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介绍 PPT
合集下载
王维诗四首ppt38

王维诗歌特点:
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善以乐理、画理、禅理融入诗歌创作。 3、风格多样,以清幽淡雅为主。
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 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 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 海鸥何事更相疑。
《积雨辋川庄作》一诗中的形象有: 积雨,空林,烟火,藜、黍(蒸藜炊黍的农妇),东菑 (在田间劳作的农夫),水田,白鹭,夏木,黄鹂,山,诗人, 朝槿,松,露葵,野老,人,席,海鸥。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恬静优美)的辋川山野、(怡然自乐) 的农妇农夫和(闲适脱俗)的隐居诗人, 共同构成了一种(空阔清幽)的意境,表现了 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和澹 泊自然的心境)。 • 规律:主要景物—景物的特征—意境—思想 感情
诗词鉴赏之分析意境型:
江南江北送君归。
《送沈子福归江东》一诗中的形象有: 杨柳,渡头,行客,罟师,船桨,春色,诗人,沈子福。
意象分析
• 杨柳: 由于“柳”、“留”谐音,汉代以来, 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
• 渡头:和“长亭”一样,是古人送别之地; • 行客: “行客稀”,可见渡头的冷清,反衬出 离别的伤感。
思考:“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两 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独特的表达效果?
涧木 户末 寂芙 无蓉 人花 ,, 辛 纷山 夷 纷中 坞 开发 且红 落萼 。。
鉴赏要点:咏什么物,有什么特征,寄托什么志?
主旨一:
• 辛夷花鲜艳灿烂,充满生机,“涧户寂无 人”营造出一种空寂清幽的意境。艳丽的 花在清幽的山林中,由绽放到凋零,自开 自落,没有生的喜悦,亦无死的悲哀,全 然没有那种“花开易见落难寻”的苦楚, 而是清幽深隐,恬淡安详。 诗人借此表现 了宁静淡泊的情怀。
诗歌精讲第二讲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盛唐诗人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玄宗开元(713-741) 、天宝 (742-755)年间 盛唐(诗之盛) 肃宗(756-761) 代宗大历(766)前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诗歌方面,有《王 右丞集》传世,其现 存的诗歌有四百多首, 擅长写山水田园诗。 和孟浩然一起被誉为 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这类诗最能代表王维 的艺术风格。
王维:伏生受经图(日本大阪美术馆藏)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盛唐(诗之盛)
➢王 维: 701-761 孟浩然: 689-740
➢高 适: 702-765 岑 参: 715-770 王昌龄:698—757
➢李 白: 701-762 杜 甫: 712-770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苑咸称他为“当代诗匠,又精禅理。” 唐代宗说是“天下文宗。” 《旧唐书》称他“天宝中诗名冠代”。 苏轼称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 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后世诗论家称他“诗佛”。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 中否?(《杂诗》其一)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盛唐诗人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玄宗开元(713-741) 、天宝 (742-755)年间 盛唐(诗之盛) 肃宗(756-761) 代宗大历(766)前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诗歌方面,有《王 右丞集》传世,其现 存的诗歌有四百多首, 擅长写山水田园诗。 和孟浩然一起被誉为 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这类诗最能代表王维 的艺术风格。
王维:伏生受经图(日本大阪美术馆藏)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盛唐(诗之盛)
➢王 维: 701-761 孟浩然: 689-740
➢高 适: 702-765 岑 参: 715-770 王昌龄:698—757
➢李 白: 701-762 杜 甫: 712-770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苑咸称他为“当代诗匠,又精禅理。” 唐代宗说是“天下文宗。” 《旧唐书》称他“天宝中诗名冠代”。 苏轼称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 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后世诗论家称他“诗佛”。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 中否?(《杂诗》其一)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王维《鸟鸣涧》ppt课件1 (共26张PPT)

赏析
提问 • 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哪 些景物? 春季 桂花、山、月、鸟、涧
提问
• 2.全文重点突出了一个什么字?
