时的情况)【解答】解:(1)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d=1+21.2×0.01mm=1.212mm;那么读数在此范围内:1.211~1.213mm;(2)根据电源电动势大小可知电压表应选择V1;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待测电阻的最大电流为I max==A=150mA,所以电流表应选择A1;根据实验要求电压调节范围尽量大可知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应选择阻值小的变阻器R1以方便调节;(3)实物连线图如图所示:(4)设变阻器的全电阻为R,变阻器左端电阻为R1,根据欧姆定律可求出变阻器的输出电压应为U=,设变阻器两接线柱距离为L,则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0=,所以R1=xR0=•x,<R x,且R1越小时R并越接近R1,所即变阻器的输出电压U出<•x,由于R并考虑电阻丝是圆形不是直线,所以U﹣x图象一定不能是线性关系,排除C、D 选项,再根据上面分析可知,当变阻器的全电阻越小时线性越好,变阻器的输出电压越大,所以可能符合实际的图象应是B;故答案为:(1)1.212;(2)V1,A1,R1;③如上图所示;(4)B.10.(14分)一质量m=0.5kg的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底端冲上一倾角为30°足够长的固定斜面,某同学利用DIS实验系统测出了滑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多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并通过计算机绘制出滑块上滑过程的v﹣t图象,如图所示.(g取10m/s2)(1)求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判断滑块能否返回斜面底端?若能返回,求出滑块返回斜面底端时的动能;若不能返回,求出滑块停止的位置距出发点多远.【解答】解:(1)滑块的加速度:a===12m/s2①物体在冲上斜面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30°+μmgcos30°=ma…②联①②式解得:μ=;(2)滑块速度减小到零时,重力的分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不能再下滑.s===1.5m,滑块停在距底端1.5m处.答:(1)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判断滑块最后不能返回斜面底端,滑块停在距底端1.5m处.11.(16分)水平直线ab上方L处的P点有一个粒子源,可以向各个方向发射速度大小相同的带电粒子,粒子的电荷量为+q,质量为m.如果在ab上方区域存在垂直该平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沿纸面水平向左射出的带电粒子恰到达Q点.如图所示,PC垂直于ab,QC=.如果在ab上方区域只存在平行于纸面的匀强电场,沿不同方向发射的带电粒子到达ab边界时,它们的动能都相等,且沿水平向左射出的带电粒子也恰好到达Q点.不计带电粒子的重力(sin37°=0.6;cos37°=0.8),求:(1)带电粒子的发射速率;(2)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3)当仅如上述磁场时,能射出磁场区域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短路程.【解答】解:(1)只加磁场时,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设粒子轨道半径为R,子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由几何知识得:=,解得:R=QO=L,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通过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vB=m,解得:v=;(2)只加匀强电场时,粒子到达ab直线的动能相等,则ab为等势面,则电场方向垂直ab向下,水平向左射出的粒子做类平抛运动,与ab平行方向:CQ==vt,与ab垂直方向:PC=L=at2,加速度:a=,解得:E=;(3)只加磁场时,圆弧O1经C点,粒子转过的圆心角最小,运动时间最短,对应的路程最小,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由几何知识得:sinθ==,解得:θ=53;最小圆心角:α=2θ=106°,最短路程:s=×2πR=;答:(1)带电粒子的发射速率是;(2)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方向:垂直ab向下;(3)当仅如上述磁场时,能射出磁场区域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短路程为.12.(20分)如图所示,在倾角θ=30°的斜面上放置一凹槽B,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凹槽B的左侧壁(侧壁厚度不计)距斜面底端距离L=15m.槽内靠近右侧壁处有一小物块A(可视为质点),它到凹槽左侧壁的距离d=0.10m.A、B的质量都为m=2.0kg,B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不计A、B之间的摩擦.现同时由静止释放A、B,经过一段时间,A与B的侧壁发生碰撞,碰撞过程不计机械能损失,碰撞时间极短.取g=10m/s2.求:(1)A与B的左侧壁发生第一次碰撞后瞬间A、B的速度;(2)在A与B的左侧壁发生第一次碰撞后到第二次碰撞前的这段时间内,A与B的左侧壁之间的最大距离;(3)A从开始下滑到B的左侧壁滑至斜面底端的过程中,A与B的左侧壁碰撞的次数.【解答】解:(1)A在凹槽内,B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μ•3mgcosθ=10NB所受重力沿斜面的分力为:G1=2mgsinθ=10N因为G1=f,所以B受力平衡,释放后B保持静止,释放A后,A做匀加速运动,由牛顿定律和运动学规律得:mgsinθ=ma1,v12=2a1d,解得,A的加速度和碰撞前的速度分别为:a1=5m/s2,v1=1.0m/s2.A.B发生碰撞,规定沿斜面向下为正方向,由系统动量守恒得:mv1=mv1′+mv2′碰撞过程不损失机械能,得:mv12=mv1′2+mv2′2解得第一次发生碰撞后瞬间A,B的速度分别为:v1′=0m/s,方向沿斜面向上,v2′=1m/s,方向沿斜面向下;(2)A.B第一次碰撞后,B做匀速运动,有:s2′=v′2tA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仍为a1 ,则有:s1′=a1t2,v A=a1t,经过时间t1,A的速度与B相等,A与B的左侧壁距离达到最大,即:a1t1=v2′,又s=s2′﹣s1′,代入数据解得A与B左侧壁的距离:s=0.10m因为s=d,A恰好运动到B的右侧壁,而且速度相等,所以A与B的右侧壁恰好接触但没有发生碰撞.因此A与B的左侧壁的距离最大可达到0.10m.(3)A、B每次碰撞后交换速度,设第n次碰撞前A的速度为v n,碰撞交换速度后v An=v n,v Bn=v(n﹣1),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1,t+a1t2=v n t,解得:v n﹣v(n﹣1)=at1,则A、B再次碰撞时,v(n﹣1)应用逐差法可得:v n=nav1t=nv1=n (m/s)由以上分析可知,物块A与凹槽B的左侧壁第n次碰撞后瞬间A、B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 An=(n﹣1)(m/s),v Bn=n (m/s),B物体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从初始位置到物块A 与凹槽B 的左臂发生第n 次碰撞时B 的位移大小为:x=0.4×1.0[1+2+3+…+(n ﹣1)]=0.2(n2﹣n ) m ,解得:n ≈9.2, 所以A 与B 的左臂碰撞的次数额外9次;答:(1)A 与B 的左侧壁发生第一次碰撞后瞬间A 、B 的速度分别为:0m/s 、1m/s ; (2)在A 与B 的左侧壁发生第一次碰撞后到第二次碰撞前的这段时间内,A 与B 的左侧壁之间的最大距离为0.1m ;(3)A 从开始下滑到B 的左侧壁滑至斜面底端的过程中,A 与B 的左侧壁碰撞的次数是9次.赠送—高中数学知识点【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 (1)函数的单调性②在公共定义域内,两个增函数的和是增函数,两个减函数的和是减函数,增函数减去一个减函数为增函数,减函数减去一个增函数为减函数.③对于复合函数[()]y f g x =,令()u g x =,若()y f u =为增,()u g x =为增,则[()]y f g x =为增;若()y f u =为减,()u g x =为减,则[()]y f g x =为增;若()y f u =为yxo。