静
小问题
• 3.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宁静淡泊,但又富于幽雅情致。
4.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答:以动衬静的手法 营造了静谧的意境,显示了春涧的幽静。
鸟鸣涧
唐 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
唐 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注释
• • • • • • • • • • 鸟鸣涧:鸟儿在山中鸣叫。河流名。 涧:两山之间的小溪。 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 空:空寂、空空荡荡。空虚。这时形容山中寂静, 无声,好像空无所有。 月出:月亮出来。 惊:惊动,惊扰。 时:时而,偶尔。 时鸣:偶尔啼叫。 山鸟:山中的鸟 这首诗选自《王右丞集笺注》
解释
人闲/桂花/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夜晚人都安静了下来,只有桂花在春风里 无声的飘落。
解释
夜静/春山/空。
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 荡。
解释
月出/惊山/鸟,
月亮出来了,鸟儿被月光惊动了。
解释
时鸣/春涧/中。
时不时出现的鸣叫声在山涧中回响。
鸟鸣涧 • 在这个寂无人声的地方,芬芳 的桂花轻轻飘落在静静的夜晚, 使这春天的山林更加空寂。一 轮皎洁的明月升起来,银辉撒 向这空寂的山谷,竟然惊动了 山中的鸟儿,它们在幽谷溪边 鸣叫起来。
鸟鸣涧
王维
• 王维(701年-761年),汉族,唐朝 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 西祁[qí ]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 摩诘[jié],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 丞”,因笃[dǔ]信佛教,有“诗佛”之 称。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 思》、《山居秋暝》等。受禅宗影响 很大,精通佛学,精通诗、书、画、 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田园乐kejian 王维(共16张PPT)

乐 莺啼山客犹眠。 境
第十三页,共16页。
解释(jiěshì)
诗歌 (shīgē)总 结
这首诗通过写桃红、宿雨、柳绿、朝烟、 落花、莺啼等景物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美 丽的田园风光图,用以动衬静的写法, 写出了诗人(shīrén)宁静闲适的心境,表 达了作者闲适恬淡、淡泊名利、追求自 由的思想。
第十四页,共16页。
桃红(táohóng)复含宿雨, 这首诗通过写桃红、宿雨、柳绿、朝烟、落花、莺啼等景物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用以动衬静的写法,写出了诗人(shīrén)宁静 闲适的心境,表达了作者闲适恬淡、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思想。 四部曲:悟诗情(shī qínɡ) [唐] 王维(wáng wéi) 田园(tiányuán)乐(其六) 这里选的是其中第六首。 黄莺啼鸣,山客还在酣眠。 [唐] 王维(wáng wéi)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 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wáng wéi)
第三页,共16页。
返回
二部曲:解诗题
诗题《田园(tiányuán)乐》(其六)
1.这个题目告诉(ɡào sù)我们 作者(zuòzhě)介绍
桃红(táohóng)复含宿雨, 王维(wáng wéi)
什么? 田园乐:在乡村原野中的乐趣
yè)的雨珠,雨后的柳树碧绿一片,笼 罩在清晨的烟雾之中。
花落家童(jiā tónɡ)未扫,莺啼山 被雨打落的花瓣客洒犹满眠了庭院,家童还未
起床打扫。黄莺啼鸣,山客还在酣眠。
第八页,共16页。
返回
四部曲:悟诗情
(shī qínɡ) 桃红(táohóng)复含宿雨,
有的桃花 (táo huā)
有的桃花 (táo huā)
王维诗四首ppt实用课件46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 培 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 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 雨 果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 培 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 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 雨 果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王维诗四首》ppt课件

王维诗四首
教学目标:
1、了解王维及田园山水诗歌的知 识 信息;
2、用诗体的知识点分析诗歌; 3、了解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
术特点,领会诗人淡泊宁静的 的思想情感; 4、分析、把握借景抒情、对比以 及衬托等艺术技巧.
王维 (701 — 761) ,字摩诘,太原祁 ( 今 山西祁县 ) 人,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 表诗人之一,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 孟”.其山水田园诗境界空明,宁静优美. 他多才多艺,诗歌之外,兼善散文、音乐、 书法、绘画,尤以绘画见长,被推为“南 宗”山水画之祖.其诗能融音乐、绘画 之理,营造出诗情画意相结合的完美意 境,晚年诗歌以禅入诗,世称“诗佛”.有 王右丞集.
↓
意
艺术鉴赏:
苏轼说:“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
请以诗中的颔联做分析.
分析颔联“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此诗写辋川之夏景,给人以画意盎然的 印象.“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 鹂”一联,白鹭雪白,黄鹂金黄,色彩差异 明显;于白鹭描绘其飞行,而黄鹂则直 说其啼鸣.在背景上,“漠漠”,写出了水 田一望无际,苍茫一片;“阴阴”,描绘 夏日林木茂盛,境界清幽.这样,碧空中白 鹭高飞,绿树与黄鹂相衬,如一幅画展现 在读者面前.此正可谓“诗中有画”.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 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二、阅读训练
1、请结合全诗,说出作者写“露”“月”“泉”“鸟”的 作用.
答:
2、作者写“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答:
颔联“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写狩猎时惊心动魄的场面:.“鹰眼” 因“草枯”而能更准确观察猎物, 猎物绝无逃脱之机;“马蹄”因 “雪尽”而略去阻碍,策马追赶更
教学目标:
1、了解王维及田园山水诗歌的知 识 信息;
2、用诗体的知识点分析诗歌; 3、了解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
术特点,领会诗人淡泊宁静的 的思想情感; 4、分析、把握借景抒情、对比以 及衬托等艺术技巧.
王维 (701 — 761) ,字摩诘,太原祁 ( 今 山西祁县 ) 人,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 表诗人之一,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 孟”.其山水田园诗境界空明,宁静优美. 他多才多艺,诗歌之外,兼善散文、音乐、 书法、绘画,尤以绘画见长,被推为“南 宗”山水画之祖.其诗能融音乐、绘画 之理,营造出诗情画意相结合的完美意 境,晚年诗歌以禅入诗,世称“诗佛”.有 王右丞集.
↓
意
艺术鉴赏:
苏轼说:“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
请以诗中的颔联做分析.
分析颔联“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此诗写辋川之夏景,给人以画意盎然的 印象.“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 鹂”一联,白鹭雪白,黄鹂金黄,色彩差异 明显;于白鹭描绘其飞行,而黄鹂则直 说其啼鸣.在背景上,“漠漠”,写出了水 田一望无际,苍茫一片;“阴阴”,描绘 夏日林木茂盛,境界清幽.这样,碧空中白 鹭高飞,绿树与黄鹂相衬,如一幅画展现 在读者面前.此正可谓“诗中有画”.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 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二、阅读训练
1、请结合全诗,说出作者写“露”“月”“泉”“鸟”的 作用.
答:
2、作者写“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答:
颔联“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写狩猎时惊心动魄的场面:.“鹰眼” 因“草枯”而能更准确观察猎物, 猎物绝无逃脱之机;“马蹄”因 “雪尽”而略去阻碍,策马追赶更
王维专题ppt

绘 画 、 音 律 无 不 精 通 被 人 誉 为 文 章 冠 世 画 绝 千 古
王维(700——761),字摩诘 ,祖 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少有才名, 15岁宦游长安,21岁中进士(玄宗开 元九年即公元 721 年),任太乐丞, 因伶人舞黄狮子事获罪,贬济州司仓 参军。此后开始亦官亦隐的生涯。先 后隐居淇上、嵩山、终南山,历任右 拾遗、河西节度判官等职。 安史之乱(天宝十四年)中,被迫 接受伪职。两京收复后,因此被定罪 入狱,但终获赦免,官复原职,后不 断升迁,官至尚书右丞。不过,王维 晚年已无意于仕途荣辱,退朝之后, 常焚香独坐诵经,卒于辋川别业。
, " , ".