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芜湖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题时间:150分钟(理化生合卷)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4分×10=40分)1.北京奥运火炬实现了成功登上珠峰的预定目标,如图所示是炬手攀登珠峰的线路图,请据此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是火炬手的位移B.线路总长度与火炬手所走时间的比等于登山的平均速度C.在计算登山运动员的速度时不可以把火炬手当成质点D.顶峰的重力加速度要比拉萨的重力加速度小2.关于物体的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B.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D.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则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3.甲、乙两物体在t=0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x轴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A.甲、乙在t=0到t=ls之间沿同一方向运动B.乙在t=0到t=7s之间的位移为零C.甲在t=0到t=4s之间做往复运动D.甲、乙在t=6s时的加速度方向不同4.一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1.经时间t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若再经过时间t恰能回到出发点,则a1:a2应为【】A.1:l B.1:2 C.1:3 D.1:45.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

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

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

分析上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sB.若汽车以20m/s的行驶时,发现前方40m处有险情,酒后驾驶不能安全停车C.汽车制动时,加速度大小为10m/s2D.表中x值为66.76.从地面竖直上抛A ,同时在上面自由下落B,A和B在空中某一高度相遇时速率都是v,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有【】①A的初速、B的落地速度都是2v ②A、B一定同时落地③相遇点在B下落高度1m处④A上升的最大高度与B下落时高度相等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7.如图所示,一个空心均匀球壳里面注满水,球的正下方有一小孔,在水由小孔缓慢流出的过程中,空心球壳和水的共同重心将会【】A.一直下降B.一直上升C.先升高后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8.S1和S2分别表示劲度系数为k1和k2的两根弹簧,k1>k2.a和b表示质量分别为m a和m b的两个小物体,m a>m b,将弹簧与物块按右图所示方式悬挂起来,现要求两根弹簧的总长度最大,则应使【】A.S1在上,a在上B.S1在上,b在上C.S2在上,a在上D.S2在上,b在上9.在研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木块,小木块的运动则由上表分析可知【】A.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一定为0.5 NB.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一定为0.6 NC.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相同的D.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两次是相同的10.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块A放在B的水平表面上,A的左端连有轻质弹簧,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用力F向右拉动=木板B,使B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A相对地面静止时,弹簧的弹力为F1.已知木块与木板之间、木板和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A终在B上,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A相对地面静止后,B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1B.A相对地面静止后,地面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1C.若B以2v的速度产速运动,A相对地面静止后,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1D.若用2F的力作用在木板B上,A相对地面静止后,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2F1二、实验题(2分×11=22分)1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1)给出下列的器材,选出实验中所需的器材并填在横线上(填序号).①打点计时器②天平③低压交流电源④低压直流电源⑤细线和纸带⑥钩码⑦秒表⑧轨道小车⑨刻度尺选出的器材是:.(2)某同学在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共5个计数点.测得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1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①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s.②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C、D三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则vB= m/s,vC=m/s,vD=m/s.(保留3位有效数据)③在图2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小车的v-t图线,并根据图线求出a=m/s2.④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是,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12.甲乙两图是测定动摩擦因数常用的两种方案,根据你的实验经验和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关于实验的操作要领和实验现象,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只要A相对B滑动即可,乙图中A必须做匀速运动B.乙图中只要A相对B滑动即可,甲图中B必须做匀速运动C.若两种装置中,被拉木块均做匀速运动,则两种情况下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相同D.若两种装置中,被拉木块均做匀速运动,甲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较大(2)设木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1=2kg,m2=4kg,木块A和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木块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3,弹簧测力计中弹簧的劲度系数k=100N/m,g取10m/s2,则F的大小至少为 N,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伸长量应为 cm.在图甲中,外力A三、计算题(12分+10分+16分=38分)V=10m/s,B车在后,速度13.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AV=30m/s,因大雾能见度很低,B车在距A车x0=75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B车,但B车要经过180m才能停下来.(1)B车刹车时A仍按原速率行驶,两车是否会相撞?(2)若B车在刹车的同时发出信号,A车司机经过△t=4s收到信号后加速前进,则A车的加速度至少多大才能避免相撞?14.如下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压在放在地面上竖直轻弹簧B上,现用细绳跨过定滑轮将物体A与另一轻弹簧C连接,当弹簧C处在水平位置且右端位于a点时,它没有发生形变,已知弹簧B和C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不计定滑轮,细绳的质量及摩擦,将弹簧C的右端由a点沿水平方向拉到b点时,弹簧B刚好没有形变,求ab两点的距离.15.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l1,BC间的距离为l2,一物体自O 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

芜湖一中2015年高一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卷

芜湖一中2015年高一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卷

芜湖一中2015年高一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卷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如图所示,光滑曲面AB和CD的长度相等,曲面的两端点A和B在同一水平面上,C和D也在另一同一水平面上,现有同一小球以相同的速度分别从A和C出发,小球到达B点、D点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通过曲面AB和曲面CD用时分别为t1、t2,则有v1 v2,t1 t2(填“>”“=”“<”).2.如右图所示,有一根弹簧测力计,由于某种原因,它表面的刻度值没有了,但弹簧测力计的其他部件都完好。

为了利用这把弹簧测力计,现把一小段长度均匀分割的刻度线粘贴到弹簧测力计上。

当用1牛的拉力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时,弹簧秤的指针刚好指在刻度线5下面的第三条黑线位置;当用2牛的拉力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时,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刚好指在刻度线7上面第二条刻度线的位置。

由此可知,利用图中的刻度线,此弹簧测力计能够测量的范围是。

如果将刻度线的粘贴位置向挂钩方向移动一小段,则此时弹簧测力计能够测得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将_(选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

3.在水平桌面上有一光源,发出一束光线竖直向上射到桌面上方离桌面1米处水平放置的平面镜O点上。

当平面镜绕O点转动时,发现反射光点在水平桌面上移动了1米,此时平面镜与水平方向夹角为度,若平面镜绕O点匀速转动一圈的时间为24秒钟,则反射点从起始位置在桌面上移动3 米所需时间为秒。

4.如图所示,A 球为均匀带负电的绝缘球体,当它绕着白己的轴做逆时针旋转(由上往下看)时,则A 球上方的小磁针的N 级将______,A 球左侧的小磁针的N 级将______(均选填:“指向左”、“指向右”、“指向上方”、“指向下方”)。