创作分期
王维以五言律诗和绝句著称。王维的思想可
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所以其诗也有两种风格, 以天宝初年即王维40岁左右为界。前期的诗 大都反映现实,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政治抱 负,热情,开朗,雄心勃勃。他在这时期创 作的政治诗和边塞游侠诗,洋溢着青春朝气 和理想光芒,饱含情韵。后期则多是描绘田 园山水,王维最擅长的也是田园诗。
的画家对色彩的敏感,音乐家对声音的敏感,才把握住了空山人 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
唐代诗歌:总论
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诗歌,有一代文学之
称誉。诗歌的创作不仅古体、近体等各种形 式及艺术技巧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且作 家和作品众多。《全唐诗》所收诗歌近5万首, 作者2200余人,而且杰出诗人和优秀作品的 数量和质量都是其它时代无法比拟的。唐代 诗歌一般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 时期,这也是整个唐代文学的一般划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后期,则由于生活上和政治上的一系列挫折,思想 趋于消极,他隐遁山林,笃志奉佛,其创作题材也 转向了山水田园,写下了许多著名的山水田园诗, 为人们所称誉的五绝组诗《辋川集》二十首、《山 居秋暝》、《渭川田家》等作品,便是这方面的代 表。王维在这些诗中,极力追求一种幽暝、恬适而 又空灵的静美境界。无论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 上流”(《山居秋暝》),还是“人闲桂花落,夜 静春山空”(《鸟鸣涧》),或是“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竹里馆》),“涧户寂无人,纷 纷开且落”(《辛夷坞》)等等,都写出‘种清幽 澄净的意境,寄寓着作者宁静淡泊的心情,有时甚 至流露出一种冷寂凄清的色彩,形成一种空寂旷淡 的艺术风格。此外,王维还有一些意境高远的山水 诗,如《汉江临眺》;也有一些感情真挚的抒情小 诗,如《送元二使安西》、《相思》等。
人物介绍王维PPT课件(图文)全文

1、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画意美
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层次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巧妙地运用了艺术构图手法,在诸多诗歌中均得到了体现。例如 《终南山》,诗人首先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终南山的大轮,而这一轮廓只可远观,却不可近视,不然将使终南山丧失云雾缭 绕的神秘美感;然后诗人身处终南山中,描绘了仿佛走在云端的景象;接着诗人又置身于终南山中,眺望远处景色已经发生了 变化,阳光照射下若隐若现的景象尽收眼底;最后诗人笔锋急转去找寻投宿的居所,并找寻到对岸山间樵夫的身影。诗人与樵 夫的出现,与终南山形成鲜明的对比,进而烘托出诗作的层次美。另一方面是色彩美。王维深知色彩的奥妙,用于创新,不为 文体、题材所拘泥,吸纳前人的经验,大胆创新。例如《积雨辋川庄作》,诗人将大片浓绿的“漠漠”与葱葱浓绿的“阴阴” 作对比,表现出极强的色彩对比效果。
人物生平
开元十四年(726年),离济州司仓参军任。 开元十六年(728年),隐居淇上。 开元十七年(729年),开始从大荐福寺道光禅师学顿教。冬,孟浩然还襄阳,行前有诗相赠。 开元十九年(731年)前后,王维妻子去世。之后再没有续娶。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闲居长安,秋赴洛阳,献诗张九龄求汲引,隐居于嵩山。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官拜右拾遗,离嵩山至东都任职。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冬十月,随唐玄宗回长安。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赴凉州河西节度幕,为监察御史兼节度判官。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自河西回长安,仍官监察御史。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迁殿中侍御史。冬,因公务赴南方,自长安经襄阳、郢州、夏口至岭南。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自岭南北归,曾经过瓦官寺谒璇禅师。 天宝元年(742年),在长安,转左补阙。 天宝三载(744年),开始经营蓝田辋川别业。 天宝四载(745年),迁侍御史,出使榆林、新秦二郡,曾经至南阳郡,遇神会和尚。 天宝五载(746年),转库部员外郎。 天宝七载(748年),转库部郎中。 天宝九载(750年),春,母亲去世守丧,离朝屏居辋川。 天宝十一载(752),三月初,守丧期满除服,官拜吏部郎中。当年吏部改为文部,为文部郎中。 天宝十四载(755年),由文部郎中转给事中。