5.我国著名发明家邹德俊发明的“吸盘式”挂衣钩如图,将它紧压在平整、清洁的竖直瓷砖墙面上时,可挂上衣帽等物品。

如果挂衣钩的吸盘压紧时,它的圆面直径为m ,吸盘圆面(包括未接触部分)与墙面间无空气。

物理自主招生考试试卷

物理自主招生考试试卷

物理自主招生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项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4分)磁带录放机可高速、低速播放正常录制的声音,当它在低速播放时,最有可能听不到的声音是正常录音时()A.频率较低的声音B.频率较高的声音C.振动较弱的声音D.振动较强的声音2.(4分)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s=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物体()A.第1s通过的路程是5m B.前2s的平均速度是7m/sC.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6m/s D.任意1s的平均速度都是2m/s3.(4分)对于物体惯性的认识,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在刹车后失去惯性,所以汽车停下来B.汽车刹车时由于人的惯性比汽车大,所以人还要向前冲C.汽车在突然启动时,站在车内的人由于惯性,将向后倾倒D.汽车沿直线匀速行驶时,站在车内的人不会发生前倾,这时人没有惯性4.(4分)如图,冰上芭蕾演员脚穿冰刀鞋可以自如地在冰面上滑行,刀口下的冰会融化成水,熔化的水对冰刀的运动起着润滑作用.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A.刀口的面积小,可以增大对冰面的压强B.冰刀对冰面的压强很大,使冰的熔点降低C.熔化的水可以减小冰刀与冰面之间的摩擦力D.刀口下的冰会熔化,是因为摩擦很大,产生了大量的热量6.(4分)全球变暖已经日益威胁到生物的生存,图为一对北极熊母子无助地坐在一块不断融化缩小的浮冰上.若浮冰和北极熊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则随着浮冰的融化()A.浮冰受到的浮力在增大B.浮冰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C.浮冰在水中的体积在减小D.北极熊受到的支持力在减小7.(4分)图示为两个底面积相等的容器,在两容器中倒入质量相同的水(均未满),设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布为P甲、P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则()8.(4分)以下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A.雨滴落地前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B.飞船搭乘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C.物体沿光滑地面滑行的过程D.汽车刹车后在水平路面上滑行的过程9.(4分)小亮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象规律时作了如下的记录:当物距为30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像;当物距为20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当物距为8cm时,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由此可判断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6cm B.12cm C.16cm D.20cm10.(4分)历史上,安培曾经提出分子环形电流的假说来解释为什么磁体具有磁性,他认为在物质微粒的内部存在着一种环形的分子电流,分子电流会形成磁场,使分子相当于一个小磁体(如图所示).根据安培的这一假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这一假说能够说明磁可以生电B.这一假说能够说明磁现象产生的本质C.未磁化的物体,其微粒内部不含有这样的环形电流D.磁化的物体,其微粒内部环形电流的方向是杂乱无章的11.(4分)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左向右滑动时,灯泡L1、L2亮度的变化情况是()A.L1变亮,L2变亮B.L1变亮,L2变暗C.L1变暗,L2变亮D.L1变暗,L2变暗12.(4分)质量为45kg的某同学在跳绳时重心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估算出该同学在1分钟内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A.45W B.135W C.169W D.270W二、填空题(本项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0分.)13.(4分)一辆汽车在与铁路平行的公路上以36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前进,迎面开来一列速度为54千米/小时的火车,汽车上的乘客看到火车开过历时7秒,由此可知这列火车长_________米.14.(4分)如图,一根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定滑轮,一端挂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人拉住.设人的质量为60kg,吊椅的质量为10kg,不计定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当人与吊椅一起匀速上升时,人竖直向下拉绳的力等于_________N,人对吊椅的压力等于_________N.15.(4分)利用图示装置可以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当挂在滑轮上的两个重物落下时,装满水的容器中的叶片便转动起来,使水的温度升高.假设两边滑轮所挂重物的质量均为m1,重物下落的高度为h,容器内水的质量为m2,水升高的温度为△t,水的比热容为c,这台机器的效率为_________.(用物理量符号表示)16.(4分)一台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50KW,所用输电导线的电阻为100Ω,当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为250V时,在导线上损失的功率为_________W,若改成50KV的电压输电,则导线上损失的功率为_________W.17.(4分)如图,xOy平面内有一以原点O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动点P在圆周上由A点开始沿顺时针方向速度大小始终为v的圆周运动,A为圆与x轴的交点,经过一段时间后,P点恰好又通过A点,则这段时间为_________.三、实验与探究(本项共1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8.(8分)如图甲,某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小木块在桌面上的摩擦力:(1)实验时发现,当拉力等于0.5N时,物体保持静止,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N.(2)要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该在_________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3)通过在木块上增减砝码,改变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压力,多次测量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滑动摩擦力f随压力F压变化的图象.则当压力等于4.0N时,摩擦力等于_________N.(4)物理上,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比值称为动摩擦因数.由图乙可求出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为_________.19.(8分)一块玻璃砖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表面,某同学利用玻璃砖探究光的折射现象.实验时,先将玻璃砖放到白纸上,沿玻璃砖平行的两表面作两条直线AB、CD下方透过玻璃砖观察P1、P2的像,在适当的位置插上P2,使得P3恰能挡住P1、P2的像,即P3与P1、P2的像在一条直线上,再插上P4,让它恰能挡住P3和P1、P2的像.P3、P3的位置如图.(1)P4挡住P3是因为光的传播具有什么特点?_________.(2)若一束光沿P1P2连线的方向从AB面射入玻璃砖,丙从CD面射出,试作出该光线在AB面发生折射时的入射角(用α表示)和折射角(用β表示),由图可知α_________(选填“<”、“=”或“>”)β.20.(8分)如图1所示的电路,电源内阻不计,电流表A1的内阻为r1,量程模糊不清,标准电流表A2的内阻为r2,阻值为R1的定值电阻与A2串联,R2为另一定值电阻.利用该电路可以测量电流表A1的量程.(1)用笔画线将图2所示的实物连成实验电路.(2)电阻R2的作用是_________.(3)开关S闭合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使电流表A1满偏,此时电流表A2的读数为I2,则A1的量程I m= _________.(用已知量符号表示)四、计算题(本项共3小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4分,共38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解答过程,只有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21.(12分)下表是某品牌电动自行车的一些主要技术参数:最高车速≤30km/h 一次充电连续行驶里程50km蓄电池工作电压36V 充电时间8h一次充电耗电量0.6kwh 电动机效率75%质量40kg 最大骑行噪声≤62dB若质量是60kg的人骑该车在水平路面上以6m/s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人与车总重的0.02倍.求:(1)电动机牵引力做功的功率.(2)行驶10分钟,电动机对自行车做的功.(3)行驶10分钟,电动机消耗的电能.22.(12分)如图1,一根长为20cm,横截面积为10cm2的均匀木杆用细线和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起立,置于烧杯内水平面上方.现将烧杯竖直缓缓提升,木杆逐渐浸入水中,已知木杆的密度为ρ1=0.8×103kg/m3,水的密度为ρ0=1.0×103kg/m3(1)当弹簧测力计读数为1.2N时,求木杆浸入水中的长度.(2)继续缓慢提升烧杯,当木杆浸入水中一定深度时,开始出现倾斜,当木杆再次静止时,木杆与竖直方向成30°角,如图2所示,求木杆浸入水中的长度.(忽略木杆横截面积的影响)23.(14分)物理上常把电流的形成与水流的形成进行类比.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填空和推导.(1)水管中的水朝一定方向流动,就会形成水流.如图1所示,设水流动的速度为v,水管的横截面积为S,水的密度为ρ,则在t时间内流过水管某一横截面的水的体积V=_________,在t时间内流过该横截面的水的质量m=_________,单位时间内流过该横截面的水的质量即水流量I′=_________.(2)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就会形成电流.物理学中把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叫做电流强度,用I表示.如图2所示,已知金属导体的横截面积为S,导体中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为n,每个自由电荷的电荷量为q,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度为v,请你仿照(1)中水流量的推导过程,推导出电流强度I的表达式.(用已知量符号表示)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项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A2.B3.C4.D6.C7.A8.C9.B 10.B11.C12.B二、填空题(本项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0分.)13.175米.14.350N,250N.15.%.16.4×106W,100W.17.(n=1,2,3…).三、实验与探究(本项共1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8.(1)0.5N.(2)匀速拉动.(3)0.80N.(40.20.19.(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20.(1)略.(2)防止滑片向a端移动时电流过大,保护电路.(3)I m=.(用已知量符号表示)四、计算题21.解答:解:(1)电动自行车受到的阻力:f=0.02G=0.02mg=0.02×(40kg+60kg)×10N/kg=20N;因匀速行驶的电动车受到的阻力和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F=f=20N;牵引力做功的功率:P=Fv=20N×6m/s=120W.(2)行驶10分钟,电动机对自行车做的功:W=Pt=120W×600s=7.2×104J.(3)行驶10分钟,电动机消耗的电能:W总===9.6×104J.答:(1)电动机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120W;(2)行驶10分钟,电动机对自行车做的功为7.2×104J;(3)行驶10分钟,电动机消耗的电能9.6×104J.22.解答:解:(1)木杆的体积:V=Sh=10cm2×20cm=200cm3=2×10﹣4cm3,当弹簧测力计读数F示=1.2N时,木杆受到的浮力:F浮=G﹣F示=1.6N﹣1.2N=0.4N,∵F浮=ρ0V排g=ρ0SL浸g,∴木杆浸入的长度:L浸===0.04m=4cm;(2)设木杆长为L,此时木杆浸入的长度为h,如右图,木杆受到水的浮力,作用点在D(浸入部分的中点),其力臂OA=(L﹣h)sin30°,木块受到重力的作用,作用点在C点(木杆的中点),其力臂OB=Lsin30°,由于杠杠平衡条件可得:F浮′×OA=G×OB,即:F浮′×(L﹣h)sin30°=G×Lsin30°,而F浮′=ρ0V排′g=ρ0Shg,G=ρ1Vg=ρ1SLg,sin30°=,代入得:ρ0Shg×(L﹣h)×=ρ1SLg×L×,再代入已知条件:L=20cm,ρ1=0.8×103kg/m3=0.8g/cm3,ρ0=1.0×103kg/m3=1g/cm3,1g/cm3×Shg×(20cm﹣h)×=0.8g/cm3×S×20cm×g×20cm×,1g/cm3×h×(20cm﹣h)=0.8g/cm3×20cm××20cm,h2﹣40h+320=0,解得:h=≈29cm(大于20cm,舍去),h=≈11cm.23.(1)vtS,m=ρvtS,I′=ρvS.(2)解:(1)在t时间内流过水管某一横截面的水的体积V=vtS,在t时间内流过该横截面的水的质量m=ρvtS,水的流量为I'===ρvS;(2)t时间内电荷移动的距离l=vtt时间内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荷数N=nvtSt时间内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Q=Nq=nvtSq电流。

2015年安徽省芜湖市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与解析

2015年安徽省芜湖市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与解析

2014-2015学年安徽省芜湖市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选择题答题表内)1.(4分)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下落的越来越快是因为物体没有惯性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C.马拉车加速前时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D.刘洋可以“漂浮”在天宫一号中,是因为她完全失重,不受到重力的结果2.(4分)一位运动员在周长400m的跑道上完成了4000m的体能训练,共跑了10圈.则该运动员训练过程中位移和路程分别为()A.4000m;4000m B.4000m;0 C.0,0 D.0;4000m3.(4分)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单位是()A.千克、米、秒B.千克、牛顿、秒 C.千克、牛顿、米 D.牛顿、米、秒4.(4分)电梯上升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可知电梯上升的平均速度是()A.28m/s B.2.8m/s C.20m/s D.2.0m/s5.(4分)将一只小球从离地面5m高处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则小球落到地面需要多长时间?()A.1s B.2s C.3s D.4s6.(4分)过年挂灯笼是我国很多地方的一种民俗.今年春节李明做了一只大灯笼,用轻绳挂在廊檐下,为了控制灯笼的高度,他又用另一根水平轻绳将灯笼拉至如图所示的位置.若灯笼重15N,则水平轻绳的拉力大小为()A.15N B.7.5N C.25.98N D.8.66N7.(4分)一圆球放在固定的竖直墙壁与可移动的斜面之间,用水平向右的力F 推住斜面,使圆球保持静止.若将斜面向左缓慢移动一小段距离后继续使圆球保持静止.圆球始终末与地面接触,不计一切摩擦,则水平推力F将()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确定8.(4分)用3N的水平推力,使水平面上一质量为2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在2s内通过的位移是2m,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A.0.5m/s2;2N B.1m/s2;1N C.2m/s2;0.5N D.1.5m/s2;09.(4分)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A质量为m1,跨过定滑轮的轻绳将A与质量为m2的物体B相连.若由图示位置将两物体从静止释放,此时物体A的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a,现取走物体B,换用力F竖直向下拉绳,使物体A仍从图示位置以相同的加速度开始运动.不计滑轮质量和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则物体A开始运动时力F的大小满足()A.F<m2g B.F>m2gC.F=m2g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0.(4分)如图所示,物体沿着倾角不同而底边相同的光滑固定斜面,由顶端从静止开始滑到底端,斜面倾角越大()A.滑行时间越短B.滑行时间越长C.滑行的加速度越大D.滑行的加速度越小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分16分)11.(4分)一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它在第2秒内、第4秒内、第6秒内的位移之比为,它经过第2个1米、第4个1米、第6个1米所用时间之比为.12.(6分)某人用水平力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第一次用50N的力没能推动箱子;第二次用75N的力恰好推动箱子;第三次用100N的力推动箱子向前移动,已知箱子重200N,箱子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5,则第一次推箱子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第二次推箱子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第三次推箱子,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13.(4分)有大小分别为4N、9N、11N的三个力,它们彼此之间的夹角可以变化,它们的合力的最大值是N,最小值是N.14.(2分)如图所示,将两个质量之比m A:m B=2:1的物体A和B,靠在一起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使夹在A与固定墙壁之间的轻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两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现将A、B由静止释放,弹簧推力使A、B一起向左运动,当弹簧对物体A有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12N的推力时,A对B作用力大小为N.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空4分,共16分)15.(8分)为研究实验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规律,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上,小车拖动纸带运动时,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从中按先后顺序选取A、B、C、D、E五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末画出,如图所示,用刻度尺量出AB、BC、CD、DE各段的长度分别是8.83cm,10.05cm,11.27cm,12.49cm.由此可知,小车做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s2.16.(8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1)需要把木板的后端适当垫高,以平衡小车和纸带所受的摩擦力.对平衡摩擦力的目的,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让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零B.使小车所受的重力的下滑分力与所受到的摩擦阻力平平衡C.使小车所受的合力为零D.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2)设小车质量和车上砝码质量之和为M,所挂托盘与盘中砝码总质量为m,甲、乙、丙、丁四们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分别作出如图2所示的图线,其中甲、乙、丙作的是a﹣F图线,丁作的是a﹣的图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较好地把握了实验条件m远小于MB.乙没有把握好实验条件m远小于MC.丙同学长木板的倾角太大D.丁较好地完成了平衡摩擦力的操作.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其中第17小题9分,第18小题9分,第19小题10分,共28分。

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自主招生(5科5套)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自主招生物理试题

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自主招生(5科5套)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自主招生物理试题

bcd物 理 试 卷(满分:12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4分,共36分)1.中国正在贵州建造世界最大望远镜,全称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 ,射电望远镜能接收宇宙信号,研究宇宙气体、微波激光以及脉冲星,也能跟踪天体寻找“来自星星的你” 。