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层次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巧妙地运用了艺术构图手法,在诸多诗歌中均得到了体现。例如 《终南山》,诗人首先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终南山的大轮,而这一轮廓只可远观,却不可近视,不然将使终南山丧失云雾缭 绕的神秘美感;然后诗人身处终南山中,描绘了仿佛走在云端的景象;接着诗人又置身于终南山中,眺望远处景色已经发生了 变化,阳光照射下若隐若现的景象尽收眼底;最后诗人笔锋急转去找寻投宿的居所,并找寻到对岸山间樵夫的身影。诗人与樵 夫的出现,与终南山形成鲜明的对比,进而烘托出诗作的层次美。另一方面是色彩美。王维深知色彩的奥妙,用于创新,不为 文体、题材所拘泥,吸纳前人的经验,大胆创新。例如《积雨辋川庄作》,诗人将大片浓绿的“漠漠”与葱葱浓绿的“阴阴” 作对比,表现出极强的色彩对比效果。
人物生平
开元十四年(726年),离济州司仓参军任。 开元十六年(728年),隐居淇上。 开元十七年(729年),开始从大荐福寺道光禅师学顿教。冬,孟浩然还襄阳,行前有诗相赠。 开元十九年(731年)前后,王维妻子去世。之后再没有续娶。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闲居长安,秋赴洛阳,献诗张九龄求汲引,隐居于嵩山。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官拜右拾遗,离嵩山至东都任职。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冬十月,随唐玄宗回长安。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赴凉州河西节度幕,为监察御史兼节度判官。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自河西回长安,仍官监察御史。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迁殿中侍御史。冬,因公务赴南方,自长安经襄阳、郢州、夏口至岭南。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自岭南北归,曾经过瓦官寺谒璇禅师。 天宝元年(742年),在长安,转左补阙。 天宝三载(744年),开始经营蓝田辋川别业。 天宝四载(745年),迁侍御史,出使榆林、新秦二郡,曾经至南阳郡,遇神会和尚。 天宝五载(746年),转库部员外郎。 天宝七载(748年),转库部郎中。 天宝九载(750年),春,母亲去世守丧,离朝屏居辋川。 天宝十一载(752),三月初,守丧期满除服,官拜吏部郎中。当年吏部改为文部,为文部郎中。 天宝十四载(755年),由文部郎中转给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王维的诗歌现存400多首。与他的生平思想 相联系,他的诗歌创作也大致可以分为前 后两期。前期思想积极进取,主要是写了 一些意气豪迈慷慨激昂的游侠边塞诗。后 期亦官亦隐,思想转为消沉,主要是创作 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 • 1.游侠边塞诗 • 王维游侠边塞诗大都具有慷慨激昂的情调, 有的写少年的豪迈,有的写大将的英武, 有的叙述征战之苦,有的写凯旋之乐,都 表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 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前期积极进取的精 神。
• 2.山水田园诗 •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数量比较多,在他的诗 集里占了大半数。而这些山水田园诗多半 写在他生活的后期,主要是表现他的隐逸 之情,有些诗的情调甚至是虚无冷寂,主 要倾向是消极的。 • 他的山水田园诗又可以细分为三类。一类 是田园诗,如《渭川田家》、《新晴野 望》、《终南别业》等,主要是描写农村 生活的纯朴美好,抒发自己的归隐之情。 一类是山水诗,如《山居秋暝》、《终南 山》、《汉江临眺》等,主要是描写山水 景物,借景抒情。
王维介绍
王维简介
王维(约692-761),字摩诘,原籍太原祁县(今属 山西),父辈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进士 及第,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诗明净 清新,精美雅致,李杜之外,自成一家。其名字 取自维摩诘居士,心向佛门。虽为朝廷命官,却 常隐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王 维又是杰出的画家,通晓音乐,善以乐理、画理、 禅理融入诗歌创作之中。苏轼谓其“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著名代 表。