中国望远镜VS 美国望远镜,综合性能提高10倍,灵敏度提高1倍。

请问射电望远镜是根据什么原理设计的( )A .凸面镜对宇宙微波信号的发散B .凹面镜对宇宙微波信号的会聚C .凹透镜对宇宙微波信号的发散D .凸透镜对宇宙微波信号的会聚2.法拉第引入力线的概念形象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和带电体 周围的电场,描述磁场的磁感线和描述电场的电场线有很多 相似的地方,结合磁感线的相关知识,观察图中的两个正负 带电导体间的电场线,可以得出a, b, c, d 四点中( ) A .a 处电场最强 B .b 处电场最强 C .c 处电场最强 D .d 处电场最强3.为研究影响家用保温瓶保温效果的因素,某同学在保温瓶中灌入热水,现测量初始水温,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测量末态水温。

改变实验条件,先后共做了6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序号 瓶内水量(mL )初始水温(℃)时间(h )末态水温(℃)1 1000 91 4 782 1000 98 8 743 1500 914 80 4 1500 98 10 75 5 2000 91 4 82 62000981277下列研究方案中符合控制变量方法的是A .若研究瓶内水量与保温效果的关系,可用第1、3、5次实验数据B .若研究瓶内水量与保温效果的关系,可用第2、4、6次实验数据C .若研究初始水温与保温效果的关系,可用第1、2、3次实验数据D .若研究保温时间与保温效果的关系,可用第4、5、6次实验数据4.AB 是一条平直公路边上的两块路牌,一只小鸟和一辆小车同时分别由A 、B 两路牌相向运 动,小鸟飞到小车正上方立即以同样大小的速度折返飞回A 并 停留在路牌处;再过一段时间,小车也行驶到A 。

安徽省芜湖市2015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pdf

安徽省芜湖市2015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pdf

;(选填器材的名称代号)
(3)请根据电路图,用连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实验器材连接完整,并使滑动变阻器滑片P置于最左端时接通电路后流
过电阻丝的电流最小;(实物连线时导线不得相交)
滑动变阻器R1、R2R1、R2x,对应图中电压表示数U随x变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图中实线表示接入R1时
的情况,虚线表示接入R2时的情况)
【答案】(1)1.212-1.215mm(2),,(3)如图所示(4)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主尺读数1mm,螺旋尺读数0.0121.3=0.213mm,最终结果为1.213mm;
电源电动势3V,而量程太大,故电压表选;由可知电流表选择;变阻器阻值太大,无论是分压接法还是限流接法都 不可以,故滑动变阻器选择; 如图所示 (4)阻值较小,接入电路时测量电路分得的电压随着滑动距离变化而更接近线性变化(图像近乎直线),而阻值较大 ,接入电路时测量电路分得的电压随着滑动距离变化表现的线性效果更差一些,故选项B正确。 【题型】实验题 【备注】 【结束】 22.【题文】 求:(1)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判断滑块能否返回斜面底端?若能返回,求出滑块返回斜面底端时的动能;若不能返回,求出滑块停止的位置 距出发点多远。 【答案】(2)1.5m 【解析】 (1)滑块的加速度 物体在冲上斜面过程中 解得 (2)滑块速度减小到零时,重力的分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不能再下滑。 滑块停在距底端1.5m处。 【题型】计算题 【备注】 【结束】 【题文】。如果在ab上方区域只存在平行于纸面的匀强电场,沿不同方向发射的带电粒子到达ab边界时,它们的动 能都相等,且水平向左射出的带电粒子也恰好到达Q点.(不计带电粒子的重力,sin37°=0.6;cos37°=0.8 求:(1)带电粒子的发射速率; (2)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 当仅加上述磁场时,能射出磁场区域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短路程。 【答案】(2)(3) 【解析】 (1)只加磁场时设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过O作PQ的垂线交PQ于A点, 如图所示 由几何知识可得: 代入数据可得粒子轨迹半径:洛仑磁力提供向心力: 解得粒子发射速度为: (2)只加匀强电场时,由粒子到达ab直线的动能相等,可得ab为等势面,电场方向垂直ab向下水平向左射出的粒子 做类平抛运动,由运动学关系可知: 与ab平行方向: 与ab垂直方向: 其中解得: 只加磁场时,圆弧经C点,粒子转过的圆心角最小,运动时间最短. 则: 最小圆心角:最短时间: 【题型】计算题 【备注】 【结束】 【题文】,凹槽B的左侧壁(侧壁厚度不计)距斜面底端距离L=15m。槽内靠近右侧壁处有一小物块A(可视为质点 ),它到凹槽左侧壁的距离d=0.10mA、Bm=2.0kg,B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不计A、B之间的 摩擦。现同时由静止释放A、B,经过一段时间,A与B的侧壁发生碰撞,碰撞过程不计机械能损失,碰撞时间极短。取 g=10m/s2。求: (1)A与B的左侧壁第一次发生碰撞后瞬间A与B的速度

自主招生物理试题

自主招生物理试题

自主招生物理试题(必修1和必修2)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如图所示,两物体A、B从同一点出发以同样大小的初速度v0分别沿光滑水平面和凹面到达另一端,则()A.A先到B.B先到C.A、B同时到达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2、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滑块A、B,按图1-3所示叠放,设A、B接触的斜面光滑,A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在B上作用一水平推力F,恰好使A、B一起在桌面上匀速运动,且A、B保持相对静止,则A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μ跟斜面倾角θ的关系为[]A.μ=tgθB.μ=(1/2)tgθC.μ=2·tgθD.μ与θ无关图1-33、质量为m的匀质木棒,上端可绕固定水平滑轴O转动,下端搁在木板上,木板置于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棒与竖直方向成450角,如图所示。

已知棒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为使木板向右做匀速运动,水平拉力F应等于( )A.mg/2 B.mg/3C.mg/4 D.mg/64.有一坚直放置的“T”型架,表面光滑,滑块A、B分别套在水平杆与竖直杆上,A、B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细绳相连,A、B可看作质点,如图所示,开始时细绳水平伸直,A、B静止.由静止释放B后,已知当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时,滑块B 沿着竖直杆下滑的速度为v,则连接A、B的绳长为( )A. B.C. D.5.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物体A以初速度v1从斜面顶端水平抛出,物体B在斜面上距顶端L=15 m处同时以速度v2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经历时间t物体A和B在斜面上相遇,则下列各组速度和时间中满足条件的是(sin 37°=0.6,cos 37°=0.8,g=10m/s2)( ) A.v1=16 m/s,v2=15 m/s,t=3 sB.v1=16 m/s,v2=16 m/s,t=2 sC.v1=20 m/s,v2=20 m/s,t=3 sD.v1=20 m/s,v2=16 m/s,t=2 s6.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水平轨道上,一前一后相距S,乙在前,甲在后,某时刻两者同时开始运动,甲做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1的匀加速运动,乙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2的匀加速运动,假设甲能从乙旁边通过,下述情况可能发生的是( ) A.a1=a2,可能相遇一次B.a1<a2,可能相遇二次C.a1>a2,可能相遇二次D.a1<a2,可能相遇一次或不相遇7. AB是一条平直公路上的两块路牌,一辆汽车由右向左经过B路牌时,一只小鸟恰自A路牌向B飞去,小鸟飞到汽车正上方立即折返,以原速率飞回A,过一段时间后,汽车也行驶到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芜湖一中2015年高一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卷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如图所示,光滑曲面AB和CD的长度相等,曲面的两端点A和B在同一水平面上,C和D也在另一同一水平面上,现有同一小球以相同的速度分别从A和C出发,小球到达B点、D点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通过曲面AB和曲面CD用时分别为t1、t2,则有v1v2,t1t2(填“>”“=”“<”).2.如右图所示,有一根弹簧测力计,由于某种原因,它表面的刻度值没有了,但弹簧测力计的其他部件都完好。

为了利用这把弹簧测力计,现把一小段长度均匀分割的刻度线粘贴到弹簧测力计上。

当用1牛的拉力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时,弹簧秤的指针刚好指在刻度线5下面的第三条黑线位置;当用2牛的拉力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时,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刚好指在刻度线7上面第二条刻度线的位置。

由此可知,利用图中的刻度线,此弹簧测力计能够测量的范围是。

如果将刻度线的粘贴位置向挂钩方向移动一小段,则此时弹簧测力计能够测得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将_(选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

3.在水平桌面上有一光源,发出一束光线竖直向上射到桌面上方离桌面1米处水平放置的平面镜O点上。

当平面镜绕O点转动时,发现反射光点在水平桌面上移动了1米,此时平面镜与水平方向夹角为度,若平面镜绕O点匀速转动一圈的时间为24秒钟,则反射点从起始位置在桌面上移动3 米所需时间为秒。

4.如图所示,A 球为均匀带负电的绝缘球体,当它绕着白己的轴做逆时针旋转(由上往下看)时,则A 球上方的小磁针的N 级将______,A 球左侧的小磁针的N 级将______(均选填:“指向左”、“指向右”、“指向上方”、“指向下方”)。

5.我国著名发明家邹德俊发明的“吸盘式”挂衣钩如图,将它紧压在平整、清洁的竖直瓷砖墙面上时,可挂上衣帽等物品。

如果挂衣钩的吸盘压紧时,它的圆面直径为m,吸盘圆面(包括未接触部分)与墙面间无空气。

已知吸盘面与墙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压力的0.5倍,则这种挂钩最多能挂N的物体.(大气压强P0=1.0×105Pa)6.如图所示,均匀圆环电阻R0=8欧,电压恒定为6伏,定值电阻R=1欧.导电滑臂OA的电阻不计,可以在圆环上无摩擦地滑动.电源可以产生的最小电功率为.二、单项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7.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不属于液化的是()A.在寒冷的冬天,长跑运动员在跑步时,不断从口中呼出“白气”B.在严寒的冬夜,房间玻璃窗的内表面常有小冰花出现C.在炎热的夏天,可看到棒冰周围冒出“白气”D.在炎热的夏天,自来水管的表面常有水珠出现8.一向右运动的车厢顶上悬挂两单摆M、N,二者只能在图所示的平面内摆动,某一时刻出现了如图的情景.由此可知此车厢的运动以及二单摆相对车厢运动的可能情况是( ) A.车厢做匀速直线运动,M在摆动,N静止B.车厢做匀速直线运动,M静止,N也静止C.车厢做匀速直线运动,M静止,N在摆动D.车厢做加速直线运动,M静止,N也静止9.在不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放一物体A,在A的两边用轻绳通过定滑轮吊着B、C两个物体,已知GB=15 N ,VB=1.0×10-3m3,GC=10 N 。

开始时把B物体浸没水中,如图所示,整个装置保持静止。

现拔出容器底部的小木塞,缓慢放水直至物体B完全露出水面的过程中,整个装置还是静止不动,在不计定滑轮与轻绳之间的摩擦的情况下,有关物体A在放水过程中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物体受到摩擦力的大小范围是0N≤f≤5NB.A物体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始终水平向右C.A物体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开始水平向左后变为水平向右D.A物体始终受到5个力的作用10.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均为S 的圆桶,放在同一水平面上,桶内装有水,水面高度分别为h1和h2,水的密度为ρ,两桶间有细管相连,现把连接两桶的阀门打开,最后两桶水面高度相等,则这过程中重力对水做的功等于()A.ρgs(h1-h2) B.½ρgs(h1-h2)π101C.½ρgs(h1-h2)2 D.¼ρgs(h1-h2)211.一块手机电池的背面印有如图所示的一些符号,另外在手机使用说明书上还写有“通话时间`3h,待机时间100h”,则该手机通话和待机时消耗的功率分别约为( )B.3.6W,0.108W上,如图所示,木块高度的1/4在水面之上,12.一质量均匀、高为H的木块漂浮在水面现把木块露出水面部分截去,则()A.剩下部分将下沉B.剩下部分将静止不动C.木块露出水面部分的高度为H/16 D.木块露出水面部分的高度为3H/1613.在光具座上自左向右依次竖直放置一个凹透镜、凸透镜和平面镜,两个透镜的主光轴重合,凸透镜的焦距为f,此时两个透镜之间的距离为L.在凹透镜的左侧有一水平平行光束通过两个透镜后入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恰能沿原来的光路返回,据此可判断凹透镜的焦距为()A.f B.L C.f+L D.f-L14.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1=10Ω,R2=8Ω,R3不知道为多少。