• 王维生活的后期思想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对政 治的热情逐渐消失了,开始过一种亦官亦隐的生 活。其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政局的变化,张九龄 罢相后,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朝政非常黑暗, 后来又发生安史之乱,对他打击更大;二是其母 亲笃信佛教,对王维影响很大;三是王维31岁时 妻子病故,以后30年没有再娶,晚年无子,生活 孤独。这些都是他思想消沉的原因。 • 从开元二十九年(741)到天宝三载(744)的 三四年间,他曾隐居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以后 他又在长安附近的蓝田县辋川(一条水名)买到 一座庄园,这里原是初唐诗人宋之问的别墅,有 山有水,风景非常幽美,因而他就和好友裴迪等 人隐居在这里,整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
• 王维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精通音乐,又懂绘 画,他首创水墨山水画,务求淡雅、精炼,为破 墨山水南派之祖。他还精于书法,善制盆景,具 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 • 关于王维的生平和思想,大致以40岁为界线可 以分为前后两期。
•
他生活的前期,思想积极进取,是一个热衷于 政治、奋发有为的人。尽管在仕途上也遇到了一 些措折,但对政治还是充满热情的。在政治上, 他主要是依靠张九龄,而张九龄是盛唐开明政治 的最后一个代表,王维的政治生活和他联系在一 起,可见他的政治倾向是比较进步的。
• 王维的诗歌除了游侠边塞诗和山水田园诗以外, 还有一些政治感遇诗和赠别朋友、抒写相思、离 愁、闺怨的抒情绝句。 • • 描写友情和赠别的作品,如《送元二使安西》。 写思乡的作品,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
写思念之情的诗如《相思》。
王维的这些赠送亲友和描写日常生活的作品,善 于把个人内心世界具有普遍意义的丰富感受,凝 缩在极短小的篇幅中,又借助比喻、想象、象征 等手法,既委婉曲折又自然真率地把它们表现出 来,从而都能以一种淳朴深婉的诗意打动历代的 读者。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1.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最突出的特色就是 “诗中有画”。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⑴ 构图线条美。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2.以禅入诗,富于禅趣。
具体表现为:
⑴ 表现恬淡的心境和超然出尘的情志。
⑵ 描写幽静的环境,追求寂静的境界。
3.以动衬静,表现出一种“蝉噪林益静, 鸟鸣山更幽”的艺术境界。
王维在自己的诗中还谈到一些 修炼的具体事情: 他喜欢看得道高僧的传记故事, 有时看修炼辟谷的方法;他把手 杖头雕刻成斑鸠的样子,把乌龟 壳用来垫在床脚底下;没有事时 就在北窗下焚香打坐。隐居山中 时,他们一群人一起来诵禅,与 一人打禅又有不同乐趣。在嵩山 隐居时,他还有过闭关修行的经 验。
王维与其小一岁的弟弟缙均自幼 天资过人。十五岁时去京城应试, 由于他能写的一手好诗,工于书 画,而且还有音乐天赋,所以少 年王维一至京城便立即成为京城 王公贵族的宠儿。有关他在音乐 上的天赋,曾有这样一段故事: 一次,一个人弄到一幅奏乐图, 但不知为何题名。王维见后回答 说:“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 三叠第一拍。”请来乐师演奏, 果然分毫不差。
总之,王维是盛唐山水诗的代表人物,他 的诗把写景和抒情、自然与工丽,完美地结 合在一起,标志着我国山水诗的创作艺术达 到了高峰,他所创造的艺术境界,千百年来 为后人津津乐道,成为了我国古典诗歌中仰 之弥高的艺术典范。
王 维 的 一 生
王维早年丧父,母亲是虔诚的佛 教居士,这对他后来一生吃斋修 佛影响极大。他生活中的坎坷则 从另一面对他看淡人生、坚定佛 心起到了促进作用:他21岁时 举进士,作大乐丞,因戏子们跳 黄狮子舞获罪而牵连到他,把他 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安史之乱时 他被安禄山拘囚,被迫接受伪职, 乱平之后又因此下狱;一年后肃 宗无罪释放他,此后几年中一路 迁升到尚书右丞的大官,不过那 时已在暮年,早已看淡红尘了。
他一生中有许多时候是在隐居中度 过的。他在十八岁前就曾隐居。 公元729年隐居淇上,后移到嵩山 隐居,并且是解官归隐,直到公元 734年,官授右拾遗;公元741-745 年,他又隐居于终南山;到公元748 年,他买下宋之问蓝田辋川别墅,便 一直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直到公元 756年为安禄山所拘。根据他的诗, 他在四十岁左右就已经有修道心了。 在晚年时他主要住在城里,家中经常 养着十几个僧人,交流修佛心得;退 朝回来就焚香独坐,潜心修禅。
• 还有一类就是《辋川集》(20首)中的一 些小诗,如《鸟鸣间》:“人间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 这些诗主要是描写一种幽冷、寂静的境界, 显然是禅宗思想的艺术体现,情调比较低 沉。