当开关k扳到位置1时,电压表V读数为2.0V,当开关扳到位置2时,电压表读数可能是( )A.2.2V B.1.9V C.1.5V D.1.4V15.假设雨点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的阻力与雨点(可看成球形)的横截面积s成正比,与下落速度v 的平方成正比,即阻,其中k为比例常数。

已知球的体积公式:(r为半径),每个雨点的密度相同,且最终都做匀速运动。

如果两个雨滴的半径之比为1∶2则这两个雨点的落地速度之比为( )A.1∶2 B.1∶2 C.1∶4 D.1∶816.将一杯热水倒入盛有冷水的容器中,冷水的温度升高了10℃,再向容器内倒入一杯相同质量和温度的热水,容器中的水温又升高了6℃,如果继续向容器中倒入一杯同样的热水,则容器中的水温会升高()A.5℃ B.4℃ C.3 ℃D.2℃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0分)17.用最小刻度值为1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下列记录结果中正确的是。

A.238.0毫米B.23.8厘米C.237.90毫米D.2.38分米18.如图所示,在研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木块,小木块的运动状态及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每次实验时,木块与桌面间的接触相同),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几次是相同的?。

A.一次B.两次C.三次D.四次q a19.在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的实验中,蹄形磁体水平放置,如图所示。

闭合开关,当导体ab向右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左偏转,在某次实验时,导体ab运动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则导体ab 。

A.竖直向上运动B.水平向右运动C.水平向左运动D.竖直向下运动20.如图所示,是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物元件图,其中电源是由三只蓄电池组成,小灯泡额定电压是3.8V,其灯丝电阻约为10Ω,滑动变阻器标有“10Ω、1A”字样,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右图中的电路元件连接成实验电路.(2)合理地连接好电路,并按正确的顺序操作,闭合开关后灯不亮,猜想:A.可能灯丝断了B.可能是变阻器开路C.可能是小灯泡短路(2请你借助电路中的电流表和电压表验证小刚的猜想,并填入上表.(3)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记下各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如图所示的I-U图象,根据图象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

(4)实验时某小组学生发现电流表损坏,他们想设计一个不用电流表测定该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于是向老师要了一个R0的定值电阻(阻值适当),和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借助原有的实验器材,设计如图实验方案,正确连接电路后,接下来的实验步骤是:①闭合开关S1,将S2拨到触点(选填“1”或“2”),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V;②再将S2拨到另一触点,保持滑片的位置不变,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

写出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P额= (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四、计算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4分,共40分)21.触摸屏在笔记本、电脑及手机等设备上已普遍使用,主要有电阻式、电容式、红外式和超声式等几种.其中电阻触摸屏原理为:电阻式触摸屏将矩形区域中触摸点(X,Y)的物理位置转换为代表X坐标和Y坐标的电压.电阻式触摸屏有两层电阻,当未在触摸屏上施力时,两层电阻不接触.当有物体在触摸屏表面施以一定的压力时,上层电阻与下层电阻发生接触,电阻性表面被分隔为两个电阻,它们的阻值与触摸点到屏幕边缘的距离成正比。

该结构可以等效为如图(a)所示的电路.此时在Y+、Y-之间加驱动电压,测量X+电压,可获得接触点的纵坐标如图(b)所示;然后在X+、X-之间加驱动电压,测量Y+电压,可获得接触点的横坐标,如图(c)所示.现在有一块长10cm,宽6cm的手机触摸屏,以其中心为原点建立坐标轴,则触点坐标X方向的范围是[-3cm,3cm],Y方向的范围是[-5cm,5cm].触摸屏的驱动电压为5V.一位同学用笔按在屏上某点,当Y+电极施加驱动电压时,测得X+电极的电压为3.2V;当X+电极施加驱动电压时,测得Y+电极的电压为1.5V.请通过计算判断笔按在触摸屏上位置的坐标.知量和测量量表示)22.如图是利用电子秤显示水库水位装置的示意图。

该装置主要由滑轮C、D,长方体物块A、B以及轻质杠杆MN组成。

物块A通过细绳与滑轮C相连,物块B通过细绳与杠杆相连。

杠杆可以绕支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且MO:ON=1:2 。

已知物块A的密度为1.5 ×103kg/m3,底面积为0.04m2,高1 m ,物块B的重力为100N 。

已知:每个滑轮的重力为20N,滑轮与转轴的摩擦、杠杆与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g取10N/kg 。

求:(1)当物块A的顶部刚没入水面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2)当物块A的顶部刚没入水面时,物块A所受的拉力大小;(3)若水位发生变化,当电子秤的示数为55 N 时,求物块A浸入水中的深度。

23.据有关媒体报道:“阳光动力2号”太阳能飞机于2015年3月9日从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起飞,展开为期近5个月的环球之旅,在中国重庆、南京等地停留,最后返回出发点.总飞行天数25天,总里程达35000km.本次环球之旅的意义是向世人展示创新和环保理念,推广清洁能源.在白天飞行时,飞机“汲取”太阳能并转化为电能,还能将多余的太阳能电力储备到高性能蓄电池中供夜间飞行,实现不用一滴燃油昼夜飞行.整架飞机的动力来源于机翼上安装的17248块超薄、高效太阳能电池板,面积达到260平方米,太阳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板单位面积上的辐射功率为, ”阳光动力2号”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属于第一代单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它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较高,达到25%, 飞机的飞行速度平均为108km/h.求:(1)正常工作时,太阳能电池的电功率为多少?(2)如果飞机在空中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为1500N,则飞机克服空气阻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多少?(3)已知飞机上电动机的效率是90%,不计其它能量损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